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平行线的判定及证明
- 格式:doc
- 大小:749.50 KB
- 文档页数:9
平行线的六个判定平行线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几何学的基本定理之一。
平行线的概念最早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并在《几何原本》一书中给出了平行线的六个判定。
六个判定分别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旁外角、平行线错角定理以及平行线夹角定理。
首先,同位角判定,其原理是:如果两条直线被一条横截线所切,且同位角之和为180°,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横截线切过两条直线,使得这两条直线上的同位角之和为180°,那么这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的。
这个判定可以通过实际的图形来演示和证明。
其次,内错角判定,其原理是:如果两条直线被一条横截线所切,且内错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横截线切过两条直线,使得这两条直线上的内错角(一个在两直线之间,一个在两直线之外)互为补角,那么这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的。
这个判定同样可以通过实际的图形来演示和证明。
接下来是同旁内角判定,其原理是:如果两条直线被一条横截线所切,且同旁内角之和为180°,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横截线切过两条直线,使得这两条直线上的同旁内角之和为180°,那么这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的。
同样地,这个判定可以通过实际的图形来演示和证明。
然后是同旁外角判定,其原理是:如果两条直线被一条横截线所切,且同旁外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横截线切过两条直线,使得这两条直线上的同旁外角(一个在两直线之外,一个在两直线之间)互为补角,那么这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的。
同样地,这个判定可以通过实际的图形来演示和证明。
接下来是平行线错角定理,其原理是:如果两条直线被一条横截线所切,且错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横截线切过两条直线,使得这两条直线上的错角(一个在两直线之间,一个在两直线之外)互为补角,那么这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的。
同样地,这个判定可以通过实际的图形来演示和证明。
有关数学“平行线”的判定
有关数学“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如下:
1.同位角相等:如果两直线的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如果两直线的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如果两直线的同旁内角互补,即两个同旁内角的和为180度,那么这
两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5.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
平行。
6.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同一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
也平行。
7.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则
这两条直线平行。
初一数学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知识点人一辈子的道路专门长,但关键的却往往只有几步,而初中确实是这关键几步中的第一步,查字典数学网为大伙儿预备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知识点,欢迎阅读与选择!【判定方法】(1) 同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养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进展的教学方式,慢慢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事实上,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养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同点】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专门难做到恰如其分。
什么缘故?依旧没有完全“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那个问题,方法专门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刻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积存专栏”上每日一换,能够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番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如此,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 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宝。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研究的差不多上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图形,能够说那个图形是它们共同的、必备的前提条件。
那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同时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因此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能够分为人一辈子、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究、环保等多方面。
