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线图与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 格式:docx
- 大小:244.36 KB
- 文档页数:9
晨昏线图与太照图的判读一、晨昏线图的判读(一)利用晨昏线图判别季节1.利用晨昏线与经线的斜交状态判断夏半年和季节解析:左图中的晨线与经线斜交则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北半球处在冬半年中。
右图中的晨线与经线左斜交,则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北半球处在夏半年中。
若晨昏线与经线斜交的度数是已知的,确切的季节也可读出。
右图中θ角为20°,说明太阳直射20°N纬线,就可判断出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
2.用北极、南极地区的极昼极夜状态判断冬夏半年和季节解析:左图中AC弧是晨线,AB弧是昏线,则BAC弧之是昼半球,之外则为夜半球,所以可以看出,70°N纬线正发生极夜,太阳直射20°S纬线,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二)利用晨昏线图判断节气1.通过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判别冬夏至日解析:左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出此图为南极地区的俯视图。
阴影部分为黑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则可看出整个南极圈全部是极夜,因此可判断出此日为北半球夏至日。
解析:右图中可看出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以全部发生极昼,所以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
解析:上图中AB是晨线,A、B两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因此AB右侧为昼半球,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全部进入极昼,所以此图表示的时间是北半球夏至日。
2.在晨昏线图上,晨线或昏线与经线重合,或经过极点,则为二分日下面五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这五幅图的共同特点就是全球等昼等夜,都是二分日图。
三、利用晨昏线图判别特殊地方时晨昏线与赤道交点上的地方时或晨昏线与其他纬线圈的切点,这些特殊点的地方时都是可知的。
解析:右图根据标出的经度数可判定出以极点为中心的晨昏线图,阴影部分为夜,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于M点,A点为晨线与赤道交点,B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根据赤道终在昼夜等长的原理,就判别出A点地方时为6点,B点地方时为18点。
因为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所以经线AS、BS的地方时分别为6点、18点。
巧用晨昏线妙解日照图(地理教学)晨昏线本是一条普通而简单的分界线,其两侧昼夜状况不同罢了。
如何根据晨昏线判断昼夜状况、如何根据昼夜状况判断是晨线还是昏线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是学生们最感头痛的地理问题之一。
死记硬背不能真正理解此类问题,发挥空间想象,此类问题即可化难为易迎刃而解。
一、晨昏线(圈)的产生晨昏线的产生和存在是地球的形状和不透明的特征决定的。
地球本身不发光又不透明,在太阳光照射下只有一半是白昼而另一半是夜晚,昼与夜的分界线就是晨昏线(圈)。
此线又可以细分为两等份,一半是晨线,另一半是昏线。
二、晨昏线(圈)的移动晨昏线是移动的界线,而不是固定不动的。
它的移动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造成的。
它最明显的移动是地球自转带来的东西移动,这种移动和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不是自西向东而是自东向西,这种移动形成昼夜更替。
还有一种移动是地球公转造成的,它的移动是晨昏圈平面围绕平均位置的摆动,平均位置是地轴平面。
摆动幅度是0——23 °26′。
这种摆动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反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季节的更替。
三、晨昏线(圈)的判读因为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导致地方时的东早西晚,更东的地方总是先看到日出,因此晨线的东侧是昼,西侧是夜,而昏线情况则相反,即昏线西侧是昼,东侧是夜。
这些现象本来是自然现象,每天都在发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并不留心,记忆起来经常感到困难,弄不好就造成混淆,结果就大相径庭。
其实,只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些现象很容易理解和记忆。
对于晨线,我们不妨做这样的设想: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时,作为观测者的我们所处的地方正经历由夜到昼的变化,其间的分界线应该是晨线(相对于观察的我们而言),它更东的地方早已日出,是白昼,它更西的地方还没有日出,是夜晚。
因此自西向东(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由夜到昼穿过的分界线是晨线。
对于昏线,我们也设身处地想象:傍晚黄昏,太阳刚刚落山,我们(观测者)所处的地方正经历着由昼到夜的变化,其间的分界线应当是昏线,它的东边已日落是夜晚,它的西边未日落是白昼。
高中地理: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1、晨昏线的概念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
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2、晨昏线的判读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3、晨昏线的特点(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
