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工业工程+第1章
- 格式:doc
- 大小:139.50 KB
- 文档页数:11
第一章工业工程学科形成和发展1.工业工程定义:工业工程(IE)是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及工程分析的方法,将人力﹑物资﹑装备﹑能量和信息组成一个集成系统, 并对这样的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改进的活动。
2.工业工程历史发展1)IE的萌芽时期●以泰勒的动时研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时代2)IE形成期●以休哈特统计质量控制为代表工业工程时代,是工业工程走向科学的形成期3)运筹学发生影响的时期●以运筹学成为学科主要理论基础的优化技术时代,是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的丰富成熟期4)工业与系统工程时期●以系统科学与现代的计算机技术、IT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工业与系统工程时代3.工业工程的应用领域●基础工业工程形成时期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制造性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
在现阶段,随着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和社会对工业工程的需求,其应用领域已扩展到所有社会组织的运营活动,涉及工商业,行政机关、军事单位、交通运输、学校、医院、各类公私团体等组织的运营业务工作。
●工业工程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任何社会组织的业务活动4.基础IE与现代IE的关联1)相同点①基础工业工程与现代工业工程所追求的本质目标相同。
通过各种优化方法或技术,改善运营系统,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②基础工业工程与现代工业工程的意识相同。
成本和效率意识;问题和改革意识;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全局和整体化意识;以人为中心的意识。
③工业工程学科的性质没变:工业工程是一门工程学科,IE要学习大量的工程技术和数学方面的课程。
它是一门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的边缘科学。
2)区别点:①基础的以经验和定性分析为主;现代的以定量分析为主。
②基础的以通过基层生产现场中作业研究来降低劳动成本为主;现代的以研究整体系统的优化、降低各种资源消耗、提高整体系统的生产率为主。
③早期的IE以提高制造现场作业效率和改进生产管理为主;现代IE则面向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④早期的IE单兵独进,现代IE已经成为为企业CIMS、进而为企业发展到LAF企业提供管理集成基础结构的有效工具。
第1章1.何为生产率?本质是什么?答:生产率就是产出和投入之比。
生产率的本质是度量资源使用效率的标尺。
2.什么叫生产率管理?包含的实质内容有哪些?目的是什么?答:生产率管理就是对一个生产系统的生产率进行规划、测定、评价、控制和提高的系统管理过程。
实质内容包括,生产率测定与生产率评价两方面。
目的是实现生产率持续不断的改善和提高3.现阶段,企业提高生产率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哪些?答:1)增加资源的投入2)从改进方法入手,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技术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努力降低成本,促使企业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第2章1、什么是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的学科性质?答:工业工程是对有关人员、物资、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
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与技术,并且使用工程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上述系统可能取得的成果予以确定、预测和评价。
学科性质:是一门工程科学技术,且是主要解决管理问题的工程技术2、工业工程的内容体系?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方面的内容,请你查阅相关的资料,提出你的建议程序分析是通过调查分析现行工作流程,改进流程中不经济、不均衡、不合理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研究方法。
