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57.00 KB
- 文档页数:14
保健按摩师规章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保障保健按摩行业的健康发展,规范保健按摩师的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消费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保健按摩师职业道德1. 保健按摩师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不得从事非法按摩活动。
2. 保健按摩师应尊重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不得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保健按摩师应注重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关心消费者健康,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舒适的按摩服务。
三、保健按摩师职业行为1. 保健按摩师在上岗前应完成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取得保健按摩师资格证书。
2. 保健按摩师应按时上岗,着装整洁,佩戴工作证件。
3. 保健按摩师应按照规定的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4. 保健按摩师在服务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
5. 保健按摩师应遵循消费者意愿,不得强迫消费者接受服务。
6. 保健按摩师应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及时向上级报告。
四、保健按摩师职业责任1. 保健按摩师应认真执行保健按摩工作计划,保证服务质量。
2. 保健按摩师应做好按摩场所的卫生和安全工作,确保消费者人身安全。
3. 保健按摩师应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4. 保健按摩师应保守单位和工作秘密,不得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
五、罚则1. 保健按摩师违反本规章制度的,一经查实,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职等处分。
2. 保健按摩师涉嫌违法行为的,将依法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六、附则1.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各类保健按摩机构、养生馆、美容院等从事保健按摩服务的单位。
2.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3. 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保健按摩行业管理部门。
通过以上规章制度,可以对保健按摩师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提高保健按摩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保健按摩行业的健康发展。
按摩师等级评定标准
按摩师等级评定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经正规初级保健按摩师技能培训,并取得毕(结)业证书;从事或见习从事保健按摩工作1年以上。
2. 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取得初级保健按摩师职业资格证书,且连续从事保健按摩工作2年以上并经正规中级保健按摩师技能培训,取得毕(结)业证书;从师或见习保健按摩工作3年以上;取得医学院校按摩专业毕业证书。
3. 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取得中级保健按摩师职业资格证书,且连续从事保健按摩工作2年以上并经正规高级按摩师技能培训,取得毕(结)业证书。
4. 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保健按摩师需要年满32周岁或者以上,持有大专或者以上,相关从业经验十年或者以上。
此外,健康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是一个必然趋势。
按摩师和康复理疗师讲话的分量和专业度是不一样的,顾客都愿意选择专业人士来服务。
因此,了解按摩师的等级评定标准对于想要从事按摩行业的人非常重要。
保健按摩师职业标准2023一、职业定义与要求保健按摩师是指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一定按摩技能和知识,能够为客户提供保健按摩服务的人员。
作为保健按摩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
同时,需要具备专业的按摩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身体状况,提供合适的按摩服务。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中医理论等相关知识,能够准确判断客户的身体状况和需求。
2.熟练掌握各种按摩技术,包括软组织按摩、穴位按摩、反射区按摩等。
3.了解不同按摩流派的特点和优势,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按摩方式。
4.熟悉常用的按摩工具和辅助器材,如按摩床、按摩油、按摩刷等。
5.具备一定的医疗常识,能够根据客户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提供相应的按摩建议。
三、客户服务与沟通1.能够与客户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提供合适的按摩方案。
2.在服务过程中,关注客户的感受和反应,及时调整按摩方式和力度,确保客户满意。
3.尊重客户的隐私和权益,保护客户的个人信息和健康状况。
4.主动向客户介绍按摩后的注意事项和自我保健方法,帮助客户更好地享受按摩服务。
5.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参与客户服务和团队工作。
四、道德与职业操守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保持职业操守和诚信原则。
2.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客户的权益和尊严,不得收受客户财物或谋取私利。
3.保守客户隐私和机密信息,不得泄露客户的个人信息或健康状况。
4.遵循医疗伦理和行业规范,不得做出违反道德的行为。
5.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为客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
五、继续教育与培训1.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按摩技术和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2.参加各种行业培训和学习活动,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
已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序职业编码国家职业标准名称发文号颁布时间出版单位号1 4-04-03-04 保健按摩师(试行)劳社培就司发[1999]52号1999-8-26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 4-07-12-02 家政服务员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 4-07-04-01 美容师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 4-03-02-02 西式面点师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 4-03-02-01 西式烹调师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 4-03-01-02 中式面点师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 4-07-04-02 美发师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 4-03-01-01 中式烹调师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9 4-01-01-01 珠宝首饰营业员(※)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地质出版社10 