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5)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4、晨昏线的移动一般地,如果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晨昏线在如图1~3范围内移动。
1、2、3分别表示夏至、春秋分、冬至日时晨昏线的位置。
即3月21日与9月23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导致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摆动幅度最大,导致北半球昼最长,南半球夜最长;12月22日摆动幅度也最大,导致南半球昼最长,北半球夜最长。
5、晨昏线的画法依据晨昏线的特征,在太阳光照侧视图上,过地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线即为该日晨昏线(注意二至日晨昏圈与极圈相切,反映出极圈内的极昼或极夜状况)。
然后用斜线表示夜半球(注意斜线不与经线或纬线平行)。
6、与晨昏线有关的计算(1)晨昏线与地方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另外,经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的经线,位于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位于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时。
晨昏线图的判读[知识点拨]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圈。
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
在不同的光照图中晨昏线的形态不一样,有的图只显示晨线或昏线,有的图显示晨线和昏线的一部分,有的图显示整个晨昏线。
[典题示例 (高考海南卷)下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
甲地经度为15°E。
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时间为( ) A .5日5时20分 B .6日6时20分 C .6日5时20分D.5日6时20分(2)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悉尼B.上海C.雅加达D.莫斯科[审答流程][答案] (1)B (2)D[对点练习]读下面的日照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B.C在昼半球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D.AB是昏线2.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A.120°E B.100°WC.20°W D.60°E答案:1.A 2.D(2018·佛山一中模拟)读某日晨线图,a、c两点为晨线的顶点,b点为晨线的中点,晨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b点的经度为50°E。
据此回答3~4题。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有关各地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际标准时间是2时40分B.a点地方时是12时C.b点地方时是14时D.c点地方时是0时4.假设一自然运动的物体从a点过b点到c点,其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偏转表现是( )A.东—西—东B.西—东—西C.右—不偏转—左D.左—不偏转—右答案:3.A 4.C下图是某半球的局部俯视图,FG为晨昏线,F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的点,OF与OE、OG经度各相差60°,阴影区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
“读图析图能力——多增分”系列之(二) 晨昏线图的判读[图表特征概览]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
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
1.晨昏线的特点(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
(5)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
2.主要类型3.晨昏线的应用(1)判定季节(节气):先确定南、北极,再找与特殊纬线的关系。
(2)判定地方时: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分别是6时和18时;与极昼圈的切点地方时为0时或24时,与极夜圈的切点地方时为12时。
(3)判定日出日落时刻与昼夜长短:同纬线上两点,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昼夜长短也相同。
[应用“五步法”读图][典例] (2012·福建高考)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
读图完成(1)~(2)题。
(1)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2)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 )A.66°N,110°E B.67°N,110°EC.66°N,130°E D.67°N,130°E读图“五步法”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根据题干表述,可以知道这是一幅变式的晨昏线图,分析透彻昏线AM的特点和隐含的信息价值是解题的关键。
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要充分利用昏线AM这一条件,可根据题干的叙述,进行图图转换,将原图转换为: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说明M点位于67°N附近,说明67°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晨昏线一.晨昏线的六个特点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即图2中∠α=∠β。
5、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时才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
