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习语来历 language tips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10
1.have a maggot in one's head ⼀九九五年,⾹港⼀名少年到泳池游⽔,不觉间吞下了⽔⾥的变形⾍.变形⾍从他肚⼦⾥⾛到他头部,夺了他的性命.脑袋给⾍钻了进去,后果往往就是死亡。
不过,从前英国⼈认为脑袋⾥有蛆⾍(maggot),只会使⼈产⽣种种古怪念头.所以,说⼈家异想天开,他们会说have a maggot in one's head,例如︰You must have a maggot in your head if you believe that Mr.Patten genuinely cares abou tHongKong people(假如你以为彭定康先⽣真的关⼼⾹港⼈,那是异想天开了)。
此外,英国⼈还有when the maggot bites(蛆⾍咬啮的时候)这个说法,意思是「忽发奇想」,例如︰When the maggot bites,he will go fishing in the rain(他有时⼼⾎来潮,会冒着⾬⾛去钓鱼)。
2.sang-froid 英⽂有些字是取⾃法⽂的,其中⼀个是sang-froid。
Sang-froid直译是「冷⾎」,意译则是「冷静」、「沉着」,和英⽂coolness,composure等字意思差不多,只是境界更⾼,是「泰⼭崩于前⽽⾊不变」的那种冷静.美国有这样⼀则笑话︰⼀名美国⼈问三名法国⼈究竟怎样才算有sang-froid.⼀⼈说︰「假如你⽆意中发现妻⼦和你的朋友在床上,还能够微笑着为⾃⼰⽆⼼唐突道歉,那就算有sang-froid了.」另⼀⼈则认为这还不够,说必须请朋友不要客⽓,继续⼲下去,才算有sang-froid.最后那名法国⼈却说这⼀切都不过是普通礼貌罢了.真正的sand-froid是︰「假如你说了「对不起,打扰了,请继续吧」之后,你朋友如⾔继续⼲下去,那么,他就有sang-froid了!」 Sang-froid是名词,可以和show、have、lose等动词连⽤,例如︰He never loses sang-froid in times of crisis(他在危急时候总能够保持冷静)。
英语习语与西方文化英语习语是英语中常用的固定词组,它们通常在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使用,有时也用于形容特定的文化背景或习俗。
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常见的英语习语,以及与之相关的西方文化。
1. "Break a leg" (祝你好运) - 这个习语在西方戏剧界非常常见,它用于祝愿演员在演出中好运。
相信它的起源是因为在剧场里,演员经常会通过剧院的后台门(也叫做"leg")上下台,所以"break a leg"意味着演员要越过这个界限,进入舞台并且获得成功。
3. "Go the extra mile" (额外努力) - 这个习语是指超出预期或通常要求的努力。
它的起源来自于基督教圣经中的一句话,讲述耶稣的教诲,要求人们不仅要走一英里,还要再走一英里,表示要超越常规努力。
4. "Spill the beans" (泄露秘密) - 这个习语指的是意外或故意泄露了秘密。
据说这个习语的起源来自于古希腊的一种投票方式,使用豆子投票。
当时,如果有人想要改变选举的结果,就会故意泄露或偷走已经投入盒子中的豆子。
5. "Bite the bullet" (咬紧牙关) - 这个习语意味着坚定面对困难或痛苦的任务。
据说这个习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争时期,当医生给伤员进行手术时,他们会让患者咬住金属子弹以减轻痛苦。
6. "The ball is in your court" (轮到你了) - 这个习语意味着轮到某人做出决定或采取行动。
在网球比赛中,球只有在另一个选手击球之后才会进入对方的场地,所以球在你的场地上意味着轮到你了。
7.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行动胜于言辞) - 这个习语强调行动比言辞更有力量。
西方文化中非常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承诺。
Sandwich generation指的是那些“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下一代的人”。
他们像夹在三明治中的肉一样,夹在老一代和下一代中间,经济负担比较重。
例句:Older people tend to live longer these days. And if they don’t have pension large enough to live on, this means their children in the sandwich generation have to bear the financial burden longer.Cut off one’s nose to spite one’s face把鼻子割下来跟自己赌气,该成语常用来说“为了泄愤或害人,反而害了自己”.例句:if you resign yourself to inconveniencing your boss, you will be cutting off your nose to spite your face.假如你老是给老板惹麻烦,那受害人显然是你自己了。
