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刘素红3S技术集成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11.63 KB
- 文档页数:11
“3S”空间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21世纪是空间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3S”空间信息技术不但广泛地应用于工农生产、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也已经成为中学地理基础教育学习的重要内容,而“3S”空间信息技术在辅助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亦越来越大。
本文对“3S”空间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3S”空间信息技术在当前中学地理教育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地理教学;“3S”;空间信息技术在现代生活中,信息与空间位置有关的服务处处皆是。
“3S”的用在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同时,已渗透到各行各业,涉及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助手。
3S空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但改变了传统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更新和使用的方式,而且已演变为一门新兴的现代空间信息科学,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且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工具。
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已经把“3S”技术内容纳入必修的地理课程内容范围,并把它列为七大地理选修模块课程之一。
“3S”技术不仅作为学习内容引入中学地理课程,还可与其他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综合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
将“3S”技术内容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将会对中学地理教育的目标、教材、教法、学法、学生综合素质、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
一、“3S”空间信息技术概述“3S”空间信息技术是指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总称,是对地观测系统中空间信息获取、存贮、管理、更新、分析和应用的技术总称。
(一)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近现代的高效能的信息采集技术。
其主要利用高空或外层空间的各种运载平台,依靠可见光、红外、微波和激光等光学、电子和电子光学的电磁波探测仪器或传感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接受从物体辐射、反射和散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图像胶片和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站,经过后期加工,从中提取对地表过程的信息,再结合地面物体的光谱特性,识别研究地面目标的类型、空间位置、变化过程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与变化规律。
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一、专业的设置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招收博士生30人,下设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全球环境变化、自然灾害学,共5个专业。
其中自然地理学专业下设气候变化与环境演变,导师有高尚玉、鲁瑞洁、马玉贞、伍永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导师有程宏、严平、张春来、邹学勇。
本专业拟招生5名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下设地表遥感与减灾信息系统,导师有曹鑫、程昌秀、崔喜红、宫阿都、蒋卫国、李京、唐宏、武建军。
本专业拟招生5名自然资源专业下设顾卫的海岸带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何春阳、邬建国、于德永的城市生态与规划;何春阳、邬建国、于德永的景观生态与土地系统设计;张全国的微生物生态学;高琼的生态系统生态学及模型。
本专业拟招生5名全球环境变化专业下设龚道溢、杨静的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科学、物理、数学专业背景的学生优先;周涛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地球系统模拟,导师有丑洁明、董文杰、韦志刚、延晓冬、袁文平。
本专业拟招生5名自然灾害学专业下设自然灾害评价,导师有Carl Christian Jager、胡霞、胡小兵、李宁、刘吉夫、刘连友、刘燕华、史培军、王瑛、徐伟、张朝、张国明;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模型,导师有方伟华、黄崇福、孟耀斌、汪明、杨赛霓、叶谦、叶涛、赵晗萍,培养从事灾害风险识别、风险定量化分析、风险综合评估的科研和行业专业人才。
本专业拟招生10名本院拟招收本科直博生12名左右,硕博连读生5名左右。
由于导师人数多于招生名额,招生将根据初试、复试成绩,由院招生工作委员会决定,择优录取。
二、考试的科目气候变化与环境演变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49自然地理学③3026环境演变原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49自然地理学③3028地貌学或3029土壤学或3031荒漠化防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07遥感学原理③3033地理信息系统海岸带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或1103日语②2049自然地理学或2096土壤学概论③3050生态学概论或3123气象学与气候学城市生态与规划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1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③3033地理信息系统或3168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与土地系统设计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1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③3033地理信息系统或3168景观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23高等数学与数理统计③3065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及模型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23高等数学与数理统计③3065生态学全球气候变化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11大气物理学或2049自然地理学③3046气候学概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07遥感学原理或2049自然地理学③3046气