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中考各学科考试说明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8.19 KB
- 文档页数:4
201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考生须知1. 本试卷共6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2的倒数是 (A) -21 (B) 21(C) -2 (D) 2。
2. 2010年6月3日,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 “火星-500”正式启动。
包括中国志愿者王跃在内的6名志愿者踏上了为期12480小时的 “火星之旅”。
将1248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应为 (A) 12.48⨯103 (B) 0.1248⨯105 (C) 1.248⨯104 (D) 1.248⨯103。
3. 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AB 、AC 边上,DE //BC ,若AD :AB =3:4, AE =6,则AC 等于 (A) 3 (B) 4 (C) 6 (D) 8。
4. 若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6和8,则这个菱形的周长为 (A) 20 (B) 16 (C) 12 (D) 10。
5. 从1、2、3、4、5、6、7、8、9、10这十个数中随机取出一个数,取出 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 (A)51 (B) 103 (C ) 31 (D) 21。
6. 将二次函数y =x 2-2x +3化为y =(x -h )2+k 的形式,结果为 (A) y =(x +1)2+4 (B) y =(x -1)2+4(C) y =(x +1)2+2 (D) y =(x -1)2+2。
7. 10名同学分成甲、乙两队进行篮球比赛,它们的身高(单位:cm )如下表所示:设两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依次为甲x ,乙x ,身高的方差依次为2甲S ,2乙S ,则下列关系中完全正确的是 (A) 甲x =乙x ,2甲S >2乙S (B) 甲x =乙x ,2甲S <2乙S (C) 甲x >乙x ,2甲S >2乙S (D)甲x <乙x ,2甲S >2乙S 。
北京语文中考考试说明
北京语文中考考试说明包括以下内容:
1. 命题指导思想:命题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中考的实际情况,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2.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总分为100分。
试卷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3. 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内容涵盖了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包括汉字的书写、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句子的表达和修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积累、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综合性学习等。
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4. 考试评价:考试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能力运用情况、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的运用等。
评价结果以等级制呈现,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以上是北京语文中考考试说明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3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共70分)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绯.红(fēi)狭隘.(yì)津.津有味(jīn)B.剔.透(tī)步骤.(zhòu)既往不咎.(jiù)C.濒.临(bīn)颈.椎(jīng)载.歌载舞(zǎi)D.庇.护(pì)广袤.(mào)中流砥.柱(jīn)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古木参天,竹林掩映,环境十分清幽静谧。
B.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首先字帖。
C.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我们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D.垃圾分类即能回收可再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环保,可谓两全其美。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他出射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的色彩演绎人生。
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在下面语段中,一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运动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兀鹰来说,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但是只要B.所以因此只要C.因为因此如果D.所以但是如果5.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现代工业社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多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玻璃罩‛,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向外层空间无法发散,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
2013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英语(含答案全解全析)(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听力理解(共26分)(略)知识运用(共25分)四、单项填空(共13分,每小题1分)从下面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2.I can t find my pen.Could you help find it?A.meB.herC.himD.them23.Lucy lived in Beijing from20082012.A.onB.toC.atD.of24.—Which do you prefer,tea coffee?—Tea,please.A.butB.soC.orD.and25.Debbie is growing fast.She is even than her mother.A.tallB.tallerC.tallestD.the tallest26.—you sing an English song?—Yes,I can.A.CanB.MayC.MustD.Need27.—Tom,supper is ready.—I don t want to eat,Mum.I m not feeling well.A.everythingB.nothingC.somethingD.anything28.There many trees in front of my house now.A.isB.areC.wasD.were29.—do you go to the cinema?—Once a month.A.How longB.How farC.How oftenD.How much30.Mr.Green,a famous writer,our school next week.A.visitedB.visitsC.was visitingD.will visit31.Our teacher often asks us questions in groups.A.discussB.to discussC.discussingD.discussed32.Miss Lin a lot of work for the poor area since2010.A.doesB.didC.has doneD.will do33.Flowers along the road last year.A.plantB.plantedC.are plantedD.were planted34.I don t remember the book yesterday.A.where I putB.where did I putC.where will I putD.where I will put五、完形填空(共12分,每小题1分)阅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
GPS来了2013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难点解析2013 年北京市中考试卷数学试题整体难度较2012 年有所下降。
从近四年(2009-2012)北京中考数学试题的难易程度可以看出北京市中考数学整体大小年的规律。
