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系统命名法
- 格式:ppt
- 大小:3.96 MB
- 文档页数:101
有机物系统命名法1.带支链烷烃主链选碳链最长、带支链最多者。
编号按最低系列规则。
从*侧链最近端编号,如两端号码相同时,则依次比较下一取代基位次,最先遇到最小位次定为最低系统(不管取代基性质如何)。
2,3,5-三甲基己烷,不叫2,4,5-三甲基己烷,因2,3,5与2,4,5对比是最低系列。
取代基次序IUPAC规定依英文名第一字母次序排列。
我国规定采用立体化学中“次序规则”:优先基团放在后面,如第一原子相同则比较下一原子。
2-甲基-3-乙基戊烷,因—CH2CH3>—CH3,故将—CH3放在前面。
2.单官能团化合物主链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带侧链最多者,称为某烯(或炔、醇、醛、酮、酸、酯、……)。
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醚则以烃为母体,以卤素、硝基、烃氧基为取代基,并标明取代基位置。
编号从*近官能团(或上述取代基)端开始,按次序规则优先基团列在后面。
3.多官能团化合物(1)脂肪族选含官能团最多(尽量包括重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官能团词尾取法习惯上按下列次序,—OH>—NH2(=NH)>C≡C>C=C如烯、炔处在相同位次时则给双键以最低编号。
(2)脂环族、芳香族如侧链简单,选环作母体;如取代基复杂,取碳链作主链。
(3)杂环从杂原子开始编号,有多种杂原子时,按O、S、N、P顺序编号。
4.顺反异构体(1)顺反命名法环状化合物用顺、反表示。
相同或相似的原子或基因处于同侧称为顺式,处于异侧称为反式。
(2)Z,E命名法化合物中含有双键时用Z、E表示。
按“次序规则”比较双键原子所连基团大小,较大基团处于同侧称为Z,处于异侧称为E。
次序规则是:(Ⅰ)原子序数大的优先,如I>Br>Cl>S>P>F>O>N>C>H,未共享电子对:为最小;(Ⅱ)同位素质量高的优先,如D>H;(Ⅲ)二个基团中第一个原子相同时,依次比较第二、第三个原子;(Ⅳ)重键分别可看作(Ⅴ)Z优先于 E,R优先于S。
5.旋光异构体(1)D,L构型主要应用于糖类及有关化合物,以甘油醛为标准,规定右旋构型为D,左旋构型为L。
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有机物系统命法是有机化学中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学习有机化学必备知识。
目前中学化学教材上介绍的系统命名法比较简单,而在习题教学中却又经常碰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有机物,对于这些有机物,仅掌握教材中介绍的命名原则是无法对它们进行命名的。
1 习惯命名法习惯命名法又称普通命名法,用于比较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采用习惯命名法对烷烃进行命名,通常是根据碳原子数对烃命名,碳原子数在10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分子数在10以上的用汉字数表示。
如CH4、CH3CH3、CH3CH2CH3分别为甲烷、乙烷、丙烷,CH3(CH2)15CH3称为十七烷等。
习惯命名法能直接看出烷烃中所含的碳原子数,比较直观。
习惯命名法的缺点是难以对较复杂的有机物命名。
如:正戊烷CH3-CH2-CH2-CH2-CH 3 异戊烷CH3-CH(CH3)-CH2-CH3新戊烷C-(CH3)4都是戊烷,但这三种戊烷结构不同,互称同分异构体,而习惯命名法要区分开这三种不同的戊烷,就比较麻烦,分别用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区分。
对同分异体较多的烷烃,就很难分开命名.2 系统命名法2.1 选取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链;2.2 从靠近官能团的一端开始给主链碳原子编号,得出主链上支链或取代基的位次号。
编号要遵循“最低系列原则”,即从不同方向给碳链编号时,得到不同的编号系列,比较各系列的位次,最先遇到最小位次者,为最低系列。
例如:(1)这个化合物为3,3, 4 -三甲基己烷,而不是3,4, 4 -三甲基己烷(2).这个化合物为:2,3,3—三甲基戊烷2.3 确定支链或取代基列出顺序。
当主链上有多个不同的支链或取代基时,应先按“顺序规则”排列支链或取代基的优先次序,命名时“较优”基团后列出。
“顺序规则”要点如下:1).比较主链碳原子上所连各支链、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的原子序数的大小(同位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原子序数较大者为“较优”基团。
引言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元素的化合物的一门学科,其研究的对象广泛而复杂,因此需要一种既系统又统一的命名法来命名这些化合物。
有机化学的系统命名法是指根据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来命名化合物的一种规则和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有机化学的系统命名法,并对其结构和应用进行阐述。
正文内容:1. 基本原则在有机化学的系统命名法中,有一些基本的命名原则。
