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
- 格式:ppt
- 大小:4.83 MB
- 文档页数:99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数据处理、地理学、统计学和遥感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表达的一种集成化工具。
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和属性数据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管理、分析和决策支持的技术和工具。
GIS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计算机将地理空间信息的各种数据(如地图、遥感影像、地理编码数据库、实时GPS定位数据等)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然后通过数据共享与处理,以实现对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系列操作。
GIS能够进行的操作包括数据的输入与输出、数据的查询与分析、地图的生成与维护,以及对地理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操作等。
GIS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土地、环境、交通、电力、能源、水利、农业、测绘、市政、公安等领域,同时还被用来辅助科学研究和公共服务。
GIS的数据模型主要有二维、三维和多维三种类型。
其中二维模型包括平面坐标和地理坐标两种类型,三维模型则可以用来处理高程等第三维信息,而多维模型则涵盖了时间、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信息。
GIS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将地理信息空间化,在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方面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GIS系统的发展是IT技术与地理学、测绘学、土地资源管理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是IT技术与装备应用切合实际的产物,更是人们对复杂地理信息处理与分析要求的必然选择。
总之,GIS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地理空间信息的工具,它可以对地理信息进行多维度的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表达,以实现对地理信息的更好管理和维护,为决策者和研究者提供更加准确、全面和科学的数据支持,辅助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划、管理和服务工作。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来捕捉、储存、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系统。
它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其他属性数据相结合,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和人类活动。
GIS的基本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
硬件是指用于收集地理数据和进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设备。
软件是用于运行GIS的应用程序,可以实现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可视化。
数据是GIS的核心,包括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地理空间数据是地球表面的几何形状和位置信息,如地图、遥感影像、地理标记等。
属性数据是与地理空间数据相关的非空间属性信息,如人口统计数据、气候数据等。
人员是使用GIS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的专业人员,他们具备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城市规划中,GIS可以帮助规划师分析土地利用、道路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提高规划的精度和效率。
在环境保护方面,GIS可以用来分析地表水污染、植被分布和土地退化等问题,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农业领域,GIS可以用来评估土地适宜性、选择农作物种植和优化农田布局,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在交通运输方面,GIS可以用来分析道路交通流量、选择最佳路径和优化交通信号系统,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表面的空间模式和地理现象。
利用GIS技术,可以进行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将复杂的地理空间关系呈现为直观的地图,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地理信息。
同时,GIS可以对大量的地理数据进行高效的处理和分析,通过空间统计和空间建模等方法,揭示地理现象的规律和变化趋势。
这为决策者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他们制定更合理和有效的决策。
然而,GIS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地理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对GIS的应用至关重要,但现实中地理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学科门类:理学(07) 一级学科:地理学(0705)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属地理学一级学科,是在地图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
该专业以地图、遥感影像和统计数据为信息源,利用地图学、地理学、信息论、系统论等相关理论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S技术进行地理认知和地理信息传输、分析与应用的一门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知识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该学科在深化地理认知的同时,已逐步成为全球变化,区域资源与环境、城市及区域规划管理,土地利用管理、水利、交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河海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应用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流域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为特色,着重研究地理信息认知理论、空间数据模型和数据管理、地理信息的遥感提取,专题信息制图与数据更新技术;空间分析技术,空间决策支持原理与方法;为全球变化,区域资源环境、数字流域以及防灾减灾等重大问题决策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一、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基本理论,掌握地理信息分析技术、空间数据结构及信息处理技术、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地图可视化等基本技能和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及应用、遥感数据分析及处理、空间决策支持等方面具有较深造诣,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1、GIS及应用2、遥感及应用3、地图学4、数字流域5、GPS及应用三、学制与学分攻读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超过3.5年(非全日制学生可延长1年)。
