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五年级经典诵读篇目一、《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二、《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三、《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四、《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五、《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六、《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七、《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八、《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九、《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忽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十、《春夜喜雨》诗意画【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十一、《已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十二、《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十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十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十五、《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墨梅》王冕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竹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8、《花非花》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9、《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0、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1、《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13、《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经典诵读篇目凉州词(唐۰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山居秋暝(唐۰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赠汪伦(唐۰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芙蓉楼送辛渐(唐۰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明日歌(清۰钱鹤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渔歌子(唐۰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观书有感(宋۰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天净沙۰秋思(元۰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爱莲说(宋۰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弟子规·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上册教案第一课《地震防护》一、主题设想地震、海啸、飓风、洪水、雪灾等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面对自然灾害强大的破坏力,掌握一定的逃生自救知识无疑会增加成功脱险的砝码。
五年级诗歌朗诵稿(精选18篇)五年级诗歌朗诵稿篇1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中国上下五千年华夏历史,孕育了无数代英雄儿女!我骄傲,我自豪!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中国有璀璨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的历代名人书画和奇珍异宝;我骄傲,我自豪!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我国有悠久的文化,富饶的物资;还有最顶尖的美景文物!我们的万里长城;我们的圆明园;我们的故宫;我们的中国土地!我骄傲,我自豪!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我们中国孕育出多少的英雄儿女!智者,他叫---诸葛亮!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最伟大的革命家之一---毛泽东,孙中山!还有无数的烈士,为我们今天的安宁,献出了生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我们的中国,屹立在世界顶峰!‘金鸡’站起来啦!宋庆龄说过,中国像是一头睡狮,但它不会一直沉睡下去;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资。
有许多的革命战士,为了它的振兴而奋斗!记住,我们是黄皮肤,是中国人,我们会永远的属于它!因为,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五年级诗歌朗诵稿篇2毕业青春的情绪,多愁善感同学的离别,心酸无言孤独的怀念,笑意积脸友谊的真挚,默默祝愿夹于中的枯叶——留下了难忘的那一幕幕情节写于同学录的留言——记录着同窗好友对我那种种无限关怀收藏于相册的合影——再现了彼此相处那时的浪漫欢快摆放于屉角的鸿雁——回忆着那用书信寄托情感的岁月急将离开校园不知又会在何时相遇遥望明月真心祝愿平安五年级诗歌朗诵稿篇3风儿带走夜的鼾声,校园从甜梦中醒来了,晨风给她揉着眼睛,宁静的校园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大姐姐走进校园里来了,背着书包,和同学们有说有笑。
大哥哥跑进校园里来了,拿着零食,津津有味的吃着。
小同学蹦蹦跳跳地走进校园里来了,背着五颜六色的书包,和同学们玩着游戏。
动听的上课音乐响起来了,就像黄莺在唱歌,同学们有序得走进教室,校园里回荡着朗朗的读书声。
一、校园经典(古诗词)1.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5.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秋浦歌唐(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⒃,歌曲动寒川。
7.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sù),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8.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1.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2.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已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4.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5.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16.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7.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红色经典1.《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山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五年级班上学期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一、古诗1.兰溪卓歌(凉月如眉挂柳湾)戴叔伦2.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汉乐府民歌3.明日(明日复明日)民歌4.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曹植5、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6、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孟浩然7、鸟鸣涧(人闲桂花落)王维8、秋浦歌(炉火照天地)李白9、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10、晚春(草树知春久不归)韩愈11、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颜真卿12、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欧阳修13、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杨万里14、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朱熹15、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二、推荐书目人物传记类:《雷锋》《毛泽东》历史故事类:《上下五千年》儿童文学类:《成长的烦恼》《五三班的坏小子》经典文学类:《西游记》《冰心全集》一、古诗1兰溪卓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1、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
2、卓歌:也作棹歌,指渔民的歌。
3、戴叔伦(732—789)字幼公,一字次公,润州金坛城西南窑村(今江苏金坛)人,唐朝中期著名诗人。
【译文】一弯娥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
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赏析】首句"凉月如眉挂柳湾"是抬头仰望天空."凉月"二字,既写出月色的秀朗,又点出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挂柳湾",使人想象到月挂捎头,光泻兰溪,细绦弄影,溪月相映增辉的情景.第二句"越中山色镜中看",是低头观看溪水,把兰溪山水写得极为飘逸迷人."镜",是喻溪水,并且暗示出月光的明洁,溪面的平静,水色的清澈.这里,诗人没有着意渲染疏星秀月,夹岸青山,只说了"镜中看"三字丰富的韵致恰恰就在这里.它启发读者去想象那幽雅的兰溪山色,在溪水的倒影中,摇曳生姿,朦胧而飘渺,使人如坠入仙境一般.淡淡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多么美妙的艺术境界.这首诗,从头到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却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诗人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花卷中,读后给人以如临其境的美感。
一、校园经典(古诗词)1.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5.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秋浦歌唐(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⒃,歌曲动寒川。
7.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sù),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8.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1.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2.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已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4.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5.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16.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7.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红色经典1.《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年级上册
1、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mǒ)总相宜。
2、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rèn)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yún)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8、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jiá)蝶飞。
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论语》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3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五年级下册《论语》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
2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
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
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
4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
5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
(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6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
7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
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
(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
8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
9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
10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