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的研究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5
槐花的现代药理作用研究成果
槐花是常见的中药材,其实际药用部分为槐花花冠,味甘、性凉。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槐花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以下是其主要的研究成果:
1. 抗菌作用:槐花提取物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
2. 抗炎作用:槐花提取物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和炎性介质的释放,缓解炎症反应。
3. 抗氧化作用:槐花提取物可显著减少体内氧自由基的产生,增强体内抗氧化系统的活性,抗氧化作用。
4. 抗肿瘤作用:槐花提取物具有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包括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潜力。
5. 免疫调节作用:槐花提取物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巨噬细胞活性,提高NK细胞活性,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力。
6. 降血压作用:槐花提取物对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降压效果,可通过抑制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降低血管紧张
素II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7. 降血脂作用:槐花提取物对血脂具有调节作用,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研究成果主要来自于体外和动物实验,临床应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验证。
另外,槐花作为中药材,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并遵循医嘱。
药物分析槐花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槐花药物的分析,探究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副作用,为槐花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步骤:1. 药材的制备:获取新鲜槐花,并将其洗净、晾干,储存于适宜的环境中。
2. 提取槐花中的化学成分:将适量槐花样品粉碎后,以乙醇进行提取,使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获得槐花的乙醇提取液。
3. 确定槐花中的主要成分:使用色谱仪对槐花的乙醇提取液进行分析。
观察不同波长下的吸收峰,对各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4. 药理实验:选取动物模型,使用槐花提取物进行药理实验。
观察槐花提取物对疾病模型的治疗效果,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5. 副作用研究:在动物实验中,观察槐花提取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对相关器官、生理指标进行观察和检测,评估槐花的安全性和潜在危害。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槐花中含有苷类、鞣质、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
其中,苷类是槐花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2. 药理实验结果显示,槐花提取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疾病模型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减轻症状、促进病情的恢复。
然而,在超过一定浓度时,槐花提取物可能会出现毒副作用,如肝脏损伤等。
3. 副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槐花提取物对实验动物的主要器官和生理指标均无明显影响。
但在超过推荐剂量时,槐花提取物可能对肝脏、肾脏等机体组织产生损伤。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槐花药物的分析,揭示了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副作用。
槐花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可应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但需注意剂量的控制,避免潜在的毒副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验,有助于深入了解槐花的药理机制和安全性,推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学院班级:外国语学院英语106班姓名:***学号:***********课程:花卉文化与鉴赏槐花今天我要介绍的是素雅、脱俗的槐花。
一、概述要说槐花,我们首先得说说槐。
槐为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豆目,豆科,蝶形花亚科,槐属的落叶乔木,高8-20m。
槐树皮为灰棕色,具有不规则的纵裂,内皮是鲜黄色的,具有臭味;嫩枝呈暗绿褐色,近光滑或有短细毛,皮孔明显。
槐树叶是奇数现状复叶,互生,长15-25cm,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7-15cm,柄长大约是2mm,页轴密集地生长着白色短柔毛;托叶呈镰刀状,早落;小叶片呈卵状长圆形,长2.5-7.5cm,宽1.5-3cm,先端渐尖具有细突尖,基部呈宽楔形,全缘,上面是绿色的,微亮,背面优生白色短毛。
圆锥花序顶生,长15-30cm;萼呈钟状,有5浅裂;花冠呈蝶形,是乳白色的,旗瓣呈阔心形,有短爪,脉微紫,翼瓣和龙骨瓣均为长方形;雄蕊长10mm,相互分离,不等长;于房呈筒状,有细长毛,花柱弯曲。
荚果肉质,呈串珠状,长2.5-5cm,是黄绿色的,没有毛,不开裂,种子间极细缩。
种子一般有1-6颗,呈肾形,是深棕色的。
槐通常种植于屋边、路边,中国各地普遍栽培,以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为多,一般在每年4-5月开花,花期一般为10-15天左右。
介绍完槐,接下来我们再说说槐花。
槐花(洋槐)为多生花,总状花序,蝶形的花冠,盛开时成簇状,重叠悬垂。
小花多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为5瓣,以黄色或黄白色多见,也有其他颜色如紫红色,通常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是长圆形;有10个雄蕊,其中9个基部联合,花丝细长;雌蕊是圆柱形的,弯曲。
槐花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每到盛夏花期来临时,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树枝,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
有一首诗(作者不详)常被提起,“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
”二、历史文化在中国诗歌中提及槐花的诗句很多,多借以表达一种悲凉和愁思,唐代罗邺曾有一首诗名为《槐花》,全文为:“行宫门外陌铜驼,两畔分栽此最多。