2013 年北京中考数学平均分预计将较去年有所提升。
本套试卷在保持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力度上,更加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察,体现了“实践与操作,综合与探究,创新与应用”的命题特点,与中考考试说明中C级要求相呼应。
一、试题的基本结构:整个试卷五道大题、25个题目,总分120分。
其中包括选择题(共8个题目,共32分)、填空题(共4个题目,共16分)、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和综合题;共13个题目,共72分)。
1. 题型与题量2. 考查的内容及分布从试卷考查的内容来看,几乎覆盖了数学《课程标准》所列的主要知识点,并且对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都作了重点考查。
3. 每道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二、命题主要特点:第8、12、22、23、24、25 题依旧是比较难的题型,其他题型属于基础或者中档题。
近四年北京中考数特点一、题目总体难度降低,23题代数综合和25题代几综合等压轴题理解题意仍有一定难度,以体现试卷区分度,但试题总体难度相较去年有大幅下降。
特点二、题型设置上较以往有微调,例如第1、2题位置调整;第18题的一次函数综合体换成了一元二次方程;第19题回归对梯形的考察;第20题第(1)问没有考察切线的证明等。
特点三、试题内容上趋于稳定,没有“偏难怪”题,除了25题中的新定义“关联点”之外,其他题都较为常规,较好的体现了“稳中求变”的命题主导思想。
特点四、从试卷中最直观反应出的是阅读量的减小,去年中考第25题占了一整页纸,阅读占了很大比重,今年题型仍然新颖,但阅读量明显减少。
特点五、计算量大幅下降,去年计算题19题、20题是几何计算题,有一定的难度,计算量普遍大,但今年的19题、20题不论解题难度还是计算难度都骤降。
2013年北京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词语变化详表总量没有改变,两字词语没有变化。
四字词语、俗语有变化。
新增的10个四字词语:1、不谋而合:谋:商量;合:相符。
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2、重蹈覆辙: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
再走翻过车的老路。
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3、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
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须中受到影响。
4、既往不咎:[jiù]咎:责怪。
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责备。
5、坚不可摧:坚:坚固;摧:摧毁。
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6、略胜一筹: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
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7、目不暇接: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8、舍本逐末:舍:舍弃;逐:追求。
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
9、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10、一脉相承: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
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新增的5个俗语: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可以引申为替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是多么重要,也可以理解为拥有自由是那么的可贵。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力气的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溃:溃决。
蚁穴:蚂蚁的洞穴。
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的损失。
4、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青色颜料。
蓝:一种可以提炼颜料的草。
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
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
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收什么。
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删掉的10个四字词语:不约而同触类旁通鸡犬相闻坚定不移落英缤纷买椟还珠水落石出一鼓作气依山傍水自告奋勇删掉的5个俗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众人拾柴火焰高。
北京道德与法治中考说明一、背景介绍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重要课程,也是中考必考科目之一。
在北京市中考考试中,道德与法治占有一定的分值比例,考察学生的道德修养、法律意识和法制常识。
本文将对北京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科目的考试说明进行详细解析。
二、考试形式及分值分配北京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科目采用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总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占80分(每题2分),非选择题占20分。
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法律法规和法治常识的掌握程度,非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考试内容1.道德与法律(1)道德与法律的关系(2)法律的基本特征和作用(3)遵纪守法与个人行为(4)尊重他人和社会公德2.我国的法制建设(1)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2)我国的法律制度(3)我国的法治国家建设3.犯罪与法律(1)犯罪的基本特征和危害(2)常见犯罪行为及其预防(3)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法律措施4.社会公共道德与个人行为(1)尊重劳动,关爱他人,奉献社会(2)维护公共秩序,尊重他人(3)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守护诚信四、备考建议1.充分理解概念,掌握基本知识备考时,要重点掌握道德与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法规和法治常识。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教材、背诵相关法律法规和常识,积累充足的知识储备。
2.多做选择题练习,熟悉考点选择题是考试中的重点,通过多做选择题练习,可以熟悉考点和考察思路。
可以找一些相关的模拟试题进行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注意答题方法和技巧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审题和解题方法。
在选择题中,要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
在非选择题中,要理解题意,提炼关键信息,并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
4.增加综合运用能力道德与法律科目注重综合运用能力,即能够将知识点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分析和解决。
因此,备考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可以通过进行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形式的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考考试大纲-—-北京中考英语考试说明
一、考试范围
英语学科考试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目标要求所规定的学习内容为考试范围.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英语学科考试旨在全面考查初中毕业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的综合语音运用能力(含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其中,对语言技能的考查包括听、说、读、写四项内容(详见语言技能细目表);对语言知识的考查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和话题五项内容(详见语言知识细目表);对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考查将渗透在语言知识技能的考察中.
