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氨基酸锌金属配合物的形成
- 格式:doc
- 大小:472.00 KB
- 文档页数:12
实验11 甘氨酸锌螯合物的合成与表征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巩固有关分离提纯方法。
2. 熟悉配合物的组成测定和结构表征方法。
二、实验原理锌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具有加速生长发育、改善味觉、调节肌体免疫、防止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等功能,缺锌会产生多种疾病。
补锌的药物有硫酸锌、甘草酸锌、乳酸锌、葡萄糖酸锌等。
由于氨基酸所特有的生理功能,氨基酸与锌的螯合物可直接由肠道消化吸收,具有吸收快、利用率高等优点,还具有双重营养性和治疗作用,是一种理想的补锌制剂。
甘氨酸锌为白色针状晶体,熔点282~284 ℃,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水溶液呈微碱性。
其合成方法有多种,本实验以甘氨酸和碱式碳酸锌为原料,固液相反应法合成甘氨酸锌螯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DSC-TG、XRD等方法进行组成和结构表征。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1.仪器抽滤瓶,布氏漏斗,烧杯,蒸发皿,量筒,台秤,水浴锅,恒温磁力搅拌器,元素分析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综合热分析仪。
2.试剂甘氨酸(分析纯),碱式碳酸锌 (分析纯),乙醇(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1.甘氨酸锌的制备6.0 g (80 mmol)甘氨酸溶于100 mL水中,加入6.3 g (28 mmol)碱式碳酸锌,95℃下加热搅拌反应4 h,趁热过滤,滤液于水浴上缓慢加热浓缩至晶膜出现,冷却,析出大量白色晶体,抽滤,用乙醇洗涤,晶体于P2O5干燥器中干燥,得产品甘氨酸锌,称重,并计算产率。
2.甘氨酸锌的表征将样品于500 ℃灰化后用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螯合物中锌的含量,C、H、N含量用元素分析仪测定。
根据元素分析结果,推断配合物的组成。
用KBr压片法测定甘氨酸锌在400~4000 cm-1的红外光谱。
在综合热分析仪上以Al2O3为参比物在空气中测定配合物的DSC-TG 曲线,升温速度为10 ℃·min-1,并分析其热分解过程。
测定该配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并进行物相分析。
淮海工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题目: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作者:高镜学号:0503103409系(院):化学工程系专业班级:制药工程034班指导者:许瑞波讲师评阅者:2007年6月连云港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作者高镜专业制药工程教师许瑞波职称讲师摘要:本文通过恒温水浴法合成了两种分别以1-苯基-3-甲基-5-吡唑酮、二乙烯三胺为配体的过渡金属锌的配合物:Zn(PMP)2Cl(1)和[Zn(dien)2]ZnCl4(2)。
通过X-ray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电化学对所得晶体进行组成、结构和性质分析。
其中,配合物(1)是配位聚合物,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0.8498(17),b=17.578(2),c=10.9966(18)Å,V=2025.8(5)Å3,Mr=448.21,Z=4,F(000)=920,Dc=1.470g/cm3,T=293(2)K,μ=1.367mm-1,λ=0.71073Å,R1=0.0441和R2=0.0492。
配合物(2)属四方晶体系,I-4空间群,晶胞参数:a=10.250(3),b=10.250(3),c=9.054(2)Å,V=951.2(5)Å3,Mr=486.95,Z=2,F(000)=504, Dc=1.700g/cm3,T=293(2)K,μ=3.083mm-1,λ=0.71073Å,R1=0.0263和R2=0.0711。
关键词:吡唑酮二乙烯三胺过渡金属配合物合成表征1引言锌是重要的生命元素[1],是人类生长所必须的有益物质,具有抗菌、抗过滤性病原体作用,它是一些重要生物酶的活性中心,以超分子化合物形态参与各种新陈代谢。
吡唑酮与锌等金属的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并表现出广谱抗菌、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
吡唑酮含有活泼氢原子、氮原子、苯基等活性基团,两者配合可望获得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配合物。