设施规划与物流(含工厂设计、维修保养、物料搬运等)生产规划与控制(含库存管理、运输路线、调度、发货等)3、工业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具备什么样的专业意识?答:IE技术人员需要懂得广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与其他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相比,要求IE技术人员的知识面更宽,但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则不及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①成本和效率意识;②问题和改革意识;③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④全局和整体化意识;⑤以人为中心的意识第3章1.什么是工作研究?工作研究的对象、特点是什么?答:工作研究是以作业系统为对象的一项工业工程活动。
它是通过对作业系统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结合运用作业测定技术,研究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并制定出各种作业的工作定额,以作为企业进行计划、预算、控制和工资奖励的基础。
第一部分工业工程第一章 IE 基础IE 概述IE 手法是提高和改善企业效率的最佳途径,只有公司的中基层主管掌握了IE 手法,公司的改善才能持之以恒地维持下去. 一,IE 的起源 1,IE 的含义.IE 是Industrial Engineering 的英文缩写,直译为工业工程,是以企业的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等知识,对其工作进行规划、设计、管理、改进和创新等活动,使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简单地说,IE 是改善效率、成本、品质的方法科学。
2,IE 的创立,IE 的创始人为泰勒(1856~1915)和吉尔布雷斯(1868~1924).泰勒和吉尔布雷斯通过仔细观察工人的作业方式,寻找出效率最高的作业方法,并且设定标准时间进行效率评估.结果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工人的收入也得以增加.开创了工业工程的先河. 泰勒和吉尔布雷斯都是通过研究劳动者的作业方式,依靠数据分析来提高生产效率,而不是依靠直觉。
不过,两人的侧重点不同,泰勒偏重于“作业测定”,吉尔布雷斯则侧重于“方法改善”。
所谓IE 是对综合人、材料、设备、能源等所有系统进行设计、改善、稳定化为目的的。
将综合后的所有系统进行稳定化时,为了显示和评价形成的结果,使用工学分析或设计原则与技法,同时使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专业知识或技法。
机MACH人 MACHIE 的定义1. IE (Industrial Engineering) 的概要(1) IE是以人为本形成的技术。
以人为本形成并以管理系统为对象。
(2)IE 是把系统设计的改善与稳定化作为重点。
设计或者新系统的稳定化过程中预测到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而做出评价是很重要的。
(3) 依赖于系统与运营者的作用以及组织化。
为了对应生产技术的变化必须改变系统运营者的作用,并对其进行规定和组织化。
IE 是针对以生产现场为中心的作业进行(1) 系统的分析:作为现在的系统应该达到的成果,实际没有达到预计的成果时,进行发现问题并进行控制管理的研究。
IE工业工程基础知识IE工业工程基础知识(一)就生产线改善内容展开介绍一下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IE)的定义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以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等知识,对其进行规划、设计、管理、改进和创新等活动,使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美国工业工程学会(AIIE)对工业工程的定义:“供应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整体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
”概括而言,所有人类及非人类参与的活动,只要有动作出现的,都可应用工业工程的原理原则,以及工业工程的一套系统化的技术,经由最佳途径达到目的。
