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讲功能求解
- 格式:doc
- 大小:214.51 KB
- 文档页数:4
道德经七十三章解读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主要阐述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思想。
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限,就处于了运动的状态,这是道的运动规律。
而弱小的事物,正是这个运动规律的应用。
在解读这一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道的运动规律:这里所讲的“反者道之动”,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当达到一定的极限后,就会出现反向运动。
这种反向运动是道的自然运动规律。
2.弱小事物的应用:在道的运动规律中,弱小的事物也有其重要的应用。
正如“弱者道之用”所言,弱小的事物正是道的应用。
这种应用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保持谦逊、柔弱的姿态来达到更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保持谨慎、认真的态度来获得更多的机会等等。
3.刚柔并济的智慧: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倡“柔中带刚,刚中带柔”的处事智慧。
这种智慧同样可以在本章中得到体现。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不能只注重事物的表面,而要看到其背后的本质。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只有把握好它们的平衡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4.道的无为而治: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治”的理念,即不要过度干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而是要顺其自然,让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
在本章中,“无为而治”的理念也有所体现。
只有让事物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发展,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主要阐述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思想,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智慧。
在解读这一章时,我们可以从道的运动规律、弱小事物的应用、刚柔并济的智慧以及道的无为而治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领悟。
理顺功能关系解题事半功倍作者:聂震萍吴彦科来源:《中学生数理化·高考数学》2020年第05期功能关系是高中物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物理规律之一。
功能关系常和力学、电学、磁学综合起来命题,知识跨度较大,综合性较强,可以很好地考查考生的建模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理顺各种常见的功能关系,准确理解,才能在解题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各种功能关系左右两侧分别表示功和能量变化两个对应的物理量,而且各种功能关系互不影响,所以同学们可以在熟练掌握各种功能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功和能量变化两个角度思考,选择最佳解题思路,快速解决相关问题。
一、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常见的功能关系如表1。
二、典型例题分析1.力学中的功能关系。
例1 ,如图1所示,一轻质弹簧原长为L,一端固定在光滑细杆的O点,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和弹簧穿在细杆上,细杆上有A、B两点,xOA =L,xOB=1/L.当细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30度时,将小球由A点无初速度地释放,小球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
现将细杆绕O点转到竖直位置,再将小球由A点无初速度地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1/4 mgLB.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3/4mgLC.小球的动能增加3/4 mgLD.小球的机械能减少3/8mgL解析:重力势能的减少是由于重力做功造成的,故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 (L -1/4L)=3/4mgL,选项A错误。
当细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30度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mg .3/ 4L . sinθ=E弹,因此小球运动到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3/8 mgL。
当细杆转到竖直位置时A.B两点的位置不变,故两种情况下弹簧的弹性势能一样大,均为3/8mgL,选项B错误。
在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g.3/4L=3/8mgL +Ek,解得Ek=詈mgL,选项c错误。