槐角与槐花功效与作用槐角与槐花是槐树的宝贵资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槐角和槐花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别介绍槐角和槐花的功效与作用,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一、槐角的功效与作用1.清热解毒:槐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中医药中常被用于治疗热毒病证。
研究表明,槐角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能有效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降低炎症反应,对治疗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2.化湿利尿:槐角具有化湿利尿的作用,有助于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对尿路感染、水肿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槐角中含有一些利尿活性物质,能促进尿液的排出,防止水湿停留在体内引起病症。
3.活血化瘀:槐角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消除瘀血,对治疗疮疡、淤血等疾病有一定疗效。
槐角中含有一些活血化瘀的活性成分,能增强血管壁的弹性,促进血液的循环,改善微循环。
4.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槐角具有抗肿瘤作用。
槐角中含有一些抗肿瘤活性物质,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此外,槐角还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提高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
5.抗衰老作用:槐角具有抗衰老作用,能够延缓衰老过程。
槐角中含有一些抗衰老活性物质,能够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活性,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减少皮肤皱纹和斑点的形成,延缓皮肤衰老过程。
6.其他作用:槐角还具有抗病毒、降脂降压、增强肝功能、促进胃肠蠕动等作用,对治疗病毒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肝功能不全、便秘等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二、槐花的功效与作用1.清热解毒:槐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病证。
槐花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炎、抗氧化能力,能够降低炎症反应,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对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消肿止痛:槐花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外伤、疮疖等疾病。
槐花中含有一些消肿的活性成分,能够减轻组织水肿和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槐花的性状特点【中药名】槐花huaihua【别名】槐花米、槐蕊。
【别名】Sophorae Flos。
【来源】互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L.的花及花蕾。
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15~25米。
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5,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7.5厘米,先端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柔毛。
圆锥花序顶生,花梗被毛;花萼钟形,5齿裂;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具短爪,有紫脉;雄蕊10枚,分离,不等长;子房有细毛,花柱弯曲。
荚果肉质,连珠状,长2.5~5厘米,不裂。
种子1~6,肾形。
花期7~9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尤以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多。
【采收加工】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
【药材性状】槐花: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
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黄色或黄白色,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圆形。
雄蕊10枚,其中9个基部连合,花丝细长。
雌蕊圆柱形,弯曲。
体l 轻。
无臭,味微苦。
槐米:卵形或椭圆形,长2~6毫米,直径2~3毫米。
花萼下部有数条纵纹。
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
花梗细小。
体轻,手捻即碎,无臭,味微苦涩。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
归肝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凉血止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5~9克,水煎服。
用治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药理研究】抗菌,凝血,止血。
药理研究表明,所含芸香苷及其苷元槲皮素能保持毛细血管的正常张力,降低其通透性,可使因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弹性。
槲皮素可以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循环,增强心的收缩力和输出量;并减少心率。
有抗炎、解痉和抗溃疡作用,以及对细菌、病毒和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含芸香苷(芦丁)10%~28%。
以花蕾中含量最高,开放后含量减少。
槐花成分药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槐花,又称为白槐花、盐槐花等,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中药材。
槐花常见于槐树的花朵,槐树是一种枝繁叶茂的乔木,树体高大,分布广泛。
其花朵在花期开放时,呈现出淡淡的香味,花色洁白如雪,非常美丽。
槐花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具有清热解毒、平肝熄风、和胃暖肺等功效,因而备受青睐。
槐花的成分非常丰富,包括挥发油、黄酮、甾醇等多种化学成分。
挥发油是槐花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是槐花中的一类重要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作用。
甾醇是一类植物固有的脂溶性化合物,具有调节体内脂质代谢、抗炎等作用。
槐花中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热解毒:槐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因感冒、发热等引起的体内炎症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槐花中的挥发油等成分能够抑制细菌、病毒的生长繁殖,减轻病症。