硕士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研究环节组成。
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研究环节5学分。
四、课程设置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教育徐京华(西南交通大学测量工程系,四川成都610031)[摘要]本文在简明扼要地叙述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的发展特点,系统全面地分析GIS与地图学、地图可视化与GIS可视化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就新时期的地图学教育,在师资人员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GIS;地图学;可视化;教育[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8379(2000)04-0178-04 GEOGRAP HIC INFORMA TION S YS TEM ANDTHE ED UCA TION OF C ARTOGRAPHYX U Jing2hua收稿日期:2000-07-01(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610031,China)Abstra ct:Based o n the brief narration of the develop ment of GIS and GIS educatio n,analysing sy s2 temicaly and co mpletely the ralationship of G IS with cartolosy,map visualizatio n w ith GIS visualiza2 tio n,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teacher training,the establishing of co urses,the selectio n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teaching and experiment method abou t cartolosy educatio n in the new era.Key wor ds:GIS;cartolo gy;visualization;education一、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理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培养方案Cartography and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一)专业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GPS等广义3S学科基础理论,了解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动态,具有较熟练的专业技能;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成为科研、教学和生产实践中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二)学科方向本学科设置以下四个研究方向:1. 数字资源环境工程2. 3S技术集成与系统开发3. 数字流域和数字水文4. 不动产评估与信息管理(三)课程设置与说明1. 学位课(1)外语6学分(2)自然辩证法2学分(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学分(4)高等自然地理学2学分(5)广义3S技术集成2学分(6)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学分(7)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3学分(8)数字流域2学分(9)不动产评估与管理2学分2. 选修课研究生可根据研究方向、论文工作需要及本人兴趣,在导师指导下,选择选修课,除下列课程外,经导师同意后,也可选修未列的课程(1)多元统计分析3学分(2)遥感信息空间分析2学分(3)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2学分(4)数据结构2学分(5)数字地图学3学分(6)系统工程2学分(7)生态水文模拟2学分(8)城乡环境规划与信息管理2学分(9)区域分析与规划2学分(10)景观生态理论与设计2学分(11)生态环境工程规划与设计2学分(12)地形水文学2学分(13)地学模型3学分(14)广义测量平差3学分(15)VC++ 3学分(16)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学分(17)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2学分(18)非线性数学及其应用2学分(19)精准林业3学分(20)试验设计与科技论文写作1学分(21)学科前沿专题1学分课程说明:(1)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2)第一外国语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3)高等自然地理学强化自然地理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前沿与发展趋势,掌握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地球表层系统动力学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电子地图制作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地理数据的技术和工具。
在当今社会的数字化时代,GIS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之一便是在电子地图制作中的应用。
电子地图是用电子设备显示的地图,它是在计算机中利用地图数据对地形、建筑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编译和处理的产品。
通过GIS技术,电子地图的制作变得更加容易和精确,大大缩短了地图制作的时间。
首先,GIS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收集地图所需的数据。
与传统的地图绘制方法相比,GIS技术可以通过空间分析、遥感和地理数据库等方式获得更详细、更准确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地球表面的各种数据,如高程、气候、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等。
其次,GIS技术可以提高制图的精度。
通过使用GIS软件,电子地图设计师可以轻松地添加新的图层和数据,以帮助更好地描述地图上的特征和现象。
例如,可以通过添加新的图层来显示地形强度图和高程数据,以及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添加信息注释和符号等。
此外,GIS技术可用于进行空间数据分析,以帮助制图人员清晰地了解数据在地图上的空间分布。
GIS软件中的一些功能,如缓冲区分析、热力图功能、最短路径分析功能等,可以方便地支持电子地图中的实时空间分析功能,以充分呈现地图中数据的分布、结构、趋势和特征。
此外,GIS技术还可以进一步增强电子地图的交互性和可视化能力。
除了在电子地图系统中支持各种形式的空间查找和浏览功能之外,GIS软件还支持各种符号标记和图例和地图纹理細节、以及支持动态效果,如动态标签、提示信息等。
因此,可以看出,GIS在电子地图制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GIS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电子地图制作更加快捷、准确,同时还能够增强地图的可视化效果和交互性,大大提高了电子地图的使用价值。
