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生物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502.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复习课)
【知识梳理】
细胞生长:使细胞增大
意义:使细胞增多
细胞分裂过程:分裂→分裂→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
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染色体定义:
染色体的变化明显染色体的组成:
新、旧细胞染色体形态数目相同的意义细胞分化形成
动物体的分裂
结构层次分化
营养器官茎
植物体的分裂组织
结构层次分化组织
组织生殖器官
运动:靠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呼吸:通过
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
单细胞生物结构和生活摄食:食物由进入体内
(草履虫)消化:食物在内被逐渐消化
排泄:靠和收集和排出体内的水分和废物
排出食物残渣:食物残渣由排出
生殖方式: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A.茎的形成层 B.马铃薯块茎 C.一个草履虫 D.一只小白鼠
例2.月季与青蛙在结构层次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是否具备( )层次。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例3.你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
下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
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过程,④表示细胞的过程。
(2)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上图中的组织构成,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组织。
(3)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水稻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细胞组织动物体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细
胞
怎
样
构
成
生
物
体
受精卵。
第2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复习目标1.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2.说明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4.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5.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复习重难点1.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知识点1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异同点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 .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甲图表示的是植物细胞结构。
乙图表示的是动物细胞结构。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
⑴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相同点:都具有细胞膜(控制细胞物质进出)、细胞质、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线粒体(呼吸作用场所)⑵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不同点:植物具有细胞壁(支持、保护作用)、液泡(含有细胞液,其成分有水、无机盐、有机酸、糖分、色素等)、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
知识点2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及动植物组织的类型1.细胞分裂⑴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不断分裂和体积增大。
⑵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①染色体复制加倍;②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③细胞质分成两份;④形成两个新细胞。
⑶细胞分裂的结果:细胞数目的增多。
注意:细胞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染色体的复制加倍。
2.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
知识点3 多细胞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
2.人和动物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保护、吸收)、肌肉组织(运动)、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课时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习目标1、熟记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2、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3、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简图。
要点梳理1、显微镜最主要的结构是:(包括和);二者倍数的乘积就是物象的。
镜头的长度与倍数的关系是物镜:长短;目镜:长短。
在观察物象时,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放在通光孔的;先用观察再用观察(填低倍镜或高倍镜);镜筒下降看,镜筒上升看(填目镜或物镜)。
左眼看,右眼。
b在显微镜下物象是,由此说明了显微镜下的物象是;物象的放大倍数如何计算?;可以根据环境中光线的强弱进行调整视野的亮度,环境中光线强时用面镜,光圈;环境中光线弱时用面镜,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
显微镜在实验台的放置方法是;对光时要用镜,镜头离载物台要保持厘米左右;眼注视目镜内,眼睁开,便于;观察装片时,一要注意“先低后高”即:先用倍镜,后用倍镜;二要注意“先下后上”,即:镜筒先,然后再。
三要注意“先粗后细”,即:镜筒的的大幅度的上升和下降要用准焦螺旋,物象清晰与否要调准焦螺旋。
3、显微镜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的,太厚的物体不容易观察;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类,即:(从生物体上的玻片制成);(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而成);(从生物体上少量材料制成)。
学法指导例1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①目镜15×物镜10×②目镜10×物镜10×③目镜15×物镜25×④目镜10×物镜25×A、①②B、④①C、③②D、③④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小时,视野亮,看到的视野范围大,细胞数目多;反之,放大倍数大时,视野暗,看到的视野范围小,细胞数目少。
