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心整理)中小学:【变废为宝】主题班会
- 格式:pdf
- 大小:5.88 KB
- 文档页数:3
变废为宝 - 小学生环境保护主题教育班会一、前言为了探索环保教育的新途径,提高青少年环保意识,本班会围绕“变废为宝”开展主题班会,旨在教育引导学生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深入挖掘各种废弃物的再利用方式,激发学生环保意识,让他们在生活中能做出积极的环保行动。
二、引导学生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废弃物的产生不光会有害环境,还浪费可再生资源。
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重视环境保护,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 减少物品包装现在的物品基本上都有包装,这些包装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当我们购物时,学生可以选择不要购买过度包装的物品,选择低包装、低碳、低浪费、低排放的物品。
2. 节约用水节约用水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也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使用,同时还可以减少水污染。
在生活中,学生可以调整好用水的时间和使用方式,不要浪费水资源。
3. 环保餐桌现在的粮食产量很高,但却会给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把环保餐桌放在平时的生活中,尽可能减少浪费。
学生可以在餐后把剩菜剩饭打包,交给学校的环保厨房再利用。
同时还可以在吃饭时尽量不浪费食物,根据自己的饭量进行合理搭配。
三、废品再利用废弃物的再利用可以减少浪费,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循环利用。
1. 纸袋在班会上,我们可以将废旧的报纸、文具盒变废为宝,演示如何自制纸袋。
学生可以在家里用废旧的报纸、杂志等材料,制作出漂亮的纸袋。
将纸袋放在家里,可以装些自己的物品,也可以用来送礼物给别人。
2. 饮料瓶利用废旧的饮料瓶制作小花瓶、花盆等小物件。
学生可以在家里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出有用的土壤营养液瓶。
将土壤营养液注入瓶中,然后在瓶口处种上绿色的植物,不但美观而且环保。
3. 旧书利用废旧的书本,制作手工艺品,如折纸、剪纸等。
学生可以花费一些时间,利用废旧的书本制作出来自己的小手工艺品。
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四、结语在班会上,我们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互动游戏、小实验、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对“变废为宝”这一话题有了更深的了解。
变废为宝——小学生环境保护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小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2.知晓垃圾分类和废物回收的重要性。
3.学习如何变废为宝,通过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2.废物分类和回收的知识。
3.如何将废品变废为宝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如何将创造力和想象力运用到环保实践中。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引导学生在身边察觉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2.实践法:通过课前组织家庭成员进行废物分类讲解,并在班级中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和回收。
3.互动法:采用问答、游戏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并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环境,并提问:•你们最近在城市、校园或家中发现了什么环境问题吗?•大家怎样可以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呢?通过导入,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同时,可以通过这个环节了解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环保意识的基础水平。
2. 废物分类学习(10分钟)介绍生活垃圾的分类情况,并强调可回收垃圾应该得到重视,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 废物回收(20分钟)让学生了解可回收废物的具体分类标准,鼓励家庭进行分类收集,同时组织班级进行分类回收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
4. 制作废物手工(30分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通过废弃物创造出有用的东西。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废品,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制作出有创意的东西,如玩具、手工艺品等。
5. 总结(5分钟)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积极保护环境,成为环境保护的小卫士。
六、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废品手工制作情况进行评价,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再次进行环保实践,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七、教学后记教育培养好青年环保意识十分必要,Through这个环节,为学校环保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
主持人: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举行一场特别的班会,主题是《变废为宝》。
我们都知道,废物是对环境的污染和浪费,但如果我们想办法将废物转化为宝贵资源,就可以保护环境并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好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将废物变废为宝。
第一位同学: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产生许多塑料袋、纸张和玻璃瓶等废物。
如果我们能够进行分类回收,这些废物就可以被再次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比如,废旧的塑料瓶可以变成环保袋,废纸张可以变成再生纸,废玻璃瓶可以变成装饰品。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分类回收工作,将废物变废为宝。
第二位同学:除了分类回收,我们还可以通过DIY创意手工
将废物变废为宝。
比如,用废旧的玻璃瓶制作花瓶,用废弃的纸箱制作笔筒,用废旧的布料制作环保袋等等。
这样不仅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第三位同学:在农村,人们利用厨余垃圾来养鱼、养鸡、养猪,还可以制作堆肥,用来施肥种植农作物。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垃圾的堆积,还可以解决农产品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实现循环利用。
