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疗(上)-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54
技师按摩基本知识1、什么是足底反射区:包含人体全部信息的每一个独立功能的局部气官。
我们叫它“全息胚”在足底全息胚中有人体的全部信息,我们就叫它是反射区。
2、足部按摩的好处有哪些: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整阴阳,增强人体的合蒙的分泌培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3、为什么要按摩脚底:足部的肌肉较厚,毛细血管密集,神经末稍丰富,结构复杂,远离心脏,是血液循环的最弱部位,人是直着行走的动物,加上地球的吸引,一些物质容易集合在脚底,人体足部比其它部位面积较大,足部按摩优越过其它器官,所以要按摩脚底。
4、按摩的注意事项:A、保持良好的环境B、饭前30分钟内饭后1小时内不要按摩C、足部反射区按摩后要喝些白开水,小孩子心脏病患者、水肿病者、糖尿病者饮水量适当减少,心脏病者足部按摩不超过20分钟D、女性怀孕及月经期间尽量不给予按摩E、每次按摩30—45分钟为宜。
5、足部反射区的按摩要领:A、先从左脚检查心脏的反射区,分轻、中重手法,根据足背重复按摩足底,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尿道。
6、人体的指挥系统分十大系统: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运动系统D、循环系统E、免疫系统F、神经系统G、内分泌系统H、感觉系统I、泌尿系统J、生殖系统7、从经络的循环来说,顺经络循行方向的操作手法为补,逆经络循行方向的操作手法为泻。
(1)刺激度来说,轻刺激手法为补,重刺激手法为泻。
(2)从血流的方向,向心脏的方向为补,离心脏的方向为泻。
(3)从手法的旋转方向来说,顺时针补,逆时针方向的法为泻。
操作时“实者泻之,虚者补之”五脏:心、肝、脾、肺、肾(贮藏精液)六肺: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胆(消化、吸收排泄)怒伤肝,忧伤肺,苦伤心,恐伤肾,思伤脾。
肺主皮里,心主神明。
神奇止泻点:第二掌骨侧的下腹穴附近寻找最痛的一点,用指穴施力按揉300-500下以指尖按住痛点,同时象画小圆圈般的揉动,每天1-2次。
足部反射区按摩,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使新陈代谢功能提高,同时具有保健康复两大功能。
足底保健基本常识1、足底按摩的发展历程诸多原因,足部按摩一直未能像针灸、中药等疗法一样登上大雅之堂,而更多地在民间流传。
但在医书或其他古书中多有文字记载,宋代文豪苏东坡先生对养生颇有研究,对坚持摩擦足底涌泉穴对身体的益处大加赞赏,称“其效不甚觉,但积累至百余日,功用不可量……若信而行之,必有大益。
”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对足部按摩有益于健康有很深的了解。
但足底按摩的发展和传播经历了很长的进程:(1)中国式足部按摩在唐代传入日本、朝鲜。
元朝以后又传入欧洲;(2)20世纪初,美国医生威廉·菲茨杰拉德以现代医学方法研究整理足部反射疗法的成果,于1917年发表了《区域疗法》(Zone Therapy)一书。
(3)20世纪80年代在台湾传教的瑞士神父吴若石先生用“中国古代的足部按摩术”治好了他多年的风湿关节炎,并发表了《若石健康法——足部反射自学手册》一书。
1982年台湾成立了“国际若石健康研究会”;(4)1985年英国现代医学协会将足部推拿法定为现代医学“足部反射区疗法”;(5)1989年在美国加州召开了足反射疗法会议。
(6)199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了国际若石健康法学术研讨会,使足部健康反射疗法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7)20世纪90年代初,足部按摩健康法在国内亦得到了重视,各种学术团体的成立以及专门的足疗按摩院等逐渐兴起,这种不用吃药、打针的非药物保健法日益受到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8)目前目前国内的足部按摩主要以保健为目的,大多在按摩院、专门足疗院、浴池等进行。
足疗目前已作为一种劳动技能而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承认,并可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
