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秋季学期横县职业教育中心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3
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佚名
【期刊名称】《华夏教师》
【年(卷),期】2022()17
【摘要】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是2008年8月由河池市委、市政府整合河池机电工程学校、河池财经学校、河池民族中专和河池经贸学校4所学校组建成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中职学校。
学校一年完成实质性整合,两年实现“三级跳”,成为自治区重点、自治区示范和国家重点中职学校;三年实现“四级跳”,成为立项建设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
【相关文献】
1.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思考——以广西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为例
2.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为例
3.黄炎培职教思想视阈下职业学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为例
4.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思考——以广西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为例
5.中职学校技能抽查制度将德育因素纳入考查的策略——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永教德[2008]1号关于表彰2008年永春县中小学校、职业中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的决定各中学、中心小学、县直学校:根据永春县教育局永教德[2007]31号文件的通知精神,经各校推荐,县教育局审核,现将2008年永春县中小学校、职业中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的表彰名单给予公布(详见附件)。
永春县教育局2008年1月15日抄送:市教育局德育科、县委教育工委、县人大教科文卫与华侨工委、县政协文教卫体委、县教育督导室、县教师进修学校、县有关领导,存档(2)。
附件一:2008年中小学县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名单一、小学二、初中三、高中附件二:2007年中小学县级先进班集体名单一、小学:一都中心:五年一班横口中心:四年级下洋中心:二年乙班坑仔口中心:福地小学四年级玉斗中心:五年二班桂洋中心:五年二班锦斗中心:五年一班呈祥中心:三年级苏坑中心:五年一班蓬壶中心:二年一班观山小学五年级壶东小学三年一班达埔中心:五年二班洪步小学六年一班东园小学六年一班新溪小学五年一班石鼓中心:南湖小学二年级东安小学五年一班吾峰中心:四年级介福中心:福东小学五年级五里街中心:六年二班桃城中心:五年三班桃溪小学六年一班鹏翔小学五年二班化龙小学六年级东平中心:冷水小学四年一班东关中心:四年一班湖洋中心:蓬莱小学五年级溪西小学五年级岵山中心:六年一班仙夹中心:夹际小学六年级实验小学:四年一班外山中心:云峰小学四年级特殊学校:聋哑五年级二、初中:永侨中:初三三班初三五班初二九班初一七班永三中:初一三班初二二班初三八班永四中:初一七班初二一班永五中:初二四班初三六班永六中:初三五班初一三班永二中:初三八班初二一班美岭中学:初二一班初一二班永七中:初二二班永八中:初二一班初一二班文明中学:初二四班仙夹中学:初二二班夹际中学:初三一班一都中学:初三一班初一三班横口中学:初三一班下洋中学:初二二班坑仔口中学:初三六班初一三班玉斗中学:初二三班初一二班锦斗中学:初三一班呈祥中学:初三一班苏坑中学:初二四班蓬壶中学:初一二班初二三班初三一班汤城中学:初三四班达埔中学:初三一班初二二班初一一班延清中学:初三一班初二二班乌石中学:初二一班介福中学:初二三班吾峰中学:初三一班南阳中学:初三一班崇贤中学:初三一班初三七班初二二班鲁国中学:初二二班东碧中学:初三一班三、高中:永一中:高一(15)班高二(12)班高二(6)班高三(6)班高三(10)班永侨中:高三(1)班高三(7)班高二(1)班高一(1)班永三中:高一(2)班高二(7)班高二(9)班高三(3)班永四中:高二(2)班高三(2)班永五中:高一(7)班高二(7)班高三(1)班永六中:高三(3)班高二(3)班高一(4)班永二中:高三(5)班高二(3)班美岭中学:高二(6)班高一(4)班永职专:06秋幼教 06秋电器1班 07秋财会1班 07秋生物2班。
广西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实施效果及发展趋势许 丽 莫 尧【摘要】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获得了学界和业界的正面评价,整体实施效果达到了政策制定的预期目标。
不过针对特定责任主体的政策实施效果,相关人员还需要运用针对性更强、措施更具体的评价办法进一步分析评判,以进一步优化中等职业学校资助政策。
【关键词】中职资助;政策调查;效果评价;现状与趋势【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学生资助专项重点课题“广西‘十四五’期间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1ZJY776;主持人:陈英)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许丽(1989—),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十七中学。
…莫尧(1973—),男,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现阶段,广西已经在中等职业(以下简称“中职”)教育阶段建立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现行的中职教育学生资助项目有免学费补助、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和中职升高校大学新生入学补助,以及乡村振兴工作部门实施的“雨露计划”资助项目等。
广西2021年、2022年中职教育阶段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分别为60.40亿元、59.20亿元,而中职教育学生资助资金分别为15.36亿元、17.55亿元,分别占中职教育事业费的25.43%、29.65%。
那么,基于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共同支撑的中职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效果是否达到了制定政策的预期目标呢?学生资助政策供给的地区适应性、充分性和平衡性如何?本文基于15年来广西构建中职资助体系、落实国家资助制度的实践和经验,就这些具体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思考,从而对政策发展趋势做出研判。
一、广西中职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演进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颁布,新的中职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制度也随之建立起来,中职资助政策体系中的第一个项目国家助学金应运而生。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南宁市“十一五”时期2008年教坛明星、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9.08•【字号】南府发[2008]59号•【施行日期】2008.09.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南宁市“十一五”时期2008年教坛明星、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的通报(南府发〔2008〕5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各有关学校:为建设一支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我市在“十一五”时期,继续实施南宁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根据《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十一五”时期教坛明星、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培养、评选和管理办法的通知》(南府办〔2006〕61号)要求,经基层单位推荐,南宁市“十一五”时期教坛明星、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评审委员会评审和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公示无异议后报市人民政府研究,市人民政府决定授予徐华等7位同志为“十一五”时期2008年教坛明星、陈泽红等197位同志为学科带头人、韦耀波等1669位同志为教学骨干荣誉称号,现予以通报表扬。
希望受表彰的南宁市教坛明星、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再接再厉,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广大中小学教师努力实践、积极进取,为推动我市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作出新贡献。