2. 平肝熄风:槐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平肝熄风的作用,对于因肝火上升、风热内盛等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和胃暖肺:槐花还具有和胃暖肺的作用,对于因胃寒、肺虚引起的消化不良、咳嗽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槐花中的甾醇成分具有温补作用,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肺部免疫力。
槐花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中药材,能够有效缓解多种疾病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煮水泡茶、煲汤炖鸡等方式食用槐花,以达到药物保健的目的。
在使用槐花时,需要根据个体体质和具体疾病情况合理搭配,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希望大家在享受槐花带来的好处的也要注意适量食用,合理搭配,保持身体健康。
【字数:406】第二篇示例:槐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其主要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类、皂甙、挥发油等,这些成分在药理上具有多种作用,对人体的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槐花中所含的生物碱是一类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的化合物,在药理上主要发挥镇静、抗菌、抗炎等作用。
生物碱可以作为镇静剂使用,有助于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同时也可以帮助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睡眠质量。
槐花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的研究
槐花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因此,槐花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前,常用的槐花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有超声波辅助提取、膜蒸发萃取、提取浓缩冷冻干燥等。
1.超声波辅助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提取方法,能够有效
提高提取率。
在超声波辅助提取过程中,高能超声波能够使物质的分子进行震荡,促进溶解和解吸,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2.膜蒸发萃取:膜蒸发萃取是一种利用蒸发的原理进行提取的方法。
在膜蒸发
萃取过程中,通过膜的选择和控制膜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可以有效地提取黄酮类物质。
3.提
取浓缩冷冻干燥:提取浓缩冷冻干燥是一种常用的槐花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
在该工艺中,首先使用常规的提取方法对槐花进行提取,然后将提取液浓缩冷冻,最后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将其干燥。
该工艺能够有效地保留黄酮类物质的活性,且提取率较高。
在槐花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的研究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如超临界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
不同的提取工艺具有各自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总之,槐花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在研究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提取效率、提取率、成本、保留活性等因素,以选择最合适的提取工艺。
此外,在提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以保证提取的质量和效果。
槐花的质量分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槐花的质量分析一、实验目的1. 了解槐花的主要成分和营养价值;2. 掌握槐花质量分析的常用方法和步骤;3. 通过实验结果,评估槐花的质量。
二、实验原理槐花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材,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
为了准确评估槐花的质量,我们需要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分析。
本次实验主要采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质量分析。
三、实验步骤1. 槐花样品的准备:从市场上购买槐花样品,确保样品新鲜,并进行样品编号和标签的制作;2. 槐花样品的粉碎:将槐花样品使用研磨机或者手工研磨器进行粉碎,保证粉末的均匀性;3. 槐花样品的提取:将粉碎后的槐花样品放入提取器中,用适量的溶剂(如乙醇)进行提取,加入石英砂进行摇匀,提取一段时间后,用滤纸过滤,得到槐花提取液;4. 槐花提取液的分析:将槐花提取液进行干燥处理,通过称量和计算,得到槐花提取液的总质量;5. 槐花提取液中有效成分的测定:根据槐花的主要成分,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进行定性或者定量测定,例如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对槐花提取液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定量分析;6.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对槐花样品的质量进行评估,并根据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槐花质量的好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槐花样品的总质量,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到槐花样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通过与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可以判断槐花的质量优劣。
五、实验结论通过槐花的质量分析实验,我们可以得到槐花样品的总质量和有效成分的含量。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评估槐花的质量,并根据质量标准进行比较。
从而得出结论,判断槐花的质量优劣。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槐花样品的质量分析,对槐花的主要成分和营养价值进行了了解,掌握了槐花质量分析的常用方法和步骤。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比较,可以评估槐花的质量,并提供参考意见。
这对于我们正确选择和鉴别槐花样品具有重要意义。
