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病综合症
- 格式:docx
- 大小:21.35 KB
- 文档页数:3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原发性肾病综合症你知道症状有哪些吗?
导语:肾病综合征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种分类,两种类型的肾病综合征在症状上有比较大的区别,如果是原发性的话,患者会出现水肿、尿蛋白流失、低
肾病综合征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种分类,两种类型的肾病综合征在症状上有比较大的区别,如果是原发性的话,患者会出现水肿、尿蛋白流失、低蛋白血症等症状。
1、高度水肿。
不同类型的肾病综合症病人,肾炎肾病综合症、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等等,几乎所有肾病综合症病人都可在临床上出现程度不同的浮肿,水肿以面部、下肢、阴囊部最明显。
肾病综合症病人身体水肿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或一直伴随疾病时肿时消。
当病人遭遇感染(特别是链球菌感染)后,浮肿常使复发或加重,甚至可出现氮质血症。
2、大量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症状的出现是诊断肾病综合症的可靠指标之一。
3、高脂血症。
肾病综合症病人脂类代谢异常,导致病人血浆中几乎各种脂蛋白成分均增加,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4、低蛋白血症。
肾病综合症病人体内丢失大量白蛋白,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多在30g/L以下,此时很容易发生低蛋白血症。
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症状:
1、因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而导致的泡沫尿,小便时可发现出现较多泡沫,眼睑及阴囊等皮肤松弛处出现水肿。
2、其他早期信号包括厌食,身体不适,眼睑浮肿,视网膜病变,腹痛和肌肉消耗。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肾病综合征病例总结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肾小球滤过膜破坏为主要特征的肾脏疾病。
在临床上常见的肾病综合征包括:
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这是指肾小球疾病直接导致肾病综合征的情况,如膜性肾病、微小病变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
2.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这是指其他疾病引起的肾小球损伤,进而导致肾病综合征的情况。
常见的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艾滋病、药物反应等。
3. 遗传性肾病综合征:这是指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肾小球疾病,如Alport综合征和蝴蝶样肾病。
病例1:一名45岁男性患者出现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经尿常规、血生化和肾穿刺活检发现肾小球滤过膜破坏,诊断为原发性膜性肾病。
病例2:一名35岁女性患者有多年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史,出现顽固性蛋白尿和进行性肾功能损害,经肾穿刺活检发现典型的系膜增生性肾炎改变,诊断为继发性系膜增生性肾病综合征。
病例3:一名10岁男童出现血尿,家族中有多人患有耳聋和近视,经肾穿刺活检发现肾小球基底膜病变和耳部检查发现内耳病变,诊断为遗传性Alport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通常包括控制基础疾病进展、降低蛋白尿、控制高血压和维持营养支持等。
对于一些进展迅速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或肾脏移植来改善预后。
然而,每个病例的治疗方案都需要个体化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治疗方案。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一)病因1.原发性原发于肾脏本身的肾小球疾病,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肾小球肾病都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发生肾病综合征。
病理上以微小病变、系膜增殖性肾炎、膜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为多见。
2.继发性即继发于全身性或其他系统疾病,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过敏性紫癜、乙肝相关性肾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淀粉样变、结节病及其他病原菌感染等。
3.先天性疾病如芬兰型遗传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Alport综合征等。
(二)发病机制各种病理类型的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下而就常见的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做一简述。
1.微小病变一般认为该病理类型多为细胞免疫异常所致肾小球足细胞的足突融合、与基底膜分离等,并且所带负电荷减少所致,也有认为是由于某种物质中和了肾小球所带的负电荷。
使肾小球的电荷屏障作用下降,肾小球滤过大量以白蛋白为主的蛋白质,形成蛋白尿。
2.系膜增生性肾炎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并在血液中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然后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或在肾小球内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中性粒细胞、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等,导致肾小球损伤。
