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浙江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浙江省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居“唐宋八大家”首位的作家是:( )A.苏轼B.王安石C.韩愈D.柳宗元2.被鲁迅喻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左传》B.《论语》C.《史记》D.《战国策》3.下列文章中不属书信体的有:( )A.《答李翊书》B.《谏逐客书》C.《答司马谏议书》D.《报刘一丈书》4.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 )A.诗B.词C.曲D.赋5.《诗经·氓》中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6.《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A.感伤未成年男子的早逝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士D.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7.“想佳人、妆楼颙望”中的“颙望”意思是:( )A.远远眺望B.举首凝望C.低头凝思D.抬头仰望8.律诗中要求必须压韵的是:( )A.首联与尾联B.颈联与颔联C.颈联与尾联D.颔联与尾联9.下列句中的“过”字不作“错误”解的有:( )A.无乃而是过与?B.且尔言过矣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矣。
D.臣闻吏议逐客,窃认为过矣。
10.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 )A.辛弃疾B.李清照C.柳永D.苏轼11.在《秋水》中,庄子用以说明“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的是:( )A.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B.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C.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D. 小石小木之在大山12.典故运用是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的一大特色,下列词句中不属于典故的是:( )A.红巾翠袖B.鲈鱼堪脍C.树犹如此D.求田问舍13.阅读下列句子,不是唐人作品的一组是:( )A.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成人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2005年(总分15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小说《苦恼》的作者是A 高尔基B 屠格涅夫C 契诃夫D 莫泊桑2. 下列文章中,主要运用反驳论点的方法进行论证的是A 《季氏将伐颛臾》B 《寡人之于国也》C 《谏逐客书》D 《答司马谏议书》3. 先秦诸子中,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论辩手法的是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4. 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A 传记B 奏章C 文论D 史论5. 下列诗作中,具有飘逸清丽艺术风格的是A 郭沫若《炉中煤》B 徐志摩《再别康桥》C 闻一多《发现》D 屠格涅夫《门槛》6. 曹禺的第一部多幕话剧是A 《雷雨》B 《日出》C 《原野》D 《北京人》7. 宋代开豪放词风的词人是A 柳永B 李清照C 苏轼D 辛弃疾8.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姜氏偏爱的人是A 共叔段B 郑庄公C 颍考叔D 公子吕9. 李斯《谏逐客书》上书的对象是A 秦B 魏王C 楚王D 齐王10. 王实甫《西厢记》中女主人公崔莺莺最怕张生A 文章福不齐B 停妻再娶妻C 鱼雁无消息D 异处栖迟11. 《饮酒》(结庐在人境)的作者是A 李白B 王维C 陶渊明D 曹操12. 钱钟书在《论快乐》一文中认为决定快乐的主要因素是A 性格B 物质C 处境D 精神13. 朱光潜在《选择与安排》中使用“常山蛇阵”的比喻,是为了说明A 安排的道理B 选择的道理C 立意的道理D 构思的道理14. 在《宝玉挨打》中,贾政狠打宝玉的根本原因是A 宝玉与琪官交往B 宝玉同情跳井的金钏C 贾环挑拨是非D 宝玉鄙弃仕途经济15. 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是A 归纳法B 演绎法C 类比法D 对比法16. 杜甫《蜀相》“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前一句是A 三十从军今白发B 三顾频烦天下计C 拔剑四顾心茫然D 出师未捷身先死17.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全篇的点睛之笔是A 古道西风瘦马B 小桥流水人家C 断肠人在天涯D 枯藤老树昏鸦18.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 对偶借代B 比喻夸张C 对偶夸张D 对偶拟人19. 成语“夙兴夜寐”出自A 《冯谖客盂尝君》B 《诗经·卫风·氓》C 《国殇》D 《陌上桑》20. 下列各句中,带点的“于”字表被动意义、可译为“被”的是A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阅读分析题)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6.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访钢琴演奏家傅聪傅聪,1934年出生,著名钢琴家。
早年留学波兰,在国际艺术舞台享有“钢琴诗人”的美名。
著名学者和文学翻译家傅雷之子。
①采访之前听很多人谈到过您脾气很倔,不轻易接受采访。
见面后,您给我的感觉却很随和平易。
不是我不喜欢讲话,而是太喜欢讲话。
我工作很多,很吝啬时间,但一问我问题,我感兴趣就忍不住回答,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②昨天我看到了一个细节:您在演出前还仔细地看了一遍乐谱。
昨天我弹的第一个作品是最近才学的,所以有点儿紧张。
不过,即使是弹了一万遍的作品,对于我也永远是新的。
我经常在上台以前看看谱,发现很多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然后尝试去实现。
③刚才听到您说紧张,如果这个词是说小孩应考,倒好理解,但用在您身上……紧张是来自我对作曲家的责任感。
对我来说,作曲家的每一个愿望都在他的曲子里表达出来,就像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对待《圣经》一样,或者可以说音乐就是他的宗教。
④不过很多人对您印象最深的往往不是音乐,而是被傅雷先生耳提面命。
很多人了解您,都是通过《傅雷家书》。
凭良心说,《家书》我很少看。
因为一翻家书,我就不能自持,就整天若有所思,很难再工作下去。
可是《家书》里的话都已经刻在我心里很深很深。
⑤那么,父亲真正启发您的是什么呢? 《家书》中,我喜欢爸爸讲艺术讲人生。
譬如,“先做人,其次做艺术家,最后做钢琴家”。
比如他讲“孤独”的那段,我永远忘不了:孩子你永远不要害怕孤独,你孤独了才会去创造一个世界! ⑥《家书》也体现了一位父亲的质朴感情:傅雷先生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却不断提醒您不要在音乐中投入太多情感,要注意音乐和生活的平衡。
这里不完全仅是关心,还讲在美学上能入能出,达到感情和理智的平衡。
不能做音乐的奴隶。
⑦您父亲说过,与其做个不上不下的艺术家,不如做个好的木匠。
您那时非常勤奋地练琴,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顾虑呢? 我从没有想过要做什么家,不过是爱音乐而已。
