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
- 格式:ppt
- 大小:5.60 MB
- 文档页数:70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公元前221年一公元220年)【概况】秦、西汉(含新莽)、东汉三个朝代,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时期,也是我国民族艺术风格确立与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定都咸阳,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大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如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驰道等,对社会发展具有进步作用。
秦朝的统治者还高度重视造型艺术,使其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严的政治目的服务,在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
由于秦代刑政苛暴,赋役繁重,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秦传至二世,即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代之而起的是西汉王朝的建立。
西汉初期的统治者鉴于秦王朝覆灭的教训,采取了轻徭薄赋、安集百姓等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使社会经济获得恢复和发展。
景帝三年(前154年)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中央集权制得到巩固与加强。
武帝执政时期(前14O前89年)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凭藉雄厚的国力,反击了匈奴族的侵扰先后开辟通往西域及南海的道路,扩大了汉帝国的疆域,促进了汉族与周围各少数民族的融合,密切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在意识形态方面,汉初尚沿袭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余波,流行黄老神仙之说;武帝时期,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封建秩序,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的武帝、昭帝、宣帝时期,视美术为表彰功臣的有效方式,在大型纪念性雕塑、宫殿壁画等方面,建树颇多。
西汉晚期,土地兼并加剧。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的大庄园经济恶性发展。
为了强化封建依附关系,统治者鼓吹唯心主义的天人感应论及符瑞说,标榜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
据《初学记》卷二十五引《七略别录》的记载,成帝时期的刘向,既参与辑校《列女传》,还绘制列女传屏风。
东汉明帝则指令班固、贾逵整理经史故事,作为尚方画工的美术创作题材。
士大夫画家在东汉画坛上崭露头角。
中国美术简史2——秦汉绘画第二章秦汉绘画此时期统治者注重“旌功明治”的政治教化作用。
一.壁画秦汉时期重要的壁画遗存有:秦宫车马仪仗图、汉未央宫、鲁灵光殿壁画、麒麟阁功臣壁画。
白马寺《千乘万骑群像绕塔图》是佛教壁画的肇始二.墓室壁画西汉初期的墓室壁画的主题大多是升仙。
著名墓葬有梁王墓、南越王墓等。
代表作品有《巨龙升天图》。
西汉后期,墓室壁画的题材主要是日月星象、御龙飞升,驱神逐鬼等。
著名墓葬有卜千秋墓。
代表作品有《迎宣传拜谒图》《二桃杀三士》《墓主升仙图》等等。
新葬时期墓室壁画的题材主要是“天人感应”和谶讳迷信。
东汉前期,墓室壁画的题材出现了门吏,车骑出行,居家饮宴等场景,生活气息增强。
代表作品有《门吏》。
东汉后期,墓室壁画的题材主要是描绘庄园坞堡,标榜封建道德圣贤、孝子、烈女、义士等。
天象与神话退居次要地位。
代表作品有《宁城幕府》。
东汉壁画的艺术特色:1. 内容上,神话升仙内容逐渐减少,现实题材增多,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豪强地主势力的高涨;2. 技法多样。
有勾勒、平涂、晕染、没骨法、大笔刷写平涂等技法;色彩丰富,绪条的表现力提高,重视人物形像和性格的刻画。
3. 构图摆脱了春秋晚期以来呆板的横向排列方式,注意比例和透视关系,标致着人物画发展至新的水平。
4. 题材多样化,拓展了人物以外的领域,开创了山水画的先声。
三.帛画《长沙马王堆T字型旌幡帛画》内容上描给了天上、人间、地下的景象。
上层为日、月、龙,象征天界;中层为墓主人间生活;下层为神怪、龟、蛇,象征着阴司。
表现了引魂飞仙的主题。
构图上,使穿璧的蛟龙联结天、人地三界,使三部分成为有机的整体;主要人物安排在画面中心,婢女作为陪衬;人物形象为正侧面,人物衣饰,走兽生动传神。