3.膜性肾病外源性抗原种植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上皮细胞下(足突细胞与基底膜之间)或肾小球上皮细胞糖蛋白抗原(如GP330)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在上皮细胞下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主要是激活补体形成攻膜复合物导致基底膜和上皮细胞损伤。
4.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开始阶段可能为免疫反应所致,或其他病理类型转换而来,形成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后主要是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异常、脂质代谢异常、细胞因子及血小板作用等进一步加重肾小球损伤。
总之,各种肾小球疾病均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机械和电荷屏障)的损伤,血浆中的蛋白质滤过增多,超过肾小管重吸收或肾小管根本不能重吸收的蛋白质出现在尿中,形成蛋白尿。
由于大量白蛋白经尿中丢失及肾小管对重吸收的白蛋白分解可导致低白蛋白血症。
肾病综合征护理教育论文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组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其四大特征是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血脂血症。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发病率在儿童中较高。
肾病综合征可以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教育也需要因病因而异。
本文将从护理的角度出发,探讨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教育。
一、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教育1. 病情和病因教育对于不同类型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其病因和临床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护理教育时,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对于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等病因不同的肾病,需要告知患者其病因、病程和可能的并发症等情况,以便患者能够加强自我管理,调整饮食、保持身体健康等方面。
2. 饮食教育饮食控制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饮食方面的调整。
一般来说,患者需要限制摄入高蛋白、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全麦制品等富含营养的食物的摄入。
患者还需要避免食用过咸、过甜和油腻的食物,同时保持适量的饮水。
3. 适当的运动和休息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身体状况较弱,需要适当的运动和休息。
适当的运动可帮助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代谢能力,增加体力和耐力,从而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但是,患者需要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运动,避免对健康造成伤害。
患者还需要注意充足的休息时间,保证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4. 用药指导药物治疗是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用药合理、规范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一般来说,药物治疗需要由专业医生开具处方,并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避免药物过量或误服。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随时向医生汇报药物的使用情况。
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教育1. 病因及病情教育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需要对患者的病史、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指由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组成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许多肾脏病变都能引起,本篇主要指原发性肾病和肾病型慢性肾小球肾炎,前者可能属一种细胞免疫性疾病。
并发症:1.感染2.高凝状态及血栓栓塞3.电解质紊乱4.低血容量休克5.急性肾功能衰竭6。
肾小管功能障碍基本介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即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系指由多种原因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蛋白丢失从而出现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和高胆固醇血症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部分病儿多次反复、病程迁延严重影响小儿健康。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种常见的儿科肾脏疾病,是由于多种病因造成紧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特点是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严重水肿和高胆固醇血症.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单纯性肾病、肾炎性肾病和先天性肾病三种类型。
在5岁以下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型别多为微小病变型,而年长儿的病理类型以非微小病变型(包括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硬化等)居多。