2015年浙江全日制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答案一、选择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解析:文言实词“河”指黄河,是一个古今异义词。
2.A解析:B项“羞”通“馐”,C项“裁”通“才”,D项“惠”通“慧”,聪明,智慧。
3.C解析:A、B、D三项都是使动用法,C选项是名词用作动词。
4.B解析:B选项没有错别字,A项必需品,C项山清水秀,D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5.D解析:词义辨析题,“结余”指纯粹剩下的,而“节余”指节省余下的,袒护”指偏袒维护,而“庇护”含有“包庇”贬义,盈利”指获得利益,而营利主观上谋取利益,如以营利为目的。
6.B解析:考察比喻句的用法,A、C、D没有喻体,构不成比喻句。
7.A解析: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敬辞,是指恭敬别人的词语,而“斗胆”只能用于自己身上,不是敬辞。
8.A解析:考察公文的基本格式,附件属于主体部分,位于正文之下,成文日期之上。
9.B解析:这道题考点是文种的判定,首先题干中是向下级的行文应该先排除A选项,批复用于答复请示,而通知向下级发布需要执行的事项,而非提出建议。
10.A解析:和戎诏下十五年”是说议和的诏书已经下达十五年了,说明了朝廷的态度。
11.B解析:要明确《氓》这首诗歌每一句话的意思,“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是说没有想到版会反悔,那就和他一拍而散吧,从中体现了弃妇的觉醒和反抗。
12.D解析:文学社团常识一定要掌握,创造社的发起人是郁达夫和郭沫若。
13.B解析:《日出》作者是曹禺14.C解析:考察诗人诗风。
杜甫诗歌沉郁顿挫、李白之诗清新飘逸、白居易之诗通俗晓畅。
15.A解析:考察成语与文言文对应出处,扑朔迷离出自于《木兰诗》、妄自菲薄出自于《出师表》、百废待兴出自于《岳阳楼记》无人问津出自于《桃花源记》。
16.B解析:《行路难》属于乐府旧题诗,属于七言歌行体。
17.C解析:《史记》是纪传体史书,《左传》是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
18.D解析:《谏逐客书》中没有提及纳谏和拒谏的对比。
2005年浙江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联考《大学语文与写作》试卷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满分为150分;3、答案请写在试卷纸上,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的钢笔、圆珠笔答卷,否则无效;4、密封线左边各项要求填写清楚完整。
得分阅卷人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完璧归赵”的成语出自()A、《廉颇蔺相如列传》B、《论语》C、《狱中杂记》D、《柳敬亭说书》2、下列哪篇文章的作者是鲁迅()A、《论气节》B、《科学的春天》C、《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D、《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3、三十年代,()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
A、茅以升B、周培源C、竺可桢D、钱学森4、《论气节》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A、类比法B、对比法C、归纳法D、演绎法5、下列不属于唐代诗人的一位是()A、张若虚B、孟郊C、白居易D、李煜6、下列人物不属于小说《水浒传》的是()A、林冲B、关羽C、武松D、宋江7、在唐代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的是()A、王维B、李白C、白居易D、韩愈8、唐代擅长写《无题》诗的诗人是()A、李白B、王昌龄C、李商隐D、刘禹锡9、《史记》被认为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这话的人是()A、韩愈B、毛泽东C、鲁迅D、方苞10、宋代古诗文运动的领袖是()A、欧阳修B、苏轼C、王安石D、苏辙1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是谁提出来的()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12、最能代表先秦时代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论语》B、《孟子》C、《庄子》D、《荀子》13、《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一文属于()A、社论B、史论C、评论D、论文14、下列作家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一位是()A 、苏轼B 、李白C 、杜甫D 、陆游 16、《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 )A 、《左传》B 、《战国策》C 、《史记》D 、《汉书》 17、《子夜》的作者是( )A 、茅盾B 、王蒙C 、秦牧D 、高士其 18、下列诗歌属于律诗的是( )A 、《迢迢牵牛星》B 、《春江花月夜》C 、《蜀相》D 、《送元二使安西》 19、下列作品不属于说明文的是( )A 、《苏州园林》B 、《秋夜》C 、《菊花》D 、《桥的运动》 20、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的诗人是( ) A 、张继 B 、陶渊明 C 、李白 D 、王维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郭沫若在“五四”运动以后与郁达夫等人发起组织的新文学团体叫 。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5年秋季开放教育(专升本)入学测试大学语文部分复习指导一.命题与复习的主要依据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5年秋季开放教育(专升本)入学测试大学语文部分命题的书面材料依据是《大学语文》(张继缅、陈寿立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97年10月第一版)和《大学语文学习指导书》(张继缅、陈寿立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
二.考试题型及分值分配大学语文为公共类考试科目,总分值为150分。
考试题型主要分六种:一为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二为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三为翻译题,一小题,共24分(注:翻译题材料取自《大学语文学习指导书》(张继缅、陈寿立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四为简答题,共一小题,计10分;五为鉴赏分析题,共一小题,计20分,要求结合所给作品适当展开论述。
六为作文题,计50分。
三.复习重点提示课程复习主要参照《大学语文》(张继缅、陈寿立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97年10月第一版)和《大学语文学习指导书》(张继缅、陈寿立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二书,重点应把握以下内容:填空题部分:《孙子兵法》、“三苏”(苏洵、苏轼、苏辙),雨果及其代表作品,翻译家傅雷,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屈原与《哀郢》,徐志摩与《再别康桥》,泰戈尔及其作品,荀子及其作品,《左传》选择题部分(应注意文章):《史记·孙武》《记承天寺夜游》《始得西山宴游记》《我的家在哪里?》《天论》《都江堰》泰戈尔部分古代词语辨析翻译题部分:《史记·商君列传》《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简答题部分:简述《左忠毅公逸事》一文的主题思想。