2、足底按摩为什么能治病强身?通过我们对很多客户的调查,就足底保健大家普遍存在着以下一些顾虑与问题,特聘请中医专家给大家介绍足底按摩功效的运作机制原理。
问题一:现在许多数人反映忙完工作之后做一做足部按摩,感觉挺舒服的,但也有人认为足保健没什么用,那只是一时之快,而且可能还不利于健康,目前人们对足疗的认识还很模糊,那么到底足疗对我们有没有好处?答:足保健的说法是近些年提出的,但是足底治疗的历史是悠久的,可追溯到远古时期,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就发现用自己的双手或者其它工具来按摩自己的一定部位就可以起到止疼和缓解疲劳的作用,久而久之就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随后就在足部发现了很多穴位是可以治疗疾病的,之后又总结了很多的相关知识。
足疗中医认为十二正经的足三阴、足三阳都循行于足腿部,奇经八脉中的阴阳跷、阴阳维也循行于足腿部,故此经脉中有一半的经络循行都经过足腿部。
中医所说的"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因此通过对足腿部经络、穴位的刺激,可以预防、治疗全身疾患。
康魔超级足疗按摩垫足部具有“心脏一样的作用”足部反射区按摩健康法源于中医学的理论,西医学也指出“揉脚”具有显著的效果。
足部离心脏较远,位于身体的最下部,返回心脏的血流(静脉流)易在这里支流,因此足部又被称为“第二心脏”。
足部肌肉因缺乏运动和老化而下降时,足部的血流便开始恶化。
这时,如果认真按摩足部,血流便会变好,心脏负担也会减轻。
倘若刺激接近身体表面的末梢神经,神经会产生兴奋,并传至内脏和大脑中枢。
这时,神经的新陈代谢会活跃起来,兴奋传至大脑、心脏后,自主神经也会活跃起来。
特别是刺激离内脏、大脑最远的手脚的肢端部分时,传导距离较长,更长的神经系统被激活,容易提高身体抵抗力和自我痊愈能力。
适应证足部反射区按摩健康法适用于全身各个系统的多种疾病,亦可单独用于日常保健。
内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循环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等。
泌尿系统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结石等。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
∙精神系统疾病:如神经衰弱等。
∙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带下病、盆腔炎、更年期综合症等。
∙皮肤科疾病:如痤疮、黄褐斑、脂溢性脱发、白发等。
∙伤科疾病:如肩周炎、颈椎病、慢性腰肌劳损、退行性脊柱炎等。
∙眼科疾病:如老年型白内障、开角型青光眼、近视眼等。
∙耳鼻咽喉口腔疾病:如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等。
∙肿瘤科疾病:如乳腺癌、肿瘤放疗与化疗反应等。
足疗常识问答1、什么叫足疗?足疗就是运用物理疗法〈手指、按摩工具〉,在人体双足部相应的反射区施以按、压、刮等手法,就能调节人体各脏腑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自我保健的目的,这种物理疗法称为足部按摩疗法,简称足疗。
2、什么叫反射区?反射区就是人体的双足合起来像人体的整体缩影,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在人体双足有相应的解剖部位,即反射区。
3、足部按摩的作用?1、改善血液循环。
2、调节各脏腑器官功能。
3、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
4、提高自我防御能力,免疫功能。
5、消除疲劳,紧张状态,使身心得到放松。
4、在按摩时发生的痛感了解。
1、痛感有:酸、麻、胀、刺痛,酸痛一般与肌肉有关,胀、麻一般与经络有关,刺痛一般与骨骼有关。
2、要用均衡的力度、即触感。
还要用手感观察客人表情,了解客人的疼痛程度,综合判断。
3、双脚对照,排除外伤,位置必须准确,避免手法不当引起的疼痛。
5、足部按摩的原理?(1)整体平衡原理(2)经络原理(3)血液循环原理(4)神经反射原理(5)全息胚原理(6)免疫功能调解原理(7)心理调解原理6、足部反射区的分布规律(1)上下分布(2)对称分布(3)对应分布(4)共有分布(5)交叉分布三、足部重要反射区定位及功效足部总共有73个反射区,分布在足背、足内侧、足外侧和足背,分别对应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按摩一定的反射区,就可以调节相对应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1、腹腔神经丛部位:双足足底中心,第二、三、四跖骨中段。