编辑本段流行病学本病在儿童较为常见,国外报道16岁以下人口年发生率约为1/5万,累积发生率为8/5万中国各地区协作调查统计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约占儿科泌尿系统住院病人的21%(1982)和31%(1992),其中病程1年内的初发者占58。
9%说明每年有相当多的新发病例是儿科最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且因本病住院的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编辑本段疾病病因葡萄球菌肾病综合征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先天性三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占90%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以上,其次为各种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极为罕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不清楚,其发病往往因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等而触发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则主要有感染药物、中毒等或继发于肿瘤、遗传及代谢疾病以及全身性系统性疾病之后。
肾病综合症考试要点肾病综合症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以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以及肾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肾脏疾病。
肾病综合症考试要点如下:1. 病因分类:肾病综合症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是指肾脏本身的疾病,如膜性肾病、微小病变性肾病等;继发性肾病综合症是指其他器官系统疾病导致的肾损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
2. 临床表现:肾病综合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异常。
蛋白尿是指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常为全身性水肿的早期和重要标志;水肿是指全身组织间隙液体潴留,常出现于面部、下肢等处;高血压是由肾脏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异常反应所致;肾功能异常可以表现为肌酐和尿素氮升高等。
3. 辅助检查:对肾病综合症的辅助检查主要包括尿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免疫学检查和肾脏影像学检查等。
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蛋白尿、红细胞和白细胞等异常;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和尿肌酐清除率等指标;免疫学检查可以检测肾小球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等;肾脏影像学检查可以包括超声、CT和MRI等。
4. 治疗原则:对肾病综合症的治疗应根据具体的疾病病因和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般包括对原发病的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和肾脏保护治疗等。
对原发病的治疗可以采用抗炎、免疫抑制和糖尿病控制等方法;对症支持治疗可以包括卧床休息、限盐饮食和利尿剂等;肾脏保护治疗可以包括血压控制、血糖控制和蛋白质摄入限制等。
5. 随访和预后:对于患有肾病综合症的患者,需要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
复查的指标包括尿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等。
预后的判断与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等因素相关,以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和诊断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见于1- 5岁的小儿,男孩明显多于女孩。
起病可急可缓,发病前可有发热、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等为诱因。
临床症状有高度浮肿、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
肾炎性肾病患儿可有血尿和/或高血压等。
\r
\r
由于血浆中大量蛋白的丢失,肾病病儿最突出的症状是全身明显浮肿,严重浮肿的孩子还可出现腹水,男孩阴茎可肿得变形弯曲,阴囊肿胀成球状;女孩的阴唇肿得皮肤发亮。
肾病的浮肿和急性肾炎不一样,患肾病的孩子一般皮肤水肿松软,用指压可有凹陷;患肾炎的孩子则浮肿较硬,用指压不出凹陷。
\r
\r
由于本病有脂肪代谢的紊乱,化验检查病儿血中胆固醇、甘油三脂等会增高。
除此之外,由于肾病综合征是慢性病,长期大量的血浆蛋白的丢失,还可以引起病儿营养不良
和营养不良性
贫血
,使得孩子皮肤干燥、头发稀黄,既不爱吃、也不爱动,整日无精打采,即使再好的玩具和动画片也引不起孩子的兴趣。
长期疾病的折磨,还使孩子抗病能力减低,常常合并细菌和病毒的感染。
因为长期服用激素,病儿可出现高血压和低血钙,如有腹泻时病儿血容量不足,种种原因使病儿还会出现头痛、
呕吐
甚至于抽风、休克等合并症。
\r
\r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
临床表现
肾病综合征多急性起病。
1.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
2、水肿最常见症状,且较重,水肿部位随体位移动,晨起眼睑、头枕、腰骶部为重,起床后以下肢为主,呈可凹性,常见腹水、胸水。
水肿重时常伴尿少。
3、高脂血压及其他面色苍白、乏力,体位变动时易发生晕厥,与血容量不足、低血压有关。
4.并发症
(1)感染:为主要并发症,常见上呼吸道、泌尿系统、皮肤感染及腹膜炎等。
低蛋白血症或使用大量激素均是易发生感染的
原因。
(2)血栓及栓塞:多见于肾静脉和下肢静脉。
(3) 肾功能不全:有两种类型:少尿型急性肾衰和慢性肾衰。