4-01-02-01 推销员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1 4-04-03-04 足部按摩师(※)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2 3-01-02-05 计算机操作员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3 4-07-06-01 眼镜验光员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洋出版社14 4-07-06-02 眼镜定配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洋出版社15 4-01-01-01 用户通信终端销售员(※)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人民邮电出版社16 6-04-01-08 加工中心操作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17 6-04-02-05 焊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18 6-04-01-07 组合机床操作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19 6-08-05-01 计算机(微机)维修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20 6-21-01-02 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21 6-23-07-01 装饰装修工-镶贴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22 6-23-07-01 装饰装修工-打胶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23 6-23-07-01 装饰装修工-涂裱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24 6-23-07-01 装饰装修工-金属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25 4-07-03-04 锅炉操作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26 4-07-05-01 摄影师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27 4-03-03-01 调酒师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28 4-07-10-02 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29 4-07-11-01 办公设备维修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30 3-01-02-01 秘书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31 3-01-02-02 公关员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32 6-07-01-02 锅炉设备安装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33 4-03-05-01 餐厅服务员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4 6-05-06-08 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5 6-03-01-15 防腐蚀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6 2-02-34-07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试行)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7 6-05-06-03 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8 6-05-04-09 电线电缆制造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9 6-06-02-03 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0 6-06-01-02 汽车修理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1 6-21-08-01 装饰美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2 4-99-00-01 电子商务师(试行)(☆)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43 4-07-99-01 心理咨询师(试行)(☆)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44 4-07-02-01 物业管理员(师)(试行)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45 4-04-03-01 社会体育指导员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人民体育出版社46 4-01-03-02 农副土特产品收购员(※)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新华出版社47 5-01-06-01 棉花加工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新华出版社48 5-01-03-04 菌类园艺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新华出版社49 6-26-01-38 评茶员(☆)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新华出版社50 6-26-01-37 棉花检验员(☆)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新华出版社51 6-23-10-02 电气设备安装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电力出版社52 6-07-06-03 常用电机检修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电力出版社53 6-07-06-01 变电设备安装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电力出版社54 6-07-06-02 变配电室值班电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电力出版社55 6-04-01-01 车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6 6-04-01-02 铣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7 6-04-01-04 磨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8 6-04-01-05 镗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9 6-04-02-01 铸造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0 6-04-02-02 锻造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1 6-04-02-06 金属热处理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2 6-04-04-01 冷作钣金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3 6-04-05-02 涂装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4 6-05-02-01 装配钳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5 6-05-02-02 工具钳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6 6-05-03-03 锅炉设备装配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7 6-05-03-04 电机装配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8 6-05-04-06 高低压电器装配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9 