Be all thumbs我们在系领带以及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需要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等协调才能完成。
试想一下,如果某人的双手手指都是拇指,其笨拙的样子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这个习语是指人天生动作不灵活,或由于紧张而笨手笨脚的样子。
例句:When tom first drove a car, he was all thumbs because of his nervousness.汤姆第一次开车时,紧张得手脚都不听使唤了。
Up to the nines中国人常常用“三”表示多,例如“三人成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而对信奉上帝、耶稣、圣灵三位一体(trinity)的西方人来说,“三”则往往有完美的涵义,三个三当然更是完美得无以复加了。
所以,up to the nines对英国人来说就是“十全十美”、“至高无上”的意思。
浅谈英语习语的来源-2019年教育文档浅谈英语习语的来源A Brief Study of English idiomsLI Yu - mei(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Eastern Petroleum, Daqing 163318, China): Language is an instrument of communication,which is used to express thoughts and to transfer emotions. Idioms, as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culture to some extent. Therefore, for language learners, study of English idiom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can deepen our comprehension of the given culture, and help us to accumulate information conducive to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and promote our competence in English communication.1、引言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交际工具。
习语作为随语言发展变化而产生的精华,是词汇中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因此其发展和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
英语是世界上词汇最为丰富的语言之一,其语言中的词汇与其文化息息相关。
英语习语形式简洁,语义精辟,渗透着浓郁的西方文化气息,交织着其它文化的影响,展示出其语言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英语习语的文化渊源举偶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表达方式,是人类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
它比较集中地反映出语言的修辞手段和表现手法。
习语的背后常有故事。
比如,汉语有句习语,称“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习语背后就有一个精彩故事。
南宋时,杭州城里的刘君将银子埋在屋外空地边上,刘君担心别人会偷这三百两银子,他就在埋银子的地上写了个字条:“此地无银三百两。
”邻人王二看见字条,轻易地偷走了这三百两银子。
王二也没有忘记写了字条放在刘君的字条旁边:隔壁王二不曾偷。
同样,英语习语的背后,也同样存在形形色色的背景故事。
现择其精彩者,介绍如下。
标签:英语习语;文化渊源1.a skeleton in the closet/cupboard(家丑)该习语的字面意义是“壁橱里的枯骨”。
关于它的来源,至少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它来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1799—1850年)写的一个古老的故事:有个男人怀疑他的妻子另有所爱。
一次,他外出后中途突然返家。
他妻子听到脚步声,急忙把情人藏在壁橱里。
丈夫一进屋就问妻子壁橱里是否有人,他妻子坚决否认。
于是,她丈夫就在壁橱前筑起了一堵坚固的墙。
他妻子明知自已的情人再也不能活着出来了,但她却一直不肯改口认错。
结果那个壁橱里藏的人就变成一副枯骨了。
另一种说法认为它出自一个故事:有位老婆婆抱怨自己生活很痛苦,羡慕她邻居的一位妇女生活很愉快。
一天,这位妇女带她去看一个壁橱,壁橱里面装有一副枯骨。
这位妇女说“我本来不想把自己的苦恼告诉别人。
这副枯骨是我过去的情人。
我丈夫强迫我每天晚上吻这枯骨,你说我能愉快吗?”后来,由此产生的习语a skeleton in the closet/cupboard用来比喻”家丑”(a hidden domestic trouble)、“家庭的隐忧”(a shameful secret of a family)。