技法上,用淡墨勾线设色,使用“高古游丝描”,线条流畅细劲;用色华丽厚重。
体现了西汉绘画的最高水平。
《长沙马王堆T字型旌幡帛画》《长沙马王堆T字型旌幡帛画》局部四.画像石画像石是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阙的建筑石材。
秦汉美术史知识点总结一、秦汉美术的发展历史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统一了六国的局面,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地方分封的行政体制。
在艺术方面,秦朝的雕塑艺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兵马俑和陶俑的制作,展现了秦朝统一帝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而在绘画艺术方面,秦朝则主要以壁画为主,代表作有出土于陕西省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壁画》。
而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长期的稳定的统一王朝,其文化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美术方面,汉代的雕塑艺术以制作玉雕、玺印和墓葬用的陶俑为主,其中代表作有出土于河南省西汉子婴坟墓的玉人玺。
在绘画艺术方面,汉代则以丝绸、织物、瓷器等工艺品为主,代表作有出土于河南省新郑市二里头的织锦帛画。
二、秦汉美术的特点1. 雄伟壮观:秦汉美术以雕塑艺术为主要表现形式,其造型和结构都非常壮观。
比如秦朝的兵马俑,造型精美,规模宏大,展现了秦朝统一帝国的强大军事实力;而汉代的玉雕也以形态优美,技法高超而著称。
2. 符号丰富:秦汉美术中的雕塑、绘画作品,通常都带有丰富的象征和符号意义。
比如《兵马俑坑壁画》中,展现了秦朝壮观的军事力量和社会秩序,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特点;而汉代的玉雕作品中,常常雕刻有龙、鱼、凤等吉祥动物,寓意着吉祥如意和国泰民安。
3. 工艺精湛:秦汉美术的工艺水平在当时是非常高超的,尤其是秦朝的兵马俑能够保持几千年不腐烂,而汉代的玉雕在形态、纹饰上都非常细致入微。
三、秦汉美术的代表作品1. 秦朝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其规模宏大,雕工精致,是秦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品。
兵马俑的出土,对于研究秦代的军事、社会和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2. 陶俑:秦汉时期的陶俑在世界艺术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这些陶俑造型生动,神态逼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比如陕西商洛出土的汉代少年车马俑,是中国古代陶俑艺术的杰出代表作。
3. 《兵马俑坑壁画》:这是中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秦代壁画之一,也是秦代绘画艺术的代表作品。
第2章秦汉美术一、单项选择题1.汉代书法家()曾以隶书写作《急就章》。
A.史游B.崔瑗C.张芝D.杜操【答案】A【解析】A项,史游,西汉书法家,以隶书作《急就章》,后人称其书体为章草。
B项,崔瑗,字子玉,东汉书法家,善草书。
C项,张芝,东汉末书法家,擅长草书中的章草,有《八月帖》刻帖。
D项,杜操,东汉书法家,以章草出名。
2.山东嘉祥的()是东汉时期祠堂画像的代表。
A.孝堂山祠堂B.武氏祠C.微山祠堂D.宋山小祠堂【答案】B【解析】山东嘉祥的武氏祠位于武宅山村西北,包括武梁、武荣、武班、武开明四个石室及两个石阙,计存画像四十余石,在东汉画像石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汉代画像石的典型代表。
3.汉代美术创作的主要队伍是()。
A.文人画家B.民间画工C.宫廷画家D.士大夫画家【答案】B【解析】汉代的美术创作队伍由宫廷画家、民间画工、文人画家三个方面构成。
但是在墓室随葬品中主要以宫殿、寺观、墓室壁画为主,陶俑、木佣等为主,大量出土的画像石、画像砖等也都是用于墓葬建筑,这样大型的美术创作,多为民间的能工巧匠完成。
二、选择题1.汉代美术创作的主要队伍是()。
A.文人画家B.民间画工C.宫廷画家D.士大夫画家【答案】B【解析】汉代的美术创作队伍由宫廷画家、民间画工、文人画家三个方面构成。
但是在墓室随葬品中主要以宫殿、寺观、墓室壁画为主,陶俑、木佣等为主,大量出土的画像石、画像砖等也都是用于墓葬建筑,这样大型的美术创作,多为民间的能工巧匠完成。
2.()壁画是我们了解秦汉时期壁画艺术的主要形象资料。
A.宫殿B.寺庙C.墓室D.石窟【答案】C【解析】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但是发展到现在,古代的建筑已经所存无几,尤其是秦汉时期的建筑更是凤毛麟角,宫观壁画稀缺,相对的,墓室壁画便成了我们了解秦汉时期壁画艺术的主要形象资料。
3.最早的墓室壁画见于()。
