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及其重要意义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27
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题目: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论述题: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创立的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必由之路。
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30分)谷••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 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毛泽东指出:不论做什么事情,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中国革命有其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这种特殊的发展规律根源于中国独特的国情,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正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准确的把握和认识的基础上。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革命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但是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各国用什么方式达到目的,应当由各个国家的工人阶级自己选择决定。
马克思曾经指出:“工人总有一天必须夺取政权,以便建立一个新的劳动组织;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中国革命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过程。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乡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中国农村就是根据这样的原则,取得成功的。
最近通过的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的决定, 也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涵和意义稿子一嗨,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国革命新道路。
你知道吗?这新道路啊,内涵可丰富啦!它可不是随随便便就有的,那是咱们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中找到的。
简单来说,就是不再照搬别人的经验,而是根据咱们中国自己的国情,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
就好比走路,别人走的路不一定适合咱们,咱们得找适合自己脚的路。
这新道路强调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为啥呢?因为当时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咱力量弱啊。
但农村就不一样啦,敌人力量相对薄弱,咱们有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
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发展自己的力量,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那它的意义可太大啦!这新道路让咱们中国革命有了希望和方向。
要是一直走以前不对的路,那革命能成功吗?肯定不能呀!正是有了这条新道路,咱们才慢慢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让敌人摸不着头脑。
而且,这新道路也让咱们老百姓看到了希望,知道跟着共产党走,就能过上好日子。
它还证明了,咱们中国人有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用依赖别人。
这中国革命新道路那可是咱们的宝贝,得好好珍惜,永远记住!稿子二亲,咱们来唠唠中国革命新道路呗!你想想,以前咱们老想着跟别人学,可总是行不通。
后来呀,咱们聪明的共产党人就发现,得有自己的路才行。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涵,就像是量身定制的衣服,特别合身。
农村包围城市,这多妙啊!城市里敌人太凶,咱先在农村站稳脚跟。
农民兄弟多呀,大家一起干,力量就大了。
还有武装夺取政权,手里没家伙怎么行?有了枪杆子,咱们才有底气,才能和敌人斗。
这新道路的意义,那真是说不完。
它让咱们不再瞎摸索,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法。
就像在黑暗里有了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进的路。
因为有了它,咱们慢慢有了自己的地盘,有了自己的队伍,越来越强大。
老百姓也觉得有盼头了,愿意跟着共产党一起拼。
这也是对世界的一个贡献呢!告诉大家,革命不是只有一种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
亲爱的,你说这新道路是不是特别牛?咱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可多亏了它呀!以后咱们也得记住,遇到困难别害怕,开动脑筋找适合自己的路,肯定能成功!。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与总战略。
其基本内容就是,中国民主革命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建立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使之建成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
依托根据地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随着革命战争、人民武装与根据地的发展,逐步造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这条革命道路,就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战争史上仅有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暴力革命的学说。
①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战争首先把主要战略方向指向农村的理论与斗争艺术。
②成功地解决了依托根据地积累、发展革命力量的问题。
随着根据地的发展、扩建,革命力量不断得以发展、壮大。
③解决了以农民为主体发展革命军队、进行革命战争的问题。
解放了的广大翻身农民,为保卫自己的利益,踊跃参军、支前。
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④成功地解决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发展的问题。
随着根据地的扩大,人民武装随之扩大,并由游击队向正规军发展,从而解决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正规战发展的问题。
那么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就是什么呢?1、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即中国的城市不能完全统治农村,广大的人力物力在农村。
2、农村可以离开城市而相对独立存在。
3、地方性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
4、统治集团的不统一与矛盾冲突,为农村革命提供机遇。
5、已经有了新的政党与革命的军队与人民,有了战胜敌人的基本力量6、总之,就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理论意义就是什么?1、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就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也就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它就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总结,它正确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文档模板]标题: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I. 研究背景尽管中国革命已经在1949年胜利完成,但是对于革命道路的选择还是值得思量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II. 中国革命历程A. 中国革命的前进步伐B. 中国革命的蜿蜒历程III.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A. 中国革命的特殊历史条件B.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优势C. 对于其他革命道路的对照IV.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要意义A. 革命战争实践的基础B. 革命政权的基石C. 中国革命的历史地位V. 结论本文旨在说明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具有特殊优势,是中国革命的必由之路。
同时,这也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贡献,对于我们今天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VI. 注释本文中浮现的术语和名词注释如下:1. 农村包围城市:指以农村为基础,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再向城市进军。
2. 武装夺取政权:指通过暴力手段夺取政府或者国家权力,从而建立新政权。
3. 优势:指胜过其他方面的优越条件。
4. 革命战争实践:指以具体的战争行动和战争经验作为探索革命战争规律的实践活动。
VII. 法律名词及解释本文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革命:指以推翻现存政治、经济体制为目的的剧烈社会变革。
2. 根据地:指革命组织在国内设置的自己控制的行政区域,具有一定政治权力和军事力量。
3. 地下党:指秘密组织的政治团体。
4. 暴力革命:指以使用暴力为手段的社会变革。
5. 新政权:指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掌握政治、经济、文化等运转的权力机关。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内容摘要: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具独创性的理论。
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面临的重大问题。