此习语也可写成family skeleton,泛指某个家庭有说不出口的丑事。
英汉习语的来源对比及其翻译策略
英汉习语的来源对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间故事和寓言
英汉习语中许多都来自于民间故事和寓言。
英语中的习语"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和汉语中的习语"一石二鸟",都源自于同一寓言故事,即猎人用一箭射中两只鸟。
这种源自民间故事的习语,在两种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背后的含义和寓意是相同的。
2.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
英汉习语中的许多都与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有关。
英语中的习语"to take the bull by the horns"(勇敢面对困难)源自于西班牙斗牛,而汉语中的习语"勇敢面对困难"可能会用类似的话语表达。
这种基于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的习语,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形式可能有所差异,但传达的意义是相通的。
在翻译英汉习语时,需要注意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以尽量准确地传达习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1.直译法
直译法是将英语习语直接翻译成相应的汉语习语。
这种方法适用于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相似意义的习语。
英语中的习语"to break the ice"(打破沉默)可以直接翻译成汉语中的习语"打破沙锅问到底"。
了解英汉习语的来源对比及其翻译策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习语,并准确地进行英汉习语的翻译。
这也对于促进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英语习语的文化来源如皋中学高二〈9〉班吴雨逍学科:英语指导老师:胡晓燕一、引言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
语言是人在劳动中创造的,习语是语言特征的集中反映,它来自普通百姓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经历,是语言的精华、语言的缩影;语言是一个任意的符号系统,习语是人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语言是以交际为目的的,习语的起源就是在口头交际中使用最频繁的俚语和俗语;语言是人类智慧的表现,习语比较集中地反映出语言的修辞手段和表现手法(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文学巨匠的精彩词句);语言是为人类各种活动服务的,而习语恰好生动地反映出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广义的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
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正如习语中的文化美哲学教授H.P.Grice在他的Meaning一书中把话语的意义分为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两种。
话语的非自然意义指人们意欲表达的意义,即在特定的场合下表达出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
由此出发,本文接下来将探讨习语的各种文化来源及其背后的含义。
二、习语的来源英美国家是以基督教文化、希伯来文化为基础背景文化的国家,在这样的文化背景条件下生成的习语在很大程度上也富含有浓郁的宗教色彩,追其根源看它主要来源于:《圣经》故事、文学名著、社会历史、宗教哲学、思想观念等等。
习语之所以难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本身具有浓郁的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色彩。
透过习语的来源与出处来认识和学习习语是突破习语学习的关键所在。
1、习语与《圣经》《圣经》在西方世界家喻户晓,是英语国家文化源头之一,对西方人的思想和文化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圣经》中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形成了大量的习语,丰富了英语的口头和书面表达。
现略举几则较为常用的,展现《圣经》习语的通俗性和表现力。
英语习语的语⾔源流论述2019-07-29(1“)拉丁语——凯尔特语——英语”途径的可能性我们之所以考虑到“拉丁语——凯尔特语——英语”途径,是因为罗马⼈即“罗马征服者”讲的是拉丁语,⽽不列颠这块⼟地上的被占领者凯尔特⼈将的是凯尔特语,“罗马征服者”离开后的不列颠这块⼟地上的⼈们使⽤的是英语。