槐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研究-中医食疗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槐花属豆科植物槐( Sophora japonica L. ) 的花朵或花蕾,原产于我国北部,华南及西南地区亦产,河北省产量较丰富,江苏主产于镇江、苏州、南京、徐州等地.夏季花初开时采收花朵,称槐花,做菜肴蒸熟食用,具有清热、凉血、止血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肠风便血、尿血、血淋、赤白痢疾、风热目赤、高血压、痈、疮毒,并用于预防中风.目前国内外对于槐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槐花黄酮的抗氧化性、治疗疾病等方面,槐花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多,近年对槐花精油的抗菌性研究也有报道[1-2].1 化学成分1. 1 黄酮及皂苷芦丁为槐米的主要有效成分,目前已从花及花蕾中分离到黄酮苷元有槲皮素、山奈酚、异黄酮苷元染料木素,槐花米甲素等.槐花干花蕾中含皂苷类物质,经酸水解后分离出桦皮醇及槐二醇,水解液经纸层析检出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3].槐花碳经乙醇渗漉后用正丁醇萃取,可在萃取液中分离出槐树皂苷[4].1. 2 脂肪酸类槐花中有脂肪酸19 种,主要有棕榈酸、二丁基邻苯二甲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槐米中有脂肪酸14 种,主要有棕榈酸、14-甲基十五烷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槐花和槐米中含有十五烷酸、珠光脂酸、二十三酸、蜡酸、二十一酸、二十五酸等奇数碳脂肪酸,奇数碳脂肪酸在天然产物中比较少见,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其是否与槐花和槐米所具有的药理活性相关,值得深入研究[5].1. 3 其它槐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6].槐花精油中含有丁香酚、苯甲醇、乙酸香叶酯、芳樟醇等物质[7].不同乙醇浓度是影响槐花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物质含量的最关键因素[8].2 药理作用2. 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槐花有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槐花中的芦丁和三萜皂苷等药用成分,具有增强毛细血管韧性、防止冠状动脉硬化、降低血压、改善心肌循环的功效[9].槲皮素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作用.槐花煎液可显着降低家兔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有保护心脏功能的作用,对于心动过速、房性早博和室性早搏、心绞痛等心脏病具有治疗作用[10].2. 2 抗氧化目前对槐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黄酮的提取.槐花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特别是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9].槐花中除黄酮类和酚类物质外,还含有其他具有强抗氧化能力的活性物质.2. 3 抗菌槐花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威尔斯李斯特菌、单增李斯特菌、溶血性链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为突出,丁香酚、苯甲醇、乙酸香叶酯、芳樟醇等物质可能是槐花精油中的主要抑菌成分[7].芦丁和槐花多糖具有抑菌活性,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11-12].2. 4 止血生槐花、炒槐花、槐花炭及其提取物芦丁、槲皮素、鞣质均具有止血作用.槐花制炭后能显着缩短正常大鼠出血时间和血浆复钙时间,作用强于生品,提示槐花制炭后止血作用显着增加[13].槐花还可用于治疗便血、痔出血、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衄血不止等病症,且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出血也有一定的疗效[1,14].3 槐花应用研究3. 1 临床作用治疗痔疮及其并发症: 自拟柴葛槐花汤内服、坐浴治疗痔疮方法简便,且免除了患者手术之苦[15].在治疗痔病出血方面,槐花超微饮片联合止血汤及槐花茶饮联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此症疗效明显,效率高[16-17].治疗银屑病及银屑病关节炎: 清热凉血汤联合光量子血氧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显着疗效[18].通过对患有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的观察发现,中药地榆槐花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疗效显着,不良反应较小,值得进一步研究[19].舒张血管: 通过实验检测芦丁对去氧肾上腺素预收缩的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发现芦丁可能通过NO-鸟苷酸环化酶途径产生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20].治疗过敏性紫癜及脓血便: 自拟中药槐花祛紫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可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疗效明显[21].地榆、槐花中药热敷可减轻肠癌患者脓血便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22].3. 2 食疗应用槐花饮品: 槐花醋色泽浅黄,具有槐花特有的清香,营养丰富.槐花保健饮料是通过科学调配,研制出的一种新型饮品[23-24].槐花酒甘醇清香,对老年人心血管疾患及脾虚纳呆、体倦寐、形体肥胖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25].槐花保健饮品的研制为我国食用花卉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槐花实用便方: 槐花与豨莶草煎汤早晚服可治疗高血压、四肢麻木.槐花,菊花,夏枯草共煎汤服可治疗目赤头痛.槐花,侧柏叶,大枣共煎汤服可治疗出血性紫癜[26].槐花适量,炒黄,研细末饱腹后以温开水送服可治疗银屑病.槐花与菊水冲泡后饮用可治疗急性结膜炎.槐花,车前子和芹菜,水煎服可治疗耳鸣[27].服用槐花粳米粥还可治疗女性月经过多[28].4 展望槐花虽入药用,但槐花为主的药品少.目前对槐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类化合物,将槐花作为提取芦丁的主要原料,但提取物的药用并不广泛.槐花的药理作用多样,在民间广泛食用,但槐花食用深加工产品少.奇数碳脂肪酸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其是否与槐花和槐米所具有的药理活性相关,值得深入研究.笔者研究表明槐花总黄酮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模型的症状,但缺少临床研究,缺少槐花降血糖产品的开发.槐花炒炭后具有较强的止血作用,是中药常用止血药之一,但止血有效成分并不十分确定.应进一步研究槐花的止血成分,让其在以后的药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参考文献:[1]王秀丽,李桂凤. 槐花的营养与药用价值[J]. 东方食疗与保健,2006,10( 5) : 4 - 5.[2]陈屹,章银珠,孙石磊,等. 槐花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8,24( 4) : 318 -321.[3]李娆娆,原思通,肖永庆. 中药槐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炮制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 6) : 77 -82.[4]李娆娆,王彩芳,雷沛霖,等. 