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551.00 KB
- 文档页数:3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条文说明】修订后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了厂房、仓库、堆场、储罐、民用建筑、城市交通隧道,以及建筑构造、消防救援、消防设施等的防火设计要求,在附录中明确了建筑高度、层数、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
主要修订内容为:1、在“建筑构造”一章中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2、为便于建筑分类,将住宅建筑原按层数划分多层和高层住宅建筑,修改为按建筑高度划分,并与原规范规定相衔接;修改、完善了住宅建筑的防火要求,主要包括:1)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高层建筑中的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防火分隔处的楼板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50h;2)小于等于100m的高层住宅建筑套内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对公共部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提出了要求;3)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可兼具使用功能的避难房间,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4)明确了住宅建筑疏散楼梯间的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的条件;5)规定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应设置灭火器。
3、适当提高了高层公共建筑的防火要求: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00h;2)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不能按照有关要求减少;3)完善了公共建筑避难层(间)的防火要求,高层病房楼从第二层起,每层应设置避难间;4)规定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5)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从30min修改为90min。
4、补充、完善了幼儿园、托儿所和老年人建筑有关防火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对于医疗建筑,要求按照护理单元进行防火分隔;增加了大、中型幼儿园和总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老年人建筑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大、中型幼儿固和老年人建筑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规定;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从20min和30min修改为60min。
设计人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是:(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3)《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2008版)(4)《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范》(HG/20546—200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054-95)(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7)《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9)《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10)《焦化安全规程》(GB12710—-2008)(1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1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文](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1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28-—92)(1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7)《安全色》(GB2893—2008)(1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19)《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2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2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2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24)《焦化安全规程》(GB12710--91)(2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 (2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7)《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28)《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二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29)《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GB12710——2008) (3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01)(3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32)《焦化安全规程》(GB12710-2008)(33)《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3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年版)(3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3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3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39)《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2007)(4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4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4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4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5)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4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47)《钢铁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06-2007)(4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4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50)《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5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52)《清洁生产标准—炼焦行业》(HJ/T126—-2003)(53 )《焦化行业准入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2008年修订)(54)《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5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56)《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5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5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2697—1996(5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6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6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62)《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63)《冶金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冶金工业部1996。