同时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他们学习,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勇于实践创新,为培养更多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1.南宁市“十一五”时期2008年教坛明星名单2.南宁市“十一五”时期2008年学科带头人名单3.南宁市“十一五”时期2008年教学骨干名单二〇〇八年九月八日附件1:南宁市“十一五”时期2008年教坛明星名单(7人)徐华数学南宁市第二中学彭俊姣语文南宁市第二中学李晓翎政治南宁市第三中学赵宁历史南宁市第十三中学展秀婷小学数学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张旭慧英语南宁市第十八中学张永红小学语文南宁市园湖路小学附件3:南宁市“十一五”时期2008年教学骨干名单(1669人)九、经济技术开发区(1人)马英梅。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做好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中等教育【发文字号】教职成司函[2008]46号【发布部门】教育部【发布日期】2008.06.23【实施日期】2008.06.2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做好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08〕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高等学校:根据《关于2008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08〕33号)和《关于做好2008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报名工作的通知》(学位中心[2008]31号)有关规定,现就做好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招生单位2008年承担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高等学校共32所。
具体名单见附件1。
二、报考条件2005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2年以上教学工作,教学水平较高,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在职教师;或者2005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在省、地、市级职教教研室(研究所)从事3年以上教研工作的研究人员。
考生报考前须与学校或学校主管部门签订培养协议,约定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的最低服务期限以及违约责任。
三、报名程序和时间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网上报名时间为7月上、中旬,具体时间和网址将于6月30日前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网站公布(网址:http:///zz08.html)。
考生在规定的网上报名时间内,登录报名网站,按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网上报名成功后,系统将自动生成《2008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
河北省教育厅学生处关于填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信息及做好2008年秋季新生注册备案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8.10.10•【字号】冀教学处[2008]30号•【施行日期】2008.10.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正文河北省教育厅学生处关于填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信息及做好2008年秋季新生注册备案工作的通知(冀教学处[2008]30号)各设区市教育局,有关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中专部:为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信息化需要,教育部研发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并投入使用。
按照教育部教职成厅[2008]5号、教职成司函[2008]58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为配合做好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应用“信息系统”填报有关学生学籍信息(一)从2008年秋季新生入学开始,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等职业学校利用信息系统在当年11月1日之前完成上报学校招生及学生学籍信息工作。
(二)今年10月中旬之前,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等职业学校利用信息系统完成上报2006年和2007年所招学生(经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省教育厅备案)的学籍信息。
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严格按照培训会和系统要求如实填报,并指定专人负责。
凡弄虚作假,或因审核不严导致上传信息不实等情况,要追究学校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系统正式网址:http://。
(三)加强在校学生学籍信息的动态监测和管理。
各中等职业学校要利用信息系统每月填报当月学生学籍异动情况,把汇总的纸介质学生学籍异动情况确认表按隶属关系每学期末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2008年秋季新生注册备案(一)新生注册备案范围省部属中等职业学校(含市属卫生类、师范类中等职业学校)、省市属高校举办的中专。
设区市属中等职业学校的新生注册备案工作,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门结合信息系统的使用和学生资助工作自行组织,并于2008年11月6日前将汇总数据总库(刻光盘)报省教育厅学生处(数据库结构见附件1),同时附文说明。
2008年湖岗乡成人学校职业教育工作总结一年来,在县教育局、职社科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了年初市县教育局职成教工作会议精神,脚踏实地、奋力开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成绩及做法一、招生工作今年我校将中职招生作为职成教工作的重中之重,并采取了有效应对措施。
1、领会精神、积极动员。
学校紧急召开了班子会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
对会议精神进行传达。
明确了职成教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会上提出了“对职教中心负责、对学校发展负责”的总体要求。
为招生工作奠定了有力的思想基础。
2、成立组织强化措施。
(1)专门成立了以朱校长任组长,职成教副校长辛中华、为副组长、职成教主任、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并制定了《职中招生奖惩办法》为招生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宣传上加大力度。
一是时间上超前。
宣传工作五月份便开始启动,比去年提前了一个月。
二是扩大参与面。
改变过去由主抓领导、班主任“小合唱”为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全体教师“大合唱”的招生形势。
(3)出台激励机制。
指标量化,分解到班,限定底线,约法三章。
全校所有教师每两必须完成一个指标,完成任务有奖。
每招1人奖100元,超标另有嘉奖,未达指标从奖励性绩效工资中扣罚,做反面宣传的,评模定级一标否决。
而且明令禁止为外来招生提供方便、拿回扣。
(4)树立“一盘棋”思想。
站在全县大教育发展的高度,积极主动与县职教中心协同作战。
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做到了全身心投入、全方位配合、全程跟踪。
(5)领导包班教师包学生、进行目标分解。
我校先后招开了全校校教师动员大会,通过了《相关招生奖惩办法》,又分别召开了初三班主任会,对招生工作要求做了进一步明确,初三召开了家长座谈会,做家长工作。
(6)巩固学额。
学校组织校级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分成若干个小组对想报名的学生进行走访,逐家逐户地做工作,使家长和学生打消顾虑,树立信心,正确认识到职教中心学习是对学生升学、就业的一条好出路。
2008年度学校
佚名
【期刊名称】《职业技术教育》
【年(卷),期】2009(030)003
【摘要】@@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n入选理由寻求文化自觉,坚持文化引领,积极构建"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文化对接上的很多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总页数】10页(P42-5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河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关于表彰2008年度图书资料先进工作者的决定(2009年5月20日) [J],
2.提升学校软实力打造学校硬品牌努力开创全市教育工作新局面——在2007-2008学年度教育工作暨中小学校体育工作会上的讲话 [J], 熊晓武
3.《物权法》实施与海关行政执法劳动者权利保护现状--以K企业为例考察劳动法的实施情况指导性案例的效力现代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合意诉讼与ADR机制在解决医疗纠纷中的比较研究新《民事诉讼法》对执行程序的完善及其适用我省检察理论研究走在全国前列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2008年年会在广州举行中国法学会召开区域法治论坛工作座谈会深圳大学法学院获2008年度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我省八项法学研究课题获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物权法》实施与海关行政执法 [J], 邱成瑜
4.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2008年度)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2008年度)的通知环发[2008]91号 [J],
