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活动优质课教案与教学反思:有趣的手形变画
- 格式:docx
- 大小:14.22 KB
- 文档页数:4
大班美术课教案《手型创意》及教学反思(五篇)第一篇:大班美术课教案《手型创意》及教学反思大班美术课教案《手型创意》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体验手型画的乐趣,能根据自己剪下的手型图,进行组合拼贴,创作与众不同的画面,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美术课《手型创意》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能根据自己剪下的手型图,进行组合拼贴,创作与众不同的画面。
2、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体验手型画的乐趣。
3、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重难点:组合手型图,拼贴出与众不同的画面。
活动准备:废旧报纸若干;每人一张黑色卡纸、一把剪刀、一只黑色水彩笔;每组一盒浆糊、一块抹布;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一、带领幼儿玩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1、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
2、其实,我们的手不仅能变出石头、剪子、布,还能变换出很多的手型来,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兔子跳跳跳;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蝴蝶飞飞飞;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乌龟爬爬爬……3、请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只手来变换出你喜欢的手型。
(幼儿自由变)二、幼儿画手型。
1、小朋友,你能把你变换出的手型画出来吗?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做手型,请幼儿试着在报纸上画出来。
2、请个别幼儿变出手型,其他幼儿照着画。
3、幼儿自己变手型并画下来。
4、能力弱的幼儿可以照着自己的手型轮廓描画下来。
5、请幼儿将自己画的手型图剪下来。
三、幼儿尝试手型组合。
1、刚才我们一起画了好多手型,还把它们剪下来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选一些手型通过投影仪观看)2、你觉得这些手型像什么?(引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观察)3、如果把这些手型图组合起来,拼一拼、摆一摆又会变成什么呢?(请个别幼儿上来试一试)4、教师小结:单个的手型图像好多东西,把它们放到一起,拼一拼、摆一摆,又会变出更多的东西,真有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手形画》及教学反思[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手形画》及教学反思《大班美术优秀教案《手形画》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运用媒体的教学手段,引导幼儿在自己印制的手形上添画出新颖的形象。
2.鼓励幼儿想象、大胆尝试,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3.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多媒体电脑、投影仪,视频转换仪各一台。
2.自制软件一份3.幼儿绘画用品人手一套活动过程:一、欣赏作品,激发幼儿兴趣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哥哥、姐姐的画,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大屏幕上展示作品)你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发现这些画中的小秘密?(原来这些画都由各种手形变成的。
)二、玩一玩、变一变,引导幼儿探索:1.让幼儿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2.引导幼儿讲述:我把两手握一握,并一并,翘起小指变成小猫……三、多媒体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手形画:1.展示手形(1)想一想,这个手形会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自由想象,再展示孔雀)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孔雀的?孔雀的身体在哪里?羽毛在哪里?(手掌是它的身体,手指是它的羽毛,添上头和颈就变成了美丽的孔雀。
)(2)这个手形能不能再变成其它的呢?(展示刺猬)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刺猬的?手掌是小刺猬的什么?;.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手指部分又是刺猬的什么呢?(手掌是小刺猬的身体,胖胖的,手指是它的刺,长长的,还挂上了一个个果子,多可爱)。
2.展示手形二想一想,这个手形添上几笔变成什么?(展示鸡)添上了哪些部分?(添上了鸡冠、眼睛、嘴巴、翅膀和脚)四、幼儿绘画,老师指导:1.鼓励幼儿自己变化手形,大胆尝试。
2.指导幼儿在纸上摆好要画的手形用笔从最外面的手指开始,仔细地沿着手的形状走,一直画到最后一个手指,启发幼儿添画并进行装饰。
五、用视频转变仪展示作品,清幼儿介绍,你的小手变成了什么?怎么变的?教学反思:1.活动导入较有特色,富有启发性。
大班美术活动优质课教案与教学反思:有趣的手形变画一、教学背景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5-6岁)课程名称:美术课课程内容:手形变画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手印制成有趣的动物形状。
2.学生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学会分享和互相帮助。
3.学生能够感受到美术创作的快乐和乐趣。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活动老师为学生介绍今天的美术活动是手形变画。
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些手形变画的图片,并让学生通过图片猜出是哪只动物。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2 明确任务与步骤老师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印下自己的手印,然后在纸上画出动物的轮廓。
老师向学生介绍“手形变画”的一些技巧:画轮廓时可以用颜色分层,最后加上细节,让印记更有趣,同时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也要尽量保持手干净。
2.3 分组合作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4-5人,同组的学生互相协助完成手形变画,并将自己的作品放置在班级展示台上。
每个小组的作品都是独特的,有些组的学生制作了很多动物,有的组把动物全部印在一个大画纸上,更有创意。
2.4 展示成果老师鼓励学生互相观摩、分享,发表感受和评价。
最后让学生在展示台前合影留念,记录下每个组的成果,作为班级美术展示的一部分。
并让学生带回家,和家长分享自己的创作结果。
三、教学反思对于这次美术活动,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热情和积极。
他们在合作中互相帮助,创作出了很多有趣的作品。
在展示成果的环节,学生们也自信地分享了自己的动物作品,并且对别人的作品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和欣赏。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学生印手印时没有摆放手指,或使用力度不够。
对于这些问题,老师可以适当给予指导和提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巧。