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3)第一章 绪论 (6)1.1电合成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6)1.2 金属有机配合物电合成研究的进展 (9)1.3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的应用 (19)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意义 (22)参 考 文 献 (24)第二章 水杨醛缩L-异亮氨基酸Schiff碱过渡金属Cu(II)、Zn(II)、Ni(II)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及表征 (28)2.1前言 (28)2.2 实验部分 (28)2.3 结果与讨论 (31)2.4 结论 (41)参 考 文 献 (42)第三章 水杨醛缩甘氨酸、L-苯丙氨基酸Schiff-base混配 Cu(II)、 Zn(II)、Ni(II 金属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及表征 (44)3.1 前言 (44)3.2 实验部分 (44)3.3 结果与讨论 (48)3.4 结论 (59)参 考 文 献 (60)第四章 对甲苯磺酰氨基酸甲醇或2,2-联吡啶混配Cu(II)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及表征 (62)4.1 前言 (62)4.2 实验部分 (62)4.3 结果与讨论 (65)4.4 结论 (71)参 考 文 献 (72)发表的论文 (74)致谢 (75)附录 (76)氨基酸过渡金属(Cu、Zn、Ni)有机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及表征中文摘要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具有光、电、磁、催化、生物化学特性等特殊功能。
电化学方法合成金属配合物,是以惰性电极或金属电极为阴极,以欲合成金属配合物的金属为“牺牲”阳极,在电解液中加入少量导电盐,通电流使阳极溶解,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合成金属配合物。
电合成法具有反应选择性较高、产品纯度高、一步合成和环境污染少等优点,因此此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化学合成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方法。
近年来,电化学合成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发展迅速。
本论文主要研究如下:第一部分:水杨醛缩L-异亮氨基酸Schiff碱过渡金属Cu(II)、Zn(II)、Ni(II)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及表征。
氨基酸辅助合成特殊形貌纳米ZnO的研究进展邹如意;祝小雯;张来军【摘要】氨基酸的分子结构上有多种官能团,具有辅助合成特殊形貌和复杂结构纳米ZnO材料的潜力.本文综述了几种氨基酸在不同合成方法中的辅助功能和纳米ZnO的形成机理,并展望该技术的发展前景.【期刊名称】《上饶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5)006【总页数】5页(P73-77)【关键词】氨基酸;官能团;形貌;ZnO;制备【作者】邹如意;祝小雯;张来军【作者单位】上饶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江西上饶334001;江西省靶向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上饶334001;江西省塑料制备成型重点实验室,江西上饶334001;上饶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江西上饶334001;上饶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江西上饶334001;江西省靶向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上饶334001;江西省塑料制备成型重点实验室,江西上饶334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383.1;O614.24纳米材料因其晶粒小、比表面积大而产生的小尺寸量子效应和晶界效应,因而表现出一系列与普通体相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能,由于材料维度在决定材料属性上的重要性,人们开始关注具有特定结构和形貌的无机纳米材料。
随着人们对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尺寸控制的技术日趋成熟,将氧化锌这种宽禁带直跃迁的半导体材料[1]纳米化,且赋予其特殊的结构形貌,如纳米棒状[2-3] 、纳米线[4-5]、纳米球[6]等,进而具有了特殊的力学、电学、光学、磁学和机械性能,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7]或光催化[8],电池[9]等诸多方面。
生物分子氨基酸携有多种官能团,具备与金属离子配位的能力,特有的氨基和羧基又使之表现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特征,在纳米粒子合成过程中可修饰于纳米粒子或其前驱体的表面,不仅能限定纳米粒子的大小,同时还可使之在分散剂中稳定,另外氨基酸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如氢键等)可使纳米粒子以多级结构方式进行组装。
南阳理工学院毕业论文题目:谷氨酸锌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学生姓名:占超群学号:16105034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系别: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指导教师:闫卫红起止日期:2010年2月20日2010年5月10日谷氨酸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摘要】以谷氨酸为配体,与盐锌反应,合成了三维配位聚合物{[Zn(Glu)(H2O)]·H2O}n(Glu=谷氨酸根),并对它进行了红外。
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为:a=7.151(2)、b=10.376(3)、c=11.162(3),配合物的金属离子为六配位,处于变形八面体的配位环境中,谷氨酸末端的羧基与金属离子配位采取两种模式,一种是羧基双齿螯合配位方式;另一种是一个羧基氧原子与氨基氮原子与金属离子螯合。