5.浙江省高校图书馆2008-2010年度先进集体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图书馆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8年桂林市德育论文光荣榜一等奖欧文英(八中)秦韦敏(八中)李军息(穿山小学)王茗娴(大埠中学)唐连弟(第十二中学)吴丽萍(叠彩区铁路幼儿园)谢双庆(叠彩区铁路幼儿园)周青(叠彩区铁路幼儿园)文珍玉(叠彩区新民中心校)易汝红(叠彩区新民中心校)唐翠莉(飞凤小学)曹炳秀(恭城中学)莫模艳(恭城中学)秦之礼(恭城中学)石泽生(恭城中学)韦珍(恭城中学)周嫦嫣(恭城中学)黄芸(恭城栗木中学)冯彩珍(恭城莲花镇笔山小学)傣燕枝(恭城莲花中学)王韵文(恭城莲花中学)周素娟(恭城莲花中学)陈伟珍(恭城民族中学)俸杰(恭城民族中学)李良(恭城民族中学)梁艳(恭城民族中学)林桂英(恭城民族中学)罗翠云(恭城民族中学)张春(恭城民族中学)陈娟(恭城平安乡北洞源小)何永诚(恭城平安乡巨塘小学)莫艳红(恭城平安乡新街小学)欧冬平(恭城平安小学)五菊慧(恭城西岭乡龙岗小学)陆雪琼(恭城西岭小学)叶雯(师大附外)王德利(附中)易兴喜(电科大附中)钟国祯(工业学校)禤彤(林业学校)刘崇国(辰山小学)陈军秀(大河初中)方远斌(大河初中)李小香(大河初中)周舒平(大河初中)苏燕珍(大河中学)潘翠娟(十二中)王小毅(工读学校)林韦(机关托儿所)谢婷(机关托儿所)卜秦(聋哑学校)唐华(聋哑学校)尹灵(聋哑学校)侯跃(民族职业技术学校)黄静(民族职业技术学校)黄芳妹(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张启滔(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李春凤(桥头小学)刘开勤(桥头小学)邓芝伶(卫生学校)曾昭茸(一中)丁立华(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马唯艳(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秦妮(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林楠(奎光学校)欧阳辉(奎光学校)黄丹玉(乐群小学)秦玉珍(乐群小学)石海丽(乐群小学)谭春玉(乐群小学)谢一丹(乐群小学)邓兴来(荔浦第二中学)邓艳玲(荔浦东昌镇安静小学)韦丽文(荔浦东昌镇安静小学)何运莲(荔浦杜莫中学)陆玉梅(荔浦荔城一小)林翠萍(荔浦荔城镇初中)巫丽娟(荔浦荔城镇一小)沈丽媛(荔浦青山镇大明小学)陈世葵(荔浦师范)赖成志(荔浦师范)潘忠海(荔浦师范)周永纯(荔浦修仁初中)李庆玉(荔浦修仁镇初级中学)朱喜忠(荔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李学东(荔浦中学)李华(灵川八里街第一小学)莫秀芳(灵川八里街第一小学)覃海月(灵川八里街第一小学)文群(灵川八里街第一小学)秦建玉(灵川八里街学校)黄乾国(灵川大境初中)刘助春(灵川大境初中)周志萍(灵川大圩镇中心校)李艳珂(灵川大圩中学)刘燕林(灵川大圩中学)冯建秋(灵川第二幼儿园)李玲(灵川第二幼儿园)秦秀红(灵川第二幼儿园)苏冠华(灵川第二幼儿园)伍艳阳(灵川第二幼儿园)刘爱明(灵川第二中学)苏秋霞(灵川第二中学)黄专燕(灵川第三幼儿园)陈国明(灵川第一幼儿园)蒋永梅(灵川第一幼儿园)尹美兰(灵川第一幼儿园)农婕(灵川第一中学)秦灵芝(灵川第一中学)韦晓梅(灵川第一中学)赵艳芳(灵川定江镇莲花小学)全红忠(灵川定江镇路西小学)黄国荣(灵川海洋初中)阳华盛(灵川海洋初中)赵祥辉(灵川海洋初中)梁俊娇(灵川海洋乡小平乐小)邱莉(灵川海洋乡中心校)周小玲、邱莉(灵川海洋乡中心校)俸永姣(灵川镇双潭中心小学)彭素玲(灵川镇中心校)秦凤英(灵川青狮潭初中)秦小荣(灵川青狮潭初中)秦艳艳(灵川青狮潭镇九屋初中)易洪玲(灵川青狮潭镇美洲希望小)庾桂珍(灵川三街镇五福小学)庾晓江(灵川三街镇五福小学)李冬梅(灵川三街中学)莫文秀(灵川三街中学)吴桂海(灵川三街中学)秦世文(灵川潭下镇大义小学)秦智娟(灵川潭下镇三河渡初中)吴晓宏(灵川潭下镇三河渡初中)蒋忠诚(灵川潭下镇三河渡小)唐秀春(灵川潭下镇枣木小学)董秀玲(灵川潭下镇中心校)吴海燕(灵川潭下中学)白顺枝(灵川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廖三英、文晓红(灵川中等职业学校)文晓红(灵川中等职业学校)杨正盛(龙胜和平中学)蒙忠(龙胜乐江中学)吴丽华、陆林铂(龙胜镇二小)黄雪姣(龙胜中学)梁克勤(龙胜中学)廖光涛(龙胜中学)陆提剑(龙胜中学)蒙雍香(龙胜中学)韦爱莲(龙胜中学)赖银燕(龙胜民族中学)汤启进(龙胜瓢里镇思陇小学)刘秋萍(龙胜瓢里中学)石爱革(龙胜平等乡平熬小学)唐金权(龙胜平等乡小江小学)谭秀凤、石庆松(龙胜三门小)莫爱平(龙胜泗水小学)莫小光(龙胜职教中心学校)高枫(龙隐小学)贾顺灵(培智学校)莫妍红(培智学校)韦春洋(培智学校)陈怀怀(七中)陈素春(启明星小学)韦宏芸(启明星小学)蒋国荣(清风实验学校)李琳(清风实验学校)骆军(清风实验学校)滕娇礼(三合中心校)吴天虎(首师大附中)郑维(象山区崇善小学)张凌燕(象山区凯风小学)李明(象山区逸夫小学)侯春艳(兴安第一小学)张素明(兴安第一小学)郑伶(兴安第一小学)王秀玲(兴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尹有明(兴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黎莉(秀峰区榕湖小学)李燕(秀峰区榕湖小学)秦海燕(秀峰区榕湖小学)孙红梅(秀峰区榕湖小学)汤荡(秀峰区榕湖小学)唐旭波(秀峰区榕湖小学)黄莉(秀峰区西山小学)李玉昌(秀峰区西山小学)李振林(阳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韦秀华(柘木中学)唐美荣(中山中学)康建林(资源二中)莫宾华(资源二中)二等奖黄慧贞(八中)刘林(八中)刘晓敏(八中)莫桂兰(八中)苏远(八中)唐玲娥(八中)徐丽玲(八中)张邕林(八中)蔡致(宝贤中学)雷建军(齿轮厂小学)关息兰(穿山小学)李戈丽(穿山小学)吴俐(穿山小学)赵馨(穿山小学)明赐顺(大埠初级中学)文雪烽(大埠初级中学)龙卫国(大埠中学)吕军(大埠中学)赵初英(大埠中学)赵初梅(大河初中)盛孙德(十二中)张翠英(十二中)韦慧(十九中)陈洁(十六中)陈建红(十六中)方明(十六中)苏秀梅(十六中)赵品玉(十六中)胡丽春(十四中)骆庆珍(十四中)王文花(十四中)张莲英(十四中)胡晓军(四中)黄耀华(四中)孔祥胜(四中)李丹(四中)许莺(四中)颜秋容(一中)蒋小平(电子中等专业学校)黄晓霞(叠彩区铁路幼儿园)廖素萍(叠彩区铁路幼儿园)刘春英(叠彩区铁路幼儿园)沈丽珍(叠彩区铁路幼儿园)韦坛妮(叠彩区铁路幼儿园)吴丽萍(叠彩区铁路幼儿园)董华秀(叠彩区新民中心校)李梅芬(叠彩区新民中心校)李秀文(叠彩区新民中心校)秦顺银(叠彩区新民中心校)秦祥慧(叠彩区新民中心校)阳丽林(叠彩区新民中心校)蒋志华(飞凤小学)贝为丽(恭城中学)黄克林(恭城中学)黄润兰(恭城中学)赖辉记(恭城中学)李艳军(恭城中学)林敏岚(恭城中学)罗仙媛(恭城中学)罗仙媛(恭城中学)莫模艳(恭城中学)唐文化(恭城中学)唐文化(恭城中学)常海容(恭城机关幼儿园)梁青(恭城机关幼儿园)张志红(恭城机关幼儿园)王艳凤(恭城栗木镇初中)陈刚(恭城栗木中学)邓利承(恭城栗木中学)黄冬连(恭城栗木中学)潘莉彬(恭城栗木中学)唐荣政、余涛(恭城栗木中学)刘升平(恭城莲花镇初级中学)刘艳珍(恭城莲花镇初级中学)朱继锋(恭城莲花镇初级中学)李美娟(恭城莲花镇兰洞小学)祝祯云(恭城莲花中心小学)陈明娟(恭城莲花中学)陆启平(恭城莲花中学)周炳亮(恭城莲花中学)周素娟(恭城莲花中学)樊琳(恭城民族中学)俸盛杰(恭城民族中学)戈敏(恭城民族中学)何小平(恭城民族中学)彭利民(恭城民族中学)全宏宇(恭城民族中学)钟甜(恭城民族中学)周岚(恭城平安乡巨塘小学)周玉芳(恭城平安乡巨塘小学)刘华兵(恭城平安乡泳棠初中)陈丽平(恭城平安小学)刘莹(恭城平安小学)向杰英(恭城平安小学)余佳萍、赵玲(恭城平安小)陈吉良(恭城西岭虎尾小学)毛仕举(恭城西岭虎尾小学)廖桂君(恭城西岭乡杨溪小学)刘春红(恭城西岭乡杨溪小学)余国珍(恭城西岭乡杨溪小学)石冬兰(恭城西岭中心小学)赵翠艳(附中)李健秀(师大附外)熊婵娟(附中)李静(电科大附中)覃巧珠(电科大附中)唐卫萍(电科大附中)郑冬荣(电科大附中)邹文旭(电科大附中)周翠鸾(辰山小学)廖秋贵(大河初中)莫利芳(大河初中)段言峥(十九中)莫善和(十九中)施兆英(十九中)郑奇红(十九中)黄志忠(十九中)唐冬昀(十四中)吕干珍(五中)潘颖(五中)秦静维(五中)黄银玲(机关托儿所)吕华(机关托儿所)莫丽娇(君武小学)黎超璐(聋哑学校)梁娟(聋哑学校)唐荃(聋哑学校)尹灵(聋哑学校)敖红霓(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梁丽琼(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梁丽琼(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张启滔(民族职业技术学校)范亚丹(卫生学校)张艳(卫生学校)麦彩虹(一中)宋林波(一中)曾昭茸(一中)陈宇玲(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丁立华、潘峥嵘(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胡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李惠民(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莫秋明、朱蒋洁(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覃雯(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唐立芳(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唐少玲(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陶钢恒(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万鹏程(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王潇(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梁燕玲(华侨小学)潘丽红(华侨小学)姜少如(华侨中学)董娟(汇通小学)胡维宁(汇通小学)刘晓格(火炬中学)王娜(火炬中学)莫琳芳(奎光学校)申瑜(奎光学校)黄玉兰(乐群小学)秦慧英(乐群小学)秦玉珍(乐群小学)汤艳妮(乐群小学)唐莉(乐群小学)谢颖春(乐群小学)阳昌华(乐群小学)周莉(乐群小学)汤春玲(荔浦茶城乡中心小学)邓艳玲(荔浦东昌镇安静小学)黄泰芳(荔浦东昌镇滩头小学)韦昌盛(荔浦东昌镇义敏小学)韦丽萍(荔浦东昌镇中心小学)黄森光(荔浦东昌中学)江发雄(荔浦东昌中学)杜远琴(荔浦杜莫中学)何运莲(荔浦杜莫中学)张林泉(荔浦杜莫中学)李宗生(荔浦二中)李宗生(荔浦二中)廖学英(荔浦二中)林芝(荔浦二中)刘筱鸿、秦荔忠(荔浦二中)龙训勇(荔浦二中)罗雪(荔浦二中)余仙玉(荔浦二中)苏成达(荔浦花篢中心小学)黄昌电(荔浦花篢中学)吴朝福(荔浦花篢中学)董萍(荔浦荔城一小)何晓玲(荔浦荔城一小)邝晓晓(荔浦荔城一小)韦平芳(荔浦荔城一小)韦天进(荔浦荔城一小)吴华(荔浦荔城一小)林翠萍(荔浦荔城镇初中)陆烨(荔浦荔城镇第二小学)余海燕(荔浦荔城镇第二小学)李静(荔浦荔浦职校)蔡丽兰(荔浦龙怀乡东里小学)顾金新(荔浦龙怀乡东坪小学)沈丽媛(荔浦青山镇大明小学)许海飞(荔浦青山镇大明小学)许海飞(荔浦青山镇大明小学)李松英(荔浦青山镇拱秀小学)黄艳云(荔浦青山镇永华小学)王小宇(荔浦青山镇永华小学)阳永煜(荔浦青山镇永华小学)戴秀春(荔浦师范)黄丽娜(荔浦师范)李丰(荔浦师范)罗琼凤(荔浦师范)万树荣(荔浦师范)吴航