6-06-01-01 机修钳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0 6-06-01-02 摩托车维修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1 6-19-03-05 音响调音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2 6-24-01-01 汽车驾驶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3 6-26-01-12 纺织纤维检验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4 6-26-01-35 贵金属首饰钻石宝玉石检验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5 4-01-01-01 营业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6 4-01-02-01 营销师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7 4-02-01-05 冷藏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8 4-03-04-01 营养配餐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9 4-04-01-01 前厅服务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0 4-04-01-02 客房服务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1 4-07-10-01 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2 4-07-10-03 照相器材维修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3 4-07-10-04 钟表维修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4 4-07-12-01 保育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5 4-07-12-03 养老护理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6 3-01-02-06 制图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7 6-07-06-05 维修电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8 6-26-01-01 化学检验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9 6-26-01-08 食品检验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90 3-03-03-04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人民邮电出版社91 3-03-02-02 话务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人民邮电出版社92 6-01-05-01 井架安装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石油大学出版社93 6-01-05-02 钻井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石油大学出版社94 6-01-05-03 固井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石油大学出版社95 6-01-06-01 油、气井测试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石油大学出版社96 6-01-06-02 采油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石油大学出版社97 6-01-06-03 采气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石油大学出版社98 6-01-06-04 井下作业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石油大学出版社99 6-01-06-05 天然气净化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石油大学出版社100 6-01-06-06 油气输送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石油大学出版社101 6-01-06-07 油气管道保护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石油大学出版社102 4-01-03-03 中药购销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03 4-01-99-01 医药商品购销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04 4-01-99-02 中药调剂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05 5-99-02-01 沼气生产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农业出版社106 4-01-02-02 出版物发行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海洋出版社107 2-02-13-05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08 2-02-13-06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09 2-02-13-07 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0 2-02-34-08 企业培训师(☆)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1 2-02-34-09 项目管理师(☆)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2 2-02-34-10 企业信息管理师(☆)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3 2-10-07-06 室内装饰设计员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4 4-01-02-03 服装模特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5 4-03-03-02 茶艺师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6 4-07-07-01 洗衣师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7 4-04-02-04 插花员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8 6-23-02-01 砌筑工劳社厅发[2002]12号2002-11-12 中国城市出版社119 6-23-03-01 混凝土工劳社厅发[2002]12号2002-11-12 中国城市出版社120 6-23-04-01 钢筋工劳社厅发[2002]12号2002-11-12 中国城市出版社121 6-23-05-01 架子工劳社厅发[2002]12号2002-11-12 中国城市出版社122 6-23-06-01 防水工劳社厅发[2002]12号2002-11-12 中国城市出版社123 6-23-10-03 管工劳社厅发[2002]12号2002-11-12 中国城市出版社124 6-15-03-01 手工木工劳社厅发[2002]12号2002-11-12 中国城市出版社125 6-15-03-03 精细木工劳社厅发[2002]12号2002-11-12 中国城市出版社126 2-02-34-11 物流师(☆)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27 2-07-03-04 理财规划师(☆)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统计出版社128 2-10-07-07 陈列展览设计人员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29 4-01-01-02 收银员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30 4-02-01-06 盐斤收放保管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31 4-07-03-05 