对语言知识能力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1. 了解
能够对《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目标要求的语言知识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些语言知识的基本规律及基本含义。
2。
理解
能够对《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目标要求的语言知识及其所构成的语言材料进行理性分析,理解其语言现象所表达的意义。
3. 掌握
能够运用《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目标要求的语言基础知识在具体语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语言技能细目表
语言知识细目表。
2013年丰台区中考物理教学质量分析与试题评价报告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李凯波一、总体分析依据2011版《物理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所命制的2013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既考查了考生对初中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水平,也考查了考生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区考生的平均分为72.27,优秀率(85分以上)为14.40%,及格率(60分以上)为85.04%。
大部分学校的考生能较好地达到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学习的基本要求,取得了较好的中考成绩。
图1 总分分布曲线图.7.12.17.22.27.32.37.42.47.52.57.62.67.72.77.82.87.92.97.表1:2013年丰台区40校与市物理成绩对比表(注:除社会及体校考生,含借读生及民办校)我区各校物理成绩的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如下表2,物理中考各校情况与一模、二模的物理成绩分析基本相符;优秀学生即具备高水平的学科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学生相对集中。
其中十二中本部、1部、2部、十八中本部、丰台路、十中分校、赵登禹、丰八、八中怡海、丰二、北大实验、十八中(西马)、丽泽、实验学校、首医大附、航天、东铁一、卢沟桥和圣云19所学校平均分高于区平均;十二中本部、2部、十八中本部、十二中1部、十中分校、丰台路、赵登禹、丰八、圣云、八中怡海、首医大附、实验、航天、十八中(西马)、丽泽、黄土岗、北大实验、丰二、卢沟桥、东铁一、太平桥、右安门外、王佐、大成和云岗中学25所学校及格率高于区及格率;十二中本部、十二中1部、十二中2部、十八中本部、丰二、十中分校、赵登禹、丰台路、八中怡海、丰八和卢沟桥中学11所学校优秀率高于区优秀率。
表2:2013年中考各校物理及文化课五科成绩表二、题组分析试卷遵循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初中物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课程改革实施的原则,坚持能力立意,并出现一些新颖试题。
中考考试纲领 ---北京中考英语考试说明一、考试范围英语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公布的《整日制义务教育一般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 实验稿 ) 》 ( 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 ) 五级目标要求所规定的学习内容为考试范围。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英语学科考试旨在全面观察初中毕业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的综合语音运用能力 ( 含语言技术 . 语言知识 . 感神态度 . 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 。
此中,对语言技术的观察包含听、说、读、写四项内容 ( 详见语言技术详目表 ); 对语言知识的观察包含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和话题五项内容 ( 详见语言知识详目表 ); 对感神态度 . 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观察将浸透在语言知识技术的观察中。
对语言知识能力的要求分为:“认识”、“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1.认识可以对《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目标要求的语言知识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些语言知识的基本规律及基本含义。
2.理解可以对《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目标要求的语言知识及其所组成的语言资料进行理性剖析,理解其语言现象所表达的意义。
3.掌握可以运用《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目标要求的语言基础知识在详细语境中解决实质问题。
语言技术详目表技术能力要求听 1.能依据语调解重音理讲解话者的企图。
2.能听懂相关熟习话题的讲话,并能从中提守信息和看法。
3.能借助语境战胜生词阻碍,理解粗心。
4.能听懂靠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表达,理解此中的情节和因果关系。
5.能在听的过程中按指令要求做出相应的反响。
6.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说 1.能就简单的话题供给信息,表达简单的看法和建议。
2.能与别人交流信息,合作达成任务。
3.能有效地咨询信息和恳求帮助。
4.能依据话题进行情形对话。
读 1.能依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测、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获得文章的详细信息。
3.能理解文章中的详细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4.能理解概括文章的要旨要义,能为文章选定适合的题目。
2013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在《关于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第二阶段行动计划(2013-2015)》中,北京市提出了总计约3 960亿元的投资计划。
将3 96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应为 ( ) A 。
39。
6×102 B 。