主持人: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将废物变废为宝的方法多种多样,而每一个小小的行动都能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让废物变废为宝,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举办,同学们对如何将废物变废为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牢记这些理念,积极参与环保行动,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清洁!谢谢大家!。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一、引言1.开场白:简短介绍班会的主题——“变废为宝”,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氛围。
2.引入概念:解释“变废为宝”的含义,说明废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
3.强调意义:强调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主题阐述1.资源浪费现状:简述当前社会资源浪费的情况,引发学生思考。
2.资源再利用的益处:列举废物再利用的益处,如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3.环保意识培养:强调个人在环保中的责任和作用,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三、案例分享1.学校内成功案例:分享学校内变废为宝的成功案例,如废旧物品改造、垃圾分类回收等。
2.社区内环保行动:介绍社区内的环保行动,展示废物利用在更大范围内的实践。
3.国内外环保项目:列举国内外典型的环保项目,拓展学生视野。
四、互动环节1.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变废为宝”,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2.分享交流:每组选取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建议。
3.创意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手工艺品或创意作品,增强班会趣味性。
五、总结与倡议1.总结班会内容:回顾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发出倡议:呼吁学生将“变废为宝”的理念付诸实践,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3.鼓励创新:鼓励学生继续发挥创意,不断探索废物利用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六、后续行动1.班级环保小组:成立班级环保小组,负责监督和执行班级的环保措施。
2.定期分享:鼓励学生定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和成果,形成班级内的良好氛围。
通过以上内容大纲的设计,本次“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旨在激发学生对环保主题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关于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变废为宝
教案:
一、导入(5分钟)
1. 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的重要性。
2. 引入主题:变废为宝,有效利用废弃物资源。
二、讲解废物分类及重要性(10分钟)
1. 解释废物分类的概念和原因。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进行废物分类?
3. 分类示范:将一些常见的废纸、废塑料、废玻璃进行分类示范。
三、讲解废物再利用的方法(15分钟)
1. 介绍废物再利用的多种方式,如回收利用、再生利用、资源化利用等。
2. 通过实例讲解:利用废纸制作手工纸、利用废塑料制作环保袋和制品、利用废玻璃制作玻璃制品等。
四、废物变废为宝的案例分享(15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分为小组,选择一种废物再利用的案例进行研究。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分享他们所研究的案例并进行展示。
五、游戏互动环节(15分钟)
1. 废物分类游戏:通过游戏形式巩固学生对废物分类的理解。
2. 回收DIY: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废物材料进行创意DIY。
六、总结(5分钟)
1. 回顾废物分类的重要性和废物变废为宝的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能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变废为宝。
七、启发思考(5分钟)
1. 提出问题:如何在学校推广废物分类和废物变废为宝的理念?
2. 让学生讨论并提出建议。
八、结束语(2分钟)
1. 点评:总结班会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2. 下次班会主题的预告。
注意事项:
1. 文中不要出现标题相同的文字。
2.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拓展。
小学拓展“变废为宝”(教案)小学生环境保护主题班会【教案】小学拓展“变废为宝”——小学生环境保护主题班会一、活动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动手能力,我们组织了一场主题班会,通过“变废为宝”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二、活动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创新思维;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活动流程1. 环保知识介绍(10分钟)a.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环境污染的影响;b.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废物分类游戏(20分钟)a. 将准备好的废物分为可回收、有害垃圾、湿垃圾等几类;b.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要求将废物正确分类。
3. 变废为宝手工制作(30分钟)a. 提供一些废旧材料和工具,如废纸、塑料瓶、剪刀、胶水等;b. 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制作废物变废为宝的创意作品。
4. 作品展示和分享(20分钟)a. 要求学生将制作的作品展示给全班;b. 学生分享制作的过程和灵感,鼓励彼此的创造力。
5. 环保承诺书签写(15分钟)a. 要求学生写下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承诺;b.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承诺。
四、活动设计1. 教师角色:引导者和监督者a.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示个人创意;b. 督促学生遵守游戏规则和安全操作。
2. 学生参与方式:个体和小组合作a. 学生在废物分类游戏中个体参与,提高对废物分类的认识;b. 学生在手工制作环节中小组合作,培养创新和合作能力。
