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滚
回 滚
揉法
1.定义
医者以指腹,手掌,掌根或肘等部位作着力点,按压在患者 的肌肉或腧穴上,在保持足够压力下,连带皮肤及皮下组织, 作360度无半径旋转运动的手法,叫揉法.每分100---150次.
2.功用
具有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和中缓急,健脾开胃作用(加快局 部血液循环,消肿止痛,提高神经兴奋性,刺激脏器代谢).
一、摆动类手法
以腕关节为中心,作协调的连续挪动的一类手 法叫挪动类手法,包括滚法、一指禅推法、鱼际 揉法
滚法
1、定义
以第四、五掌指关节的背侧为着力点,靠腕关节的屈伸 运动与前臂旋转运动复合而成。每分钟120-160次。
2、功用
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脉、缓急止痛、解除疲劳作用。
3、适应症
可用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尤其以肌肉丰厚处多用之。是 推拿的常用的手法之一。广泛用于骨伤科软组织损伤类疾 病的治疗及保健。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定义分析
• 吸定点
第五掌指关节背侧
• 着力部位
小鱼际尺侧与手背尺侧
第五掌骨尺侧缘至第三掌骨围成 的三角形,大小约占手背的1/3—2/5
操作要领
• 松腕
腕关节自然放松 • 舒指
手指要自然弯曲, 指掌部均应放松
腕关节屈伸幅度
幅度应控制在 120°左右,即前 滚时腕关节掌屈约 60~80°, 回滚时 背伸约30 ~ 40°.
鉴于推拿学以上特点,学好推拿有 两个重要环节。 一是学习和掌握好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以及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技术。 二是刻苦地学习手法和进行功法段练, 掌握手法的基本技能和临床应用。
手法的分类
众所周知,手法源于民间,历史悠久,流派 纷呈。各地各派均有其独到的手法特点及疗效, 手法种类繁多。为便于学习、通常将最常用的 基本手法归为六类,即摆动类、摩擦类、振动 类、挤压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等,计二十 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