同学秋季第课位值原理上课日期: 2015.11.12上课时间:17:00-19:00知识框架当我们把物体同数相联系的过程中,会碰到的数越来越大,如果这种联系过程中,只用我们的手指头,那么到了“十”这个数,我们就无法数下去了,即使像古代墨西哥尤里卡坦的玛雅人把脚趾也用上,只不过能数二十.我们显然知道,数是可以无穷无尽地写下去的,因此,我们必须把数的概念从实物的世界中解放出来,抽象地研究如何表示它们,如何对它们进行运算.这就涉及到了记数,记数时,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在位置的不同,表示的数值也不同.既是说,一个数字除了本身的值以外,还有一个“位置值”.例如,用符号555表示五百五十五时,这三个数字具有相同的数值五,但由于位置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位置值.最右边的五表示五个一,最左边的五表示五个百,中间的五表示五个十.但是在奥数中位值问题就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了,现在就将解位值的三大法宝给同学们.希望同学们在做题中认真体会.1.位值原理的定义:同一个数字,由于它在所写的数里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数值也不同.也就是说,每一个数字除了有自身的一个值外,还有一个“位置值”.例如“2”,写在个位上,就表示2个一,写在百位上,就表示2个百,这种数字和数位结合起来表示数的原则,称为写数的位值原理.2.位值原理的表达形式:以六位数为例:abcdef a×100000+b×10000+c×1000+d×100+e×10+f.3.解位值一共有三大法宝:(1)最简单的应用解数字谜的方法列竖式(2)利用十进制的展开形式,列等式解答(3)把整个数字整体的考虑设为x,列方程解答例题精讲知识点一:位值原理的认识【例 1】填空:365= ×100+ ×10+ ×1365=36×+5×【例 2】ab与ba的和被11除,商等于______与______的和。
二年级目录第 1 讲数数中的列举 .................................................................................................第 2 讲兴趣乘法 .........................................................................................................第 3 讲兴趣除法 .........................................................................................................第 4 讲乘法计数 .........................................................................................................第 5 讲剪拼图形 .........................................................................................................第 6 讲代换综合 .........................................................................................................第 7 讲生活中的列举 .................................................................................................第 8 讲解应用初步 .....................................................................................................第 9 讲平面图形计数进阶 .........................................................................................第 10 讲一笔划游戏 ...................................................................................................第 11 讲巧算加减法进阶 ...........................................................................................第 12 讲图形规律进阶 ...............................................................................................第 13 讲数列规律进阶 ...............................................................................................第 14 讲风趣的植树问题 ...........................................................................................第 15 讲合理安排 .......................................................................................................第 16 讲巧填算符进阶 ...............................................................................................第 17 讲摆小棒 ...........................................................................................................第 18 讲逆向思想初步 ...............................................................................................