首先,要根据化合物的功能基团进行命名,功能基团是指影响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基本结构单元。
其次,要根据化合物的碳骨架进行命名,碳骨架是指化合物中碳原子的连续排列。
最后,要根据化合物中其他原子或基团的位置进行命名,这些原子或基团通常被称为取代基。
2. 命名规则系统命名法中有一些具体的命名规则,这些规则用来确定命名中的各个部分。
首先,要根据化合物的最长连续碳链来确定主链,并根据主链的长度来确定前缀。
其次,要根据主链上的取代基来确定它们的位置,并在命名中使用数字来表示。
还有一些其他的规则,例如根据它们的功能基团来添加后缀和前缀,根据它们的相对位置来确定位置号。
3. 命名举例为了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系统命名法,我们以几个化合物为例进行命名。
首先,考虑到乙烯,它的主链只有两个碳原子,因此它的前缀是“乙”,并且不需要添加其他的后缀和前缀。
其次,考虑到甲烷,它的主链只有一个碳原子,因此它的前缀是“甲”,并且不需要添加其他的后缀和前缀。
再次,考虑3-氯-2-甲基戊烷,它的主链有五个碳原子,因此它的前缀是“戊”,并且需要在命名中使用数字来表示3-氯和2-甲基的位置。
4. 命名应用有机化学的系统命名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首先,它可以用于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通过命名可以获得化合物的详细信息。
其次,它可以用于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化合物,通过命名可以区分不同位置和不同取代基的化合物。
此外,有机化学的系统命名法还可以用于命名新合成的化合物,方便科学家进行研究和交流。
5. 命名的局限性有机化学的系统命名法虽然是一种较为系统和统一的命名方法,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规则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它们在化学和生物学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为了便于沟通和理解,有机化合物需要按照一定的命名方法和规则进行命名。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规则,并提供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I. 命名方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主要包括系统命名法和非系统命名法。
1. 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基于它们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在系统命名法中,通过规定的命名规则和一系列前缀、中缀和后缀,可以准确地表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1)顺序:按照已有的系统命名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通常从最简单的化合物开始,然后按照它们的结构进行进一步命名。
(2)碳原子编号:对于有机化合物,碳原子一般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编号。
首先找到主链(具有最大数量的碳原子的连续碳链),然后从主链上的一个端点开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号。
(3)取代基命名:如果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上附加了其他基团,需要对这些基团进行命名并指定它们在主链上的位置。
(4)主链命名:有机化合物的主链通常根据碳原子数目和它们的性质命名。
例如,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分别表示含有1个、2个、3个和4个碳原子的直链烃。
(5)功能基团命名: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些基团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和功能。
这些基团也依据一系列命名规则进行命名。
2. 非系统命名法非系统命名法主要使用常见的通用名称来命名有机化合物。
这些通用名称可以根据化合物的特性和用途来命名,但可能会导致不准确或混淆。
II. 命名规则1. 正规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包括以下方面:(1)使用最简单的父链来命名化合物。
(2)对于有官能团的化合物,需要标记官能团的位置,并指定官能团的类型。
(3)使用取代基的前缀来命名有机化合物中的取代基。
(4)遵循一定的优先级来命名化合物的取代基,例如取代基的编号按照字母表顺序排列。
2.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示例:(1)醇类命名规则:以父链的长度和醇官能团为基础,取代基则按照字母表顺序进行命名。
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是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1892年在日内瓦召开了有机化学命名法则大会,1957年,IUPAC 修订了国际命名法。
