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化学尿液剖析仪简介共24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24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尿液作为一种生物体代谢产物,其化学成分反映了人体内部的生化代谢情况。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通过对尿液样本中各种化学物质的测量,可以提供关于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1.蛋白质分析:蛋白质在尿液中的异常含量通常与肾功能和泌尿系统疾病有关。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可以测定尿液中的总蛋白质、白蛋白和其他各种类型的蛋白质,有助于评估肾功能和检测肾病。
2.糖类分析:尿液中的糖类通常是血糖浓度的指示器。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可以测定尿液中的葡萄糖、酮体等指标,有助于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和检测糖尿病。
3.电解质分析:尿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反映了体内电解质平衡的状态。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可以测定尿液中的钠、钾、氯等电解质成分,有助于评估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紊乱情况。
4.肾功能分析:尿液中的肌酐和尿素氮等物质是肾功能的指标。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可以测定尿液中的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有助于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功能损伤程度。
5.炎症标志物分析:尿液中的白细胞酯酶和脱氨酶等物质可作为炎症标志物进行检测。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可以测定尿液中的炎症标志物,有助于诊断泌尿系统感染和炎症。
首先,操作人员将尿液样本放入分析仪的样本槽中。
然后,分析仪根据预设的程序和参数,自动进行各种化学指标的测定。
1.高效性: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化学指标,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2.准确性:尿液干化学分析仪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质量控制系统,保证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自动化: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具有自动化的操作系统,可以实现样本的自动进样、自动稀释、自动测量和自动数据分析等功能,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4.数据管理: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可以将测定结果自动保存并生成报告,方便医生进行数据分析和病情评估。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使用流程1. 准备工作在使用干化学尿液分析仪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的电源供应下,并连接好仪器与电源之间的电源线。
•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无损,没有任何明显的损坏或故障迹象。
•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标准溶液,确保其有效期内并且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将仪器放置在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工作环境中。
2. 启动仪器启动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是使用该仪器的第一步,接下来的步骤将指导您完成此过程。
1.按下电源按钮,启动干化学尿液分析仪。
2.等待仪器进行自检过程,在仪器显示屏上确认仪器状态正常后,即可进入下一步。
3. 标定仪器标定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是为了确保仪器的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在进行标定前,请确保已准备好所需的标定溶液。
1.进入仪器的标定功能界面。
2.根据仪器的标定要求,选择合适的标定溶液(通常为浓度已知的标准物质溶液)。
3.将标定溶液注入仪器的标定仓中,并按照仪器的操作指引完成标定过程。
4.标定完成后,仔细检查仪器的标定结果并记录下来,以备后续使用。
4. 提取样本提取样本是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关键步骤之一,正确的样本提取方式将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1.准备好需要测试的尿液样本,确保样本的新鲜度和完整性。
2.使用合适的采样工具(如尿杯)收集样本,并尽量避免与外界的污染接触。
3.将样本转移至仪器的样本仓中,并按照仪器的操作指引完成样本的提取过程。
5. 进行测试在完成样本提取后,即可开始进行测试步骤。
1.通过仪器的操作界面选择正确的测试项目和相关参数。
2.将样本仓放置到仪器的测试位,并按照仪器的操作指引进行测试。
