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幼教】最新幼儿园小班阅读活动:学小动物走路
- 格式:doc
- 大小:6.91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小动物走路》幼儿园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小动物走路》,教材为《幼儿探索》第二册第五章《动物世界》。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小动物及其走路的方式,通过图片、故事、模仿游戏等形式,让幼儿观察、体验并描述小动物们的走路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小动物,如小鸟、小猫、小狗、小鸭等,并知道它们走路的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模仿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动物世界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常见小动物的名字及其走路特点。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小动物走路,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动物图片、动物走路视频、故事书、白板、记号笔等。
2. 学具:动物角色扮演道具、画纸、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穿上小动物服装,模仿不同小动物的走路方式进入教室,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邀请幼儿模仿,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和走路特点。
2. 图片展示与讨论(5分钟)(1)教师展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提问:“这些小动物都是怎么走路的?”让幼儿观察并回答。
3. 故事分享(5分钟)(1)教师讲述《小动物走路》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动物的走路特点。
(2)故事结束后,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物及其走路方式。
4. 模仿游戏(5分钟)(1)教师分组,每组分配一个动物角色扮演道具。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模仿所扮演的小动物走路,同时说出其名称。
(3)游戏结束后,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
5.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水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所画动物的名称和走路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小动物名称及走路特点列表。
2. 《小动物走路》故事简要概括。
《小动物走路》小班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小动物走路》。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小动物走路的方式,通过观察和模仿,了解不同小动物的走路特点,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走路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模仿的能力,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学会关爱和保护动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小动物,了解它们的走路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模仿的能力,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动物图片、视频、挂图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小动物走路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动物的名字,初步了解它们的走路特点。
2. 观察与讨论(10分钟)教师展示小动物的挂图,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小动物的走路特点。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结果。
3.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发放彩笔、画纸等学具,引导幼儿根据观察到的小动物走路特点,动手画出小动物的形象。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互相评价,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动物走路特点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宠物或周围的小动物,记录它们的走路特点,并和家长分享。
2. 家长协助幼儿拍摄一段自己模仿小动物走路的视频,发送给教师,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去动物园或公园观察小动物,让幼儿亲身体验和小动物互动的乐趣,增强关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小动物的走路方式: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了解不同小动物的走路特点。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学小动物走路》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中的“可爱的动物”章节,详细内容为“学小动物走路”。
通过学习各种小动物走路的特点,让幼儿观察、模仿,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小动物走路的特点,能够正确模仿小动物的走路姿势。
2. 通过观察、模仿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正确模仿各种小动物的走路姿势。
重点:观察、了解小动物走路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动物卡片、动物走路视频、音乐CD、黑板。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校园里的动物,讨论各种小动物走路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播放小动物走路视频,让幼儿观察、讨论各种小动物的走路姿势,引导幼儿模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小动物走路模仿比赛,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评价。
4. 课堂小结(5分钟)5. 创作环节(15分钟)让幼儿用水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剪下来,用胶棒粘贴在黑板上,组成一幅“动物园”的作品。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讨论创作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六、板书设计1. 《学小动物走路》2. 内容:小动物走路特点模仿比赛结果动物园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宠物或小区里的动物,模仿它们的走路姿势,并画下来。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模仿、创作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不同小动物走路的特点,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与指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自观察、体验大自然中的动物,增强他们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互动性4. 作业设计的实施与反馈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入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让幼儿观察并模仿小动物的走路特点。
【导语】所谓“兴趣是的⽼师”。