【关键词】聚合物,谷氨酸,晶体结构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Zn(Glu)(H2O)]·H2O}n Abstract: One 3D coordination polymer {[Zn(Glu)(H2O)]·H2O}n was synthesized from the reaction of glutamic acid with Zin c salt .It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The result shows that c omplex crystallized in the orthorhombic space groupP212121 with a=7.151(2),b=10.376(3),c=11.162(3).The metal ions comp lexe are six-coordinated in a distorted octahedronal geomet ry.In complex,two carboxylate groupsof the glutamic ligand present different coordination modes.One chelates to one me tal ionusing its two carboxylato O atoms.The other one brid ges two metal ions with the amino group coordinating to on e the metal ion.This kind of connection leads to the constr uction of a 3D network.Key words: polymer glutamic acid Crystal structur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前言 (1)2.实验部分 (6)2.1试剂及仪器 (6)2.2配合物{[Zn(Glu)(H2O)].H2O}n的合成 (7)2.3 配合物{[Zn(Glu)(H2O)].H2O}n晶体结构的测定及解析 (8)3. 实验结果与讨论 (10)3.1 配合物的合成 (10)3.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11)3.3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12)4. 结论与发展 (18)致谢 (19)参考文献 (20)谷氨酸锌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姓名:占超群学号:16105034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1. 前言配位化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也蓬勃发展起来并占据无机化学的主流地位。
氨基酸与金属离子配位机理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生命体内的重要化学
物质。
由于氨基酸的结构中含有氨基和羧基,使得其与金属离子发生
配位反应成为可能。
在自然界中,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机理具有
重要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意义。
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机理主要取决于配位基团的性质、金属离子
的电子结构、反应条件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氨基酸中的羧基和氨基
可以分别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从而形成金属离子和氨基酸之间的
络合化合物。
对于氨基酸中的侧链基团,例如谷氨酸、天冬氨酸等,
它们也可以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反应。
氨基酸与金属离子配位机理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体内的生
物化学反应过程,而且也有助于设计和制备新型功能材料。
例如,氨
基酸和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化合物,如荧光探针、膜分离剂、药物等,这些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通过氨
基酸和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作用,还可以模拟和研究生命体系中一些
关键的生物过程,如催化、传导和调控等。
最近的研究表明,氨基酸中的碱性侧链基团,如精氨酸、赖氨酸等,
通常会选择性地与金属离子形成强配位键,而氨基酸中的酸性侧链基
团,如谷氨酸、天冬氨酸等,则更容易形成弱的配位键。
此外,氨基酸中的羟基和硫醇基也可以与金属离子通过配位反应相互作用。
总之,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是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并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技术的不断创新,相信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机理会有更深入的研究和开发。
锌(ii)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Zn(ii)配合物是一种复杂的分子结构,由一个金属原子与多个配体分子组成。
最近的研究发现,结合了肉桂酰胺锌(ii)配合物molecule,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晶体结构的新材料。