候学概论或3050生态学概论地球系统模拟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11大气物理学或2049自然地理学③3036高等天气学或3046气候学概论或3097大气动力学自然灾害评价①1101英语或1103日语②2049自然地理学③3051气象灾害学或3056灾害学原理或3064自然灾害风险分析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模型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13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或201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③3056灾害学原理或3064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三、导师介绍高尚玉:理学博士,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鲁瑞洁: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马玉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孢粉学分学会理事。
北师大考研复试班-北京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十所大学之一。
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
专业介绍"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是在地图制图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理学类地理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知识工程和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已逐步成为资源与环境、城市及区域规划与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水利水电、交通土建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专业根据地图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相关的技术应用需求,设立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地理空间与地理过程模拟、网络GIS及地图制图等研究方向,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学术活动、科学研究、系统开发及学位论文等。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复试时间地点报到时间:3月16日14:00-16:30。
报到地点:京师大厦9811,报到时请先缴纳100元复试费,再持相关资料报到,报到时通知具体复试地点。
3月16日14:00-16:30地点:京师大厦9811复试内容复试内容一般包括面试、专业笔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实验操作等,进一步考查考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复试材料①个人简历;②应届生:身份证、学生证、大学阶段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往届生: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大学阶段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③英语水平证明、重要获奖证书以及体现自身科研能力的资料复印件1份。
2010年考研北京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考试分析跨考教育倾力奉献,为广大考研学子加油助力!1 专业介绍对于报考北师大地遥学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同学来说,地遥学院的许多情况可以在学校网站上查阅到。
北师大在全国排名虽然并不是名列前茅(主要原因是北师大以文科为主,导致在全国大学综合排名中不是特别靠前),但是地遥学院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在全国各个大学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实力是有目共睹的。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下设三个子专业:GIS、遥感和摄影测量。
三个专业所考专业课科目是一样的,即都是数据结构或者遥感概论,只是摄影测量专业要求数一。
在这三个子专业中,北师大最具有优势的是遥感专业,北师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之所以在全国排名中稳居前列,主要原因就是其遥感专业的雄厚实力。
遥感专业又包括以下几个研究方向:微波遥感(研究老师主要是张立新等)、可见光及近红外遥感(阎广建等)、数字图像处理(刘素红等)、水文遥感(杨胜天)等。
关于导师选择这个方面,我的建议是:不要选择名声特别高的老师,因为名声高,项目就会很多,老师就会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指导你,那对你的学习是不利的;要在名声高低和项目多少之间找一个好的折中点(纯属个人观点)。
就业情况也是大家关心的重点,以下是摘自北师大网站上的就业信息情况:2006年毕业研究生就业率是98.72%。
其中,继续深造18人,占总数的23.08%,进入国家机关4名,占总数的5.13%,进入研究机构13人,占总数的16.67%,进入高校11人,占总数的14.10%,进入公司的12人,占总数的15.38%,进入新闻及出版社的3人,占总数的3.85%,进入中学的5名,占总数的6.41%,其余为委培及待定学生。
由图1可以看出北师大的研究生能够得到社会上的广泛承认和认可,就业率相当可观。
因此不必担心研究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问题。
图1 2006年地遥学院硕士生就业率统计图2 历年报考录取情况表1 北师大地遥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报考及录取情况一览表年份 报考人数 录取人数 录取比例2003 88 26 29.55%2004 101 30 29.70%第 1 页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2005109 21 19.27% 2006183 33 18% 2007143 25 17.48% 2008 131 23 17.56%由表1可以看出,自2006年以后北师大的录取比例在18%左右,录取人数会随着报考人数的变化而适当变化。
北京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刘素红3S技术集成应用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一、专业的设置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26人,下设课程与教学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共3个专业。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下设柏延臣、张立强的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阎广建的光学遥感机理与信息处理;李小文的热红外遥感;蒋玲梅的微波遥感;王锦地的定量遥感与数据同化;刘素红的3S技术集成应用;杨胜天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遥感;刘绍民的水文气象遥感;孙睿的生态与环境遥感;刘慧平的地理信息系统方法与应用;张吴明的三维信息数字化。
