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数量
- 格式:xls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1
绿化质量标准
绿化质量标准是衡量一个地区绿化工程质量的评价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绿化质量标准:
1. 绿化覆盖率:衡量绿化工程在地区范围内的绿化覆盖面积,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2. 植被健康指数:评估绿化植被的健康状况,包括植物干燥、枯萎、病虫害等情况。
3. 绿化密度:衡量单位面积内的植物数量,一般以株/平方米表示。
4. 植物成活率:评估植物在绿化工程中的存活率,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5. 绿化效果评价:通过对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景观效果以及环境改善等方面进行考核。
6. 绿化施工质量:衡量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质量要求的符合程度,包括土壤改良、植物配置、施肥等方面。
7. 绿化工程投入:评估绿化工程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绿化质量标准,具体的评估指标可能还会根据当地的要求而有所调整。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1.1 总体规定公园绿地按类型可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头游园五类。
(1)综合公园面积宜大于10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结合花坛、花镜等形式,丰富公园整体绿化效果。
(2)社区公园的面积随居住区人口数量而定,面积大于0.5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
(3)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盆景园、历史名园等多种特定主题的公园,其中儿童公园全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植物园面积宜大于40公顷;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依据不同的公园主题灵活的配置,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
(4)带状公园的绿地率不低于65%,绿化宜采用自然式手法。
(5)街头游园应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提供短暂休憩的设施。
其面积宜大于0.1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65%。
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手法。
1.2植物配置(1) 公园绿地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数量比)或7:3(面积比),常绿树与阔叶树的比例控制在1:3(数量比)比较符合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地带性植被针阔混交林的特征,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数量比例约为10:1。
乔木是园林树木的骨干,它具有良好的改善气候调节环境的功能。
公园绿地乔木覆盖面积不低于绿地面积的60%,速生树种与中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比例约为3:4:3(数量比)。
长春南湖公园鸟瞰(2) 乔木应大量种植胸径8-12cm的壮龄树,胸径在15-20cm的苗木可少量搭配,胸径在20cm以上的大树根据景观需要个别搭配,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成活。
古树不得移栽,种植小乔木其胸径要求在6-10cm以上。
凡采用的乔木应有饱满的树冠,严禁种植无树冠光杆乔木,选用植物材料均应健康,无病虫害。
(3)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注重季相变化,常绿和落叶树种配比得当,色叶和香花植物点缀其中,植物种植要疏密有致,以达到步移景异、四季有景的效果。
第一章绿化工程1.伐树、挖树根应区分树干胸径不同,按数量以“株”计算。
2.砍挖灌木丛应区分丛高不同,按数量以“丛”计算。
3.挖竹根应区分胸径或根盘丛径不同,按数量以“株”或“丛”计算。
4.挖芦苇根、清除草皮,按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5.整理绿化用地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6.原土过筛按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7.屋顶花园基底处理按设计图示尺寸分做法以“平方米”计算。
8.软式透水管区分规格以“延长米”计算。
9.滤水层回填陶粒、卵石、轻质土壤,以“立方米”计算;土工布过滤层,塑料格栅,按设计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二、栽植花木:花木根据设计图示要求的种类、规格分别以“株”、“丛”、“米”、“平方米”、“盆”计算。
1.乔木按带土球与裸根分别区分土球直径和胸径按数量以“株”计算。
2.散生竹应区分胸径不同,按数量以“株”计算。
丛生竹应区分根盘丛径不同,按数量以“丛”计算。
3.棕榈类应区分土球直径不同,按数量以“株”计算。
4.灌木按带土球与裸根分别区分土球直径和冠丛高度按数量以“株”计算。
5.双排以内绿篱,区分单、双排及绿篱高度按设计尺寸以“延长米”计算;双排以上视作片植,片植绿篱应区分绿篱高度,按设计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6.攀缘植物应区分地径不同,按数量以“株”计算。