有了兴趣就能够更好的激发幼⼉的学习主动性,使学习成为快乐的事。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 ⼀、教育活动⽬标 1.模仿各种⼩动物⾛路,锻炼双脚的协调能⼒。
2.体会与同伴共同参与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动物头饰。
2.熟悉⼉歌内容。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双脚协调地模仿⼩动物⾛。
2.活动难点:跟随⼉歌内容变换各种⾛法。
3.指导要点: (1)教师带领幼⼉结合动物特征模仿⼩动物⾛路,先集体模仿再个⼈模仿。
(2)掌握模仿动物⾛路的基本动作要领,如:幼⼉模仿⼩青蛙时要双脚跳起,轻轻落地。
四、活动过程 1.热⾝活动。
教师⽤铃⿎拍出4/4拍⼦的节奏,幼⼉随着节奏拍⼿跟⾛。
2.基本活动。
(1)介绍动物,引发兴趣。
教师出⽰动物头饰。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是怎样⾛路的吗? (2)幼⼉模仿动物⾛路。
教师带领幼⼉根据⼉歌内容逐⼀模仿⼩动物四散⾛,动作表情要夸张、形象。
(3)幼⼉⾃由模仿⼩动物⾛路。
幼⼉选择⾃⼰喜欢的动物头饰,模仿该动物⾃由四散⾛,教师在⼀旁提升幼⼉的动作,使之更加形象。
教师指导幼⼉交换头饰,再次模仿不同的动物⾛路。
(4)教师与幼⼉完整做模仿操两遍 3.放松活动。
听⾳乐做放松活动。
动作:甩甩⼿,捶捶⼿,转转肩;踢踢腿、捶捶腿,转转腰,弯弯腰等。
五、评价要素 1.能否跟随⼉歌内容变换动作;各种⾛的动作是否平稳。
2.是否快乐的跟随⽼师做模仿操。
六、活动建议 在⽣活中注重观察动物⾛路,⿎励幼⼉模仿出更多的⼩动物⾛路姿势。
篇⼆ 活动⽬标: 1、在熟悉《⼩动物⾛路》这⾸沪谣格律的基础上,尝试替换名词进⾏仿编。
2、在说说、猜猜、演演的过程中,激发孩⼦学习沪谣的兴趣,感受沪谣的韵律美。
活动准备: 经准备:孩⼦对⼩动物⾛路的姿态有⼀定的了解 物质准备: PPT课件、图谱 活动过程: ⼀、复习巩固沪谣《⼩动物⾛路》 1、采⽤问答的形式回忆沪谣。
2024年《小动物走路》小班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班活动教材《小动物走路》,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走进动物世界”,具体内容包括:认识不同小动物及其走路的方式,通过图片、故事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并模仿小动物的走路姿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常见的小动物,如小猫、小狗、小鸭、小鸡等,知道它们走路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模仿和表达的能力,通过模仿小动物的走路姿势,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模仿小动物的走路姿势。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培养观察、模仿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动物图片、小动物走路视频、故事书《小动物走路》。
2. 学具:画纸、彩笔、动物头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小动物走路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视频中的小动物。
2. 讲解:讲解教材第三章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走路姿势。
3. 实践:发放动物头饰,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走路姿势,进行角色扮演。
4. 例题讲解:出示图片,让学生判断图片中的小动物及其走路姿势。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画纸上描绘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模仿其走路姿势。
六、板书设计1. 《小动物走路》2. 内容:小动物:小猫、小狗、小鸭、小鸡走路特点:轻盈、摇摆、蹒跚、蹦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的小动物,并描述它的走路姿势。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小狗,它走路时摇摆着尾巴,四脚交替前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小动物的认识和模仿情况,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针对性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去动物园实地观察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家里观察宠物,了解宠物的需求和关爱方法,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模仿小动物的走路姿势。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学小动物走路》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可爱的动物》中的第三章节,详细内容为“学小动物走路”。
通过学习各种小动物走路的特点,让幼儿在模仿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增强身体协调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认识不同小动物走路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通过模仿小动物走路,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不同小动物走路的特点。
教学重点:模仿小动物走路,提高身体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动物图片、视频、音乐。
2. 学具:动物头饰、绳子、圈圈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教室,播放小动物走路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视频中的小动物。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小动物图片,讲解不同小动物走路的特点,如:小鸟跳跃、小兔蹦蹦跳跳、小猫轻盈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小动物走路模仿,每组选择一种小动物进行模仿,其他组员观察并评价。
4. 模仿比赛(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模仿比赛,每个幼儿选择一种小动物进行走路模仿,评选出“最佳模仿奖”。
5. 团队协作游戏(10分钟)教师设置障碍物,分组进行“小动物接力赛”,要求幼儿模仿小动物走路,通过障碍物,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六、板书设计1. 小动物图片2. 小动物走路特点3. 模仿比赛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模仿小动物走路,家长记录幼儿的模仿过程。
2. 答案:家长反馈幼儿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模仿过程中的表现,针对不同幼儿的身体协调性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小动物走路模仿,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运动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随堂练习和团队协作游戏。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几种常见的小动物及其特征。
2. 学习小动物的走路方式,发展幼儿的模仿能力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健康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动物的认识:兔子、小鸟、小鸭、小猫、小狗等。
2. 小动物的走路方式:跳跃、飞行、摇摆、奔跑、爬行等。
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各种小动物的图片或视频。
2. 纸质小动物模型:准备兔子、小鸟、小鸭、小猫、小狗等纸质模型。
3. 音乐:轻快的背景音乐。
4. 宽敞的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主题导入(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动物的名字。
教师简要介绍小动物的特征和走路方式,如兔子的跳跃、小鸟的飞行等。
3. 模仿小动物走路(10分钟):教师分别拿出纸质小动物模型,示范小动物的走路方式,如兔子跳跃、小鸟飞行等。