中央空调系统操作员(☆)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电力出版社132 4-07-05-02 冲印师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33 4-07-08-02 修脚师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统计出版社134 4-07-10-07 钢琴调律师(☆)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35 4-07-12-04 育婴员(☆)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妇女出版社136 6-01-02-06 房产测量员(☆)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376-01-07-01(6-01-07-02)海盐制盐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38 6-01-07-10 苦卤综合利用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39 6-01-07-11 精制盐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0 6-01-07-12 盐斤分装设备操作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1 6-03-01-06 制冷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2 6-03-02-01 燃料油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3 6-03-02-02 润滑油、脂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4 6-03-02-03 石油产品精制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5 6-03-06-01 脂肪烃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6 6-03-06-02 环烃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7 6-03-07-03 聚苯乙烯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8 6-03-07-04 聚丁二烯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9 6-03-07-05 聚氯乙稀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0 6-03-07-07 环氧树脂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1 6-03-07-08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2 6-03-08-01 顺丁橡胶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3 6-03-09-01 化纤聚合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4 6-03-09-02 湿纺原液制造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5 6-03-09-03 纺丝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6 6-03-09-05 纺丝凝固浴液配制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7 6-03-11-07 催化剂制造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8 6-03-11-08 催化剂试验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9 6-03-11-13 化工添加剂制造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0 6-03-13-04 黑火药制造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1 6-03-14-01 单质炸药制造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2 6-11-01-04 服装制作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3 6-12-04-01 白酒酿造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4 6-12-04-02 啤酒酿造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5 6-12-04-03 黄酒酿造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6 6-12-04-04 果露酒酿造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7 6-12-04-05 酒精酿造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8 6-12-06-01 烘焙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9 6-12-07-01 猪屠宰加工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70 6-12-07-02 牛羊屠宰加工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71 6-12-07-04 禽类屠宰加工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72 6-12-08-01 肉制品加工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73 6-21-01-01 宝石琢磨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74 6-21-07-01 工艺品雕刻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75 6-22-03-01 钢琴制作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76 6-23-10-01 机械设备安装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电力出版社177 6-24-05-02 起重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电力出版社178 6-03-08-05 丁苯橡胶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79 6-08-01-09 半导体芯片制造工劳社厅发[2003]2号2003-2-8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80 6-08-01-10 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装调工劳社厅发[2003]2号2003-2-8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81 6-08-02-02 电容器制造工劳社厅发[2003]2号2003-2-8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82 6-08-02-05 压电石英晶片加工工劳社厅发[2003]2号2003-2-8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83 6-08-02-06 石英晶体元器件制造工劳社厅发[2003]2号2003-2-8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84 6-08-02-13 电子产品制版工劳社厅发[2003]2号2003-2-8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85 6-08-03-01 铅酸蓄电池制造工劳社厅发[2003]2号2003-2-8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86 6-08-03-03 原电池制造工劳社厅发[2003]2号2003-2-8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一)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作为一份国家标准,保健按摩师职业技能标准是在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保健按摩行业发展的同时,提高保健按摩师的能力和技术素质,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什么是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是对保健按摩行业技能要求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保健按摩技术、知识、操作、安全等方面的技能标准,是保健按摩师职业素质、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