譬如工业工程中的动作连贯性分析(operation sequence),由于人类的任何一种动作都有连贯性,因此把各动作经仔细分析,分成一个个微细单元,删掉不必要的动作,合并可连接的动作,以达到工作简化、动作经济、省时省工之目的。
日本对工业工程(IE)的新定义日本IE协会(JIIE)成立于1959年。
当时对IE的定义是在美国AIIE于1955年的定义的基础上略加修改而制定的。
其定义如下:“IE是对人、材料、设备所集成的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
为了对系统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在利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还采用工程上的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此后,根据AIIE的修改和补充,又在“人、材料、设备”上加上了信息和能源。
JIIE根据IE长期(特别战后)在日本应用所取得的成果和广泛的应用,IE不论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JIIE深感过去的定义已不适于现代的要求,故对IE重新定义。
其定义如下:“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PetroMod 2D基本操作介绍第一章你必须知道的一些东西1.1 本说明包括的内容2D中主要介绍以下几个功能模块:1.SeisStrat 2D2.Input 2D3.Well Editor4.Simulator5.Viewer 2D1.2各模块功能一览名称(Project) 功能Setup 改变工程的存放目录(数据的输入、解释、输出文件)New Global Version…建立一个新的工程名Open Global Version…打开一个新的工程名名称(Programs) 功能SeisStra t2D 读地震界面(解释层面和断层),然后显示SeisStra t 3D 建立数据的3D模型DepoMap 图形显示SeisStrat 2D的解释结果MapExtract&MapUtil 提供成图的加强选择途径Input 查看输入数据,并设置模拟需要的相关参数Simulation 2D和3D的模拟Output 2D 输出模拟结果的1D和2D对深度或时间的图形Output 3D 输出模拟结果的3D对深度或时间的图形PetroCharge 油气运移相关PetroFlash 地质过程动画形式显示WellEditor 输入、生成、管理钻井的数据1.3 初学提示如果SeisStrat 2D, DepoMap, MapExtract, and MapUtil显示为灰色,表明其不可用。
这是由于还没有Global V ersion设置好。
请选择Open Global Version或New GlobalVersion进行设置,然后在运行。
1.4 PetroMod 2D操作流程对于2D盆地模拟来讲,我们主要做以下工作:1.创建地层构造格架。
主要是输入地震剖面解译的地震界面数据,并加入相关断层。
这是进行下面所有模拟工作的基础。
2.填充地层、断层、界面、岩性、烃源岩、油气系统组分和沉积时间等属性。
这是为模拟工作添加原材料。
二、签核流程图第四章标准人力签核流程一、目的:及时,准确预测各个BU的标准人力第1版二.签核流程图PS:NB SMT的MPS资料来自PMC江其壕发出的SMT MPS;其他单位资料来自PMC 廖菘佐发出的MPS。
第五章奖工制度管理办法第一节目的第1版第六章生产绩效管理办法第1版a、現有布置?b、形狀、大小尺寸、高度c、柱子、窗戶、門的位置、消防箱仓库车间机房辦公室疎散通道鐵捲門快速捲門鐵絲網門自動門妨火逃生門單開門雙開門單開門單開自動門防火逃生門材質不鏽鋼鐵絲網不鏽鋼強化玻璃不鏽鋼木質強化玻璃不鏽鋼大小(w。
H ) 450 x 240400 x 240300 x 240200 x 240 200 x 240130 x 240200 x 240130 x 240100 x 240門扇開啟方向上捲側邊拖拉內開外開2、規劃中A、座位區安排a、以主通道或入口處為考量b、謙卑後尊c、座向以面向入口或主通道(佳)背向為劣d、全區整體規劃,避免剩餘空間不足或過剩B、動線規劃a、出入方便動線最短b、區分主動線及副動線c、動線上不要有突出物(如柱子)C、動線寬度(車間)a、按流量大小分主副動線b、預留設備搬運動線c、辦公室:80cm – 180 cmD、新隔間a、符合安全規定大於40平米要有防火逃生門;最大步行距離30米第1版第1版第1版。
第一部分工业工程☺所谓IE是对综合人、材料、设备、能源等所有系统进行设计、改善、稳定化为目的的。
☺将综合后的所有系统进行稳定化时,为了显示和评价形成的结果,使用工学分析或设计原则与技法,同时使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专业知识或技法。
(1)IE是以人为本形成的技术。
以人为本形成并以管理系统为对象。
(2)IE是把系统设计的改善与稳定化作为重点。
设计或者新系统的稳定化过程中预测到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而做出评价是很重要的。
(3)依赖于系统与运营者的作用以及组织化。