3. 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和引导a. 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视频,在生动中让学生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b. 引导学生对废物进行分类,让他们从小事做起。
4. 创意和分享的重要性a.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对废物的创意利用,提高动手能力;b. 学生分享制作的过程和灵感,增强交流和学习的效果。
五、活动总结和延伸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方案1. 背景介绍在当前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而变废为宝则是将废弃物利用起来,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从而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为了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和创新思维,本次班会的主题确定为“变废为宝”。
2. 目标设定•了解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重要性;•掌握如何将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物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3. 方案内容3.1 班会活动准备•提前准备相关资料和教具,如垃圾分类的海报、资源回收的实例等;•准备一些废弃物,如废纸张、废塑料瓶等,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
3.2 班会流程3.2.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变废为宝主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讨论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对社会和环境的益处。
3.2.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如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区分;•介绍资源回收的重要性和具体的回收方式,如废纸张的再利用、废塑料瓶的再加工等。
3.2.3 实践操作(20分钟)•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些废弃物;•鼓励学生团队合作,让他们尝试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物品,如废纸张制作成手工艺品、废塑料瓶做成花瓶等;•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和制作出充满想象力的作品。
3.2.4 分享交流(15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并向其他小组介绍他们是如何将废弃物变废为宝的;•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彼此的创意和经验。
3.2.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强调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展望未来,探讨更多的变废为宝的可能性。
4. 班会效果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表现;•倾听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了解他们对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理解和意识;•收集学生的作品和成果,评估他们对废物再利用的实际操作能力;•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激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教案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教案
一、概述
本次班会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废物利用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将废旧物品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废物利用的方法和意义。
2. 技能目标:学习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废物利用作品。
3.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倡导节约、减排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废物利用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介绍废物利用的方法和原理,引导学生认识废物的价值。
3. 概括:总结废物利用的重要性,强调环保意识。
4. 练习:分组进行废物利用作品设计和制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四、教学资源
1. 书籍:《环保手册》、《废物利用创意大全》等。
2. 课件:展示废物利用的方法和作品。
3. 视频:环保公益广告、废物利用创作过程等。
五、评估方法
1. 作品评估:根据学生制作的废物利用作品,评价其创意和实用性。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创作心得和体会。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和讨论表现进行评价,指导改进方向。
六、注意事项
1. 安全提示:在制作过程中,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性,避免割伤、划伤等危险情况。
2. 环保倡导:强调废物利用的意义,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总结:通过本次【变废为宝】主题班会,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废物利用的重要性,发挥创意,将废旧物品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积极践行环保理念,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主题:变废为宝大家好,今天的班会主题是“变废为宝”。
这个主题意味着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可以从中发现价值和机遇,将废物变成宝贵的资源。
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转变困境,走向成功。
首先,让我们思考什么是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废物可以是身边看似无用的事物,也可以是我们所经历的失败和挫折。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废物,并找到它们的潜在价值,我们就能够变废为宝。
例如,家中闲置的物品可能被认为是废物。
但是,如果我们懂得回收利用,将其进行改造,它们就可以焕发出新的生命和用途。
同样地,当我们面临失败和挫折时,如果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并找到重新开始的机会,我们也能够将这些废弃的经历转化为成功的宝贵资源。