二、考试的科目3S技术集成应用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03遥感原理或2243自然地理学或2272大气物理③300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或3750数字图像处理或3751地统计学或3752摄影测量与遥感三、导师介绍刘素红,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从事模型与地表时空多变要素信息集成及典型农作物波谱数据采集测量研究,参与多个科研项目研究,同时具有论文多篇。
四、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
3S技术在自然灾害学中的应用摘要:自然灾害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对其认识和研究离不开众多理论以及科学技术的支撑。
3S技术集成了GIS、RS以及GPS三者的优点,依靠其高效的对地观测和数据采集的能力,并结合其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及建模能力,使得其在自然灾害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在救援保障、灾害评估分析、灾害监测、灾害建模等领域都起到重要作用。
3S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研究变得更加的深入,包括其形成机理、孕灾环境以及致灾因子等,有助于区域的风险脆弱性评估和分析,也有助于完善应对灾害的防护措施,并为灾害救援提供了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
本文着重从灾前、灾中以及灾后三个不同时间段进行阐述,说明3S技术在自然灾害学中的重要应用和作用。
关键词:3S;GP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自然灾害;应用1引言自然灾害是指对人类生存带来威胁或者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一些自然现象,其内涵是由自然事件或力量为主因造成的生命伤亡和人类社会财产损失的事件[1],例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泥石流、沙尘暴、风暴潮以及草原和森林火灾等。
自然灾害的发生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会对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会危及人们的生命。
但作为自然现象,大部分自然灾害又是不可避免的,且其发生具有广泛性、区域性、频繁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特点[1]。
但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研究逐渐加深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自然灾害的研究和认识更加深刻,也逐渐掌握了其发生的机理以及应对方法,特别是随着对自然灾害的观测或模拟手段的不断丰富、救援保障能力的不断提升,使得自然灾害变得不再那么陌生和可怕,其对人类的影响与过去相比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
3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遥感(Remote Sensing)、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三者的简称。
《3s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课程名称:3s技术与应用课程代码:XXXX学分:X课程类型:专业必修/选修先修条件:无授课教师:XXX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3s(卫星导航、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学生将掌握3s技术的原理与工具,了解3s技术在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主要内容:1. 3s技术概述与原理- 3s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卫星导航原理及常用系统(如GPS、GLONASS、伽利略等)- 遥感原理及数据获取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基本功能2. 3s技术应用领域- 土地管理与规划- 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 地籍管理与土地利用评估- 环境检测与资源调查- 水资源管理与分布研究- 森林资源监测与保护- 城市规划与管理- 城市交通规划与路网设计- 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3. 3s技术工具与软件应用- GPS数据采集与处理- 遥感图像解译与分类-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4.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材:- 《3s技术与应用教程》(编者:XXX)- 相关学术论文与期刊考核方式:- 平时表现:出勤、课堂参与度等(占比X%)- 作业与实验报告(占比X%)- 期末考试(占比X%)备注:以上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和安排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请学生按照课程教学计划和课程指南进行学习和参与课堂活动。
3S技术的综合应用-中图版选修7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3S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遥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3.能够综合运用3S技术进行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 3S技术的概念和分类1.3S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3S技术的分类: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2.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2.遥感技术在地理信息获取和应用方面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GPS技术的基本原理;2.GPS技术在地理信息获取和应用方面的应用。
4.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GIS技术的基本原理;2.GIS技术在地理信息获取和应用方面的应用。
5. 3S技术的综合应用1.3S技术的综合应用流程;2.3S技术在人口分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案例分析法;2.探究式教学法;3.课堂演练法。