7.色带应区分种植密度不同,按设计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8.露地花卉应区分花卉种类及艺术造型,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盆花摆设应区分盆径尺寸及艺术造型,按数量以“盆”计算。
9.水生植物区分塘植与盆植按“株/丛”计算。
10.草皮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11.喷播植草区分喷播坡度、坡长,按喷播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12.乔木与灌木假植应分别区分胸径和冠丛高度按数量以“株”计算。
13.树木支撑应区分支撑材料及支撑要求以“株”计算。
14.草绳绕树干应区分胸径不同,按缠绕树干的高度以“延长米”计算。
15.换土工程:(1)裸根乔木、灌木应区分胸径不同以“株”计算;(2)带土球乔、灌木应区分土球直径不同以“株”计算;(3)攀缘植物应区分坑径及坑深不同以“株”计算;(4)草坪、花卉应按换土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年11月4日建设部发布)第一条 根据《城市绿化条例》第九条的授权,为加强城市绿化规划管理,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城市绿化规划指标包括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
第三条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指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公共绿地的面积。
计算公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城市非农业人口。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根据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而定:(一)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不足75平方米的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到2000年应不少于5平方米;到2010年应不少于6平方米。
(二)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75~105平方米的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到2000年应不少于6平方米;到2010年应不少于7平方米。
(三)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超过105平方米的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到2000年应不少于7平方米;到2010年应不少于8平方米。
第四条 城市绿化覆盖率,是指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占城市面积的经比率。
计算公式: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面积)×100%。
城市绿化覆盖率到2000年应不少于30%,到2010年应不少于35%。
第五条 城市绿地率,是指城市各类绿地(含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等六类)总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
计算公式:城市绿地率(%)=(城市六类绿地面积之和÷城市总面积)×100%。
城市绿地率到2000年应不少于25%,到2010年应不少于30%。
为保证城市绿地率指标的实现,各类绿地单项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一) 新建居住区经地占居住区总用地比率不低于30%。
(二) 城市道路均应根据实际情况搞好绿化。
其中主干道绿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比率不低于20%,次于道绿带面积占比率不低于15%。
(三) 城市内河、海、湖等水体及铁路旁的防护林带宽度应不少于30米。
道路绿化标准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道路的建设和修建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使城市更加美观、宜居,道路绿化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道路绿化的标准。
一、绿化带的宽度:
1、主干道上绿化带的宽度为10米以上,其中3米为非机动车道;
2、次干道上绿化带的宽度为6-8米,其中2米为非机动车道;
3、支路和小街道上绿化带的宽度一般为4-6米,其中1.5米为非机动
车道。
二、种植绿化树的数量:
1、主干道上种植树木的密度达到每300平方米至少一株;
2、次干道上种植树木的密度达到每200平方米至少一株;
3、支路和小街道上种植树木的密度达到每150平方米至少一株。
三、绿化树的种植标准:
1、绿化树的种植位置应该符合城市规划,不得阻塞交通或建筑物的视线;
2、绿化树的种植应符合地理环境、天气条件以及道路周边的景观要求;
3、绿化树种的选择应考虑到树种的适应性和美观度,并且满足城市绿
化的要求。
四、草坪绿化标准:
1、主干道和次干道上草坪应该平整,草坪面积不得小于绿化带面积的50%;
2、支路和小街道上草坪面积不得小于绿化带面积的30%。
以上是道路绿化的标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道路绿化不仅仅是为了
美化城市,更是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我们应该以
科学的方式去绿化道路,让城市变得更加美丽,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第一章、绿化工程说明:一、本章包括绿地整理,栽植花木,绿地喷灌3节共414个子目。
二、凡珍贵树种的移植或胸径在25cm以上的落叶乔木,树高在6m以上的常绿乔木等大树移植,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及技术措施费用等另行计算。