A.西汉早期B.西汉中期C.西汉晚期D.秦代【答案】A【解析】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早墓室壁画现于1988年发现于河南永城柿园的梁王墓,此墓构建于汉武帝初年,属于西汉早期的墓室壁画。
秦汉美术风格特征意象秦汉时期的艺术发展,是中国美术史上辉煌的一页,开启了中国美术的意象之门,贯串了整个中国美术的发展史。
一、秦汉美术作品的装饰风格从有了人类活动以来就伴随着美术作品的产生,从仰昭文化的彩陶到红山文化的岩画,中国美术作品就有了强烈的装饰风格,从秦朝建立到西汉,至东汉灭亡,这一时间的艺术在战国绘画发展的基础上,随着封建社会的日益巩固上升,经济的繁荣发展,有了更大的进步和完善,在秦汉时期的雕塑、汉像砖、建筑、壁画、漆器中无不体现一种强烈的装饰风格,秦汉时期的雕塑作品中,大量使用了意象造型的方法,追求其精神特质,使用雕塑和绘画相结合,不去注重雕塑的体积感,而且加以绘画表现出来。
使绘画和雕塑的审美达到一致,发展成为彩塑,这些在兵马俑中多有体现,汉像石刻的发展,更加说明了这一点:在四川汉像画中,运用阴阳线刻的方法,点线面相结合,表现人们祭祀、劳动、守猎、宴享的画面,画面一次模印而成,不去注重形象的刻画,注重构图完整,简洁有力,装饰性强,生动的神韵。
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大量漆器中,使用了线条和色彩对比呼应。
常常绘有云纹,勾连卷形成连续纹样,这些纹样组织结构严谨,纹样完整,连续之间又相互穿插呼应,主体图案变型夸张,非常完美,使用黑色及红色对比,产生了一种无法比拟的装饰效果,起到了很好的意像作用。
二、美术作品中的夸张和变形在全国各地有大量的秦汉石刻、石雕、汉像砖出土和保留,显示着不朽的艺术魅力,它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作品采用线雕、圆雕、浮雕结合的手法,依据石材原有的形状特质,决不作自然主义的过多雕镂,对所表现的物体,运用石循选型的艺术手法,以表现对象气质为目的,巧妙的把各种艺术形式融汇在一起,表现客体特征为度,在霍去病墓石刻中的群雕马踏匈奴,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作者运用了寓意手法,以一匹器宇轩昂傲然卓立的战马来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侵略者踏在地上典型情节,石刻变形夸张有度,对战马头部、肌肉、马蹄、棕毛、背部作了大起大落的处理,形象突出震悍,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完美统一。
【中国美术史--秦汉部分--核心笔记】第一章绘画艺术一、宫殿寺观壁画秦宫车马仪仗壁画,两汉宫殿寺观壁画,东汉明帝“雅好图画”,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图绘开国功臣的壁画创作-“云台二十八将”。
二、墓室壁画西汉前期: “凿山为室”:梁王墓,南越王墓。
升仙主题:秦始皇陵,巨龙升天图。
西汉后期: 空心砖。
“鸿门宴”:西汉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
东汉前期:内容的重大转折,以死者生前事迹为题材,西汉流行的灵魂升仙内容已经消失) 。
东汉后期:人物画发展新水平,题材内容的多样化,扩展了人物画以外的表现领域,如对野外环境的表现开了山水画之先声。
人物画比较成熟,属吏及瑞兽图。
东汉社会百科全书: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墓。
三、汉代帛画T字形旌幡帛画“高古游丝描”,分三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地下的景象。
上端描绘日月升龙及人面蛇身的始祖像,象征天上境界;中段描绘主人出行宴飨等人间生活;下段绘神怪龙蛇大鱼大龟等阴间的生物,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汉代绘画中最重要的杰作,体现了西汉绘画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第二章画像石与画像砖(兼具绘画雕刻两种因素)一、汉画像石东汉后期: 武氏石祠是汉代画像石的典型代表,内有“荆轲刺秦王”石刻二、秦汉画像砖(东汉最盛)东汉后期画像砖(四川成都一带出土,艺术造诣最高)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一、秦代书法(“书同文”,帛书简书)小篆(官方通行文字,阳陵虎符(错金铭文,李斯)),隶书(民间通用)。
书法家:李斯(小篆的整理者)、赵高、胡毋敬、程邈(隶书的创作者)。
二、汉代书法(隶书最具代表,简牍书帛书)篆书:碑刻(碑额)铜器上的篆书铭文隶书:汉隶,高度成熟的隶书草书(新出现)书法家:史游(隶书草写)、崔瑗杜操(章草,后人称“曹杜”)、张芝(“草圣”)、蔡邕yōng(篆隶,创“飞白书”)。