《席方平》在艺术创作上有那些特点?简述《聊斋志异·席方平》一文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意识。
从语言交际的角度简单分析烛之武退秦师成功的原因。
鉴赏分析部分: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回声》辛弃疾《摸鱼儿》作文部分(略)。
浙江省2015年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满分为150分;3.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的钢笔、圆珠笔答卷,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B.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就:担任C.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河流D.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2.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B.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C.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D.甚矣,汝之不惠3.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既来之,则安.之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C.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D.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4.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必须品B.脉搏C.山青水秀D.万事具备,只欠东风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______费近百万元。
②父母不应该______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③广告是一种宣传形式,商业广告的目的是______。
A.结余袒护盈利B.结余庇护盈利C.节余庇护营利D.节余袒护营利6.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这几天像过节一样热闹。
B.人情味像生活中调味的盐。
C.蔬菜的价格像水果一样贵。
D.这里的老鼠像猫一样大。
7.下列词语不属于...敬辞的一项是()A.斗胆B.雅正C.垂爱D.海涵8.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何处注明附件的顺序和名称()A.正文之后,成文时间之前B.成文时间之后,抄送机关之前C.成文时间之后,主题词之前D.份号之后,文件名称之前9.对下级机关提出建议,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用下列哪一种公文?()A.商洽函B.意见C.批复D.通知10.《关山月》中表现朝廷对恢复中原态度诗句的一项是()A.和戎诏下十五年B.几处今宵垂泪痕C.沙头空照征人骨D.厩马肥死弓断弦11.《氓》中体现出弃妇有觉醒和反抗意识的一项是()A.三岁为妇,靡室劳矣B.反是不思,亦已焉哉C.于嗟鸠兮,无食桑葚D.静言思之,躬自悼矣12.在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与下列哪位作家一起组织了创造社()A.鲁迅B.徐志摩C.冰心D.郁达夫13.下列作品不属于...艾青创作的一项是()A.《向太阳》B.《日出》C.《北方》D.《火把》14.下列各项中,属于陶渊明作品风格的一项是()A.沉郁顿挫B.清新飘逸C.质朴平淡D.通俗晓畅15.下列成语出自哪些课文,依次排列正确的一组是()扑朔迷离妄自菲薄百废俱兴无人问津①《出师表》②《岳阳楼记》③《桃花源记》④《木兰诗》A.④①②③B.③①②④C.①②④③D.②③①④16.从诗歌体裁上看,李白的《行路难》属于()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17.下列史书都属于纪传体的一项是()A.《左传》《史记》《三国志》B.《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C.《史记》《汉书》《后汉书》D.《战国策》《史记》《汉书》18.下列不属于...《谏逐客书》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A.客有功与客无过的对比B.重物与轻人的对比C.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对比D.纳谏和拒谏的对比19.下列诗句中的“君”指代的人物,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元二)B.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东鲁友人)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李白)D.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杜少府)2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其中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平坦自然、恬静平和,在一定意义上是陶渊明性情的写照。
学研教育--浙江普通全日制专升本大学语文阅读理解二、阅读分析(一):阅读《报刘一丈书》中的一段文字: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请回答: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引子,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引出全篇的话题。
)(二):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
请回答:1、这里通过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来刻画宝钗的形象?(语言描写、情态描写。
)2、宝钗的话中包含着哪两层意思?(一是劝宝玉改弦更辙,从离经叛道的道路上折转回来,二是半遮半掩地表达了自己对宝玉的爱情。
)3、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宝钗是一个怎样的贵族少女?(深受封建礼教熏陶,处世圆通得体。
)(三):阅读《日出》中的一段台词:(愤然地)怎么你连偷的胆量都没有,那你叫我怎么办?你既没有好亲戚,又没有好朋友,又没有了不得的本领。
好啦,叫你要饭,你要顾脸,你不肯做;叫你拉洋车,你没有力气,你不能做;叫你偷,你又胆小,你不敢做。
你满肚子的天地良心,仁义道德,你只想凭着老实安分,养活你的妻儿老小,可是你连自己一个老婆都养不住,你简直就是个大废物,你还配养一大堆孩子!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是替你这样的人预备的。
(指窗外)你看见窗户外面那所高楼么?那是新华百货公司十三层高楼,我看你走这一条路是最稳当的。
请回答:1、说这段台词的是谁?在对谁讲这番话?(李石清的台词,他在对黄省三说。
)2、说这段台词的人为他指出了哪几种出路?(乞讨、拉洋车、偷盗、自杀。
)3、从这里可以看出说这段台词的人是个怎样的人物?(自私、残忍、冷酷。