主治:腰背酸痛、胸闷、打嗝、胃痉挛、腹胀。
诊断:若有气感说明可能患有神经性呕吐、打嗝、腹胀、严重消化不良等症;若有颗粒,可能患有肾脏疾病。
2、脾部位:左足足底第四、五跖骨下端。
主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热、各种炎症、贫血。
诊断:如果遇到较多颗粒,多见于严重消化不良,贫血、免疫力低下等,有时也可能是结肠的问题。
3、肾上腺部位:位于双足底第二、三跖骨体之间,距离第二、三跖骨小头约一拇指宽的幅度,在肾反射区的远心端。
足部按摩专业知识(培训纲要)一、足部按摩的机理及其作用:“足部按摩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古今中外劳动人民与疾病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既可保健又可治病的物理疗法。
”对足部反射区按摩的作用机理,主要有如下几种认识:(简要)1、促进循环原理:“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能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足部反射区不仅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而且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
”2、神经反射原理:“对于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活动方式。
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在足部的敏感点(反射区),恰似各组织器官在神经中枢的功能投射区。
”3、经络原理:“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的构成是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以经络为联系,将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肌肤皮毛联系成一个有机体,使脏腑机能正常。
阴阳平衡协调,维持人体机能正常。
经络系统作人体信息的传导网络,既感受体内环境的变化,又可以接受外界刺激,调节脏腑组织机能。
”4、生物全息论原理:“生物全息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科学,它重点讲的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既每一小的局部都含有包含其自身的整体的全部信息。
”(也就是人体缩影两脚相并合)综上所述:足部按摩确实可以改善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调节病理装状态,从而起到保健、防病、治病、查病、健身、美容的作用。
二、手法要领:“持久、均匀、柔和、有力、渗透。
”(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三、足疗—足补按摩的顺序如下:1、洗脚、洗脚跟、踝关节、脚面、脚趾、脚趾、掐脚底三条线,脚内侧、外侧、脚面。
右脚同左脚一样。
再洗双区脚,檫左脚及右脚。
2、做放松手法:双手同时进行操作,从脚底涌泉穴手大指点,食指压一至五脚趾,从大脚趾手拇指推至内尾骨、揉、点压坤仑、三阴交、阴陵泉、血液、梁丘,到气冲穴位,搡手回到大脚趾,再从大脚趾到气冲穴。
外侧揉到风市穴到阳陵泉,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踝关节(外侧)至四指点压,到小脚趾,又从内侧到气冲穴,外侧四指点压胆经到小脚趾。
按脚教材基础知识。
足疗按摩的9大基本手法1.扣指法:借前臂旋内旋外拇指指腹的桡侧,拇指指关节屈伸时发力。
适用于足底反射区。
2.拇指推掌法:以一手拇指指腹的桡侧为施力点,按压足部反射区。
适用于足内侧反射区、足外侧反射区、足背反射区。
3.单食指扣拳法:一手握拳,食指弯曲、拇指固定,以食指第1关节的顶点为施力点按压足部反射区。
适用于足底反射区。
4.双指上推法:用双手拇指指腹桡侧同时施力推压。
适用于足背反射区。
5.双指钳法:食指、中指弯曲呈钳状,夹住被施术的部位,通过拇指指关节的屈伸带动食指施力按摩。
适用于颈椎反射区、甲状旁腺反射区。
6.单食指勾掌法:拇指固定,食指第1指关节屈伸90°,桡侧缘施力刮压按摩。