平行线的判定知识点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即: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知识点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即: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知识点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即: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知识点4: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即:若a 、b 、c 为同一平面内的三条不重合直线,且满足a ⊥c ,b ⊥c .那么a ∥b ) 注:1.知识点四必须是在“同一平面内”。
2.后面三个条件知道其中两个,则第三个一定成立。
例1:如下图1,∠1=∠2,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AD ∥BC B.AB ∥CD C.AD ∥EF D.EF ∥BC例2:如下图2,已知∠ADE=60°,DF 平分∠ADE ,∠1=30°,试说明:DF ∥BE.例3:如下图3,已知∠1=30°,∠B=60°,AB ⊥AC. ⑴.计算:∠DAB+∠B⑵.AB 与CD 平行吗?AD 与BC 平行吗?例4:如下图4,AB ⊥EF 于B,CD ⊥EF 于D,∠1=∠2, ⑴请说明AB ∥CD 的理由。
⑵.试问BM 与DN 是否平行?为什么?如图4如图3如图2如图121N M FEDC BA 1DCBA1F E DCBA 21FE DCBA1. 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说明两直线平行。
如下图,点B 在DC 上,BE 平分∠ABD ,∠ABE =∠C ,则BE ∥AC ,说明理由。
2. 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说明两直线平行。
如下图,已知∠3=∠1,AC 平分∠BAD ,试说明AB ∥CD.321DCBA3. 利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来说明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知识互联网板块一 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判定知识导航【例1】 ⑴ 如下左图,AB CD ∥,AD AC ⊥,32ADC ∠=°,则CAB ∠的度数是________. ⑵ 如下中图,直线l 与直线a ,b 相交.若a b ∥,170∠=°,则2∠的度数是________. ⑶ 如下右图,已知a b ∥,170∠=°,240∠=°,则3∠=________. 图DCBA21ba lb a321CBA 【解析】⑴ 122°;⑵ 110°;⑶ 70°【例2】 ⑴ 根据图在()内填注理由:① ∵B CEF ∠ =∠(已知)∴AB CD ∥( )② ∵B BED ∠= ∠(已知)∴AB CD ∥( ) ③ ∵180B CEB ∠+∠=°(已知) ∴AB CD ∥( )⑵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B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相交C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直线平行D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解析】⑴ ①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⑵ 本题主要考察两直线平行的识别.根据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可知A 、D 正确;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C 正确;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经典例题FC EB D A线与这条直线平行,而有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相交,B 不正确.【例3】 请你分析下面的题目,从中总结规律,填写在空格上,并选择一道题目具体书写证明.⑴ 如图⑴,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M ,N ,MG ,NH 分别平分AME ∠,CNE ∠.求证:MG NH ∥.从本题我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 如图⑵,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M ,N ,MG ,NH 分别平分BMF ∠,CNE ∠.求证:MG NH ∥.从本题我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 如图⑶,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M ,N ,MG ,NH 分别平分AMF ∠,CNE ∠,相交于点O .求证:MG NH ⊥.从本题我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A B C DE FG H M N(2)NMFEDC B A GH (3)NM FEDC B A G H O 【解析】⑴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的角平分线平行.⑵ 证明:∵AB ∥CD ,∴BMFCNE ∠ 又∵MG ,NH 分别平分BMF从本题我能得到的结论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的角平分线平行.⑶ 证明:∵AB ∥CD ,∴180AMF CNE ∠+∠=又∵MG ,NH 分别平分AMF ∠,CNE ∠ ∴∴18090MON GMF HNE ∠= ,∴MG ⊥NH从本题我能得到的结论是: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垂直.【例4】 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解析】平角为180°,若能用平行线的性质,将三角形三个内角集中到同一个顶点,并得到一个平角,问题即可解决.证法1 : 如图所示,过ABC △的顶点A 作直线l BC ∥,则1BBAC所以180B BAC C ∠+∠+∠=°量代换).