3.在测试过程中,注意观察仪器的反应情况,并确保样本与仪器处于稳定的状态。
6. 分析结果在测试完成后,仪器会自动输出测试结果。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分析和判断。
1.仔细检查仪器的测试结果,并与标准值进行对比。
2.根据测试结果,结合相关的临床知识,评估样本的健康状况。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 (URIT-500B)基本信息干化学尿液分析仪 (URIT-500B) 是一款先进的尿液分析仪器,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型号:URIT-500B制造商:未知功能:尿液化学分析功能URIT-500B 尿液分析仪提供准确和快速的尿液化学分析结果,帮助医疗专业人士进行诊断和监测。
主要功能包括:尿液常规分析:对尿液进行常规检测,如颜色、透明度、比重等。
尿液pH值测试:测试尿液的酸碱度,用于判断身体酸碱平衡情况。
尿蛋白定性和定量: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帮助诊断肾脏疾病。
尿糖定性和定量:检测尿液中的糖含量,用于筛查糖尿病。
尿胆红素定性和定量:检测尿液中的胆红素含量,用于判断肝功能。
尿酮体定性和定量:检测尿液中的酮体含量,用于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情况。
尿潜血定性和定量:检测尿液中的潜血,帮助发现相关疾病。
URIT-500B 尿液分析仪具有精准、可靠的分析能力,是医疗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 (URIT-500B) 使用方法URIT-500B 尿液分析仪具有精准、可靠的分析能力,是医疗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 (URIT-500B) 使用方法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是一种用于进行尿液分析的仪器。
正确操作仪器可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正确操作干化学尿液分析仪 (URIT-500B) 的步骤: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是一种用于进行尿液分析的仪器。
正确操作仪器可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正确操作干化学尿液分析仪 (URIT-500B) 的步骤:1.准备工作确保干化学尿液分析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并确保仪器上的试剂都在有效期内。
准备标本杯和适量的尿液样本。
2.样本处理取出标本杯,用专用的尿液采集杯收集准确的尿液样本。
将尿液样本倒入标本杯中,确保尿液填满标本杯的容量。
3.仪器操作打开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电源开关,等待仪器启动。
使用触摸屏或仪器上的按钮选择“尿液分析”功能。
尿干化学分析尿液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对尿液进行化学分析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尿液干化学分析是指通过将尿液进行脱水处理,将其转化为干燥的固态尿样,再进行化学分析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尿液干化学分析的原理、方法以及在临床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尿液干化学分析的原理主要基于尿液中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
尿液中的成分可以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盐两大类。
有机物包括尿素、尿酸、胆固醇等,而无机盐主要有钠、钾、钙、氯等。
通过将尿液转化为固态样品,可以消除尿液中的水分对分析的干扰,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准确。
尿液干化学分析的方法包括样品准备、样品处理和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解释。
在样品准备过程中,首先需要收集新鲜的尿液样品,然后将其通过脱水或冷冻干燥的方法将其转化为固态样品。
样品处理的过程主要是使用化学试剂对样品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
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解释是根据化学试剂与尿液中成分之间的反应关系,通过比色法、光度法、比重计等方法得出。
尿液干化学分析在临床医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尿液中的某些成分和指标可以作为一些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例如,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等的检测可以帮助鉴定尿路感染、肾脏疾病等。
尿液中的葡萄糖、酮体等的检测可以提示糖尿病的存在。
此外,尿液中的尿酸浓度可以评估痛风患者的病情。
尿液干化学分析在科学研究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分析尿液中的代谢产物,了解人体代谢的变化规律。
尿液中的成分与人体健康状况、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分析尿液样品,科学家们可以发现一些与疾病相关的标志物,如癌症标志物、心血管疾病标志物等,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
