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
- 格式:wps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卢梭《爱弥儿》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启示卢梭《爱弥儿》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启示介绍:18世纪启蒙时代的哲学家、政治家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阐述了他对于学前教育的思考和理念,即从婴儿时期开始的教育过程对于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卢梭《爱弥儿》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并探讨其中的启示。
一、“自然发展”学前教育理念卢梭主张从婴儿出生开始,以自然的发展过程来引导幼儿教育。
他强调孩子需要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生活和成长,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求来探索世界,而不是受到过早的干预和束缚。
卢梭认为,幼儿应该自由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兴趣和创造力,而不是被外界的规则和期望框限。
这种“自然发展”教育理念在今天的学前教育中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幼儿是天生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在充满好奇心的探索中,他们能够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包容、创造性的环境,鼓励幼儿自主、主动地学习和探索,让幼儿在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中成长。
二、感官体验与情感培养卢梭提到,感官体验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他主张,幼儿应该通过自己的感官去认识世界,通过观察、触摸、嗅闻等方式来获得经验和知识。
卢梭强调,幼儿在感官体验中能够培养情感和美感,进一步加深对于自然和人类的理解。
这一观点对于今天的学前教育也有启示意义。
幼儿通过感官体验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增强他们的情感和美感。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多样的感官刺激和经验,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其中,让他们在情感互动中感受美好,培养对自然和人类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个性本位与适应社会卢梭认为,学前教育应该以个体的需求和价值为中心,尊重和关注每个幼儿的独特个性。
他反对一刀切的教育方法,主张将教育围绕幼儿的发展和成长展开,培养他们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卢梭还认为,适应社会并不意味着盲目从众,而是要以个体的需求和能力为前提,在获得自由发展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
这一思想对于今天的学前教育也有着重要意义。
对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评价
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归于自然”。
“归于自然”,不仅是卢梭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也是他教育思想的基础。
“上帝创造万物,都使为善;而人滥于施为,便成为丑恶的了。
”⋯仲”所以,要想造就理想的人,就要推行自然主义的教育。
他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协调自然、人为和事物这三种教育的关系,使事物教育和人为教育适应于自然教育,即使一个人的教育适应他这个人的天性,而不要去适应他本身以外的东西。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标——归于自然,成为自然人。
卢梭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下,既不是帝王贵族,也不是亿万富翁,所有的人生来都是赤条条的一无所有,都要遭遇人生的苦难、忧虑、疾病、匮乏以及各种各样的痛苦,最后注定都要死亡。
做人的意义正在于适应这种种境遇。
所以,真正的教育就是教他按他的本性生活。
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今天的启示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让我终身受益的专业,在大学期间,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践方面的能力,比如画画,跳舞,还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我还从教育史中领略到了思想家们的思想的闪光点,下面是我对卢梭思想的阐述及认识。
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音乐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卢梭的教育思想也被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启蒙运动中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现代民主政体之父,1754年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对当时的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卢梭的《论社会和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民俗》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两篇论文中,体现了其教育要回归自然的思想。
《爱弥儿》公开否定了以成人的能力和需要为标准的旧式传统教育,主张教育应归于自然,培养自由,平等,独立,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孔子就提出了人本性善的理论,卢梭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卢梭认为人的本性及性善和人的本能及感觉的理论,卢梭认为人类的原始时代是人类的黄金时代,与善恶的现实社会是不可比的,自然是善的,人性是善的,只是社会把人变坏了,种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遇到社会向罪恶,伪善,欺诈等的不良倾向的发展,对人们道德的形成有一定的冲击影响,对当时的专制统治有批判性,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卢梭还提出感觉论:认为人的心灵中存在着认识世界的巨大力量,人生从来就有学习的能力,历史上有很多学者和卢梭一样,承认感觉是知识的来源,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和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原则都体现的是一个道理,卢梭强调一切都是通过感官进入脑中的,在感性的基础上,人的理性才会形成,突出学习要采纳主要接受外界事物的学习,不赞成用书来代替感官,这样的观点,似乎是有点片面,应采取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法,而不能只强调直接经验,有时,只采纳间接经验会带来时间的浪费,资源的浪费等的后果,卢梭的感觉论在一定程度上使儿童的直接经验增加,促进了儿童自我操作技能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是片面的。