目前采用的命名法是1982年修订的中文系统命名法。
有机系统命名最长碳链作主链,主链须含官能团;支链近端为起点,阿拉伯数依次编;两条碳链一样长,支链多的为主链;主链单独先命名,支链定位名写前;相同支链要合并,不同支链简在前;两端支链一样远:编数较小应挑选。
一般规则取代基的顺序规则当主链上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基团的先后顺序。
一般的规则是: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质量越大,顺序越高;如果第一个原子相同,那么比较它们第一个原子上连接的原子的顺序;如有双键或三键,则视为连接了2或3个相同的原子。
以次序最高的官能团作为主要官能团,命名时放在最后。
其他官能团,命名时顺序越低名称越靠前。
主链或主环系的选取以含有主要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靠近该官能团的一端标为1号碳。
如果化合物的核心是一个环(系),那么该环系看作母体;除苯环以外,各个环系按照自己的规则确定1号碳,但同时要保证取代基的位置号最小。
支链中与主链相连的一个碳原子标为1号碳。
数词位置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官能团的数目用汉字数字表示。
碳链上碳原子的数目,10以内用天干表示,10以外用汉字数字表示。
1.命名步骤:(1)选母体------以最长的碳链为主链;(2)编序号-----靠近支链(小、多)的一端;(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2.名称组成: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3.数字意义:阿拉伯数字---------取代基位置汉字数字---------相同取代基的个数.最小原则:当支链离两端的距离相同时,以取代基所在位置的数值之和最小为正确.最简原则:当有两条相同碳原子的主链时,选支链最简单的一条为主链.。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化合物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化合物一、介绍在化学中,为了方便识别和命名各种化合物,采用了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是一种基于化学结构和功能组的规则,用来给化合物命名并标识其组成和结构。
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以及其他元素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在有机化学中,采用了一套严格的规则来命名这些复杂的分子。
1. 碳骨架有机分子通常由一个或多个碳骨架组成。
碳骨架可以是直链、支链、环状或含有多个环状结构。
根据碳骨架的类型,可以将有机分子进行分类。
2. 主链选择在命名有机分子时,首先需要确定主链。
主链是指具有最长连续碳原子链的部分。
通常选择具有最多取代基(即连接到主链上的其他原子或原团)的主链作为主要框架。
3. 取代基取代基是连接到主链上的其他原子或原团。
每个取代基都需要被标记,并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常见的取代基包括甲基(-CH3)、乙基(-CH2CH3)和羟基(-OH)等。
4. 功能团有机分子中的功能团是指具有特定性质和反应的原子或原团。
常见的功能团包括羰基、羟基、氨基和醇基等。
根据功能团的存在,可以为化合物赋予不同的后缀。
5. 后缀和前缀根据主链上存在的功能团,可以为化合物添加相应的后缀或前缀,以表示其化学性质。
醇类化合物以“-ol”作为后缀,酮类化合物以“-one”作为后缀。
6. 具体命名规则根据以上原则和规则,可以使用系统命名法来命名各种有机化合物。
这些规则非常详细且复杂,需要一定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三、无机化合物的命名无机化合物是由非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在无机化学中,同样采用了一套系统命名法来给这些化合物命名。
1. 阳离子和阴离子无机分子通常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
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团,阴离子是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团。
根据离子的组成,可以将无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2. 离子化合物的命名对于离子化合物,通常先命名阳离子,然后是阴离子。
阳离子的名称不变,阴离子的名称根据其元素种类和电荷进行调整。
有机化学命名总结
有机化学中的命名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命名法:
1. 碳链命名法: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命名法之一。
首先确定主链,然后根据主链上碳原子的数量和编号来命名。
例如,乙烷被命名為 CH3-CH2-CH3。
2. 系统命名法:这种方法是用于命名复杂的有机分子。
首先确
定分子中的每个原子,然后按字母顺序列出每个原子,并使用特定的标记来表示每个原子的连接方式。
例如,对于乙醇,系统命名法为
C2H5OH。
3. 分支命名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命名取代基。