槐花炭脂溶性及水溶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 5) : 607 -609.[5]康文艺,武小红. 槐花、槐米和槐叶脂肪酸成分的GC-MS 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2009,28( 1) : 17 -20.[6]王丽艳,周颖,逯相霞,等. 槐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 辽宁化工,2008,37( 9) : 7 - 8.[7]陈屹,姚卫蓉. 槐花精油的提取及其抗菌作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 11) : 4379 - 4381.[8]朱昱燕,郭晓敏,李丽萍,等. 槐花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与定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 26) : 12697 -12698.[9]马利华,贺菊萍,秦卫东,等. 槐花提取物抗氧化性能研究[J]. 食品科学,2007,28( 9) : 75 -77.[10]吴虹霁,兰昌云,陈媛. 槐花的研究进展[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13( 6) : 1 -6.[11]王亚男,柳秉润,邓旭明,等. 芦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ortase A的抑制作用[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3,35( 3) : 303 -307.[12]胡喜兰,姜琴,尹福军,等. 正交实验优选槐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研究[J]. 食品科技,2012,37( 4) : 1 -167.[13]赵雍,郭静,刘婷,等. 槐花制炭后新止血成分的药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 17) : 2346 -2348.[14]王琼,李信平. 槐花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出血验案[J].中外医疗,2008,25( 1) : 88.[15]杜志春. 自拟柴葛槐花汤内服、坐浴治疗痔疮100 例疗效观察[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1,28( 3) : 33 -34.[16]胡赟皓,李丽,张翼. 槐花茶饮联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痔病出血症状的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 1) :40 - 41.[17]钟鸣,钟柠泽. 槐花散超微饮片联合止血汤治疗内痔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 6) : 682.[18]徐皓,刘娟,刘向萍,等. 清热凉血汤联合光量子血氧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68 例[J]. 陕西中医,2011,32( 5) : 559 -560.[19]白云静,申洪波,姜德训,等. 中药地榆槐花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临床观察[J]. 世界中医药,2013,8( 1) : 40 -42.[20]周新妹,姚慧,夏满莉,等. 槲皮素与芦丁对离体大鼠主动脉舒张作用及机制[J]. 浙江大学学报: 医学版,2006,35( 1) : 29 -33.[21]刘婵秀. 中医自拟中药槐花祛紫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 2) : 251 -252.[22]段荟,蒋艳. 地榆、槐花中药热敷疗法在肠癌便脓血患者治疗上所起的作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 1) : 2916 -2917.[23]李凤英,郑立红,肖月娟,等. 槐花醋酿制工艺的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2008,8( 1) : 38 -42.[24]李凤英,李润丰,崔蕊静,等. 槐花保健饮料的研制[J]. 槐花保健饮料的研制,2007,7( 2) : 70 -73.[25]赵贵红. 槐花酒的研制[J]. 农产品加工学刊,2005,2( 1) :71 - 72.[26]潘勇. 槐花治病便方[J]. 农村百事通,2011,19( 2) : 72.[27]刘光泉. 槐花药用小方[J]. 农村百事通,2009,17( 3) : 73 -74.[28]吴大真. 月经过多时,来碗槐花粥[J]. 中华养生保健,2012,3( 2) : 68 -69.。
槐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槐花,又称白槐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其花朵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药用功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槐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将从槐花的植物学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槐花的植物学特征槐花为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树冠宽广,枝叶繁茂。
叶片为复叶,小叶对生,椭圆形或卵形,叶片具有光泽,叶脉明显。
花期为夏季,花朵呈白色或淡黄色,芳香扑鼻。
果实为豆荚状,内含多颗种子。
槐花生长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常见于田野、路旁等地。
二、槐花的化学成分槐花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酚类物质等。
挥发油是槐花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特性,对保护心血管、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槐花的药理作用1.清热解毒:槐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有效缓解发热、口干舌燥等症状。
2.利尿消肿:槐花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促进尿液排泄,减轻水肿症状。
3.抗菌消炎:槐花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菌消炎作用,能有效抑制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4.抗氧化:槐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
5.保护心血管:槐花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能降低血脂、扩张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
6.抗肿瘤:槐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望成为抗肿瘤药物的重要来源。
四、槐花的临床应用槐花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槐花可以单独入药,也可以与其他中草药搭配使用,具有治疗感冒、咽喉肿痛、水肿、肾炎等疾病的功效。
此外,槐花还可以用于饮片、中药饮品等制剂中,方便患者服用。
总之,槐花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多种药理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槐花的资料篇一:槐花的功效与作用槐花的功效与作用槐花味道清香甘甜,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肺、降血压、预防中风的功效。