四、教学过程1.引入引入3S技术的概念和现实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3S技术在地理信息获取和应用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主体部分(1) 3S技术的概念和分类通过讲解3S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了解3S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分类: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2)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通过讲解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遥感技术在地理信息获取和应用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3)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通过讲解GP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GPS技术在地理信息获取和应用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4)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通过讲解GI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GIS技术在地理信息获取和应用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5) 3S技术的综合应用通过讲解3S技术的综合应用流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3S技术在人口分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应用。
高中地理选修七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第六章地理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中国数字地球建设第一节 3S技术的集成及其应用困难:数据就是血液3、应用相关仪器,从远处获得观察对象信息的综合技术。
问题:可能的失真归纳讲解结论:3S技术具有互补性,它们的有机结合,如同形成了”一个大脑,两只眼睛“的态势,即RS和GPS向GIS提供或更新区域信息以及空间定位,而GIS则提供相应的信息查询和智能化空间分析等重要功能。
三者结合,构成相得益彰的现代地理科学的技术体系。
【教师】列图分别讲解GIS、GPS、RS的应用特点,及与其他两个地理信息技术的集成用途。
最后总结“一个大脑,两只眼睛”形象的说明三者的关系和各自作用。
【学生】通过课前学案自主学习后,与老师一起总结3S技术集成的基本原理,及应用途径。
本部分理论性极强,完全依靠学生自主探究难度较大,所以理论教授时还是以教师讲解的方式为主。
这部分开始前,专门设计了学案,在学案中用较为强的理论文章对3S集成进行了知识补充,其实学生不一定看得懂,但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本部分的能力要求本就停留在“了解”。
之所以还给以这样的材料,完全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对科学信息的接触意义,远大于掌握这门知识本身的意义。
在本部分讲解时,精心制作了一张逻辑性很强的PPT,通过例图的形式,一步一步讲解三者集成的关系,并用形象的“一个大脑,两只眼睛”来作为总结。
内容枯燥就必须想办法形象话,以此来降低学生的学困情况。
理论讲授1、RS为GIS提供图像地理信息2、GIS作为RS图像释译和分类的辅助工具,案例1、数字高程与遥感照片合成的3D图片,案例2,GIS对RS图像进行校正后精度明显提高【教师】简要介绍RS与GIS集成的基本原理,及相互的技术补充,最后用图小结归纳,其中在讲到GIS对RS图像释义、分类时,采取案例讲解,更直观。
但第二个案例专业性太强,作为高中学生应该对此只要有感性的认识即可,不用过多强调对具体原理的理解。
北京师范大学地遥院15年遥感考研学院实力及导师情况介绍一、北京师范大学地遥院实力介绍(地学考研中心提供)1、学院实力1)科研方面目前,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地理学。
拥有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主要研究方向有:遥感机理及应用、土壤侵蚀与水土资源管理、环境演变与全球环境变化、城市开发与地价评估、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等。
学院目前拥有5个博士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环境变化、课程与教学论),…………2)GIS遥感方面北京师范大学地遥学院拥有地理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下属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都具有非常强的实力。
说北师GIS强,更不如说北师的遥感强,它有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李小文院士这样的领军人物,更有像刘慧平、阎广建、王锦地等大批优秀的老师。
所以,对于GIS或遥感专业而言,北师大是非常值得大家一试的。
但北师遥感这块,保送的学生很多,…………3)项目方面地遥院目前在研的科研项目总经费约4000万,项目以科技部、973、863、国家自然基金为主,项目多,条件好。
对于GIS和遥感而言,项目多,大家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特别是编程能力会在实际项目的历练中得到很高进步…………二、研究生生活(地学考研中心提供)1)毕业论文北师的毕业论文卡的比较紧。
一般研二的时候,有的更早些,导师就会把大家的研究方向给确定了。
开题报告如果准备的不好、做的不好、研究方向无新意、无可行性等,就要准备二次开题。
另论文答辩的时候,委员会成员都是针锋相对,我们那届有几个由于准备的不好,都进行了二次答辩…………地学考研中心是致力于提供地学方面考研咨询和资料的团队,成员均由地学相关重点高校研究生学长学姐们组成,具有最丰富人脉、最深厚专业知识和经验。
站在学长学姐们的肩膀上,可以让大家飞的更远。
基于中国典型地物标准波谱知识库的应用示范系统的设计王培娟;刘素红;朱启疆;屈永华;郭晓英【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年(卷),期】2004(040)013【摘要】中国典型地物标准波谱知识库建设成败的关键是如何利用遥感技术为社会服务,所以探讨基于波谱库的研究是波谱知识库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该文在波谱知识库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基于波谱知识库的应用示范系统的组成、总体设计、处理流程和结果的呈现形式,以及要实现这一应用示范可能遇到的难点和关键性的技术问题;突出强调了应用示范系统在整个波谱知识库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可以推动遥感技术的发展.【总页数】3页(P212-214)【作者】王培娟;刘素红;朱启疆;屈永华;郭晓英【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GIS研究中心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GIS研究中心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GIS研究中心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GIS研究中心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GIS研究中心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79【相关文献】1.基于Mapx的典型地物波谱数据库系统设计研究 [J], 孙红梅;王萍;贾瑞生2.我国典型地物标准波谱数据库数据管理子系统设计与开发 [J], 田振坤;刘素红;傅莺莺3.中国典型地物波谱数据库的研究与设计 [J], 屈永华;刘素红;王锦地;李小文;苏理宏4.“中国典型地物标准波谱数据库”应用培训与高光谱地质应用学术交流会在京召开 [J],5.典型地物标准波谱数据库系统设计 [J], 田庆久;王世新;王乐意;易维宁;周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S技术集成服务地理国情监测
刘万华
【期刊名称】《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年(卷),期】2015(000)012
【摘要】地理国情监测是目前业界关注热点问题之一.3S技术综合集成应用在地理国情监测中有着重要的基础和技术支撑作用.本文探讨了地理国情监测主要任务和3S技术应用地理国情监测框架,并针对重庆地区的特点提出工作方向.