接下来,让我们思考如何将废物转化为宝贵资源。
首先,我们需要培养创新思维,发现废物中的潜在价值。
创新不仅仅是想出新点子,还包括改良现有的事物和方法。
我们可以尝试着将废物进行回收,改造成有用的物品,或者探索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也需要培养逆境应对的能力。
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学会从中寻找机会和积极的方面。
也许,正是这些逆境成为了我们取得成功的契机。
最后,让我们从现在起,积极地寻找身边的废物,并尝试将之转变为宝贵的资源。
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都有许多机会可以让我们发现隐藏的价值。
相信自己的创造力和智慧,勇敢地面对困难,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将废物转化为宝贵资源的能人。
谢谢大家!这就是今天的班会主题,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受到启发,并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废物,将其变为我们的宝贵资源。
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小学班会教案变废为宝励园娃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让学生学会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废旧物品变为有用的物品。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废旧物品,如塑料瓶、废纸、易拉罐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废旧物品可以用来做什么?2.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将这些废旧物品变废为宝,用来制作各种有用的物品。
二、动手操作,变废为宝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组长。
2. 教师出示一些制作好的废旧物品作品,如废纸做的花瓶、塑料瓶做的笔筒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动手制作。
3. 学生在组长带领下,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4. 制作过程中,教师强调注意事项:保持教室卫生,注意安全。
三、作品展示,交流分享1. 各小组将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览区。
2. 学生互相欣赏作品,进行交流分享,说出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制作过程。
3. 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
四、总结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学会了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增强了环保意识,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有用的物品,下节课带来分享。
教学反思:本次班会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废旧物品变为有用的物品,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分组合作的形式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给予建议和鼓励,同时关注学生的安全。
总体来说,本次班会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分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分组合作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垃圾似乎无处不在。
每天,我们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废弃物,从破旧的衣物、废弃的纸张,到用完的电池和损坏的电器。
这些废弃物不仅占用空间,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看待这些所谓的“废物”,或许就能发现它们隐藏着的巨大价值。
今天,我们班级就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变废为宝”主题班会,让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废弃物的潜在价值,并激发了大家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班会一开始,老师先向大家展示了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和图片。
在那些图片中,堆积如山的垃圾填埋场、被塑料垃圾污染的海洋,还有因为环境污染而生病的动物,无一不让同学们感到震惊和痛心。
老师严肃地说:“同学们,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惊人,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这些垃圾将会对我们的地球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学会将这些废弃物重新利用,就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还能创造出有用的东西。
”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播放了几个有趣的视频。
视频中,有人用废弃的塑料瓶制作了精美的花瓶,有人把旧衣物改造成了时尚的背包,还有人用废弃的木材搭建了温馨的小木屋。
这些创意十足的作品让同学们大开眼界,也让大家对“变废为宝”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看完视频后,老师将同学们分成了几个小组,让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将身边的废弃物变成有用的宝贝。
同学们立刻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
有的小组打算用废弃的易拉罐制作成漂亮的风铃,有的小组准备把旧报纸折成各种有趣的小动物,还有的小组想要把废弃的布料缝制成实用的收纳袋。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纷纷开始动手实践。
大家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收集材料,有的负责设计方案,有的负责动手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不少困难。
比如,易拉罐的边缘太锋利,容易划伤手指;旧报纸太脆弱,不容易折出想要的形状;废弃的布料颜色不统一,影响美观等等。
但是,大家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经过一番努力,各个小组的作品终于陆续完成了。
变废为宝的主题班会开头班会开场白:各位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早上好!今天的主题班会是《变废为宝——发掘个人潜能,拯救废弃资源》。
在现代社会,废弃资源的产生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而不仅仅限于物质资源的浪费,还包括人力资源的浪费。