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5. 填空题 6. 阅读理解12. 作文单项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鸣:出名B.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私:私下贿赂C.异道行,可数百里可:大约D.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且:而且正确答案:D2.“祸起萧墙”、“望洋兴叹”、“日薄西山”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庄子.秋水》B.《寡人之于国也》、《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C.《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D.《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正确答案:C3.宋代开豪放词风的词人是( )A.柳永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正确答案:C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然尚恨有阙者B.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D.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正确答案:B5.在《宝玉挨打》中,贾政狠打宝玉的根本原因是( )A.宝玉与琪官交往B.宝玉同情跳井的金钏儿C.贾环挑拨是非D.宝玉鄙弃仕途经济正确答案:D6.下列关于李斯《谏逐客书》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始终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法B.运用了归纳论证法C.多用比喻论证法D.大量采用排比、对偶正确答案:C7.《张中丞传后序》一文中重点刻画了许远的( )A.宽厚谦和B.正义凛然C.疾恶如仇D.自私狭隘正确答案:A8.下列各句加横线字属于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B.引绳而绝之C.罗敷前置辞D.侣鱼虾而友麇鹿正确答案:D9.鲁迅《灯下漫笔》将历史总结和现实分析结合起来,对当时社会上( )思潮的实质作了深刻的剖析与批判。
A.崇洋B.复古主义C.享乐主义D.妥协苟安正确答案:B1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喷喷_______的事。
200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3课程代码:0001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提出与孟子“民贵君轻”相似观点的文章是( )A.《季氏将伐颛臾》B.《赵威后问齐使》C.《寡人之于国也》D.《秋水》2.《秋水》中,论证人的认识有限的论据中属于运用例证法的是( )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B.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C.中国之在海内,似禾弟米之在大仓D.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3.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的一个文学主张是( )A.文章应“有补于世”B.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C.文章应“惟陈言之务去”D.文章应“合为时而著”4.《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观点的立论原则是( )A.名实相副B.膏泽斯民C.守前所为D.兴利除弊5.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人的认识过程有两个阶段B.人的正确认识从实践中来C.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D.必须进行辩证唯物论认识论教育6.《李将军列传》中说:“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人物描写手法属于( )A.语言描写B.心理描写C.细节描写D.侧面描写7.《张中丞传后叙》中,表现许远性格的方式是( )A.在驳斥谬论中补叙事迹B.在夹叙夹议中抒情赞美C.抓住动人轶事进行补叙D.抓住典型细节进行描写8.《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的基本抒情方法是( )A.直抒胸臆B.寓情于理C.寓情于事D.寓情于景9.在《报刘一丈书》一文中,权要者的性格特征是( )A.阿谀奉承B.狡猾多诈C.残忍凶狠D.贪婪虚伪10.在《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 )A.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B.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C.美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D.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和崩溃11.《往事》用大海的各种姿态和情势,暗示人的丰富情感和性格,用大海的广阔的涵容,暗示人的胸怀和美德,这种表现方法是( )A.铺垫B.对比C.侧写D.象征12.《背影》一文刻画父亲形象的最突出特点是( )A.善于进行人物心理描写B.选取“背影”这一独特视角C.用儿子的行为来侧面衬托D.用环境描写来渲染烘托13.《上邪》诗中所描述的景物属于( )A.眼前之景B.梦中之景C.回忆之景D.假设之景14.《登高》中渗透着诗人对国势衰败的感慨的写景诗句是( )A.风急天高猿啸哀B.渚清沙白鸟飞回C.无边落木萧萧下D.不尽长江滚滚来15.陆游《关山月》抒情言志,主要借助( )A.边塞景物B.典型场景C.历史典故D.前人成句16.在李清照《声声慢》词中,具有自喻性的词句是(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17.闻一多《一句话》中的那句话,指的是( )A.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B.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C.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D.咱们的中国18.高尔基《鹰之歌》运用的象征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 )A.借鹰和蛇来寄托自己的情志B.用鹰和蛇的习性来体现社会上某类人的行为C.赋予鹰和蛇以及其他自然景物以人的灵性D.用鹰和蛇的言行来体现两种不同的人生观19.《断魂枪》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方法是( )A.指称议论、直抒胸臆B.肖象、行为、语言的白描C.比喻、比拟等艺术手段D.梦境、幻境等意境创造20.《麦琪的礼物》的故事结局是( )A.皆大欢喜的大团圆B.留下许多未决的悬案C.出人意料而合情合理的巧合D.因无悬念而淡然无味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二、阅读分析(一):阅读《论快乐》中的一段文字: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
小孩子初生了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
缘故是小孩子时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
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
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宴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
那时刻的灵魂,彷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