适用于足底反射区、足内反射区、足外反射区。
7.扣单拇指法:拇指指关节弯曲90°,借前臂的力带动拇指指关节顶点发力。
适用于足底反射区。
8.捏指法:拇指与四指分开呈圆弧状,四指为固定点,拇指指腹的桡侧施力。
适用于足底反射区、足内反射区、足外反射区。
9.拇食指扣拳法:两手半握拳,以双手食指的第1指间关节顶点桡侧施力按摩。
适用于足背反射区。
足疗按摩的12个步骤1、含苞未放:把脚擦干,之后涂抹润肤油。
2、金鱼摆尾:双手横向拍打双脚外侧,起到放松小腿肌肉的作用。
3、隔墙有耳:双手握住一只脚,向内稍用力挤压。
4、仙鹤展翅:双手在脚背处上下搓热整个脚部,起到循环血液的作用。
5、细水长流:点住脚心轻压,有助于身体排泄废物。
6、蜻蜓点水:轻刮大脚趾,能够改善头痛头晕,有助睡眠。
7、火烧连营:中指、食指关节按压脚底穴位,能够缓解胸闷症状。
8、仙人指路:食指轻刮脚趾,达到舒筋活血的作用。
9、重于泰山:双手轻轻挤压脚侧,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10、排山倒海:双手交错按压脚背与脚心。
11、足部按摩:双手轻轻挤压脚侧,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12、大功告成:双手轻捏脚背穴位,能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
足疗按摩的顺序要有条理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足部按摩,可使身体各器官保持最佳的协调状态。
养生足浴项目知识点总结一、足浴的起源和发展足浴是一种古老的中医养生方法,起源于中国古代,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足浴的记载。
足浴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养生方法。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足浴项目逐渐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在现代社会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二、足浴的原理和作用1. 足浴的原理足浴是利用人体的足底穴位与经络系统,通过热水的温热和按摩的刺激,来达到调理人体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身体代谢,增强免疫力,进而达到健身保健的目的。
2. 足浴的作用- 舒筋活络:足浴能够刺激足底穴位,舒展筋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足部疲劳;- 祛湿排毒:足浴可以通过热水的温热和按摩的刺激,促进汗液排泄,起到排湿排毒的作用;- 疏通经络:足浴可以激活足部经络,调整身体气血运行,有助于调理机体的生理功能;- 促进新陈代谢:足浴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废物的排出,有益于身体健康。
三、足浴的注意事项1. 时间和频率:一般来说,足浴的时间不宜过长,每次15-30分钟即可;频率也不宜过多,每周1-3次为宜。
2. 注意水温:足浴水温一般控制在40℃左右为宜。
水温过高容易导致烫伤;水温过低则影响血液循环的刺激效果。
3. 饮食调节:足浴后不宜立即进食,应间隔30分钟以上。
足浴后可以适当饮用温水,促进体内代谢。
4. 足浴时机:最好在饭后1-2小时进行足浴,避免在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5. 足浴禁忌:孕妇、心血管疾病患者、皮肤破损者及发烧患者不宜进行足浴。
四、足浴的实操方法及功效1. 足浴的实操方法(1)准备工作:准备好足浴盆、热水、一次性毛巾等工具。
(2)倒入热水:将热水倒入足浴盆中,水温以能够轻松忍受且稍微偏热为宜。
(3)加入草药:根据个人需求,可以在热水中加入一些草药,如艾叶、红枣、枸杞等。
不仅能够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还能够增加足浴的营养效果。
(4)按摩足部:在水温适宜的情况下,可以用手指轻柔按摩足部,刺激足底穴位,舒缓足部疲劳。
足疗常识问答1、什么叫足疗?足疗就就是运用物理疗法<手指、按摩工具>,在人体双足部相应得反射区施以按、压、刮等手法,就能调节人体各脏腑得生理功能,从而达到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自我保健得目得,这种物理疗法称为足部按摩疗法,简称足疗。