如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图制作和发布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用于收集、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
利用GIS,我们可以制作出精美、准确的地图,并将其发布给其他人使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GIS进行地图制作和发布的步骤和技巧。
一、数据收集和准备在制作地图之前,我们需要收集和准备地理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各种来源,包括卫星图像、测量数据、地图和现场勘测。
我们可以使用GIS软件加载、管理和处理这些数据。
在收集数据时,需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确保最终制作的地图具有高质量和可靠性。
二、地图制作1. 数据编辑和处理在GIS软件中,我们可以对收集到的地理数据进行编辑和处理,以满足地图制作的需求。
这包括对数据进行清理、筛选、合并、裁剪和转换等操作。
通过这些操作,我们可以选择和提取需要的数据,并消除不必要的冗余信息。
2. 地图符号化地图符号化是地图制作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GIS软件的符号化功能,我们可以给地理要素添加符号、颜色、标签,以将数据以最佳形式呈现在地图上。
符号化可以使地图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并帮助用户理解地图所呈现的信息。
3. 制图布局和设计制图布局和设计是地图制作的另一重要方面。
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地图比例尺、坐标系统和页面大小,以及添加边框、指北针、比例尺和图例等元素,使地图更加完整和可读。
在设计地图时,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以确保地图易于理解和使用。
4. 地图标注和注释地图标注和注释是地图制作的最后一步。
通过给地图添加标签、注释和描述,可以进一步增强地图的信息传达能力。
标注和注释需要准确、简洁、明了,以便用户能够快速理解地图所表达的含义。
三、地图发布和共享在地图制作完成后,我们可以使用GIS软件将地图发布和共享给他人。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地图发布方式。
1. 输出为图像文件我们可以将地图输出为常见的图像格式,如JPEG、PNG或TIFF,以便在各种平台和设备上使用。
输出图像文件可以直接在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上查看和使用,方便用户随时获取需要的地理信息。
浅析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结合作者:韩海忠王来强陈林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8期摘要: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空间分析和制图。
本文首先分析地图的成图的过程,如何合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科学制作地图,并且分析地理系统在地图过程中的优劣。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结合中图分类号:[P28]文献标识码:A一、地理信息系统简析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来源于地图制图,通过对信息的采集、储存,然后进行检索和操作,就会输出各种地理信息,涉及很多学科和专业。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城市规划与管理、土地管理和开发、水利水电建设、交通部门以及测绘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和制作好的地图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载体,具有很好的储存、分析以及现实功能,地图是地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数据源和输出形式以及数据库的核心。
但是地图比较注重对数据的分析和现实,而地理信息系统更加侧重于地理的分析和应用。
就目前而言,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点: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把每一个数据集看成地图集或者图层或者专题或者覆盖,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对相应的数据集进行运算和操作,从而可以制作出新地图。
而在传统的地理制图过程中,技术人员根据数学法则,有效利用地图语言,对自然和人文显现通过制图结合,采用缩小技术将具体内容反映在水平面上,就会有效显示各种自然物空间分布、组合以及数量等特点,还能动态的反映基本发展变化。
在制作地图过程中,在通常情况下根据实测地图和相关资料进行制图,其中实测地图可以分为野外地图和航测法成图。
二、MAPGIS制作地图这种制作地图额方法就是在彩色地图编辑系统MAPCAD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中国地质大学研究开发的,为地图制图提供完整的地图绘制、编辑以及输出的良好环境。
整体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进行图形处理、数据库管理间分析、图像的处理以及使用服务等。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工具,用于收集、存储、分析和展示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
它结合了地理学、地图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来管理和理解空间信息。
GIS 的核心是地理数据库,它存储了各种地理要素的位置、属性和关系信息。
这些要素可以包括地形、地貌、水体、道路、建筑物等。
通过使用 GIS 软件,用户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查询、分析和可视化,以支持各种应用领域,如城市规划、环境管理、农业、交通运输等。
GIS 的主要功能包括地图制作、空间分析和数据可视化。
它可以将地理数据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使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地理要素的分布和关系。
同时,GIS 还提供了各种空间分析工具,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网络分析,帮助用户揭示地理数据背后的模式和趋势。
GIS 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城市规划中,GIS 可以帮助规划师评估土地利用、交通流量和设施分布。
在环境管理中,GIS 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测自然灾害、生态系统变化和环境污染。
在农业领域,GIS 可以支持土地管理、作物种植和水资源管理等。
总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强大的技术工具,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的方式。