即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证法2 : 如图所示,延长BC ,过C 作CE AB ∥,则1A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B ∠=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12180BCA ∠+∠+∠=°, 所以180BCA A B ∠+∠+∠=°,即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教师备案】利用平行线证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方法有很l21C BA 21D C EB A多,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多练几个【例5】 如图,ABC △中CD AB ⊥于D ,DE BC ∥,交AC 于点E .过BC 上任意一点F ,作FG AB ⊥于G ,求证:12∠=∠.GFE 21D CBA【解析】∵FG AB CD AB ⊥⊥,, ∴GF CD ∥ ∴∠∵DE BC ∥, ∴2BCD ∠=∠, ∴12∠=∠【例6】 我们知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光线从水射入空气中,同样也会发生折射现象.如图,为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再从水射入空气中的示意图.由于折射率相同,因此有14∠=∠,23∠=∠.请你用所学的知识来判断光线c 与d 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ba465dcba321【解析】c d ∥如图:∵25180∠+∠=°,36180∠+∠=°,23∠= ∠ ∴56∠= ∠(等角的补角相等)又∵14∠=∠∴1564∠+∠=∠+∠∴c 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例7】 (成都市初中数学竞赛)如图,已知AE 平分BAC ∠,BE AE ⊥,垂足为E ,ED AC ∥,36BAE ∠ = ° 求BED ∠ 的度数.EDCBA【解析】126°【例8】 ⑴ 如图所示AB CD ∥.求证:360B E D ∠+∠+∠=°EDCBA⑵ 已知,如图,AEC A C ∠=∠+∠,证明AB CD ∥ED CBA【解析】⑴ 如图,过E 点作EF AB ∥,则180B BEF ∠+∠=°因为AB CD ∥,所以EF CD ∥,180FED D ∠+∠=°所以360B BEF FED D ∠+∠+∠+∠=°又BEF FED BED ∠+∠=∠,∴360B BED D ∠+∠+∠=°即360B E D ∠+∠+∠=°F EDCBA ⑵ 解法一:过点E 作AEF A ∠=∠,则AB EF ∥, 又AEC A C AEF CEF ∠=∠+∠=∠+∠,∴C CEF ∠=∠,∴EF CD ∥,∴AB CD ∥. F ED CBA解法二:作180AEF A ∠+∠=°, 则AB EF ∥,∵360AEC AEF CEF ∠+∠+∠=°, ∴360A C AEF CEF ∠+∠+∠+∠=°, 经典例题板块二 平行线的构造∴180C CEF ∠+∠=°, ∴CD EF ∥, ∴AB CD ∥FE DCB A 【教师备案】这两个模型非常重要,建议各位老师分别从已知角度关系证明平行和已知平行证明角度关系两个方面讲解这两个小题,重点强调书写过程 【例9】 ⑴ 如图⑴,已知14MA NA ∥,探索1A ∠、2A ∠、3A ∠、4A ∠,1B ∠、2B ∠之间的关系.⑵ 如图⑵,已知1n MA NA ∥,探索1A ∠、2A ∠、…、n A ∠之间的关系.⑶ 如图⑶,已知1n MA NA ∥,探索1A ∠、2A ∠、…、n A ∠,1B ∠、2B ∠、…、1n B −∠之间的关系.MNA 4B 2A 2A 3B 1A 1MNA nA 4A 3A 2A 1B n -1B 2B 1A nA n -1A 2A 1NM图⑴ 图⑵ 图⑶【解析】⑴ 123412180A A A A B B ∠+∠+∠+∠=∠+∠+°;⑵ 123(1)180n A A A A n ∠+∠+∠++∠=−×° . ⑶ 12121n n A A A B B B −∠+∠++∠=∠+∠++∠ ;【例10】如图,已知,CD EF ∥,C F ABC +=∠∠∠,求证AB GF ∥G FDECBAQPABCEDFG【解析】如图,过点B 作PQ CD ∥交GF 的延长线于点Q 则PQ EF ∥,【拓1】 如图所示,已知CB OA ∥,100C OAB∠ =∠ ,E ,F 在CB 上,且满足FOB AOB ∠= ∠,OE 平分COF ∠.思维拓展⑴ 求EOB ∠的度数;⑵ 若平行移动AB ,那么OBC ∠:OFC ∠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⑶ 在平行移动AB 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OECOBA ∠=∠?若存在,求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BC E FO 【解析】⑴40°;⑵1:2;⑶存在,60OECOBA ∠=【拓2】 在同一平面内有1a ,2a ,3a ,…,97a 共97条直线,如果12a a ∥,23a a ⊥,34a a ∥,45a a ⊥,56a a ∥,67a a ⊥,…,那么1a 与97a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寻找规律,12a a ∥,13a a ⊥,14a a ⊥;15a a ∥,16a a ∥,17a a ⊥,18a a ⊥…,4个一循环,974241÷= ,所以971a a ∥【拓3】 在同一平面内有7条直线,证明:必有两条直线的夹角小于26°.【解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平移某条直线不影响该直线与其它直线的夹角,故可将7条直线平移使其交于同一点(如下图),A 7A 6A 5A 4A 3A 2A 1O点O 把7条直线分成14条射线,记为1OA ,2OA ,…,14OA ,相邻两射线组成14个角,记为1α,2α,…,14α,其和为一个周角:1214360ααα+++=° , 若结论不成立,则26i α°≥,()1214i = ,,,, 相加,得360这一矛盾说明,在1α,2α,…,14α中,必有一个角小于26°,即必有两条直线的夹角小于26°.【拓4】 如图,已知ABCDFED BC A FEDBC A【解析】如右图所示,分别过点E ,F 做AB 和CD 的平行线,易得:AEC EAB ECD∠=∠+∠x 90°50°30°30°ABCD E FG HMNPR Qx 90°50°30°30°AB CDE FG HMNOP【解析】过点G ,H 作AB ,CD 的平行线,那么AB OG HQ CD ∥∥∥∵AB OG ∥,HQ CD ∥∵OG HQ ∥,∴60GHQ OGH HGE EGO ∠=∠=∠−∠=° ∵在MHQ ∆中,180MHQ HMQ MQH ∠+∠+∠=°又∵180MQR MQH ∠+∠=°,∴MHQ HMQ MQR ∠+∠=∠ ,∴40GHM GHQ MHQ ∠=∠−∠=°习题1. 