3.96×103 C. 3。
96×104 D. 3.96×104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 解答:将396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
96×103.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2.43-的倒数是 ( )A. 34B. 43C. 43-D. 34-考点:倒数分析:据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解答: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倒数的定义,要求熟练掌握.需要注意的是: 倒数的性质:负数的倒数还是负数,正数的倒数是正数,0没有倒数. 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3.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5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5,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其标号大于2的概率为( )A. 51 B 。
52 C 。
53 D. 54考点:概率公式分析:根据随机事件概率大小的求法,找准两点:①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②全部情况的总数,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的大小. 解答:C点评: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与运用,一般方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 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 出现m 种结果,那么事件A 的概率n mA P)(,难度适中。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A. 她喜欢唱歌,画画,和跳舞。
B. 昨天下了一场大雨,地上湿透了。
C. 这本书的作者是马克·吐温。
D. 我们的老师非常严厉,他总是要求我们做到最好。
2. 下列哪个词组表示“不能”?A. 不会B. 不行C. 不能D. 不会3.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词语搭配?A. 他喜欢看电视和打游戏。
B. 她正在做作业和打扫房间。
C. 这本书的作者是马克·吐温。
D. 我们的老师非常严厉,他总是要求我们做到最好。
4.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语法结构?A. 昨天他去了图书馆,今天我去了电影院。
B. 他喜欢唱歌,画画,和跳舞。
C. 这本书的作者是马克·吐温。
D. 我们的老师非常严厉,他总是要求我们做到最好。
5.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A. 她喜欢唱歌,画画,和跳舞。
B. 昨天下了一场大雨,地上湿透了。
C. 这本书的作者是马克·吐温。
D. 我们的老师非常严厉,他总是要求我们做到最好。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
”这句话使用了正确的时态。
(√)2. “他喜欢唱歌、画画和跳舞。
”这句话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
(×)3. “她正在做作业和打扫房间。
”这句话使用了正确的语法结构。
(×)4. “这本书的作者是马克·吐温。
”这句话使用了正确的词语搭配。
(√)5. “我们的老师非常严厉,他总是要求我们做到最好。
”这句话使用了正确的语法结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昨天他_____去图书馆。
2. 他_____唱歌、画画和跳舞。
3. 她_____正在做作业和打扫房间。
4. 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
5. 我们的老师_____非常严厉,他总是要求我们做到最好。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昨天他去了图书馆。
2013年北京中考语文科目考试说明一、考试范围语文学科考试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课程目标”规定的内容为考试范围,从北京市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
二、考试内容和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
(二)阅读1.现代文阅读(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2)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3)体味和推敲重要的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
(6)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9)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0)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文章中的语言难点,并能够辨析、修改常见病句。
(11)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2.文言文阅读(1)背诵和默写规定的古诗文。
(见附录三)(2)理解文章中文言词语的含义。
(3)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3.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及作品(见附录四);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的课外读物。
(三)写作1.根据题意和要求写作。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小学教育网 2013年北京中考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中小学教育网教师对今年北京中考数学试题与2012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和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程、模拟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和对比,发现:2013年北京中考数学试卷,题型结构总体稳定,灵活性加强,难度稍微有点加深;今年中考的考查知识点与网校课程及讲义完全契合,95%左右的题目与课程讲义中给出的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完全相同,约有65%的题目与讲义中老师给出的题目只差一些具体数字(解题方法完全相同)。