三、本章定额缺项,可参照其她相关定额计算。
第一节、绿地整理说明:一、本节包括伐树、挖树根、砍挖灌木丛、挖竹根、清除草皮、整理绿化用地、屋顶花园基底处理等30个子目。
二、人工整理绿人化用地,就是指绿化工程施工前的地坪整理,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参照套用。
三、本节人工整理绿化用地,定额项目中已包括了100m以内的土方倒运,以及±30cm以内的土方挖填,实际运距超过100m与超过±30cm的土方挖填,套用建筑定额。
四、整理绿化用地定额不包括种植前清除建筑垃圾及其它障碍物,实际发生时,另行计算。
五、砍挖灌木林每1000m2,220棵以下为稀,220棵以上为密。
六、屋顶花园基底处理,定额项目中不包括垂直运输,发生时另行计算。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人工整理绿化用地按设计图示尺寸以m2计算。
二、伐树、挖树根以棵计算。
三、砍挖灌木林,割、挖草皮以m2计算。
四、砍挖竹根以m3计算。
五、屋顶花园基底处理以m2计算;软式透水管分规格以m计算。
第二节、栽植花木说明:一、本节包括起挖苗木、栽植花木、人工换土、原土过筛、浇水车浇水、后期养护管理等274个子目。
二、本定额项目内容包括种植前的准备、种植时的用工用料与机械使用台班、以及植物材料栽培后十天的养护工作与植物材料在一个生长季内的后期管理。
三、起挖与栽植树木均以一、二类土为计算标准,如为三类土,人工乘以系数1、34,四类土乘以系数1、76,冻土人工乘以系数2、20。
四、本定额以原土回填为准,如需原土过筛或换土,按相应定额子目计算。
五、苗木按设计图示要求的树种、规格、数量并按下列规定计取损耗率。
1、裸根乔木、裸根灌木损耗率为1、5%;2、绿篱、色带、攀缘植物损耗率为2%;3、丛生竹、草根、草皮、花卉损耗率为4%。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1.1 总体规定公园绿地按类型可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头游园五类。
(1)综合公园面积宜大于10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结合花坛、花镜等形式,丰富公园整体绿化效果。
(2)社区公园的面积随居住区人口数量而定,面积大于0.5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
(3)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盆景园、历史名园等多种特定主题的公园,其中儿童公园全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植物园面积宜大于40公顷;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依据不同的公园主题灵活的配置,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
(4)带状公园的绿地率不低于65%,绿化宜采用自然式手法。
(5)街头游园应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提供短暂休憩的设施。
其面积宜大于0.1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65%。
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手法。
1.2植物配置(1) 公园绿地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数量比)或7:3(面积比),常绿树与阔叶树的比例控制在1:3(数量比)比较符合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地带性植被针阔混交林的特征,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数量比例约为10:1。
乔木是园林树木的骨干,它具有良好的改善气候调节环境的功能。
公园绿地乔木覆盖面积不低于绿地面积的60%,速生树种与中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比例约为3:4:3(数量比)。
长春南湖公园鸟瞰(2) 乔木应大量种植胸径8-12cm的壮龄树,胸径在15-20cm的苗木可少量搭配,胸径在20cm以上的大树根据景观需要个别搭配,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成活。
古树不得移栽,种植小乔木其胸径要求在6-10cm以上。
凡采用的乔木应有饱满的树冠,严禁种植无树冠光杆乔木,选用植物材料均应健康,无病虫害。
(3)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注重季相变化,常绿和落叶树种配比得当,色叶和香花植物点缀其中,植物种植要疏密有致,以达到步移景异、四季有景的效果。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城市绿地率净增量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城市绿地率净增量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冀建城〔2013〕56号)各设区市、定州市、辛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局),城管局(公用局),石家庄、张家口、保定市园林局:按照中共河北省委冀发(2013)25号文要求,我厅研究制定了《城市绿地率净增量考核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3年10月29日城市绿地率净增量考核办法(试行)一、考核范围全省设区市(辛集市、定州市)及所辖县(市)建成区范围内,本年度各类新增绿地。
二、考核方式省绿委、省住建厅、省林业厅组成联合考核组,按照部门职能分工进行实地考核,其中,省住建厅负责城市绿地率净增量考核;考核组通过听取市政府国土绿化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汇报,查阅台账资料,按照一定比例随机抽查设区市及所辖县(市)本年度新增绿地项目,核算年度新增绿地面积,确定最终分数与排名。