我们曾经的浪费和废弃是否可以重新被发掘,被利用起来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呢?废物是指没有被有效利用的资源,而宝物则是指有价值和被重视的资源。
与此同时,每个人都是拥有无限潜能的宝贵资源。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些废弃物和个人潜能的存在,而只关注了看起来更加闪耀的东西。
我们习惯于选择已经成熟的、有保证的事物,而忽略了废弃物和个人潜能所蕴含的无限可能。
回想一下我们每天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比如吃完的午餐盒、丢弃的旧报纸等等。
看似没有价值的东西,如果我们稍加改造和创新,就可能化废为宝。
就拿旧报纸来说,可以用来做手工艺品、包裹东西的纸袋等等。
这些改造和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废弃物重新发掘和利用的过程。
同样的道理,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我们只需要经过正确的激发和培养,就能够将自己变成一颗闪耀的宝石。
那么,如何发掘个人潜能,拯救废弃资源呢?首先,我们要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和潜能,只要我们去发现和挖掘,我们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宝藏。
不要害怕失败和困难,因为只有经历过失败和困难,我们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真正的潜能和价值。
其次,我们要关注身边的废弃资源,并主动思考如何利用这些资源。
比如,在学校里,我们可以将废弃的纸张进行回收再利用,制作成便签纸、手工纸等等。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将食物的剩余部分进行垃圾分类,进行堆肥或者制作成有机肥料。
只要我们用心去发掘和利用,废弃资源也能焕发出新的光彩。
最后,我们还要倡导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和带动他人。
换个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上的资源,只有充分发掘和利用我们的潜能,才能让地球更加美好。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活动方案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精选8篇)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篇1活动目标:1、让同学们认识到塑料制品的危害2、变废为宝,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像力,把塑料瓶做成一些精美的手工艺品。
3、树立孩子们爱护环境的优秀品质。
课前准备:1、关于塑料制品污染的小短片。
2、一些塑料瓶工艺品的图片。
3、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塑料瓶和一些手工工具。
活动过程:活动一:朗诵文章《小小塑料瓶》有一天,我正在睡梦中。
忽然,我发现自己诞生在一个美丽的世界里。
和我一起出生的小伙伴告诉我,我们是小小塑料瓶,我们对于这个世界非常重要。
通过漂亮的包装,我们一个个都变成了华丽的小公主。
听发明我们的专家说,我们每个塑料瓶是用1-5克石油制造出来的。
忽然,我和小伙伴被一起送到了饮料加工厂,在那里我们的身体里被装满了五颜六色的饮料,这些饮料在我们身体里只冒汽泡,弄得我们身上都起鸡皮疙瘩了,痒痒的。
而我和小伙伴们也开始有了不同的名字,有的叫可乐,有的叫雪碧,有的叫果粒橙,而我叫冰红茶。
在被送往商场的路上,我看见我们生存的世界是那么的美;湖是那么清;草是那么绿;衣是那么艳;天是那么蓝。
走在夏日炎炎的天气里,我们坐在超市的冰柜里,舒适极了。
每天购买我们的人不可计数。
人们都把瓶口放在口里,咕嘟、咕嘟一下子就把饮料喝光了,然后随手将我们丢弃。
我们不再是美丽的小公主,而是每天都在路边忍受着风吹日晒,还有路上行人的踢和踩。
然后,我们被收废品的大娘送进废品回收站,成千上万个塑料瓶又聚集在了一起。
而这时的我们已经脏兮兮的了。
通过废物利用机,我们又变成了一个个的塑料袋。
在变成塑料袋后,我们还会为人们效劳一次,人们用完我以后,就会将我们随便丢弃,让我们随风飞舞。
我们有的被风吹到了树枝上,有的被风吹到了清澈的湖水里,把优美的环境弄得一团槽!人们都叫我们“白色污染”,我们只好哭泣着。
地球上的人们啊!我们虽然是一只只不起眼的塑料瓶,一只只不起眼的塑料袋,是我们为你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呀。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在如今这个资源日益紧张的时代,“变废为宝”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班级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变废为宝”主题班会。
班会一开始,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了一段关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视频。
视频中,堆积如山的垃圾、被污染的河流以及被砍伐的森林,让同学们深感震惊。
老师接着说道:“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产生各种各样的垃圾,但其实很多垃圾都是可以被重新利用,变成有价值的东西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开动脑筋,探索如何变废为宝。
”第一个环节是“知识分享”。
几位同学上台,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废弃物以及它们可以被改造的方向。
比如,废旧的塑料瓶可以做成花瓶、笔筒;废弃的纸张可以折成纸艺作品或者做成草稿本;旧衣物可以改造成背包、坐垫等等。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声。
接下来是“创意展示”环节。
各个小组纷纷拿出了他们提前准备好的“变废为宝”作品。
有的小组用易拉罐做成了精美的小火车模型,车身涂满了五彩的颜色,车轮还能灵活转动;有的小组将旧木板拼接成了一个实用的书架,还刷上了一层清漆,看起来十分美观;还有的小组用废弃的布料缝制成了可爱的玩偶,每个玩偶都有着独特的表情和服装。
大家一边展示自己的作品,一边讲解制作的过程和创意来源,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赞叹声。
在欣赏完各个小组的作品后,进入了“头脑风暴”环节。
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们一堆废弃的轮胎,你们能想到什么创意?”同学们立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的说可以做成秋千,有的说可以做成花坛,还有的说可以做成攀爬架。
大家的想法五花八门,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
老师对同学们的想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更多的废弃物变成有用的宝贝。
然后,是“实践操作”环节。
每个小组都领到了一些废旧物品,如旧纸箱、塑料泡沫、一次性筷子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这些物品改造成一件新的作品。
同学们迅速行动起来,有的拿起剪刀裁剪,有的用胶水粘贴,有的在纸上画画做装饰。
知识目标:1.用废字组词,并理解它的含义。
2.知道废品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种,了解哪些废品可以回收再利用。
3.发挥想象变废为宝。