在AI20-1-2结构的实验中,首先结合了肉桂酰胺、水酸锌(ii)和由二丁基丙烯醇双醚酯两个配体组成的非极性配体。
在适当条件下,将其制成物种,后者将通过热演化而转化为A3B3型高晶格结构,并可以用X-射线衍射确定晶体结构。
实验结果表明,此肉桂酰胺锌(ii)配合物以最优的现实生活的晶体结构呈现,其A3B3型结构的室温下稳定性有所体现,且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可见性和稳定性。
因此,此类配合物可以被用于制造新型光学材料,如激光器、激光模块、光学系统等。
总之,本实验发现,肉桂酰胺锌(ii)配合物可以与特定的非极性配体结合,并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形状和光学性能,因此可被用作新一代光学材料的制备。
氨基酸与金属离子配位机理引言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而金属离子在生物体内广泛参与各种重要生命过程。
氨基酸与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反应对于维持生物体内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机理,旨在深入了解这一过程的原理和意义。
金属离子的特性与生物配位1.金属离子的电子结构使其具有活泼的化学性质和高度的反应活性。
2.金属离子常常与氨基酸的羧基和氨基配位形成配合物。
•金属离子可以与氨基酸的羧基中的羧酸根形成配位键。
•金属离子也可以与氨基酸的氨基中的氨根形成配位键。
•不同金属离子可以与氨基酸中的氨基或羧基发生不同的配位反应。
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方式1.单配位方式•这种方式下,金属离子与氨基酸的一个区域配位,形成一个配位键。
2.双配位方式•这种方式下,金属离子同时与氨基酸中的两个区域配位,形成两个配位键。
3.多配位方式•这种方式下,金属离子与氨基酸的多个区域配位,形成多个配位键。
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的配位类型1.配位键的种类•配位键可以是共价键或离子键。
•共价键:金属离子与氨基酸中的某个原子共享电子对。
•离子键:金属离子通过电荷引力与氨基酸中的某个原子形成键。
2.配位键的强度•配位键的强度与氨基酸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离子的电子结构有关。
•配位键的强度可以影响配位反应的速度和平衡常数。
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的生物功能1.酶活性•在生物体内,很多酶活性依赖于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
•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可以调控酶的催化活性和特异性。
2.结构稳定性•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可以增强蛋白质的结构稳定性。
•配位反应可以形成内部稳定的金属蛋白质结构。
3.信号传递•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可以参与细胞信号传递的过程。
•配位反应可以改变细胞内金属离子的浓度和分布。
结论氨基酸与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机理是生物体内多种重要生命过程的基础。
通过配位反应,金属离子与氨基酸的配位键可以影响酶活性、结构稳定性和信号传递等生物功能。
文章标题:深度探讨锌和氨水形成配合物离子的方程式摘要:在化学反应中,锌和氨水可以形成配合物离子,这一过程涉及了多种化学原理和概念。
本文将从锌和氨水的性质入手,深入探讨它们形成配合物离子的方程式,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论述和分析。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对锌和氨水形成配合物离子的化学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
1. 简述锌和氨水的性质锌是一种化学元素,原子序数为30,属于过渡金属。
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活性,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氨水,即氨气溶于水中形成的溶液,是一种碱性物质,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这两种物质的性质对它们形成配合物离子的方程式具有重要影响。
2. 锌和氨水形成配合物离子的化学方程式当锌和氨水发生反应时,锌离子会和氨分子结合,形成配位化合物,具体的化学方程式为:Zn^2+ + 4NH3 -> [Zn(NH3)4]^2+在这个化学方程式中,锌离子Zn^2+与四个氨分子NH3形成配合物离子[Zn(NH3)4]^2+。
这个化学方程式揭示了锌和氨水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也为后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3. 配合物离子的性质和应用[Zn(NH3)4]^2+是一种典型的配合物离子,它具有一系列特殊的性质和应用。
配合物离子通常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在化学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配合物离子在化学分析和检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通过各种分析方法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配合物离子在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医药领域用于制备多种药物配合物。