云(荔浦师范)禤林刚(荔浦师范)张源柱(荔浦师范)周正干(荔浦师范)莫刚军(荔浦双江镇太和小学)谢金荣(荔浦双江镇中心小学)张碧云(荔浦双江中学)何玲秀(荔浦修仁镇初级中学)廖先碧(荔浦修仁镇初中)韦芳萍(荔浦修仁镇初中)何翠华、张永红(荔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张千存(荔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廖祖斌(荔浦中学)梁琳(良丰农场学校)李光明(灵川八里街第一小学)李光明(灵川八里街第一小学)文群(灵川八里街第一小学)伍伟萍(灵川八里街第一小学)周连弟(灵川八里街第一小学)蒋健钰(灵川八里街学校)蒋锦霞(灵川八里街学校)秦(子兑)凤(灵川八里街学校)阳琼(灵川八里街学校)阳旭虹(灵川八里街学校)曾秀云(灵川八里街学校)黄世樟(灵川潮田初中)雷翠勇(灵川潮田初中)毛立飞(灵川潮田初中)盛运满(灵川潮田初中)唐志明(灵川潮田初中)张雪立(灵川潮田初中)周雪萍(灵川潮田初中)徐跃英(灵川城关一小)罗桂凤(灵川大境初中)秦奕秀(灵川大境初中)伍光丽(灵川大境初中)黄干英(灵川大境乡中心校)李新妹(灵川大境乡中心校)潘红(灵川大境乡中心校)刘艳清(灵川大圩初中)王粲(灵川大圩初中)苏桂平(灵川大圩镇大圩初中)廖盛兰(灵川大圩镇雄村初中)庾立忠(灵川大圩镇朱家小学)黄柳江(灵川大圩中学)雷田珍(灵川大圩中学)苏然秀(灵川大圩中学)袁虹艳(灵川大圩中学)张超(灵川大圩中学)崔妮智(灵川第二幼儿园)冯建秋(灵川第二幼儿园)俸建萍(灵川第二幼儿园)俸秀玲(灵川第二幼儿园)李玲(灵川第二幼儿园)李海梅(灵川第二幼儿园)廖春容(灵川第二幼儿园)秦素芬(灵川第二幼儿园)秦永枝(灵川第二幼儿园)石满秀(灵川第二幼儿园)石满秀(灵川第二幼儿园)阳云艳(灵川第二幼儿园)叶兰(灵川第二幼儿园)秦玉清(灵川第二中学)苏林平(灵川第二中学)刘红缨(灵川第三幼儿园)蒋永梅(灵川第一幼儿园)秦华(灵川第一幼儿园)石智琴(灵川第一幼儿园)胡丽荣(灵川第一中学)蒋惠(灵川第一中学)蒋秋林(灵川第一中学)李发旺(灵川第一中学)龙著海(灵川第一中学)宁梅(灵川第一中学)农婕(灵川第一中学)农卫胜(灵川第一中学)秦菊刚(灵川第一中学)苏琴清(灵川第一中学)唐玉兰(灵川第一中学)文玉琼(灵川第一中学)熊宗洪(灵川第一中学)胡逸宁(灵川定江初中)李秋艳(灵川定江初中)吕建华(灵川定江初中)秦息群(灵川定江初中)唐新艳(灵川定江初中)赵桂芳(灵川定江初中)秦玉芬(灵川定江镇宝路小学)龚新成(灵川定江镇赤江小学)于丽梅(灵川定江镇莲花小学)秦艳(灵川定江镇路西教学点)全红忠(灵川定江镇路西小学)刘春雨(灵川定江镇粟家教学点)刘春雨(灵川定江镇粟家教学点)周琼(灵川定江镇中心校)秦琦华(灵川海洋初中)周云鹏(灵川海洋初中)谢元茹(灵川海洋乡大庙塘小)石文国(灵川海洋乡水头小学)秦运安(灵川海洋乡小平乐安泰教学点)秦禄玉(灵川海洋乡小平乐小)杨顺守(灵川海洋乡中心校)毛碧琴、龙凤贞(灵川镇初中)俸永姣(灵川镇双潭中心小学)李继荣(灵川镇桃源小学)李迎春(灵川镇桃源小学)李迎春(灵川镇桃源小学)龙艳萍(灵川镇桃源小学)秦小红(灵川镇桃源小学)戴云秀(灵川镇王家小学)李艳玲(灵川镇王家小学)唐连德(灵川镇王家小学)王二妹(灵川镇王家小学)唐子淇、毛彩云(灵川镇中心校)陈际恩(灵川青狮潭初中)邓顺斌(灵川青狮潭初中)康桂凤(灵川青狮潭初中)李仁桂(灵川青狮潭初中)刘杰兴(灵川青狮潭初中)潘称现(灵川青狮潭初中)秦金富(灵川青狮潭初中)唐仁华(灵川青狮潭初中)康荣政(灵川青狮潭镇公平分校)韦静旺(灵川青狮潭镇公平新江小)王旺生(灵川青狮潭镇和平教学点)苏小荣(灵川青狮潭镇美洲希望小)张玲(灵川青狮潭镇美洲希望小)周琼、王真(灵川青狮潭镇青狮潭小学)彭明芳(灵川青狮潭镇西岭中心小)石仁保(灵川青狮潭镇易家小学)韦春媛(灵川青狮潭中心小学)韦春媛(灵川青狮潭中心小学)李初英(灵川三街镇五福小学)唐灵春(灵川三街镇中心校)陈玉祥(灵川三街中学)古晓峰(灵川三街中学)蒋菊香(灵川三街中学)李冬梅(灵川三街中学)莫义刚(灵川三街中学)秦剑霞(灵川三街中学)全颖昱(灵川三街中学)唐建业(灵川三街中学)赵旭江(灵川三街中学)秦兴旺(灵川潭下镇蔡岗小学)周瑞前(灵川潭下镇蔡岗小学)秦八连(灵川潭下镇大庙中心校)阳景权(灵川潭下镇大庙中心校)卢林海(灵川潭下镇大义小学)卢林海(灵川潭下镇大义小学)阳红梅(灵川潭下镇大义小学)曾顺昌(灵川潭下镇大义小学)罗建平(灵川潭下镇排边小学)罗建平(灵川潭下镇排边小学)秦社瑛(灵川潭下镇排边小学)李沁蔓(灵川潭下镇三河渡初中)秦全秀(灵川潭下镇三河渡初中)唐淑艳(灵川潭下镇三河渡初中)阳清华(灵川潭下镇三河渡小学)秦学军(灵川潭下镇枣木小校)秦美珍(灵川潭下镇中心校)唐春玉(灵川潭下镇中心校)徐娟(灵川潭下镇中心校)董泽兵(灵川潭下中学)刘桂鑫(灵川潭下中学)陆仁飞(灵川潭下中学)马桂红(灵川潭下中学)秦文跃(灵川潭下中学)全子轩(灵川潭下中学)石裕琴(灵川潭下中学)王艺(灵川潭下中学)王荣昌(灵川潭下中学)文智勇(灵川潭下中学)熊荣付(灵川潭下中学)熊荣付(灵川潭下中学)阳志明(灵川潭下中学)雍周全(灵川潭下中学)胡新军、李秋荣(灵川镇中心校)黄友谊(灵川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蒋秋香(灵川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李琼红(灵川中等职业学校)廖三英(灵川中等职业学校)秦泽娟(灵川中等职业学校)陶艳林(龙胜和平中学)舒艳梅(龙胜江底中心校)邓文德、谢重志(龙胜乐江中学)李国正(龙胜镇二小)李娟美(龙胜镇二小)杨彦才(龙胜镇二小)陈仁菊(龙胜中学)李亚吉(龙胜中学)潘秋菊(龙胜中学)王秋菊(龙胜中学)杨旅华(龙胜中学)姚柳妮(龙胜马堤中学)曹运娥(龙胜民族中学)黄流华(龙胜民族中学)杨超凡(龙胜民族中学)杨学琼(龙胜民族中学)叶琴(龙胜民族中学)余信华(龙胜民族中学)梁远红(龙胜瓢里小学)吴俊英(龙胜瓢里小学)龙怀干(龙胜瓢里镇平岭小学)梁永华(龙胜瓢里镇思陇小学)伍春菊(龙胜瓢里中学)石月荣(龙胜平等乡小江小学)肖庚连(龙胜平等乡硬州学校)蒙海玲(龙胜三门小学)蒙永嫦(龙胜泗水小学)杨放云(龙胜泗水小学)周莲(龙胜泗水小学)龙军华(龙胜泗水中学)刘文峰(龙胜职教中心学校)韦月珍(龙胜周家小学)彭云(龙隐小学)秦静(龙隐小学)白萍(培智学校)白崇芳(培智学校)陈煊(培智学校)贺丽萍(培智学校)蒋冰(培智学校)李晶(培智学校)李文洁(培智学校)李艳秋(培智学校)林冬华(培智学校)莫妍红(培智学校)宁玉兰(培智学校)宁玉兰(培智学校)苏艳萍(培智学校)唐敏(培智学校)唐孙荣(培智学校)万湘桂(培智学校)熊剑(培智学校)熊政(培智学校)徐军平(培智学校)赵品(培智学校)朱真松(培智学校)李桂华(七星区汇通小学)冷代荣(七星区跃进中心校)叶秀平(七星区竹江小学)陈怀怀(七中)唐帅(七中)周文娟(琴潭实验学校)关巧(清风实验学校)蒋业军(清风实验学校)李琳(清风实验学校)刘珂(清风实验学校)莫日葵(清风实验学校)唐凯(清风实验学校)阳琴(清风实验学校)余幸真(清风实验学校)周春梅(三合中心校)黄海涛(十二中学)潘翠娟(十二中学)潘翠娟(十二中学)潘翠娟(十二中学)陈熙(十四中)申君(十四中)杨丽欣(十四中)蒋红英(石油中学)陆卫福(石油中学)甘丽丽(首师大附中)甘丽丽(首师大附中)胡艳云(首师大附中)王义(首师大附中)周志球(首师大附中)李琳(象山区崇善小学)吕捷(象山区崇善小学)唐翔云(象山区崇善小学)秦洁(象山区将军桥小学)刘孟梅(象山区凯风小学)刘晓萍(象山区凯风小学)周洁(象山区凯风小学)周洁(象山区凯风小学)宾恩娇(象山区力创小学)冯春琼(象山区力创小学)李友香(象山区力创小学)陈敬(象山区民主小学)李莹(象山区南溪山小学)杨莉莉(象山区南溪山小学)陈才有(象山区平山第二小学)徐旻(象山区平山小学)成捷(象山区逸夫小学)刘燕(象山区逸夫小学)毛燕(象山区逸夫小学)毛燕(象山区逸夫小学)钟小玲(兴安第二小学)唐江霞(兴安第一小学)杨卫红(兴安第一小学)张丽荣(兴安第一小学)李蔚萍(兴安第一幼儿园)侯美琼(兴安实验小学)张秀明(兴安一小)黄娅娟(兴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刘美星(兴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彭艳芳(兴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王秀玲(兴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文四玲(兴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吴开亮(兴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余素华(兴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周玉兰(兴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陈敏(兴安中学)邓源丽(兴安中学)蒋春红(兴安中学)李加双(兴安中学)秦江桃(兴安中学)赵红(兴安中学)廖芸(秀峰)李小燕(秀峰区桥头小学)阳小燕(秀峰区桥头小学)曾莹莹(秀峰区桥头小学)郑火妹(秀峰区桥头小学)高洁(秀峰区榕湖小学)黄芳(秀峰区榕湖小学)李丽(秀峰区榕湖小学)李凌(秀峰区榕湖小学)李燚(秀峰区榕湖小学)廖曼瑶(秀峰区榕湖小学)林艳荣(秀峰区榕湖小学)骆燕青(秀峰区榕湖小学)骆燕青(秀峰区榕湖小学)马慧英(秀峰区榕湖小学)唐旭波(秀峰区榕湖小学)吴琳(秀峰区榕湖小学)曾茵(秀峰区榕湖小学)周燕珍(秀峰区榕湖小学)邹璨名(秀峰区榕湖小学)戴赛梅(秀峰区西山小学)付玲(秀峰区西山小学)胡颖(秀峰区西山小学)黄琳(秀峰区西山小学)黄健宏(秀峰区西山小学)李光武(秀峰区西山小学)刘资聪(秀峰区西山小学)秦怡(秀峰区西山小学)苏远芳(秀峰区西山小学)曾业(秀峰区西山小学)郑歌(秀峰区西山小学)黄秋玉(秀峰区中华小学)李文馨(秀峰区中华小学)廖艳红(秀峰区中华小学)游秀蓉(秀峰区中华小学)游秀蓉(秀峰区中华小学)曾婷婷(秀峰区中华小学)周嵘(秀峰区中华小学)陈晓芳(雁山良丰农场学校)廖朝年(雁山良丰农场学校)唐二娣(雁山区大埠中心校)秦艳(雁山区良丰小学)刘善娥(雁山区窑头中心校)卢娟(雁山区柘木中学)郭仕玲(阳朔白沙中心小学)黄桂萍(阳朔白沙中心小学)刘晓芸(阳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莫美玲(阳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苏德凤(阳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张初姣(阳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阳冬云(育才小学)韦秀华(柘木中学)杨芳(中华小学)廖元杰(中山中学)骆玲洁(中山中学)莫莉(中山中学)申海燕(中山中学)覃雪梅(中山中学)钟艳玲(中山中学)祝雪春(中山中学)雷承杰(资源第二中学)李健(资源第二中学)彭章件(资源第二中学)谭红萍(资源第二中学)曾琏珍(资源第二中学)蒋木秀(资源二中)。
2012年柳州市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比赛获奖名单公示各相关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现将2012年我市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比赛获奖院校、及学生名单公示如下,请各院校仔细核对获奖选手姓名及其参加项目,公示期为2012年5月7日——2012年5月11日。