这其中,多边形问题、常见辅助线的构造问题、平移旋转问题、应用题、二次函数图像与解析式、函数与圆综合题等都结合近年的中考真题做了专题讲解与复习。
可以这样说,学过这个班级的同学,对考题中90%的题目不陌生,甚至还有不少题目老师 “讲过”。
下面是网校老师对2013年北京中考数学试卷的分析及原题解析,供大家参考。
一、题型、题量及分值比例分布基本涵盖了《考试说明》所要求的所有知识点,如:数与代数、三角形、四边形、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
题量共25道题目,共72分。
难度比例约为:5:3:2二、试卷总体特点1、本套试卷在保持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力度上,更加重视对数学思维方法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察,体现了“实践与操作,综合与探究,创新与应用”的命题特点。
2、在题型设计上,总体稳定,但加强了“实际应用问题”“几何探究问题”的考察力度与难度。
第17题,第22题,第22题都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第22题难度比较大;第22题难度加大,第25题难度与去年相比难度略有降低;如第22题是几何探究问题,重点考察学生探究,推理能力,难度加大。
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2013年中考数学书卷在“稳中求变”的过程中,试题难度有所增加,由此可见这套试卷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在《关于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第二阶段行动计划(2013-2015)》中,北京市提出了共计约3960亿元的投资计划,将396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 .39.6×102B .3.96×103C .3.96×104D .0.396 ×104【考点】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
2013年北京中考数学考试说明:25个变化6个删除:①删除了“有效数字”;②删除了“能对含有较大数值的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③删除了“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物体的阴影;④删除了“了解视点、视角的涵义,并能在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中表示”;⑤删除“能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⑥删除了“了解物体的镜面对称”。
【对“考试要求”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1.了解代数式,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3.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意义或几何意义;4.理解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5.了解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6.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7.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8.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9.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10.会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问题;11.会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断解决简单问题;12.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问题;13.会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14.能利用位似变换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15.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16.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17.整式的加法和减法:理解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能运用整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对多项式进行变形,进一步解决有关问题;18.能利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单计算;19.会用提公因式、公式法(直接利用公式不超过两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20.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问题;21.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简单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22.理解正比例函数;了解一次函数的意义,会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23.能通过分析实际问题的情境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4.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25.数学科目:为减轻学生负担,今年删除或修改了“考试要求”中的部分内容。
2013年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已经发布,它是今年中考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不但能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原则和要求,还能够了解试卷中会出现哪些题型;在不同的题型中,要考查哪些知识和能力;通过样题了解试卷的整体布局,了解整个试卷和不同题目基本的难易程度。
因此,它对考生的指导意义重大。
下面我们请来智康1对1中考解决方案研究团队的老师,为大家分析今年的重大变化以及应对变化的建议。
2013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2013年中考考试说明,秉承了稳中有变的原则,在考试性质、考试方式、考试时间、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和要求方面与去年是相同的。