三、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共分公园绿地(G1)、附属绿地(G2)、防护绿地(G3)、其他绿地(G4)、植树增绿(G5)、各类损失绿地(G6)、综合评价(G7)七部分,13项考核指标(详见附件1);其中,植树增绿(G5)和综合评价(G7)作为考核项,不计入新增绿地面积核算内容。
四、考核要求1、设区市及所辖县(市)根据2012年度河北省城市建设统计年报,在城区现状图(规划图)上划定建成区范围,划定的建成区面积要与统计年报确定的建成区面积相一致;2、设区市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市区及所辖县(市)各类新增绿地的统计、汇总工作;3、设区市及各县(市)城市园林绿化部门按照附表1确定绿地分类与要求,对新增绿地分别进行汇总、统计;每个具体项目都要注明项目类型、名称、具体位置、面积等信息;4、各设区市及所辖县(市)在划定建成区范围图上,以不同颜色标注本年度新增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及其它绿地的具体项目位置、面积、数量,要与各项目统计汇总表相一致;5、本年度新增公园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除立体绿化中的垂直绿化)的每个具体项目,必须提供相关规划设计图纸、施工图纸、竣工验收图纸、规划用地许可证、招投标文件、发改立项批复文件等至少一项有效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认可该项新增绿地面积。
绿化面积计算规范篇一:园林绿化计算规则第01章绿化工程1.伐树、挖树根应区分树干胸径不同,按数量以“株”计算。
2.砍挖灌木丛应区分丛高不同,按数量以“丛”计算。
3.挖竹根应区分胸径或根盘丛径不同,按数量以“株”或“丛”计算。
4.挖芦苇根、清除草皮,按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5.整理绿化用地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6.原土过筛按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7.屋顶花园基底处理按设计图示尺寸分做法以“平方米”计算。
8.软式透水管区分规格以“延长米”计算。
9.滤水层回填陶粒、卵石、轻质土壤,以“立方米”计算;土工布过滤层,塑料格栅,按设计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二、栽植花木:花木根据设计图示要求的种类、规格分别以“株”、“丛”、“米”、“平方米”、“盆”计算。
1.乔木按带土球与裸根分别区分土球直径和胸径按数量以“株”计算。
2.散生竹应区分胸径不同,按数量以“株”计算。
丛生竹应区分根盘丛径不同,按数量以“丛”计算。
3.棕榈类应区分土球直径不同,按数量以“株”计算。
4.灌木按带土球与裸根分别区分土球直径和冠丛高度按数量以“株”计算。
5.双排以内绿篱,区分单、双排及绿篱高度按设计尺寸以“延长米”计算;双排以上视作片植,片植绿篱应区分绿篱高度,按设计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6.攀缘植物应区分地径不同,按数量以“株”计算。
7.色带应区分种植密度不同,按设计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8.露地花卉应区分花卉种类及艺术造型,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盆花摆设应区分盆径尺寸及艺术造型,按数量以“盆”计算。
9.水生植物区分塘植与盆植按“株/丛”计算。
10.草皮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11.喷播植草区分喷播坡度、坡长,按喷播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12.乔木与灌木假植应分别区分胸径和冠丛高度按数量以“株”计算。
13.树木支撑应区分支撑材料及支撑要求以“株”计算。
14.草绳绕树干应区分胸径不同,按缠绕树干的高度以“延长米”计算。
引言概述:绿化工程量清单是指对绿化工程项目各项工作所需的物料、设备、人力及技术要求进行详细描述和计算的清单。
它是进行绿化工程项目预算和施工管理的重要依据,能够为工程师和施工方提供必要的信息,以确保绿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本文将对绿化工程量清单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其概念、作用、编制方法以及具体的清单内容。
通过对绿化工程量清单的全面了解,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绿化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并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一定的指导。
正文内容:1.绿化工程量清单的概念绿化工程量清单是指对绿化工程项目进行测算和计量的一种工具,其中包括各种绿化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等详细信息。
绿化工程量清单通常根据项目的设计方案和实际情况编制,是确定项目成本和施工进度的重要依据。
2.绿化工程量清单的作用绿化工程量清单是进行绿化工程项目预算的基础,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方确定项目所需资源的数量和成本。
绿化工程量清单能够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通过对资源的准确测算和计量,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不足,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绿化工程量清单还可以作为后期施工验收和质量监控的依据,能够对绿化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审核与评估。
