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世界民族之声一星星索教案湘艺版1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星星索》(湖南文艺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1课时)【授课教师】:史迎新【授课年级】:八年级【报上单位】:邯郸市邱县第二中学一、教材分析《星星索》是一首优美的情歌,表达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
曲调缓慢、悠扬,带有哀伤色彩,每句节奏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
全曲节奏徐缓而带有摇晃感,歌声委婉、抒情,深沉、真挚。
全曲以固定音型“星星索”作为伴唱。
《星星索》还是一首船歌。
“星星索”(Sing Sing So)是划船时为船浆起落做节奏伴衬的哼唱声,歌曲由此得名。
“星星索”是象声,并无具体意思,与汉语歌曲中的“呼尔嗨哟”之类的同理。
因此这首歌的英文名字也就应该叫“Sing sing so”。
《星星索》流传于印尼苏门答腊中部地区巴达克。
巴达克的主要分布有苏门答腊中部和北部山区,大多数聚居在多巴湖的周围。
他们主要从事农业,这里湖水清澈,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巴达克人经常在湖上泛舟歌唱。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但是对亚洲其他国家的歌曲接触还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这节课我主要设置了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是对歌曲进行了解,认识新的音乐形式,学唱二声部,第二课时就主要是对歌曲的熟练演唱和掌握。
而八年级大多学生还都处于变声期,所以我在其中设置了发声环节,来保护他们的声带。
三、教学目标1、感受印尼音乐的风格特点。
2、能够唱出二声部合唱统一、和谐的效果。
3、利用排练合唱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对印尼音乐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教学用具: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上课礼仪,师生问好。
(二)导入1、课前播放印尼歌曲《宝贝》,初步感受。
2、播放关于印尼的风土人情图片,介绍印尼。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具有“千岛之国”的称誉,在岛与岛之间,船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不但承担交通任务,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韵味,人们经常泛舟歌唱,陶冶了性情,抒发了情感。
(三)教授新课1、播放杨钰莹演唱的《星星索》视频,提出问题。
第三单元世界民族之声第一课时《星星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星星索》,并用固定音型配伴唱。
2、过程与方法:欣赏民歌《星星索》,聆听印度尼西亚甘美兰乐队,分析印度尼西亚的音乐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情,提高对印尼的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欣赏并能有感情的演唱印尼西尼亚民歌《星星索》。
教学难点:通过民歌《星星索》的学习和甘美兰的欣赏,了解印尼的音乐风格。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室的有关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1、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出国旅游的经历?如果有机会你们最想去哪个国家?为什么?(学生交流、发言)2、师:今天老师要推荐大家一个地方,并去了解他们的音乐世界。
欣赏一段风情视频,猜猜看老师今天到底带你们去哪个国家?(师生交流对这个国家的认识)3、教师小节:印度尼西亚的概况。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做“千岛之国”。
人口只有1.8亿,却有上百个民族。
二、新课教学——《星星索》师: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度,他的音乐风格会是什么样的呢?刚才我们欣赏了他的风景,接下来就请大家来欣赏一首印尼的经典民歌《星星索》。
并谈谈歌曲带给你们的感受,可以从曲调和唱法着手分析。
1、欣赏歌曲视频《星星索》,并思考问题。
学生发言,教室小结:曲调缓慢、悠扬,唱法柔和、松弛。
2、教师介绍歌曲:《星星索》是印尼的一首船歌,所谓的船歌是人们划船时哼唱出的伴衬,同时抒发了划船人的心情和心愿。
3、再次欣赏歌曲《星星索》,小声跟唱,感受一下划船人有什么样的心情?并找出歌曲演唱的特点。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节:①略带哀伤,表达一种思念之情。
②重复采用了固定的人声伴奏。
(板书:啊,星星索;啊,星星索······)4、提问:请同学们思考:“星星索”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船歌要用“星星索”来伴唱。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星星索”是划船时随着船桨起落节奏而发出的声音,每句前紧后松的节奏具有典型的船歌特点。
《星星索》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星星索》,感受亚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2、能够唱出二声部合唱统一、和谐的效果。
3、利用排练合唱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弱起小节的了解、掌握。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星星索》音乐进教室。