卢梭教育思想研究让-雅克·卢梭,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欧洲乃至全球的教育发展。
本文将集中探讨卢梭教育思想中的几个关键主题:自然教育、成长阶段和教育原则。
在卢梭的教育思想中,自然教育是一个核心概念。
他主张教育应顺应自然法则,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和自然天性。
他认为,教育的使命是引导儿童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同时保护他们不受社会偏见和陋习的影响。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体现在他对于儿童成长阶段的深刻理解上。
卢梭将儿童成长分为四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和成熟期。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教育目标和手段。
例如,在婴儿期,应着重培养儿童的感官和运动能力;在儿童期,应通过游戏和直观教学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青年期则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成熟期则强调个性的发展和自我实现。
卢梭的教育原则可以概括为尊重、观察和实验。
他强调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兴趣,观察他们的行为和表现,同时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教育的效果。
他的教育原则为近代教育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现代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分析卢梭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发现其独特的内涵和特点。
他强调教育的自然性和阶段性,这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育视角。
他的教育原则启示我们,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
然而,卢梭的教育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他对女性教育的忽视和对社会现实的逃避。
卢梭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他的自然教育和成长阶段理论提醒我们,要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同时,他的教育原则提醒我们,教育应该是实践性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
卢梭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论,对于推进现代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在总结卢梭教育思想的研究现状和重要性时,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思想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如自然教育、成长阶段以及教育原则等,仍然为现代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卢梭学前教育思想复习要点体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爱弥儿》卢梭认为,人的教育来自于三个方面: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
卢梭认为,2-12岁的儿童教育应该以体育锻炼和感官训练为主卢梭,是第一位详细论述如何训练儿童感官的教育家卢梭倡导的道德教育方法是()自然后果法1,《爱弥儿》1)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代1762年,发表的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论教育》。
2)通过对他所设想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过程,阐述了自然教育思想。
3)激烈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文化传统的腐败。
4)反对戕害儿童自然本性的封建教育制度和方法,提出一套适应儿童天性自然发展的教育程序。
2,梭的“自然教育观”1,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阐述的教育观点。
2,反对在教育中压抑儿童天性、干涉和限制儿童身心的自由发展,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性;3,指出真正的教育应当是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教育,即自然教育。
4,他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独立自主性的自然人(自由人)。
5,西方教育史上,卢梭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应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使人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的思想。
3,卢梭的“自然人”1)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自然人(或自由人)。
2)自然人:即天性得到自由发展的人。
主要特征是:具有强烈的自主性。
3)无论何时,都把自己的自然感情放在第一位,绝不压抑自己的自然本性。
4)依靠自己劳动,过独立生活。
自食其力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独立的人。
5)顺应儿童本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自然人,这种教育才是最理想的教育。
4,卢梭关于感官教育的内容的论述1)2-12岁的儿童教育,应该以体育锻炼和感官训练为主。
2)通过训练学会:怎样去感受、看、听等等。
感官教育作用:有助于儿童智力开发,激发智慧。
3)肯定了身体锻炼的重要价值。
如:跳跃、舞蹈等。
训练儿童忍受痛苦。
4)首先训练儿童的各种感觉器官,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
A 以触觉代替视觉、听觉的方法来锻炼触觉。