请回答:作者是从什么角度论证“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这一论点的?(从日常经验和体会来论证这一观点,强调人的精神是觉得快乐的最重要的根据。
)(二):阅读《谈时间》中一段文字:所以有人宁可循迹山林,享受那清风明月,“侣鱼虾而友麂鹿”,过那高蹈隐逸的生活。
诗人济慈宁愿长时间地守着一株花,看那花苞徐徐展瓣,以为那是人间至乐。
嵇康在大树底下扬锤打铁,“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刘伶“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一生中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这又是一种颇不寻常的方式。
最彻底的超然的例子是《传灯录》所记载的“南泉和尚问陆亘曰:…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寸丝不挂即是了无挂碍之谓,“原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境界高超极了,可以说是“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根本不发生什么时间问题。
人,诚如波斯诗人莪漠伽耶玛所说,来不知从何处来,去不知向何处去,来时并非本愿,去时亦未征得同意,胡里胡涂地在世间逗留一段时间。
在此期间内,我们是以心为形役呢?还是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呢?还是参究生死直超三界呢?这大主意需要自己拿。
请回答: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提醒读者思考的问题是什么?(要求大家珍视时间,要正确地看待时间的价值问题,不能“糊里糊涂地在世间逗留一段时间,”而要好好地去思考是“以心为行役”还是“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
200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小说《苦恼》的作者是()A. 高尔基B.屠格涅夫C. 契诃夫D. 莫泊桑【正确答案】C第2题下列文章中,主要运用反驳论点的方法进行论证的是()A. 《季氏将伐颛臾》B. 《寡人之于国也》C. 《谏逐客书》D. 《答司马谏议书》【正确答案】D第3题先秦诸子中,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论辩手法的是()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正确答案】B第4题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A. 传记B. 奏章C. 文论D. 史论【正确答案】D第5题下列诗作中,具有飘逸清丽艺术风格的是()A. 郭沫若《炉中煤》B. 徐志摩《再别康桥》C. 闻一多《发现》D. 屠格涅夫《门槛》【正确答案】B第6题曹禺的第一部多幕话剧是()A. 《雷雨》B. 《日出》C. 《原野》D. 《北京人》【正确答案】A第7题宋代开豪放词风的词人是()A. 柳永B. 李清照C. 苏轼D. 辛弃疾【正确答案】C第8题《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姜氏所偏爱的人是()A. 共叔段B. 郑庄公C. 颍考叔D. 公子吕【正确答案】A第9题李斯《谏逐客书》上书的对象是()A. 秦王B. 魏王C. 楚王D. 齐王【正确答案】A第10题王实甫《西厢记》中女主人公崔莺莺最怕张生()A. 文齐福不齐B. 停妻再娶妻C. 鱼雁无消息D. 异处栖迟【正确答案】B。
2005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小说《苦恼》的作者是A.高尔基B.屠格涅夫C.契诃夫D.莫泊桑[答案] C[解题指导] 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
这是历届大学语文考试中考查语文基础知识中最常见、最简单直接的题目类型。
安·巴·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后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小说和戏剧方面的创作成就而著称,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他发展了俄国的短篇小说艺术,并将其推向了世界。
他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以擅长刻画人物性格和细节描写而著称。
[错误防范] 屠格涅夫(1818—1883)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莫泊桑(1850—1893)是19世纪后期法国著名的小说家,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美名。
2.下列文章中,主要运用反驳论点的方法进行论证的是A.《季氏将伐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谏逐客书》D.《答司马谏议书》[答案] D[解题指导] 议论文所论述的问题往往都是有的放矢的,而议论又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的。
因此,作者可以选择其中任何部分作为反驳的对象,而驳论也有几种方法:可以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
驳论点就是反驳别人观点的片面性或错误的观点。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就采用了驳论点的方法。
司马光在来信中,指责新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王安石在回信中针锋相对,对这几项指责都一一予以驳斥。
3.先秦诸子中,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论辩手法的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答案] B[解题指导] 孟子善设机巧,先纵后擒,使人无法躲避。
4.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A.传记B.奏章C.文论D.史论[答案] D[解题指导] 五代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代史》是欧阳修晚年写成的一部关于五代历史的史书,《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伶官传》写的一篇序文,也是一篇史论文章。
2005年10月自考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大学语文(本)试卷及其答案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大学语文(本)试卷(课程代码001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l页至4页,共4页。
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涂.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5页至6页,共2页。
