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拓展:用三角尺画角
- 格式:ppt
- 大小:10.41 MB
- 文档页数:10
《画角》教案——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的基础上,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正确地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用量角器画角方法形成的过程,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画角的方法,并能准确地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2.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学习的经验。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方法教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学法学生运用操作、交流、思考和归结的方法,体会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正确地画指定度数的角。
课时安排1课时第1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量角器、三角板。
2.收集、整理“画角”的相关信息。
学生准备1.量角器,三角板(两幅),直尺。
2.阅读教材,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时间2分钟)温故知新:1. 分一分,填一填。
5° 105° 20° 90° 150° 91° 45° 59° 180° 49° 360° 169°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2. 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温馨提示:想一想你是如何度量角的?用语言表述一下,记得要表述清楚呀!相信你一定行!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是“画角”,相信你通过上面复习和对课本的预习,一定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学习吧!教师板书:画角设计意图在旧知的复习中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课堂记录二、衔接起步(时间3分钟)1.同学们用直尺画一个为60°的角,画好马上举手。
同学迟迟没有举手,让大家一起帮助他们。
得出直尺上没有60°的角,所以不能画出。
进一步追问直尺可以画出那些角度的角?引导学生得出“直尺能画:0°(360°)、90°和180°的角”的结论。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第四课时)角的分类和画角教案苏教版总课时数:第16课时教学目标:⒈使学生会用量角器画所指定的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和90°的角。
⒉使学生通过画、折、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和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用量角器画所指定的度数的角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尺画30°、45°、60°和90°的角。
教学准备:量角器,钟面,一张圆形纸片教学过程::一、交流展示复习引新量角的方法有哪几步?量角时要注意什么?(两重合一看数)看角度的方法请大家任意画一个角。
独立画角。
我们知道角是有大小的,角也可以按照大小分类,到底可以分成哪几类?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个内容。
前面我们学习了画角,今天我们还要学习画指定度数的角。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教学角的分类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了角可分为:直角、锐角和钝角。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活动角做出我们认识的这些角。
拿出课前准备的活动角,做角,交流请将这些角的样子画在本子上(巡视)画角(1)锐角直角钝角大家觉得角的度数在什么范围我们可以把它称为“锐角”?什么样的角称为直角?钝角呢?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2)平角转动活动角成一条直线。
提问:这还是角吗?为什么?(还是角)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符合条件。
指名指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互相说说: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像这样的角,叫做平角。
(板书)一个平角是多少度?一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呢?为什么?量角,交流:一个平角是180°1平角=2直角(2个90是180)只画一条直线说它是平角行吗?点上顶点呢?讨论交流(不能,不符合条件)点上顶点是的(3)周角继续转动活动角,使它的两条边重合提问:这还是角吗?为什么?讨论交流:是角,符合角的定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画角》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画角》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空间想象力。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画图工具和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知识,对于画角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充满兴趣,积极性较高。
但学生在画角时,可能对角度的大小和画角的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示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正确画出各种大小的角。
2.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空间想象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画出各种大小的角,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践操作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铅笔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三角板、量角器、直尺、铅笔等画图工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几何图形知识,如三角形、四边形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画角,让学生初步了解画角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角的几何图形,如直角、锐角、钝角等,让学生对角有更直观的认识。
同时,教师向学生讲解如何用三角板和量角器来画角,并进行现场演示。
3. 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己动手用三角板和量角器来画角。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
4. 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互相交换画出的角,并判断对方画出的角的大小。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点评,纠正学生的错误。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8.4 角的分类和画角》教案一. 教材分析《8.4 角的分类和画角》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并能正确地画出这三种角。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但对角的分类和画角还不太熟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角的特征,提高画角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并能正确地画出这三种角。
2.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并能正确地画出这三种角。
2.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三角板、量角器、直尺。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角,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角有什么特点?你能不能给它们分类?2. 呈现(5分钟)教师介绍锐角、直角、钝角的定义,并通过示例让学生明白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活动,每组选择一种角,用三角板、量角器、直尺进行画角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角,让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5.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锐角、直角、钝角,还有其他的角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其他角的分类。
6.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角的分类和画角的方法。
《画角》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掌握画角的基本方法,理解画角的步骤,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同时,通过作业的完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练习(1)根据给出的度数在钟表上画出一个角。
例如,给出60度的角,学生应能画出正确的图形。
(2)根据给出的画角步骤,画出指定角度的角。
这部分包括画法讲解和实际操作两部分。
(3)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个需要用到角的场景,并尝试画出该场景中的角。
2. 提高练习(1)画出两个度数相近的角,比较它们的形状有何不同。
通过比较,了解角度与形状的关系。
(2)根据一个三角板,尝试画出四个不同的角,比较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 挑战练习让学生自己设计一道有难度的画角问题,尝试独立解决。
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作业要求(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或借助他人完成。
(2)作业完成后,需正确使用工具(如三角板、直尺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3)在画角过程中,要认真观察、思考,确保画出的角的准确性。
(4)学生需记录自己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以便课后反思和提升。
四、作业评价本次作业的评价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正确使用工具画角;2. 画的角符合要求;3. 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所画角的意义;4.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作业完成质量及自我反思情况。
教师将根据以上标准给予学生作业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则提供指导和帮助。
同时,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五、作业反馈学生应将作业完成情况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自我反思的结果,以书面形式提交给教师。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作业进行反馈,解答学生的疑惑,并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指导。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不仅能掌握画角的基本方法,还能在实践中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角的画法教材分析:1.简单分析:《画角》是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线和角》中第六课时的内容。
画指定度数的角。
学生在角的初步认识时,已经会用直尺画没有度数要求的角,本节课学习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一定度数的角。
教材先安排了用量角器画角,用四幅图呈现了画角的一般步骤:⑴先画一条射线;⑵把量角器的中心与射线的端点重合,量角器上的零刻度线与射线重合,再在要画角的刻度边点上一个点;⑶用直尺过端点和这个点画一条射线;⑷标出角的度数。
在试一试中设计了用三角尺画角,再用量角器量角的活动。
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并形成画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角的知识,但对于常见的角的度量和画法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3.教学方法:⑴体验数学原分类的过程,体现从简单――复杂――简单的过程,突出探究活动,重视合作学习。
⑵以画角为内容,生活化情境导入、形体动作体验、探究生活与科学数学的转化规律,突出课堂的平等对话。
⑶使用学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而通过师生互动,探究科学分类法。
同时使用课件,创设情境,探究锐角与钝角的意义与特点,提升学生的认知与思维层次。
总之,整个设计整合多种资源,拓展空间,凸现数学的探究活动和学生的体验教学设计思想: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本节课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挖掘与整理,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在教室里学习数学──到生活中运用数学” 这样一个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