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之自然教育思想-——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共2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20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汇报人:2024-01-09•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概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在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应用目录•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对现代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结论01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概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定义•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是指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尊重儿童自由发展,避免过度干预和强制性教育,让儿童在自然状态下自由成长。
强调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个性、兴趣和需求,避免过度干预和强制性教育。
认为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让儿童在自然状态下自由成长,培养其自主、独立、自由的人格。
主张教育应注重实践和体验,让儿童通过亲身经历和感受来获得知识和经验。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受到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强调个性解放和人权平等。
对当时传统教育的强制性和过度干预提出批判,认为传统教育扼杀了儿童的个性和自由。
受到近代科学和自然哲学的影响,强调观察和实验,认为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和法则。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02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在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然规律,家长应遵循这些规律,避免过度干预或强制要求。
遵循自然法则了解儿童成长阶段创造适宜环境了解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家长更好地指导孩子。
为孩子提供符合其身心发展需要的成长环境,包括安全、健康、充满爱的家庭氛围。
030201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允许孩子自主探索周围环境,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自主探索让儿童承担适当的家务和责任,有助于培养其独立性和责任感。
培养责任感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其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建立自我意识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其学习的重要方式。
家长应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和环境,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
游戏的重要性鼓励孩子进行创造性游戏,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游戏将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中,使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让-雅克·卢梭,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他的自然教育理论,从儿童的天性出发,强调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顺应其天性,让其自由发展。
本文将详细评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并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人。
他认为,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其天性,顺应其自然发展。
同时,他主张教育应该包括知识、技能和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儿童全面的人格。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他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自然发展。
这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的理论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不仅具有理论创新性,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
他的教育思想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向和方法。
例如,他主张教育应该包括知识、技能和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为现代教育的全面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然而,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他过于强调儿童的天性和自然发展,忽视了社会环境和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他的教育思想过于理想化,难以在现实中完全实现。
例如,他主张儿童应该通过实践来学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很难为儿童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教育思想为现代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局限性,不能盲目地将其理论应用于现实教育中。
我们应该在理解和尊重其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以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卢梭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的自然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我国小学德育中,自然教育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卢梭认为,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以儿童为中心,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自由发展。
卢梭及其教育思想法国教育家卢梭(1712-1778)是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社会契约论》(1762)、《爱弥儿》(1762)等。
(一)教育要顺应自然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他在《爱弥儿》开卷即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因此,卢梭反对那种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并限制儿童自由发展,违背儿童天性的传统的古典教育,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3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
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
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3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达到他自己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
卢梭还进一步分析:"在这3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决定的;事物的教育中人在有些方面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
"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所说的"自然"是指人的才能和器官,也就是人的天性。
因此,"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
卢梭强调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浅析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是伴随着启蒙运动产生的,卢梭生活在启蒙运动时期,作为启蒙家的先锋,卢梭批判所谓的文明社会,揭露世俗教育丑恶的面具,提出了自然教育并且表明自然教育不同于世俗教育,自然要远离文明社会的干扰,以此来保护孩子善良本性的发展,让孩子远离文明社会的毒害和摧残,让孩子得到自然而美好的教育,使其成为“自然人”。
1.自然主义教育目标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
培养自然人需要三种教育和谐统一。
即自然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
卢梭认为这三种教育和谐统一才是最好的教育,统一的方法是将能够被控制的“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配合于完全不能被控制的“自然的教育”之下,以“自然的教育”为发展的中心和方向。
自然教育的根本要义不是模仿自然,而是在实施教育时要尽量保存人的自然天性,人最重要的自然天性是自由,自然教育的精神是“多给孩子们以真正的自由”。
孩子生来是自由的,自由是孩子天生的权利,自然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内在自由精神。
自然教育是孩子才能和内在器官发育的一个过程,具有不可控性,我们需要加以保护。
当今幼儿园教育观念大都是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保护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
自然主义教育的目标在此能够体现出来,包括在课程中,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保护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
辅之以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使儿童发展成为一个自由人。
2、自然主义教育的儿童观对儿童的认识是自然主义教育内容的特色之一。
第一,卢梭认为儿童期是儿童的“理性睡眠时期”,还达不到智育阶段。
儿童多以感觉和经验为主。
卢梭尤其重视儿童的感官教育训练,按照自然原则发展,反对12岁以下儿童进行书本学习,特别是一些古典语文和历史,以积累直接经验为主。
感官教育也是当今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早期的蒙台梭利学前教育受卢梭思想对影响,也特别重视幼儿感官训练。
并且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在一些发达地区中设立的蒙氏幼儿园,采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以及蒙台梭利感官教具。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与其对学前儿童教育影响的分析李双红摘要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对于世界各国的学前儿童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
本文主要通过卢梭对教育培养目标“自然人”,其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的剖析,及其在《爱弥儿》这一教育代表作中所阐述的自然教育理论所产生的不同看法的考量,来阐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偏颇之处和见长之处,及其对现在学前儿童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学前儿童教育作者李双红铜仁学院学前教育系09级本科班让.雅克.卢梭(1712年——1778年)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他的著作广泛涉及哲学、社会学、宗教、理论和文学等诸多领域,被称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和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先驱。
卢梭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自幼生活艰辛,长期过着漂泊动荡的生活。
这些经历使他对下层平民社会有较深的了解,对法国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有着深刻的认识,此也使他获得了广泛的知识,逐渐形成了他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是启蒙思想家中小资产阶级及平民利益的代表着。
1762年,卢梭所著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先后出版。
《社会契约论》提出了一个社会平等的原则,认为国家的建立是人们协调一致而定力契约的结果,因此人们有权掌握国家的政权。
他的这个民主精神,彻底的表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以后的法国大革命的领袖们提供了主要政治思想,也影响到了美国的资产革命。
《爱弥儿》是卢梭半小说半论文体裁的教育名著。
卢梭通过他假定的对象爱弥儿从出生到成人的过程,系统的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论,在书中,他不仅尽情的攻击了封建政权,还尽情的评击了教会,因此遭受迫害,他的书被判为禁书关在巴黎广场当众焚毁,本人也收到通缉,被迫逃往国外。
晚年卢梭怀着悲愤的心情完成了他的自传《忏悔录》,坦率的总结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思想抱负。
卢梭的自然教育儿童观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强调尊重儿童的天性,以儿童为本,把儿童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
他认为,儿童虽然不是成人,但也不是成人的玩物,可以任由成人指挥。
儿童首先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意识和情感,应被尊重。
卢梭呼吁保护儿童纯真的天性,反对任何压抑儿童个性的行为和对儿童过分保护。
他的自然教育观点是教育应以儿童本性的自然发展为中心,通过自己的活动,利用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天性。
同时,教育者需要按照儿童的自然本性进行教育,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能自食其力的自然人。
卢梭的这些观点在当时是一种跨时代的启示,从根本上挑战了传统的儿童观,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儿童的价值。
因此,他被誉为是发现儿童的人,且他的理论对教育、宗教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