二.晨昏线的三种判断方法自转法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时间法 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 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向后,再根据自转法来判断晨昏线。
根据上述方法可知图1中BC ︵为晨线,AB ︵为昏线,图2中EF ︵为晨线。
三.晨昏线的类型 1、直线型2、弧线型高考经典(2014·上海地理,14~15)下图为极地投影示意图,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2)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120°E、23°26′S B.120°E、23°26′NC.60°W、23°26′S D.60°W、23°26′N[析图过程]答案(1)D (2)C四.晨昏线在解题中的主要应用晨昏线是地球光照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含很多地理信息,利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读光照图,其主要的应用现总结如下: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2、确定地方时侧视图特别提示 赤道上6时、18时是解读晨昏线图的两个重要隐含条件。
①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而不是晨线上的时间为6时;②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而不是昏线上的时间为18时;③只有在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才重合,这时与晨昏线重合的经线,其地方时才为6时或18时。
晨昏线图与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一、晨昏线图的判读(一)利用晨昏线图判别季节1.利用晨昏线与经线的斜交状态判断夏半年和季节解析:左图中的晨线与经线斜交则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北半球处在冬半年中。
右图中的晨线与经线左斜交,则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北半球处在夏半年中。
若晨昏线与经线斜交的度数是已知的,确切的季节也可读出。
右图中θ角为20°,说明太阳直射20°N纬线,就可判断出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
2.用北极、南极地区的极昼极夜状态判断冬夏半年和季节解析:左图中AC弧是晨线,AB弧是昏线,则BAC弧之内是昼半球,之外则为夜半球,所以可以看出,70°N纬线正发生极夜,太阳直射20°S纬线,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二)利用晨昏线图判断节气1.通过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判别冬夏至日解析:左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出此图为南极地区的俯视图。
阴影部分为黑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则可看出整个南极圈全部是极夜,因此可判断出此日为北半球夏至日。
解析:右图中可看出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以内全部发生极昼,所以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
解析:上图中AB是晨线,A、B两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因此AB右侧为昼半球,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全部进入极昼,所以此图表示的时间是北半球夏至日。
2.在晨昏线图上,晨线或昏线与经线重合,或经过极点,则为二分日下面五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这五幅图的共同特点就是全球等昼等夜,都是二分日图。
三、利用晨昏线图判别特殊地方时晨昏线与赤道交点上的地方时或晨昏线与其他纬线圈的切点,这些特殊点的地方时都是可知的。
解析:右图根据标出的经度数可判定出以极点为中心的晨昏线图,阴影部分为夜,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于M点,A点为晨线与赤道交点,B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根据赤道终在昼夜等长的原理,就判别出A点地方时为6点,B点地方时为18点。
因为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所以经线AS、BS的地方时分别为6点、18点。
光照图的判读技巧光照图在地理高考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而且难度极大,老师难教,学生难学。
光照图有三要素:太阳光线、晨昏线和昼夜半球,结合光照图的要素,我们可从以下方面掌握判读的技巧:一、弄清光照图的基本特征:1、太阳光线是一组平行光线。
2、太阳光线与地球相切的点组成晨昏线,它同时与南北半球的两个纬度度数相等的纬线相切。
(春秋分日除外)3、直射光线与直射点所在的地平面相垂直,其延长线过地心。
4、晨昏线平分地球(昼夜半球),而且与赤道相互平分。
二、熟悉常用地图:三、重点注意六条经线:1、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2、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
3、两条日期分界线分别是0时经线(移动的)和180度经线(固定的)四、常用的方法:1、图形转换的方法:要灵活的把不熟悉的图形转换成我们熟悉的图形,例如平面图和立体图的转换,侧视图、正视图和府视图的相互转换。
要能把一个图的信息准确的转绘到另一个图中。
2、割补的方法:题目中往往出现局部图形,这时我们可以采用补的方法把它补全,变成我们熟悉的图形。
例如:下图中A,B两点分别是晨线,昏线与300N纬线的交点。
很多学生读不懂该局部图。
其实我们只要把上图补全成下图一样,就成了我们熟悉的北极俯视图。
3、对称的方法:球体是一个完美的对称体,许多地理事物在南北半球,昼夜半球都存在对称现象,因此在做题时要常常用到对称的方法。
例如:(1)因为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可以推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