师生问好!师: 同学们进教室听到的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体验?(再听一遍)。
生:(温柔的,舒缓的,舒服的,愉快的……)。
师:你听到过这首歌曲么?生:点名说一说。
2、师揭题: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
二、学习、感受与探索。
1、歌曲学习。
师简介:我们刚才欣赏的《星星索》是一首印尼苏门答腊中部地区巴达克人的船歌。
巴达克的主要分布有苏门答腊中部和北部山区,大多数聚居在多巴湖的周围。
他们主要从事农业,这里湖水清澈,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巴达克人经常在湖上泛舟歌唱。
“星星索”是划船时为船桨起落做节奏伴衬的哼唱声,歌曲由此得名。
“星星索”是象声,并无具体意思,与汉语歌曲中的“呼尔嗨哟”之类的同理。
因此这首歌的英文名字也就应该叫“Sing sing so”。
这首歌实际上也是一首优美的情歌,表达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
曲调缓慢、悠扬,带有哀伤色彩,每句节奏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
全曲节奏徐缓而带有摇晃感,歌声委婉、抒情,深沉、真挚。
全曲以固定音型“星星索”作为伴唱。
说到这儿呢,要给大家介绍一种演唱形式------“克隆宗”。
2、演唱形式--------“克隆宗”。
“克隆宗”是马来语的一个拟声词,意指金属的敲击声或舞蹈时的脚铃声。
它的产生与发展是葡萄牙与印度尼西亚这两种音乐文化融合与变异的产物。
起先“克隆宗”指的是一种小乐队(包括曼陀林、长笛、小提亲、吉他和用来拨奏的大提琴、三角铁、手鼓和5弦小吉他)。
这种小乐队早在19世纪初富有的葡萄牙人家中已经供养着了,后来这种乐队逐渐走出了葡萄牙人的居留地而传遍全爪哇,在这一过程中它吸收了本土音乐——甘美兰音乐的一些要素。
星星索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第三单元世界民族之声(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让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激发学生了解多元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世界优秀音乐作品的热情。
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亚洲音乐的概况,知道亚洲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以及加深对亚洲文化各个地区音乐文化产物融合的理解。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日本和朝鲜音乐特点,简单的哼唱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星星索》,体验印度音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重点:1、学会判断个别国家主要受什么音乐文化的影响。
2、东南亚(印尼)、南亚(印度)音乐风格的把握。
教学难点:东南亚(印尼)、南亚(印度)音乐风格的把握。
课前准备1、教师在上课前要搜集很多关于亚洲音乐文化的资料,了解亚洲音乐的概况,知道亚洲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尤其是印度)下载各种民族典型的图片、音乐、视频资料。
2、为了更加拓宽学生视野,能更好的感受、体验亚洲音乐,把美的一面带给学生,同时也为了体现音乐课的音乐主体性,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学生在乐曲《欢迎》的音乐声中进入课堂,师生问好。
2、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游戏,名称叫;生1:朝鲜、日本、印度??;生2:蒙古、新疆、阿拉伯??;师:同学们的观察力真敏锐,回答得非常正确;[音响与画面的完美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勾起学生;3、东亚(朝鲜日本);(1)师:亚洲的音乐文化根据地理位置可划分为五大;首先将去哪个国家呢?我们先欣赏一个片段,然后我请;生1:是三拍子的??;生2: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游戏,名称叫做“记忆比拼”。
我将在短时间内为大家展示几幅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饰,看完后请同学说说,你发现了几个国家的民族服饰?(出示幻灯片1)生1:朝鲜、日本、印度?生2:蒙古、新疆、阿拉伯?师:同学们的观察力真敏锐,回答得非常正确。
第三单元世界民族之声(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专心聆听亚洲部分国家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有关音乐作品的风格。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了解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基础。
3、情感与价值观:对有关音乐作品的情绪、风格进行简单的评述。
教学重点:亚洲部分国家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的欣赏。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对听到的音乐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联想欣赏法、合作学习法、引导表现法五、教学过程:1、导入:欣赏音乐片段,让学生根据听到的音乐,列举三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2、日本:(1)出示课件,飞机飞往日本,出现日本富士山和日本的樱花。
(2)提问:同学们说说日本的印象?(3)欣赏东亚的日本歌曲《樱花》。
(4) 学生通过上述音乐共用性材料的欣赏与感悟,归纳出日本歌曲的有关特征。