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不按规定答题者试卷作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用“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来批驳冉有推卸责任的辩解,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2.《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示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这种表现方法是A.铺垫B.对比C.反衬D.象征3.李斯《谏逐客书》能够说服秦王收回逐客成命的根本原因是A.历史事实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B.反复正反对比,纳客逐客利害昭彰C.切中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愿望D.排比对偶联翩,行文气势十分充沛4.下列《“今”》中的论证,通过演绎法证明“今”最可宝贵的是A.屈原的《离骚》,永远使人人感泣B.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C.时间但有“过去”与“未来”,并无“现在”D.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和未来皆相呼应5.《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最能体现中心论点的语句是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书》日:“满招损,谦得益。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6.《选择与安排》中,朱光潜阐发“常山蛇阵”的特点,是为了通过比喻来论证A.每件艺术品都必须突出一个中心意旨B.每件艺术品都必须抓住几个典型细节C.每件艺术品都必须做到层次脉络清楚D.每件艺术品都必须是个有生命的整体7.《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补记许远的事迹,采用的方法是A.立论中补记B.记叙中补记C.驳论中补记D.抒情中补记8.《种树郭橐驼传》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A.其本欲舒,其培欲平B.勿动勿虑,去不复顾C.其莳若子,其置若弃D.顺木之天,以致其性9.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描写干谒者的行为主要是A.奔走权门,毛遂自荐B.奔走权门,摇尾乞怜C.奔走权门.邀功请赏D.奔走权门,索官求爵lO.《故都的秋》中,为了突出北京秋天“色彩浓、回味永”的特色,作者两次写到南国之秋的色淡、味浅,这运用的表现方法是A.对比B.类比C.铺垫D.侧写11.《爱尔克的灯光》中,写我走过故居时,“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c.夸张D.借代12.《诗经·氓》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兴B.比C.赋D.比兼兴13.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A.渴望贤才汇集,建立功业B.喟叹功业难成,借酒浇愁C.感慨亲朋离散,孤苦无依D.感叹人生苦短,忧从中来14.作品融诗情画意于一体、风格清新淡雅的著名唐代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杜牧15.自居易《杜陵叟》“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四句的抒情方式是A.直接控诉B.借叙事抒情C.借景抒情D.借典故抒情16.李商隐《无题》中运用比兴手法抒情写意的诗句是A.相见时难别亦难B.蜡炬成灰泪始干c,晓镜但愁云鬓改D.夜吟应觉月光寒17.《前赤壁赋》继承和发展的赋体的传统手法主要是A.铺张扬厉B,夸饰渲染c.主客问答D.骈俪对偶18.《断魂枪》开头的社会环境描写,对后文人物性格展现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制造一种急剧动荡的气氛B.设置一个让人表演的舞台c.展现一幅人物活动的背景D.反衬种种落后于时代的心态19.《麦琪的礼物》中采用虚实双线并行的结构,其主要目的是A.避免重复B.留有余地c,制造悬念D.强化矛盾20《宝玉挨打》中,说“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这句话的是A.袭人B.林黛玉C.贾母D.王夫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O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1998年以后,我国将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即“五级分类”。
1999年 7月,央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及《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
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现在通常提取的专项准备金比例为 :关注 2%、次级 25%、可疑 50%、损失 100%。
后三类为不良资产。
货币和货币制度第一部分填空题1、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商品货币、金属货币、可兑现的信用货币、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五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2、金银复本位制主要有两种类型: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5、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值、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6、货币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货币单位、货币种类、货币材料、货币的铸造发行流通。
8、狭义货币 M1由 M0 和活期存款构成,广义货币 M2由 M1加定期存款构成。
9、商品货币货币既可以作为一般商品消费,也可以作为货币进行流通。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1、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流通手段职能基础上的。
3、我国 M1层次的货币口径是。
C、 MI=流通中现金 +企业活期存款 +个人储蓄存款4、在一国货币制度中, 辅币是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5、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双本位制。
7、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银本位制8、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相一致。
9、辅币的名义价值高于其实际价值。
10、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的大小成关系,与单位货币即价格标准的含金量成关系。
C 、正比反比第三部分是非判断题1、目前, 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安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错2、格雷欣法则是在平行本位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错3、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劣币。
(错4、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与熔化。
(对5、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相一致的。