2、什么叫反射区?反射区就就是人体得双足合起来像人体得整体缩影,人体得各组织器官在人体双足有相应得解剖部位,即反射区。
3、足部按摩得作用?1、改善血液循环。
2、调节各脏腑器官功能、3、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
4、提高自我防御能力,免疫功能、5、消除疲劳,紧张状态,使身心得到放松。
4、在按摩时发生得痛感了解。
1、痛感有:酸、麻、胀、刺痛,酸痛一般与肌肉有关,胀、麻一般与经络有关,刺痛一般与骨骼有关、2、要用均衡得力度、即触感。
还要用手感观察客人表情,了解客人得疼痛程度,综合判断。
3、双脚对照,排除外伤,位置必须准确,避免手法不当引起得疼痛、5、足部按摩得原理?(1)整体平衡原理(2)经络原理(3)血液循环原理(4)神经反射原理(5)全息胚原理(6)免疫功能调解原理(7)心理调解原理6、足部反射区得分布规律(1)上下分布(2)对称分布(3)对应分布(4)共有分布(5)交叉分布三、足部重要反射区定位及功效足部总共有73个反射区,分布在足背、足内侧、足外侧与足背,分别对应人体得各个组织器官,按摩一定得反射区,就可以调节相对应得组织器官得生理功能。
1、腹腔神经丛部位:双足足底中心,第二、三、四跖骨中段。
主治:腰背酸痛、胸闷、打嗝、胃痉挛、腹胀。
诊断:若有气感说明可能患有神经性呕吐、打嗝、腹胀、严重消化不良等症;若有颗粒,可能患有肾脏疾病。
2、脾部位:左足足底第四、五跖骨下端、主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热、各种炎症、贫血、诊断:如果遇到较多颗粒,多见于严重消化不良,贫血、免疫力低下等,有时也可能就是结肠得问题。
3、肾上腺部位:位于双足底第二、三跖骨体之间,距离第二、三跖骨小头约一拇指宽得幅度,在肾反射区得远心端。
足疗(上)陕西中医药大学—李勇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足疗学概念足《说文解字•足部》:“足,人之足也。
在下,从止、口”,乃膝下至跖的总称,在人体的下部。
足的本义为“脚”,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
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疗《说文解字》:“疗,治也”,即疗的本义为医治。
足疗,顾名思义就是从脚上治病。
足疗学,就是研究从膝关节至足趾端之间部分对人体疾病防治和保健规律探讨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中医足疗学和足部反射疗法学。
足部反射疗法学,是以生物全息和神经反射等学说为理论依据,通过手部按摩,提高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目的的按摩方法。
中医足疗学,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按摩、针灸、刮痧、拔罐、贴敷和浴洗等一种或多种方法,作用于人体足部经络、穴位和反射区,以调整人体气血津液、脏腑经络,达到防治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
第二节足疗学发展史我国是足部疗法最早的国家之一,几千年前的中国就有关于足部按摩的记载,当时足疗与针灸在我国为“同根生”之疗法,是属于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的一部分。
最早的足部按摩可能源于远古时代。
现代科学认为,远古时代人类都是赤脚,当人们在高兴时会有节奏的舞蹈,或在寒冷时使劲跳动,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舞蹈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甚至可以缓解疼痛。
此外,当人们得了某种疾病,脚部也有痛觉,疾病好转后脚部的痛觉也随之好转,通过反复实践与经验的积累,便逐渐形成了摸脚诊病和按摩脚治病强身的方法。
先秦时期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述,上古黄帝时代,有位高明医家叫俞跗,俞与愈通用,跗就是足背,意思就是摸脚治病的医生,这位应该是我国足部按摩的鼻祖了。
俞跗的诊疗水平很高超,春秋战国时名医扁鹊,在为虢太子治疗尸厥时,接待他的中庶子十分赞扬古代名医俞跗,并说他治病不以“汤液醴酒”,而能“一拨见病之应”,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按脚治病之法,并有很好的疗效。
足疗系列1——手把手教你做足疗足疗的过程是先将脚放入调配好的药水中浸泡20分钟,然后把脚擦干,进行足部按摩。
