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方2 浙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503.00 KB
- 文档页数:13
2.5有理数的乘方1第1课时乘方的意义教材分析:乘方运算是一种有理数新的运算,构成了有理数的三级运算,在以后的内容中,广泛使用乘方的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乘方的有关概念,能进行简单的乘方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计算表示,了解乘方运算的必要。
教学重点:乘方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乘方结果符合的确定。
教学流程:乘方概念→乘方计算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一、学生兴趣问题引入[师]假设一张厚度为0.09mm的纸连续对折始终是可能的,对折多少次后所得的厚度将超过你的身高?你能算吗?[生]1次对折后,厚度为0.09×2mm,2次对折后,厚度为0.09×2×2mm,14次对折后,厚度为0.09×2×2×2……×2≈1.47m。
14个2为了表示简便,我们把2×2×2……×2记为214。
14个2[师]如果对于几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a×a×a×a×……×a我们也将之记为a n。
n个a板书:求n个相同因数a的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Power),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把a n读做a的n次方。
二、乘方的意义举例:1、几种常见的乘方[师]怎样表示图中正方形的面积,立方体的体积呢?[生]5×5平方单位,5×5×5立方单位。
[师]我们可以把5×5记做52,读作5的平方,5×5=52=25;5×5×5记作53,读作5的立方,即5×5×5=53=125。
注意:一个数可以看做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二次方也叫做平方,如52通常读做5的平方;三次方也叫做立方,如53可读做5的立方。
2.5 有理数的乘方(2)1.(1)2014年6月4日据经济日报报道:青海格尔木枸杞已进入国际市场,远销美国、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达4000000美元.4000000美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4×106__美元.(2)梅龙高速公路是广东梅州至福建龙岩的高速公路,总投资59.57亿元.59.57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5.957×109__元.(3)据中国汽车协会统计,2013年我国汽车销售量约为2198万辆,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位.2198万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2.198×107__辆.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数各是什么数?(1)3.2×104=32000.(2)-5.21×105=-521000.(3)2.015×103=2015.3.(1)比较大小:-2.1×108<-1.9×108.(2)将一个16位数写成科学记数法后10的指数为15.4.若-7030000=-7.03×10x ,则x =6.5.已知5.6×10n 是一个十位数,则n 是(B )A .8B .9C .10D .116.下列各数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是(D )A .0.1×105B .10.3×106C.12×108 D .-7.13×106 7.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可养活约3亿5千万人.3亿5千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B )A .3.5×107人B .3.5×108人C .3.5×109人D .3.5×1010人8.2014年3月发生了一件举国悲痛的空难事件——马航失联,该飞机上有中国公民154名.噩耗传来后,我国为了搜寻生还者及找到失联飞机,在搜救方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已花费人民币大约934千万元.934千万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C )A .9.34×102元B .0.934×103元C .9.34×109元D .9.34×1010元9.计算(结果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3.8×103-2.6×102.【解】 原式=3800-260=3540=3.54×103.(2)(-8×104)×(1.3×103).【解】 原式=-(8×1.3)×(104×103)=-1.04×108.(3)(9.6×105)÷(3×103).【解】 原式=9.6×1053×103=9600003000=320=3.2×102.10.我国某年的石油用量为3.1×108t ,则它的原数为(D )A.310000000 kg B.3100000000 kgC.31000000000 kg D.310000000000 kg11.计算(-2)2014+(-2)2015的结果是(C)A.-1 B.-2 C.-2201 D.22014【解】原式=(-2)2014+(-2)×(-2)2014=(-2)2014×(1-2)=-22014.12.光年是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主要用于度量太阳系外天体的距离,1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真空中光速约为3×105 km/s.请求出1光年所表示的距离(一年取365天).【解】365×24×60×60=31536000(s),1光年=31536000×3×105=9.4608×1012(km).13.探究计算:(1)102,103,104,105.(2)(-10)2,(-10)3,(-10)4,(-10)5.(3)0.12,0.13,0.14,0.15.(4)(-0.1)2,(-0.1)3,(-0.1)4,(-0.1)5.观察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解】(1)102=100,103=1000,104=10000,105=100000.(2)(-10)2=100,(-10)3=-1000,(-10)4=10000,(-10)5=-100000.(3)0.12=0.01,0.13=0.001,0.14=0.0001,0.15=0.00001.(4)(-0.1)2=0.01,(-0.1)3=-0.001,(-0.1)4=0.0001,(-0.1)5=-0.00001.规律:10n表示1后面有n个0;0.1n表示1前面有n个0(包括小数点前面的1个0);负数的偶次幂为正数,负数的奇次幂为负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14.现在有两种给钱的方法:一种是一天给你1元,一直给你10年;另一种是第1天给你1分钱,第2天给你2分钱,第3天给你4分钱,第4天给你8分钱,第5天给你16分钱,以此类推,一直给你20天.问:哪一种方法得到的钱多(一年按365天计算,210=1024)?【解】方法一:365×1×10=3650(元).方法二:0.01×1+0.01×21+0.01×22+…+0.01×219=0.01(1+21+22+23+…+219)=0.01(220-1)=10485.75(元).∴方法二得到的钱多.初中数学试卷。