通过 GIS,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表面特征、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地理信息系统》专题地图制作实验报告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2)二、课程设计任务 (2)三、课程设计方案 (2)四、设计过程和成果 (2)(一)、设计思路 (5)(二)、准备工作 (5)(三)、实验步骤 (5)五、课程设计总结 (11)(一)、课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11)(二)、心得体会 (11)六、附件附件一:数据资料附件二:专题地图- 1 -专题地图制作实验报告一、课程设计目的在学习过《地理信息系统》这门专业课程之后,我们初步学习了一些GIS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深入学习和掌握GIS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了解如何运用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利用本学期末一周的时间进行GIS课程设计。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应掌握以下几点:1) 通过对GIS软件的操作,加深对GIS基本原理的理解和领会,能够熟练运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分析;2) 掌握地图的基本操作方法;3) 掌握GIS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的基本方法;4) 掌握属性数据的编辑方法;5) 掌握地理信息可视化的基本方法与专题图的制作;6) 掌握制作专题地图的一般步骤;7) 基于我国各省人口的数量和面积,制作人口密度的专题图,以反应面积与人口数量的关系;8) 基于我国各省中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制作各省经济类型的专题图,反应各省中各个经济所占的比例;二、课程设计任务a. 总体设计:明确制图目标,搜集专题图制作相关资料与数据,制定专题图技术路线与流程,要求技术路线完整,实施性强;b. 详细设计:1)专题图制作所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要求数据的现势性好,精度高;2)地理地图的制作,要求符合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要求,内容完整、符合制图规范;3)专题属性信息的整理与编辑,要求信息丰富,现势性好,数据完整准确;4)专题地图的设计与制作,要求制图设计方案合理,颜色协调、符号分级明确;5)专题图的布局与整饰,要求布局合理,要素完善,配置协调。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一、研究方向及简介1.地学信息机理研究本方向从事面向应用的地学信息处理与数据采掘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类地球探测手段所获取的模拟或数字型数据的前期处理;数据转换与集成技术,服务于特定的实际问题和应用模型;面向具体应用目标的数据采掘方法研究;可视化数值模拟技术与虚拟现实,侧重于模拟结果的互动式三维、动态、实时显示以及虚拟现实方法。
2.空间信息分析与建模本研究方向定位于空间信息的分析、建模及预测,通过建立空间信息系统的数学模型,合理有效的解决各类实际问题。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空间信息处理和应用模型研究;空间信息管理和计算机成图技术研究;建模中的近代数学方法研究,包括灰色控制系统、模糊数学、随机数学方法、人工神经网络等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与城乡规划管理将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用于城乡规划管理并使两者有机结合,可将城乡规划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本研究方向定位于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方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采掘生成城乡规划管理数据库;城乡规划管理中的概念模型与物理模型研究;城乡规划管理中的数学模型研究。
4.地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在商品化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针对最终用户的特定需求,进行直接面向应用的二次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GIS与其它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接口、算法的扩充、空间分析、虚拟现实、Internet上空间信息查询、管理决策支持等。
二次开发的出的应用系统可直接应用于特定地区的地质、测量、水文、储量、城市规划、人口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
5.数字矿山技术研究综合利用地质勘探和矿井测量成果,以及采掘生产实际资料,利用GIS系统原理和方法,结合数据库和计算机建模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监测网络,实现动态矿山动态模拟和监测,包括地质和测量、机电系统、运输系统、通风系统以及矿井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应用,从而实现生产、安全的动态管理,提高矿山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GIS与电子地图的区别与联系一、概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电子地图(英语:Electronic map),即数字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
电子地图储存资讯的方法,一般使用向量式图像储存,地图比例可放大、缩小或旋转而不影响显示效果,早期使用位图式储存,地图比例不能放大或缩小,现代电子地图软件一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储存和传送地图数据,也有其他的信息系统。
二、联系电子地图软件一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储存和传送地图数据。
电子地图以GIS技术为基础,融合了数据库技术,其信息的可视化程度大大提升,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电子地图拥有多媒体功能,可以对其进行地图操作,可以分析查找特定范围内的目标,可以准确查找两点间最短路径,可以对属性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统计,可以进行规划管理,并具有网络功能。
电子地图和GIS的相同点还在于两者都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电子地图也可以说是GIS的一个功能或者一个方面。
电子地图是记录地理信息的一种图形语言形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地理信息系统脱胎于地图,并成为地图信息的又一种新的载体形式。
电子地图是地图学中较新的一个领域,也是地理信息系统输出、显示结果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是GIS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
对于所有的GIS,地图是一个中心,它既是输入数据的来源,又是输出数据的一种形式。
三、区别1、定义不同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摘要:地图作为一种传输地理信息的特殊文化工具,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随着现代地图制作事业的信息化发展,地图制图手段与计算机科学以及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本文通过介绍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制图的技术概念和应用实例,分析概括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优势,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数据转换;分类提取;自动拼版引言随着地图制图的信息化发展,如何提高空间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使用效率成为了地图制图成果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运而生,并与地图制图产生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各类GIS软件不断涌现,并逐渐被应用到地图制作工作中,通过创建地理空间数据模型,采集和存储地理信息数据,结合图形图像的自动识别,空间信息可视化以及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可实现地图制图及出版的全数字化。