第 19 讲排队的学识 ...................................................................................................第 20 讲解应用进阶 ...................................................................................................第 1 讲数数中的列举例题 14,这个三位数是有一个三位数,此中十位数字比百位数字大4,个位数字又比十位数字大多少?练习 1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写出所有切合条件额两位数?例题 2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相差2,写出所有切合条件的两位数?练习 2有一个两位数,它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正好相差4,把所有切合条件的数所有写出来?例题 3在 50 之内(包含50),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两位数一共有多少个?练习 3在 60 之内(包含 60),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两位数一共有多少个?例题 4像 17 和 71 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序倒的一两位数是一家人,他相加的和是88,像的相加和99 的一家人有好多?4像 16 和 61 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序倒的一两位数是一家人,他相加的和是77,像的相加和77 的一家人有好多?例 5自然数 21, 654, 7521些数有一个共同的特色,相两个数字,左的数字大于右的数字,我取名“降落数”。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第一版)主编:马润渊张奋目录第一章安全用电 (1)第二章直流电路基础 (2)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 (21)第四章三相电路 (27)第五章变压器 (39)第六章电动机 (54)第七章常用半导体 (59)第八章基本放大电路 (65)第九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72)第十章直流稳压电源 (75)第十一章数制与编码 (78)第十二章逻辑代数基础 (81)第十三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84)第一章安全用电学习要点:了解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掌握触点急救的方法1.1 触电方式安全电压:36V和12V两种。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36V的安全电压,在非常潮湿的场所或容易大面积触电的场所,如坑道内、锅炉内作业,应采用12V的安全电压。
1.1.1直接触电及其防护直接触电又可分为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
两相触电非常危险,单相触电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情况下也是很危险的。
其防护方法主要是对带电导体加绝缘、变电所的带电设备加隔离栅栏或防护罩等设施。
1.1.2间接触电及其防护间接触电主要有跨步电压触电和接触电压触电。
虽然危险程度不如直接触电的情况,但也应尽量避免。
防护的方法是将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并装设接地保护等。
1.2 接地与接零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为了防止人体接触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所引起的触电事故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1.2.1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土壤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可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两种。
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器设备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可靠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如三相四线制电源中性点的接地。
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电器设备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框架因漏电使人体接触时发生触电事故而进行的接地。
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电网。
1.2.2保护接零在中性点接地的电网中,由于单相对地电流较大,保护接地就不能完全避免人体触电的危险,而要采用保护接零。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电网的零线相连接的保护方式叫保护接零。
功能关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功能关系基础知识1. 功能关系的概念功能关系是指在一组事物之间由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等关系而产生的一种相互联系。
在现代社会中,功能关系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2. 功能关系的特征(1)相互依存性:功能关系的事物彼此依存、相互影响,没有一个是孤立存在的。