4.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对锌和氨水形成配合物离子的化学方程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深入探讨配合物离子的性质和应用,我们也进一步认识到这一化学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科研中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有理由相信,配合物离子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在化学领域,配合物离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锌和氨水形成配合物离子的化学反应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为我们理解和探索配合物化学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锌盐与α-氨基酸配合物的xps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盐基氨基酸-锌复合物作为一种有效的氨基酸处理剂因具有优越的生物相容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然而,有关锌盐与α-氨基酸的相互作用的高分辨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却基本缺乏。
笔者通过用Xi-V Plus系统进行XPS测试,研究并鉴定锌盐与α-氨基酸复合物的晶体结构。
数据显示,当保持氨基酸复合物的量固定时,随着锌盐溶液的加入量的增加,表面成分的变化开始出现:z1、z2的结构增加,而z3、f1和f2的结构减少。
通过XPS对该复合物中的金属元素进行分析,发现z1、z2和z3晶体结构都含有锌以及不同种类的氨基酸中的氮元素,f1和f2结构中仅含有氨基酸中的氮元素,没有锌元素。
因此,该结构表明,随着锌盐溶液加入量的增加,锌盐可以有效地共价键附着在氨基酸中,而不影响原有的氨基酸结构。
利用XPS技术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浓度的锌盐与α-氨基酸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为其深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在以后的研究中,真空XPS可以用作表征和分析更复杂的结构复合物的新表征方法,用于探索它们的结构和组装特性,从而为其应用前景提供科学依据。
氨基酸与金属离子配位机理的重新解析氨基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分子,它在许多生物化学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而金属离子则常常与氨基酸形成配位化合物,对氨基酸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本文将重新解析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机理,探讨它们在生物系统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1. 引言在生物体内,金属离子与氨基酸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生物配位化学现象。
许多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和生命过程都依赖于金属离子与氨基酸之间的配位作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出发,重新解析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机理。
2. 氨基酸的配位能力氨基酸由一羧基(-COOH)和一氨基(-NH2)基团组成,它们能够提供多个孤对电子,形成与金属离子的配位键。
不同的氨基酸具有不同的配位能力,这取决于它们的结构和侧链性质。
含有硫醇基团的半胱氨酸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
3. 金属离子的选择性配位金属离子在生物体内与不同的氨基酸之间表现出选择性配位的特点。
这取决于金属离子本身的电荷、半径、价态等因素,以及氨基酸的结构和功能群。
二价金属离子往往与含有氨基和羧基的氨基酸形成配位键,而三价金属离子则更倾向于与含有酚羟基的氨基酸发生配位反应。
4. 配位键的形成和稳定性配位键的形成对于金属离子和氨基酸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配位键的性质取决于氨基酸提供的孤对电子数目、配位数以及金属离子的性质。
通常情况下,氨基酸提供的多个孤对电子能够形成与金属离子的多个配位键,增加配合物的稳定性。
5. 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的功能氨基酸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
它们可以参与催化反应,如酶的活性中心中的金属离子;或者作为信号分子,传递细胞内外的信号。
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还可以调节蛋白质的结构和稳定性,影响其功能。
6. 生物体内的配位反应在生物体内,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受到生理条件的调控。
pH值、温度、离子浓度等因素都可以影响配位反应的进行。
一些辅因子如辅酶也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参与生物化学反应。