答案:C例2 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央出现一污点,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均不动,则污点可能在()A、反光镜上B、装片上C、目镜上D、物镜上解析: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不动,说明污点不在装片和目镜上;反光镜上即使有污点,也不会出现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央,因此可判断污点是在物镜上。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一、解读课标•思维导图(一)新课程标准解读: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了解)2.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理解)3.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了解)4.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了解)5.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了解)6.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了解)7.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理解)(二)思维导图:植物体分裂、生长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分化(三)生物学核心素养1.生命系统观念2.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二、自主预习•课前抽测1.(2019•怀化)夏天,黄澄澄的枇杷簇拥在枝头,十分诱人。
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枇杷的果实属于()A.细胞B.组织 C.器官 D.植物体2.(2020•邵阳)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分析,以下选项中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A.筛管与茎B.口腔上皮与唾液腺C.心脏与血液D.西瓜与西瓜籽3.(2020•湘西州)与人的结构层次相比,苹果树的结构层次不含()A.细胞B.组织C.器官 D.系统三、知识清单•考点梳理考点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 细胞生长(1)过程: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
(2)结果:细胞体积增大。
2.细胞分裂(1)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2)特点: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人两个新细胞中。
这样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是一样的。
(3)结果:细胞数目增多。
3.细胞分化(1)过程: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主题复习学案(一)所属分册及单元章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二、单元复习目标核心素养单元学习目标生命观念1、运用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观点,分析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解释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特点,识别人体和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2、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运用生命系统的发展与变化观点,理解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并构成不同的器官,描述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科学思维基于提供的问题情境,结合一定的生命观念、运用重要概念进行思考、推理,并尝试分析解决问题。
探究实践1、规范地制作临时装片,能正确地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能够针对观察结果或成像不佳等情况初步分析可能的原因。
2、尝试利用番茄果实,梳理构成植物体的基本组织。
态度责任学会运用生物学概念解释癌症、干细胞研究、植物组织培养等社会议题,加深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
课时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考情分析课标主题单元名称知识点要求2019年2020年2021年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七上p35-70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制作临时装片了解T71 T3 T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理解T7动植物细胞结构异同点理解T2 T32(1)(2) 二、前置回顾三、核心内容四、合作探究任务一:思考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情境1】所有生物都依靠细胞完成生命活动吗?学生活动-问题思考:任务二:实验观察不同的动植物细胞【情境2】番茄属于绿色开花植物,植株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生活中我们常吃番茄,你观察过番茄果实包括哪些结构吗?学生活动-番茄果实的结构宏观观察番茄果实包括、、和。
【情境3】白羽鸡属于家禽,是常见的食用鸡品种,生活中我们常吃肯德基和麦当劳的鸡翅,你观察过鸡翅包括哪些结构吗?学生活动-鸡翅的结构宏观观察鸡翅结构包括 、 、和 。
生物圈中的动物复习课一、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厂水生:鱼类:用鳍游泳,获取食物防御敌害。
用鲍呼吸。
胸腹鳍和苗鳍与平衡有关:尾鳍掌握方向产牛动力。
陆生:蚯蚓川肌肉和刚毛运动,用湿润体壁呼吸。
家兔:胎牛哺乳、体表被毛体内冇膈空中飞行:鸟类:流线型,体衣有羽毛;前肢变成翼:冇•肠短,J 排便频繁;气囊辅助呼吸昆虫:三对足两队翅二、动物的运动.运动系统由労骼和肌肉一组成,骨靠关节来连结。
骨:杠杆,关节:支点,肌肉:动力。
「①芳节血「关节头表血有关肖软骨:减少摩擦,增加灵活性。
J 1关节窝1、关节[②关节抵使骨牢固。
③茨节腔:内有滑液,增加灵活性。
2.骨、关节、骨骼肌的协作: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肱三头肌收缱,胧二头肌舒张。
提重物:累,两块肌肉都收缩。
自然下垂:轻松,都舒张。
肯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牵动骨绕着关节产生了运动。
三、动物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从获得途径分)」决定的行为。
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牛活经验I 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从现象分:取食、攻击、防御、繁殖、迁徙、节律等行为。
社会行为:具有不同的组织、分工、等级,靠动作、声咅、气味通讯。
四、动物的作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帮助传粉和传播种子I课堂研讨巩固练习丨一、探究回顾: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1)------------------------------ 蚯蚓有环带的那一端是(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手他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
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辅助运动的小突起是。
蚯蚓在玻璃上运动比在纸上运动的速度要______________ 0(3)在实验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花球,轻轻地擦蚯蚓体衣,这是因为蚯蚓是靠__________ 呼吸的。
(4)我们用针分别轻扎蚯蚓的前后端发现蚯蚓的 ------- 反应更加灵敏。