与2012年考试说明相比,有以下不同,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语文科目对考试内容及分配比例划分的更细致。
2012年考试内容及分配比例包括三大部分,其中基础积累约占30分,理解感悟约占40分,表达交流占50分;2013年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其中语文基础约占12分,语文积累约占8分,综合性学习约占10分,文言文阅读约占10分,现代文阅读约占30分,作文占50分。
二、将2012年的“题型示例”调整为“参考样题”。
部分样题有调整,需要重点强调的是选择题中的第9题,该题是针对病句的考查,题干要求依据语段内容,选择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选项。
该题型体现了以下特点:1.实践性:引导学生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辨析、修改病句。
2.综合性:句式、句意、语序等和句子有关的因素都会涉及。
3.学生即使没有完整的语法体系,也可以凭借好的语感来辨析、判断病句。
需要考生重点注意该类型的病句试题。
三、附录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
附录二“文言文阅读篇目”新增一篇《祖逖》,阅读篇目总数由原来24篇增至25篇。
附录五“词语表”增删调换,词语总量不变,四字成语调换10个,俗语调换5个,选取原则为生活中常用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增加的四字词语不谋而合重蹈覆辙耳濡目染既往不咎坚不可摧略胜一筹目不暇接舍本求木殊途同归一脉相承增加的俗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总之,2013年的中考试说明立足点高,充分体现了能力测试的要求。
解读教师版北京中考考试说明解读2016年教师版北京中考考试说明2016年师版北京中考说明有什么新规定?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数学关注新题型新立意将基础知识编织成网第一零一中学数学教师邱静表示,2016年考试说明指出初中数学主要考察学科的基础内容,包括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知识结构形成过程中积累的思维经验、体现学科素养的核心能力。
重要内容重点考察,如作图能力,并会考察尺规作图能力。
与去年的中考相比,2016年中考试题变化点可能会在“新题型,新立意”等方面做文章。
针对2016年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初三生可将相关章节的知识“编织成网络”,这样便于梳理知识脉络,横向联系相关章节。
比如几何题,一定要分析图形结构,不是看图形,而是根据题目的条件,“逐一分析每一个条件”。
比如“两条线段AB、CD交于一点P”,容易忽略这个条件———能想到角的方面有对顶角和邻补角,线段的方面有线段的和差等等,万不可匆匆看条件就着急得结论。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与精髓。
目前,思维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初三生要自觉体会各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精妙之处,并自觉地运用各种思想方法。
初三生要找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集中力量攻克难点和弱项,而不是漫无目的的“刷题”。
有些初三生的计算能力弱,可相应地练一些口算题;总看错题的初三生可以专门练习如何画关键词;方法不灵活的初三生可查看参考答案,或借鉴他人的巧妙方法。
用简单的方法解题,才能节省时间,在2小时之内完成试卷;做题经常没有思路的初三生要练习逐一分析条件,并回顾基础概念和方法,还要总结解题方法。
英语抓好基础提升能力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资深教研员胡小力表示,2016年中考英语《考试说明》主要对“参考样题”进行了更换和修订,如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
为此,考生要采取“抓好基础,提升能力”的策略有效备考。
“抓好基础”策略是指加强理解基础词汇和语法。
例如常见话题的基础词汇和语法,即谈论家庭、学校、环境、日常活动、个人兴趣、节日活动、饮食健康、文娱体育等话题,尤其要重视一定量的实词,即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2013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8分,每小题2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A.安培B.伏特C.焦耳D.瓦特2.图1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图13.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塑料笔杆B.橡胶手套C.不锈钢尺D.陶瓷碗4.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B.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C.给自行车轴承中加润滑油D.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5.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脑B.电热杯C.电视机D.电风扇6.图2所示的实例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图27.在窗子密闭的旅行车上备有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
图3中的四把铁锤,质量相同、形状不同。
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应该选择的铁锤是()图38.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9.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则质量为2kg的水,温度由25℃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A.4.2×104JB.2.1×105JC.1.68×105JD.3.78×105J10.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B.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11.小云家卫生间安装了换气扇和照明灯,换气扇和照明灯的电路连接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4A.换气扇和照明灯不能同时工作B.换气扇和照明灯只能同时工作C.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D.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12.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2013年北京中考各学科考试说明解读2013中考化学考试说明解读初中化学的考试说明大概可以分成对学生要求层次的划分、过程与方法的要求、考试内容及其要求、试卷结构、参考样题几大部分,2013年的考试说明变化比较大,对于考试内容和要求都做了调整,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考试说明都有哪些变化以及由这些变化所引起的部分考题的变化。