尿液干化学分析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样品的采集和处理对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
尿液的采集需要注意保持尽量新鲜,不受外界污染的情况下进行。
其次,分析方法和仪器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家们需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和仪器。
此外,尿液干化学分析对于研究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化学和生物学方面的知识。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相关理论基础1 干化学分析的理论基础2 尿液分析仪的原理2.1尿干化学试带各项测试原理2.2 尿液分析仪测量原理2.3 尿液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及研究现状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是测定尿中某些化学成分的自动化仪器,它是医学实验室尿液自动化检测的重要工具。
这种仪器虽然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但是使用不当,许多应用环节因素可直接影响尿液分析仪的准确性,不合理的应用会带来实验结果的误差,甚至延误诊断。
因此,这就要去操作者对自动化仪器的原理、性能、注意事项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的使用自动化仪器,是尿液分析仪得出的结果更可靠、准确。
1 干化学分析的理论基础当代的干化学技术是多种前沿科学的交融,其测定方法主要是差示电位法和反射光度法两大类。
尿液的干化学检验使用的湿反射光度法。
干化学分析所涉及的反射光度法主要为漫反射(diffuse reflection),有其两个特点:①因显色反应发生在固相,其对透射光均有明显的散射作用,因此计算不服从Lambert-Beer 定律,而遵循Kubelka-Munk 理论;②固相反应膜的上下界之间存在多重内反射。
Kubelka-Munk 理论的数学表达式:()()()Sin bSX R a Sin bSX b Cos bSX =∙+∙ R 表示反射率,X 表示固相反应层的厚度,K 表示单位的厚度的光吸收系数,S 表示固相反应层的散射系数。
其中s i n()2bS X b S X e e bSX --=,cos()2bSX bSX e e bSX -+= ,()S K a S +=,122(2)][SK K b S +=由于K 正比于待测物质的浓度C ,因此由上述表达式可见,当S 和X 固定时,反射率R 仅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有关。
换言之,即可由反射光度仪器测得的R 值推算出待测物质的浓度C 。
由于固相层存在着明显的散射作用,因此反射吸收光度A 与待测物质浓度C 不成线性关系,Kubelka-Munk 理论简单用公式表示为:000lg ()[]()R test f R C B A A B A R R =-=--其中C 为待测物浓度,B 为吸收比例常数,R A 为反射吸光度,0A 为空白反射度,0R 为空白反射光强度,test R 为测定的反射光强度,f R 非线性校正因子。
实验七尿液干化学分析仪Urinary Chemical Analyzer实验原理1.仪器工作原理多联试带模块与尿样中相应成分发生特异性呈色反应,颜色深浅与相应物质浓度成正比。
光源扫描各模块产生的反射光,经球面积分仪的滤光片得到单色光,照射光电二极管转化为电信号。
微处理系统结合参考系统将电信号校正为测定值,以定性或半定量方式打印出结果。
2.试带基本结构如图5-3,碘酸盐层可破坏尿中维生素C等还原性物质,消除干扰;无此层的试带含一个检测维生素C的模块,以便进行有关项目的校正。
3.试带模块反应原理各模块反应的原理、参考范围、常见干扰项目等见表5-10。
表5-10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查项目、原理、参考范围及主要干扰因素检测项目反应原理灵敏度参考范围干扰因素假阳性假阴性酸碱度(pH) 酸碱指示剂法 4.5~9.0 5~7 标本久置后,细菌繁殖或CO2丢失,pH↑试带浸尿时间过长,pH ↓蛋白(PRO) 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对白蛋白敏感(70~100mg/L),对球蛋白、粘蛋白、本周蛋白敏感性差阴性pH>8,奎宁、磺胺嘧啶、聚乙烯吡咯酮等药物,季铵类消毒剂pH<3,高浓度青霉素,高盐,球蛋白、本周蛋白等非电解质蛋白葡萄糖(GLU) 葡萄糖氧化酶法250mg/L 阴性过氧化物、强氧化剂污染高VitC、乙酰乙酸,L-多巴代谢物,高比密低pH尿酮体(KET) 亚硝基铁氰化钠法乙酰乙酸: 50~100mg/L;丙酮:400~700mg/L;与β-羟丁酸不反应阴性苯丙酮、L-多巴代谢物、酮体以β-羟丁酸为主,陈旧尿隐血(BLD) 过氧化物酶法Hb0.3~0.5mg/L;RBC<10/μl阴性肌红蛋白、易热性触酶、氧化剂和菌尿VitC、蛋白尿、糖尿胆红素偶氮法5mg/L 阴性吩噻嗪类药物VitC、亚硝酸盐、图5-3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试剂块组成示意图(BIL) 光照尿胆原(UBG) 偶氮法或Ehrich反应10mg/L 阴性或弱阳性吩噻嗪类药物、胆色素原、胆红素、吲哚亚硝酸盐、光照、重氮药物亚硝酸盐(NIT) 偶氮法0.5~0.6mg/L 阴性陈旧尿、亚硝酸盐或偶氮试剂污染、食物硝酸盐含量丰富pH<5、尿量过多、食物硝酸盐含量过低、尿在膀胱内停留<4h、非含硝酸盐还原酶细菌感染、VitC、亚硝酸盐白细胞(LEU/ WBC) 中性粒细胞酯酶法25/μl 阴性甲醛、氧化剂、胆红素、呋喃类药以淋巴或单核细胞为主、蛋白、庆大霉素比密(SG) 多聚电解质中H+解离量与离子浓度相关1.010~1.030 1.015~1.025电解质性尿蛋白致SG↑碱性尿致SG↓维生素C (VitC) 酸性环境中还原染料50 mg/L 阴性巯基化合物、胱氨酸、内源性酚碱性尿2.光学系统光线照射到试带表面产生反射光,反射光强度与反应颜色成正比。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是一种常用的尿液分析仪器,用于诊断、监测和评估人体健康状况。