首先确定主链,然后确定主链上每个碳原子上的取代基,并按照字母顺序命名这些取代基。
例如,对于苯甲酸,分支命名法为 C6H5CO2H。
4. 单名命名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命名简单的有机分子。
使用
单名命名法时,只需列出分子中的每个原子,而不需要考虑它们的连接方式。
例如,对于丙酮,单名命名法为 C3H5O。
在有机化学中,使用不同的命名法可以方便地命名不同的有机分子。
了解这些命名法对于理解和解释有机分子的结构和性质非常重要。
有机物命名法有机物的命名方法有系统命名法,习惯命名法,有些有机物还有俗名。
一,系统命名法(IUPAC)IUPAC有机物命名法是一种有系统命名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该命名法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的,最近一次修订是在1993年。
其前身是1892年日内瓦国际化学会的“系统命名法”。
最理想的情况是,每一种有清楚的结构式的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用一个确定的名称来描述它。
它其实并不是严格的系统命名法,因为它同时接受一些物质和基团的惯用普通命名。
中文的系统命名法是中国化学会在英文IUPAC命名法的基础上,再结合汉字的特点制定的。
1960年制定,1980年根据1979年英文版进行了修定。
1: 一般规则取代基的顺序规则当主链上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基团的先后顺序。
一般的规则是:1. 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质量越大,顺序越高;2.如果第一个原子相同,那么比较它们第一个原子上连接的原子的顺序;如有双键或三键,则视为连接了2或3个相同的原子以次序最高的官能团作为主要官能团,命名时放在最后。
其他官能团,命名时顺序越低名称越靠前。
主链或主环系的选取以含有主要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靠近该官能团的一端标为1号碳。
如果化合物的核心是一个环(系),那么该环系看作母体;除苯环以外,各个环系按照自己的规则确定1号碳,但同时要保证取代基的位置号最小。
支链中与主链相连的一个碳原子标为1号碳。
数词位置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官能团的数目用汉字数字表示。
碳链上碳原子的数目,10以内用天干表示,10以外用汉字数字表示。
各类化合物的具体规则烷烃找出最长的碳链当主链,依碳数命名主链,前十个以天干(甲、乙、丙...)代表碳数,碳数多於十个时,以中文数字命名,如:十一烷。
从最近的取代基位置编号:1、2、3...(使取代基的位置数字越小越好)。
以数字代表取代基的位置。
数字与中文数字之间以- 隔开。
有多个取代基时,以取代基数字最小且最长的碳链当主链,并依甲基、乙基、丙基的顺序列出所有取代基。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系统命名法详解在化学的领域中,准确地给有机化合物命名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如同给每个人赋予一个独特的名字,让我们能够清晰地识别和交流。
而系统命名法,就是一种科学、规范且严谨的给有机化合物命名的方法。
系统命名法的基础是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准确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部分——碳链。
碳链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其他的原子或基团则连接在这个骨架上。
对于烷烃的命名,是系统命名法的基础。
烷烃是只含有碳碳单键和碳氢键的有机化合物。
我们先确定主链,即最长的连续碳链。
然后,从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
例如,对于戊烷,如果有一个甲基在第二个碳原子上,我们就命名为 2-甲基戊烷。
这里的“2”表示甲基所在的碳原子的位置。
当有机化合物中含有官能团时,命名就有了更多的规则。
常见的官能团有羟基(OH)、羧基(COOH)、醛基(CHO)、酮基(>C=O)等等。
以醇为例,如果主链上有羟基,那么要以包含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编号时,要让羟基的位置编号尽可能小。
比如,有一个羟基在第三个碳原子上的己醇,就叫做 3-己醇。
羧酸的命名则是将包含羧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从羧基一端开始编号。
例如,有一个羧基在第二个碳原子上的戊酸,就叫做 2-戊酸。
对于烯烃和炔烃,除了要确定主链和编号外,还需要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
例如,有一个双键在第二个碳原子和第三个碳原子之间的戊烯,就叫做 2-戊烯。
当有机化合物中有多个官能团时,命名就需要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
常见官能团的优先顺序为:羧基>醛基>羟基>双键>三键>卤素>硝基等。
如果一个有机化合物同时含有羟基和羧基,那么它属于羧酸类,要以羧基为母体进行命名。
此外,对于环状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又有其特殊的规则。