(2)相互制约性:功能关系中,各个事物相互之间会出现制约与制约被制约的现象。
(3)相互影响性:功能关系中各个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一个事物的变化会对其他事物产生影响。
3. 功能关系的表现形式(1)直接功能关系:事物之间的功能联系比较直接,可以通过直接的逻辑关系或者数学关系来进行描述。
(2)间接功能关系:事物之间的功能联系较为间接,不太容易直接用数学公式或者逻辑关系描述。
(3)多元功能关系:一个事物往往会对多个事物产生影响,形成多元功能关系。
4. 功能关系的分类(1)线性功能关系:表现为一个因素的变化引起另一个因素的变化,且两者之间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2)非线性功能关系:表现为一个因素的变化引起另一个因素的变化,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具有线性的特征。
(3)正向功能关系:两个因素之间的变化是同向的。
(4)负向功能关系:两个因素之间的变化是反向的。
第二部分:功能关系的应用1. 经济领域中的功能关系经济领域是功能关系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其中包括供需关系、成本收益关系、投入产出关系等。
这些功能关系在市场、企业经营、产业链等方面都有广泛的运用。
2. 社会领域中的功能关系社会领域的功能关系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组织关系、文化关系等方面。
例如,在人际关系中,朋友之间的互助关系、亲子之间的依赖关系等都是功能关系的具体表现。
3. 政治领域中的功能关系政治领域的功能关系主要包括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执政党与人民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等。
这些功能关系在政治体制、权力分配、决策执行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4. 自然领域中的功能关系自然领域的功能关系主要表现在生态系统、气候系统、地质系统等方面。
-万事三角定律面授班课堂纪录窦孝亮主讲一、简介万事三角定律是河南省商丘市苏方行老先生发现并推广的。
苏方行,男41年9月初三寅时生人,出身贫穷,文化不高。
此预测体系完全用数字说话,用数字代表传统的天干支支,共有432个预测基础上,169卷书。
其特点是,预测范围广泛,简单快捷、准确率高。
如一个人打电话来说在27曰的丑时,他家的牛丢了,当场起卦27-2,先天数是7-2,后天数是1-8,犯绝,立刻告诉对方,牛已经被吃了。
一、基础知识(1)太极生两仪,两仪生12象(12个数)阴数:5、6、7、8、9、10阳数:1、2、、4、11、12阳中阳:1、3、11、坎阳中阴:2、4、12阴中阳:5、7、9阴中阴:6、8、10、巽6、坤8、兑10(2)数字五行1、2、12为水,1是静水,地下水,2是动不,江湖河流,12是天水、雪、雨、霜、雾。
4、5是木,4是阳林木、木制家具、大树,5是阴木、花草、小树。
6、7为火,6是外火、太阳火,7是内火、7克力大,6克力小,如7克11力大,很危险。
3、8、9为土,3是高山、高山土;平原为路为坟,8是坑。
9是丘陵、沙堆。
3、8、9是相互克的,相互制约。
3和9是对冲数,什么时候都克。
特例:当9与木在一起时,9既论土也论金。
10、11为金,10为阴金,11为阳金(3)五行生克万事三角定律只论生克,而不论刑合。
生克规律与传统的一样,即:1、2、12生4、5,4、5生6、7,6、7生3、8、9,3、8、9生10、11。
1、2、12克6、7,6、7克10、11,10、11克4、5,4、5克3、8、9,3、8、9克1、2、12。
(4)数字颜色1是青色,2是兰色,12是棕色,3是白色,4是紫色,5是绿色,6是浅红,7是老红,8是浅黄,9是老黄,10是浅黑,11是老黑。
简化:水是兰色,木是绿色,火是红色,土是黄色,金是黑色。
(注意:金和水所代表的颜色与传统的不同)如广告牌是白底黑字,是土生金,外生内好,如外克内就不好,底色为外,字为内,用颜色也调病治,以后讲。
《心理学原理与教育》专题一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1.心理现象:通过有机体的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
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
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即是显著的例子。
2.心理状态:个体在一段时间里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就是心理状态,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性质。
举例:诗人孟郊,从青年到壮年,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试不第”,在46岁时“进士及第”,由苦闷、悲愤转变为春风得意。
3.个性心理:人和人之间存在着一种能够相互区别的稳定的心理现象,或者说个体在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就是个性心理。
举例:刘邦麾下,张良擅谋略,萧何擅后勤,韩信擅军事,比单项刘邦均不能及。
4.意识:个体在清醒状态下能够觉知到自己的所见所闻,能够觉知到自己的行为目标、方向和可能结果,能够觉知到自己的身心状态和特点。
像这种此时此刻被个体觉知到的心理现象就是意识。
举例:在闷热的午后,在房间里觉得很热,于是打开电风扇或者空调来降温。
5.无意识:个体身上存在着一种在正常情况下察觉不到、也不能自我调控的心理现象,称为无意识,且是相对于意识而言。
(比如梦境中的现象)二、简答题1.心理学研究中有哪些基本观点?①生理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生理心理是学以心身关系为基本命题,力图阐明各种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