首先是对于学生要求层次依然划分为“知道、认识、理解应用”三个级别,对于“理解应用”的范围解释在2012年“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的基础上增加了“简单计算”,这就意味着在我们试卷中容易出现计算题的24(选择)、25(选择)、34(计算)、35(计算)中计算的难度将要进一步加大;针对于过程与方法部分的要求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明确了对学生能力上的要求:基本实验与科学探究的能力、观察实验获取信息并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信息的能力,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方法加工信息的能力,删除了“认识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这几点变化主要针对卷面上较难即“理解应用”类的题目——24(选择)、25(选择)、30(推断)、32(综合实验)、33(探究实验)、35(计算),对同学们能力的要求变得更高了,因此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并对其进行综合处理的能力。
考试内容主要分两方面,第一是包括了物质构成、元素、质量守恒、基本反应类型、溶液几部分,其中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1是增加了无机物的分类,在之前的考试中我们会偶尔简单的考察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在考试说明中明确了这一点说明它将作为一个必考内容出现在试卷上,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对物质分类有一个明确的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各种具体的物质与转化关系;2是关于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由理解应用的层次降低到了认识层次;3是催化剂的作用降低为知道层次。
第二是包括了空气和水、金属与金属矿物、常见酸碱盐三部分的身边的化学物质,其中变化主要有:1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由知道层次变为理解应用层次,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由知道上升为认识层次,在考试中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代表的两类气体的制取及其本身性质的比重难度有可能进一步加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氧气考察的综合程度将进一步加强;2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与用途都由知道上升为认识层次,这意味着本就是全年考试重难点的酸碱盐部分重要程度综合程度都会进一步增强,着重表现在推断和实验题目难度的增大上。
3是科学探究中对同学“提出问题”的要求由理解应用降低为认识层次,考察方向将会越加倾向于实验过程与评价反思。
试卷结构与2012年相比并无变化,参考样题有部分更新。
综上所述由2013年新版考试说明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信息,1物质推断、实验难度和比重都可能增大;2整体更注重考察同学们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不再是简单记忆;3计算题目的难度有所上升。
希望同学们能够针对考试说明对我们的要求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和复习,最终都能在中考中考出优异的成绩!2013年中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同学们,2013年的中考数学考试说明终于出来了,那么今年的考试说明与往年对比,不变有哪些?变化的又有哪些?首先,考试说明在考试要求的变化。
在数学学科中考注重考查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意识等,新说明又提出了一些关键词,比如几何直观、模型思维、创新意识等。
反映考纲要求更强调能力与自主学习方面,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当中应该注重培养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其次,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的变化。
删除的内容:①删除了会借助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②删除了“有效数字”这个知识点及对应的知识的B层次要求:能对含有较大数值的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③删除了“方程”这个知识点的C层次要求:能运用方程解决有关问题④删除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个知识点A层次要求: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中的各个步骤B层次要求:会解含有字母系数(无需讨论)的一元一次方程(无需讨论)⑤删除了“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这个知识点的A层次要求: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物体的阴影,了解视点、视角的涵义,并能在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中表示;⑥删除“多边形”这个知识点的B层次要求:能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⑦删除了“图形的轴对称”这个知识点A层次要求:了解物体的镜面对称。
第一点变化将““整数指数幂”知识点的B层要求:能用幂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改为能用幂的性质解决简单计算问题,这里相当于降低了幂的性质在中考中的考察难度,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这部分幂的性质有关的简单计算问题就可以了。
第二点变化是在“方程的解”知识点的A层要求:新增一条: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那么对于方程应用题来说,相信很多同学应该都不会陌生。