含苞未放:把脚擦干,之后涂抹润肤油。
金鱼摆尾:双手横向拍打双脚外侧,起到放松小腿肌肉的作用。
隔墙有耳:双手握住一只脚,向内稍用力挤压。
仙鹤展翅:双手在脚背处上下搓热整个脚部,起到循环血液的作用。
细水长流:点住脚心轻压,有助于身体排泄废物。
蜻蜓点水:轻刮大脚趾,能够改善头痛头晕,有助睡眠。
火烧连营:中指、食指关节按压脚底穴位,能够缓解胸闷症状。
仙人指路:食指轻刮脚趾,达到舒筋活血的作用。
重于泰山:双手轻轻挤压脚侧,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排山倒海:双手交错按压脚背与脚心。
足部按摩:双手轻轻挤压脚侧,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大功告成:双手轻捏脚背穴位,能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
足疗系列2——足部反射区图足疗系列3——双脚全息元图图1所示,双脚并拢一起,就像个从后上方向下看到的一个屈膝盘坐并向前俯伏的投影人形,脚的拇趾,形似人的头部;脚底的前半部,形似人的胸部(有肺及心脏);脚底的外侧,自上而下是肩、肘、膝等部位;脚底的中部,形似人的腹部,有胃、肠、胰、肝、胆(右侧)、脾(左侧)、肾等器官;脚跟部位,有生殖器官(子宫、卵巢、前列腺等)、膀胱、尿道及阴道、肛门等;脚的内侧,构成足弓的一条线,形似人的脊椎(颈椎-胸椎-腰椎-骶椎)。
足疗系列4——足疗基本知识【概述】足反射疗法,简称“足疗”,是一种通过对双脚的经穴、反射区施以按摩手法,刺激双脚穴位,从而调整脏腑虚实,疏通经络气血,以预防或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
足疗中的足部按摩和针灸术是祖国传统医学中起源较早的医疗技术,在古代医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宝贵的医学遗产。
在《史记》中,司马迁就记叙了上古时代,有位摸脚治病的民间医生,名叫俞跗,他治病不用汤液醴酒,仅用“针石挢引、案杌毒熨”双脚的方法,就能治愈疾病。
一直到战国名医扁鹊,在治疗虢太子尸厥症时,还盛赞俞跗的高超医技为“一拨见病之应”。
让知识带有温度。
足浴健康知识大全2023整理进食完毕1小时之内,不宜进行足疗按摩。
在足疗按摩过程中,腿部不宜直接受风,而且对于伤口和脓肿处,都需留意避开。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足浴养生学问最新,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足疗保健挨次假如是对整个足部连续按摩,就从左脚开头,然后在到右脚。
按摩时,应先按脚底,从脚底内侧、到外侧,最终是脚背。
足部按摩完毕后,在对小腿部分穴位进行按摩。
按摩足底的时候,先从基本反射区开头,再到病变反射区。
对于肾、输尿管和膀胱反射区的对应穴位,需先进行按摩刺激,从而刺激排泄系统,再按摩与心、胃、脾等部位相应的反射区。
足疗按摩力度足疗按摩时需要用到肯定力度,按摩力度不宜过轻。
按摩过程中消失酸胀感时,此时使用的力度是比较合适的。
另外,按摩力度和节奏也要匀称,不能时轻时重、快慢不一。
假如体质便强的人,则可以多加一点力;假如是虚证、病重体弱的人,则力度可适当放缓。
足疗按摩时间进行足疗保健按摩时,时间的掌握也是有讲究的。
一般状况下,按摩时间掌握在30到40分钟为佳。
患重病的人,则相宜掌握在10到20分钟。
对于患慢性病的人来说,可以每隔一天进行1次足疗或是每星期进行2次足疗。
足疗保健禁忌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进食完毕1小时之内,不宜进行足疗按摩。
在足疗按摩过程中,腿部不宜直接受风,而且对于伤口和脓肿处,都需留意避开。
一旦皮肤消失红肿状况时,需立刻停止进行足疗。
足疗的功效与作用1、防治神经衰弱和失眠,每晚中药泡脚华佗足疗法可以加强神经系统熬炼,促进神经系统调整功能,改善睡眠效果。
2、防治高血压。
中药泡脚华佗足疗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调整神经及内分泌系统,气血畅通了,血压就平稳了。
3、防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泡脚华佗足疗,能加强血液循环,通络活血,祛寒消炎,对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理疗效果。
4、防治腿脚麻木。
通过中药泡脚,华佗足疗可以激活腿神经末稍,使神经系统上下贯穿,消退腿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