另外,由于时间安排较为紧凑,一些学生的作品可能没有展示到位。
对此可以考虑增加展示时间,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创作。
总之,这次活动让学生们体验到了美术创作的乐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和合作。
相信这种活动也会一直持续下去,成为学生们班级生活的一部分。
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手型画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和表达不同的手型,了解手型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2.学生能够通过手型画创作,锻炼造型能力,提升创意思维;3.学生能够体会艺术创作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准备1.纸张、铅笔、彩色笔等绘画用品;2.展示屏幕或幻灯片,展示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呈现不同的手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手型。
同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手型的不同用途,如手型可以用来干什么,可以表达什么等。
二、讲解技法1.为学生介绍手型画的基本技法:通过观察和感知,找到手型的重点,并做好手型的轮廓细节描绘;2.为学生介绍彩色笔的使用技法:多重叠加颜色、配色搭配;3.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调整:学习绘画不一定每次都能做到非常完美,要练习习惯错误,发现并纠正。
让学生体会到绘画创作的乐趣。
三、动手实践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和感知自己的手型,用铅笔在纸上勾画手型的轮廓;2.用彩色笔填充不同颜色,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出不同的手型艺术作品。
四、展示作品教师收集学生的手型画作品,进行展示。
在展示过程中,学生共同观察和评价每一份作品,分享自己对于作品的感想和看法,提高学生的绘画审美和创作能力。
教学反思1.导入设计: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冲击,刺激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2.教学技法:在教学中结合实践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手型画的制作过程。
同时也让学生自由发挥,发掘自身美术创作的潜能,增加了学生的创作兴趣。
3.教学效果:通过作品展示环节,学生将自己所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激励,给学生带来了成功感,也增强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自信心。
总体来说,美丽的手型画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创造美的平台,也让学生体会到了美术创作的魅力和乐趣。
更加重要的是,这种美术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有趣的手形变画》的艺术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概述活动名称:有趣的手形变画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形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 白色画纸2. 彩色铅笔或水彩笔3. 参考手形变画作品活动步骤:1. 引入:向学生介绍手形变画的概念,展示一些经典的手形变画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手形变画的基本技巧,如手形的摆放、线条的勾勒、颜色的搭配等。
3. 示范:教师亲自示范一幅手形变画作品,讲解创作过程和思路。
4. 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选择合适的手形进行变画创作。
5. 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互相欣赏和交流。
活动评价:1. 观察学生的创作过程,评估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2. 评价学生的作品,关注他们的手形摆放、线条勾勒和颜色搭配等方面。
第二章:活动准备材料准备:1. 白色画纸:每人一张,用于创作手形变画。
2. 彩色铅笔或水彩笔:每人一套,用于绘画。
3. 参考手形变画作品:准备一些经典的手形变画作品,用于展示和参考。
环境布置:1. 将教室座位排列成圆形或方形,方便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
2. 在教室墙上或黑板上贴上手形变画的示范作品,供学生参考。
活动流程:1. 活动开始前,向学生介绍手形变画的概念和活动目标。
2. 展示一些经典的手形变画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
3. 讲解手形变画的基本技巧,如手形的摆放、线条的勾勒、颜色的搭配等。
4. 教师亲自示范一幅手形变画作品,讲解创作过程和思路。
5.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选择合适的手形进行变画创作。
6.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7. 创作完成后,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互相欣赏和交流。
8.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手形摆放、线条勾勒和颜色搭配等方面。
9. 活动结束前,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收获。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手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有趣的的手形》。
通过学习,让幼儿认识手形的各种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了解手形的各种变化,学习简单的手形图案,动手制作手形作品。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手形的观察和创造能力,激发幼儿对手形艺术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手形的各种变化,学会制作手形作品。
难点:对手形的创新变化,独立完成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形模板、画纸、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套手形模板、画纸、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手形艺术品,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手形的各种变化。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手形的变化原理,示范制作手形作品。
3. 动手操作: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制作手形作品。
4. 创作与展示:幼儿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手形的各种变化,例如:拳头、手掌、手指、手背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有趣的手形作品。
2. 作业要求:充分发挥创意,利用手形变化,制作一个有趣的手形作品。
3. 答案:幼儿完成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手形艺术的教授,让幼儿对手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鼓励。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手形艺术形式,让幼儿感受手形艺术的魅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手形的认识:教学内容涵盖手形的各种变化,如拳头、手掌、手指、手背等。