【总页数】3页(P134-135,140)
【作者】刘万华
【作者单位】重庆市勘测院,重庆40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8
【相关文献】
1.地理国情监测中3S技术的应用 [J], 明红莲
2.基于3s技术对地理国情监测及矿产资源的建设研究 [J], 贾明明
3.3S技术在桂阳县地理国情普查中的集成应用 [J], 肖涵予
4.3S技术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应用 [J], 吕品
5.3S技术支持下的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 [J], 刘立国;王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刘素红3S技术集成应用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一、专业的设置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26人,下设课程与教学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共3个专业。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下设柏延臣、张立强的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阎广建的光学遥感机理与信息处理;李小文的热红外遥感;蒋玲梅的微波遥感;王锦地的定量遥感与数据同化;刘素红的3S技术集成应用;杨胜天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遥感;刘绍民的水文气象遥感;孙睿的生态与环境遥感;刘慧平的地理信息系统方法与应用;张吴明的三维信息数字化。
二、考试的科目3S技术集成应用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03遥感原理或2243自然地理学或2272大气物理③300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或3750数字图像处理或3751地统计学或3752摄影测量与遥感三、导师介绍刘素红,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从事模型与地表时空多变要素信息集成及典型农作物波谱数据采集测量研究,参与多个科研项目研究,同时具有论文多篇。
四、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
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
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
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
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
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
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
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
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
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
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五、北师考博英语北师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阅读、翻译和写作等。
北师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
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
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北师考博英语一本通。
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
六、北师考博专业课考博就是考专业课,专业课定生死。
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不仅仅是看看参考书就可以的。
我们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专业课的辅导一共有五轮,第一轮是对核心参考书的分析讲解,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主要是理清学科的发展史,掌握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提出背景和评价,最终构建起完整的学科框架,第二轮在第一轮的基础上进行常考专题的讲解,是对一一轮和深化和凝练,第三轮是针对真题的难度深度广度灵活度和缜密度以及出题老师的特点,就出题老师的学科背景,研究重点,上课的笔记讲稿,论文,研究课题成果等进行深度讲解,第四轮是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最后一轮是模拟练习,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
相信经过这五轮的立体化无死角的复习,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大家可以参照这五轮进行复习。
北京师范大学考博特别注意事项1、关于招生类别(1)、非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脱产学习三年,必须将人事档案转到学校,户口自愿迁到北师,毕业时根据国家就业政策“双向选择”。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这类博士生占据北京师范大学所有被录取的博士研究生中的绝大多数,人事档案和户口转到北师之后,可以享受北京市集体户口的待遇,可以小汽车摇号,可以享受保险,建议大家转档转户口。
(2)、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保证脱产学习至少一年,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人事档案和户口均不迁入北京师范大学。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此类研究生不是大家所谓的“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指的是利用周六日和寒暑假上课的研究生,现在除了极个别学校还招收极少量的在职研究生之外,绝大多数学校都已经取缔了在职研究生。