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重要性•保障消费者权益。
保健按摩行业是一项关乎人民身心健康的行业,如果相关技术和操作不规范或不专业可能会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制定目的在于规范保健按摩行业,确保消费者在享受保健按摩服务时受到充分保障和保护。
•提高保健按摩师素质。
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规范了技术、知识、操作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保健按摩师在执行服务时需要完全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这不仅有效提高了保健按摩师的技能水平,而且能够在日常工作中预防和规避相关风险和问题。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保健行业是一个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的行业,行业健康发展需要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规范市场运行、加强行业监管等方面的综合配合。
而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实施,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基本理论、操作技能、劳动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专项技能:涉及具体的按摩技法和服务流程,包括推拿、拍打、搓揉、拿捏等方面的要求。
•工作素质:从人员素质、基本道德修养、职业准则和职业素质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服务规范:主要规定了服务对象、服务流程、服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总结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规范保健按摩行业、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产物。
保健按摩师职业标准.职业概况职业名称保健按摩师职业定义保健按摩师是根据宾客的需求,运用以保健为目的的按摩技术,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施以有一定力量的、有目的的、有规律的手法操作活动的人员。
职业等级初级保健按摩师、中级保健按摩师、高级保健按摩师、保健按摩技师。
职业环境保健按摩应具有固定的场所、安静的环境。
按摩所(室)应有面积在以上的房屋和必要的按摩床、椅子;按摩院应具有面积在以上的房屋,六套以上按摩床、椅子;按摩操作间应具有必要的洗手、消毒、消防设备。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左右,并保持室内整洁。
职业能力特征身体健康、口齿清楚,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动作灵活协调,观察、理解、判断能力强;善解顾客心理。
文化程度要求具有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培训要求培训期限各级保健按摩师的资格培训时间不少于标准学时。
培训教师培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按摩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水平和教学经验(一)培训初级保健按摩师的教师应取得高级保健按摩师资格证书。
(二)培训中级保健按摩师的教师应取得高级以上(含高级)保健按摩师资格证书。
(三)培训高级保健按摩师的教师应取得保健按摩技师资格证书。
(四)培训保健按摩技师的教师应取得主治医师(中医)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并经相应保健按摩师资格培训合格。
培训条件培训机构应是取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可的具有培训能力的单位。
培训场所应有一定师资力量(可聘请)和可容纳名以上学员的教室,有必要的教学设备、教学模型、图表及数量足够的按摩床,采光、通风条件良好。
鉴定要求适用对象在宾馆饭店、桑拿浴池(室)、美容院、足部按摩及按摩院、所(中心)等场所中从事保健按摩的人员。
申报条件初级保健按摩师(一)经正规初级保健按摩师技能培训,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二)从师或见习从事保健按摩工作年以上。
具备上述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初级保健按摩师职业资格鉴定中级保健按摩师(一)取得初级保健按摩师《职业资格证书》,且连续从事保健按摩工作年以上并经正规中级保健按摩师技能培训,取得毕(结)业证书。
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一、职业能力标准1.具备基本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保健学等相关知识,了解常见病症的发生机理和对保健按摩的影响。
2.掌握常用的按摩手法和技巧,如指压、推拿、揉捏、推拉、擦法、敲打、拍打等。
3.能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和病情,灵活选择相应的按摩方法和手法。
4.能准确判断疼痛、僵硬等不适感的症状、部位和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按摩处理。
5.能进行简单的诊断和评估,了解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6.掌握正确使用按摩器材和工具的方法,并正确对待、处理和存储。
7.了解卫生安全、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要求,遵守职业操守,不违反职业伦理。
8.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保健按摩相关信息的查阅和管理。
二、职业素养标准1.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素质,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尊重客户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
2.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与团队成员协作,处理好与客户、上级、同事等不同关系。
3.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和习惯,具备亲和力和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与客户沟通交流。
4.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客户,做到文化包容与协调。
5.认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注重自我提高和职业发展。
6.具有良好的应急处置能力和管理能力,能有效地应对突发状况和危机事件。
三、职业素质标准1.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适应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和强度。
2.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熟练使用职业术语和工作语言。
3.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迅速分析问题和处理情况。
4.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抗挫能力,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5.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有效地管理和协调团队工作。
6.具备较好的操作技巧和安全意识,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相关设备和工具,保障工作安全。