钢铁企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控制系统设计摘要:由于钢铁企业自身的特殊复杂性,消防安全问题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某钢铁公司碳钢冷轧项目消防工程设计入手,介绍了钢铁工业企业的火灾危险性分析,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消防区域划分,及系统电源和接地。
关键词:钢铁企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系统、消防区域划分Abstract: because of the special steel enterprise’s complexity, fire control safety problem increasingly, this article from a cold rolled steel company carbon steel project engineering design of fire contro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eel industry enterprise fire risk analysis, automatic fire alarm and linkage control system, fire region, and power system and grounded.Keywords: steel enterprises,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control system, fire area linkage division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钢铁企业迅速发展,钢铁企业的规模在逐年增大,然而在钢铁企业多起特大型火灾事故和各类中中、小型火灾事故却给企业管理者、工程设计师、消防监督部门等提出了警示,钢铁冶金企业的消防安全形式不动容乐观。
尤其是钢铁企业电气设备众多,电缆使用量规模较大,由于电器设备短路,电缆过负荷等造成的电缆隧道、电缆竖井等电气类火灾,令企业停产,损失重大。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目录1总则 (2)2术语、符号 (3)2.1术语 (3)2.2符号 (5)3厂房和仓库 (5)3.1火灾危险性分类 (5)3.2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 (13)3.3厂房或仓库的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 (17)3.4厂房的防火间距 (22)3.5仓库的防火间距 (27)3.6厂房和仓库的防爆 (30)3.7厂房的安全疏散 (34)3.8仓库的安全疏散 (36)4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 (37)4.1一般规定 (37)4.2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38)4.3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43)4.4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47)4.5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 (50)5民用建筑 (52)5.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52)5.2总平面布局 (55)5.3防火分区和层数 (58)5.4平面布置 (62)5.5安全疏散和避难 (69)6建筑构造 (85)6.1防火墙 (85)6.2建筑构件和管道井 (87)6.3屋顶、闷顶和建筑缝隙 (91)6.4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 (93)6.5防火门、窗和防火卷帘 (98)6.6天桥、栈桥和管沟 (100)6.7建筑保温和外墙装饰 (101)7灭火救援设施 (104)7.1消防车道 (104)7.2救援场地和入口 (106)7.3消防电梯 (108)7.4直升机停机坪 (109)8消防设施的设置 (110)8.1一般规定 (110)8.2室内消火栓系统 (113)8.3自动灭火系统 (114)8.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9)8.5防烟和排烟设施 (121)9供暧、通风和空气调节 (122)9.1一般规定 (122)9.2供暖 (123)9.3通风和空气调节 (124)10电气 (130)10.1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130)10.2电力线路及电器装置 (135)10.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137)11木结构建筑 (140)12城市交通隧道 (145)12.1一般规定 (145)12.2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149)12.3通风和排烟系统 (150)1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52)12.5供电及其他 (153)附录A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154)附录B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 (154)附录C隧道内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试验升温曲线和相应的判定标准 (155)1总则1.0.1为了预防建筑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关于皮带通廊的消防规范
目录
一、《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2007 (1)
8.2.1 下列建筑物或场所应设置室内消火栓 (1)
8.2.2 下列建筑物或场所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 (1)
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
一、《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2007
8.2.1 下列建筑物或场所应设置室内消火栓
1、炼铁车间,炼钢车间,连铸车间,热轧及热加工车间,冷轧及冷加工车间等丁、戊类厂房内,使用或储存甲、乙、丙类物品的区域;
2、焦化厂的煤和焦炭的粉碎机室,破碎机室,出焦台的第1个焦转站;
8.2.2 下列建筑物或场所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
1、运输煤、焦炭和矿石的地上及地下的带式输送机通廊和带式输送机驱动站;
2、受煤坑,煤塔,切焦机室,配煤室,筛焦楼,贮焦槽;
3、设置了自动灭火设施的电缆隧(廊)道和电气地下室。
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目录1总则 (2)2术语、符号 (3)2.1术语 (3)2.2符号 (5)3厂房和仓库 (5)3.1火灾危险性分类 (5)3.2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 (13)3.3厂房或仓库的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 (16)3.4厂房的防火间距 (22)3.5仓库的防火间距 (27)3.6厂房和仓库的防爆 (30)3.7厂房的安全疏散 (34)3.8仓库的安全疏散 (36)4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 (37)4.1一般规定 (37)4.2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38)4.3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43)4.4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47)4.5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 (50)5民用建筑 (52)5.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52)5.2总平面布局 (55)5.3防火分区和层数 (58)5.4平面布置 (62)5.5安全疏散和避难 (69)6建筑构造 (85)6.1防火墙 (85)6.2建筑构件和管道井 (87)6.3屋顶、闷顶和建筑缝隙 (91)6.4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 (93)6.5防火门、窗和防火卷帘 (98)6.6天桥、栈桥和管沟 (100)6.7建筑保温和外墙装饰 (101)7灭火救援设施 (104)7.1消防车道 (104)7.2救援场地和入口 (106)7.3消防电梯 (108)7.4直升机停机坪 (109)8消防设施的设置 (110)8.1一般规定 (110)8.2室内消火栓系统 (113)8.3自动灭火系统 (114)8.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9)8.5防烟和排烟设施 (121)9供暧、通风和空气调节 (122)9.1一般规定 (122)9.2供暖 (123)9.3通风和空气调节 (124)10电气 (130)10.1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130)10.2电力线路及电器装置 (135)10.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137)11木结构建筑 (140)12城市交通隧道 (145)12.1一般规定 (145)12.2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149)12.3通风和排烟系统 (150)1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52)12.5供电及其他 (153)附录A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154)附录B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 (154)附录C隧道内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试验升温曲线和相应的判定标准 (155)1总则1.0.1为了预防建筑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 55037-2022废止的相关强制性条文现批准的国家标准《建筑防火通用规范》,编号为GB 55037-2022,自2023年6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