(5)提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使用的乐器和中国的哪种民间乐器相似?3、介绍巴基斯坦的歌曲《美丽的国土》(1)播放歌曲。
(2)学生学唱歌曲。
(3)提问:同学们能不能说出一二首赞美和歌唱祖国的歌曲?4、介绍阿拉伯音乐《阿拉伯舞曲》(1)播放阿拉伯舞蹈音乐《阿拉伯舞曲》。
(2)音乐中有几种什么乐器?(3)全体学生随音乐旋律歌唱。
(4) 提问:同学们能不能说出阿拉伯歌曲的风格?5.介绍印度音乐《拉格》(1)了解“拉格”和西塔尔乐器。
西塔尔:拨奏弦鸣乐器。
流行于南亚地区。
印度的西塔尔有多种,弦4-7根不等。
可以独奏也可以合奏。
6、介绍土耳其民歌《厄尔嘎兹》(1)说说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2)听赏这首歌曲时,可边划拍边轻声跟唱。
六、整合与拓展1、听辩竞赛(1)启发学生自己确定利用何种体态语言来表现各个地方的音乐特点。
(2)听歌曲片段,学生做出反应。
2、整合在引导学生听赏本课音乐的基础上,谈谈他们在音乐情绪、风格、表现形式、主题等方面有什么异同?3.拓展请学生课后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个国家,收集该国的风土人情及图片,下次课交流。
湘艺版(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湘艺版(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同一首歌§1.1 歌曲《同一首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课前训练】1.发声练习:3/4 5 3 1 | 5 31 ‖lu lu lu la lala2.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早已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的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二、教授新课1.介绍歌曲师:歌曲创作于1990年,作为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
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
《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5.12汶川大地震、4.14青海玉树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灾区人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星星索1教学目标1、对聆听印度尼西亚“甘美兰乐队”的音乐感兴趣,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星星索》,并用固定音型陪伴唱。
2、能用轻柔的声音演唱、背唱日本著名民歌《樱花》,并能用竖笛参与演奏,体会其独具特色的五声音阶的音调特征。
认知日本音乐及常用民族乐器。
2学情分析音乐课如果单单只是教唱几首歌曲是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的,要通过唱、练、赏、游的方式让学生能对音乐产生兴趣,特别是能学会欣赏不同国家、民族及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音乐来起到美育的作用。
由于我校学生来自农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别,对于有特长的学生,我会尽量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在教学中,有些学生能通过点拨就可以学会,而有些学生则要进行反复的训练。
学习乐理知识有时让学生感到枯燥,甚至个别学生会感到厌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上课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的方式进行。
我的竞赛中每次都设有奖励分和处罚分,奖励分主要是奖励给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个别能抢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的个人也可以为小组获得奖励分;处罚分则是针对小组中有违反纪律的现象。
通过教学实践,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同学们以得奖励分为荣,以被扣分为耻辱,学习热情高涨。
为了得到更高的奖励分同学之间学习上也是互相帮助,达到了我在教学设计中面向全体的目的。
3重点难点1、日本、印度尼西亚的音乐特征。
2、竖笛演奏日本著名民歌《樱花》。
3、歌曲《星星索》三连音的演唱。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旅游已成为现代人追求的一种时尚,谁来说说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大家想不想出国旅游?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到国外去走一走、瞧一瞧,了解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与民歌特点。
(板书:世界民族之声) 交流自己曾经旅游过的地方,通过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兴趣活动2【讲授】欣赏歌曲《星星索》1、欣赏歌曲《星星索》风景原文版。
提问:同学们,这是哪个国家的歌曲呢?对这个国家你们了解多少呢?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是东南亚国家。