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0年版)一、概述《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是针对从事保健按摩服务人员的职业标准,旨在规范行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本标准是在2020年进行修订,旨在适应保健按摩行业的发展需求,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二、职业概况保健按摩师是从事保健按摩服务的人员,主要工作包括为顾客提供按摩服务、按摩技巧的传授以及按摩场所的管理等工作。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根据顾客的身体状况、疲劳程度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按摩方式,为顾客提供舒适的按摩体验。
同时,保健按摩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能够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职业技能要求根据《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0年版)》,保健按摩师需要具备以下职业技能要求:1.能够掌握按摩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各种按摩技巧和方法,并能够根据顾客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按摩方式。
2.具备医学基础知识,能够为顾客提供基本的医学建议和指导。
3.具备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与其他工作人员协同工作。
4.能够独立完成按摩服务,并根据顾客的反应调整按摩的力度、时间和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按摩效果。
5.能够传授按摩技巧,培训新员工,并提供顾客关于保健按摩的咨询服务。
此外,根据不同的服务水平和场所规模,保健按摩师还可能具备其他额外的职业技能要求,如熟练掌握多种按摩技能、具备中医理论基础等。
四、培训和学习为了达到《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0年版)》的要求,从业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学习。
这些培训可以包括专业课程、实践操作、模拟训练等,以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同时,从业人员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五、实际应用保健按摩师在保健按摩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顾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因此,从业者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尊重顾客的隐私和权利,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欺诈或误导行为。
国家高级保健按摩师职业标准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高级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标准一、职业概况1、职业定义保健按摩师是根据宾客的需求,运用以保健为目的的按摩技术,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施以有一定的力量的、有目的的、有规律的手法操作活动的人员。
2、职业环境保健按摩应具有固定的场所、安静的环境。
按摩所(室)应有面积在20m2以上的房屋和必要的按摩床、椅子;按摩院应具有面积在40m2以上的房屋,六套以上按摩床、椅子;按摩操作间应具有必要的洗手、消毒、消防设备。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左右,并保持室内整洁。
3、职业能力特征身体健康、口齿清楚,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动作灵活协调,观察、理解、判断能力强;善解顾客心理。
4、文化程度要求具有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
5、培训要求(1)培训期限各级保健按摩师的资格培训时间不少于160标准学时。
(2)培训教师培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按摩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水平和教学经验。
培训高级保健按摩师的教师应取得保健按摩技师资格证书。
(3)培训条件培训机构应是取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可的具有培训能力的单位培训场所应有一定师资力量(可聘请)和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教室,有必要的教学设备、教具模型、图表及数量足够的按摩床,采光、通风条件良好。
6、鉴定要求(1)适用对象在宾馆饭店、桑拿浴池(室)、美容院、足部按摩及按摩院、所(中心)等场所中从事保健按摩的人员。
(2)申报条件(一) 取得中级保健按摩师《职业资格证书》,且连续从事保健按摩工作2年以上并正规高级保健按摩师技能培训,取得毕(结)业证书,(二) 取得按摩医师职称者。
具备上述条件之一,可申报高级保健按摩师职业资格鉴定。
(3)考评人员配备考评人员分为考评员和高级考评员两级,经考评员资格考核合格,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可。
主要承担各级保健按摩师资格考评。
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基础知识一、职业道德1. 尊重客户,关爱健康,诚信为本,服务至上。
2. 热爱保健按摩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3.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职业道德规范,保持行业良好形象。
二、职业基础知识1. 了解保健按摩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3. 熟悉人体穴位、经络和反射区的位置和功能。
三、解剖与生理基础知识1. 掌握人体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熟悉人体各大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3. 了解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四、按摩基本知识与技能1. 掌握按摩的基本手法和技巧,如推、揉、捏、拍、敲等。
2. 熟悉不同部位的按摩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掌握按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不当操作。
五、常见疾病的按摩处理1. 熟悉常见疾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
2. 掌握针对不同疾病的按摩方法和技巧,如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等。
3. 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按摩方案。
六、保健按摩知识1. 了解保健按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等。
2. 熟悉不同部位的保健按摩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头部保健按摩、足部保健按摩等。
3. 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保健按摩方案。
七、安全与卫生知识1. 掌握按摩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如避免过度用力、避免损伤等。
2. 熟悉按摩环境的卫生要求,如保持清洁、消毒等。
3. 能够为客户提供安全、卫生的按摩服务。
八、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1. 了解国家有关保健按摩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2. 熟悉行业标准和规范,如《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等。