有理数的乘方(2)教学目标:1.了解乘方的实际运用,对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2.掌握科学记数法,会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3.会进行涉及科学记数法的乘、除、乘方、的简单混合运算。
重、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教 具:投影仪教学内容及程序:一、前提测评 1、叫做乘方运算。
2、(-3)5中,-3是,5是,幂是 3、计算:102=,103=,104=,105= 4、(-2)4=,-24=,25=。
5、335⎪⎭⎫ ⎝⎛=,335= 6、2×32=,(2×3)2=, 7、1101=,(-1) 101=,0101=。
8、()423-⋅=,()()336-⋅-=,()()5214--=,3212⎪⎭⎫ ⎝⎛=。
9、 的平方等于144,的立方等于-125的平方等于本身,的立方等于本身。
10、 用“>”、“<”或“=”填空①若a <0,则a 30; ②若a <0,则a 60;③若a >0,则a 50; ④若a =0,则a 100;⑤若a 3<0,则a0; ⑤若a 4>0,则a0或a0二、达标导学 1、 含乘方运算的混合运算例1 计算:①422343⎪⎭⎫ ⎝⎛÷⎪⎭⎫ ⎝⎛-②2653121⎪⎭⎫ ⎝⎛+--练习 计算:①()2231243⎪⎭⎫ ⎝⎛÷-⨯⎪⎭⎫ ⎝⎛-②()22211223⎪⎭⎫ ⎝⎛⨯-+⎪⎭⎫ ⎝⎛- 2、科学记数法 (1) 引入×105,这就是科学记数法。
由复习知:10n 是在1后面有n 个0,人们就用10n ×105××105(2)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3、 例2 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 1000000、57000000、注意:在科学记数法中,10的指数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如原数有8位整数,指数就是7。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5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性质及运算法则。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但学生对于乘方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2.能够运用乘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法则的掌握。
3.乘方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乘方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乘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乘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巩固拓展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乘方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的PPT,以便于课堂展示和讲解。
2.教学案例:准备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乘方实例,以便于引导学生学习和应用。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以便于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乘方概念,如“2的3次方表示3个2相乘,即2×2×2=8”。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乘方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乘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如“乘方的性质:a m×a n=a(m+n);乘方的运算法则:a m÷a n=a(m-n)”。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概念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对有理数运算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法则,解决实际问题,并为后续学习指数运算、对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乘方,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理解乘方的概念、掌握乘方的法则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通过例题、练习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乘方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实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乘方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实质,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问题情境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学具: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实例或者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如“计算一辆车行驶100公里需要的时间,如果速度是每小时60公里,那么100公里需要多少小时?”让学生认识到有理数乘方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