是 身 背第二单元 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复习学案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脊柱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目标】1.概述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2.通过“分组实验”、“演示实验”等学习活动,能说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3.尝试列表比较各类无脊柱动物、脊椎动物的异同,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初步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4.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列举各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课前自主预习】复习课本,完成下列基础知识,(要求独立完成,用红笔标出疑问点)寻疑答疑1.分别写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2.写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二、【典例解析】(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辩疑[例 1]下列动物中用气囊辅助肺进行呼吸的是( )A.丹顶鹤B.青蛙C.扬子鳄D.鲫鱼[例 2]下列动物都具备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的一项 ()A.蝗虫、蚯蚓、蛔虫B.水蛭、海蜇、涡虫C.水母、涡虫、水螅D.沙蚕、血吸虫、珊瑚虫【举一反三】1.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B. 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C.鸟发达的胸肌两端都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D.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2.(2015·呼和浩特)下列哪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体呈两侧对称, 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A.腔肠动物 B .扁形动物 C .线形动物 D .环节动物三、【考点突破】释疑(记住)水1.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生活环境(方式) 主要特征 常见种类 与人类关系大多在海洋,少数在 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内、外两 水螅、水母、海蜇、 食用、为海洋生物淡水。
层细胞构成;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课题第二单元第三、四章主备人学生姓名课型新授审核人时间学习目标复习目标:1、根据知识梳理熟悉课本,理解记忆相关知识。
2、能利用相关知识快速解决典型问题3、综合利用相关知识学习关键1、掌握病毒、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组成及生殖方式。
2、了解病毒、细菌、真菌的营养方式。
3、了解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学习活动教学意图(学习感悟)活动一:知识梳理学法指导:课前结合活动一知识梳理,熟悉课本,理解记忆相关知识,能独立回答完成活动二相关知识为合格。
请同学们课前做好准备工作,上课将进行检测。
一、病毒1.形态:球状、杆状、蝌蚪状等。
▲2、结构不具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3、生活方式: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4、生殖方式:自我复制5、分类:根据病毒侵染细胞的不同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6、与人类关系(了解)多数有害,少数有利(1)有害:使人或动植物患病,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烟草花叶病等。
(2)有益:制成疫苗,预防病毒性疾病,制成杀虫剂预防棉铃虫等。
二、细菌1.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等。
▲ 2、营养方式:以现成有机物为食(异养)▲3、生活方式:寄生、腐生▲4、生殖方式:分裂生殖5、对氧气的依赖: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6、结构:都是单细胞、有细胞壁,最突出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7、与人类关系(了解)(1)有害:使生物患病,如结核分枝杆菌、肺炎链球菌等。
(2)有益:如甲烷细菌、苏云金杆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8、注意: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有利于细菌度过不良环境三、真菌1、结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真菌和细菌相比最显著的特征是有真正的细胞核。
2、种类:(1)单细胞真菌:酵母(2)多细胞真菌:如青霉、曲霉、蘑菇等,由菌丝构成。
▲3.营养方式:异养。
有的营寄生生活,有的营腐生生活。
▲4.繁殖方式:孢子生殖。
(酵母菌还有出芽生殖方式)课题第二单元第三、四章时间2018.3.13 分值20班级学生姓名得分A层1.幽门螺杆菌能损伤胃粘膜造成胃炎和胃溃疡,可以通过饮食传给健康人,对此正确的认识()A幽门螺杆菌和酵母菌都属于细菌B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不是传染病C聚餐时使用“公筷”可以防止传染幽门螺杆菌D抗生素对抑制幽门螺杆菌没有效果2.夏天,我们发现,存放在壁橱内的衣物经常发霉,其原因是环境条件()A低温干燥B低温潮湿C高温风干D温暖潮湿3.在人体内艾滋病病毒只有寄生在淋巴细胞内才能繁殖,原因是()A艾滋病病毒的组成物质中没有蛋白质B艾滋病病毒的组成物质中没有蛋白质C 艾滋病病毒不是生命体D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4.松、竹、梅都有不畏严寒的高洁风格,因而被誉为“岁寒三友”,得到古今文人的广泛赞美。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三、四章复习导学案考点归纳:1.细胞的生长:新细胞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体积逐渐________。
2.细胞的分裂:①概念: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②过程:先________分,再________分,并形成新的________③染色体的变化:染色体先加倍,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因此新细胞含有原细胞的所有________。
3.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人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具有________等功能。
肌肉组织:具有________功能。
神经组织:能________兴奋。
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________、营养等功能。
4.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________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人体器官举例:大脑、肝、肺、肾等,________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5.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功能相同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的八大器官: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________、泌尿系统、生殖系统、________、内分泌系统6人体(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动物)7.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8.植物组织①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②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功能。
