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制图第五章,投影变换-换面法
- 格式:ppt
- 大小:732.50 KB
- 文档页数:21
第五章投影变换
•本章介绍投影变换,仅介绍变换投影面法,它是解决空间几何元素定位和度量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图解问题的难易程度不仅取决于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几何元素与投影面以及投射方向的相对位置。
一般位置元素和特殊位置元素求解方法比较
投影变换基本方法:
1、换面法
2、旋转法
换面法基本原理
5.1 换面法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
★如何求一般位置平面的真实大小?
解决方法:更换投影面。
面法:
物体本身在空间的位置不动,而用某一新投影面(辅助投影面)代替原有投影面,使物体相对新的投影面处于解题所需要的有利位置,然后将物体向新投影面进行投射。
换面法的四个基本问题:
2.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成投影面垂直线1.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成投影面平行线
3. 把一般位置平面变成投影面垂直面
4. 把一般位置平面变成投影面平行面变换一次投影面
变换一次投影面
变换两次投影面
变换两次投影面
需先在面内作一条投影面平行线
四、解题时一般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⒈分析已给条件的空间情况,弄清原始条件中
物体与原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把这些条件
抽象成几何元素(点、线、面等)。
⒉根据要求得到的结果,确定出有关几何元
素对新投影面应处于什么样的特殊位置(垂
直或平行),据此选择正确的解题思路与方
法。
⒊在具体作图过程中,要注意新投影与原投影
在变换前后的关系,既要在新投影体系中正
确无误地求得结果,又能将结果返回到原投
影体系中去。
§5.2 换面法1.基本概念在V/H 投影体系中,三角形ABC是铅垂面,若欲得出三角形ABC的实际形状可以建立一个新的投影体系V1/H。
在建立新的体系V1/H时,使V1∥△ABC。
换面法:在上述实例中,原投影体系中的V为旧投影面,H为保留(不变)投影面。
V1为新建投影面。
新投影面的选择应符合如下条件:1) 新建投影面与保留投影面垂直,形成一个新的两面体系。
2) 新建投影面在处于有利解题的位置,使问题简化。
图5-12.点的换面旧的两面体系V/H,保留H面,新建V1垂直H,形成新的二面体系V1/H。
点A向V1做投影a1'。
在图5-2中,a1'到ox1轴的距离反映了空间点A到H面的距离,在投影变换中,A到H 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
而在旧的体系V/H中,A点的V面投影a'到ox轴的距离=A到H面距离。
因此,投影图 5-3中,a1'a x1=a'a x图5-2 图5-3换H面(图5-4)-(图5-5)体现做图过程:无论变换点的正面投影还是水平投影,点在新,旧两投影体系中的投影之间,如下投影规律:1)新投影与不变投影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新投影轴2)新投影到新轴的距离等于旧投影到旧轴的距离图5-4 图5-5点的换面规律(1)点的新图影和保留图影的连线垂直于新的图影轴;(2)点的新图影到保留图影的距离等于被替换的图影到旧图影轴的距离。
3.直线的换面3.1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平行线例5-1如图5-6,在V/H体系中有一般位置直线AB,求AB的实长和α角。
图5-6 图5-7分析:我们知道,当直线平行于某个投影面时,直线在该投影面的投影反映直线的实长并且投影与投影轴的夹角反映直线对相应投影面的倾角,所以,欲求AB的实长和α角,可以①建立一个新的投影面V1,使AB与之平行;②保留H面,去掉V面,即使新的投影轴OX1‖ab(使图中红色部分出现)做图步骤:1)做OX1‖ab2) 按点的换面规律,求出a1',b1'3) 连接a1'b'其即为AB的实长,且a1'b'与OX1夹角=α(在H/V1 二面体系中,AB 是V1面的平行线)若欲求AB的实长和AB对V面的倾角β则可以保留V面,去掉H面,建立一个新的投影面H1,使AB平行于H1,如图5-7,a1b1=AB实长,a1b1与OX1夹角=β3.2 将投影面平行线变换为新投影面的垂直线例5-2如图5-8,在V/H体系中有一正平线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