书法理论:崔瑗《草书势》,东汉蔡邕《大篆赞》和《隶书势》(东汉我国最早的书法理论),赵壹《非草书》(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书法的完整论著),徐慎《说文解字》(东汉我国第一部字典兼文字学专著)三、秦汉篆刻玺印缪篆(隶书的影响下)第四章雕塑艺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高峰)一(1)、墓中陶俑、陶塑秦始皇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划时代成就的标志,既承担着守卫陵园的象征职能,又是对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业的纪念。
第一章绘画艺术一、宫殿寺观壁画秦宫车马仪仗壁画,两汉宫殿寺观壁画,东汉明帝“雅好图画”,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图绘开国功臣的壁画创作-“云台二十八将”。
二、墓室壁画西汉前期: “凿山为室”:梁王墓,南越王墓。
升仙主题:秦始皇陵,巨龙升天图。
西汉后期: 空心砖。
“鸿门宴”:西汉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
东汉前期:内容的重大转折,以死者生前事迹为题材,西汉流行的灵魂升仙内容已经消失) 。
东汉后期:人物画发展新水平,题材内容的多样化,扩展了人物画以外的表现领域,如对野外环境的表现开了山水画之先声。
人物画比较成熟,属吏及瑞兽图。
东汉社会百科全书: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墓。
三、汉代帛画T字形旌幡帛画“高古游丝描”,分三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地下的景象。
上端描绘日月升龙及人面蛇身的始祖像,象征天上境界;中段描绘主人出行宴飨等人间生活;下段绘神怪龙蛇大鱼大龟等阴间的生物,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汉代绘画中最重要的杰作,体现了西汉绘画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第二章画像石与画像砖(兼具绘画雕刻两种因素)一、汉画像石东汉后期: 武氏石祠是汉代画像石的典型代表,内有“荆轲刺秦王”石刻二、秦汉画像砖(东汉最盛)东汉后期画像砖(四川成都一带出土,艺术造诣最高)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一、秦代书法(“书同文”,帛书简书)小篆(官方通行文字,阳陵虎符(错金铭文,李斯)),隶书(民间通用)。
书法家:李斯(小篆的整理者)、赵高、胡毋敬、程邈(隶书的创作者)。
二、汉代书法(隶书最具代表,简牍书帛书)篆书:碑刻(碑额)铜器上的篆书铭文隶书:汉隶,高度成熟的隶书草书(新出现)书法家:史游(隶书草写)、崔瑗杜操(章草,后人称“曹杜”)、张芝(“草圣”)、蔡邕yōng(篆隶,创“飞白书”)。
书法理论:崔瑗《草书势》,东汉蔡邕《大篆赞》和《隶书势》(东汉我国最早的书法理论),赵壹《非草书》(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书法的完整论著),徐慎《说文解字》(东汉我国第一部字典兼文字学专著)三、秦汉篆刻玺印缪篆(隶书的影响下)第四章雕塑艺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高峰)一(1)、墓中陶俑、陶塑秦始皇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划时代成就的标志,既承担着守卫陵园的象征职能,又是对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业的纪念。
秦汉美术雕塑陶塑 秦代陶塑 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陶俑以模制和手塑相结合的方法制成西汉陶塑彩绘陶俑,总体风格深受南楚艺术影响东汉陶塑 作品大都是墓俑,表现领域和题材内容伸向了广 阔的社会生活,形式风格日趋明快活泼,生动传神石雕与玉雕 西汉大型石雕河北石家庄小安舍村出土的大型裸体石人汉昆明池遗址的牵牛、织女石像茂陵附近的霍去病墓石雕 东汉大型石雕陵墓神道石雕,主要有石人和石兽两类青铜雕塑以马为母题的青铜雕塑在两汉非常盛行绘画帛画 始于楚,兴于汉。
马王堆1号汉墓是西汉前期最具代表性的一幅绘画作品。
画面分上、中、下三段,分别展现了永恒天堂、自然世界和死后阴域三个时空,其主题突出表现为引魂升天宫殿壁画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以较大篇幅描述了西汉前期鲁恭王刘余灵光殿中的壁画墓室壁画题材广泛,内容充实 想象丰富,设思巧妙,表现出浓厚的神秘色彩和浪漫气息布局严谨、构图饱满善于扬长避短线条丰富多样,表现力度增强色彩丰富和谐汉墓壁画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工艺装饰性绘画 漆器绘画马王堆1号汉墓漆棺画是西汉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 陶器绘画铜器绘画画像石与画像砖画像石画像石产生于西汉,盛行于东汉 雕刻形式:阴线刻、凹面刻、减地平面雕、浅浮雕、高浮雕和透雕 题材内容:涉及日月天象、天神地祇、仙灵祥 瑞、现实生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及各种装饰纹样 分布区域:山东、苏北区;豫南区;陕北区;四川区画像砖画像砖出现于战国,东汉达到鼎盛汉代画像砖分为空心砖和实心砖 