将其采摘后可以做汤、拌菜、焖饭,亦可做槐花糕、包饺子,此外,在制作粥、汤时也可加入槐花。
覆盆子的功效与作用有一下几点。
覆盆子的功效与作用 1. 中医认为其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入血敛降,体轻微散;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
2. 从西医的角度看,槐花含芦丁、槲皮素、鞣质、槐花二醇、维生素A等物质。
芦丁能改善毛细血管的功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力,防止因毛细血管脆性过大,渗透性过高引起的出血、高血压、糖尿病,服之可预防出血。
3. 槐花多作为为治疗便血的常用药,用于大肠湿热引起的痔出血、便血、血痢及血热引起的吐血、衄血。
一般为煎服,10~15g,外用适量,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服。
注意事项:1. 槐花虽然美味,但在食用时也有一些禁忌。
由于槐花比较甜,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多吃。
粉蒸槐花不易消化,消化系统不好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不宜过量食用。
同时,过敏性体质的人也应谨慎食用槐花。
用法1. 凉血止血宜炒用,清肝泻火宜生用。
2. 槐花主要用于便血、尿血、痔血,还可配合仙鹤草、白茅根治疗咯血、衄血等。
3. 可以之煎水代茶饮,亦可与夏枯草、菊花、黄芩等同用,以增清肝泻火明目之效。
篇二:槐花的功效与作用槐花的功效与作用中医认为其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入血敛降,体轻微散;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
而从西医的角度看,槐花含芦丁(即芸香苷,Rytub)、槲皮素(Quercetin)、鞣质、槐花二醇(sophoradiol)、维生素A等物质(具体可参见下面的含量表)。
槐花的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董艳芬1, 李坚2(1.广东药学院,广东广州510224;2.广州市海珠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0250)关键词 芸香甙 槲斗皮素 抗炎 降压 止血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
前者习称为“槐花”,后者习称为“槐米”。
原产于我国北部,华南及西南地区亦产。
河北省产量较丰富,江苏主产于镇江、苏州、南京、徐州等地。
其成份主要有芸香甙,有少量的槲皮素、柰酚。
微寒,味苦,归肝、大肠经。
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痈疽疮毒。
1 药理作用1.1 对毛细血管的影响 槐花中的成分芸香甙及其甙元槲皮素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力,减少血管通透性,可使因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的弹性。
而且后者的作用较前者强1/3。
近年报道槲皮素等黄酮醇型化合物对Arthus phenomenon(致敏动物皮下注射抗原,引起局部水肿及坏死)有抑制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中的无色矢车菊素对豚鼠及人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有双相作用,早期暂时性使毛细血管抵抗力仅表现单相作用,连续大量应用芸香甙及槲皮素,可阻止由于减压而引起的鼠肺出血。
1.2 抗炎作用 芸香甙及槲皮素对大白鼠因组胺、蛋清、5-羟色胺、甲醛、多乙烯吡咯酮引起的足跖浮肿,以及透明酸酶引起的足踝部浮肿有抑制作用。
芸香甙能显著抑制大鼠创伤性浮肿,并能阻止结膜炎,耳廓炎,肺水肿的发展,对兔由于芥子油引起的结膜水肿,仅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如将芸香甙溶于丙二醇中,预防炎症的效果更好。
静脉注射芸香甙能抑制兔因马血清引起的皮肤,关节过敏性炎症及Arthus phenomenon,这可能是由于它对毛细血管壁有保护作用,使毛细血管致密,抑制渗出所致。
芸香甙硫酯的钠盐能加速狗因注射松节油引起的后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恢复。
据黄敏报道,由槐花米、大黄、黄芩、当归、防风等组成的复方槐花口服液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提高小鼠痛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的感染有抑制作用,提示其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抗局部感染作用。
槐花制颗粒实验报告实验介绍槐花,是中国传统药材之一,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等药用特性。
为了更好地利用槐花的药用价值,我们进行了槐花制颗粒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旨在通过制备槐花颗粒来方便槐花的储藏与使用,同时验证颗粒制备过程对槐花药效的影响。
实验步骤材料准备1. 槐花:新鲜槐花鲜花15克;2. 辅料:砂糖适量;3. 工具:电子天平,研钵,玻璃棒,滤纸。
实验操作1. 将新鲜槐花鲜花置于盘中,摘去根部及杂质,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2. 将洗净的槐花鲜花均匀摊放在通风处晾干,待水分完全蒸发;3. 使用电子天平将鲜干槐花鲜花称量出15克;4. 将槐花鲜花放入研钵中,用玻璃棒将其研磨成细粉;5. 在研钵中加入适量的砂糖,根据需求调整砂糖的量(一般为槐花粉的2倍);6. 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直到槐花粉与砂糖充分混合;7. 取一块滤纸,将混合物过滤,去除颗粒中的杂质;8. 将过滤后得到的颗粒摊放在通风处晾干,待颗粒充分干燥;9. 将干燥后的颗粒存放于密封容器中,避免湿气和阳光照射。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制备,我们成功制得了槐花颗粒。
颗粒质地均匀细腻,形状规整。
实验分析颗粒制备过程对槐花药效的影响对于槐花来说,制备颗粒可以延长其保存期限,同时便于携带和使用。
颗粒的制备过程中加入了适量的砂糖,这可以提高颗粒的甜味,使得口感更佳。
砂糖作为保护剂,可以增加水分的稳定性,减少颗粒在制备过程中的氧化和质量损失。
对比鲜花与颗粒的药效槐花的药效主要在其花蕾和鲜花中,而我们制备的颗粒使用的是新鲜槐花鲜花,所以在药效上基本保持一致。
通过加工制备颗粒,槐花的药效成分更容易溶解在水中,使其更容易吸收。
此外,颗粒的保存期限更长,可以在非槐花季节使用,方便槐花的药用应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槐花颗粒,并验证了颗粒制备过程对槐花药效的影响。
槐花颗粒作为一种方便储存和使用的槐花制品,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和稳定性。
同时,颗粒化加工能够使槐花的药效更易吸收和利用,提高了槐花的药用价值。
介绍的槐花说明文400
槐花是一种美丽的花朵,也是中国传统的名花之一。
槐花的花期通常在夏季,花朵盛开时,整个槐树都会被绚丽的花海覆盖。
槐花的色彩鲜艳,花瓣呈黄色或白色,花朵的形状如同小灯笼,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在夏日的午后,微风吹过,槐花的芬芳会弥漫在空气中,给人们带来清凉和愉悦的感觉。
槐花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花朵,还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
据史书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槐花就被人们用来疗伤。
