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 格式:ppt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83
专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提升演练1.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已存放如下药品,实验室新购进的活性炭,应将它存放在()A.①B.②C.③D.④解析:活性炭属于非金属单质。
四个药品橱中,①橱是酸,②橱是碱,③橱是非金属单质,④橱是金属单质,故活性炭应该放于③橱中。
答案:C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需混合均匀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C.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解析:为使反应充分,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需混合均匀,故A正确;酒精灯网罩的作用是提高温度,故B正确;木炭粉末与CuO粉末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C正确;木炭粉末与CuO粉末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当木炭粉末过量时可能会产生一氧化碳,故D不正确。
答案:D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金刚石做玻璃刀石墨做电池电极不锈钢做水壶钛合金制造船舶设备金刚石硬度大石墨很软不锈钢有导热性钛合金抗腐蚀性强解析:石墨做电池电极是由于石墨具有导电性,故B错误。
答案:B4.(2022四川凉山州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答案:B5.下列是分析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固体成分的相关实验(不考虑水分),其中合理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因此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证明氢氧化钠变质,故①正确;向样品固体中,加入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确定有碳酸钠,过滤后再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显红色,由于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无法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故②错误;取a g样品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由于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因此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 g固体,由碳酸钡的质量可求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出纯度,故③正确;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溶液中有新杂质氯化钠,故④错误。
一、单项选择题30年代的抒情散文,在形式上精雕细琢、匠心独运,一种追求唯美的散文风格蔚然成风,其重要的代表作家是()。
选择一项:a. 梁遇春b. 郁达夫c. 丰子恺d。
何其芳正确答案是:何其芳30年代中期,郁达夫移居杭州之后,是他游记散文创作的高峰期,除《达夫游记》外,还创作有()等。
选择一项:a. 《漂泊杂记》b。
《屐痕处处》c. 《湖上散记》d。
《西湖漫拾》正确答案是:《屐痕处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
选择一项:a. 《坟》b。
《呐喊》c。
《朝花夕拾》d. 《野草》正确答案是:《野草》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选择一项:a。
林语堂b。
穆旦c.冯至d. 梁实秋正确答案是:梁实秋以抒情和叙事为主的“美文”是在1919年8月才出现的。
《五峰游记》应属现代“美文”的发端,其作者是()。
选择一项:a.李大钊b。
周作人c.冰心d.鲁迅正确答案是:李大钊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杂文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选择一项:a. 《二心集》b.《三闲集》c。
《而已集》d。
《热风》正确答案是:《热风》短论《美文》阐明了文艺性散文的文类品格,是新文学初期散文理论的重要标志,其作者是()。
选择一项:a。
鲁迅b。
李大钊c。
周作人d。
胡适正确答案是:周作人何其芳早期散文创作的代表是散文集()。
选择一项:a. 《画梦录》b。
《乌篷船》c. 《春醪集》d. 《宇宙风》正确答案是:《画梦录》《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漫文漫画》等作品的作者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自成一家的散文家、漫画家()。
选择一项:a. 梁遇春b.丰子恺c. 何其芳d。
丁西林正确答案是:丰子恺1934年、1935年分别创办《人间世》、《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的作家是()。
专题三电场和磁场考点1电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经典特训题组』1. (多选)两个相同的负点电荷和一个正点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c 点是两负点电荷连线的中点,d点在正点电荷的正上方,c、d到正点电荷的距离相等,则()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B.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C.c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大D.c点的电势比d点的低答案ACD解析由图知,a点处的电场线比b点处的电场线密集,所以A正确;过a 点画等势线,与b点所在电场线的交点设为e,由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以及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φb>φe,所以b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故B错误;两个负点电荷在c处的合场强为0,在d处的合场强为E1,竖直向下,正点电荷在c、d处的场强大小均为E2,方向相反,由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知E c=E2,E d =E2-E1,C正确;将一个正试探电荷从d移到c,正点电荷对其不做功,两个负点电荷对其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可得d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故D正确。