如图:已知12∠=∠,A C ∠= ∠,求证:①ABDC ∥证明:∵12∠=∠( )∴______∥______( ). ∴C CBE ∠= ∠( )又∵C A ∠=∠( )∴A ∠=________( ) ∴______∥______( ).EDCBA21【解析】已知: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已知;CBE ∠; 等量代换;AD ,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习题2. 如图所示,复习巩固⑴ 已知:AB CD ∥,12∠=∠,求证:BE CF ∥; ⑵ 已知:AB CD ∥,BE CF ∥,求证:12∠=∠.F 21E B DA C【解析】⑴ ∵AB CD ∥(已知),∴ABC BCD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已知),∴EBC BCF ∠= ∠(等量减等量差相等) ∴BE C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⑵ ∵AB CD ∥(已知),∴ABC BCD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BE CF ∥(已知),∴EBCBCF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等量减等量差相等)习题3. 如图,A B C ,,和D E F ,,分别在同一直线上,AF 分别交CE ,BD 于点G ,H .已知H BCG FE D A习题4. 如图,在折线ABCDEFG 中,已知∠1=∠2=∠3=∠4=∠5,延长AB GF 、交于点M .试探索AMG ∠与3∠的关系,并说明理由.M5G4321DCFEBA【解析】3AMG ∠= ∠.理由:∵12∠=∠,∴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 ∠,∴CD E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 EF又53习题5. (十二届希望杯)如图所示,AB ED ∥,A E α=∠+∠,B C D β=∠+∠+∠,证明:2βα=.DCEBA21D CFEBA21DCFEBA【解析】证法l :因为AB ED ∥,所以180A E 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过C 作CF AB ∥.由AB ED ∥,得CF ED ∥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因为CF AB ∥,有1B ∠=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CF ED ∥,有2D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所以12360B C D BCD β=∠+∠+∠=∠+∠+∠=° (周角定义)所以2βα=(等量代换)证法2:由AB ED ∥,得180A E 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过C 作CF AB ∥(如图). 由AB ED ∥,得CF E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因为CF AB ∥,所以1180B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CF ED ∥,所以2180D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所以(12)(1)(2)360BCD B D B D β=∠+∠+∠=∠+∠+∠+∠=∠+∠+∠+∠=°所以2βα=(等量代换). 习题6. 如图,已知:AB CD ∥,ABFDCE ∠=∠,求证:BFE FEC ∠=∠ FEDCBA4321ABC DEF 习题7. 如图,AB DE ∥,70ABC ∠=,147CDE ∠= °,求C ∠的度数. 147°70°ED CB AF147°70°E DCBA∴CF DE∥∴18018014733DCF CDE ∴703337BCD BCF DCF ∠=∠−∠=°−°=°.练习1. (2012年第23届“希望杯”初一决赛试题)下面四个命题:① 若两个角是同旁内角,则这两个角互补② 若两个角互补,则这两个角是同旁内角③ 若两个角不是同旁内角,则这两个角不互补④ 若两个角不互补,则这两个角不是同旁内角其中错误的命题个数是( )A .1B .2C .3D .4【解析】D练习2. 如图,已知AB CD ∥,CE 平分ACD ∠,且交AB 于E ,118A ∠=°,则AEC ∠=________. E BC DA 【解析】∵AB CD练习3. 如图,∵3E ∠=∠(已知),12∠=∠(已知) 又∵∠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AB CE ∥( )【解析】2;3;对顶角相等;1;E ;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练习4. 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2BAC B ∠=∠,DE BA ∥.试探究B ∠与ADE ∠有何关系?并对你的结论加以说明.补充练习12图F 3E D AAB C D E【解析】 B ADE ∠= ∠,证明略.练习5. 已知,如图所示,AB DE ∥,116D ∠=°,93DCB ∠,求B ∠的度数. E D C B A FED C BA 【解析】过点C 作直线CF AB ∥,因为AB DE ∥,所以AB DE CF ∥∥,练习6. 如图所示,两直线AB CD 、平行,则123456∠+∠+∠+∠+∠+∠=()A .630° B .720° C .800° D .900°65HG4321DC FE BA 【解析】分别过E F G H ,,,点做AB 的平行线,再求各个角度的和.选D。