3. 能够遵守行业法规和规范,维护行业良好秩序和形象。
保健推拿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保健推拿是一项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技能等级标准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1. 理论基础知识保健推拿师应具备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中医理论知识。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推拿师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并为其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案。
2. 推拿手法保健推拿师应熟悉各种推拿手法,如按摩、揉捏、推拿、拉筋等。
他们应该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法,并能够正确地施加力量和节奏。
3. 疾病识别与评估保健推拿师需要具备识别和评估不同疾病症状的能力。
他们应该知道如何通过体检、观察和询问患者的症状来确定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4. 卫生与安全保健推拿师应该了解和遵守相关的卫生和安全规定。
他们应该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和清洁推拿工具,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确保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5. 沟通与人际关系保健推拿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
他们应该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倾听并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以便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6. 持续学习与发展保健推拿师应该保持对新技术和疾病治疗方法的学习兴趣,并持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他们应该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以跟上行业的最新发展。
7. 伦理和道德标准保健推拿师应该遵守伦理和道德标准,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个人空间,并保护他们的权益。
他们应该遵循专业的行为准则,并始终保持专业和道德上的高标准。
总的来说,保健推拿职业技能的等级标准应该包括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个合格的保健推拿师应该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熟练的推拿手法、准确的疾病识别与评估能力、遵守卫生与安全规定、良好的沟通与人际关系技能、持续学习与发展的精神,以及严格遵守伦理和道德标准的行为准则。
通过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保健推拿师可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生活服务类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要求保健按摩师(脊柱按摩)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保健按摩师(脊柱按摩)的术语和定义、职业技能等级分类、职业技能等级申报条件、职业技能等级工作要求、职业技能等级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广州市家庭服务联合会对保健按摩师(脊柱按摩)的职业技能等级培训、考核与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0版)T/GZFSA001—2023生活服务类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保健按摩师Health Massagist运用经络腧穴知识和中医按摩手法,进行脊柱等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反射区)按摩的人员。
4职业技能等级分类保健按摩师(脊柱按摩)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
5职业技能等级申报条件5.1五级/初级工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五级/初级工:a)累计从事保健按摩师或相关职业工作1年(含)以上;b)保健按摩师或相关职业学徒期满,培训学时不低于160标准学时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注:相关职业的范围见《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5.2四级/中级工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四级/中级工:a)取得保健按摩师或相关职业五级/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保健按摩师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以上,培训学时不低于160标准学时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b)累计从事保健按摩师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c)取得技工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经评估论证、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注:本专业、相关专业的范围见《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保健按摩师(五、四级)培训机构职业设置条件一、编制说明本文件按照每班30人/班的规模制定,如学员人数超过30人,配备的教师人数及实训设备也应相应增加。
原则上办班人数不超过40人/班。
二、师资配置1、专业理论课教师基本要求:(1)人数要求: 5名(2)从教资格:具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社会培训机构教师上岗资格证书或教委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
(3)从业经历:应具有保健按摩师高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职称中级以上,同时在本专业领域从业2年及以上。
2、实训指导教师基本要求:(1)人数要求: 2名(2)从教资格:具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社会培训机构教师上岗资格证书或教委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
(3)从业经历:应具有保健按摩师高级资格证书或保健按摩专业技术职称中级以上,同时在本专业领域从业5年及以上。
3、其他要求:在同时满足专业理论课和实训指导教师要求的情况下,专业理论教师和实习教导教师可兼用。
三、硬件配置1、场地要求(1)理论教学教室:理论教室的座位数(或工位数)应满足每人一位,且不少于20个;有符合公共卫生要求的饮水设备。
配备适合成人的完好的课桌椅,保证每个学生有良好的视听条件(较大的教室应合理配置扩音、电视设备),配备电脑、数字式投影仪、实物投影仪。
(2)实训操作场地:总面积不少于放置12张按摩床的面积。
按摩操作间备有洗手设备、消毒设备。
按摩床不少于12张、按摩枕不少于12个、按摩单不少于24条、工作服不少于24套、多媒体人体点穴仪不少于2套、推拿手法测试仪不少于1套。
2、设备要求(1)实训设备:洗手设备、消毒设备、按摩床不少于12张、按摩枕不少于12个、按摩单不少于24条、工作服不少于24套、多媒体人体点穴仪不少于2套(多媒体人体点穴仪MAW-170A\MAW-170E)、推拿手法测试仪不少于1套。
(推拿手法测试仪三型)(2)必需的工具和材料:(3)软件配置:手法测试仪实训考核系统、人体点穴仪实训考核系统。
保健按摩师培训资格要求保健按摩师培训是指通过专业机构开设的按摩技术培训课程,以提供按摩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按摩技术的基本知识、按摩手法和技巧、身体解剖和生理学知识、保健按摩的原理和应用、按摩技术的操作规范等。
保健按摩师培训资格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年龄要求:按摩师培训通常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