浅谈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在实践中的应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其独特的教育思想。
卢梭认为儿童天生是自由的、平等的,应该尊重他们的天性和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而非强制灌输知识。
他所提倡的教育方式被称为“自然主义教育”,已被应用于现代教育实践中。
卢梭主张教育应针对学生的天性和兴趣来进行,即教育应本着学生的原则而不应该本着教师的原则来安排课程。
他认为儿童天性渴望知道周围的世界,他们甚至会通过自己的错误和失败来学习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卢梭认为儿童在学习的时候应该以自己为中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卢梭还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他认为身体健康是人们能够积极进取、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卢梭推崇赤脚教育,认为给儿童脱去紧束的鞋子,让他们放松自由地行走、奔跑,可以有利于他们的发育和健康。
因此,卢梭非常看重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和冒险,认为这是激发他们好奇心和独立性的重要手段。
卢梭的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涉及多个方面。
其中之一是课程设计。
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现代的教育教学方法也越来越趋于灵活,实行开放式、探究式学习。
此外,规格化的教育方法,例如竞争制度和一盒化教育等,已在一定程度上被取代。
在体育教育方面,卢梭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开始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从而打破传统课程框架,将户外活动、体育、冒险和游戏等引入课程设计中,以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关于幼儿园和小学,卢梭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例如,2008年日本学前教育法的颁布就与卢梭的教育思想非常一致。
日本的学前教育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重视学生与老师、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等。
此外,在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卢梭的教育理念也开始在小学和初中实施。
这些地区的学校、教育机构和教师们借鉴卢梭的教育思想,将其运用于日常教学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摘要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学前教育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问题,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等,希望通过研究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可以找到一些解决办法。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研究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分析他的学前教育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和对现实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卢梭;学前教育思想;启示AbstractRousseau is a great thinker educator of France in the 18th century, and many of his educational thoughts have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education. Rousseau's "Love Son" after birth, his education thought is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and study, the child education at the time has had a great impact, since then, children's education gradually has been paid attention to, children's status gradually improved. Rousseau believed that education should respect children, take children as the main body, follow the law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so that children can obtain natural development. Nowaday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such as the problem of children left-behind, the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China's home schooling, the problems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preschool, hoping to find some solutions to the study of Rousseau's preschool ideology. This article is mainly through studying Rousseau's preschool education thought, analysis his preschool education thought in the real lif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reality education. Keywords:Rousseau;preschool education thought;enlightenment目录摘要 I关键词 IAbstract II一、绪论 1(一)论文研究缘由 1(二)研究意义 11、理论意义 12、现实意义 1(三)概念界定 11、学前教育 12、自然教育 2(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内研究现状: 22、国外研究现状: 2(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31、研究方法 32、本研究的创新点 3二、卢梭的个人成就及学前教育方面的著作 3(一)卢梭的个人成就及主要思想 3(二)卢梭学前教育方面的著作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4三、卢梭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4(一)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4(二)论婴幼儿期的教育 