②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行为的科学,并将行为视作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强调进行客观的科学观察,反对自我内省。
③心理分析的基本观点:心理分析观点在研究对象上上更强调研究正常儿童和青少年人格,研究内容上强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在人格发展的动力方面强调社会环境的作用。
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的视角来研究人类的认知现象,将心理过程看作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和输出。
⑤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基于对人性的乐观信念,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类的基本经验,开发人的潜能,以促进其自我实现。
教师效能训练——编码、解码、反馈
⼀、原话:p081
当你收到收到了这条信息(代码)信息(代码),你的思维必须通过解码通过解码过程才能理解理解学⽣信息的意思(内⼼想法)信息的意思(内⼼想法)。
由于你作为接受者,⽆法看穿学⽣的内⼼,解码过程可能就是猜测、推理。
解码过程可能就是猜测、推理。
你决定回应学⽣信息之前,先核实⼀下解码是否准确解码是否准确,那么,你必须做的是反馈你的解码结果。
反馈你的解码结果。
这个反馈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积极聆听,它是有效沟通过程的最后⼀步。
⼆、解读:
收到信息(代码),通过解码,理解信息的意思(内⼼想法)
解码的过程可能就是猜测、推理。
想知道解码是否准确,必须反馈你的解码结果。
有效沟通就是:接收信息(代码)—— 解码——反馈解码信息
三、反省:
我没有深刻的认识到发出的信息需要解码,确认解码准确了,就理解了真实的想法,了解了对⽅的感受和需要。
我没有深刻的认识到解码的结果需要反馈。
我以为解出来的信息,就是肯定是对⽅想要表达的意思。
完全没有想到⾃⼰也许解错了,误解了对⽅想要表达的真正的信息。
STEP7-功能块全中文说明书parator== IN1等于IN2<> IN1不等于IN2> IN1大于IN2< IN1小于IN2>= IN1大于或等于IN2<= IN1小于或等于IN22.整数就是没有小数位都是零的数,即能被1整除的数(如-1,-2,0,1,……)CMP ?I(INT)整数比较CMP ?D (DINT)比较双精度整数CMP ?R (REAL)比较实数3.转换指令概述BCD_I BCD码转换为整数I_BCD 整型转换为BCD码BCD_DI BCD码转换为双精度整数I_DINT 整型转换为长整型DI_BCD 长整型转换为BCD码DI_REAL 长整型转换为浮点型4 计数器指令S_CUD 双向计数器S_CD 降值计数器S_CU 升值计数器---( SC ) 设置计数器线圈---( CU ) 升值计数器线圈---( CD ) 降值计数器线圈5.S_CUD 双向计数器`6. S_CU 升值计数器7. S_CD 降值计数器8. ---( SC ) 设置计数器值9. ---( CU ) 升值计数器线圈10. ---( CD ) 降值计数器线圈11. ---(OPN)打开数据块:DB或DI如果想将数据块中的数据读出(如DB和DI),需要通过(OPN)打开数据块后才可读出。
12. ---(JMP)--- 无条件跳转13. ---(JMPN) 若“否”则跳转14. LABEL标号【整型数学运算指令】整型数学运算指令概述说明使用整数运算,您可以对两个整数(16和32位)执行以下运算:ADD_I 加整数SUB_I 减整型MUL_I 乘整型DIV_I 除整型ADD_DI 加双精度整数SUB_DI 减长整型MUL_DI 乘长整型DIV_DI 除长整型MOD_DI 返回分数长整型15. ADD_I 整数加16. SUB_I 整数减17. MUL_I 整数乘18. DIV_I 整数除19. MOD_DI 返回长整数余数20. 浮点运算指令概述IEEE32位浮点数属于REAL数据类型。
必要条件的解题功能
兰诗全
【期刊名称】《数学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数学解题过程一般是寻找充要条件的过程,但有时寻求原问题的充要条件是很困难的,或所寻求的充要条件很繁,不便于求解,此时,可以考虑从原问题的一个较弱的必要条件开始,挖掘出问题的隐含条件,寻找解题的突破口,进一步探究原问题的充要条件,达到简化、优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的简洁性、准确性.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解题策略,也是一种很重要且非常实用的解题方法,下面例谈必要条件的若干解题功能.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兰诗全
【作者单位】福建省古田县第一中学,352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
【相关文献】
1.必要条件的解题功能 [J], 兰诗全
2.关注两个数列恒等式模型的解题功能 [J],
3.例谈"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的解题功能 [J], 姚文彦
4.关注平面区域的其他解题功能 [J], 余涛
5.例析判别式法的解题功能 [J], 杜明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Page 1-----------------------奇思妙想——左右脑训练教材《逻辑等式心象术》————陈春著《思维导图详解》—————光网记忆著《无声思维》———————月影逐波著《华迅速读——等量视图50倍视野公益训练教材》———————俊朗之士著----------------------- Page 2-----------------------前言初中开始接触记忆术,到现在已经过了十二年。
回顾当初追求的记忆之路非常曲折坎坷!这些年来,发现传统记忆术运用范围太狭窄,隐隐有走入死胡同之势。
多数人冷静下来,对几分钟内记忆几副扑克牌,记忆上百个无规则数字的表演都了清醒的认识,少了之前的盲从。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传统记忆术已经走入歧途末路,脱离实际,早已偏离了我们一直追寻的目标,使得梦想也逐渐地远离。
