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三、地层超覆油气藏
1、形成机理
水体渐进时,水盆逐渐扩大,沿着沉积坳陷边缘沉积 了孔隙性砂岩,随水体加深,在砂层之上超覆沉积了不 渗透泥岩,形成圈闭。
51
三、地层超覆油气藏
储集层超覆在基岩、盆缘、不整合面上
①油气分布受地层超覆面和底板不渗透层控制 ②含油范围受地层超覆线与构造等高线控制; ③以层状油气藏为主
——岩性油气藏。
54
共同特征: (1) 储集体往往穿插和尖灭在生油岩体中,
油气源充足,储盖组合良好; (2)圈闭形成时间早,有利于油气的聚集成藏。 (3)成因上和沉积环境的变化有关。 (4)分布与河湖沉积体系和古地形有关。常成
群成组出现。
55
第四节 岩性油气藏
分类:
一、岩性尖灭油气藏 二、透镜体油气藏 三、物性封闭油气藏 四、生物礁油气藏
2
影响较大的分类有以下两种: (1) 圈闭成因分类:构造、地层、混合三大类型。 (2) 按油气藏形态分类:层状、块状、不规则状等 类型。
3
构造圈闭:构造成因 非构造圈闭:非构造成因
隐蔽圈闭:常规勘探技术难以发现的各类圈闭。 主体是岩性、地层油气藏。
4
中国油气藏相态类型划分表(据孙志道简化,2019)
油
气
藏
构造—岩性油气藏
7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定义: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 的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8
构造油气藏的类型
背斜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岩体刺穿油气藏 裂缝性油气藏
9
一、背斜油气藏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 地层发生弯曲变形, 形成向周围倾伏的背 斜,称背斜圈闭。
油气在背斜圈闭中 聚集形成的油气藏, 称为背斜油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