51、父母应亲自教养儿童 52、反对束缚儿童 53、努力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 54、对儿童进行语言训练 5(三)论童年期的教育 61、主张对儿童实行消极教育 62、倡导“自然后果法” 63、锻炼身体,增强适应性 64、训练感官,发展感觉能力 7(四)论智育与德育 7五、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8(一)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启示 8(二)卢梭的教育思想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启示 81、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加强和孩子交流和沟通 92、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的管束,必须重视儿童的天性 93、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利用卢梭的“消极教育”,加强对儿童兴趣的培养 9(三)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对现代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9(四)卢梭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101、必须要尊重儿童 102、要让儿童去主动学习 113、要让儿童全面发展 11结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IIIIII一、绪论(一)论文研究缘由卢梭是西方教育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受到很多文人学者的推崇。
幼儿教育学外国教育家及教育思想卢梭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著有《忏悔录》、《爱弥儿》等书,被誉为“儿童的发现者”。
卢梭是西方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开一代风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之一。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教育。
他主张儿童的教育应顺其自然,以儿童为本位,从儿童中发现儿童,并按照儿童的特殊的年龄阶段来认识儿童,发展儿童。
2、感官教育。
他认为应对儿童进行感官训练,让儿童多摸、多看、多嗅、多接触外界事物,最好利用自然界的种种问题,使儿童学习有关轻重、大小、长短、远近等方面的知识,切忌进行知识和道德方面的灌输教育。
3、性教育。
他反对在性的问题上一味欺骗儿童的做法,强调应使儿童对“性”的自然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要用适宜的工作和活动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的精力有发泄的出路。
4、德育。
他是一位性善论者,提出“天赋良心说”,主张“博爱”,认为道德教育应经历“自爱”——“爱亲近的人”——“爱全人类”三个情感阶段。
5、“自然后果律”。
他主张用“自然后果”去教育儿童,即让儿童通过亲身体验自己错误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从中受到教育,并改正错误。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卢梭福禄贝尔(也译成福禄培尔)德国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世界学前教育的先驱,《人的教育》是他的教育代表作。
福禄培尔对教育目的、教育本质、教育任务、教育方法等方面的观点构成了他教育思想的主体。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唤醒人类内在的精神本性和力量,培养万物统一的人生观。
基于教育的目的,他提出教育的任务在于促进儿童的自我活动和内在本质力量的发展,挖掘儿童内在生命的潜力。
为了实现以上教育目的和任务,福禄培尔为儿童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课程:1、体育卫生。
他既重视对儿童的体育活动和锻炼,也要求向儿童传递一些知识,养成必要的卫生习惯。
2、游戏活动。
卢梭《爱弥儿》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启示卢梭《爱弥儿》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启示论述卢梭《爱弥儿》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启示,可以启发人们对于孩子教育的认识,以及从中获得实践和经验的启示。
在这部著作中,卢梭关注的是儿童个体的全面发展,并批判了当时以记忆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本文将从儿童天真、教育的自然性、心灵教育、身体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等角度来阐述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
首先,卢梭强调儿童的天真和独立性。
他认为儿童天性善良,遗憾的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压迫,儿童的纯真和真实被扭曲和剥削。
因此,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儿童的天真和纯真,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环境。
卢梭主张不要提前对儿童进行知识灌输,而是要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求,鼓励他们自我探索和发展。
其次,卢梭强调教育的自然性。
他反对死记硬背和机械化的教育方式,主张通过自然经验和实践来进行教育。
卢梭认为,儿童通过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因此,教育者应该为儿童提供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例如户外活动、自然观察等,让儿童身临其境地感受和理解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可以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培养自己的智力和创造力。
接着,卢梭关注儿童的心灵教育。
他认为儿童的心灵是纯净的,通过对感知和情感的培养,可以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卢梭主张教育者要像朋友一样与儿童亲近,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感受。
同时,卢梭也提倡给予儿童自由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思考和质疑,培养他们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儿童可以培养出善良、积极和有责任心的品质。