公示名单中学生或教师姓名如有错漏,请在公示期内将须更正的内容报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邮箱:liuzhouzck@,电话:2815943,逾期不报送自负。
柳州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二〇一二年五月七日一、现代制造技术(一)数控装调(设中、高职组)1.中职组团体奖(1名)优胜奖(1名):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为鼓励参赛选手,特授证书一式2份,按组队形式颁发)优胜奖(2名):黎华桂、陆雪冬(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优秀指导教师(1名):黄东荣(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2.高职组团体奖(2名)一等奖(1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二等奖(1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鼓励参赛选手,特授证书一式3份,按组队形式颁发)一等奖(3名):劳武焕、龙才荣、林玉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二等奖(3名):谭业龙、闫凤楼、潘义良(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指导教师(6名):陈胜裕、陈超山、梁云(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张丽丽、韦晓航、尹庆玲(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二)数车[铣]综合(只设高职组)团体奖(2名)一等奖(1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二等奖(1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鼓励参赛选手,特授证书一式2份,按组队形式颁发)一等奖(2名):梁广玉、黄国璇(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二等奖(4名):林毅、文子琳(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韦鸿鼎、叶海(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指导教师(4名):甘达淅、熊举化(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刘振超、李宇(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三)数控车工1.市级组个人奖(8名)一等奖(2名):申炼烽、李斯(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二等奖(2名):梁伟朝、韦崇明(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三等奖(4名):韦建普(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杨科、韦锋柱(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覃利(柳州市交通学校)优秀指导教师(3名):黄松(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秦洋(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董忠(柳州市交通学校)2.县级组个人奖(4名)一等奖(1名):罗华(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二等奖(1名):何利城(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三等奖(2名):韦振龙、陈明(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优秀指导教师(1名):谭凌仕(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四)数控铣工个人奖(2名)一等奖(1名):郭福强(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二等奖(1名):蔡春林(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优胜奖(1名):方智华(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优秀指导教师(2名):乔永荣(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雷帅(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五)加工中心优胜奖(2名):李观德(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陈梓浩(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优秀指导教师(2名):乔永荣(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雷帅(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六)普通车工1.市级组个人奖(4名)一等奖(1名):王燕军(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二等奖(1名):黄恒旭(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三等奖(2名):黄俊淦、王校福(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指导教师(2名):石高勇(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王海燕、张文敏(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县级组个人奖(4名)一等奖(1名):李占全(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二等奖(2名):陈信鹏(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三等奖(3名):韦帮兴、刘秋文(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优秀指导教师(1名):唐杰(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七)普通钳工1.市级组个人奖(4名)一等奖(1名):李友(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二等奖(1名):潘星星(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三等奖(2名):蓝荣朋(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吴承健(柳州市技工学校)优秀指导教师(3名):梁伟光(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王常敏(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刘玢宏(柳州市技工学校)2.县级组个人奖(4名)一等奖(1名):陆振林(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二等奖(1名):覃忠海(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三等奖(2名):杨真岗(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韦太秋(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优秀指导教师(2名):何恒建(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韦承勇(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八)焊接技术(只设中职组,分市、县级比赛)1.市级组团体奖(4名):一等奖(1名):柳钢高级技校二等奖(1名):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三等奖(2名):柳州市技工学校、柳州市交通学校个人奖(6名)一等奖(1名):韦祖晃(柳钢高级技校)二等奖(2名):罗晓军(柳钢高级技校)韦帮华(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三等奖(3名):龙尧(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吴世观(柳州市技工学校)秦泰峰(柳州市交通学校)优秀指导教师(4名):黄锦(柳钢高级技校)、赵国(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覃聪(柳州市技工学校)、何钜炽(柳州市交通学校)2.县级组团体奖(1名)二等奖(1名):梁志华(融水职业教育中心)个人奖(2名)二等奖(1名):梁志华(融水职业教育中心)三等奖(1名):吴成张(融水职业教育中心)优秀指导教师(2名):廖运享、马永辉(融水职业教育中心)二、汽车检修类(一)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高职组)团体奖(2名)一等奖(1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二等奖(1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鼓励参赛选手,特授证书一式3份,按组队形式颁发)一等奖(3名):房九林、陈睿、周世亮(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二等奖(3名):林峰、许锡伶、陈箭(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指导教师(4名):韦壮、熊炳福(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宛东、曾庆超(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二)二级维护(只设中职组,选拔赛项目)1.