(对6、准货币一般由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等各种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等构成。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四——江苏省普通高校历年专转本大学语文基础题江苏省2005年普通高校专转本统一考试大学语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1.以下几组词语中,未出现错别字的是( )A.蓬荜生辉殚精竭虑挑拨是非栩栩如生B.互相推诿戊戌变法磐竹难书逾期作废C.编纂字典断壁颓桓瑕瑜互见缘木求鱼D.前倨后恭和盘托出孺子可教杯盘狼藉2.下列作品、体裁、朝代(或国别)、作家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毅传》——唐代传奇——唐代——李朝威B.《镜花缘》——小说——清代——李汝珍C.《红与黑》——小说——德国——司汤达D.《羊脂球》——小说——法国——莫泊桑3.下列作品、作家、体裁、主人公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荷花淀》——孙犁——小说——水生B.《茶馆》——老舍——话剧——王利发C.《人到中年》——谌容——小说——陆文婷D.《包身工》——夏衍——小说——“芦柴棒”4.下列作品、作家头衔、朝代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吊屈原赋》——贾谊(辞赋家)——西汉《水经注》——郦道元(地理学家)——北魏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边塞诗人)——晚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南唐后主,词人)——五代南唐C.《楚辞集注》——朱熹(文艺批评家)——南宋《梦溪笔谈》——沈括(科学家)——元代D.《潼关怀古》——张养浩(散曲作家)——元代《诚意伯文集》——宋濂(文学家)——明代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杜甫的“三吏”“三别”分别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巴金“爱情三部曲”是《家》、《春》、《秋》;茅盾的农村“农村三部曲”是《春蚕》、《秋收》、《残冬》。
C.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
D.汉代“三班”父子指班彪、班固、班昭,建安文学“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
浙江省专升本语文真题及答案1、“阡陌”“纤维”“纤夫”中的“阡”“纤””“纤”的读音各不相同。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5.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黝黑(yǒu)俯瞰(kàn)花团锦簇(cù)拈轻怕重(niān)(正确答案)B.称职(chèng)契约(qì)锲而不舍(qiè)吹毛求疵(zī)C.豢养(huàn)翘首(qiào)戛然而止(jiá)强词夺理(qiáng)D.睥睨(bì)盘桓(huán)如坐针毡(zān)惟妙惟肖(xiào)3、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马厩(jì)嶙峋(lín)(正确答案)B、惬意(qiè)珍馐(xiū)C、钳制(qián)敕造(chì)D、搭讪(shàn)粜卖(tiào)4、1《荷塘月色》《画里阴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吴冠中、施耐庵。
[判断题] *错(正确答案)5、1护士对刚出院的病人说:“欢迎您再来!”她这样表述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自惭形秽”中“秽”、“扣人心弦”中“弦”的读音分别是“shu씓xuán”。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1“今宵酒醒何处?”的下两句是“杨柳岸,晓风残月”。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企盼(qǐ)绚丽(xuàn)承载(zài)一呼百应(yīng)B.咀嚼(jué)苍穹(qióng)譬如(bì)强聒不舍(guō)C.胚芽(pēi)笨拙(zhuō)冗杂(rǒng)豁然贯通(huò)(正确答案)D.陨石(yǔn)解剖(pāo)奠基(diàn)拾级而上(shè)9、下列选项中,与加着重号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鲜(xiān):鲜红新鲜屡见不鲜鲜为人知B、强(qiǎng):坚强牵强强词夺理博闻强识C、供(gōng):供给供应提供供不应求(正确答案)D、当(dāng):当家当代门当户对安步当车10、对《红楼梦》中的情节概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史湘云醉眠芍药裀B.王熙凤大闹宁国府C.薛宝钗重建桃花社(正确答案)D.贾探春兴利除宿弊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单选题] * A.于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B.岂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岂独伶人也裁(正确答案)C.其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D.发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使人发书至赵王12、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单选题] *A.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200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2课程代码:0001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赵威后用“苟无民,何以有君”来驳斥齐使君贵民轻的思想,这种驳论方法是( )A.驳斥论点B.驳斥论据C.驳斥论证D.驳斥态度2.下列论证,属于运用类比论证法的是( )A.用“养其根而俟其实”来阐发为文立言之本B.用“仁义之人,其言蔼如”来强调思想修养重要C.用“有志乎古者希”来证实李翊值得褒扬D.用“无诱于势利”来论证做学问的态度3.《论毅力》一文中排比了五种人的五种结果,其目的在于( )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B.阐明有无毅力的重要意义C.显示毅力大小结果的差异D.突出只有毅力至强方能事业成功4.朱光潜在《选择与安排》中说:“善将兵的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
”这个比喻的喻义是( )A.写文章要精心选择材料B.写文章要精心安排材料C.写文章要做到层次清楚D.写文章要做到轻重分明5.“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原出于( )A.《战国策》B.《论语》C.《孟子》D.《春秋》6.《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游西山后精神解脱,达到物我两忘境界的语句是( )A.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B.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C.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D.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7.《谏逐客书》能够说服秦王不逐客的根本原因是( )A.排比对偶联翩,行文气势充沛B.反复正反对比,纳客逐客利害昭彰C.论据充分具体,事实胜于雄辩D.切中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愿望8.《往事》中,有一个孩子因谈论大海而被誉为“好一个小哲学家”,他说的话是( )A.“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