在逐渐深入分析近代中国国情,并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中心放在农村,在农村长期积蓄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才能与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党在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的过程中,不是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反映了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及由此决定的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中国革命正是循着这样一条正确道路走向胜利的。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不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而且对其他民族争取独立自主的斗争,对当今时代建设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武装斗争,毛泽东思想一、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1、党成立初期,首先将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由于党对中国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于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党经历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
2、革命失败之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实践,并潜心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等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革命工作由城市向农村的重点转移,避实就虚,开辟了井冈山根据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也叫“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呢?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之国内大背景1927年,由于蒋介石新军阀背叛革命,轰轰烈烈地大革命遭到了失败。
国民党新军阀取北洋军阀而代之,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新走狗。
国民党新军阀对中国人民实行出北洋军阀更黑暗、更残酷的统治。
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人与之进行了血与火的斗争,然而“左”倾中央一再强调的进攻大城市的计划相继遭受失败。
毛泽东毅然带领起义的残余部队进军井冈山,开始了中国革命重心的伟大转移,并找到了一条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者密切结合起来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二、关于“城市中心”与“农村中心”的争论当时,之所以出现是以城市为中心,还是以农村为中心的争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中国具体国情的不同认识,特别是对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城市与乡村之间关系的不同认识。
城市中心论——坚持通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包括共产国际的某些领导人认为,在中国,同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大城市的经济力量可以统治全国,乡村只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单斩断他们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们的头脑、炸裂他们的心腹,是不可能置他们最后的死命,革命就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因此,他们认为,只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取得成功,才可能影响小城市和乡村,才可能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所以一味地主张通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来发展革命,夺取胜利。
农村中心论——残酷的革命斗争现实让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员人冷静思考,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路线——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
中国革命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长期斗争中摸索出来的,与传统思想有所不同的路线。
其主要特征在于以中国国情为出发点,注重农村根据地建设,实行土地革命,实行农村包围城市,实行武装斗争等。
这条道路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也是中国特殊国情下的独特贡献。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创造了中国革命的新和成功道路。
在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深入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成功地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历史性胜利。
第二,引领了世界革命的新方向。
中国革命新道路不仅引发了西方国家对中国革命的无限猜疑和惊讶,也启示了亚非拉国家,帮助引领世界革命实践的新方向。
第三,为中国特殊国情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发展史上的许多改革开放试验提供了成功的参考,并为未来的中国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中国革命新道路揭示了中国特殊国情下革命的必然性,推动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赢得了国民的拥护和支持。
这条路为中国革命的新时代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我们应当有信心,相信这条路仍将继续指引中国的前进之路。
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二篇)含∙参考答案篇一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栗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国民主革命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建立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使之建成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
依托根据地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随着革命战争、人民武装和根据地的发展,逐步造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一是成功地解决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发展的问题。
随着根据地的扩大,人民武装随之扩大,并由游击队向正规军发展,从而解决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正规战发展的问题。
二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也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总结,它正确她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是毛泽东思想的闪光点,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破思想禁锢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将中国的革命实际情况同马列主义衔接的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之一。
四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运动开辟了新的道路,并为其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的民主革命提供了榜样。
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五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贯穿的基本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不仅对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有着重大历史意义,在现在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首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揭示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为我国现阶段“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指导。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内忧外患之际,中国共产党积极地探索革命救国的道路,一开始,由于当时全世界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模式,所以初期中共只能学习了苏联的革命道路——城市中心论,城市领导乡村的革命道路,显然,在中国效果不是很明显。
造成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两国的国情不同:苏联在革命前是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经是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较中国发达,工人阶级的队伍比中国强大,尤其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
而中国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无产阶级虽发展壮大,但相对于城市中的反动势力来说,力量较小,中国的反动势力集中在城市,而农村反革命势力薄弱,特别是像井冈山那样处于三省交界的地区,各省的反动势力都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去对付,因此,中国共产党才依据国情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伟大之处正是在此,开辟了革命新道路。