市级组团体奖(2名)一等奖(1名):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1名):柳州市交通学校(为鼓励参赛选手,特授证书一式2份,按组队形式颁发)一等奖(2名):卢劲云、覃家壮(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4名):李永辉、黄焕良(柳州市交通学校)优秀指导教师(4名):李井清、梁宏(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黄仕扎、杨帆(柳州市交通学校)2.县级组团体奖(1名)优胜奖(1名):柳江职教中心优秀指导教师(2名):李素、李阳贤(柳江职教中心)(三)汽车维修(只设中职组,选拔赛项目)个人奖(6名)一等奖(1名):李才袁(柳州市交通学校)二等奖(2名):莫庚桦、姚庾毅(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三等奖(3名):黄庆(柳州市交通学校)、覃文周(柳江县职教中心)、黄思桂(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优秀指导教师(5名):谢越峰(柳州市交通学校)、张家佩、覃有森(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罗敏健(柳江县职教中心)、李云杰(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四)车身钣金修复(只设中职组,选拔赛项目)个人奖(3名)一等奖(1名):农铭良(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1名):覃滋叶(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三等奖(1名):罗庭仁(柳州市交通学校)优秀指导教师(2名):叶文海(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韦德文(柳州市交通学校)(五)车身涂装(只设中职组,选拔赛项目)个人奖(3名)一等奖(1名):赖胜海(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1名):杨迪(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三等奖(1名):钟榆(柳州市交通学校)优秀指导教师(3名):李火坚、许平(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曾雄辉(柳州市交通学校)(六)汽车空调维修(只设中职组,选拔赛项目)1.市级组个人奖(3名)一等奖(1名):杨俊东(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1名):潘荣壮(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三等奖(1名):杨广(柳州市交通学校)优秀指导教师(2名):郑凯(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韦自龙(柳州市交通学校)2.县级组优胜奖(1名):覃新潮(柳江县职教中心)优秀指导教师(1名):陈建(柳江县职教中心)(七)汽车维修综合技能(只设中职组)1.市级组团体奖(2名)一等奖(1名):柳州市交通学校二等奖(1名):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为鼓励参赛选手,特授证书一式2份,按组队形式颁发)一等奖(2名):黄建国、罗庭榴(柳州市交通学校)二等奖(2名):周梦、江家豪(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指导教师(4名):罗柳健、曾祥飞(柳州市交通学校)覃有森、甘光武(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县级组团体奖(2名)一等奖(1名):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二等奖(1名):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为鼓励参赛选手,特授证书一式2份,按组队形式颁发)一等奖(2名):韦政恒、梁梦军(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二等奖(2名):欧阳兴、周钰祥(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优秀指导教师(4名):李江才、韦廷芳(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黄斌、潘丽辉(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三、电子信息类(一)企业网搭建及应用(设中、高职组)1.中职组(1)市级组团体奖(2名)一等奖(1名):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1名):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为鼓励参赛选手,特授证书一式2份,按组队形式颁发)一等奖(2名):李秋宇、卢信(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2名):李开闯、周劲辉(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指导教师(4名):郭颖、罗翠翠(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李宝珊、覃绍启(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2)县级组团体奖(2名)一等奖(1名):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二等奖(1名):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鼓励参赛选手,特授证书一式2份,按组队形式颁发)一等奖(2名):陆冬莲、张靖瑛(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二等奖(2名):韦海牡、韦东理(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优秀指导教师(3名):梁伟琦(鹿寨职业教育中心)、杨文娟、肖畅(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高职组(1)团体奖(3名)一等奖(1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二等奖(1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三等奖(1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鼓励参赛选手,特授证书一式2份,按组队形式颁发)一等奖(2名):文波、王裕意(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二等奖(2名):李海辉、骆振龙(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三等奖(2名):雷池、荣亮(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优秀指导教师(5名):伍玉秀、廖学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刘宁(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黄超、龚建新(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二)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只设中职组,选拔赛项目)1.市级组(1)团体奖(3名)一等奖(1名):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1名):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为鼓励参赛选手,特授证书一式3份,按组队形式颁发)一等奖(3名):黄进成、李茂林、廖正领(柳州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3名):黄桂北、梁敏、王明勤(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指导教师(6名):周伟、潘柳、彭凤英(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赵赤辉、陈颖、张楼英(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2.县级组(1)团体奖(1名)优胜奖(1名):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鼓励参赛选手,特授证书一式3份,按组队形式颁发)优胜奖(3名):何泽君、韦玉朝、黄娜娜(柳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优秀指导教师(3名):覃仕力、滕依良、刘桂玲(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三)工业产品设计(只设中职组)1.市级组个人奖(4名)一等奖(1名):潘祖荣(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2名):吴发政、罗帮勇(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三等奖(1名):陈崇仟(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指导教师(4名):祁彬、吴建丽、唐梦雪(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伍依安(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2.县级组个人奖(2名)一等奖(1名):曾凤吉(融安县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1名):周云云(融安县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指导教师(2名):韦富景、尹浩(融安县职业技术学校)(四)数字影视后期制作(只设中职组)1.市级组个人奖(4名)一等奖(1名):李茵(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1名):王福丽(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三等奖(1名):黄宏华(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指导教师(3名):郭娟、董劲标(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宁方方(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2.