1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制图的概述1.1含义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专门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空间数据的信息系统,它既是表达、模拟现实空间世界和进行空间数据处理分析的“工具”,也可看作是人们用于解决空间问题的“资源”,同时还是一门关于空间信息处理分析的“科学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属于一种空间信息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先进科学技术,高效分析和处理空间信息数据,呈现出较强的空间信息处理和使用性能。
地图制图是一门以数据分析处理为表达途径,以地图信息传输与地图可视化为手段,以区域综合制图与地图概括为核心,以地图科学认知与分析应用为目的,研究地图的理论实质、制图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大众化科学。
2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2.1数据分类提取GIS在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方面拥有强大的功能,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
利用GIS的SQL语言功能可实现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快速筛选与分类,实现该目标的前提是确保已有的地理信息数据拥有标准的要素类划分规则,这一点正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强项,基于该特性可轻松实现地图符号化,如: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居民地、水系、管线、行政区域、植被等多种类型划分未不同图层或归类未不同的要素代码;在土地调查图制图中,则可以将权属界线、权属区、形成界限、线状地物等划分为不同图层和要素代码,最后再根据层码的唯一性实现数据的分类提取,满足各种比例尺和各种专题地图的制图要求。
使用QGIS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制图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制图领域,QGIS(Quantum GIS)已经成为一个备受欢迎的免费软件。
它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使用户能够处理、分析、可视化、管理和共享空间信息。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QGIS来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制图。
1. QGIS的安装和配置首先,用户需要下载并安装QGIS软件。
这个过程通常很简单,用户只需输入相关信息即可。
安装完毕后,用户需要打开软件,并进行基本的设置。
例如,选择合适的地图投影和坐标系,这将决定地图的准确性和精度。
2. 数据加载和处理在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制图之前,我们需要获得数据并加载到QGIS中。
数据可以来自不同的来源,例如:GPS设备、遥感卫星、矢量格式的地图、栅格图像、CSV文件等。
一旦数据加载到QGIS中,用户可以使用该软件中提供的各种数据分析和处理工具,例如插值、重分类、裁剪、合并等。
如果用户使用遥感图像作为数据源,可以使用栅格图像处理工具来增强图像质量,例如拉伸、过滤、贴图等操作。
3. 创建图层和地图制图QGIS提供了许多工具和选项来制作个性化地图。
用户可以自由设置图层和元素,并使用其内置的样式或者自定义样式,以展现数据。
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标签、符号、颜色、透明度等来控制地图的外观。
此外,用户还可以添加栅格图层、矢量图层、标注元素以及表符轴。
用户还可以使用插件来获得更多的功能和选项。
QGIS提供了多种输出格式,例如PNG、PDF等,以便用户将地图发布到网站、打印到纸张上或嵌入到演示文稿或报告中。
4.数据共享和管理QGIS中包含数据共享和管理的强大功能。
用户可以将数据和地图发布到GeoServer、MapServer或桌面GIS软件上,也可以共享到QGIS服务器或在线地图项目中。
用户可以设置数据访问控制以及数据发布的许可证。
此外,数据共享和管理也包括数据检索和数据下载、图层管理、元数据和数据版本控制等方面。
这些功能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和维护数据和地图,并确保数据安全和可靠。
地图绘制与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1. 地图的三要素不包括( ) A. 方向 B. 比例尺 C. 图例 D. 颜色 答案:D 解析: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颜色不是地图的三要素。
2.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 ) A. 东方 B. 南方 C. 西方 D. 北方 答案:D 解析: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3. 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 1:1000 B. 1:10000 C. 1:100000 D. 1:1000000 答案:A 解析: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所以 1:1000 的比例尺最大。
4. 比例尺为 1:500000 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为 4 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A. 2 千米 B. 20 千米 C. 200 千米 D. 2000 千米 答案:B 解析: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 ÷ 比例尺,4÷(1/500000)= 2000000 厘米 = 20 千米。
5. 下列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面起伏状况的是( ) A. 等高线地形图 B. 分层设色地形图 C. 地形剖面图 D. 平面地图 答案:C 解析: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表示地面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6.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重合的地方表示( ) A. 山顶 B. 山谷 C. 山脊 D. 陡崖 答案:D 解析: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7.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 ) A. 山谷 B. 山脊 C. 陡崖 D. 鞍部 答案:A 解析: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
8.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一般表示( ) A. 高原 B. 山地 C. 平原 D. 丘陵 答案:C 解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一般表示平原。
9. 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 A. GPS B. GIS C. RS D. GPRS 答案:B 解析: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