2.(2017·全国卷Ⅲ) (多选)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平面,平面内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0 V、17 V、26 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5 V/cmB.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1 V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低7 eVD.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9 eV答案ABD解析如图所示,由匀强电场中两平行线距离相等的两点间电势差相等知,Oa间电势差与bc间电势差相等,故O点电势为1 V,B正确;则在x轴上,每0.5 cm长度对应电势差为1 V,10 V对应的等势线与x轴交点e坐标为(4.5,0),△aOe中,Oe∶Oa=4.5∶6=3∶4,由几何知识得:Od长度为3.6 cm,代入公式E 得,E=2.5 V/cm,A正确;电子带负电,电势越高,电势能越小,电子在a =Ud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高7 eV,C错误;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W =-eU bc=9 eV,D正确。
专题三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判断题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对)。
2.动物的活动与人的实践活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错)。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但是,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并没有起决定性作用(错)。
4.实践的发展为人类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而这极大地推动了认识的不断发展(对)。
5.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错)。
6.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还需要回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对)。
7.真理具有客观性,但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就意味着真理不具有人类认识的主观形式(错)。
8.真理和谬误是认识中的一对矛盾体,真理不可能转化为谬误(错)。
9.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正确的(错)。
10.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是先进、积极和正确的价值观(对)。
1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对)。
12.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对)。
二、单选题1.在实践活动的形式中,(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可以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水是流动的、音乐是动听的、天空是蓝色的……,这些认识都是通过感官得到的。
所以,这种认识是(感性认识)。
4.(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必须坚持的态度。
5.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客体价值的判断也会发生改变,这说明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6.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并对实事求是做出了解释。
专题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题组一基础小题]1.美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
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之所以由邦联制转变为联邦制,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邦联政府无权向国民征税B.邦联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只是各州之间松散的联盟C.邦联政府军队数量太少,不能保卫国家D.实现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需要答案 D解析本题是因果关系型的选择题,要求说明的是根本原因。
A、B、C虽然也是美国国家结构形式转变的原因,但都是从侧面说明的具体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只有D是根本原因。
2.右面这幅漫画《四年大战一场,两年小战一次》表明()A.民主党和共和党同属资产阶级政党,没有什么差别B.民主党和共和党通过竞选争夺执政地位C.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D.在美国,只有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大政党答案 B解析漫画展现了“驴象之争”,表明两党通过竞选争夺执政地位,B符合漫画主旨,其他均与题意无关。
3.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国会选举每两年举行一次。
其中一次国会选举与四年一度的大选即总统选举同时举行,另一次在两届总统选举之间举行。
在两次总统选举之间举行的国会选举,通常被称为“中期选举”。
中期选举的实质是()A.选民表达意愿的一种机制B.民主党和共和党争夺执政党地位C.民主党和共和党争夺对国会的控制权D.不同利益集团协调矛盾的机制答案 C解析两次总统选举之间举行的国会选举通常被称为“中期选举”,中期选举表现为两党通过竞选争夺对国会的控制权。
4.在美国,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实行三权分立。
下列对美国总统和国会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总统由国会产生B.总统对国会负责C.总统有立法倡议权D.总统可以解散国会答案 C解析美国总统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直接对选民负责,不对国会负责,所以A、B观点错误。
国会不受行政机关的干预,总统无权解散国会,D观点错误。
美国立法权属于国会,但总统有立法倡议权,C观点正确。
5.多年来,全美步枪协会一直将取消攻击性枪支禁令作为其首要目标,并因此极力阻挠任何支持禁枪的国会和总统候选人当选。
专题三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问题清单在进行专题三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和整改,以确保专题三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我们在专题三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清单:1.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指导方针:在专题三的初期阶段,我们没有为项目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指导方针,导致团队成员在工作中缺乏明确的方向和重点。
2.沟通不畅:由于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畅,信息传递存在偏差和延误。
这导致了项目进展缓慢,并且可能会影响到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3.缺乏资源:在专题三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些资源不足的问题。
人力资源不足、技术设备不完备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项目进展产生负面影响。
4.进度控制困难:由于缺乏有效的进度控制机制,我们很难准确地把握项目的进展情况。