县级组个人奖(2名)一等奖(1名):兰卫巧(柳城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1名):兰巧勤(柳城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指导教师(1名):韦丽菁(柳城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五)电子商务技术(只设中职组,选拔赛项目)1.市级组团体奖(3名)一等奖(1名):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1名):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三等奖(1名):广西商业学校(为鼓励参赛选手,特授证书一式2份,按组队形式颁发)一等奖(3名):林武燕、李燕、房芸芸(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3名):曹维华、孔柳华、钟懿征(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三等奖(3名):卢覃、岑玉娇、蒙葆昇(广西商业学校)优秀指导教师(6名):唐黎明、谭勇、朱微微(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李婷、潘晓丹、黄军强(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梁艳、杜国宁、施指南(广西商业学校)2.县级组团体奖(2名)一等奖(1名):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二等奖(1名):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鼓励参赛选手,特授证书一式3份,按组队形式颁发)一等奖(3名):李香念、邱艳红、韦春花(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二等奖(3名):韦小楠、姚英英、曾海波(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优秀指导教师(4名):熊鹰(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滕依良、周晓明、李刚兰(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四、电工电子(只设中职组)(一)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1.市级组个人奖(3名)一等奖(1名):梁小华(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1名):杨周(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三等奖(1名):张攀明(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指导教师(3名):俞皓、黄海明、龚希军(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县级组个人奖(3名)一等奖(1名):韦海归(柳江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1名):覃志龙(柳江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三等奖(1名):韦哲文(柳城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指导教师(3名):蓝磊、熊振、(柳江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周悉(柳城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五、物流专业技能(设中、高职组)(一)储配方案的设计与执行(高职组,只设团体项目)团体奖(3名)一等奖(1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二等奖(1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三等奖(1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鼓励参赛选手,特授证书一式3份,按组队形式颁发)一等奖(6名):叶帆、周坤柱、李泽海(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庞明明、林庆凤、陈文杰(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二等奖(3名):周立艳、陈丽娇、张德生(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三等奖(3名):王军、傅云鹏、李恩源(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指导教师(4名):吴初旭、雷学荣(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周柳军(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刘敏瑜(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二)现代物流中心作业(中职组,只设团体项目)1.市级组团体奖(5名)一等奖(1名):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2名):广西商业学校、柳州交通学校三等奖(2名):柳州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为鼓励参赛选手,特授证书一式3份,按组队形式颁发)一等奖(3名):韦柳生、刘家彬、陈柳宇(柳州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6名):叶亮、黄平、龙健芳(广西商业学校)詹亮、郭华基、陈映怡(柳州交通学校)三等奖(3名):黄琳琳、韦祖苗、郭晓燕(柳州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指导教师(5名):张莉萍(柳州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胡倩(广西商业学校)何俊梅(柳州交通学校)廖建国(柳州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县级组优胜奖(1名):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个人奖(证书一式3份,按组队形式颁发)优胜奖(3名):梁润甲、何深英、谭红坚(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优秀指导教师(1名):黄建荣(柳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三)物流单证(中职组)1.市级组个人奖(3名)一等奖(1名):李鑫月(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1名):尹嘉华(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三等奖(1名):郑丽(柳州交通学校)优秀指导教师(3名):梁琼(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卢艳(柳州交通学校)2.县级组个人奖(1名)优胜奖(1名):江菲莎(柳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优秀指导教师(1名):刘航棉(柳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四)叉车操作(中职组,只设个人项目)个人奖(6名)一等奖(1名):刘家彬(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2名):陈柳宇(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三等奖(3名):韦志伟、秦雅茂(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指导教师(2名):刘荣明(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颜逸熹(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六、建筑设计类(只设高职组)(一)建筑装饰空间设计团体奖(3名)一等奖(1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二等奖(1名):柳州铁道职业学院三等奖(1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鼓励参赛选手,特授证书一式2份,按组队形式颁发)一等奖(2名):何旻、李明将(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二等奖(3名):阮日蔚、蔡道昌(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龙文(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三等奖(5名):卢文凤(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蒋悠之、曾丽霞(柳州铁道职业学院)甘阳(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何天侦(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指导教师(10名):刘子锐、文建平、梁松、黄学惠、莫圣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王彪、陈宇(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屈军、李庆祥(柳州铁道职业学院)、罗炳华(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七、农业技术类(设中、高职组)(一)中华茶艺1.中职组优胜奖(4名):李欢祺、邱鸿平、罗梦凡、程佳欣(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指导教师(4名):余虹、罗俊、李梦莹、覃聪聪(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2.高职组优胜奖(6名):覃初雪、谢丽英、麦诗韵、杜彬源、梁玉鹏、王微微(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优秀指导教师(3名):康日晖、曹旸、梁卫华(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横县职业教育中心工人劳动合同协议书 甲方名称: 横县职业教育中心 法定代表人:农克县 住所地:横州镇茉莉花大道 乙方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码 出生年月 户口所在地 为建立劳动关系,明确权利义务,经甲乙双方平等协商一致,自愿签订本合同,且共同遵守执行。 