传统记忆术误人子弟,害人不浅。
2007年10月17日,我将“逻辑等式”理论雏形公布到“中国记忆力训练网”、“牛族领域”等几个国内知名记忆力训练网站,取名为“陈春记忆体系无限记忆客观规律联想术”直接开始了理论和实践完善的阶段。
之后的大量交流碰撞,接触到速读,学成月影的“无声思维”,还将自己对“心象”的认识提升到理论层面上来,创立“心象术”理论,将经验结合理论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心象的方法。
多次的学习中发现,交流能加快进步,存有固步自封和门户之见的想法是自身提升的绊脚石。
讨论的时候容易发现自己认识上的错误和一直忽略的地方,便于改进和优化自己的思想认识。
当我将“逻辑等式”与“心象术”融合到一起时,发现两种方法结合产生的威力非常巨大。
现在不但有完善的理论为依据,还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和详细的操作步骤。
直到此时“逻辑等式心象术”方算大功告成。
也不敢藏私,准备整理成册公布出来。
找到光网记忆、月影逐波、俊朗之士,将合编教材的事情征求了三人意见,得其鼎力相助,本集合教材因此而得来。
我的《形而上学》读书笔记[这是我四年前读《形而上学》这本书的笔记,本想把其中的一些“读后感”扩展写些专题文章,限于主客观方面的一些条件而一直未能命笔成文。
今天整理电脑里过去的一些资料,忽然发见了它。
我觉得其中一些心得或许对同道中人会有些借鉴等辅助作用,特贴录于此。
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
说明:摘录的原文用引号“”引起来,并注页码;所引苗力田先生的笺注用尖括号< >标明;我的阅读感受和想法写在大括号{ }里面。
]阅读选用的版本:[0]《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苗力田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此书是依据《洛布古典丛书》希腊本文,参考W.D.Ross的《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988年修订版)译出的。
主要参阅书籍:[1]《哲学经典选读》(英文影印本)Page:98-110.Chapter 3:Aristotle.[美]科拉克(Kolak, D.)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西方哲学十大名著导读》. Page:38-78.第二篇:第一哲学的学说.杨寿堪等编著(此篇作者为郜<读gào>庭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主要辅阅书籍:[4]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工具论).苗力田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5]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7]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三联书店,1982.[8]《世界哲学宝库》.[美]F.N.麦吉尔主编,《世界哲学宝库》编委会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P190-194.)需进一步阅读的有关文献:[10]*耶格尔(Jaeger, Werner):《亚里士多德思想发展之基础》(Aristotle: Fundamentals of the History of His Development. Translated by Richard Robins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34.)[11]*欧文斯(Owens, Joseph):《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中的存在学说》(The Doctrine of Being in the Aristotelian “Metaphysics”. Toronto: Pontifical Institute of Mediaeval Studies, 1951.)[12]安尼斯(Annas, Julia):《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Aristotle’s Met aphysics, Book M and Book 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6.)这是一本忠实原文的译著,附带有关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数学哲学的导言性论文,以及详尽的哲学注释。
软装部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软装部管理行为,促进软装部健康发展,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管理要求,结合软装部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软装部全体员工,软装部领导在管理软装部工作中负有领导责任,软装部员工负有服从管理责任。
第三条软装部管理应遵循民主、法治、科学、效率原则,倡导诚信、团结、创新、务实的工作风格,推动软装部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工作氛围,实现软装部全体员工的自身价值。
第四条软装部管理应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软装部工作中存在的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确保软装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五条软装部负责人要维护软装部的合法权益和公平正义,加强软装部内部自律和行业自律,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争创软装部发展的新业绩。