同时废止下列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第3.2.2、3.2.3、3.2.4、3.2.7、3.2.9、3.2.15、3.3.1、3.3.2、3.3.4、3.3.5、3.3.6(2)、3.3.8、3.3.9、3.4.1、3.4.2、3.4.4、3.4.9、3.5.1、3.5.2、3.6.2、3.6.6、3.6.8、3.6.11、3.6.12、3.7.2、3.7.3、3.7.6、3.8.2、3.8.3、3.8.7、4.1.2、4.1.3、4.2.1、4.2.2、4.2.3、4.2.5(3、4、5、6)、4.3.1、4.3.2、4.3.3、4.3.8、4.4.1、4.4.2、4.4.5、5.1.3、5.1.3A、5.1.4、5.2.2、5.2.6、5.3.1、5.3.2、5.3.4、5.3.5、5.4.2、5.4.3、5.4.4(1、2、3、4)、5.4.4B、5.4.5、5.4.6、5.4.9(1、4、5、6)、5.4.10(1、2)、5.4.11、5.4.12、5.4.13(2、3、4、5、6)、5.4.15(1、2)、5.4.17(1、2、3、4、5)、5.5.8、5.5.12、5.5.13、5.5.15、5.5.16(1)、5.5.17、5.5.18、5.5.21(1、2、3、4)、5.5.23、5.5.24、5.5.25、5.5.26、5.5.29、5.5.30、5.5.31、6.1.1、6.1.2、6.1.5、6.1.7、6.2.2、6.2.4、6.2.5、6.2.6、6.2.7、6.2.9(1、2、3)、6.3.5、6.4.1(2、3、4、5、6)、6.4.2、6.4.3(1、3、4、5、6)、6.4.4、6.4.5、6.4.10、6.4.11、6.6.2、6.7.2、6.7.4、6.7.4A、6.7.5、6.7.6、7.1.2、7.1.3、7.1.8(1、2、3)、7.2.1、7.2.2(1、2、3)、7.2.3、7.2.4、7.3.1、7.3.2、7.3.5(2、3、4)、7.3.6、8.1.2、8.1.3、8.1.6、8.1.7(1、3、4)、8.1.8、8.2.1、8.3.1、8.3.2、8.3.3、8.3.4、8.3.5、8.3.7、8.3.8、8.3.9、8.3.10、8.4.1、8.4.3、8.5.1、8.5.2、8.5.3、8.5.4、9.1.2、9.1.3、9.1.4、9.2.2、9.2.3、9.3.2、9.3.5、9.3.8、9.3.9、9.3.11、9.3.16、10.1.1、10.1.2、10.1.5、10.1.6、10.1.8、10.1.10(1、2)、10.2.1、10.2.4、10.3.1、10.3.2、10.3.3、11.0.3、11.0.4、11.0.7(2、3、4)、11.0.9、11.0.10、12.1.3、12.1.4、12.3.1、12.5.1、12.5.4条(款)。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条文说明】修订后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了厂房、仓库、堆场、储罐、民用建筑、城市交通隧道,以及建筑构造、消防救援、消防设施等的防火设计要求,在附录中明确了建筑高度、层数、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
主要修订内容为:1、在“建筑构造”一章中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2、为便于建筑分类,将住宅建筑原按层数划分多层和高层住宅建筑,修改为按建筑高度划分,并与原规范规定相衔接;修改、完善了住宅建筑的防火要求,主要包括:1)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高层建筑中的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防火分隔处的楼板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50h;2)小于等于100m的高层住宅建筑套内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对公共部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提出了要求;3)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可兼具使用功能的避难房间,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4)明确了住宅建筑疏散楼梯间的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的条件;5)规定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应设置灭火器。
3、适当提高了高层公共建筑的防火要求: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00h;2)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不能按照有关要求减少;3)完善了公共建筑避难层(间)的防火要求,高层病房楼从第二层起,每层应设置避难间;4)规定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5)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从30min修改为90min。
4、补充、完善了幼儿园、托儿所和老年人建筑有关防火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对于医疗建筑,要求按照护理单元进行防火分隔;增加了大、中型幼儿园和总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老年人建筑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大、中型幼儿固和老年人建筑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规定;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从20min和30min修改为60min。
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自2008-1-1 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29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公告现批准《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414—2007,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4.3.2、4.3.3、4.3.4、5.2.2、5.3.1、6.6.1、6.6.4(1)、6.7.2(8)、6.7.3、6.7.6、6.8.4(4)、6.9.3、6.10.2、6.10.3、6.10.4、6.10.5、6.11.4(1)、6.12.1、6.13.1、6.13.3、9.0.5、10.3.6、10.4.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七年四月十三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67号)的要求,在主编部门中国冶金建设协会和公安部的组织下,由主编单位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首安工业消防有限公司会同各参编单位,并在有关钢铁冶金企业、设计研究单位、公安消防部门等的协助下编制而成。
本规范的制定,遵照国家有关的基本建设方针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在总结我国钢铁冶金企业建筑防火设计经验、有关消防科研成果和钢铁冶金企业火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广泛征求了有关科研、设计、生产、消防监督、高等院校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同时研究和消化吸收了国外有关规范标准,最后经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10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及防火分区,总平面布置,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工艺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防烟排烟,电气以及3个附录。
本规范正文中以黑体字(本网采用蓝色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表1 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附表
表4.2.3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或堆场与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的防
表4.2.4 湿式可燃气体储罐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m)
105Pa)的乘积计算。
2 干式可燃气体储罐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当可燃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时,应按本表规定增加25%;比空气小时,应按表4.2.4 的规定执行。
表4.3.6 架空电力线路和架空煤气管道之间的距离
表 8.3.1 自动灭火系统的设置要求
注:①本表未列的建(构)筑物或工艺设施的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②气体或S 型气溶胶仅用于室内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