今年考纲的变化当中,它既然是做了一个调整,要求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
对于应用题的话,希望同学们注意检查方程的解是否合理,是够满足实际意义。
2013年北京中考物理考试说明的解读元月18日,《考试说明》在经过千呼万唤后,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一拿到手,我们就开始反复研读,通过《考试说明》,尽可能去感受和触摸中考的命题思想,也猜想这命题思想在试卷中的体现。
《2013年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对物理学科进行了一些调整,这种调整不单是考查知识点有所添减,而且还有试卷结构的变化,所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我就对考试说明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1、试卷结构进行了调整:通常,试卷结构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2009年的试卷结构一直延续到2012年,从今年开始要变了,单项选择题增加了4分,填空题减少了2分,实验与探究题增加了1分,计算题减少了3分,总分保持不变。
调整后的题型和分值为:单项选择题28分,多项选择题12分,填空题12分,实验与探究题35分,计算题13分。
2、知识点的调整:考试内容、知识点的个数没有变化。
分项细目总数减少了2条。
1)、将知识点“汽化和液化”中的两条分项细目“蒸发现象”与“沸腾现象”合并为一条分项细目“汽化现象”,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与汽化相对应的逆过程“液化”过程也有两种方式(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
2)、删除了“托里拆利实验。
3、修订了“实验探究能力”的相关表述。
修订后的“实验探究能力”为:会根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设计实验,会正确使用仪器,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事实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4、将以前的“题型示例”调整为“参考样题”。
让我们对中考试题有一定的认识,也让我们触摸起中考来,更加真实。
1)、通过“参考样题”和历年的中考试卷,我们不能发现,命题还是有些规律可循的,比如说,每种题型里面题设置都具有梯度,由易到难。
比如说:单项选择题,最难的是12题。
2)、将原本三个计算题调整为两个,将关于比热容计算的题调整走了,调整到填空或选择里(当然也有可能不考)。
2013年北京中考英语考试说明解读第一:总体变化并不大,宏观上与去年相同。
第二:微观略有改动,尤其是附录中的词汇。
补充词汇增多常用词汇:benefit; event; organize总的来说,语言知识主要考察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大纲中对知识点也给出了详细的细化。
重点、难点依然需要足够关注。
语言知识的考察重点直观体现在试卷中的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上,总结历年单项选择题,知识点的分布具体如下:词法考核:143个,占81.25%:代词:占18.18%;介词:占6.82%;动词:占34.66%;形容词:占7.95%;名词:占 3.98%;冠词:占1.70%;连词:占5.11%;数词:占1.70%;副词:占1.13%;句法考核:13个,占7.38%:宾语从句:占 6.25%;定语从句:1.14%。
交际用语:13个,占7.39%。
不难看出,动词和代词的考察始终是语法知识的重点。
语言技能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在考试中考察体现在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写作表达上。
看似抽象的考察,需要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多听,多读,多写。
听和阅读理解中的阅读是输入的过程,阅读理解中的理解和写作表达是输出的过程,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需要全面把握。
2013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中考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和核心。
它既为广大语文教师指明了复习备考的方向,增加了中考工作的透明度,同时也为中考命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减少了命题的随意性。
这对稳定教学、规范命题都有积极的作用。
今年中考语文,以“课程目标”规定的内容为考试范围。
总体上可以说,与去年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呈现出能力立意、总体稳定、局部调整的特征。
2013年中考考试说明,秉承了稳中有变的原则,在考试性质、考试方式、考试时间、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和要求方面与去年是相同的。
与2012年考试说明相比,有以下不同,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语文科目对考试内容及分配比例划分的更细致。
2012年考试内容及分配比例包括三大部分,其中基础积累约占30分,理解感悟约占40分,表达交流占50分;2013年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其中语文基础约占12分,语文积累约占8分,综合性学习约占10分,文言文阅读约占10分,现代文阅读约占30分,作文占50分。
二、将2012年的“题型示例”调整为“参考样题”。
部分样题有调整,需要重点强调的是选择题中的第9题,该题是针对病句的考查,题干要求依据语段内容,选择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选项。
该题型体现了以下特点:1.实践性:引导学生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辨析、修改病句。
2.综合性:句式、句意、语序等和句子有关的因素都会涉及。
3.学生即使没有完整的语法体系,也可以凭借好的语感来辨析、判断病句。
需要考生重点注意该类型的病句试题。
三、附录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
附录二“文言文阅读篇目”新增一篇《祖逖》,阅读篇目总数由原来24篇增至25篇。
附录五“词语表”增删调换,词语总量不变,四字成语调换10个,俗语调换5个,选取原则为生活中常用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增加的四字词语不谋而合重蹈覆辙耳濡目染既往不咎坚不可摧略胜一筹目不暇接舍本求木殊途同归一脉相承增加的俗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总之,2013年的中考试说明立足点高,充分体现了能力测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