要探讨这些与“罗马”⽂化有关的习语是否通过“拉丁语——凯尔特语——英语”途径来影响英语,就必须探究两个问题。
⼀,拉丁语是否影响过凯尔特语?⼆,凯尔特语是否与英语有渊源关系?凯尔特语是否影响过英语?⾸先,我们来讨论第⼀个问题。
罗马征服者使⽤的语⾔是拉丁语,被征服者凯尔特⼈使⽤的是凯尔特语。
“罗马⼈占领了不列颠之后,拉丁语也在英国使⽤开来。
”(AnneCurzan&MichaelAdams,2006:440)虽然罗马占领期间,“不列颠的凯尔特居民中的罗马化相当⼴泛,但是拉丁语未能取代凯尔特语。
因此,拉丁语⼝语与古英语直接接触的唯⼀机缘未能实现。
”(见《英语简史》(兰登书屋维伯⼤学英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7:8)所以,拉丁语对凯尔特语影响甚微。
现在,让我们讨论第⼆个问题。
由于凯尔特⼈被罗马占领者赶往西部和北部,虽然在Dorset地区东北部的⼀些地名就是⽤凯尔特语命名,⽽且⾄今保留在英语中(Zachrisson1927:55),但是,就仅此⽽也。
由于凯尔特语对古英语的影响较⼩(AnneCurzan&MichaelAdams,2006:440),因此,凯尔特语对英语的影响甚微。
从整体上来看,“拉丁语——凯尔特语——英语”途径只是体现在⼀些为数不多的词汇上。
正如AnneCurzan&MichaelAdam(s2006:441)所指出“,只有很少的拉丁语词汇通过凯尔特语进⼊英语,最明显的是⼀些⾄今还幸存的地名。
”如,凯尔特语中的ceaster来⾃拉丁语中表⽰“营地”castra,它在英语的⼀些地名中还保留着,如Lancaster、Worcester、Chester、Manchester、Gloucester等地名。
浅谈英语中的习语摘要:英语习语是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人们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提炼出来的含有特殊意义的固定词语组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从英语习语的来源,习语的特点,习语的分类以及其文化内涵方面来浅谈一下英语中的习语。
关键词:习语,来源,特点,分类英语习语是英语中使用最普遍、表达力最强、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部分,它是人们从口头和著作中提炼出来,是英语语言的精粹。
英语习语广义上是指一种民族语言中所有的习惯用法和特殊表达方式;狭义上是指英语中长期习用的,表达完整意义的,结构定型的固定组成短句。
一.英语习语的来源(1)源于历史故事或历史事件。
如:“Burn one’s boats ”,此习语中的“bridges”被美国人使用,原意是指古罗马朱力斯·凯撒大军船越过Rubicon后就把船烧了,以此来告诉士兵后路已断,只有前进,与汉语中的破釜沉舟意义很相近。
(2)源于《圣经》或神话故事英美等国家人民主要信奉基督教,相信上帝。
作为他们信奉的宗教经典,《圣经》在其宗教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圣经》中有很多关于耶稣,撒旦以及一些发人深省的故事,因受到英美国家人民的喜爱而广为流传,成为大量英语习语的来源。
如:“Achilles'heel” (惟一致命的弱点), “meet one's waterloo ”(一败涂地), “a Pandora’s box”[4](P109) (潘多拉之盒,即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 “Sphinx's riddle”(斯芬克司之谜, 比喻难解之谜) , “As wise as Solomon” (像所罗门一样聪明, 比喻非常富有智慧等)。
还有一些习语源于神话故事或传说,如:“to act the part of a Trojan Horse”这句习语的“Trojan Horse”即出自于希腊神话,古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久攻不下,于是留下一个内藏有士兵的木马,木马被特洛伊人当做战利品拉入城内,深夜希腊人与木马内士兵里应外合,打下了特洛伊城。
4.复活节 除了圣诞节,复活节要算基督教最重要的节⽇了。
可是,不少基督徒恐怕想不到英⽂Easter(复活节)这个字,以及复活节必备的彩蛋,原来都带有强烈的异教⾊彩。
按Easter本来是庆祝春回⼤地⼀切恢复⽣机的节⽇。
古时巴⽐伦的爱情、⽣育和战争⼥神Ishtar,就是这个春节的主⾓.Ishtar后来变成了西欧的黎明和春天⼥神Eastre︰两个名字相似的读⾳就是证据.Eastre有「东⽅(east)」的含义,因为太阳是从东⽅升起的。
复活蛋之所以⾊彩缤纷,就是象征黎明时天空的云霞.崇拜Eastre的传统,现在竟然纳⼊了⼒斥异教的基督教⾥,可以算是异数了。
和其他节⽇⼀样,跟Easter连⽤的介系词是at,例如︰He will start his journey at Easter(他会在复活节起程. 5.upper hand 「⾃⼩神通⼿段⾼,随风变化逞英豪……」这是孙悟空在妖怪⾯前爱说的话。
「⼿段」就是「本领」的意思.英国⼈说本领胜过⼈家,也会⽤⼿来做⽐输︰get/have the upper hand即是「压倒⼈家」了。
按upper hand直译是「⾼⼀点的⼿」。