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一、知识概述1、在“三线八角”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角的名称位置特征图形结构特征同位角在截线同侧在被截线同一方形如字母“F”(或倒置)内错角在截线两侧(交错)夹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形如字母“Z”(或反置)同旁内角在截线同侧夹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形如字母“U”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定理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定理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定理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另外: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2、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经常出现在图中有3条平行线的题目中)3、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二、例题讲解例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①指出∠3与其它角(带标号的),是什么关系的角;②图中共有多少对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变式:如图,AB、CD被EF、EG所截,在∠1~∠6的6个角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对数分别是()A.8、12、8B.8、2、8 C.3、3、2D.12、12、8例2、已知平面内四条直线共有三个交点,则这四条直线中有几条平行?例3、如图,CD⊥AB,EF⊥AB,∠1=∠2,则∠AGD与∠ACB相等吗?请说明理由.解: ∠AGD= ∠ACB.理由如下:∵CD⊥AB,EF⊥AB(已知),∴∠EFB=∠CDF=90°(垂直的意义),∴CD//EF( )∴∠2=( ) ( )∵∠1= ∠2(已知).∴∠1= ∠BCD( )∴DG//BC( )∴∠AGD= ∠ACB( )例4、如图,已知∠B=110°∠BCG=110°∠BCD=150°∠D=100°,求证:DE∥AB 证明:∵∠B=∠BCG=110°()∴AB∥FG()∴∠BCF+ ∠B =180°()即∠BCF= 180°—∠B = 180°—110°= 70°∵∠BCD=150°∴∠FCD= ∠BCD—∠BCF= 150°—70°= 80°又∵∠D=100°∴(∠+∠)=100°+80°=180°∴FG∥ED()∴AB∥ED()变式1:如图,已知∠1+∠2=∠APC,试说明AB∥CD的理由.变式2:如下图,已知∠ABE +∠DEB = 180°,∠1 =∠2,求证:∠F =∠G.课外拓展:例1、如图,B 处在A 处的南偏西450方向,C 处在B 处的北偏东800方向.(1)求∠ABC.(2)要使CD ∥AB ,D 处应在C 处的什么方向?例2、在小学我们就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0”,现在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明理由吗?例3、如图(1),线段AB//CD ,点P 是AB 、CD 间的-个点. (1)试判断∠A 、∠C 与∠APC 的数量关系;(2)如果点P 移动到线段AC 的左侧,那你发现的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3)如果点P 移到两平行线的同侧,那么你发现的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12ACB FG E DAB 北 南DABC练习:1、如图1,已知直线a∥b,c∥d,∠1=115°,则∠2=_____,∠3=_____.2、如图2,∠1=82°,∠2=98°,∠3=80°,则∠4的度数为_____.3、如图3,已知AB∥CD,∠1=100°,∠2=120°,则∠α=_____.图1 图2 图34、如图,AB∥CD,AD∥BC,则图中与∠A相等的角有_____个.5、如图,标有角号的7个角中共有_____对内错角,_____对同位角,_____对同旁内角.6、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多少个()(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3)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线段必相交;(4)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相交.A.1 B.2 C.3 D.4 7、如图,下列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个.(1)∠B+∠BCD=180°;(2)∠1=∠2;(3)∠3=∠4;(4)∠B=∠5.A、1B、2C、3D、48、下列四个图中若∠1=∠2,能够判定AB∥CD的是()A .B .C .D .9、如图15,CD平分∠ACB,DE∥BC,∠AED=80°,求∠EDC的度数.10、如图已知∠B=25°,∠BCD=45°,∠CDE=30°,∠E=10°.试证AB∥EF.。
初中数学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有哪些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包括定义、相关定理以及实际应用。
同时,我还会提供一些示例和习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1. 同位角定理:如果两条直线被一条横截线所切,且同位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即如果两条直线l和m被一条直线n所切,且∠A=∠B,则l||m。
2. 平行线的性质:如果两条直线l和m都与第三条直线n平行,那么l和m也是平行线。
即如果l||n且m||n,则l||m。
3. 垂直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两条直线l和m在同一个平面内,且l和m的任意一条垂线相互垂直,则l||m。
即如果l∠n且m∠n,则l||m。
4. 对顶角定理:如果两条直线l和m被一条横截线所切,且对顶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即如果两条直线l和m被一条直线n所切,且∠A=∠C,则l||m。
5. 平行线的传递性:如果直线l||m,且直线m||n,那么直线l||n。
即如果l||m且m||n,则l||n。
6. 锐角等于直角的定理:如果两条直线l和m在同一个平面内,且l和m的任意一条垂线与另一条直线的某一角度相等,则l||m。
即如果l∠n且∠A=90°,则l||m。
7. 平行线的平行线定理:如果两条直线l和m被同一条直线n所切,且其中一条直线与n 的某一角度为锐角,另一条直线与n的某一角度为钝角,则l||m。
8. 平行线的交角定理:如果两条直线l和m被同一条直线n所切,且其中一条直线与n的某一角度为锐角,另一条直线与n的某一角度为钝角,则l与m不平行。
9. 平行线的平行截线定理:如果两条直线l和m被同一条直线n所切,且直线l与n的交点A与直线m与n的交点B之间的线段AB与直线n的某一条垂线相交于点C,则直线l和直线m平行。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七下数学平行线的判定知识点
嘿,朋友!今天咱来聊聊七下数学里超重要的平行线的判定知识点呀!
