医学免疫学第六版19免疫缺陷
- 格式:ppt
- 大小:6.07 MB
- 文档页数:91
2023-11-05CATALOGUE目录•免疫缺陷病概述•免疫缺陷病的病因学•免疫缺陷病的病理学•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免疫缺陷病的治疗与管理•免疫缺陷病的预防与控制•免疫缺陷病研究进展与展望01免疫缺陷病概述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IDD)是由于免疫系统遗传基因异常或后天因素造成免疫系统发育障碍、功能不全或受损而引起的疾病。
定义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免疫缺陷病可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D)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IDD)两大类。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又可分为遗传性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分类定义与分类发病率免疫缺陷病的发病率较高,其中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发病率约为1/1000~1/5000,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发病率也较高,特别是在艾滋病(AIDS)流行地区。
分布免疫缺陷病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从新生儿到老年人都有可能患病,且男女均可患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多数在婴幼儿期发病,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多数在成年后发病。
发病率与分布免疫缺陷病的危害免疫缺陷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不全或受损,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常常发生反复感染,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易感染部分免疫缺陷病患者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等症状,影响患者的体格和智力发育。
生长发育障碍一些免疫缺陷病患者容易发生恶性肿瘤,如X连锁淋巴细胞增生症等。
恶性肿瘤高发目前对于一些免疫缺陷病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只能通过替代疗法或支持疗法来缓解症状,难以根治。
治疗困难02免疫缺陷病的病因学遗传性免疫缺陷病这类疾病通常由遗传基因突变引起,包括染色体异常和单基因缺陷。
例如,X连锁免疫缺陷病、补体缺陷等。
先天性免疫缺陷这类疾病通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病,可能与母体孕期感染、药物或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
例如,早发型联合免疫缺陷病(EOPI)、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遗传因素感染因素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各种疾病。
医学免疫学-免疫缺陷病•免疫缺陷病概述•免疫缺陷病的类型•免疫缺陷病的治疗目录•免疫缺陷病的预防与控制•免疫缺陷病研究进展•免疫缺陷病病例讨论01免疫缺陷病概述免疫缺陷病(Immune Deficiency Diseases,简称IDD)是指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先天或后天发育不全,造成的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疾病。
定义免疫缺陷病可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为先天遗传,如X连锁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等;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可由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分类定义与分类免疫缺陷病的病因可分为遗传因素、感染和炎症等。
遗传因素是免疫缺陷病的重要原因,很多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为遗传所致;感染和炎症也能引起免疫缺陷,如HIV病毒、风疹病毒等感染可损伤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缺陷;此外,某些药物、环境因素等也可能导致免疫缺陷。
病理机制免疫缺陷病的病理机制比较复杂,主要涉及免疫细胞发育异常、免疫细胞数量或功能缺陷、免疫应答失调等。
不同免疫缺陷病的病理机制各有特点,如X连锁隐性遗传性免疫缺陷病往往伴有T细胞发育不全和数量减少,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则可能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的异常。
病因病因与病理机制VS免疫缺陷病的症状因个体而异,但通常包括反复感染、生长发育迟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
一些严重的免疫缺陷病如X连锁隐性遗传性免疫缺陷病可导致严重感染和死亡。
临床表现免疫缺陷病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遗传学分析。
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T细胞亚群分析等,可以帮助评估免疫系统的状态和功能。
遗传学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免疫缺陷病的遗传方式和基因突变类型。
此外,对于一些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还需要寻找潜在的病因和治疗方案。
诊断临床表现与诊断02免疫缺陷病的类型1 2 3由于编码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缺陷导致,患者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
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症由于T细胞和B细胞联合缺陷,患者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并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