锌与l-赖氨酸配合的五配位奇数结构研究引言:赖氨酸(L-arginine)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在生物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在机体内可以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前体物质,同时也参与了多种代谢途径的调控。
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作为赖氨酸合适的矿物质,锌(zinc)在生物体内也具有重要的功能。
它是超过300种酶的辅酶,参与了多个生物化学反应,包括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基因表达、免疫功能和细胞增殖等。
900字左右研究内容: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锌与L-赖氨酸的配合物具有特殊的五配位奇数结构。
该结构是指在配合物中,锌离子被五个原子或原子团配位,其中一个位置为空,使得整个配合物形成奇数个配位。
这种结构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应用潜力,因此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一种常见的锌与L-赖氨酸配合物是[Zn(L-Arg)2]Cl2、在该配合物中,两个赖氨酸分子通过双带正离子的锌离子进行配位。
锌离子处于五配位状态,其中两个羧基负离子和两个氨基阴离子通过其对应的配位位点与锌离子形成共价结合。
这种五配位奇数结构的配合物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适合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除了[Zn(L-Arg)2]Cl2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的锌与L-赖氨酸配合物,如[Zn(L-Arg)3](NO3)2和[Zn(L-Arg)4](ClO4)2等。
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也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研究表明,这些配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稳定性,还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和抗菌作用等。
因此,它们在抗癌、抗感染和组织工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进一步研究也表明,通过合适的化学修饰和结构优化,可以改变锌与L-赖氨酸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从而获得更好的生物活性和治疗效果。
例如,研究人员使用不同的配体和辅助配体,调控了锌离子的配位环境和电子结构,成功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锌与L-赖氨酸配合物。
这些新型配合物在肿瘤治疗、免疫调节和骨折修复等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
氨基酸锌络合物氨基酸锌络合物是一类由氨基酸和锌离子形成的化合物。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重要基本单位,它们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从而产生不同的物化性质。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人体内发挥着诸多生理功能。
因此,氨基酸锌络合物具有诸多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在医药、保健品和食品添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氨基酸锌络合物的制备方法氨基酸锌络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1.原位合成法:将氨基酸与锌盐一起溶解于水或有机溶剂中,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直接形成氨基酸锌络合物。
该方法反应简单、快速、成本低,但制备稳定的络合物有一定难度。
2.后加法合成法:将已形成的氨基酸溶液与锌盐溶液分别调整至特定的pH值,然后慢慢混合两种溶液,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得到氨基酸锌络合物。
该方法较为灵活,能够得到较为稳定的络合物,但需要对反应条件加以控制。
二、氨基酸锌络合物的生理活性及应用1.保健品:氨基酸锌络合物具有养颜美容、增强免疫力、补血补肾等保健功效。
可以应用于多种保健品的制备中,如补血补气剂、活力保健品等。
2.食品添加剂:氨基酸锌络合物能够增强面包的松软度和品质,改善肉制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并能为乳制品和蛋制品等添加剂提供较好的效果。
3.医药:氨基酸锌络合物可以用于制备口腔清洁剂、儿童多维元素口服液等医药用品。
同时,它还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降血压、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三、氨基酸锌络合物的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保健和医疗需求的增加,氨基酸锌络合物作为一类新型的生物活性物质应用前景广阔。