它可以通过测量尿液中的化学成分来检测和分析人体的代谢状态、肾功能、泌尿系统疾病等多种信息。
下面将详细介绍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
一、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工作原理1.尿液样本装置尿液样本装置用于将尿液样本输入到仪器中进行分析。
通常采用尿液集样器进行样本收集,然后通过自动进样器将样本注入到仪器中。
2.试剂给料系统试剂给料系统用于给样本中添加试剂,以促使特定的化学反应发生。
试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如测量尿液中的葡萄糖、蛋白质、尿酸等指标。
3.光学检测系统光学检测系统用于测量化学反应中产生的光信号。
仪器通常使用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进行光信号的检测,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4.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仪器的运行和数据处理。
它可以通过用户界面实现对仪器的操作、参数设置和数据导出等功能。
二、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使用方法1.采集尿液样本首先需要采集尿液样本,并确保样本的新鲜和完整性。
要避免尿液样本被污染,应使用专门的尿液集样器进行收集,并将样本储存在相应的容器中。
2.准备仪器仪器准备包括打开仪器电源,将试剂放置在试剂槽中,确认好仪器与计算机的连接,以及初始化仪器等步骤。
根据具体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3.进行质控测试在正式样本测试之前,需要进行质控测试以验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通常使用已知浓度的尿液样本进行测试,并与标准结果进行比对。
4.进行样本测试将样本置于自动进样器中,并启动测试程序。
仪器会自动加入试剂,然后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光信号。
光学检测系统会测量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5.数据分析与结果输出仪器会将测量结果传输到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根据不同的测试项目,可以得出相应的结果,如测量结果的数值、单位、参考范围等。
6.数据解读与诊断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尿液样本进行解读与诊断。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原理和使用尿液分析仪是测定尿中某些化学成分的自动化仪器,它是医学实验室尿液自动化检查的重要工具,此种仪器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
但是尿液分析仪人使用不当和许多中间环节及影响因素都直接影响自动化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不仅会引起实验结果的误差,甚至延误诊断因此要求操作者对自动化仪器的原理、性能、注意事项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在有充分的了解,正确地使用自动化仪器,这样才能使尿液分析仪得出的结果更可靠、准确。
一、尿液分析仪原理此类仪器一般用微电脑了控制,采用球面积分仪接受双波长反射光的方式测定试带上的颜色变化进行半定量测定。
试剂带上有数个含各种试剂的试剂垫,各自与尿中相应成分进行独立反应,而显示不同颜色,颜色的深浅与尿液中某种成分政权比例关系,试剂带中还有另一个“补偿垫”,作为尿液本底颜色,了对有色尿及仪器变化待所主生的误差进行补偿。
将吸附有尿液的试剂带放在仪器比色槽内,试剂带上已产生化学反应的各种试剂垫被光源照射,其反射光被球面积分仪接收,球面积分仪的光电管被反射的双波长光(通过滤片的测定光和一束参考光)照射,各波长的选择由检测项目决定。
二、尿试带试验方法1.尿ph检查:结果有二重含义:①反映体内酸碱代谢状态;②由于尿蛋白、尿比密的测定原理是基于膜尬上最后ph试剂的颜色变化,因此分析ph变化还有监控尿ph变化对其它膜尬区反应的干扰作用。
2.尿比密检查:尿比密测定曾采用悬浮法和折射仪法,主要测定尿内固体物浓度随着10项尿液分析仪的问世,试带法测定尿比密得到广泛使用,其膜块中主要含有多聚电解质(甲乙烯酸酰马不酐)、酸碱指示剂及缓冲物,这是采用酸砖瓦指示剂法,其原时是根据经过多聚电解质的pka改变与尿液离子浓度相关原理。
麻剂条中的多聚电解质含有随尿标本中离大浓度则解离的酸性基团,离子越多,酸性基团解离子越多,而使膜尬中的ph改变,这种改变可由膜块中的酸碱性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显示出来,进而换算成尿液的比密值。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参数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参数1.酸碱度(PH)采用酸碱指示剂法。
测试模块中含有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蓝,联众知识界适量配合可反映尿液pH4.5~9.0的变异范围,颜色由橙红经黄绿到蓝色的变化。
2.比密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尿液中所含盐类成分的高低可由试剂块中的酸碱指示剂变化显现出来,颜色由蓝经绿、茶绿至黄色变化,进而换算成尿液的比密值。
3.葡萄糖(GLU)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试剂模块中的葡萄糖氧化酶作用于尿液中的葡萄糖,产生H2O2,试剂模块中的过氧化酶再进一步作用于H2O2,使色素原(碘化钾、邻联甲苯胺)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化,呈色的深浅与葡萄糖含量呈正比。