邀请幼儿模仿,并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4. 健康教育(5分钟):教师结合小动物的走路方式,教育幼儿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保持身体健康。
教师还要提醒幼儿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以及对小动物走路方式的认识。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健康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小动物走路方式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模仿能力、协调能力等。
3. 搜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运动情况,鼓励家长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的走路方式,增加亲子互动。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小动物主题的区域,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观察、模仿小动物的走路方式。
3. 作品展示:邀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小动物的纸质模型,并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增加幼儿的成就感。
一、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动物走路教案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动物的行走方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1. 准备图片或视频素材,包括各种动物的行走方式。
2. 准备动物模型或玩具,让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模仿。
四、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谈论他们所知道的动物及其行走方式。
2. 展示素材: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称和行走方式。
3. 模仿动物行走:邀请学生模仿某种动物的行走方式,其他学生观察并评价。
4.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讨论并设计一个场景,展示该动物的行走方式。
5. 分享成果:邀请各小组展示他们的设计,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五、活动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或朋友的行走方式,尝试模仿并分享给同学。
2.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一起观察和学习动物的行走方式。
3. 开展动物运动会,让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行走方式,增加趣味性。
六、活动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
2.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模仿和展示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3. 在活动延伸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他们主动观察、模仿和分享。
七、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模仿和展示,观察他们对于动物行走方式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表现。
3. 搜集家长和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对他们的影响和收获。
八、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包括各种动物的行走方式,如兔子跳、小鸟飞、小狗跑等。
2. 动物模型或玩具:如兔子、小鸟、小狗等动物的模型或玩具。
3. 教学卡片:印有各种动物行走方式的卡片,用于学生模仿和展示。
九、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动物的行走方式。
2. 展示素材: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称和行走方式。
一、活动名称:小班语言活动——《小动物走路》二、活动目标:1. 了解几种小动物的行走方式,如兔子跳、小鸟飞、小狗跑等。
2. 能够模仿小动物的行走方式,提升幼儿的模仿能力和协调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1. 小动物的图片或玩偶,如兔子、小鸟、小狗等。
2. 音乐播放设备。
四、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兔子跳、小鸟飞、小狗跑等,让幼儿熟悉这些动作。
2. 主题活动(5分钟):A. 教师展示小动物的图片或玩偶,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B. 教师模仿小动物的行走方式,如兔子跳、小鸟飞、小狗跑等,让幼儿模仿并说出小动物的行走方式。
C.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小动物的行走方式,边走边说。
3. 巩固活动(5分钟):A.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跟随音乐模仿小动物的行走方式。
B. 教师随机抽取幼儿进行表演,其他幼儿猜猜是哪种小动物。
五、活动延伸:教师引导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小动物(如宠物狗、小鸟等)的行走方式,并用语言描述给家人听。
六、活动名称:小班语言活动——《小动物走路》七、活动目标:1. 加深对小动物行走方式的认识,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2. 通过模仿小动物的行走方式,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小动物行走方式的理解,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八、活动准备:1. 小动物的图片或玩偶,如兔子、小鸟、小狗等。
2. 音乐播放设备。
3. 户外活动场地。
九、活动过程:1. 复习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已学过的小动物行走方式,如兔子跳、小鸟飞、小狗跑等。
2. 户外活动(10分钟):A. 教师组织幼儿在户外活动场上模仿小动物的行走方式,如兔子跳、小鸟飞、小狗跑等。
B. 教师鼓励幼儿相互合作,一起完成小动物行走方式的组合。
C. 教师拍摄幼儿模仿小动物行走方式的视频或照片,用于之后的回顾和总结。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动物走路》含反思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小动物的不同走路方式,并能模仿。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小动物走路
教学准备:
1.短篇小故事《小动物走路》。
2.给每个孩子准备小动物模型,如猫、狗、兔子等。
教学过程:
1. 热身
老师引导幼儿做身体肌肉活动,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到主题上。
2. 情境导入
老师打开《小动物走路》的故事,向幼儿们依次介绍小动物的不同走路方式。
3. 感知活动
老师将小动物模型分配给每个孩子,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动物的外形、气质和走路方式。
4. 模仿活动
老师让孩子模仿小动物的走路方式,比如像兔子一样弹跳,像猫一样蹦蹦跳跳,像狗一样快速地奔跑等等。
5. 团队合作
老师组织幼儿们分组,让他们一起模仿小动物,让孩子们相互观察,从中学习和进步。
6. 温馨结束
老师结束本节课的教学,与幼儿们互道谢意。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幼儿们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自己还有不足,比如在准备教材上可以更充分,引导孩子的方法也可以更多元化和具体。
因此,我会认真总结这次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及时解决和改进。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小动物学走路》精品备课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几种常见的小动物的行走方式。