画像的形式有阴线刻、阳线刻、凸起平面雕、浅浮雕河南、四川是汉画像砖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书法 汉碑,重要碑刻有《乙瑛碑》《华山碑》《史晨碑》《张迁碑》《鲜于黄碑》《石门颂》史游隶书草著《急就章》“崔杜”——崔瑗、杜操,擅章草“钟张”——钟繇和张芝,擅章草 蔡邕书写著作《熹平石经》,书论《九势》、《笔论》工艺与建筑工艺青铜器 秦汉青铜器主要包括铜容器、铜镜、铜灯、铜熏炉陶瓷器 汉代陶瓷工艺最大的成就是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玉器汉代的葬玉非常发达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带钩,造型为“s”状龙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漆器秦汉漆器主要有木胎和夹纻两类 装饰手法有漆绘、油彩绘、锥刺、贴金银和加饰金银 织绣品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衣金银器秦代鎏金龙凤纹盘建筑秦代建筑咸阳宫阿房宫汉代建筑 从文献记载看,汉代城市、宫殿以及礼制建筑的规划和建造,在很大程度上受阴阳五行和天人相应思想的支配和主导 迄今尚存的汉代建筑,全部系砖石结构,并且绝 大部分为地下墓葬建筑,地上建筑只保留下部分石阙 汉代建筑装饰材料以瓦当最具特色,主要为圆瓦当,其端面有图案瓦当和文字瓦当两种装饰形式“秦砖汉瓦”。
秦汉美术概述整体来看,秦汉美术是中国美术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我们先来说说秦朝,秦朝时间虽然比较短,但在美术上却有着独特的贡献。
大致分这几个部分来说吧。
首先是建筑方面,阿房宫的营造,虽然现在只能通过文献和一些考古遗址来想象其规模和壮丽程度,但足以体现当时建筑美术的高超水准,巨大的建筑群,气势恢宏的宫殿布局,那肯定是壮观之极。
然后是秦始皇陵兵马俑。
这是秦朝美术的一个伟大杰作,主要包括数量众多的陶俑,这些陶俑形象非常逼真。
从工匠塑造的面部特征,能看出不同的人物个性;士兵俑的铠甲、兵器等细节也处理得极为细致,这不但是美术史上的宝藏,更是研究秦朝军事和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
再看汉朝。
汉朝美术一个很重要的形式就是墓室壁画。
在很多汉代古墓中,有各种各样内容的壁画。
像描述神话故事的,比如西王母等神话形象常常出现,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信仰;还有描绘日常生活场景的,像宴饮、农耕等画面,这些主要包括人物形象的塑造,当时人们的服饰、发型都能从壁画中看到,而且从中也能察觉到绘画技法的发展,像线条的使用逐渐变得流畅自然和富有表现力。
还有汉代的石刻艺术,尤其是霍去病墓石刻。
霍去病墓前的那些石像,像马踏匈奴,利用天然石头的形状稍加雕琢就呈现出十分生动的艺术效果,雕塑充满力量感,整体造型简洁但表意深刻,它不仅仅是美术作品,承载的还有当时的民族精神和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再看汉代的画像石,很多画像石分布在祠堂和墓室建筑中。
它们内容丰富多样,在雕刻手法上也有多种形式,有线刻、浅浮雕等。
这些画像石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不管是祭祀礼仪还是民间故事,都是研究汉代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整体而言,秦汉美术其实核心内容是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文化信仰等多方面的元素。
一方面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要求,像秦朝兵马俑体现的那种追求大一统下的威严整齐秩序感;另一方面又有民间文化艺术风貌的体现,比如汉代墓室中的各种民间生活场景描述。
对了还有个方面,秦汉美术在艺术形式和技法上对后世美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后世中国美术在造型、表现手法等方面都能看到秦汉美术的影子。
第三章秦汉美术
一、选择题
1.()是山东地区画像石的典型代表作。
A.荆轲刺秦王
B.盐井图
C.日月星象
D.西王母
2.秦朝统一全国后,()成为全国通用的文字。
A.小篆
B.大篆
C.隶书
D.金文
3.四川成都出土的(),将民间的艺人刻画的惟妙惟肖,是东汉陶塑的经典之作。
A.杂技俑
B.舞女俑
C.击鼓说唱俑
D.乐舞俑
二、填空题
1.画像石是用来构建()、()、()、()的建筑石材。
2.马王堆汉墓出土帛画,主体思想是()。
3.秦汉美术中兼具绘画和雕塑两种特点的是()、()。
三、名词解释
1.马踏飞燕
2.长信宫灯
3.东汉说唱俑
4.瓦当
5.马踏匈奴
四、简答题
1.T形帛画
2.简述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3.简析汉代墓室壁画的发展状况。
4.简述霍去病墓石雕群的艺术风格。
五、论述题
论述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