3.绿化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绿化工程量清单的编制需要考虑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在编制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和实施方式。
绿化工程量清单的编制需要准确测量和计算,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测量工具和软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绿化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还需要与项目管理和监理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清单内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绿化工程量清单的内容绿化工程量清单一般包括绿化材料的清单、设备的清单、人力资源的清单以及其他辅助材料和工具的清单。
绿化材料的清单包括植物的种类、数量、规格,土壤和肥料的用量等信息。
设备的清单包括砍伐、修剪、挖掘等所需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使用时间等信息。
人力资源的清单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劳动力的数量和经费等信息。
其他辅助材料和工具的清单包括园艺用具、防护用具等材料和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等信息。
南京绿化环境评估措施1. 简介绿化环境评估是指对南京市内的绿化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估,以了解绿化环境的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
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丰富的绿化资源和文化底蕴,绿化环境评估对于保护和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南京绿化环境评估的措施和方法。
2. 数据收集为了进行准确的绿化环境评估,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
数据收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2.1 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率是指城市范围内被植物覆盖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
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卫星图像来估算绿化覆盖率。
同时,还可以结合实地调查,根据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进行绿化覆盖率的精确测算。
2.2 绿化种类南京的绿化种类丰富多样,包括大型乔木、灌木、草坪、花坛等。
为了评估绿化环境的多样性和生态效益,需要收集不同种类绿化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可以通过植物学专家的调查和实地考察来获取相关数据。
2.3 植物健康状况南京的绿化环境受到气候、土壤和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为了评估绿化环境的健康状况,需要收集植物的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等数据。
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专家评估来获取相关数据。
2.4 绿化设施南京市内还设有一些绿化设施,如公园、游憩区等。
为了评估绿化环境的便利程度和设施完善度,需要收集相关设施的分布情况、数量和面积等信息。
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来获得。
3. 数据分析在收集到相关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南京的绿化环境情况。
3.1 绿化覆盖率分析通过对绿化覆盖率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南京的整体绿化水平和不同地区的差异。
通过比较历史数据和目标指标,可以评估绿化工作的成效,并提出改进建议。
3.2 绿化种类分析通过对不同种类绿化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的分析,可以了解南京绿化环境的多样性和景观效果。
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生态功能,评估绿化环境的生态效益,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意见。
3.3 植物健康状况分析通过对植物健康状况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南京绿化环境的生长状况和植物健康水平。
园林绿化工程量计算规则第一章、绿化工程说明:一、本章包括绿地整理,栽植花木,绿地喷灌3节共414 个子目。
二、凡珍贵树种的移植或胸径在25cm以上的落叶乔木,树高在6m以上的常绿乔木等大树移植,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及技术措施费用等另行计算。
三、本章定额缺项,可参照其她相关定额计算。
第一节、绿地整理说明:一、本节包括伐树、挖树根、砍挖灌木丛、挖竹根、清除草皮、整理绿化用地、屋顶花园基底处理等30个子目。
二、人工整理绿人化用地,就是指绿化工程施工前的地坪整理, 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参照套用。
三、本节人工整理绿化用地,定额项目中已包括了100m以内的土方倒运,以及土30cm以内的土方挖填,实际运距超过100m与超过±30cm的土方挖填,套用建筑定额。
四、整理绿化用地定额不包括种植前清除建筑垃圾及其它障碍物,实际发生时,另行计算。
五、砍挖灌木林每1000m2,220棵以下为稀,220棵以上为密。