比如说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就像你走路,同方向的两条路,如果起始角度一样,那肯定是平行的嘛。
比如你看,像这两条线,它们的同位角相等,那不就平行啦?
还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呢。
哎呀,这就好像两个人在走不同的路,但他们迈错脚的角度一样,那这两条路也是平行的呀!像这样的例子,嘿,这两条线的内错角相等,它们不就平行了嘛!
还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这就好比是两个一起做事的人,他们合起来的力量能互补,那他们走的路也就是平行的咯。
看这里,这两个同旁内角互补呀,所以这两条线就平行啦!
总之呢,这些判定方法就像是一把把钥匙,能帮我们打开平行线的秘密大门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平行线的判定知识点很重要,掌握了它们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呀!。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考点一平行线的判定:1.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2.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3.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注意:证明两直线平行,关键是找到与特征结论相关的角.例1.如下图,当∠1=∠3时,直线a、b平行吗?当∠2+∠3=180°时,直线a、b平行吗?为什么?你有几种方法。
例2.请将下面的空补充完整1.如右图,若∠1=∠2,则_______∥_______()若∠3=∠4,则_________∥_________()若∠5=∠B,则_________∥_________()若∠D+∠DAB=180°,则______∥_______()2.如右图,∠1+∠2=180°(已知)∠3+∠2=180°()∴∠1=_________∴AB∥CD()课堂练习:1.如图6-21,已知∠B=142°,∠BFE=38°,∠EFD=40°,∠D=140°,求证:AB∥C D.2.已知,如下图(1),(2),直线AB∥ED.求证:∠ABC+∠CDE=∠BCD.(1) (2) 3.如图,如果AB∥CD,求角α、β、γ与180º之间的关系式.4.如图,已知CD 是∠ACB 的平分线,∠ACB = 500,∠B = 700,DE ∥BC,求:∠EDC 和 ∠BDC 的度数。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B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C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D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2.如右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 ( ) (1)∠1=∠2,(2)∠3=∠6,(3)∠4+∠7=180°,(4)∠5+∠8=180°, 其中能判定a ∥b 的条件是( ) A .(1)(3) B .(2)(4) C .(1)(3)(4) D .(1)(2)(3)(4) 3.如右图,如果∠1=∠2,那么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AD ∥BC B .AB ∥CD C .∠3=∠4 D .∠A =∠C4.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 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左拐40° B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C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二.填空题αγβED C BAAB D E12FOCABDE5.如右图,∠1=∠2=∠3,则直线l 1、l 2、l 3的关系是________.6.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同旁内角的度数之比为3∶2,差为36°,那么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 7.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________. 8.根据图形及上下文的含义推理并填空. (1)∵∠A =_______(已知)∴AC ∥ED ( ) (2)∵∠2=_______(已知)∴AC ∥ED ( ) (3)∵∠A +_______=180°(已知) ∴AB ∥FD ( ) 三.解答题9.已知:如图7,∠1=∠2,且BD 平分∠ABC . 求证.AB ∥CD .10、.如图,∠A BC =∠BCD, ∠1=∠2,求证:BE ∥CF.11.如图,是大众汽车的标志图案,其中蕴涵着许多几何知识. 根据下面的条件完成证明.已知:如图,BC//AD ,BE//AF . (1) 求证:B A ∠=∠;(2) 若︒=∠135DOB ,求A ∠的度数.12.已知:如图,∠3与∠1互余,∠3与∠2互余.求证:AB ∥CD.考点二:1.平行线的性质.公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定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FDEBAOHG321ED C BA定理: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例1.如图,BE∥DF,∠B =∠D,求证.AD∥BC.课堂作业:1.如上图,AB∥CD,AD∥BC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A+∠C=180°B.∠A+∠B=180°C.∠B+∠D=180°D.∠B=∠D2.若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 )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补D.相等且互补3.如右图,已知∠1=∠2,∠BAD=57°,则∠B=________.4.已知:如图,AD⊥BC,EF⊥BC,∠4=∠C.求证:∠1=∠2.5.如图所示,已知AB⊥BD于点B,ED⊥BD于点D,且AB=CD,BC=DE,那么AC与CE有什么关系?写你的猜想,并说明理由6、如图所示:已知:AB∥DE。