③疏导组织:能够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
④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9.植物器官分为①营养器官:根、茎、叶,②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10.单细胞生物:肉眼很难看见,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
常见种类: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11.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①:可作鱼饵,还可以净化水源等②:有害:危害人类健康,造成赤潮等达标测评:一.选择题:1、对植物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是()。
A、细胞、组织、器官、个体B、个体、组织、器官、细胞C、个体、器官、组织、细胞D、细胞、个体、组织、器官2、病毒结构简单,其组成是()。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学案考点梳理1.在使用显微镜时尽量使用低倍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的。
在显微镜中所看到的物象是______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①擦②滴③撕④展⑤盖⑥染⑦吸3、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①擦②滴③刮④涂⑤盖⑥染⑦吸4、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气泡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形状往往呈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或移动。
而细胞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压盖玻片时,一般不会变形或移动。
5.构成动物体的细胞与构成植物体的细胞在结构上异同:6、构成细胞的物质分成两大类:(如水、、氧等)和(如糖类、、和核酸),其中,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不易,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容易。
7.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所以在细胞中发生能量转换,转换器主要是和。
8.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中,控制着细胞的遗传与代谢活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很长,可以分成许多个片段,这些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叫。
DNA和蛋白质组成,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
9.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逐渐分成细胞,其结果是使细胞增多,但细胞的形态和结构都不发生变化。
体细胞分裂后,新形成的体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
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不开的。
10.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在发育过程中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保持分裂能力外,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在形态和结构上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
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
11.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功能和植物体的几种组织及功能12.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衣藻、变形虫等。
它们的整个身体由一个构成。
它们也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3.病毒没有结构,由外壳和内部的组成的。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具有生命活动。
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分为三大类:植物病毒、病毒和细菌病毒,也叫。
年级:七年级学科:生物主备人:赵婷婷同组人:史力江时间:
课题: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课型:复习课时:2
【课标要求】
期末复习的过程中,应将复习的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等的复习和强化上。
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各种具体问题。
教学过程,可按照课本顺序对每个单元进行课上复习。
着重引导学生认识本单元所接触的知识点,构建概念图,并使学生认识到哪些知识点是自己还没有掌握的,指导学生明确自主复习的方向和复习的重点。
本单元的内容是针对生物的构成的,根据构成的不同,生物可分为由细胞构成的和不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
除了病毒以外的绝大多数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关于细胞的知识,主要包括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本章的重点是:一、明确认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的含义。
二、能说出真核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三、阐明细胞构成生物体的基本方式。
【教学目标】
1.准确说出基本概念。
2.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3.形成知识网络,能解决综合问题。
【重点与难点】
1.对各章主要的内容的把握和认识。
2.对基本概念、基本结构的识记。
3.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能达到利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提问小卷。
第二单元第四章生物的分类复习导学案一、复习目标:1.说出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掌握生物分类的依据。
2.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概括能力。
3.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能力二、复习过程:情景导入:展示八角茴香和莽草两种植物的标本(或图片)。
请学生观察:他们的茎、叶、花、果实的形状都很相似。
八角茴香的果实有香味,是人们熟知的调味品—大料,而莽草的果实内含有毒素。
曾有过误将莽草果实当作大料食用而造成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报道。
原因就是两者不易区分出来。
如何才能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呢?那就必须分清生物的种类,只有正确的识别生物的种类,研究和掌握他们的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才能更好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生物资源,而要正确地识别生物的种类,就一定要掌握生物分类的知识。