(4) 其它:动脉粥样硬化:常见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与长期高脂血症有关。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疗方案【概述】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中丢失而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其主要临床特点。
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种类型。
原发性者较为多见;继发性者占10%左右,多见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等疾病。
先天性肾病是指生后3个月内出现的肾病或大量蛋白尿,主要见于因遗传因素导致者基。
本章涉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根据有无血尿,高血压,氮质血症和补体下降在临床上又分为单纯型肾病和肾炎性两型(具体见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本病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一般以学龄前为发病高峰,单纯型较肾炎型发病偏早。
男:女为2~4:1。
水肿常为主诉,轻者仅为晨起眼睑水肿,重者出现全身可凹性水肿,阴囊水肿,并伴有体腔积液即胸水、腹水、心包积液。
由于长期蛋白丢失,患儿可有蛋白质营养不良,出现疲惫、厌食、苍白和精神萎靡等症状。
长期应用激素者还有生长落后。
肾炎型患者可有肉眼血尿、高血压。
虽然肾病综合征本身表现主要为程度不同浮肿,但其常出现以下合并症,需了解合并症各种表现,利于临床早期识别和处理。
(一)感染:是本征最常见的合并症,也是本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是病情反复和/或加重的先导或诱因,并影响皮质激素的疗效。
常见的感染可发生在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皮肤以及腹膜。
病原微生物有细菌(包括结核)、真菌、病毒、支原体和卡氏肺孢子虫等。
腹膜炎常见于有腹水的患儿,致病菌以荚膜菌(如肺炎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多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和腹胀,腹肌紧张和反跳痛可不显著。
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能使感染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如无明显发热,而且感染引起的血白细胞升高也容易与激素引起者相混淆,因此应提高对感染的警惕,定期主动排查。
(二)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原因包括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增加;尿中丢失抗凝血酶III;高脂血症血液粘稠、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增加;感染或血管壁损伤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利尿剂的应用、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激素应用促进高凝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四大特点都有什么
导语:肾病是很复杂的疾病,这样疾病对身体危害比较大,自身患有肾病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不过对肾病治疗上,要先对疾病进行了解,使得疾病治
肾病是很复杂的疾病,这样疾病对身体危害比较大,自身患有肾病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不过对肾病治疗上,要先对疾病进行了解,使得疾病治疗不会选择错误的治疗方式,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四大特点都有什么呢,是很多患者不清楚的,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四大特点:
1.大量蛋白尿:蛋白尿主要成分是白蛋白,也含有其他血浆蛋白成分。
患者蛋白尿每天超过3.5克,可有脂质尿。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蛋白尿会减少;严重低蛋白血症时,尿蛋白排出量可增加,高蛋白饮食会使尿蛋白排出增加。
2.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是指患者血清白蛋白每升低于30克,当患者肝脏合成白蛋白的代偿作用不足以弥补尿蛋白的丢失量时,才会出现低蛋白血症。
3.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与低白蛋白血症有关,患者可呈脂质尿,尿中出现双折光的脂肪体,可能为内含胆固醇的上皮细胞或脂肪体管型。
4.水肿:患者最引人注意的症状是逐渐加重的全身水肿,初始晨起眼睑、面部、踝部可见水肿,随着病情逐渐发展,水肿可波及全身,并出现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纵隔积液、阴囊或阴唇水肿,也可出现肺水肿。
在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四大特点认识后,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时候,都是需要根据患者疾病特征进行,不过对这样疾病治疗的时候,患者也是要注意,对不懂的地方,也是要进行咨询,这样疾病治疗的时候,才会知道该如何做。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第一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概述】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肾小球疾病的一种常见临床类型,以大量蛋白尿(>3.5g/24 小时或50mg/kg/24 小时)、低白蛋白血症(<30g/L)、水肿、高脂血症为特征(参考内科学)。
肾病综合征的分类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之诊断主要依靠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继发性病因常见于感染、药物、过敏、肿瘤、结缔组织疾病、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肾病、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1、症状和体征起病可急骤也可隐匿,患者可有乏力、恶心、腰酸、食欲下降等,部分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除水肿、蛋白尿外,临床还可表现为血尿、高血压及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