七年级平行线的判定及证明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平行线的判定及证明23二、典型例题:知识点二: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例1 如图1,根据图形将过程补充完整。
① ∵ ∠1 =_____(已知)∴ AB ∥CE ( ) ②∵∠1+_____=180度(已知)∴ CD ∥BF ( ) ③ ∵ ∠1 +∠5 =180度(已知)∴ _____∥_____( ) ④ ∵ ∠4 +_____=180度(已知)∴ CE ∥AB ( ) 例2: 已知∠3=45 °,∠1与∠2互余,求证:AB//CD4证明:练习题:1.如图1所示,下列条件中, 能判断AB ∥CD 的是( )A.∠BAD=∠BCDB.∠1=∠2;C.∠3=∠4D.∠BAC=∠ACD 2.如图2所示,如果∠D=∠EFC,那么( )A.AD ∥BCB.EF ∥BCC.AB ∥DCD.AD ∥EF3.如图3所示,能判断AB ∥CE 的条件是( ) A.∠A=∠ACE B.∠A=∠ECD C.∠B=∠BCA D.∠B=∠ACE4.如图4,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1=∠5; ②∠1=∠7;③∠4+∠7=180°;④∠2=∠6.其中能说明a ∥b 的条件序号有几个(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如图5:①∠1和∠2是____和____被_____截得的________; ②____和____被______所截,∠1和∠B 是_______角; ③____和____被_____所截,∠EFC 和∠C 是_______角.6、如图所示,已知直线EF 和AB,CD 分别相交于K,H,且EG ⊥AB,∠55,∠E=30°,试说明AB ∥CD.7、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e,且∠1=∠2,∠3+∠4=180°, 求证:a ∥c 。
平行线及其判定知识点总结、例题解析知识点1【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只有两种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
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记作:a∥b;读作:直线a平行于直线b.2、平行线的画法用直尺和三角板作平行线的步骤:①落:用三角板的一条斜边与已知直线重合②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③推:沿着直尺平移三角板,使与已知直线重合的斜边通过已知点④画:沿着这条斜边画一条直线,所画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平行线公理及推论(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注意区别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平行公理的推论可以看做是平行线的一种判定方法,在解题中要注意该结论在证明直线平行时应用。
如果a∥b,b∥c,那么a∥c。
【例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线C、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叫做平行线【答案】C【例题2】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A、平行或垂直B、平行或相交C、垂直或相交D、平行、垂直或相交【答案】B【例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序号有_______①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只有一条:②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③因为a∥b,c∥d,所以a∥d:④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己知直线平行【解析】①一条直线有无数条平行线;②必须过直线外一点,如果点在直线上,会出现重合。
【答案】④【例题4】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不平行必相交;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解析】②③需在同一平面内,④过直线外一点【答案】A知识点2【平行线的判定】(1)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2∴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2=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补充:①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②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例题5】如图所示,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1=∠5:②∠1=∠7:③∠2+∠3=180°:④∠4=∠7,其中能判断a∥b的条件的序号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A【例题6】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A、∠1=∠3B、∠2=∠3C、∠4=∠5D、∠2+∠4=180°【答案】B【例题7】如图,已知BE平分∠ABC,CF平分∠BCD,∠1=∠2,求证:AB∥CD【答案】∵∠1=∠2∴2∠1=2∠2,即∠ABC=∠BCD∴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例题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CDA,BE、DF分别是∠ABC和∠ADC 的平分线,求证:BE∥DF【解析】想要证明EB∥DF,根据平行钱的判定方法,只要证明∠AEB=∠ADF即可【答案】证明:∵AD∥BC∴∠AEB=∠EBC∵∠ABC=∠ADC,BE、DF分别是∠ABC和∠ADC的平分线∴∠EBC=∠ADF∴∠AEB=∠ADF∴EB∥DE【例题9】已知,如图,EF⊥EG,GM⊥EG,∠1=∠2,AB与CD平行吗?请说明理由【答案】解:AB∥CD。