这成语是怎么来的呢?历来众说纷纭,最简单明⽩的⼀个说法是︰在扳腕⼦(arm-wrestling,⼴东⼈称为「拗⼿⽠」)⽐赛⾥,双⽅⾯对⾯把⼿放在桌⼦上,彼此握着⼿,努⼒把对⽅⼿腕压倒桌⾯,获胜⼀⽅的⼿⾃然是在对⽅之上.所以get the upper hand就是「占了上风」或「胜过某某」的意思了,例如:After much scheming and lobbying,he got the upper hand over his opponent(他费了不少机⼼,四处争取⽀持,终于占了对⼿的上风)。
6.box and cox 杜甫说︰「⼈⽣不相见,动(往往)如参与商」」参星⾣时(下午五时⾄七时)出于西⽅,商星卯时(上午五时⾄七时)出于东⽅,向来都是此出彼隐轮流上天盘桓的.房东们最希望的就是房客都像参、商⼆星那样「不相见」。
习语来源(Idioms origin)英语习语的起源(2011-07-14 16:15:46)转载▼标签:杂谈摘要语言在文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维系、传递和反映文化的方式。
就文化而言,它显示了不同国家的民族特征。
因此,文化和语言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众所周知,习语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显示了一个国家丰富的文化、风俗和生活方式。
因此,研究英语习语的来源,对于我们学习习语、学习民族文化、提高语言技能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成语;文化;历史;地理条件;风俗习惯;宗教;文学作品;娱乐。
Ⅰ简介与其他语言成分相比,习语是一种典型的语言。
它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Webster的新的美国语言的词典,第二版提供了一个习语定义为“公认的短语,建筑,或违背了语言的常规模式或具有不同于语言或有不同从字面的意思意思的表达”。
根据最新的Webster的新世界大学词典,第三版,“成语是一个短语,结构或表达,是公认的一个单位在一个给定的语言的使用,也不同于通常的句法模式或具有一种意义,不同于其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的字面意义。
”一般来说,成语有短语和短句,这是问题的特有的语言和装载的本土文化和思想。
除了定义外,习语还包括谚语、格言和名言,甚至俚语。
成语的特点与各种来源有关。
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都有许多成语涉及到不同的环境,有些成语是从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
此外,生活习惯也反映出来。
因此,掌握好成语将有助于我们学好英语。
例如,在日常交际中,我们通常不知道为什么霍布森的“选择”意味着没有任何选择,“攀比”是指追求时尚。
此外,英语习语是语言中优美的一部分。
它们通常是隐喻性的,而不是字面意义的。
所以说“下倾盆大雨”并不意味着猫狗会被雨淋。
相反,它的意思是“雨下得很大”。
因此,从西方文化中触及成语的起源是十分必要的。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习语的比喻意义,而且有助于增强语言的力量和生动性。
如果我们追溯英语习语的起源,我们会发现它来自六个来源。
浅论英语习语及其翻译英语习语是英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形象性, 在表达上有其特有的作用。
其翻译的优劣直接影响译文的效果。
由于英、汉是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所以在对习语的理解和翻译时会存在许多问题,只有充分了解了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点才能尽可能忠实地表达出原文的思想内容。
一、英语习语的来由在英语习语的翻译过程中,一定要通过英美国家思想观念,风俗人情,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来把握英语习语的出处和渊源。
众所周知,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足以基督教文化为主要背景。
因此英语习语在很大程度上也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概括来说,英语习语的来源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故事,神话故事这些故事是人们在不发达的原始社会中对大自然的恐惧,敬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望。
因此这些故事情节基本都是虚构的,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人文底蕴,丰富的民问传说而闻名于世英文习语中很大一部分也来源于此。
其巾最著名的莫过于“斯芬克斯之谜”了。
斯芬克斯最早来源于古埃及神话,是一个有翅膀的怪物,代表着“高贵”和“仁慈”。
传说巾斯芬克斯会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用缪斯所传授的谜语来询问询问过往的路人,猜不中就会被它吃掉。
这个谜语就是“什么动物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只有俄狄浦斯猜中了正确答案,谜底为“人”。
斯芬克斯羞愧万分,并最终被俄狄浦斯杀死。