引入课题。
【学点一】生物的分类方法1.首先质疑:怎样对生物进行分类呢?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呢?让学生带着疑问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观察课本插图2、4—1中的生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试着回答第一个问题:你将图中的生物分成几类?主要依据是什么?(小组讨论,相互交流,代表发言)。
精讲点拨:分类时,仔细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找出不同生物的差异程度。
2.引导学生思考:对生物进行分类应考虑的特征包括那些?具体说,植物和动物分别从哪些角度考虑。
(小组讨论,交流补充,代表发言)精讲点拨:植物根据其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有无和结构特点分类,分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再根据生活环境、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等对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分别分类。
3.观察与分析,结合动植物的分类依据,学生试着将图2、4—1中的动物或植物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起来。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导学案教学内容:复习新人教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课时复习目标:1、植物、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2、说出组织的概念,概述构成人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识别动物体及植物体的基本组织;3、描述人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4、.通过观察草履虫说明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也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重点与难点:动植物细胞结构和结构层次的区别一、自主预习【模块一】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小组)1、 动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图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细胞质:液态,能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流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2、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 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
) 3、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后代,在 、 和 上发生差异型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 。
4、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 ,结构、功能 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 。
组织的形成: 的结果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 、 、 、 。
5、器官:由不同的 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
6、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 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 、 、 、 、、 、 、 。
7、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 —→ —→ —→动物体和人体【模块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小组)1、在图中标出植物细胞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①是 ,具有 和 的作用。
②是 ,在普通显微镜下不容易观察到。
作用: ③是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④是 ,内部贮存有 。
⑤是 ,内部的液体是 。
⑥是 ,能缓缓流动,促进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绿色植物有六大器官:营养器官 、 、 ;生殖器官 、 、 。
3、在成熟的植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的细胞,它们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由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做 。
九年级生物复习学案(二)
课序:第二课时使用时间:2010年9月13日
复习内容:七年级生物(上)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
A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
B明确显微镜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C掌握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及比较。
2、能力目标:
A培养自己独立操作使用显微镜的技能。
B学会显微镜下的画图方法。
3、情感目标:
A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和爱护公物的习惯。
B培养自己勤于思考、敢于推理的精神。
材料用具:显微镜、擦镜纸、沙布、永久玻片标本、载玻片、盖玻片、洋葱、清水、碘液、镊子、刀片、抹布。
一、课前读一读
1、教材P36显微镜的各部分。
2、教材P45、P48图Ⅱ-2、图Ⅱ-5。
3、快速记一记:
⑴显微镜使用的步骤。
⑵P42、P47 装片的制作步骤。
二、动手做一做
每小组共有4人,2人操作显微镜,2人画图,5分钟轮换。
1、洋葱表片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2、洋葱表片细胞结构简图的画法。
(老师巡视,各小组长把关)。
3、知识小梳理:
⑴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请归纳。
三、仔细比一比
1
、显微镜镜头的长短和倍数的关系:
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
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
2、物像的移动:物像偏哪些,装片移向
(同方,反方)
3、物镜镜头和标本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 。
4、光线变化情况
光圈不动,当从低倍转向高倍时,视野 (越暗?越亮?)
镜头不动,要仔细看清细胞两结构之间的界面,那么光圈应该 (调大;调小)
5、显微镜下的成像特点:视野中看到的是什么像?
那么,推导:如果在载玻片上写“F ”“9”69“318”,视镜中应该看到的分别是
6、你留心过吗?在显微镜镜筒下降时,双手调粗准焦螺旋时,是 方向(顺时针?
逆时针?);在上升镜头时呢 方向。
7、对光时,为了看清明亮的视野,显微镜的光学部分至少哪几个部分必须对整齐,在一条直
线上。
8、你用什么眼看的?正确的应该是怎么观察?
四、快速选一选
对光 准备 A 滴碘
B 吸碘
五、老师评一评
1、能熟悉地记忆两个步骤,采用简记法。
⑴显微镜的使用。
⑵临时装片的制作。
2、注意几处关键内容:
⑴正确的盖片方法及目的。
⑵正确的调焦方法及目的。
⑶正确的滴碘和吸碘方法及目的。
⑷展示的目的。
⑸污点的判定方法。
⑹气泡和细胞的比较。
六、不忘练一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