适合的年龄范围主要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思维方式和身体发育。
2.学历要求:按摩师培训一般不对学历有具体的要求。
无论是高中毕业生、大学生、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还是其他专业背景的人士都可以参加培训。
重要的是对按摩技术有浓厚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健康状况要求:保健按摩师是需要身体力行的职业,因此健康状况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培训机构一般会对培训人员进行体检,以确保其身体健康,并能够胜任相关职责。
4.职业素养要求:作为一名保健按摩师,除了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
这包括良好的沟通能力、责任心强和服务意识等。
培训机构在招生和培训过程中也会注重考察培训人员的这些素质。
5.教育背景要求:保健按摩师培训多数为短期培训课程,可以从基础班到高级班逐级学习。
所以没有具体的教育背景要求,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相关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证书。
需要注意的是,培训资质的要求可能会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选择培训机构时,最好选择有一定知名度和良好口碑的机构,确保其培训课程符合相应要求,并能够为学员提供合法、有效的培训证书。
综上所述,保健按摩师培训资格要求主要包括年龄要求、学历要求、健康状况要求、职业素养要求和教育背景要求等方面。
通过合法合规的按摩技术培训,学员可以获得专业技能,并有机会从事相关职业。
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订了《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标准(2006年版)》(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做了明确规定。
二、对《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求。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五个等级,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四、本《标准》是在各有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
参加编写的主要人员有:成为品、张海燕、张成全、蔡敏、石雪梅、王瑛、乔润民。
参加审定的主要人员有:臧福科、董福慧、温建民、高云、李海燕、杨连明、陈蕾、李克。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市成人按摩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五、本《标准》业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自2006年1月17日起施行。
1、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保健按摩师1.2职业定义保健按摩师是根据宾客的需求,运用以保健为目的的按摩技术,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施以有一定力量的、有目的的、有规律的手法操作活动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具有较强的观察、理解、判断能力。
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订了《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标准(2006年版)》(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做了明确规定。
二、对《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求。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五个等级,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四、本《标准》是在各有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
参加编写的主要人员有:成为品、张海燕、张成全、蔡敏、石雪梅、王瑛、乔润民。
参加审定的主要人员有:臧福科、董福慧、温建民、高云、李海燕、杨连明、陈蕾、李克。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市成人按摩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五、本《标准》业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自2006年1月17日起施行。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保健按摩师
1.2职业定义
保健按摩师是根据宾客的需求,运用以保健为目的的按摩技术,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施以有一定力量的、有目的的、有规律的手法操作活动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具有较强的观察、理解、判断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中级、高级均不可少于160标准学时;技师和高级技师均不可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知识培训应在满足20人以上的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培训应在具有按摩床(椅)等实操设备的场所进行。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中医、针灸推拿专业(含骨伤)大学专科学历证书。
(3)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
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技师和高级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综合评审委员不少于5人。
1.8.5鉴定时间
各等级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90 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不少于30 min;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30 min。
1.8.6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具备符合条件的按摩床(椅)的标准实操教室进行。
2.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职业守则
(1)遵纪守法。
(2)文明服务。
(3)爱岗敬业。
(4)精益求精。
(5)团结协作。
(6)热爱集体。
2.2基础知识
2.2.1 正常人体解剖基础知识
(1)人体概述。
(2)人体组织和器官基本知识。
2.2.2 中医基础知识
(1)阴阳学说概述。
(2)五行学说概述。
(3)藏象学说概述。
(4)气血津液学说概述。
2.2.3 经络腧穴基础知识
(1)经络基础知识。
(2)腧穴基础知识。
2.2.4 按摩概述
2.2.5 按摩的作用原理
2.2.6 按摩的种类
(1)医疗按摩。
(2)保健按摩。
(3)康复按摩。
(4)运动按摩。
(5)其他按摩法。
2.2.7 按摩手法
(1)常用按摩手法的分类。
(2)按摩手法补泻。
(3)按摩注意事项。
2.2.8 常用按摩介质和按摩器具
(1)常用按摩介质。
(2)常用按摩器具。
2.2.9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3)《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相关知识。
(4)治安法规相关知识。
2.2.1 0 保健按摩服务心理学基本知识
(1)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2)心理服务的对象、任务与原则。
(3)心理服务的基本条件。
(4)心理服务的常用技巧。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3.1初级
3.2 中级
三、
俯
卧
位
保
健
按
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