后来,“斯芬克斯之谜”就常用来形容神秘,难以理解的难题。
(二)宗教信仰英美等国家人民主要信奉基督教,相信上帝。
作为他们信奉的宗教经典,《圣经》在其宗教生活巾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圣经》中有很多关于耶稣,撒旦以及一些发人深省的故事,因受到英美国家人民的喜爱而广为流传,成为大量英语习语的来源。
如: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此典故出现在《申命记》第32章“He kept him as the apple of his eye.”(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孔)。
英语习语的探源之浅见世界上凡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都包含大量的习语(idiom)。
习语是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提炼出来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中的核心和精华。
没有习语,语言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枯燥乏味。
能恰当地使用习语纯熟而流利,就能使语言锦上添花,使我们的语言变得更加优美。
Idiom是一种横越语法和词汇之上的表现物。
常常是通过口语的形式或扩展开来的。
习语的使用十分广泛,以至于人们常说,掌握了英语中的idiom就抓住了英语语言的精髓。
一、习语的来源和民族形成1、习语的来源英语中的大多数习语来源于一般的卑俗职业,或广泛流行的体育或竞赛,或日常生活中不断传来耳中的禽兽;植物,鱼类,身体各部或衣着或其它生活中各种常见的事情。
此外,圣经,古典文学及众人皆知而广泛流传的神话都是习语的出处和来源。
史密斯在谈到英语习语时说:“……我们的喻义短语和习语大部分都产生于人民大众,都来自一般民众的职业和爱好。
习语的分行与造词一样,主要是靠非知识分子阶层。
我们最好的习语和最好的词一样,不是产生于图书馆,华丽的戏院…。
”海上的水手,森林中的守猎者、田间的农民、手工作坊里的工人、家庭主妇、厨子等,他们从事于自己的专业活动和生产劳动时,往往需要一种短小精悍的词句来表达与他们工作有关的思想。
使在眼前熟悉的事物中配搭出一些传神的词句,并创造出一些生动活泼、耐人寻味的比喻。
这些动人的词句和比喻很能激发同伴的想象力,为众人所爱好,逐渐在他们从事的活动中传开,同时也在类似的情境中被使用,久而久之,经过千锤百炼,便成为脍炙人口的定型的习语,成为英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起源于“海上生活”:英国是一岛国,英国人民喜欢海洋,因此,有很大一部分英语习语来源于航海事业。
这些习语起先只是水手们的术语,因表达力强,历来被陆上的人们采用,成为家喻户晓的习语。
1.2 起源于各类动物:如:give somebody a leg1.3起源于“宗教”:如:a lion in the way1.4起源于神话、寓言:如:apple of discord除上述外,还有起源于“商业买卖”、家庭生活、竞赛或胜负等。
四十个英语习语典故来源1.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此语源自<<伊索寓言>>,直译为“披着羊皮的狼”,也可表示这些意义“伪装成朋友的敌人;貌善心毒的人,伪君子”等. 该成语涉及这样一则故事:一只狼披着羊皮混到羊群里去了,欺骗了羊羔,并把羊羔吃了.又见<<新约.马太福音>>第七章有如此一说: “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 里面却是残暴的狼.”例句:Mrs Martin trusted the lawyer until she realized that he was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马丁太来很信任那个律师,后来才认清他是个披着羊皮的狼。
Mr Black was fooled by the salesman’s manner until he showed that he was really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by selling Mr Black a car that was falling apart. 布莱克先生被推销员愚弄了,后来才发现原来推销员貌善心毒的人。
他卖给布莱克先生的是一辆要垮的小汽车。
2. a dog in the manger此成语源自<<伊索寓言>>,含贬义.该成语涉及这则故事:一只狗躺在马槽里,马或牛来吃食时,它却不让,但狗自己又不能吃.LDC认为该成语指“自己不能享用又不让别人享用的人”. 我们一般选择此译法: “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
例句:I’d like to ask you to consider it again and not to be a dog in the manger . 我劝你还是再考虑考虑,不要干那既损人又不利己的事。