为了对应生产技术的变化必须改变系统运营者的作用,并对其进行规定和组织化。
IE是针对以生产现场为中心的作业进行(1)系统的分析:作为现在的系统应该达到的成果,实际没有达到预计的成果时,进行发现问题并进行控制管理的研究。
(2)系统的改善:现在的系统达到的成果不够充分和作业不方便而有必要改善其中一部分的时候,研究其改善的办法。
(3)系统的设计:发生新的状况使得现在的系统难以达到充分的成果时,查找需求来研究设计新的系统。
图I 1—1表I1—1随着生产结构的复杂化,生产过程中对人与机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的分析,其必要性不断增加。
现象与对未来的分析结果,对决策起很大的作用。
(日本 94%,美国 87%)图I1—2(1) 作为常识性的IE通过基础性的IE 技法教育,使公司所有员工都应该懂得。
特别是对制造现场的管理者、监督者来说是有必要作为必修课学习。
(2) 作为管理系统的IE应用IE 的基本原理或方法,开发解决现场问题的各种应用工具,并必须向管理系统发展。
为此,有必要引进日本或美国已开发的系统,进行修改完善并对IE 理论进行取舍选择,使之发展成为与自己环境相吻合,特别是与我们公司生产系统相吻合,并成为现场管理中稳定的管理系统,即为发展IE 的方向。
(3) 培养IE 专家如上所述,为了开展以上两方面工作,首先应通过在企业内培养可以起先头作用的IE 专家,用更加体系化的方法推进IE 并进行普及;另外还有通过实践提高对IE 方法论的理解程度,并且以此来培养更好、更高水平的专家也是非常重要的。
IE 进行改善。
即是为了提高人与一切资源的利用率而在业务上开发计划或管理系统、工作系统来协助各阶层管理者的工作。
IE 的必要性,为了IE 活动开展和深入推广必须有坚决的决心,并率先接受教育和实践。
(1)经营者必须具备坚决的决心 (2) 明确方针和目标 (3) 要创造出必须执行的氛围 (4) 刺激管理者(5) 明确、严格评价管理者 (6) 教育管理者 (7) 组织IE 专家 (8) IE 专家的培训(9) 设定IE 专家的评价方法并进行评价 明确设定生产效率目标或成本目标,创造出管理者、职员为了共同目标而活动的氛围,此阶段叫第一阶段。
阶段是实现系统的手段,但不能分担或代替系统的功能。
只有系统才有阶段,所以必须通过专业技术或性能向系统提供必要的服务的,不应靠权利得到支持,而是靠实力得到系统的支持才能生存。
(2) 重新组织管理体系有必要探讨现组织是否处于正确的管理状态,要确定对管理者业绩评价的尺度,明确管理目标。
另外制造过程中的业绩评价应根据良品率、劳动生产性、设备生产性、成本效率、交货期的达成率、灾害率等量化的数据来进行评价。
作为管理者(1) 本IE是属于古典IE ,是指方法研究(ME :METHOD ENGINEERING )和作业测定(WM :WORK MEASUREMENT )。
(2) 应用IE 是基本IE 为基础,把生产活动中的所有因素为对象的IE ,包括了QC 、VE 、OR 等。
图I1—3(1) 基本IE 大范围内分为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
(2) 方法研究目的是作业系统的设计及改善,作业者的动作分析、作业者和设备等的作业分析、现场工序分析等都属于方法研究。
通过方法研究做作业系统的再设计、业务设计、作业时间的缩短等,使其可以发展为理想的系统。
(3) 作业测定是分析效率的技术,其包含制定标准时间及改善、目标时间的制定、测定作业效率等。
作业测定虽把重点放在现场的生产性,但应扩大其领域提高系统的生产性、管理测量的生产性。
☺ IE 的分析体系中,通过方法研究分析每个作业以及系统化作业,强调最好的方法,通过在作业测定中分析运转状态并测定单位作业时间,设定标准时间与作业量。
☺ 通过依据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而设定的最佳方法和时间的组合,设计维持最佳作业系统。
图I1—4现场所存在的问题可以按日常问题,创新问题,探求问题等三个领域划分。
(1) 日常问题(复原性问题)因标准明确将其超标做为问题,为了要维持标准而清除妨碍要素。
(2) 创新问题(革新问题)为了提高标准(基准)的水平要解决的妨碍要素及开发机会时与目标之间的差异作为问题。
(3) 探求问题(新的挑战)虽问题点很茫然,但必须想出对策时,明确问题的本质,解决其问题。
【问题的三个领域】 新的模式图I 1—5明确要发现的问题在三个领域中属于哪一类是最重要的。
不管是什么问题需要明确问题的本质,可能的话按量化形态努力表现出来。
(1) 日常问题(复原问题)标准 – 现状 = 日常问题日常问题是标准和现状之差,按以下顺序发现问题,并使问题可视化。
① 明确标准或基准。
② 定量分析现状。
③ 具体量化标准或基准之差。
(2) 创新问题(革新问题)目标 – 标准 = 创新的问题创出的问题是目标和标准或现状之差,按以下顺序发现问题,并使问题可视化。
① 果断否定现状。
② 设定新的管理水准或目标。
③ 明确目标和现在的标准或基准的差异。
(3)探求问题(新的模式)新模式 - 旧模式 = 探求的问题探求的问题是新旧模式之差,按以下顺序发现问题,并使问题可视化。
① 在STARTING POINT 思想上勾画出新的模式。
② 把握对新模式问题的后果。
③ 利用CHECK LIST 等将问题具体化。