六、屋顶花园基底处理,定额项目中不包括垂直运输,发生时另行计算。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人工整理绿化用地按设计图示尺寸以m2计算。
园林绿化工程量计算规则二、伐树、挖树根以棵计算。
三、砍挖灌木林,割、挖草皮以m2计算。
四、砍挖竹根以m3计算。
五、屋顶花园基底处理以m2计算;软式透水管分规格以m计算。
第二节、栽植花木说明:一、本节包括起挖苗木、栽植花木、人工换土、原土过筛、浇水车浇水、后期养护管理等274个子目。
二、本定额项目内容包括种植前的准备、种植时的用工用料与机械使用台班、以及植物材料栽培后十天的养护工作与植物材料在一个生长季内的后期管理。
三、起挖与栽植树木均以一、二类土为计算标准,如为三类土, 人工乘以系数1、34,四类土乘以系数1、76,冻土人工乘以系数2、20。
四、本定额以原土回填为准,如需原土过筛或换土,按相应定额子目计算。
五、苗木按设计图示要求的树种、规格、数量并按下列规定计取损耗率。
1、裸根乔木、裸根灌木损耗率为1、5%;2、绿篱、色带、攀缘植物损耗率为2%;3、丛生竹、草根、草皮、花卉损耗率为4%。
园林绿化工程量计算规则1.树木数量计算规则:根据绿化设计方案中树木的种类和树龄确定每个区域需要的树木数量。
一般来说,年轻树木每平方米需要种植2-4棵,而成熟树木则需要种植1-2棵。
2.草坪面积计算规则:通过测量草坪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出面积。
如果草坪不规则,可以将其分成几个简单的形状(如长方形、三角形等),分别计算出每个形状的面积,然后将其相加得到总面积。
3.地被植物数量计算规则:根据绿化设计方案中地被植物的种类和密度确定每平方米需要种植的数量。
一般来说,密度较高的地被植物每平方米需要种植3-6株,密度较低的地被植物每平方米需要种植1-3株。
4.花卉数量计算规则:根据绿化设计方案中花卉的种类、颜色和植栽方式确定每个区域需要的花卉数量。
一般来说,密度较高的花卉每平方米需要种植5-10株,密度较低的花卉每平方米需要种植1-5株。
5.土壤和肥料用量计算规则:根据绿化设计方案中土壤和肥料的类型和用量要求计算出所需的数量。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需要用到10-20公斤的土壤和2-5公斤的肥料。
6.灌溉设施用量计算规则:根据绿化设计方案中灌溉设施的类型和数量要求计算出所需的数量。
一般来说,每个区域需要安装1-3个喷头或喷雾器。
7.边界线材料用量计算规则:根据绿化设计方案中边界线材料的类型、长度和高度要求计算出所需的材料用量。
一般来说,每米边界线需要用到0.5-1.5公斤的材料。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园林绿化工程量计算规则,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来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需要仔细参考设计方案,并与相关专业人员和供应商进行沟通,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年11月4日建设部发布) 第一条 根据《城市绿化条例》第九条的授权,为加强城市绿化规划管理,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城市绿化规划指标包括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
第三条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指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公共绿地的面积。
计算公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城市非农业人口。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根据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而定: (一)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不足75m2的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到2000年应不少于5 m2;到2010年应不少于6 m2。
(二)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75~105 m2的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到2000年应不少于6 m2;到2010年应不少于7 m2。
(三)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超过105 m2的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到2000年应不少于7 m2;到2010年应不少于8 m2。
第四条 城市绿化覆盖率,是指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
计算公式: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面积)×100%。
城市绿化覆盖率到2000年应不少于30%,到2010年应不少于35%。
第五条 城市绿地率,是指城市各类绿地(含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等六类)总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
计算公式:城市绿地率(%)=(城市六类绿地面积之和÷城市总面积)×100%。
城市绿地率到2000年应不少于25%,到2010年应不少于30%。
为保证城市绿地率指标的实现,各类绿地单项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新建居住区经地占居住区总用地比率不低于30%。
(二) 城市道路均应根据实际情况搞好绿化。
其中主干道绿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比率不低于20%,次于道绿带面积占比率不低于15%。
(三) 城市内河、海、湖等水体及铁路旁的防护林带宽度应不少于3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