在癌症、糖尿病、高血压、低免疫力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氨基酸锌络合物的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氨基酸锌络合物的应用在食品加工领域也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不仅可以提升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品质,还可以促进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氨基酸锌络合物作为一类多功能的物质,其生物活性和应用前景备受关注。
研究人员应对其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加强深入探讨,为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新型氨基酸锌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姓名:学号:年级:班级:学院:导师:目录摘要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前言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实验目的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实验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实验设备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实验材料及试剂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5.1试剂的配制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5。
2材料的处理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1反应时间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反应温度的选择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5。
2。
3配合物配比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实验操作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7.结果及计算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8.讨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1 L一甘氨酸及甘氨酸锌为例的红外与拉曼光谱分析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型氨基酸锌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摘要氨基酸是生物体内大量存在的一类生物配体,是蛋白质、酶等的基本结构单元,研究稀土及过渡金属与氨基酸的相互作用将为探索稀土及过渡金属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及其生物效应提供基础.为此,近年来,稀土及过渡金属氨基酸配合物的研究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近十年来发展迅速.本文概述了近年来锌金属的氨基酸配位化合物的研究,主要介绍了它的性质、运用以及发展等。
对氨基酸配合物的性质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此类配合物的稳定性和成键特征等方面。
关键词:氨基酸锌金属配合物制备1。
前言氨基酸是生物体内大量存在的同时具有氨基和羧基的双官能团生命小分子配体,是构成生物体内蛋白质、酶的基本结构单元[1],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等小分子配合物不仅具有重要生物功能,而且也往往是金属蛋白,金属酶等生物大分子配合物为维持其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活性中心。
研究过渡金属与氨基酸的相互作用将为探索过渡金属在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及其生物效应提供基础[2]。
L一甘氨酸,L一丙氨酸,L一苏氨酸是三种蛋白质氨基酸,表2。
1是三种氨基酸的结构式及基本性质[3]。
本论文以上述三种氨基酸作为配体,讨论了其与锌盐(氯化锌,硫酸锌,硝酸锌)的配位反应。
金属氨基酸配合物的合成是通过无机盐与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制备方法可归纳为液相反应合成法阵[4—5]、固一液相反应合成法[6]。
固相反应合成法[7]及电解合成法[8]、相平衡合成法[9]等。
提供金属元素离子的原料有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氯化物、醋酸盐、碳酸盐和硫酸盐;氨基酸配体包括单一氨基酸配体和复合氨基酸配体.2.实验目的根据氨基酸及锌金属配合物的性质制备氨基酸金属配合物并研究其性质3.实验原理金属氨基酸配合物的合成是通过无机盐与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的,提供金属元素离子的原料有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氯化物、醋酸盐、碳酸盐和硫酸盐;氨基酸配体包括单一氨基酸配体和复合氨基酸配体.4。
实验设备DDS一307型电导率仪,DJS一IC型铂黑电极,电极常数为0.97(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数显恒温水浴锅HH一A型(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5.实验材料及试剂L一甘氨酸(L—Gly)、L一丙氨酸(L一Ala)、L一苏氨酸(L—Thr)(生化试剂,上海康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氯化锌(AR,无锡市东风化工厂);硝酸锌(AR,上海美兴化工有限公司);硫酸锌(AR,上海美兴化工有限公司);氢氧化钠(AR,杭州萧山化学试剂厂);盐酸(AR,杭州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超纯水。
