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分泌疾病危象
- 格式:ppt
- 大小:316.00 KB
- 文档页数:54
临床常见的几个危象临床危象,即疾病的危急征象,见于临床各科。
危象的识别与救治是危重病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内分泌代谢系统1.1 垂体危象本危象是垂体功能减退症未经系统、正规激素补充治疗出现的多种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失调,是危及生命的危急重症之一。
诊断要点: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遇感染、外伤、手术等应激状态,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低血钠、低血糖) 、精神症状(精神失常、意识模糊、谵妄) 、昏迷。
抢救措施:多由低血糖和/或低钠血症引起,强调迅速纠正低血糖、水电解质紊乱,迅速补充相关缺乏的激素,同时积极控制诱发因素,处理并发症。
1.2 甲状腺危象简称甲亢危象或称甲状腺风暴,是甲亢病情的急性极度加重,常危及患者生命诊断要点:Graves病、甲状腺毒性腺瘤或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突然出现高热( > 39℃)、大汗淋漓、心动过速(>160次/min)、频繁呕吐及腹泻、焦虑、震颤、谵语、昏迷。
抢救措施:快速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和分泌(予以抗甲状腺药、碘剂),迅速降低循环血中甲状腺素水平(血浆置换、透析),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素的反应(β2肾上腺素能阻断剂、利血平或胍乙啶),保护重要脏器,防治功能衰竭(予以退热剂、糖皮质激素或人工冬眠)。
1.3 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简称甲减危象,又称粘液性水肿性昏迷,是甲状腺功能低下失代偿的一种严重的临床状态,威胁患者生命。
诊断要点:甲减患者突然出现精神异常(定向力障碍、精神错乱、意识模糊、嗜睡昏迷) 、绝对低体温(<30~35℃),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减低。
抢救措施:迅速补充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保暖、抗感染。
1.4 甲状旁腺危象包括甲状旁腺亢进(甲旁亢)所致的高血钙危象和甲旁减所致的低血钙危象。
①高血钙危象:诊断要点为甲旁亢患者出现高热、厌食、呕吐、剧烈腹痛、进行性失水、多饮多尿、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心律失常、定向力障碍、精神错乱、昏迷;血清钙> 3.75 mmol/L、碱性磷酸酶及甲状旁腺素增高。
内分泌危象监测一、腺垂体功能减退危象腺垂体(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危象是指在原有的腺垂体功能减退的基础上,由于各种应激情况使病情加剧而发生危象。
引起腺垂体危象的诱因有:各种感染、手术、创伤、使用过量的镇静药物和麻醉药物、异常分娩、产褥期严重感染及随意中止激素替代治疗等。
(一)临床表现除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表现如乏力、食欲减退、皮肤干燥等外,高热、低血糖、低体温、低血压、低钠血症等常是病情加重的表现。
以上临床表现可因垂体前叶各种激素缺乏的程度不同及诱因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严重者的共同特点为意识障碍或昏迷。
(二)监测1.糖代谢血糖降低。
2.电解质及水代谢血清钠、氯水平偏低。
3.内分泌功能测定垂体激素以及相应靶激素水平均降低。
根据病情可选择如下试验:TRH兴奋试验、甲吡酮试验、禁水-加压素试验、高渗盐水试验等。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患者长期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或在未控制病情时遇到某种应激情况,致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加速,释放入血过多,引起高热、失水、衰竭、休克、昏迷等危重状态。
如未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甲亢危象诱因主要有:感染、创伤、应激、甲状腺本身或其他部位手术(尤其是在未用抗甲状腺药物准备,或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手术)、麻醉、不适当停用碘剂等。
(一)临床表现1.危象前期原有甲亢症状加重,发热,体温多低于39℃,心率在160次/分钟以下,烦躁、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体重进一步减轻。
2.危象期主要表现为:极度烦躁不安,谵妄、嗜睡,甚至昏迷;高热(39℃以上),大汗淋漓,皮肤潮红,可出现脱水、皮肤苍白、休克;心率大于160次/分,可出现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消化道症状进一步加重,肝功能异常或黄疸。
(二)监测甲状腺2小时摄131I率明显异常,血清TT3、TT4、游离T3、游离T4均显著升高,尤以后两者升高明显并辅以血常规、电解质、血气分析、肝肾功能检查等。
三、急性肾上腺危象(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急性肾上腺危象是指各种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皮质发生急性功能衰竭时所产生的危象综合征。
内分泌科应急简介内分泌科是专门研究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和相关症状的科室。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内一组分泌腺体和分泌细胞的集合,通过激素的分泌调节和控制身体的生理和代谢过程。
在日常工作中,内分泌科肩负着诊断和治疗各种内分泌疾病的任务。
然而,内分泌科也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需要做好应急准备和处置。
应急情况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常见于未经治疗或不当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在此情况下,内分泌科需要迅速进行血糖监测、静脉补液、胰岛素治疗,以防止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
2. 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一种紧急情况,常见于病情未控制或突然加重的患者。
出现高热、心悸、血压升高等症状时,内分泌科需要立即处理,给予抗甲状腺药物、降温、液体支持等治疗。
3. 垂体卒中垂体卒中是一种脑血管意外,可能导致垂体功能障碍。
如果患者出现剧烈头痛、视觉障碍等症状,内分泌科需要迅速将患者送至神经外科并进行紧急处理。
4. 其他情况内分泌科还可能遇到其他应急情况,如多发性内分泌腺功能衰竭危象、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
对于这些情况,内分泌科医生需要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治疗。
应急预案为了有效应对内分泌科的紧急情况,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内容:1. 内分泌科值班医生和护士要具备应急救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2. 在内分泌科的急诊室应设立应急救治的必备设备和药品,包括血糖监测仪、胰岛素、抗甲状腺药物、降温设备等。
3. 内分泌科要与急诊科、神经外科等科室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起快速响应的工作流程。
4. 医院管理层要为内分泌科提供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支持,确保科室在应急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转。
结论内分泌科的应急工作是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应急预案、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设备的配备等措施,可以提高内分泌科应急救治的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