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2.在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提高环保意识,杜绝浪费的习惯。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知识技能:1.学会收集整理材料。
2.提高学生亲自动手能力及开动脑筋发明制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用废品制作的手工制品。
设计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这是个什么字啊?生答:废。
2、那你们能不能用这个字组成词语呢?(生:废物、废品、废纸、废铁、废话)3、同学们的词汇可真不少,那你能说一下这个“废”字的含义吗?(生:丢弃不用的,没有用处的)(失去原有效用的东西)4、它们真的没有作用了吗,带着问题我们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二、教学过程: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1、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出示课件)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师:通过观察大家看到了什么?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生:盛废品的垃圾箱,有两个,一个是可回收的,一个是不可回收的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师:为什么要分开,谁能说说?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生答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师: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丢弃的废品,有一部分还能够再回收利用,对不对?生答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生态文明变废为宝主题班会
大家好,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生态文明:变废为宝"。
我们
都知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废弃物产生量急剧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然而,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而是应该积极采取行动,将废弃物转变为宝贵资源。
首先,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遵守环保法规和规定,不随意乱扔垃圾,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
其次,我们要推行废物分类。
废物分类是一种有效的废物处理方式,可以将废物分为可回收物、有害物、湿垃圾和干垃圾等不同类别,通过分别处理,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到废物分类活动中,响应国家号召,为实现生态文明尽一份力。
另外,我们可以寻找变废为宝的创新方法。
废弃物中还蕴含着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废纸可以回收再利用,废旧衣物可以进行二次加工等。
我们可以积极思考,发挥创意,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物品,既能解决环境问题,又能节约资源。
最后,我们要加强环境教育的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能力。
学校可以加强环保知识的普及,组织环保讲座、展览等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总之,生态文明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积极行动起来,将废弃物变废为宝,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美丽的地球尽一份力量!谢谢大家。
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教案7篇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观察活动中理解故事内容。
2、丰富词汇:变废为宝,奇妙。
活动重点:在观察活动中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丰富词汇:变废为宝,奇妙。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一、出示一个饮料瓶、一个塑料袋,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引出故事线索。
1、教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2、教师:这些废旧的饮料瓶、塑料袋可以变成宝贝呢!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看一个故事就叫做“变废为宝”。
二、出示挂图,引导幼儿集体观察、理解图一1、教师:看看画面上有什么?小动物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山羊爷爷的商店,读一读图书上商店的名称“奇妙商店”和点门旁的两行大字“奇妙商店真奇妙,能把废物变成宝”。
)2、在幼儿观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完整地讲述图一内容。
三、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进行自主阅读1、幼儿自主阅读,初步了解图书内容教师提出看书要求。
教师:废旧的东西真的能变成宝贝吗?请小朋友打开你的书自己去看,看书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看?注意些什么? 教师总结:看书的时候要按照画面的先后顺序看,一边看一边轻轻地说一说故事;看书的时候轻轻翻阅、爱护图书。
(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幼儿学习仔细观察画面,并按照画面的先后顺序讲述故事。
)2、教师提问:你看到故事里说了什么?(鼓励幼儿简要讲述自己对故事的初步了解。
)四、集体看挂图,理解故事内容1、提问:小兔子拿来了什么?小兔子和山羊爷爷想的是什么?它们可能在说些什么呢?2、教师:小鹿拿来了什么?小鹿和山羊爷爷说了些什么呢?3、看看小马的表情,你觉得它在想什么?山羊爷爷是怎么回答的呢?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重点鼓励幼儿想象小兔、小鹿、小马和山羊爷爷的对话。
)4、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变废为宝”的意义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鼓励幼儿说说故事中动物之间的对话。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山羊爷爷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呢?变废为宝主题班会教案(篇2)活动内容:调查身边的生活垃圾的种类、统计家庭中产生的可以再利用的垃圾数量。
变废为宝(导学案)
主题:小学生环境保护主题班会
班会目标
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了解如何将废弃物变废为宝,并能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保护地球家园。
班会流程
1.开场(5分钟)
•导师介绍本次班会主题:变废为宝,提醒学生环保的重要性。
•导师提问:我们每天都产生大量废弃物,请问有哪些废弃物我们可以再利用?