中共的创新在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革命根据地,中共还开展了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与债务,满足农民要求的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的意义在我看来有四点意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无论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第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第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第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光辉典范,是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邓小平曾经指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中国的具体道路。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伟大意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因为: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外无民族独立,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
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
毛泽东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
第二,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在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际上农民革命,军队实际上穿起军装的农民。
因此,无产阶级要夺取革命的胜利,就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发动农民和武装农民,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是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关键。
第三,由于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曲折性和长期性,强大的敌人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他们统治薄弱的环节。
因此,无产阶级为了避免在力量不足时与敌人决战,就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把农村建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革命阵地,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它的现实意义是:第一,农村包围城市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沿着这条路前进,革命才不会迷失方向。
第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带有强烈的求实精神。
第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在仅对“左”和右的错误的斗争中产生的。
第四,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体现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的深入了解和深切体验。
第五,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开辟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多元化的进程。
全面准确理解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原文出处】毛泽东思想研究【原刊期号】20062 【分类号】D1【作者】郑德荣/王占仁【作者简介】郑德荣,东北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占仁,东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博士生。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独立发展摘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开辟的一条新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独立性发展。
它不仅指导了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经验和原则。
关键词: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中国特色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形成,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标志,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像结合的光辉典范。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学说的独创性发展,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邓小平曾经指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
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
在军阀割据的上,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区,领导人民建立革命根据地,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了政权。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是在帝国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搞革命,我们也是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区搞革命,这在原则上是相同的,但我们不是先搞城市,而是先搞农村,用农村包围城市。
”这一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同当时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左”倾错误倾向作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部分。
一、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模式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在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心城市起义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和道路。
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成为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成功模式。
十月革命的一声巨响,震惊了正在探索革命道路的中国人。
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从学习西方转入到学习俄国的道路。
十月革命胜利后,一些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初步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观点和俄国革命经验重新审视和观察中国革命的命运。
试述中国革命新道路开创的历史过程、主要理论及其伟大意义(一)历史过程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开始了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1、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由此,提出了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要求。
2、在武装斗争总方针的指导下,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开始,到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了上百次武装起义。
为革命道路的探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但是由于这一时期,党的指导思想是首先夺取中心城市来发展革命,这是俄国革命成功的道路。
但实践证明,这条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
各地武装起义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挫折。
3、在挫折和教训面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率先开始了从国情出发寻找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原定占领长沙计划受挫后,毛泽东及时正确地分析了敌强我弱、革命处于低潮的形势,毅然决定放弃攻打城市计划,把革命力量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
于是,他率部向井冈山进军,开始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探索。
经过近半年的艰苦斗争,中国革命史上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宣告诞生。
从此,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提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适合国情的正确道路。
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1928-1930年,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及《反对本本主义》等一系列著作,系统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内容1、“工农武装割据”的总概念这条道路的总概念,可以表述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依托,三者紧密结合,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中国共产党找寻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中国社会的特殊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彰显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能力。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当代中国的核心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4:激励中国共产党走向成功。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许多历史性的成就,这些成就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行,不断走向成功。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找寻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非常重要,不仅对中国共产党具有重大意义,也对当代中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