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全册歌曲教案湘艺版(湘教版)教材目录第一单元同一首歌同一首歌我听见时光的声音五线谱识读(六)和弦和声第二单元八音和鸣(四)春江花月夜草原上三六小放驴第三单元世界民族之声(一)星星索樱花美丽的国土拉格厄尔嘎兹阿拉伯舞曲第四单元华夏乐章(二)客家之歌红旗颂地平线交响诗第五单元我和你我和你友谊地久天长手拉手第六单元七彩管弦(四)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交响曲第七单元当兵的人当兵的人好男儿就是要当兵打靶归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第八单元舞剧撷英木偶舞场景西班牙舞曲俄罗斯舞曲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扫码下载全册音频课件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同一首歌§1.1 歌曲《同一首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课前训练】1.发声练习:3/4 5 3 1 | 5 3 1 ‖lu lu lu la la la2.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早已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的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二、教授新课1.介绍歌曲师:歌曲创作于1990年,作为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
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
《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2019-2020学年八年级音乐下册第3单元《世界民族之声(一)》星星索教学设计2 湘教版1教学目标1、能用柔和、抒情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星星索》,并能用固定音型“啊,星星索”为歌曲伴唱。
2、用演唱、律动等活动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让学生了解甘美兰乐队。
2教材分析《星星索》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三单元“世界民族之声”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一首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中部地区巴达克人的船歌,这首歌曲为44拍,全曲为带再现的三段体,全曲采用“前紧后松”的写作手法,具有典型的船歌特点,以固定音型“啊,星星索”作为伴唱,曲调缓慢、悠扬,唱法柔和、松弛、略带哀伤,表达了一种思念之情。
3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演唱《星星索》2、掌握固定音型节奏,并为歌曲伴唱。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歌曲,说到印度尼西亚,同学们知道它在哪吗?生:略师:印尼的国土又有怎样的特点呢?生:略师: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具有“千岛之国”的称誉,在岛与岛之间,船就称为了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不但船承担交通任务,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韵味,人们经常泛舟歌唱,陶冶了性情,抒发了情感,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印尼的船歌《星星索》。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的问题引入,学生对印尼做初步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初听歌曲1、带问题欣赏歌曲《星星索》(1)听音乐感受画面(2)歌曲抒发了划船人怎样的情感呢?生:略(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歌曲,边听边想象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为更深入的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是一首印尼苏门答腊中部地区巴达克人的船歌,大多数聚居在多巴湖的周围,这里湖水清澈,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巴达克人经常在湖上泛舟歌唱。
那大家在听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歌曲中反复出现的固定伴唱呢?谁来给大家模唱一下?生:略师:好,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个固定伴唱吧学生唱谱加词后师领唱,生划船伴唱。
《星星索》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星星索》,感受亚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2、能够唱出二声部合唱统一、和谐的效果。
3、利用排练合唱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弱起小节的了解、掌握。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曲目欣赏。
1、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
东南亚音乐,最早受中国和印度文化的影响,后来受伊斯兰和欧洲文化的影响。
如泰国、印尼的古典音乐,大型的敲击乐队是东南亚音乐的特点之一。
2、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
(1)请学生观看几幅图片,猜一猜是哪个国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对印尼作简要介绍,针对苏门答腊岛请学生谈谈去年的海啸,切入爱心教育,引出曲目《星星索》简介并聆听。
优美的情歌,表达对心爱姑娘的深切的思念。
星星索是划船时伴随桨起落节奏的哼声。
歌曲以固定音型“啊,星星索”作为伴唱。
(3)学唱与学划船。