想保留原职的考生可以选择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
定向培养研究生就医报销等费用按原工作单位的规定执行。
此外北京地区的定向培养博士生,北师是不安排住宿的。
2、关于考试科目(1)、外语:英、日、俄语任选1门或按报考导师要求;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北京师范大学的考博英语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的要求非常高,每一年有相当一批考生因为英语单科不过50分而受限。
考日语和俄语要比考英语有优势,有这两门语言功底的考生,可以选择考博日语或者考博俄语。
(2)、同等学力人员(包含报考“申请-审核”院系考生)须加试两门硕士阶段专业基础课和政治理论;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同等学力的考生考博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每一年都有成功的例子。
只要肯努力、资料齐全、辅导到位、规划合理,考取北师博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3、关于考试方式北师博士生选拔有四种方式:硕博连读、本科直博、统考和申请考核。
实行“申请-审核”方式的学部(院、系)有教育学部、心理学院、物理学系、天文系、生命科学学院、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化学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等。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硕博连读必须是硕士阶段就读于北师,每年12月份选拔。
本科直博是从全国重点高校中选拔,每年10月份左右选拔。
统考和申请考核制是每年三月份进行,其中申请考核制需要大家递交很多材料,最为重要的是学术科研成果和英语成绩等级证明。
4、关于招生人数各学部(院、系)公布的招生人数中包含本科直博生及硕博连读生,不含各种专项计划。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本科直博生以及硕博连读生主要集中在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化学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系统科学学院,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专项计划指的是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对口支援西部计划等。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为5名,此计划招生人数在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外单列。
北师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所有专业和导师均可报考。
除报名时须提供《民族骨干计划登记表》外,其他报考条件、考试内容、报名和考试程序、学费等与普通博士生完全一样。
按照教育部规定,北师必须全部招收少数民族考生,不能招收汉族考生。
北师将在全体报考该计划的考生中择优录取,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考试成绩、来源地区、是否在职以及工作单位性质、报考专业等。
博士生完成学业后必须回到定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单位就业,且服务年限不得少于8年。
考博常见问题一、考博需要注意的五大事项1、目标明确。
确定了考博,第一件事是先确定报考学校和导师,不要再对考博的前景三心二意。
考博虽然不意味着成功,但至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特别是对于非名校毕业的硕士来说,考个名校博士肯定是得大于失。
不要同时准备两所学校,人的精力毕竟有限。
2、复习时间六个月以上。
能拿到硕士学位再考博的,都差不到哪儿去,想要超越对手,时间是一个宝贵的因素。
复习时间越长,对考试内容的熟悉程度必然越深。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复习很短时间就能考博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
3、复习方法正确。
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风格。
复习时一定要找到该校出题的规律,切不可到书店找一些资料搞题海战术,要知道,一门课程出到卷子上可能只有二道题,如果你有心把该校近五六年考博卷拿出来看一看,再把近几年的研究生的期末考试题拿来研究一下,估计你可以做出题老师了。
在这方面,外校学生一般会吃大亏,因为有些课程的题目是该校的特色题,且不谈题目你没看到过,就算是题目提前给你,你翻遍书店可能都找不到答案。
如果说考博有什么捷径的话,应该就在于此。
4、导师关系处理恰当,否则你面试、调剂时可能会有麻烦。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技能与导师的项目很对口,或者你在什么核心期刊上发表与导师的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那他肯定会同意你报考。
如果你不具备上述条件,那么找导师的熟人介绍一下,导师一般也会要你。
还不具备的话,那你就脸皮厚一点,让他明白你为报考他的博士,付出了很多,导师也是人,会有同情心的,不要因为一次拒绝丧失信心。
实在不行的话,换一位试试,总有导师会要你的。
不过有一点要记住,导师招学生最根本的衡量准则是你的考分,你成绩不靠前,导师也很难帮你。
5、经济上要有一定的支撑。
包括人际关系费用,找该校的对口复习资料费用,报辅导班的费用,考试费等等,该花的最好不要省,只要是对考博成功有利的。
因为这些钱对于博士生出来后的待遇来说太微不足道了。
二、专业课如何复习对待专业课的认识,有些考生以为自己学了这么多年本专业,甚至发表了不少文章,专业课应该没问题了,从而放松了对自己专业课复习的要求。
其实现在博士录取时,各个环节都不能放松。
即使及格了,如果成绩较低,总分排名靠居后,也会影响导师对自己的印象。
提高专业课的复习效率,育明考博告诉大家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1.了解学术动态考生在确定了报考的局势和研究方向以后,要立刻在招生简章或报考学校的网站上查到复习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