其主要症状为水肿,特点是水肿首先出现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如眼睑、颜面等处,然后出现于下肢(常于踝部开始),多为指压凹陷性水肿,严重的可发展至全身,引起胸水、腹水、心包积液。
水肿与体位有明显的关系,如出现一侧下肢与体位无关的固定性水肿,应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但也有部分患者水肿不明显。
2、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1)感染:感染部位多发生在呼吸道、泌尿系统和消化道。
其他如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疱疹病毒等)、真菌的感染机会也明显增多。
在严重肾病综合征伴大量腹水时,易在腹水的基础上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2)血栓栓塞: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甚至严重致死性的并发症之一。
临床上以肾静脉和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部分可呈典型肺梗死表现。
膜性肾病中肾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最高,可达50%以上,其次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3)急性肾衰竭:可发生在肾病综合征的不同阶段,但以疾病初期和肾病未获缓解时的发生率为最高。
合并急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有:①严重血常量不足所致的肾前性氮质血症;②缺血、感染或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③感染、药物及过敏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④高凝所致的急性肾静脉血栓形成;⑤肾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加以蛋白管型阻塞;⑥呈肾病综合征表现的急进性肾炎。
肾虚是肾脏精气阴阳不足所产生的诸如精神疲乏、头晕耳鸣、健忘脱发、腰脊酸痛、遗精阳痿、男子不育、女子不孕、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病证的一个综合概念。
关于肾虚形成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为先天禀赋不足,二为后天因素引起。
肾虚的病因是多方面的,许多因素都可以导致肾虚,具体来说主要有:
1、先天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藏有先天之精,父母精血不足,多导致子女肾虚。
2、情志失调:情志活动(精神状态)必须以内脏精气化为物质基础,所以中国医学很重视“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调和,七情失调、喜怒无常、情志过激、悲伤过度等是造成肾虚的主要因素之一。
3、房劳过度:房事不节,房劳过度则耗伤肾精,肾精流失过多,元阳因之亏损而导致肾虚。
4、久病伤肾:久病不愈,失于调养,损耗精气而导致肾虚,中医有“久病及肾”之说。
5、年老体衰:男女自幼年开始肾逐年充盛,至壮年则达极盛,而到了老年则因肾气衰退呈现衰老。
从肾虚证形成的后天因素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1、竞争残酷,压力过大:现代文明带来的困惑,使多数人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身心俱疲,精力衰退,从而出现失眠、食欲减退、乏力、烦躁、脾气暴躁、神经衰弱等肾虚、脑虚证状。
2、生活无节:吸烟、饮酒、作息没有一定的规律,过度劳累,均会损伤肾脏致使肾虚。
3、纵情色欲:不良习惯,如过度手淫,性生活过频,可直接损伤人体的肾精,造成肾虚。
4、现代污染:环境污染、空气污染、食品污染、核磁辐射、噪音等使许多毒素淤积在人体内,威胁健康。
例如食品污染,食品中的激素样物质、填充剂过多,人们食用后相当于口服了激素,致使人体肾上腺不分泌激素或分泌的少了,时间长了,导致肾上腺这个器官废用,甚至畏缩,所以很多人出现性功能下降、早泄、生殖器短小等。
5、滥用药物:现代人,一有病就用药,很多药物对肾脏有损伤,例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复方新诺明等等,其次,食物中的农药、化肥,可直接损伤人体的肾脏。
再一个错误是:壮阳药物滥用,现代社会上药店里卖壮阳药的很多,
而医生也多采取补肾阳之法,这对人体危害极大,病人不懂,很多医生也不知道壮阳药品的危害,壮阳之药品对人体来说如同对少油之灯,你硬要用火柴点火头,只解一时之快,待油尽,则性功能全无,望大家戒之。
6、肾精自衰:人过中年以后,人体肾精自然衰少,这是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但自衰的早迟程度、快慢,又取决于素体的强弱和平时调摄是否得当,如素体本虚之人,加上烟酒,过度房劳,势必加快肾精自衰的过程。
7、邪毒犯肾:邪毒者,乃湿热疫毒、瘀血湿浊、淋浊结石之类,即现代医学所说的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肾炎、肾结石等可破坏人体的肾脏。
因此,邪毒犯肾也是引起肾虚的重要原因。
8、他病及肾:人体各脏腑之间,不仅在生理上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病理上常相互影响。
当某一脏或某一腑发生病变时,除了表现本脏的证候外,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影响其他脏而出现病证。
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封藏之所,五脏六腑皆赖肾精濡养,同时五脏之病病久必穷及肾脏。
《难经》就明确提到“脾病传肾”、“肺病传肾”的问题。
五脏之中还有肝病传肾、心病传肾的问题。
从肝病及肾来说,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精血互生,是故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的病证。
从心肾来说,心气久虚不能下通于肾,肾失心气之助,可致肾志失藏,肾精失固,肾气亦虚。
等等。
这些都是他病及肾的病理所在。
所以许多疾病末期常补肾来治疗。
例如哮喘后期的治疗,往往不治肺,不平喘,而去补肾固精,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