(4)引导学生进行“划船”律动。
3、印度民间乐曲《欢迎》。
(1)抛出话题:印度知道多少?(2)学生谈过后,分别请历史嘉宾和地理嘉宾参与互动。
(3)教师引导学生浏览屏幕文字。
印度音乐绚丽多彩,特色鲜明。
那带有鼻音色彩的歌声,那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那如怨如诉、绵延不断的旋律,那波浪形、曲线式的音乐进行,那余音缭绕、婉转曲折的琴声,那呜咽哀伤、令人断肠的笛声,那始终伴随着乐曲的持续音,以及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和演奏,构成了一幅幅宁静、和谐的印度风光。
(4)介绍并欣赏乐曲后进行适当的教学拓展(印度歌曲欣赏)。
这是印度拉贾斯坦的一首著名民间乐曲,用萨朗吉演奏,伴以鼓和笛子等乐器。
萨朗吉是一种印度民间乐器,被称为印度的小提琴,音色柔美、抒情,善于模仿人声。
三、反馈与小结。
1、今天我们欣赏了一种神奇的演唱方法,它叫什么?2、今天欣赏的外国民间乐器的名称是什么?。
世界民族之声(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星星索》教学目标:1.能用抒情、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星星索》,感受东南亚音乐的特点。
2.能用固定音型为歌曲伴唱,体会和谐统一的合唱形式。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团结向上的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用抒情、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星星索》。
教学难点:用固定音型“啊,星星索”做二声部为歌曲伴唱。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如果要发现音乐的美,就必须认真地倾听音乐。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地测试下大家的音乐审美能力,我们来做个看图猜音乐的小游戏,听完音乐后举手发言,说出你听到的音乐是哪个地域的歌曲?是欧洲的呢?还是东南亚的呢?(PPT展示印尼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联想,播放MP3歌曲《星星索》)。
生:东南亚。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对,可是东南亚是一个广泛的地理概念,总共有11个国家组成。
其中在音乐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国家要属印度尼西亚了,因为它的音乐非常美很有热带风情,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印度尼西亚的音乐。
二、新授课1.印度尼西亚简介:师:印度尼西亚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之一;约由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
印度尼西亚人口超过2.48亿,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国家,由上百个民族组成。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进一步地了解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情。
播放视频:《十说你不知道的印度尼西亚》。
师:刚才我们通过短片对印度尼西亚有了简单的了解,那么它的音乐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首歌曲一起来学习下印尼的音乐。
2.歌曲学习A.PPT展示《星星索》简介:《星星索》是一首印尼苏门答腊中部地区巴达克人的船歌。
巴达克的主要分布有苏门答腊中部和北部山区,大多数聚居在多巴湖的周围。
他们主要从事农业,这里湖水清澈,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巴达克人经常在湖上泛舟歌唱。
这首印尼民歌是无伴奏合唱曲,以固定音型“啊,星星索”作为伴唱。
第三单元世界民族之声《星星索》欣赏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外国民歌,使学生初步了解几个国家民歌的风格和特点。
2、结合欣赏外国民歌,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速度、力度在表内容与情感方面所起的作用。
3、结合欣赏外国民歌,讲解外国民歌及人声的分类知识。
教学重点:感受外国民歌的特点,了解人声的类别。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及其变化,体验歌曲的基本风格及特点。
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导入旅游已成为现代人追求的一种时尚,谁来说说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大家想不想出国旅游?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到国外去走一走、瞧一瞧,了解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与民歌特点。
(板书:世界民族之声) 交流自己曾经旅游过的地方,通过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兴趣二、进行新课(一)、欣赏朝鲜族民歌。
了解朝鲜国家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及其民歌特点,了解朝鲜国家的民歌特点。
1、地理位置。
第一站朝鲜,谁能指出朝鲜国家的地理位置?(课件:世界地图)2、风土人情。
关于朝鲜民族你都了解哪些?(学生回答)让我们来听听导游的介绍。
(课件:朝鲜简介)3、人声类别。
朝鲜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典雅多姿,歌声更是令人回味,让我们欣赏一首由朝鲜姑娘演唱的民歌《桔梗谣》,感受一下她们的声音特点(播放)。