4.蛋白质(PRO)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
在pH3.2的条件下,溴酚蓝产生的阴离子,与带阳离子的蛋白质结合发生颜色变化。
当尿液中含有蛋白时,由于蛋白质离子对指示剂相反电荷的吸引而生成复合物,引起指示剂的进一步电离,当超过缓冲范围时,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
根据尿液中蛋白质(主要是清蛋白)含量的高低,试剂模块发生由黄经绿到蓝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
5.酮体(KET)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在碱性条件下,亚硝基铁氰化钠可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起反应,试剂模块发生由黄色到紫色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酮体含量成正比。
6.胆红素(BIL)采用偶氮反应法。
在强酸性介质中,结合胆红素与二氯苯胺重氮盐起耦联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
试剂模块发生由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胆红素含量成正比。
7.尿胆原采用醛反应法或重氮反应法。
在强酸性条件下,尿胆原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生成樱红色复合物。
试剂模块发生由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尿胆原含量成正比。
8.红细胞或血红蛋白(BLD)采用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法。
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催化试剂块中的过氧化氢烯钴和色素原,色素原脱氢氧化而呈色。
颜色的深浅与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含量成正比。
尿液干化学仪器检测原理尿液干化学仪器是一种用于测定尿液中各种成分含量的仪器。
其原理主要基于尿液中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通过干化处理和化学反应等方法,将尿液中的目标物转化为易于测定的形式,并利用光谱、电化学等技术手段进行测定。
一般来说,尿液干燥化学仪器的检测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干燥处理:尿液中的大部分成分是水溶性的,因此需要将尿液中不含目标物的成分去除,使得目标物浓缩在一定的范围内,便于后续的检测。
常用的干燥方法有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等。
2.预处理:尿液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蛋白质等干扰物,需要进行预处理,除去干扰物的影响。
预处理方法包括沉淀法、滤过法、离心法等。
通过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目标物的测定灵敏度和准确性。
3.化学反应: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目标物转化为易于测定的形式。
常见的化学反应包括:酶促反应、酶促水解反应、加热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化学反应的选择主要基于目标物的特性和测定的要求。
4.光谱检测:干化后的尿液样品,在进行化学反应后,通常会产生一种可见光或紫外光的吸收或发射。
通过光谱仪器的测定,可以获得吸光度或发射强度的数据,进而得到目标物的浓度或含量。
5.电化学检测:某些目标物可以通过电化学方法进行测定。
常见的电化学技术包括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发光等。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测量电流或电势的变化,来确定目标物的浓度或含量。
尿液干化化学仪器的检测原理是基于以上的主要原理和技术。
不同的检测原理适用于不同的目标物和测定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测定。
需要提醒的是,尿液干化化学仪器的检测原理非常复杂,还有很多的细节和具体操作步骤需要考虑。
此处仅作为一个简要的概述,不能详尽地涵盖所有相关内容。
对于具体的实验操作和仪器选择,应参考相关的专业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尿干化学分析仪1引言2 尿干化学分析仪的发展3 未来尿液分析仪发展趋势1引言尿液分析仪是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首选项目,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检查、尿干化学分析试带(或称试条)检查和尿沉渣检查。
其中尿沉渣检验,由于其成分的多样性,对其进行观察要求具有高度熟练技术。
因此,其自动化进展比较缓慢,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尿沉渣自动分析仪的进展进入快速发展期。
以欧美、日本为中心的一些国家已普遍对尿沉渣检验实行了定量检测,能够达到高精度的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对于尿沉渣中有形成分的定量分析起着极为重要作用,当然,在检测标准中并不仅限于尿中有形成分的分析,也包括尿定性检验。
我国1995年武夷山会议先后制定的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法的推荐方法或试行方案,便使尿液分析仪在我国部分大中医院中开展起来。