2. 通过模仿小动物的行走方式,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增强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小动物的图片或玩偶,小动物脚印的图卡,音乐CD,平衡木,椅子等。
2. 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足够的空间供幼儿活动。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体操,如颈部、腰部、腿部等运动的伸展,以及拍手、转圈等动作,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
2. 主题活动一:认识小动物的行走方式(5分钟)教师展示小动物的图片或玩偶,如兔子、小鸟、小狗等,并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行走方式。
教师将小动物脚印的图卡贴在地面上,让幼儿模仿相应的行走方式。
3. 主题活动二:小动物学走路(5分钟)教师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幼儿模仿刚才学习的小动物行走方式,在教室里自由行走。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障碍物,如平衡木、椅子等,让幼儿在行走过程中克服困难,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4. 主题活动三:小动物赛跑(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小动物,进行赛跑比赛。
比赛过程中,幼儿必须模仿所选小动物的行走方式。
比赛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感受,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
四、活动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坐在一起,询问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活动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以及如何正确模仿小动物的行走方式。
五、课后延伸教师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行走方式,并尝试模仿。
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共同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小动物行走方式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模仿过程中,身体协调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活动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情况。
七、安全注意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无杂物、障碍物。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动物走路》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单元《动物世界》,主要涉及章节为《小动物走路》。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模仿小鸭、小猫、小狗等常见小动物的走路姿势,让幼儿在模仿中了解和掌握不同小动物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小鸭、小猫、小狗等常见小动物走路的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准确模仿出小鸭、小猫、小狗等小动物的走路姿势。
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小动物的特点,培养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鸭、小猫、小狗等小动物玩具,动物卡片,教学视频。
学具:白纸,画笔,彩色黏土。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小动物区,引导幼儿观察小鸭、小猫、小狗等小动物的走路姿势。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小动物玩具和卡片,讲解小鸭、小猫、小狗等小动物的特点和走路姿势。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小动物进行模仿,教师指导和纠正。
4. 创作环节(10分钟)幼儿用画笔、彩色黏土在白纸上创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5. 展示与分享(5分钟)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模仿小动物的经历。
六、板书设计1. 《小动物走路》2. 内容:小鸭:摇摇摆摆小猫:轻盈跳跃小狗:蹦蹦跳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的小动物,并模仿它的走路姿势。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模仿、创作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小鸭、小猫、小狗等小动物的特点。
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其他小动物的走路姿势,拓展幼儿的知识面。
同时,关注幼儿在模仿过程中的表现,鼓励他们大胆表达,提高沟通能力。
在关爱小动物的同时,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幼儿的观察体验。
2. 例题讲解中关于小动物特点的阐述。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几种常见的小动物及其特点。
2. 学会模仿小动物的走路方式。
3.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基本动作。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模仿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小猫、小狗、小鸭、小鸡等小动物。
2. 学习小猫、小狗、小鸭、小鸡等小动物的走路方式。
3. 开展模仿小动物走路的体育活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小猫、小狗、小鸭、小鸡等小动物的图片或玩具。
2. 准备宽敞的场地,便于幼儿活动。
3. 准备音乐CD,用于活动伴奏。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内容展示(10分钟)1. 教师展示小猫、小狗、小鸭、小鸡等小动物的图片或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特点。
2. 教师示范模仿小动物的走路方式,如小猫的踮脚走、小狗的摇摆走、小鸭的左右摇摆走、小鸡的跳跃走等。
3. 教师组织幼儿模仿小动物的走路方式,引导他们观察和体验不同走路方式的特点。
3. 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根据音乐节奏,组织幼儿模仿不同小动物的走路方式,如音乐节奏快时模仿小狗的摇摆走,节奏慢时模仿小猫的踮脚走等。
2. 教师可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模仿能力,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4. 总结与放松(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模仿小动物走路时的动作准确性、协调性和创造力。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反馈意见,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小动物及其特点,学会模仿小动物的走路方式。