2.知识讲解(10分钟)
•导师向学生介绍了四种常见的废弃物的再利用方法:废纸的再生利用、可回收垃圾的分类回收、餐厨垃圾的堆肥利用、旧衣物的捐赠再利用。
3.环保游戏(15分钟)
•导师带领学生进行废物分类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如何正确分类垃圾。
•导师还可以设计其他环保游戏,如灯谜、环保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深入了解环保知识。
4.视频观看(10分钟)
•导师播放小动画《垃圾分类的秘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导师提问:你们在视频中学到了什么?现在能在家中如何正确的分类废弃物呢?
5.课堂小实验(15分钟)
•导师为学生带来废物利用实验,讲解如何将废物再利用,如用废纸制作手工小物件等。
•导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件小手工并进行展示。
6.总结(5分钟)
•导师进行思考讨论,带领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主题。
•导师提醒学生们,平时应该如何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班会总结:
通过本次的变废为宝主题班会,学生们对废弃物的再利用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垃圾分类的观念也有了更加明确的了解,并且学会了如何通过实践操作将废物变废为宝。
希望学生们能够成为环保行动的推动者,在生活中更加积极地参与环保行动,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知识目标:
1.用废字组词,并理解它的含义。
2.知道废品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种,了解哪些废品可以回收再利用。
3.发挥想象变废为宝。
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2.在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提高环保意识,杜绝浪费的习惯。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知识技能:
1.学会收集整理材料。
2.提高学生亲自动手能力及开动脑筋发明制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用废品制作的手工制品。
设计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这是个什么字啊?生答:废。
2.那你们能不能用这个字组成词语呢?
(生:废物、废品、废纸、废铁、废话)
3.同学们的词汇可真不少,那你能说一下这个“废”字的含义吗?(生:丢弃不用的,没有用处的)(失去原有效用的东西)
4.它们真的没有作用了吗,带着问题我们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二、教学过程:
1.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出示课件)
师:通过观察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盛废品的垃圾箱,有两个,一个是可回收的,一个是不可回收的师:为什么要分开,谁能说说?
生答
师: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丢弃的废品,有一部分还能够再回收利用,对不对?生答
师板书:废品不可回收
可回收
3.大家想一下我们生活中的废品哪些是可以回收的?
生答师板书
可回收废纸(纸箱)
废铁(铁丝、铁条)
废塑料(泡沫、矿泉水瓶,饮料瓶)
废铝(易拉罐)
废玻璃(酒瓶)
4.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大屏幕(出示课件)
师:看到这里,我们大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生:不要把可回收的废品放到不可回收箱里
师:不错,本来啊,矿泉水瓶还想再为大家做点贡献呢,结果因为你放错了,结果就把它丢弃了,它才伤心的哭了,为了环保节约,我们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5.刚才我们大家都说了有哪些废品可以回收再利用,那现在我们大家能不能动动脑筋,想想主意,用这些可以回收的废品制作成我们生活中能够用到的物品,变废为宝呢?
师板书课题:《变废为宝》
6.有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
生答用易拉罐制作烟灰缸、用报纸作小衣服、用挂历做成珠帘用塑料袋做裙子
师:老师的这条裙子美不美?
生答
师:有没有哪位学生可以上台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啊?
生上台展示
师:大家说她表演的好不好?
生答
师:既然她表演的这么好,大家给她鼓励一下好不好?
生答
生:用塑料瓶作花篮
师:这个老师也会做,看着,我要大显身手了。
操作。
大家给评价一下,这个花篮,老师做得怎么样?
生答
师:大家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不过啊,我相信同学们能够做出更漂亮、更精致的作品,有没有这个信心啊?
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