槐花中富含的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炎、抗菌、镇痛等功效。
槐花还可以用来制作中药,如槐花茶、槐花酒等,常饮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除了药用价值,槐花还有着丰富的食用价值。
槐花可以用来制作槐花饼、槐花糕等美食,具有独特的香甜味道。
槐花还可以作为调味品,增添菜肴的口感和香气。
槐花的花蜜也是一种珍贵的食品原料,可以用来制作蜜饯等美食。
槐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槐树被誉为“百代之师”,象征着忠诚和坚定不移的品质。
槐花作为槐树的花朵,也被人们赋予了吉祥的寓意。
在中国的古代诗词中,槐花常常被用来描绘美好的情景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槐花还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槐花节的象征,每年夏季,人们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以表达对槐花的热爱和敬意。
总的来说,槐花是一种美丽、实用、富有文化意义的花朵。
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受,还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
槐花不仅仅是一种花朵,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让我们一起欣赏槐花的美丽,感受槐花带给我们的喜悦和幸福吧!。
槐花成分药理槐花(Sophora japonica),属于豆科植物,是中药材中常用的一种草药。
槐花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其中包括黄酮类、皂苷类、多糖、挥发油、氨基酸、矿物质等。
以下是槐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详细描述:化学成分:1. 黄酮类:槐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芦丁(Rutin)、槲皮素(Quercetin)、山奈酚(Kaempferol)及其衍生物。
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机体免受氧化应激损伤。
2. 皂苷类:槐花中的皂苷主要是槐二醇皂苷(Sophoradiol saponins),具有抗炎、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3. 多糖:槐花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4. 挥发油:槐花中的挥发油成分包括萜类、醛类、醇类等,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5. 氨基酸:槐花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对人体有营养补充作用。
6. 矿物质:槐花中含有钙、铁、锌等矿物质,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药理作用:1. 抗氧化作用:槐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从而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具有保护作用。
2. 抗炎作用:槐花中的皂苷类成分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治疗关节炎、咽喉炎等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3. 降血脂和降血糖作用:槐花提取物能够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有积极意义。
4. 抗肿瘤作用:槐花中的某些成分被发现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5. 免疫调节作用:槐花多糖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能力,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6. 抗菌作用:槐花挥发油中的一些成分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7. 止血作用:传统中医认为槐花具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状,如鼻出血、痔疮出血等。
综上所述,槐花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槐花的化学、药理、炮制及临床研究概况摘要: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 主要用于抗炎、止血、抗病毒等作用。
就槐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及临床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槐花; 化学研究; 药理作用;炮制;临床应用槐花( Sophora japonica)亦叫槐芯、洋槐。
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的干燥花及花蕾, 前者习称为槐花,后者习称为槐米。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广东为多,江苏主产于镇江、苏州、南京、徐州等地。
其成分主要为芸香甙, 有少量的槲皮素、山萘酚; 性味苦、微寒、归肝、大肠经。
主要用于肠风便血、尿血、血淋、赤白痢疾、风热目赤、高血压、痈、疮毒,并用于预防中风。
一、化学研究1、黄酮及其苷类1904 年Schmidt 分离到黄酮苷——芦丁(Rutin)(1),为槐花的主要成分。
芦丁(Rutin), 又名芸香苷, 其化学名称为5, 7, 3c, 4c, - 四羟基, 3- 芸香糖黄酮(结构式见图1所示), 其含量以花蕾中最高(约23. 50% ), 开花时的花朵中含量较低(约4. 3% ), 有学者曾以芦丁含量作为槐花质量的评价指标[1]。
芦丁是由槲皮素C3 位上的羟基和芸香糖结合而形成的双糖苷, 为黄绿色或淡黄色针状晶体, 常含有3个结晶水, 置空气中颜色变深, 熔点为176- 178 e , 225 e 分解, 旋光度为+ 13. 82b( 23 e 甲醇), 易溶于甲醇, 可溶于吡啶、碱性溶液、沸水, 不溶于水、苯、醚、氯仿及石油醚[ 2, 3] 。
目前已从花及花蕾中分离到黄酮苷元——槲皮素(quercetin)(2)、山奈酚(kaempferol)(3)[2]、异鼠(isorhamnetin)(4)[3]和异黄酮苷元染料木素(Genistein)(5) [2]。
还有报道分离到槐花米甲素(sophorin A),生药中含量为14%,分子式为C29H36O17(18),比芦丁多C2H6O1(2),其结构式未见报道[4]。
2、皂苷及其苷元干花蕾中含0.4%的皂苷类物质,经酸水解后分离出桦皮醇(Betulin)(6)及槐二醇(Sophoradiol)(7),水解液经纸层析检出葡萄糖(glucose)和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
该类成分还有soyasaponinⅠ(8)、soyasaponinⅢ(9)、azukisaponinⅠ(10)、azukisaponin Ⅱ(11)、azukisaponinⅤ(12)。
还分离到三个新的皂苷kaikasaponin Ⅰ(13)、kaikasaponin Ⅱ(14)和kaikasaponin Ⅲ(15)3 甾类槐花米乙素(sophorin B ),暂定分子式为C27H47O10 ,生药中含量1.25%[5];槐花米丙素(sophorin C), 暂定分子式为C26(27)H46(47)O10 ,生药中含量为0.35%[6]文献均未报道其结构式。
4 其它成分蜡、绿色素、树脂、色素、蛋白质(或粘液质)、氨基酸(或肽)、缩合鞣质(tannins)和糖[7]月桂酸、十二碳烯酸、肉豆蔻酸、十四碳烯酸、十四碳二烯酸、棕榈酸、十六碳烯酸、硬脂酸十八碳二烯酸(Octadeca2dienoic acid)、十八碳三烯酸(O ctadecatr ienoic acid)、花生酸(Arach id icac id)等脂肪酸和β-谷甾醇[12]D-葡萄糖、葡萄糖己四醇醛酸及葡萄糖酸丙酯。