谁来说说演唱者的声音特点?它属于女声中的哪一类?由此引出人声的类别:男声、女声与童声,总结不同声音类别的音色特点。
(课件)4、民歌特点。
歌曲中反复唱到“道拉基”,谁来谈谈你是怎样理解“道拉基”这三个字?道拉基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在下面的音响画面中寻找答案,欣赏时请大家再思考两个问题:①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②与我国民歌中哪种体裁相似?(课件《桔梗谣》)听后回答问题。
5、即兴表演。
朝鲜人民用载歌载舞的形式欢迎我们,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入乡随俗,即兴表演一个节目?让我们一起演唱《桔梗谣》,哪些同学愿意伴舞?(表演歌伴舞《桔梗谣》),在地图上指出朝鲜国家的地理位置。
《星星索》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文化与音乐结合讲述的方式,使学生开阔视野,感受到亚洲文化的丰富多样,学会尊重多元文化,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赏作品、学习作品、讲授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
【知识与技能】学生学唱《星星索》,掌握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印尼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了解亚洲音乐的特征。
【难点】分两个声部视唱《星星索》并用肢体语言,感受克隆宗歌曲的特点。
三、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进行提问:亚洲不仅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洲,而且人口也是最多的。
几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产生了灿烂的音乐文化,除我们熟知的中国音乐外,大家还知道有哪些呢?2.学生根据他们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平时的了解作出回答。
教师总结:五大区音乐文化。
印度音乐在南亚次大陆欣欣向荣,还有西亚的阿拉伯古典音乐、日本的雅乐、朝鲜的唐乐……亚洲音乐呈现出一幅幅千姿百态、独具东方神韵的图象。
顺势引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1.为学生出示关于印尼的一些图片和人物服饰,让学生判断是哪个国家?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总结:亚洲有一个国家的民族比我国还要多,由一百多个民族组成。
它由13700多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这个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2.播放歌曲《星星索》,并提问学生:这首歌曲带来的感受是什么?情绪如何?带来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总结:歌曲节奏比较缓慢、悠扬,略带哀伤。
(三)探究学习1.老师再次给学生播放《星星索》,学生进行聆听并跟着学唱,在学唱中思考:歌曲结构有什么特点?曲调和歌声分别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学生自由讨论,老师总结:①歌曲曲调缓慢、悠扬,每句节奏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
②表达对心爱的姑娘的深切思念,是一首优美的情歌。
歌曲以固定音型“啊,星星索”作为伴唱。
(“星星索”是划船时伴随船浆起落节奏的哼声。
《星星索》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星星索》,感受亚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2、能够唱出二声部合唱统一、和谐的效果。
3、利用排练合唱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弱起小节的了解、掌握。
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曲目欣赏。
1、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
东南亚音乐,最早受中国和印度文化的影响,后来受伊斯兰和欧洲文化的影响。
如泰国、印尼的古典音乐,大型的敲击乐队是东南亚音乐的特点之一。
2、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
(1)请学生观看几幅图片,猜一猜是哪个国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对印尼作简要介绍,针对苏门答腊岛请学生谈谈去年的海啸,切入爱心教育,引出曲目《星星索》简介并聆听。
优美的情歌,表达对心爱姑娘的深切的思念。
星星索是划船时伴随桨起落节奏的哼声。
歌曲以固定音型“啊,星星索”作为伴唱。
(3)学唱与学划船。
(4)引导学生进行“划船”律动。
3、印度民间乐曲《欢迎》。
(1)抛出话题:印度知道多少?
(2)学生谈过后,分别请历史嘉宾和地理嘉宾参与互动。
(3)教师引导学生浏览屏幕文字。
印度音乐绚丽多彩,特色鲜明。
那带有鼻音色彩的歌声,那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那如怨如诉、绵延不断的旋律,那波浪形、曲线式的音乐进行,那余音缭绕、婉转曲折的琴声,那呜咽哀伤、令人断肠的笛声,那始终伴随着乐曲的持续音,以及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和演奏,构成了一幅幅宁静、和谐的印度风光。
(4)介绍并欣赏乐曲后进行适当的教学拓展(印度歌曲欣赏)。
这是印度拉贾斯坦的一首著名民间乐曲,用萨朗吉演奏,伴以鼓和笛子等乐器。
萨朗吉是一种印度民间乐器,被称为印度的小提琴,音色柔美、抒情,善于模仿人声。
三、反馈与小结。
1、今天我们欣赏了一种神奇的演唱方法,它叫什么?
2、今天欣赏的外国民间乐器的名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