难点:培养幼儿在模仿小动物走路时的动作准确性、协调性和创造力。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小动物的图片或玩具,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它们的特点。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案《小动物走路》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单元“动物世界”,具体内容为第5节“小动物走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小动物们独特的走路方式,培养幼儿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小动物,如小猫、小狗、小鸭等,并知道它们走路的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模仿小动物走路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常见小动物走路的特点,并能模仿。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模仿小动物走路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动物玩具、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关注小动物们的走路方式。
2. 讲解:展示小动物玩具、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小猫、小狗、小鸭等小动物走路的特点。
3. 模仿:请幼儿模仿小动物们走路,体验不同动物走路的感觉。
4. 实践: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小组内合作模仿小动物走路,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动物走路》2. 内容:(1)小猫:轻轻走(2)小狗:蹦蹦跳跳(3)小鸭:摇摆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的小动物,并描述它的走路特点。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小兔子,它走路时一蹦一跳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幼儿观察和模仿小动物走路,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中的宠物或公园里的动物,了解它们的走路特点,并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的实践环节,即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小动物走路。
2. 作业设计中的画出小动物及其走路特点。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小动物学走路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各种小动物,知道它们的特点。
2.培养幼儿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
3.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学会安全行走。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小动物,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动作。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学会安全行走。
三、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和头饰。
2.准备一个宽敞的场地,布置成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动物,我们一起去认识它们吧!2.认识小动物教师:这是什么小动物呢?它叫什么名字?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特点吧!教师逐一出示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模仿小动物走路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小动物,现在我们来模仿它们走路的动作吧!教师示范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动作,如:兔子跳跳、鸭子摇摆等。
然后,引导幼儿一起模仿。
4.安全教育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哦!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学会安全行走。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走人行道等。
5.游戏环节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小动物学走路”。
游戏规则: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种小动物。
教师发出指令,如:“兔子跳跳”,小组内的幼儿就要模仿兔子跳跳。
最快完成的小组获胜。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各种小动物,模仿了它们走路的动作,还学会了遵守交通规则。
你们觉得今天的学习有趣吗?你们有什么收获呢?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各种小动物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动作。
在安全教育环节,幼儿也能认真听讲,掌握了基本的交通规则。
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幼儿在游戏环节中过于兴奋,容易忽略安全。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在活动中的安全。
六、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教学活动的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与幼儿一起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动作,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小班精品教案《小动物走路》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可爱的动物》第二章第三节《小动物走路》。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和走路方式进行教学,包括青蛙的跳跃、小猫的轻盈行走、小狗的快跑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及其走路方式。
2. 培养幼儿观察、模仿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和走路方式。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模仿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小动物玩具、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各种小动物玩具、图片、视频等,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和走路方式。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小猫为例,讲解小猫的特点和走路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小动物,模仿其走路方式,并进行表演。
4. 小结与互动(5分钟)5. 创意手工制作(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画笔、剪刀等学具,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动物走路》2. 板书内容:(1)小动物特点(2)小动物走路方式(3)幼儿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描述它的特点及走路方式。
答案示例:我喜欢小猫,它有柔软的毛发,走路轻盈,用爪子轻轻抓地。
2. 作业要求:画面清晰,描述准确,字迹工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和走路方式。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观察周围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走路方式,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大班教案《学小动物走路》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可爱的小动物》,详细内容为第一章第三节“学小动物走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观察、模仿小动物走路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模仿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常见小动物(如:小猫、小狗、小鸭、小鸡等)的走路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模仿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动物走路的特点。