尿液的检测包括:尿液理化检验:(1)理学检验(颜色、透明度、气味);(2)尿干化学检验(酸碱度、比密度、蛋白质、尿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红细胞、白细胞)。
尿液有形成分检验(红细胞、白细胞、管形、上皮细胞、结晶和盐类)。
其他物质检验(粪尿、花粉、淀粉颗粒、螨类、真菌等)。
尿液检查主要用于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肿瘤、血管性疾病和肾移植等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协助诊断其他疾病,检查各种肾毒性药物的作用,辅助诊断和防治职业病,无症状或健康人普查等。
2 尿干化学分析仪的发展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是测定尿中某些化学成分的自动化仪器,是在尿液干化学分析试剂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56年美国Lilly和Ames公司分别生产基于葡萄糖氧化酶原理的Testape和Clinistix尿糖试带,1957年,Ames公司又制造了半定量测定蛋白质的Albustix试带。
1958年葡萄糖、蛋白质复合试带U ristix 问世。
目前市场上已能提供检测尿中葡萄糖、蛋白质、隐血、酮体、PH、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比重、白细胞脂酶、抗坏血酸等1 1项参数的试带。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探究尿液是人体内代谢产物的一种排泄物,尿液中所含的成分可以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
对尿液进行化学分析和显微镜检验是临床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而在现代医疗中,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是两种常见的检验方法。
本文将探究这两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在临床应用中的差异。
一、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验原理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是一种自动化设备,它采用化学法对尿液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其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的原理,通过对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进行测定,进而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检验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样本处理:将采集到的尿液样本加入到干化学分析仪中,进行前处理工作,如标本稀释、离心等。
2. 化学反应:干化学分析仪内置有各种化学试剂和反应池,样本进入反应池后会与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各种颜色的产物。
3. 分光光度法测定:通过分光光度法对化学反应后的产物进行测定,根据吸光度值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到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
二、尿常规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原理尿常规显微镜手工法检验是一种传统的检验方法,也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尿液检查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各种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细菌等,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尿液常规显微镜手工法检验的主要步骤包括:1. 样本制备:将采集到的尿液样本放置在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分离,并取上清液进行检验。
2. 显微镜观察:将上清液放置在显微镜下,通过放大镜观察尿液中的各种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结晶等。
3. 记录结果: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记录患者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数量和形态。
三、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尿常规显微镜手工法的优缺点比较1. 精准度: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测定结果更加精准和准确,能够对尿液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相比之下,尿常规显微镜手工法更受操作者的经验和观察水平影响,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
2. 自动化程度: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是一种自动化设备,能够实现对尿液的全面、快速、自动化检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