第六条软装部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属于软装部领导班子,软装部领导班子负责本管理制度的解释和调整。
第二节软装部管理目标第七条软装部的管理目标是: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和管理要求,强化软装部组织架构,健全软装部管理制度,提高软装部综合管理水平,确保软装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八条软装部管理目标的实现,要求软装部全体员工认真执行公司的决策部署,按照公司的目标任务,科学规划、稳步推进,达成软装部的各项指标。
第三节软装部管理职责第九条软装部领导班子是软装部的领导核心,主要负责软装部的决策和执行,履行软装部的章程职责,确保软装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十条软装部负责人是软装部的行政主管,主要负责软装部的综合管理和日常运作,具体负责软装部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等。
第十一条软装部各部门负责人是软装部的具体责任人,主要负责软装部各部门的功能运作和绩效管理,严格执行软装部各项规章制度和任务要求。
第十二条软装部员工是软装部的基本力量,主要负责软装部日常工作和项目任务,严格执行软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任务要求,积极配合软装部各项工作。
第四节软装部管理原则第十三条软装部管理原则是:民主、法治、科学、效率,诚信、团结、创新、务实,问题导向、担当负责。
第七十三讲功能求解
1、机构的基本功能
任何系统由一些基本机构组成,如平面连杆机构(低副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高副机构)、差动机构(多自由度)等。
这些机构的基本功能以功能符号表示,如图11—5所示:
图11—5
机构的总功能就是以各基本功能经组合、变换而实现所需要的运动功能。
2、常用运动形式与表达符号,见表11—1
表11—1常用运动形式与表达符号
3、运动转换基本功能图符号及常用机构
基本功能符号如下:
带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螺旋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摩擦轮传动机
运动放大运动缩小构、行星传动机构、蜗杆传动机构、
谐波齿轮传动机构、连杆机构、摆线
针轮传动机构
圆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双曲面齿运动轴线变向轮传动、螺旋齿轮传动、半交叉齿轮
传动、单万向节传动
带传动、圆柱摩擦轮传动、平行四边运动轴线平移形机构、链传动、双万向节传动、圆
柱齿轮传动
运动分支齿轮系、带轮系、链轮系
运动合成差动螺旋机构、差动轮系、差动连杆
机构、两自由度机构
运动分解差动轮系、两自由度机构
惰轮换向、棘轮换向、滑移齿轮换向、运动换向行星齿轮换向机构、摩擦差动换向机
构
运动形式变换如下:
单向直线移动
往复直线移动
双侧停歇直线移动
连
单侧停歇直线移动
续
单向间歇转动
转
双向摆动
动
双侧停歇摆动
单侧停歇摆动
实现预定轨迹
往复摆动单向间歇转动
其中:将连续转动转换为单向直线移动的机构有齿轮齿条机构、螺旋机构、带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等;将连续转动转换为往复直线移动的机构有曲柄滑块机构、六杆滑块机构、移动从动件凸轮机构、正弦机构、连杆-齿轮齿条机构、齿轮-连杆组合机构等;将连续转动转换为双侧停歇直线移动的机构有移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利用连杆轨迹实现停歇运动机构、不完全齿轮齿条往复移动机构、不完全齿轮移动导杆间歇机构等;将连续转动转换为单侧停歇直线移动的机构有不完全齿轮齿条机构、行星内摆线间歇移动机构、槽轮-齿轮齿条机构、移动从动件凸轮机构等;将连续转动转换为单向间歇转动的机构有不完全齿轮机构、槽轮机构、圆柱凸轮分度机构、车间间歇转动机构、平面凸轮间歇机构、弧面凸轮分度机构、偏心轮分度定位机构、内啮合新轮间隙机构等;将连续转动转换为双向摆动的机构有曲柄摇杆机构、摆动导杆机构、曲柄六杆机构、曲柄摇块机构、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等;将连续转动转换为双侧停歇摆动的机构有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双侧停歇的凸轮连杆机构、利用连杆轨迹实现停歇运动机构、曲线槽导杆机构、六杆两极限位置停歇摆动机构等;将连续转动转换为单侧停歇摆动的机构有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输出摆杆有停歇的圆弧导路机构、曲线槽导杆机构等;将连续转动转换为实现预定轨迹的机构有连杆齿轮组合机构、联动凸轮机构、连
杆凸轮组合机构、铰链五杆机构、行星轮直线机构、两自由度机构等;将往复摆动转换为单向间歇转动的机构有棘轮机构、超越离合器机构等。
4、功能元的解法目录
为方便设计人员进行功能原理构思,可把有关的功能元按一定的分类原则用矩阵表示,形成解法目录。
例:实现具有急回运动特性的机构的解法目录为:
急回运动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
5、功能求解的步骤
功能求解可概括为三个基本步骤:
1)确定要设计产品的功能:根据设计对象的用途和要求,合理表述机构的功能目标或原理
例如设计密封盖的夹紧装置,如功能表述为“螺旋夹紧”、“机械夹紧”或“力夹紧”时,得到的思路会有所不同。
2)确定合适的技术原理:为实现功能目标而选择的技术原理,决定机械的总体、品质、性能和操作方法。
满足机械功能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技术原理,可得到合理的机构和机器方案。
3)分功能的细分和设计:设计时,要进行分功能的细分和设计,从而得出基本功能结构。
分功能细分和设计应注意:
(1)注意机械自身的特点。
(2)把复杂的运动规律(工艺动作)先进行分解再合成。
(3)确定运动方式时,要工作对象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