3. 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此语与法国谚语“运水入河”相当,可译为“多此一举”.纽卡斯尔(Newcastle)是英国的产煤基地.例句:It would be like carrying coals to Newcastle if another bank opened in this street ; there are three here now .如果再在这条街上开一家银行,那可真是多此一举,因为这条街目前已经有三家银行了。
Sandwich generation指的是那些“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下一代的人”。
他们像夹在三明治中的肉一样,夹在老一代和下一代中间,经济负担比较重。
例句:Older people tend to live longer these days. And if they don’t have pension large enough to live on, this means their children in the sandwich generation have to bear the financial burden longer.Cut off one’s nose to spite one’s face把鼻子割下来跟自己赌气,该成语常用来说“为了泄愤或害人,反而害了自己”.例句:if you resign yourself to inconveniencing your boss, you will be cutting off your nose to spite your face.假如你老是给老板惹麻烦,那受害人显然是你自己了。
Be all thumbs我们在系领带以及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需要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等协调才能完成。
试想一下,如果某人的双手手指都是拇指,其笨拙的样子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这个习语是指人天生动作不灵活,或由于紧张而笨手笨脚的样子。
例句:When tom first drove a car, he was all thumbs because of his nervousness.汤姆第一次开车时,紧张得手脚都不听使唤了。
Up to the nines中国人常常用“三”表示多,例如“三人成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而对信奉上帝、耶稣、圣灵三位一体(trinity)的西方人来说,“三”则往往有完美的涵义,三个三当然更是完美得无以复加了。
所以,up to the nines对英国人来说就是“十全十美”、“至高无上”的意思。
若up to the nines 与dress连用,则指“盛装”。
例句:he was all dressed up to the nines for the interview.他要参加面试,穿得西装笔挺。
Nothing like leather我国有句俗语“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英文中对应的说法是(there is ) nothing like leather.据说,从前有一个市镇遭敌人围攻,议会召集居民商量对策。
石匠提议巩固石墙御敌,造船匠提议用木头筑墙,最后,制革匠站起来说:there is nothing like leather.后来,人们就用这句话嘲讽那些自夸自赞的人了。
例句:He is convinced that his poem will win the award. There is nothing like leather, you know.只有自己的东西才算好!Have a chip on one’s shoulderChip的意思是“木板”,have a chip on one’s shoulder源于儿童游戏。
如果一方的孩子要当首领,他放一块木板在自己的肩上,问对方的孩子敢不敢把木板打掉。
如果有人挑战,那么两个人就要决出输赢。
此语由此转喻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与汉语的“叫板”近似,此外还又“不满”、和“对抗”的意思。
例句:He is not popular among his peers. He always seems to have a chip on his shoulder.他在同学中人缘不怎么好。
他好像总要跟别人叫板。
Have a long nose英语的传说却认为长长鼻子和人的嫉妒心理有关,所以用have a long nose来比喻那些好胜心强,爱嫉妒他人的人。
例句:she is often criticized for having a long nose.她常因爱嫉妒而经常遭到批评。
Canned laughter电视台播放谐趣节目时,经常插入事先录好的笑声。
由于录好了音的笑声播出来总是千篇一律的,就像罐头食品吃起来总是同一个味儿一样,所以美国人将这种笑声称作罐头笑声。
例句I hate television programs broadcast with canned laughter.Have the ball at one’s feet此语出自足球用语,原指一个足球运动员已经控制了球,随时可以射门得分,现用来表示“大有成功的机会”、“稳操胜券”例句:You have the ball at your feet, don’t miss the chance.Bite the bullet这个短语的起源跟外科手术有关,在麻醉药品尚未出现的年代,医生在为病人手术的时候,就会递给他们一些东西(如皮带,在战场上就是子弹了),让其咬住来缓解和忍受疼痛。