这使得我们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5.风险管理不完善:我们在专题三的实施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和管理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
这可能会导致项目遭受一些意外的损失和延误。
整改措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以确保专题三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
以下是我们拟定的整改措施:1.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指导方针:我们将重新审视专题三的目标,并制定明确的指导方针。
这将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项目要求,并在工作中有明确的方向和重点。
2.加强沟通与协作:我们将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定期组织会议、使用在线协作平台、建立沟通渠道等。
这将有助于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减少偏差和延误。
3.资源调配与补充:我们将对项目所需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并及时进行调配与补充。
增加人力资源、更新技术设备等。
这将为项目提供必要的支持,促进项目顺利进行。
4.建立进度控制机制:我们将建立有效的进度控制机制,以确保项目进展可控。
这包括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设定里程碑、进行定期的进度评估等。
这将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中的问题。
5.加强风险管理:我们将加强对项目风险的管理和应对措施的制定。
这包括对潜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制定应急预案等。
专题三设计的交流知识框架设计的交流交流设计的想法和成果设计想法和成果的交流有价值信息的提炼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应用一般机械加工图,了解线路图效果图、正等轴测图绘制简单草图、三视图简单形体尺寸标复习要点1.能选择恰当的方式交流设计的想法和成果。
2.会在交流中提炼有价值的信息。
3.能识读一般机械加工图,了解线路图、效果图,知道技术图样所表达的意思4.能绘制草图、简单的三视图以及流程图、控制框图等。
5.能标注简单的形体尺寸。
重点提示1.在发现与明确问题阶段,需要进行技术交流,通过与不同人群的交流,获得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有价值的问题。
在发现与明确问题的基础上,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交流,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设计所需要的信息,提出各种设计想法,用草图来呈现自己的设计方案,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条件对各种想法进行筛选,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
在制作模型或原型阶段,要求绘制可以进行技术交流的技术图样,制作模型或原型进行展示。
在测试评估和优化阶段,要重视公众的意见,与公众进行交流,对公众进行调查,以明确改进的方向并向专家、潜在客户、用户征集优化意见。
2.利用调查问卷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是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常用的方法,不仅要在交流中为他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要利用交流从不同人群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在设计的交流过程中,应当注重提炼关键的技术信息。
对他人所提出的理念、信息、意见要做客观的、有意义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要能敏感地抓住他人的意见、建议中的创新点或对自己设计活动富有启发意义的部分,用以改进自己的设计,从而使交流的过程成为改进自己的设计、开阔自己视野的过程..3.技术语言具有多样性、简洁性和通俗性。
用口头语言表达设计内容方便、灵活,技术图样使设计表达更直观、高效、准确和长久,图表可以方便地呈现设计构思方案、激发灵感和进行比较,计算机演示、网络语言逐渐成为重要的技术语言,技术符号、文字说明、肢体语言等也可以用来表达技术设计。
专题三大汉帝国考点01 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考点02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考点03 两汉文化与科技细/ 目/ 表/ 分/ 析知识点一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文景之治”(1)背景: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2)措施: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3)效果: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
3.汉初政治统治(1)中央:“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地方:郡国并行制。
隐患:极大地削弱了中央集权,威胁皇权,造成了“七国之乱”。
(2)王国问题:汉景帝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但叛乱不得人心,最终被平定。
知识点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1.加强中央集权2.开拓疆域(1)表现①北击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②设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③开通丝绸之路: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④设军政机构: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
⑤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2)意义:使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知识点三两汉文化与科技考点01 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侧重治国思想与国情的结合,统治政策的变化考点02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侧重统一多民族国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巩固考点03 两汉文化与科技:文史类繁荣,丰富发展,科技进步服务农业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一、单选题1.(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
”陆贾的上述思想()A.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B.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C.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AC.“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3.(2021·湖南·高考真题)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