还包括手形的艺术创作,如手形绘画、手形剪纸等。
2. 教材章节:教材共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为:手形的认识、手形的绘画、手形的剪纸、手形的作品展示和手形的创意拓展。
关于大班美术“手形变画”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手形变画的基本概念,掌握手形变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手形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手形变画的作品欣赏和分析。
3. 手形变画的创作和实践。
三、教学准备:1. 手形变画的教材或图片。
2. 绘画工具(如彩色笔、水粉颜料等)。
3. 画纸或画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手形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欣赏和分析:展示一些手形变画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特点和技巧。
3. 创作和实践:引导学生进行手形变画的创作,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4. 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欣赏。
五、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来参观学生的作品展示,让家长参与评价和鼓励学生。
2. 鼓励学生参加手形变画比赛或展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 对手形变画的作品进行收藏和展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手形变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难点:1. 手形变画中的创意设计和细节处理。
2. 如何在作品中表现出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作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手形变画的过程和技巧。
2.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互动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手形变画的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基本技巧讲解:教师讲解手形变画的基本技巧,如手形的变换、色彩的搭配等。
3. 创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手形变画的创作,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4.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手形变画的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欣赏。
大班艺术活动-《手形变画》课后反思《手形变画》是一次以手部形状运用于绘画创作的艺术活动。
通过将手部形状与颜料结合,我们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图案,体验到绘画创作的乐趣。
在课后反思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总结了一些改进的方向。
首先,我发现在活动前我没有提前准备好所需材料。
当我准备开始活动时,发现没有足够的颜料和画纸,这让我很头疼。
活动进行时,不得不减少每个学生所使用的颜料量,导致学生们的创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这个问题是我没有提前计划和检查所需材料的结果。
下次进行类似的活动时,我会提前准备好足够的材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创作的想象力。
其次,我发现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将手部形状有效地运用于绘画创作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有的学生只是简单地将手印涂满颜料后直接按在画纸上,缺乏创意和表现力。
这可能是因为我在活动开始前没有充分介绍和演示手形变画的技巧和方法。
下次进行类似的活动时,我会事先给学生们做相关的示范,教他们如何利用手的不同形状和姿势创作出更有意义和表现力的图案。
此外,我还发现在活动进行时,部分学生对于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缺乏清晰的认识。
他们只是机械地按照我的要求进行活动,缺乏主动思考和创造。
这可能是因为我在活动开始前没有充分介绍和解释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下次进行类似的活动时,我会提前给学生们讲解活动的背景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创作中去。
最后,在活动结束后,我没有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和回顾。
每个学生的作品都值得展示和讨论,可以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会。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们对于艺术创作的自信心,还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下次进行类似的活动时,我会安排一定的时间来让学生们展示和交流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
通过这次活动的反思,我认识到作为教师,我在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所需材料的充足并且清晰地介绍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在活动中要注意给学生们提供技巧和方法的引导,并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活动结束后要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回顾,以促进学生们的交流和合作。
一、教案名称: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手型画》二、课时安排:1课时(35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手型的各种变化,了解手型画的基本技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手指灵活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手型画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完成手型画作品。
难点:引导幼儿对手型进行创新性的绘画。
五、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彩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绳子等绘画材料。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舒适的绘画环境。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手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手型的特点和变化。
2. 基本技能学习(5分钟):教师示范手型画的基本技巧,如如何画手型、如何利用颜色搭配等。