一、乙方的岗位和工作时间 (一)乙方自愿到甲方学生饭堂工作,具体岗位是饭堂工人(锅炉工)。 (二)乙方每天正常工作时间:上午5时30分到12时,下午14时30分到18时30分。夜宵加班时间:20时到22时 二、乙方的待遇: (一)乙方每月可享受4天轮休,若乙方在公休日或某日工作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延长时间,则乙方在学生假期补休,乙方补休后,不再享受加班待遇。 (二)乙方每月正常工作时间26天为满勤,若乙方出满勤,则每月正常满额工资为 元。若乙方每月正常工作时间不足26天 ,则乙方正常工资为:月正常工资平均数×乙方出勤天数 (三)乙方的加班工资: 1、 夜宵加班:乙方每出勤一晚享受 元。2、其它白天加班每天可享受 元。 (四)在合同内的暑假、寒假乙方休息时只享受每月300.00元生活生活费,若乙方正常上班则与正常月份相同 (五)甲方每月除支付乙方的每月应得报酬外,还为乙方代交乙方合同期内的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每月共 元) (六)、乙方享受法定休假日、年休假、婚假、丧假、探亲假、产假、看护假(但不带薪)。若乙方无故旷工、迟到、早退则依学校相关制度处理。 (七)、甲方食堂工作岗位依学生人数多少而定,若甲方在校开饭学生人数减少时,甲方适当减少工人,被辞退的乙方要绝对服从甲方的决定。 (八)、乙方自愿辞退或被辞退,甲方付清给乙方在其工作过程所应得报酬外,不再付给乙方任何费用。同时不再为乙方代交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由此甲乙双方不因为此合同而有任何经济往来,本合同也自然消失。 (九)、其他待遇,乙方只享受其正常上班的工作餐 三、本合同共两页,一式二份,双方签字或盖章后即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 乙方:(签名或盖章) 法定代表人: 或委托代理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中高职“校校对接+校企衔接”贯通办学模式研究【摘要】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昭平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及横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贯通办学实践为例,对中高职“校校对接+校企衔接”贯通办学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中高职贯通办学“校校对接+校企衔接”模式2013年7月,广西教育厅下发《县级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改革试点方案》。
根据该试点方案,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昭平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横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联合开展改革试点工作。
目前,改革试点工作初见成效,增强了职业教育服务县域产业发展和扶贫富民能力,为中高职衔接在广西区内广泛推广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本文试以此实践为例,对中高职贯通办学“校校对接+校企衔接”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中高职贯通,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中高职贯通是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与核心。
广西县级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改革试点工作是以多种形式实现五年制一体化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基本建成中高等职业教育“立交桥”,为大力提升广西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和扶贫富民能力,不断满足区域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示范性骨干院校建设项目为契机,在充分利用行业主导型理事会及其成员单位共享工作服务平台的组织优势和长期业务联系的便利条件,推进昭平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和横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在招生考试制度、教学模式、教师培养培训、质量评价、行业指导、实训装备等方面的中高职延续衔接和共建共享,显著提高高职教育内聚力的同时也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校对接,大力推动改革试点工作昭平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与横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借助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经验与资源优势,联合开展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五年制一体化中高职贯通试点工作,逐步完善教育资源引进与共享途径、方式,有效提升中职学校的办学活力。
(一)领导重视。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黄建平院长高度重视与两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五年制改革试点工作,亲自牵头参与横县、昭平两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对接活动,现场指导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
2008年秋季学期横县职业教育中心
服装技能竞赛方案
为了激发服装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专业意识,提高技能素质,激励其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人才。
经本组成员讨论决定,举办一次服装技能竞赛。
比赛项目:
1、连衣裙制作工艺;
2、半截裙制作工艺;
3、裙子结构制图。
一、连衣裙1:5制作工艺部分
1、成品外观及其要求
款式自定;规格可按参赛者本身的尺寸或某位同学的身材尺寸进行设计制作;制作完成后,分别从工艺质量和着装效果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要求完成的作品合体美观。
2、比赛办法及要求:
(1)预先准备好布料、钮扣、模板等材料。
(2)预先把熨斗、裁剪台、剪刀、熨烫台、缝纫机等设备和工具调试好。
(3)这个项目限参加的人数为8人,参赛人员限服装专业二年级的学生。
(4)裁剪和缝制工艺的比赛时间为7个小时,超时扣分。
(5)参赛选手必须独立完成,不能互相帮助。
(6)比赛过程中如果所用设备发生故障,造成比赛中断,必须经评委确认后方能更换机位。
故障中断时间由工作人员计时并补给。
(7)选手缝制完毕须在提供的布料上写好参赛姓名与竞赛序号,按要求密封在规定的位置。
3、评分要求
分别从工艺质量(占70%)和着装效果(占30%)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工艺质量:
(1)规格(10分):衣长2分、袖长1分、肩宽1分、胸围2分、领大(2分)、腰围1分、臀围1分。
(2)外观(20分):产品整洁4分、各部位熨烫平服4分、造型美观线条流畅12分
(3)领子(11分):领子平服,左右宽窄一致,领子不起皱。
(4)拉链5分、袖子8分、收省、缉缝8分、侧缝下摆4分
(5)装饰得当4分
着装效果:合体美观、新颖、有时代感。
(30分)
4、评分及奖励:
1、由本教研组全体成员综合评分。
2、每个项目奖励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若干名。
二、半截裙制作工艺
1、成品外观及其要求
成品外观平服,无皱折,符合款式要求,明线要顺真,装拉链,腰头等要平服,无毛出等现象,穿着得体大方。
2、比赛办法及要求
(1)预先准备好布料、拉链等各种材料。
(2)一年级每个班限报名参加人数不多于5人。
(3)参赛选手必须独立完成,不能互相帮助。
(4)列出成品规格:裙长、腰围、臀围等。
3、评分及奖励
(1)评委由教研组讨论安排4~5位教师组成。
(2)奖励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名。
4、其他事宜:评分标准、比赛办法交教研组讨论再定。
三、裙子1:5结构制图
1、参赛对象
每班推荐10人参赛,共30人,参赛选手自备自动铅笔、水性笔、橡皮擦、直尺或三角板。
2、比赛经费及材料:A4纸30张约30元。
3、奖励方式: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0名,鼓励奖
4、评分标准
(1)图纸布局合理占10分。
(2)规格准确占10分。
(3)比例正确占10分。
(4)图纸中的文字、数字、字母做到:字体端正、笔画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占10分。
(5)尺寸标注符号准确、清晰占10分。
(6)经纬向的线条相互垂直,不歪斜占10分。
(7)纸条圆顺流畅,没有棱角占20分。
(8)同类图纸宽度一致,虚线、点划线的线段长短和间隔各自机同占10分。
(9)轮廓线清晰占10分。
5、评委:服装专业组的全体成员。
四、时间:2008年11月。
(1)连衣裙裁剪部分(上午8:00~10:00)
连衣裙缝制部分(上午10:00~11:30)(下午2:30~5:30)
(2)半截裙制作工艺(上午8:00~11:30)(下午2:30~5:00)
(3)裙子1:5结构制图(上午8:00~11:30)
五、地点:
1、连衣裙裁剪部分在服装制板实训室;连衣裙缝制部分在服装缝制工艺实训室。
2、半截裙制作工艺在服装缝制工艺实训室。
3、裙子结构制图在办公室。
六、组织成员
成员:本教研组的全体成员
项目负责人:
1、连衣裙制作工艺:张增林、袁春华
2、半截裙制作工艺:张增林、方朝才、雷振媛
3、裙子1:5结构制图:袁春华、雷振媛
评委:张增林、袁春华、方朝才、雷振媛、吴春蓉、徐科等人
比赛经费及材料
一、奖品:待定
二、工具及设备添置:
1、剪刀11号:10把约400元。
2、裁剪台垫布:12幅。
(可在云表校点领回)
3、家用衣车:1台(打钮孔专用)。
三、材料
1、连衣裙制作工艺:缝线、钮扣、拉链、布料、装饰物等约400元。
2、半截裙制作工艺:布料、缝线、钮扣、拉链、装饰物等约400元。
3、图画纸30张约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