对于简单的环烷烃,根据环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环某烷”。
如果环上有支链,编号同样从与支链连接的碳原子开始。
对于芳香族化合物,如苯环,当苯环上有取代基时,按照“邻、间、对”的位置关系进行命名,或者用数字标明取代基的位置。
有机化学总结一、有机化合物命名总结(一)、系统命名法总结1、选主链。
选择(含有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
如果主链C 相同,则应选择支链最多的碳链作为主链。
2、 编号。
首先,使得官能团的位次最小;其次,取代基遵循“位次之和最小”原则,当位次之和相等时,使得小的取代基位次较小(同样适用于烯炔编号)。
3、命名。
取代基写在前面,母体写在后面,注意逗号和半字线的使用。
经典习题1、如果主链C 相同,则应选择支链最多的碳链作为主链。
2当位次之和相等时,使得小的取代基位次较小(同样适用于烯炔编号)、练习题:1、CH 3CH 2CHCH 2CH 3CH 32、CH 3-CH-CH 2-CH-CH-CH 3CH 3Cl CH 33、 ClCH 3 4、 OHOH5、 CH 3C-OCH 2CH 2CH 3O6、 N H 3C H 3C CH 2CH 37、CH 2-CH-CH 3Cl8、NHCOCH 39、C OCH 3 10、CH 3CH 2CH 2-C-CH 3O 11、CH 3CH 2-CH-CHO CH 3 12、 CH 3CH-CH 2-CHCH 3COOH COOH13、碳酸 14、尿素15、3,3-二甲基-1-己炔 16 、对二溴苯17、硫酸 18、4-甲基-3,5-庚二酮19、乙酰乙酸乙酯 20、甲异丙醚1、 3-甲基戊烷2、 2,5-二甲基-3氯己烷3、 邻氯甲苯4、 间苯二酚5、 乙酸丙酯6、N ,N-二甲基乙胺7、 2氯-1-苯基丙烷8、乙酰苯胺 9、苯乙酮 10、 2-戊酮(甲基丙基酮)11、2-甲基丁醛11、 2-甲基丁醛12、2,4-二甲基戊二酸 13、 C OOH HO 14、C O N 2H HN 2 15、 HC CCCH 2CH 2CH 3CH 3CH 316、 Br Br 17、 S OO OHHO18、 CH 3CH 2CCCCH 2CH 3O OCH 319、 CH 3CCH 2COCH 2CH 3O O 20、CH 3OCHCH 3CH 3(二)、单、混命名法二、烷烯炔和芳香烃知识点梳理和总结烷烯炔和芳香烃知识点梳理和总结分类通式不饱和度/少H2物理性质(分子化合物)烷烃CnH2n+2饱和的/0 难溶于水M↑,熔沸点↑环烷烃CnH2n 1 难溶于水M↑,熔沸点↑烯烃CnH2n 1 难溶于水M↑,熔沸点↑二烯烃CnH2n-2 2 难溶于水M↑,熔沸点↑炔烃CnH2n-2 2 难溶于水M↑,熔沸点↑芳香烃CnH2n-6 4 难溶于水M↑,熔沸点↑分类化学性质典型反应备注与Br2反应KMnO4/H+烷烃取代条件:X2+光照××★环烷烃加成小环似烯,大环似烷反应,褪色×烯烃加成马氏加成(反马加成,只适合与HBr + 过氧化物)反应,褪色有H生成酸,无H生成酮二烯烃加成马氏加成(反马加成,只适合与HBr + 过氧化物)反应,褪色有H生成酸,无H生成酮炔烃加成马氏加成(反马加成,只适合与HBr + 过氧化物)反应,褪色有H生成CO2,无H生成酸芳香烃取代①α-H,条件:X2+光照②苯环H,条件:X2+Fe③邻对位定位基、间位定位基反应,褪色有α-H,就生成苯甲酸;无α-H,不反应。
有机物系统命名法口诀有机物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物质化合物的基础。
命名是有机物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然而,由于有机物的命名方式繁琐而烦琐,难免给学习者造成一定的困难。
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掌握有机物的命名方法,本文介绍有机物系统命名法的口诀。
1.烷基:命名头尾留,同样长度中键数多。
2.醇:主链加-OH,醇字头称呼之。
3.酸:酸的尾缀变,基团挂在括弧中。
4.酯:主链尾名先,酸和醇要提前。
5.醛、酮:醛名尾顺,酮反之招韵。
6.烯烃、炔烃:主链中多种,二单三双一笔勾。
7.羧基:碳骨架尾端挂,酸代碳饰此。
8.胺:主链前头添,NH后继不停。
以上八个口诀依次对应烷基、醇、酸、酯、醛和酮、烯烃和炔烃、羧基和胺这八种有机物的命名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八个口诀的具体内容。
1.烷基烷基即指由单一碳链构成的基团。
在有机物的命名中,由于主链的长度可能不同,因此特别强调同样长度中键数多的这一点。
比如,如果有一个分子式为C6H14的有机物,它有两个不同的主链,其中一个含有两个二级碳,另一个含有一个三级碳和一个一级碳。
由于同样长度中键数多这一原则,我们应该选择前者作为主链,并在这一主链上加上其他基团进行命名。
醇是一类带有-OH羟基的有机物,其命名方式为主链上加上-OH,并称之为醇。
比如,分子式为C4H10O的有机物,其中主链为四个碳的正戊烷,因此它的命名为戊醇。
3.酸酸是一类带有-COOH羧基的有机物,常用于酸碱反应中。
其命名方式是将酸的尾缀变为-oic酸,同时将醇基团挂在括号中加上一个前缀。
比如,一个分子式为C6H12O2的有机物,其中主链为六个碳的正己烷,其命名为3-羟基丁烯酸。
4.酯酯是一类由酸和醇形成的物质,其命名方式为先命名主链,再将酸和醇组合起来。
比如,一个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其由主链为四个碳的正丁烷和酸基团甲酸乙酯组合而成,因此它的命名为乙酸正丁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