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第6版补体系统[1]
- 格式:ppt
- 大小:3.59 MB
- 文档页数:45
第六章补体系统本章根据大纲需要掌握的内容有:补体的概念命名组成激活途径调节生物学功能1.补体概念:具体看一下:1)来源2)性质:3)含量/分子量:补体系统组分约占血清总蛋白的:10%最能有效证明先天性补体成分缺陷的实验是血清总补体活性定量。
血清中补体C3含量最高,主要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C1q分子量最大,补体D分子量和含量最低物理性质:4)生物学效应特点:补体不仅仅参与非特异性防御反应,而且也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
补体介导的炎症效应即可有益于机体清除外来性抗原,又可能对自身组织造成损伤。
所以补体也参与免疫病理反应。
5)引起补体成分下降的因素:来源减少(补体合成不足,,去路增加(有补体成分消耗过多,,补体成分大量丢失)6)补体含量增加可见于:2.补体系统组成:按其生物学功能:分补体系统由补体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和补体受体组成。
(1)固有成分:包括14种糖蛋白(2)以可溶解性或膜结合形式存在的补体调节蛋白:可溶解性:膜结合形式:(3)受体成分:定义:补体受体(CR)指的是细胞膜上存在的能和补体活性分子相结合的糖蛋白。
多种,重点阐述一下补体受体CR1-4CR1-4,等大家重点掌握:CR1-41.CR1(I型补体受体)2.CR2(II型补体受体):以上两种在B细胞表面标志上有详细阐述,这里不重复了。
3.CR3(III型补体受体):=CD11b/CD184.CR4(IV型补体受体)属于整合素家族成员=CD11c/CD183.补体的激活途径:生理情况下,血清中大多数补体成分均以无活性酶前体形式存在。
在某些活化物的作用下,或在特定固相表面,补体各成分依次激活。
当前一组分被激活时即具备裂解下一组分的活性,形成一系列放大的级联反应。
依据起始顺序不同补体激活过程分三条途径:(一)经典途径:是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方式,参与的是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
1.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激活剂:激活条件:激活过程1.C1:由C1q,r,s组成的六聚体依赖于Ca2+结合的非活性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