【问题的解决顺序】 图I 1—6(1)认识问题通过现状把握、分析过去的数据、与优秀的公司比较等在理想的状态上或原则或理论上认识问题。
(2) 设定目标使问题具体化把握问题的重点,分析期待的效果、改善的可能性、核心问题、目的或性能后使问题具体化。
(5W1H) (3) 明确问题的解决目的、对象范围。
明确目的、目标,探讨结果的评价方法,明确解决问题的组织、作用。
(4) 树立解决问题的计划确立解决问题的计划,并对计划进行讨论。
(1) 树立收集信息的计划考虑现状分析的方法并决定合适的方法及精确度,树立与现场工作人员之间的谈话计划及提问方法、内容、顺序等计划。
(2) 以信息收集计划为基础来收集信息根据现状分析方法记录正确的实际状态,以量化数据为中心收集问题点,另外利用过去的数据提出假设,为了证明此假设进行观察和实验及测定。
(3) 分析信息,追踪彻底的原因。
确认信息或数据的可信性;另外对事实进行分类后用统计学方法来解释数据并使之图表化。
还反复问《为什么?》把握问题的本质、掌握根本原因、利用散布图等确认现状和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1) 画出理想的状态,并以此为基础构思改善方案彻底否定现象,追求理想的状态,灵活运用检查表,依据ECRS 的原则进行观察思考;然后,为了制订创造性的改善方案,积极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讨论。
(2) 构思的评价对提议的改善方案,克服批判的姿态,而用积极接受的态度来进行评价;然后,从经济性、实践性、稳定性,质量等方面制定具体的评价方案,同时进行敬业态度部分的评价。
(3) 改善的具体化把实施方案分为长短期,区分马上可能实践的改善方案与需要长期执行的改善方案;然后通过效果与费用的测定来制定改善方案的优先顺序。
准备图纸、顺序图等具体的解决方案,组织说明会、研讨会,进行教育与通报。
所谓现场的7种浪费是丰田公司JIT生产方式中定义的浪费,意味着在车间发生的无附加价值行为的要素。
(1)多余生产的浪费不必要的产品、在不需要的时候生产出不需要的产品发生的浪费,造成过剩库存浪费;(2)等待的浪费机器的监视作业、下一作业的等待、材料的等待、机器设备的故障等待、还有检查的等待等;(3)运输的浪费不必要的搬运、一时的材料堆积/移动、重新堆积等对物体的移动造成的浪费;(4)加工本身的浪费指不必要的加工或作业中使用不合适的工装(具)等造成的浪费、空运转浪费、移动过大的浪费、准备作业浪费、瓶颈工序浪费等;(5)库存的浪费有入库与出库的浪费、空间浪费、清点数量的浪费、堆积材料的浪费等;(6)动作的浪费有不必要的运动、没有附加价值的动作、寻找的浪费、步行的浪费等;(7)生产不良品的浪费有材料的浪费、投入的加工费浪费、检查浪费、未遵守标准的浪费等。
IE(Industrial Engineering)的定义IE是对综合人、材料、设备、能源等所有系统进行设计、改善、稳定化为目的的。
(1)IE是以人为本形成的技术。
以人为本形成并以管理系统为对象。
(2)IE是把系统设计的改善与稳定化作为重点。
设计或者新系统的稳定化过程中预测到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而做出评价是很重要的。
(3)依赖于系统与运营者的作用以及组织化。
为了对应生产技术的变化必须改变系统运营者的作用,并对其进行规定和组织化。
IE的历史IE的作用IE是为了把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各阶层管理者为了完成目标,利用IE进行改善。
即是为了提高人与一切资源的利用率而在业务上开发计划或管理系统、工作系统来协助各阶层管理者的工作。
为了IE活动的稳定化(1)经营者应具备果断的决心(2)明确IE活动的方针与目标(3)组织管理体系,刺激管理者IE的分类问题的分类现场所存在的问题可以按日常问题,创新问题,探求问题等三个领域划分。
解决问题的顺序①明确问题是什么②为了现象的具体分析收集必要的情报③以情报分析为依据树立改善方案④实施改善方案⑤实施结果的评价与继续车间的7种浪费①过多生产的浪费②等待的浪费③运输的浪费④加工自身的浪费⑤库存的浪费⑥动作的浪费⑦生产不良的浪费IE部分第1章IE基础理解确认试题判断题1.IE是分为基本IE与应用IE,基本IE是分为方法测定与作业研究。
(╳)2.每个作业或系列化作业的设计、改善是方法研究的目的。
(〇)3.做为为作业测定的方法,不使用实际业绩资料。
(╳)4.从已经设定的标准或基准开始脱离的问题可以定义为革新问题。
(╳)5.日常的问题意味着标准与现象的差异。
(〇)选择题6.下列IE的定义与距离是什么?(1)IE是以人为本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
(2)IE是活用工学性分析。
(3)IE是设定生产现场的新标准或基准。
(4)IE是以生产情报系统为主要分析对象。
正确答案:(4)7.下列IE的作用与距离是什么?(1)IE是为了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提供的管理手段。
(2)IE的分析是为了发现车间的浪费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