教学重点:观察、模仿小动物走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模仿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动物玩具、小动物卡片、视频课件。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户外,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引导幼儿关注小动物。
同时,教师拿出小动物玩具,让幼儿模仿小动物走路。
2. 观察小动物走路(5分钟)教师播放小动物走路的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各种小动物的走路特点。
如:小猫走路轻盈,小狗走路摇摆,小鸭走路蹒跚等。
3. 模仿小动物走路(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模仿视频中各种小动物走路,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拿出小动物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及走路特点。
如:小猫走路轻盈,小狗走路摇摆,小鸭走路蹒跚等。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动物卡片,并模仿小动物走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学小动物走路》2. 板书内容:(1)小动物走路特点(2)观察、模仿小动物走路(3)培养观察力、模仿力、创造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到的各种小动物走路的特点,并模仿给家长看。
2. 答案:根据幼儿的观察和模仿情况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模仿小动物走路,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模仿力和创造力。
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其他小动物主题活动,如:学小动物叫声、表演小动物故事等,进一步丰富幼儿对小动物的认识,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几种常见的小动物及其特征。
2. 学习小动物的走路方式,发展幼儿的模仿能力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小猫、小狗、小鸟、小兔、小鸡等几种常见的小动物。
2. 学习小猫、小狗、小鸟、小兔、小鸡等几种小动物的走路方式。
3. 开展模仿比赛,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和协调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小猫、小狗、小鸟、小兔、小鸡等几种小动物的图片或实物。
2. 音乐磁带或音响设备。
3. 宽敞的场地,便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体操,如:头部运动、手臂运动、腿部运动等。
b. 邀请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
2. 认识小动物(5分钟)a. 教师展示小猫、小狗、小鸟、小兔、小鸡等几种小动物的图片或实物。
b. 教师介绍小动物的特征,如:小猫柔软的毛发、小狗的四条腿等。
c. 邀请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及其特征。
3. 学习小动物的走路方式(5分钟)a. 教师模仿小猫、小狗、小鸟、小兔、小鸡等几种小动物的走路方式,如:小猫的优雅走路、小狗的活泼走路等。
b. 邀请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学习小动物的走路方式。
c. 开展模仿比赛,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b.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小动物的特点和保护意识。
c.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其他小动物的特征和走路方式,与家人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小动物特征和走路方式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模仿比赛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模仿能力和协调能力。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小动物的情况。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小动物的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小动物主题墙,展示幼儿作品,增加幼儿对小动物的关注。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几种常见的小动物及其特征。
2. 学习小动物的走路方式,发展幼儿的模仿能力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猫走路:猫咪走路时轻盈、悄无声息,就像在走平衡木一样。
2. 小狗走路:小狗走路时摇摇摆摆,活泼可爱。
3. 小鸭走路:小鸭子走路时摇摇摆摆,屁股扭扭,可爱极了。
4. 小鸡走路:小鸡走路时小腿短短,一蹦一跳的,非常有趣。
5. 小乌龟走路:小乌龟走路时慢吞吞的,头伸伸,尾巴缩缩,非常有趣。
三、教学准备:1. 小动物的图片或者视频。
2. 动物脚印的模具。
3. 平衡木。
4. 音乐CD。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引入主题:向幼儿展示小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走路方式,让他们说一说小动物是怎么样走路的。
3. 模仿小动物走路:教师示范模仿小动物的走路方式,引导幼儿模仿并尝试。
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小动物,一起学习模仿。
4. 创意活动:引导幼儿用动物脚印的模具,在地面上印出小动物的脚印,并尝试按照脚印走一走,感受小动物的走路方式。
5. 总结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习的小动物走路方式,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大家一起做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主动模仿小动物的走路方式。
2. 观察幼儿在创意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按照脚印走一走,表现出小动物的走路特点。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观察其他小动物的走路方式,并进行模仿游戏。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小动物主题的区域,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可以继续探索和学习小动物的知识。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模仿过程中受伤。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创意幼教】最新幼儿园小班阅读活动:学小动物走路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活动目标:
1、欣赏画面,了解各种小动物的走路特点,感受绘本的情趣。
2、在绘本的情景中尝试有序的排列,积累相应的数经验。
活动准备:
绘本ppt、各种小动物立体教具。
活动过程:
一、欣赏绘本故事
1、观看ppt《去羊村》,引起幼儿兴趣。
师:老师要带你去个地方,想去吗?羊村有什么?去羊村有这样的小路,我们找一找。
讨论:故事里有谁?
二、小动物走路
1、出示各种小动物立体教具,幼儿排列。
师:看看什么东西是1个?
2、出示绘本ppt。
学学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师:猜猜他是谁?小乌龟是怎么来的?
猜猜他是谁?大白鸭是怎么来的?
观察小动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小乌龟想排第一,怎么排?两种排法。
动手摆放小动物不同的出现顺序。
来了几个朋友呢?第一个是小弟弟,最后是大鸵鸟。
三、延伸:游戏
老虎来了小动物还会怎样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