”B.“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会说。
”C.“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
”D.“可惜这么一个古国,上下数千年,竟没有一个‘海化’的诗人!”9.在《故都的秋》中,作者用“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来阐明北国之秋比南国之秋色彩浓、回味永,这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是( )A.比喻和类比B.比喻和对比C.借代和类比D.借代和对比10.《爱尔克的灯光》中的“我心灵的灯”所含象征意义是( )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和崩溃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11.《背影》的主旨是( )A.渲染小知识分子家境的窘迫B.描述父亲对儿子态度的变化C.揭示父亲晚年心境的颓唐D.抒写深挚感人的父子亲情12.《短歌行》中运用“周公吐哺”的典故,借以表达的心情是( )A.渴望贤才B.贤才云集的兴奋C.礼贤下士D.求贤不得的苦闷13.《行路难》中用行为细节来抒情的典型诗句是( )A.将登太行雪满山B.停怀投箸不能食C.闲来垂钓碧溪上D.直挂云帆济沧海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夸张手法的诗句是(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B.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C.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D.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15.下列诗句、词句中“君”为作者自指的是( )A.但为君故,沉吟至今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C.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D.乃敢与君绝16.辛弃疾《摸鱼儿》词比兴手法的运用范围是( )A.上片B.下片C.篇首D.通篇17.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曲眼”是( )A.峰峦如聚,波涛如怒B.望西部,意踌蹰C.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8.《炉中煤》的作者假借“我”向年青的女郎倾诉爱情来寄托自己的爱国激情,这种表现方法是( )A.托物言志B.侧面烘托C.象征暗示D.对比反衬19.《石崇与王恺争豪》刻画王恺形象,重点是( )A.突出肖像B.记叙行为C.描写言语D.揭示心理20.下列小说中,两种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的是( )A.《风波》B.《嘱咐》C.《苦恼》D.《米龙老爹》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空,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005年浙江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联考《大学语文与写作》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C
3. A
4.C
5.D
6.B
7.C
8.C
9.C 10.A 11.B 12.A 13.A
14.D 15.D 16.C 17.A 18.C 19.B 20.B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创造社
2、鲁迅
3、春风吹又生
4、美学
5、《家》
6、柳永
7、文治武功都兼具的英雄人物、杰出人物
8、用或拿
9、母亲 10、陆游
三、阅读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1)、这段话的主要论点是什么?论点是节骨眼上的细致加工十分重要。
(5分)
(2)、这段话贯串的论证方法是什么?主要是比较法。
(5分)
(3)、这段话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有什么联系?这两句前呼后应,进一步强调了节骨眼上细致加工的重要性,因为“画龙点睛”之处要“特别强烈和细腻”,与“节骨眼上的细致加工”,是同样意思的不同表述。
(5分)
2、阅读《史记·留侯世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1)这个故事表现了张良什么样的品质?(5分)这个故事主要表现了张良能够忍辱、尊敬老人、遵守诺言的优良品质。
(2)这个故事写人物用了什么方法?(5分)这篇短文在描写人物上的最大特色,是用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曲折逼真地写出了张良由惊愕到忍耐,再到惊异好奇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3)这段文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5分)这段文字在语言上的特点,一是短句为主,二是对话很多,三是用语准确。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谁写的?为何能千古传诵?它对后代写愁的作品有什么影响?
答:这是宋代词人李清照《武陵春》中的句子,作者在靖康之难中避乱金华,回忆往事,写下此词,表达了她当时孤独凄凉、愁绪满怀的心情。
金华双溪是著名风景区,春光“尚好”,因此“也拟泛轻舟”去玩。
然而,无限哀愁毕竟无法排遣,再也引不起游玩的兴趣。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说实际上并没有游玩的心情,并非真的顾虑船太小。
说“愁”重得连船也载不动,构思新颖,生动美妙。
把无形的愁绪比喻有重量,使人可以感受,容易理解。
后来,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有“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之句,王实甫《西厢记》也有“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的句子,都是由此发展来的,可见影响之大。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是谁写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前两句和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后两句有什么寓意?
答: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诗题是《出塞》(其一)。
诗作慨叹边塞战
争的经久不息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生离死别的痛苦,希望能有英勇善战的将领来保卫国家的安宁。
前两句的主要特点是时空开展,境界广阔。
明月在天,关山在地,拉开空间距离,月光普照关山,上下一体,整个天地一派苍茫;“秦时”、“汉时”互文见义,拉开时间距离,将明月、关山、战争、流血、思乡、念夫,都溶进一个无限的历史广度和深度;“万里长征”又拉开空间距离,将远隔千山万水的两地相思情景都暗含在字里行间;而“人未还”则又包蕴着一个不知何时能还的时间距离,令人想到白发苍苍、遗骨沙场的可悲情景。
显然,时空的极度拉开,也就是容量的无限增大。
后两句的主要特点是借用典故,寓意多重。
作者是有感于当时唐将无能、边患剧烈,才呼唤汉将李广的,因而诗人明写汉将,而实际用意却在于唐将。
这样,诗句中就蕴含着多重对比因素:历史与现实对比,汉将与唐将对比,有能与无能对比,边关安宁与边患不断对比;而与此相应的,则是诗人情意的多重:既歌颂李广,又讽刺唐将;即失望于当前,又希望于今后。
由此可见,典故用得好,也有“一以当十”的表达作用。
五、作文(60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