现在,这一成语表示鼓起勇气、咬紧牙关或下定决心,去做一件自己感到很困难的事情。
例句:Don’t be so shy, just bite the bullet and take the initiative in making new friends.别那么害羞,鼓起勇气来,去主动结交新朋友。
A cat’s paw这则短语源自伊索寓言。
有一只狡猾的猴子想吃火中的栗子,却怕烫到自己,就哄骗单纯的猫从火中取出栗子,并答应取出后二人平分。
结果猫把栗子取出后,爪子却被烫得稀烂,当转身想分栗子的时候,栗子已经被猴子吃了个精光,因此该习语便用来比喻“成为他人工具者”或“被人利用或愚弄者”。
例句:You have been used as a cat’s paw by that woman; she only wanted you to help her get into local society.Mickey Finn该词指的是那类蒙汗药和麻醉药。
这个俚语的来历有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认为来源于19世纪一个叫米基。
芬恩的人。
他在纽约开了酒店,为了应付闹事的小流氓,偷偷在他们酒里加点泻药。
这些人喝了就不赶自走。
如今,人们用这个俚语指“暗中掺了麻醉药、泻药等的饮料”M、F也可小写。
例句:She passed out soon after drinking the Mickey Finn Tim gave her.她喝了汤姆给她那杯下了药的酒之后,不久就晕倒了。
A fifth wheel汽车有4个轮子,这“第5个轮子”原意是“备用轮”因为用到的机会少而演变为“多余的人、不必要的东西”。
例句:All the girls and boys were dancing at the party while I sat at a table alone, feeling like a fifth wheel.Touch all bases此语跟棒球有关,棒球场设有4个垒bases,一垒first base,二垒,三垒和本垒home base.球员击球之后,必须跑遍相隔颇远的一,二,三垒,而且他的脚或其他部位必须触及每一个base,才能得分。
现在人们就常常用该语来比喻全面讨论某个问题。
例句:They touched all bases in their negotiation for a pay rise.他们的加薪谈判触及了问题的各个方面。
Iceberg原意是“冰山”,三十,在当英语习语用时,则指一个人很“冷漠无情”,缺乏正常人的热情,就像“冰山”一样。
例句:We thought our neighbor next door was a real iceberg, cold and aloof to us all. But at his daughter’s wedding, he worea big smile and was so friendly I couldn’t believe he was the same man.Snowball雪球是它的原意。
由于雪球总是越滚越大,所以snowball也可以当动词,形容某一样东西(如计划、问题等)迅速增大,像滚雪球那样。
例句:The latest polls show that public opinion is starting to snowball in favor of our opponent. We need to find some more good things to say about our candidate and find them quick.最近民意调查显示,选民越来越倾向于我们的对手了。
我们必须再找些有利于我们候选人的事情来加以宣扬,而且要尽快行动。
Lip-service中国人说“口惠而实不至”,英语中称为lip-service.该词源自17世纪,本来指那些上教堂做礼拜(attend service)的人,祈祷时只动嘴唇,机械地背诵祷文,完全不思考祷文含义。
后来,人们就用lip-service一词来说毫无诚意的口惠,往往和pay这个动词连用。
例句:she’s very good at paying lip service.她很会讲一些言不由衷的好听话。
from the lips outward 不假思索地;敷衍地。
A Penelope’s web指永远做不完的“工作”或“缓兵之计”例句:Mr. Jones made a long speech at the meeting. Everyone thought it was a Penelope’s web.大家都认为这是在故意拖延时间。
十二生肖What animal sign were you born under? /What’s your animal sign? 你属什么?!I was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ox. / Mine is the ox..我属牛!Rat ox tiger rabbit dragon snake horse monkey rooster dog pigFace the music这个习语据说跟军队有关。
以前美军中如果要开除一个士兵,那么这个士兵就要面临在大伙面前被数落罪状的难堪情景,而没念一条罪状就会响起一阵军乐。
后来这个习语用语日常生活中,表示“倾听责备和批评”和“承担责任”的意思。
例句:It’s your mistake. Now face the music.现在该去承担责任了。
A dog in the manger狗占马槽常用来讽刺那些占据某个职位或某些物质却不做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