第一节平行线的定义1.1 什么是平行线在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中,平行线是一个核心概念。
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这意味着这两条直线之间将永远保持固定的距离,无论它们有多长。
1.2 平行线的符号表示在数学中,我们通常使用符号“||”来表示平行线。
如果有两条线段AB和CD并且它们平行,我们可以表示为AB || CD。
第二节平行线的性质2.1 平行线的交错性质当一组平行线被一条横截线所交叉时,交叉的结果将产生一组相等的对应角。
这就是平行线的交错性质。
2.2 平行线的内错性质当一组平行线被一条横截线所交叉时,交叉的结果将产生一组内错角之和为180度的对应角。
这就是平行线的内错性质。
2.3 平行线的同位角性质当一组平行线被一条横截线所交叉时,交叉的结果将产生一组相等的同位角。
这就是平行线的同位角性质。
第三节平行线的判定定理3.1 两条直线和一条横截线如果两条直线被一条横截线所交叉,而交叉的结果产生一组相等的内错角或同位角,那么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3.2 一组同位角相等如果两条直线被一条横截线所交叉,而交叉的结果产生一组相等的同位角,那么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3.3 使用平行线判定定理我们可以使用这些平行线判定定理来判断是否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这也是数学中实际问题中常见的一种解题方法。
第四节平行线的应用4.1 在几何形状中的应用在几何形状中,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经常被应用来解决角度或边长的问题。
4.2 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建筑、工程、地理等领域,平行线的概念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在设计房屋、修建道路、绘制地图等方面。
结语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的平行线的概念、性质、判定定理及应用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在几何学和实际问题求解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理解和学习,同学们能够灵活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对平行线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平行线的判定及证明
二、典型例题:
知识点二: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1 如图1,根据图形将过程补充完整。
①∵∠1 =_____(已知)
∴AB∥CE()②∵∠1+_____=180度(已知)
∴CD∥BF()③∵∠1 +∠5 =180度(已知)
∴_____∥_____()
④∵∠4 +_____=180度(已知)
∴CE∥AB()
例2:已知∠3=45 °,∠1与∠2互余,求证:AB图1所示,下列条件中,
能判断AB∥CD的是( )
A.∠BAD=∠BCD
B.∠1=∠2;
C.∠3=∠4
D.∠BAC=∠ACD
2.如图2所示,如果∠D=∠EFC,那么( )
∥BC ∥BC
∥DC ∥EF
3.如图3所示,能判断AB∥CE的条件是( )
A.∠A=∠ACE
B.∠A=∠ECD
C.∠B=∠BCA
D.∠B=∠ACE
4.如图4,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1=∠5;
②∠1=∠7;③∠4+∠7=180°;④∠2=∠6.
其中能说明a∥b的条件序号有几个( )
个个个个
5、如图5:
①∠1和∠2是____和____被_____截得的________;
②____和____被______所截,∠1和∠B是_______角;
③____和____被_____所截,∠EFC和∠C是_______角.
6、如图所示,已知直线EF和AB,CD分别相交于K,H,且EG⊥AB,∠CHF=600
,∠E=30°,试说明AB∥CD.
7、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e,且∠1=∠2,∠3+∠4=180°,求证:a∥c。
8、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OE平分∠AOC,OF平分∠BOD,
求证:E、O、F在一条直线上。
证明:∵OE平分∠AOC,OF平分∠BOD
∴∠1= ,∠4=
∵直线AB、CD交于点O
∴∠AOC=∠BOD ()
∴∠1=∠
∵∠AOB为平角
∴∠2+∠3+∠4=180°
∴ =180°(等量代换)
即∠EOF=180°
∴E、O、F在一条直线上()
9.如图,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如果∠1=∠2,∠CNF=∠BME,那么
AB
1l 2l 如图,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
A. 因为∠1=∠3,所以c 因为∠1=∠4,所以a 因为∠1+∠2=180°,所以c 因为∠2=∠4
,
所
以
a
21∠=∠︒
=∠+∠180420
18031=∠+∠︒
=∠︒=∠602,701︒
=∠50C ︒
=∠+∠+∠180321︒=∠︒=∠602,701︒=∠50C ︒=∠+∠+∠180321︒
=∠+180C 13
2
A E
B C
D
︒=∠︒=∠682,1121︒
=∠1124A B
D
C F E
G H
1324︒=∠︒=∠︒=∠115,138,42EFD EFB B ︒=∠65D ︒=∠︒=∠138,42EFB B ︒=∠+∠180EFB B ︒=∠︒=∠65,115D EFD ︒=∠+∠180D EFD A B
D C
F E
填写理由,说明AB ∥CD,AD ∥BE.
解:∵∠1=∠B ( ) ∴AD ∥BE ( )
4
321
c b a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