(2)晨昏线与南北半球纬度度数相等的纬线相切,即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时,一定也与南极圈相切。
也可以推出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时,南极圈及其以南一定出现极夜现象。
(3)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4)南北半球同纬度的两地昼长之和等于24。
即同一天中,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一定等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晨昏线及光照图的判读1.直射光线的画法:直射点地平面的法线反向延长线2.晨昏线:与直射光线垂直,平分赤道,平面过球心(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h的经线)3.晨昏线:又名晨昏圈,是一个圆心在球心的大圆.晨线:自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黑夜进入白昼所经过的线晨昏线从切点分为晨线和昏线昏线:自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白昼进入黑夜所经过的线4.晨线上的点正处于日出时刻;昏线上的线正处于日落时刻。
赤道上昼长永远为12h;赤道上永远6h日出;18h日落。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h;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h;5.晨昏线与纬线的2个切点:①切点是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的点。
②切点分开了晨线和昏线③2个切点所在经线分别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h或24h/0h6.昼半球中央经线和夜半球中央经线正相对(度数和为180°,东西经相反)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h;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24h7.利用晨昏线算昼长:12﹣1/2昼长(昼长=2∣12-日出∣)12﹢1/2昼长(昼长=2∣12-日落∣)昼长=昼弧÷15°/h8.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昼半球太阳高度>0°;夜半球太阳高度<0°9.晨昏线与经线(或地轴)的夹角=直射点的纬度(晨昏线与经线(或地轴)的最大夹角为23°26′)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为二分日(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昼长均为12h;全球各地均6h日出;18h日落10.越往北昼越长---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太阳直射南半球源-于-网-络-收-集。
晨昏线图与太阳光照图的
判读
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晨昏线图与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一、晨昏线图的判读
(一)利用晨昏线图判别季节
1 .利用晨昏线与经线的斜交状态判断夏半年和季卄
解析:左析中的晨匕 并交则北* 豆夜长,所
以北半球处在冬半年中。
右图中的晨线与经线左斜交,则北 半球昼长夜
短,所以北半球处在夏半年中。
若晨昏线与经线 斜交的度数是已知的,
确切的季节也可读出。
右图中。
角为 20。
,说明太阳直射20-N 纬线,
就可判断出此时是北半球的 夏季。
2.用北极、南极地区的极昼极夜状态判断冬夏半年和季 节
解析:左图中AC 弧是晨线,AB 弧是昏线,则BAC 瓠 之内是昼半
球.之外则为夜半球.所以可以看出,7(TN 纬线 正发生极夜,太阳直
射20%纬线,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二)利用晨昏线图判断日气
1.通过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判别冬夏至日
解析:左咼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岀此图为南极地区的俯视图。
阴影部 分为黑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则可看出整个南极圈全部是极夜,因此可判断出此日为北 半球夏至日。
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且北极 昼,所以此时为北半球夏至
解析:右留中可看出
圏以内全部发生极
日• 阴彫部分为夜半球, 螢
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135* W
34’
阴彩部分为夜半球
解析:上聞中AB是晨线,A、B两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因此AB右侧为昼半球,且北极圏及其以北全部进入极昼,所以此图表示的时间是北半球夏至日。
2.在晨昏线图上,晨线或昏线与经线重合,或经过极点,则为二分日
下而五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这五幅图的共同特点就是全球等昼等夜,都是二分日图。
三、利用晨昏线图判别特殊地方时
晨昏线与赤道交点上的地方时或晨昏线与其他纬线圏的切点.这些特殊点的地方时都是可知的。
解析:右聞根据标出的经度数可判定出以极点为中心的晨昏线图,阴影部分为夜,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于M点,A点为晨线与赤道交点,B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根据赤道终任昼夜等长的原理.就判别岀A点地方时为6点,B点地方时为18点。
因为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所以经线AS、BS的地方时分别为6点、18点。
而晨昏圈与纬线切点所在的经线应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中分线,如图中180。
经线是夜半球中分线,因此可判别出此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或24点,0。
经线的地方时则为1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