5。
1试剂的配制氨基酸标准溶液的制备:分别精确称取0。
0759、0.0899、0。
1199的L一甘氨酸、L一丙氨酸、L一苏氨酸,溶解后用超纯水定容至100mL;氯化锌标准溶液的制备:精确,溶解后用超纯水定容至250mL;称取0.349的固体ZnC125。
2材料的处理5。
2。
1反应时间的选择按不同摩尔比(氨基酸:金属(LM)分别为:4:1;2:1;1:1;1:2)精确移取氨基酸、氯化锌标准溶液,并用超纯水定容至50mL,摇匀,于室温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反应时间下氨基酸锌配位反应体系的电导率。
5.2.2反应温度的选择按不同摩尔比(L:M分别为:4:1;2:1;1:1;1:2)精确移取氨基酸、氯化锌标准溶液,并用超纯水定容至50ml,摇匀,在不同反应温度(25、35、45、55、65、75℃)下反应25min后,冷却至室温,并适量补加超纯水,使反应前后的浓度保持不变,测定氨基酸锌配位体系的电导率。
5。
2。
3配合物配比的选择按不同摩尔比(L:M分别为:9:1、6:1、4:1、3:1、2:1、1:1、l:2、l:3、l:4)精确移取氨基酸、氯化锌标准溶液,调节溶液州值,使其处于等电点状态,并用超纯水定容至50ml,摇匀,在室温下反应15—25min后,测定氨基酸锌配位体系的电导率。
6.实验操作步骤按摩尔比氨基酸:金属为2:1称取一定量的氨基酸和锌盐(包括氯化锌,硫酸锌,硝酸锌),以适量水溶解氨基酸,边搅拌边加入锌盐进行反应,并用0.1mol比的HCI或Na OH调节其pH值。
反应完全后,用滤纸滤去杂质或沉淀(pH13。
0时产生沉淀),然后用滤纸封住烧杯口防止灰尘落入,在室温(25℃)下,静置20-30天后,有晶体析出,过滤、干燥得到氨基酸锌配合物晶体。
产物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7.结果及计算锌离子是较强的路易斯酸,带有+2价电荷,在生成配合物是其配位数通常为4或6,分别形成四面体构型或八面体构型,由于中心原子Zn的d10电子结构,能够生成稳定的配合物。
而氨基酸是较强的路易斯碱,是既具有氨基又具有羧基的双官能团生命小分子配体,因而能与锌离子反应生成稳定的配合物。
本章根据氨基酸锌体系的电导率变化,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配位反应的影响;通过电导率曲线变化确定了各氨基酸锌配合物的配比;制备了不同pH条件下的氨基酸金属离子配合物。
由实验得出,三种氨基酸锌配合物均为2:1型配合物,L一甘氨酸与锌的反应速度相对较快,15min就达到平衡状态,到25min后,L一丙氨酸和L一苏氨酸也达到了平衡状态。
反应温度对配位反应影响不大。
8。
讨论8。
1 L一甘氨酸及甘氨酸锌为例的红外与拉曼光谱分析图3。
1,3。
2分别为甘氨酸及甘氨酸锌固体的红外、拉曼光谱图,结合红外、拉曼谱图,可以看出金属配合物与配体氨基酸相比,一些主要吸收峰发生了明显的位移,相对强度也有所改变,表明金属与氨基酸发生了配位作用。
表3。
1列出了甘氨酸及其配合物的红外和拉曼谱图的主要吸收峰数值,并且对照配体前后谱带的变化对谱峰进行了振动类型的归属。
分析甘氨酸、甘氨酸锌的红外及拉曼光谱可以知道:(1)自由的氨基酸基本上以内盐形式存在,即氨基酸中的梭基表现为梭酸根离子,而氨基则表现为质子化的伯钱离子,故在甘氨酸红外和拉曼光谱中出现.氨基的正离子和羧基的负离子的特征红外及拉曼吸收谱带。
而在甘氨酸锌配合物的红外与拉曼谱图中,配体氨基酸的几个特征锋都在配合物中保留下来,说明氨基酸在金属配合物中仍保留其自由时的内盐结构.(2)在甘氨酸锌的谱图中,甘氨酸的特征谱线都存在,且发生了频移.红外谱图中,配体的羧基不对称伸缩和对称伸缩振动分别从1612cm—1,1413cm-1频移到1635cm-1,1411cm—l,分别向高波数和低波数频移了23cm—l和2cm-1。
在拉曼谱图中,配体的羧基不对称伸缩和对称伸缩振动分别从1626cm-1,1410cm-1频移到了1650cm—1,1411cm—1,分别频移24cm—1,和7cm—1,与红外谱图中的基本一致.另外,在甘氨酸锌的拉曼谱图中,305cm-1,出现了新的特征峰,经分析为Zn2+伸缩振动产生的。
以上现象表明L一甘氨酸分子中的羧基氧原子参与了配位反应,与Zn早十配位,形成了Zn2+配位键。
(3)甘氨酸锌的红外谱图中,只有在3300cm-1——3500cm-1,处出现较宽的水吸收峰,表明配合物中有水分子存在,且所含的水为结晶水。
拉曼谱图中的按离子-NH3+的不对称伸缩和对称伸缩振动也发生了红移,说明-NH3+在配合物中的分子环境发生了变化,形成配合物时自由甘氨酸分子间氢键被破坏.由于-NH3+基团中的N原子不能提供孤对电子,无法与Zn2+进行配位,因此,—NH3+伸缩振动的红移可能是与结构中的水分子发生了更强的氢键所致,是环境作用的结果,而非参与中心离子配位的结果。
(4)由甘氨酸和甘氨酸锌的红外光谱图可以知道,甘氨酸中的羧基氧原子与Zn2+十进行配位,形成Zn—O配位键,谱图中的羧基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发生了红移。
通过计算甘氨酸及甘氨酸锌配合物的-COO-不对称伸缩振动与对称伸缩振动的差值发现,两者的差值分别为199cm—1和224cm-1.后者的值大于前者,说明配合物中的羧基以单齿形式参与配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L一甘氨酸在等电点条件(即pH6.0条件)下,能与Zn2+进行配位反应。
L一甘氨酸分子中的羧基氧原子能够与Zn2+进行配位,形成新的Zn2+配位键,且羧基与金属离子以单齿形式进行配位。
参考文献[1]杨频,高飞.生物无机化学原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计亮年,黄锦汪,莫庭焕等.生物无机化学导论第二版[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3]蒋澄主编。
氨基酸的应用[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