此外,在槐花中还测到维生素A 类物质。
另外还有白桦脂醇(Be tu lin)、染料木素、山柰酚、槐属苷、黄色素等[ 4- 7]。
槐花经炒制加工制得的槐花炭, 经光谱分析鉴定得到:麦芽酚、3- 羟基吡啶、麦芽酚- 3- 氧- [ 6c- 氧- ( 4cc- 羟基-反式- 桂皮酰基) ] - B- D- 吡喃葡萄糖苷、3- 氧- [B- D- 半乳吡喃糖基- ( 1y 2) - B- D- 葡萄吡喃醛酸糖基] 槐二醇乙酯、3- 氧- [B- D- 半乳吡喃糖基- ( 1y 2) - B- D- 葡萄吡喃醛酸糖基]槐二醇甲酯、芦丁6种化合物[8]。
1. 3 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现代研究表明, 槐花中各种微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K、Ca、Mg、Na、Fe、Zn、Cu、Mn、Co、Cr; 槐花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如维生素A) 、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等[9- 11]。
二、药理研究1 抗炎作用槐花中所含芦丁及其苷元槲皮素对大白鼠因组胺、蛋清、5-羟色胺、甲醛、多乙烯吡咯酮引起的脚爪浮肿,以及透明质酸酶引起的足踝浮肿均有抑制作用。
芦丁能显著抑制大白鼠创伤性浮肿,并能阻止结膜炎等炎症及肺水肿的发展[27]。
大鼠腹腔注射芦丁对植入羊毛球的发炎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8]。
2 抗病毒、抗真菌作用槐花有抗病毒、抗真菌作用。
芦丁在200μg/ml 浓度时对水疱性口炎病毒有抑制作用[29]。
槐花水浸剂(1∶5)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0]。
3 抗肿瘤作用染料木素对人体鼻咽癌(KB)细胞有细胞毒性作用[31]。
4 对心血管的作用槐花有降压、扩冠等作用。
槐花液对麻醉狗有短暂但显著的降压作用,对离体蛙心肌有轻度兴奋作用,对心传导系统有阻滞作用[32]。
其所含主要成分芦丁有维生素P 样作用,能够降低毛细血管的异常通透性、脆性,可用于高血压、脑溢血、出血等症的治疗和预防,能维持血管抵抗力等;其所含的槲皮素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31]。
5 降血脂作用槐花的主要成分芦丁对脂肪浸润的肝有祛脂作用,与谷胱甘肽合用祛脂效果更明显,所含槲皮素也有降血脂作用[31]。
其所含染料木素对三硝基甲苯WR1339 引起的大鼠高血脂有降低其血中胆固醇和三苷油酸脂的作用,对后者作用尤为显著[33]。
6 抑制醛糖还原酶作用芦丁有抑制醛糖还原酶作用。
其105mol/L 浓度时抑制率为95%,此作用有利于糖尿型白内障的治疗[34]。
7 致突变作用槐花水提物(5.0mg/ml)的应用剂量和人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之间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说明该药对人血淋巴细胞具有致突变作用,而且能抑制人淋巴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增殖[35]。
8 其它作用槐花的提取物能够保护皮肤,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36],还可以治疗天行赤眼(角膜充血)、斑秃和喉风(咽喉部肿痛)[37],疗效令人满意。
大剂量的槐花水泡剂可用于治疗石淋(尿路结石),临床观察确有解痉止痛、溶石排石及利尿作用[38]。
槐花提取物能强烈抑制15-羟前列腺素脱氢酶的活性, 抑制率为60.6%,从而有利于延长PCE2 的利尿作用[39]。
此外药材所含槲皮素有一定的平喘[31]及剂量依赖性的抗出血作用[3],而异鼠李素具有抗凝血作用,能够抑制槲皮素的止血作用[40]。
还有报道槐花中主要的诱变成分为槲皮素[41]。
槐花中含有维生素A 类物质,可以用于治疗夜盲[11]。
染料木素还有雌激素样作用。
小鼠实验表明,子宫增重25mg 需要染料木素8mg,与雌酮比较作用强度很小,其相对强度仅为1∶6900。
还有抑制组氨酸酰氨酶、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作用[33]。
三、毒理研究槐花在历代本草中均未言其毒性, 现代研究表明其有毒副作用和致突变性。
食用槐花后轻者会引起恶心、呕吐、胃肠不适、发烧、皮肤痒痛、丘状皮疹、脸手浮肿、面部及颈部有水泡和块状糜烂等症状, 重者可能出现中毒性肾炎、中毒性肝炎及中毒性脑病等症状[ 16] 。
采用人血淋巴细胞妹染色体互换( SCE )方法检测槐花水提物浓度为2. 5 mg /mL、5. 0 mg/mL、7. 5 mg/mL 时诱发的SCE 频率为( 9. 04 ? 0. 49) - ( 11. 0 ? 0. 63), 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性显著, 说明槐花水提物对人血淋巴细胞具有致突变性, 并能抑制人淋巴细胞的生长和增殖[17]。
其致突变性可能与其中含有大量芦丁和槲皮素这些黄酮类物质有关。
槐花中所含的芦丁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950 mg/kg; 槲皮素小鼠口服LD50为160 mg /kg[13] 所含的染料木素和山柰酚有终止孕卵着床及抗小鼠早孕作用; 大剂量槐花酊剂可抑制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
有报道食用生槐花后引起皮肤痒痛,出丘疹样皮疹[42]。
提示使用槐花时应因人而异。
四、炮制研究槐花生品以清肝泻火、清热凉血见长;炒品清热凉血作用弱于生品,止血作用逊于槐花炭而强于生品;炭品清热凉血作用极弱,具涩性,以止血力胜。
清代以前炮制槐花曾用过蒸、煮、炒、焙四种方法。
由于辅料不同和炮制程度的差异,计有10 余种饮片规格。
目前除吉林省有醋炙品、河南省和山东省有蜜炙品外,各地均以生品、炒黄和炒炭三种槐花饮片规格供临床证选用。
[43]各地使用炒黄品的目的有四个:1. 凉血,2. 缓和苦寒之性,3. 增强止血作用,4. 保存药效;使用炒炭品的目的有三个:1. 止血, 2. 增强止血作用,3. 增强去肠风和止血痢功能。
使用蜜炙品则是为了增强润肠作用,对醋炒品的使用原理未见阐述。
《中国药典》只有槐花的质量标准,而没有炒槐花、槐花炭的质量标准。
陈林等学者根据《中国药典》相关项下要求,通过对出售的槐花炮制品的检测,制定了炒槐花、槐花炭质量标准。
[44]从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四个方面控制槐花炮制品质量。
五、临床应用槐花在临床应用颇多,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 槐花含芸香昔, 具有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及改善毛细血管脆性等作用。
魏红[46]受此启发, 临证治疗丹毒, 于药方中加入槐花, 每每收到增强疗效, 缩短疗程之功。
槐花性味苦, 凉。
归肝、大肠经。
其有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诸血症。
苏海荣[47]在临床应用此方治疗烫伤、烧伤收到良效。
宋志英[48]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庄国康老中医的经验。
常用于治疗银屑病,取得良好疗效。
陈佩名[49]将槐花应用于妇科冲任郁热致经期延长、赤白带下等。
槐花在治疗高血压[50]、痤疮、黄褐斑[51]、细菌性痢疾[52]、牙周炎[53]、过敏性紫癜[54]、血酸性静脉炎[55]、舌炎[56]等方面均有很好疗效。
此外,魏运锑将槐花试用于兽医临床,用于治疗便血、血尿、目赤肿痛、肛门肿胀,[45]效果很好。
六、研究切入点1、槐花的药材来源虽然比较明确,各地均以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蕾或花入药,而且传统经验和现代研究均认为花蕾质优、效佳。
但我国地域广阔,土质和气候差异较大,槐树的适应性较强,大部分地区均有该植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