3. 创作实践(10分钟):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选择合适的手型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欣赏与评价(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相互欣赏、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5. 教学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七、课后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手型画创作,分享学习成果。
八、教学评价:通过本次课程,观察幼儿对手型画的兴趣、创作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引导幼儿发现手型的美。
2. 对于绘画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应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 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六、教学内容:1. 复习手型画的基本技巧。
2. 学习如何利用手型创作出有趣的画面。
七、教学过程:1. 复习部分(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手型画基本技巧,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手型画作品,让幼儿加深对手型画的理解。
2. 创作实践(10分钟):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利用手型创作出有趣的画面。
关于大班美术“手形变画”的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手形的多样性,培养幼儿对手形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1.2 学习手形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准备纸张、颜料、画笔等绘画材料。
2.2 准备手模模具,可以是各种动物或人物的手形。
2.3 准备音乐、故事等相关教学资源。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热身活动: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已知的手形,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手形的特征。
3.2 引入主题:通过故事或讨论,引导幼儿思考手形的变化和创意。
3.3 手形变画实践:引导幼儿使用手模模具,将手形印在纸张上,用颜料进行绘画创作。
3.4 展示和分享:鼓励幼儿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邀请幼儿家庭成员参与手形变画活动,增进家庭亲子互动。
4.2 组织手形变画比赛,鼓励幼儿发挥创意,提高幼儿的竞争意识。
4.3 设立手形变画展示区,让幼儿的作品得到展示和欣赏。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手形变画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对手形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5.2 评价幼儿在手形变画活动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3 观察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确保绘画材料的安全性,避免使用有毒或刺激性强的颜料。
6.2 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画笔和颜料,避免弄脏衣物和地面。
6.3 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确保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安全。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手模模具和颜料的实际操作,让幼儿直观地学习手形变画技巧。
7.2 采用引导发现法,通过问题和讨论,引导幼儿发现手形的特征和变化。
7.3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幼儿互相帮助,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八章:教学资源8.1 准备不同种类的手模模具,如动物、人物、水果等,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8.2 收集相关的手形变画作品,供幼儿欣赏和参考。
大班美术活动优质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有趣的手形变画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手形游戏,激发幼儿画手形画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
3、体验美术创作给自己带来的美感和成就感。
活动准备:
1、范画若干张。
2、幼儿绘画用品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激发幼儿兴趣。
“你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发现这些画中的小秘密?”
二、玩一玩、变一变,引导幼儿探索:
1、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
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
2、展示手形
(1)想一想,这个手形会变成什么?它是怎样变
成小鸟的?
(2)这个手形能变成什么?它是怎样变成刺猬
的?
三、幼儿绘画,老师指导:
鼓励幼儿自己变化手形,大胆尝试添画并进行装饰。
四、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你的小手变成了什么?怎么变的?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手形游戏,激发幼儿画手形画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
3、体验美术创作给自己带来的美感和成就感。
活动准备:
1、范画若干张。
2、幼儿绘画用品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激发幼儿兴趣。
“你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发现这些画中的小秘密?”
二、玩一玩、变一变,引导幼儿探索:
1、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
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
2、展示手形
(1)想一想,这个手形会变成什么?它是怎样变成小鸟的?
(2)这个手形能变成什么?它是怎样变成刺猬的?
三、幼儿绘画,老师指导:
鼓励幼儿自己变化手形,大胆尝试添画并进行装饰。
四、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你的小手变成了什么?怎么变的?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手形游戏,激发幼儿画手形画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
3、体验美术创作给自己带来的美感和成就感。
活动准备:
1、范画若干张。
2、幼儿绘画用品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激发幼儿兴趣。
“你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发现这些画中的小秘密?”
二、玩一玩、变一变,引导幼儿探索:
1、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
2、展示手形
(1)想一想,这个手形会变成什么?它是怎样变成小鸟的?
(2)这个手形能变成什么?它是怎样变成刺猬的?
三、幼儿绘画,老师指导:
鼓励幼儿自己变化手形,大胆尝试添画并进行装饰。
四、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你的小手变成了什么?怎么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