此外,卢梭还强调了儿童身体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保持身体的健康与活力,儿童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因此,卢梭主张儿童应该进行体育锻炼和运动,通过与同龄人的互动和竞技,培养他们的体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卢梭还关注饮食的问题,他认为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最后,卢梭还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家庭是孩子最早、最重要的教育环境,家长要成为孩子最亲密的朋友和引导者。
卢梭学前教育思想研究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是一位法国哲学家,他对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认为,孩子是天生纯真、自然、善良的,而社会制度和教育制度是对孩子自然本性的扭曲。
因此,他主张采用自然教育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以保护孩子的自然本性,并使孩子能够在自然的环境中成长。
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强调自然教育:卢梭认为,孩子是天生纯真、自然、善良的,而社会制度和教育制度是对孩子自然本性的扭曲。
因此,他主张采用自然教育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以保护孩子的自然本性,并使孩子能够在自然的环境中成长。
重视孩子的自发活动:卢梭认为,孩子的自发活动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孩子学习的主要途径。
因此,他建议在学前教育中尽量让孩子进行自发活动,而不是对孩子进行指令式的教育。
注重实践教育:卢梭认为,实践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孩子发展身体、情感、智力和道德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他建议在学前教育中尽量让孩子进行实践教育。
重视教师的作用:卢梭认为,教师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成长的指导者。
因此,他建议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并应该充分了解孩子的需求,为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
总的来说,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强调自然教育、重视孩子的自发活动、注重实践教育和重视教师的作用。
他的学前教育思想在当时颇有影响,并对后来的学前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卢梭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
卢梭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与其的行为、性格, 尤其与他的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生性爱好自然,行为不拘,一生只受过2年正规教育。
但他善于学习, 与一些社会名流交往, 深受影响, 形成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认为, 所有社会的压迫和腐败, 都是由于文明进化; 科学徒示人以技巧, 而艺术则只召人以浮华,剥夺人类心灵的自由和本性的发展,因此科学和艺术的进步不但不能给人类带来愉快, 却足以使道德堕落。
他还认为,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实在于文明的进步。
他指出, 在原始社会,人类不平等的程度极小,而在所谓文明发生之后,不平等的程度加深了,尤其在私有制产生之后, 为了保护私有制, 人们定出法律和道德规范, 名义上是人类行为的共同准则, 实际上则强者压服弱者的工具。
因此, 要减轻人类的不平等,只有回归自然,服从自然的法则,脱离社会的约束。
他教育遵循自然的著名思想, 就是其社会政治和哲学观点的具体体现。
卢梭主要政治著作是《民约论》,主要的教育思想著作是《爱弥尔》, 而《忏悔录》则是其自己的传记体小说。
因此, 从《爱弥尔》中, 我们可以看到卢梭闪闪发光的教育思想。
其中, 也蕴涵着他在学前教育课程方面的真知灼见。
1.教育思想
卢梭主张儿童的教育应顺应自然, 以儿童为本位。
他在《爱弥尔》中开宗明义地说, “一切出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边坏了。
”他认为,人性本善,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内在欲望而行动, 不必加以干涉。
一旦受了社会认为的干涉,儿童极易产生不自由、不平等, 甚至产生罪恶。
所以他极力主张, 在儿童的理解力尚未发达之前, 要让儿童远离社会,回返自然, 到自然环境中去看、去听,不接受人类的影响。
换言之, 教育要发展儿童天生的禀赋,应使儿童有自然的生活,
因为儿童身心发展有自己固定的顺序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任务; 违背了它,就是不好的教育;最自然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与上述观点相联系, 卢所梭主张教育上以儿童为本位。
因为成人对儿童的了解相当有限,这样的教育难免有误。
如果一味迎合特殊需要对儿童施教育,形成了儿童某种特性, 儿童一旦失去原有的环境, 教育就失去应有的价值。
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教给儿童的知识要对儿童有用, 而不是看它是否对趁成人有用。
人类在万物有序的还击感中有其固定的位置,儿童也是如此。
因此必须从儿童中发现儿童, 并按照儿童的特殊的年龄阶段来认识儿童,发展儿童。
只有这样, 才能发现儿童特有的价值。
这种观念推及教育要求, 教师必须理解儿童特性,教给儿童有用的有趣的材料
卢梭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为后世所推崇, 但他的思想过分地依赖自然, 排斥社会环境,是消极的。
实际上, 我们每一个人,谁也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而独生。
教育本来几是一种社会现象,离开了人类社会, 教育的真正价值也就消失了
2.教育目的论
卢梭认为,人类的最高理想是自然人的生活,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成为自然人。
所自然人,就是自然状态的人,是绝对自由幸福与善良的人。
幼儿时期, 儿童只关心自己, 对社会关系毫不了解, 所以应首先教育幼儿做人, 接受人性的教育, 过人的生活。
早期教育的目的就
在于教人生存。
由于他主张以儿童为本位进行教育,遵循自然原则, 因而大力主张给予儿童自由, 重视儿童声生活的权利,培养真正的自然人
3.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卢梭根据其自然教育主张, 将他发展划分为四个各具特点的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出生到5岁为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的教育, 以儿
童身体的养护为主, 父
亲为教师,母亲为保姆。
如果父母在这一阶段不能对儿童进行良好的教育,则会毁坏儿童的天性。
必须注意儿童的健康。
凡是违反儿童天性, 妨害儿童身体发育,限制儿童心灵自由的的教育, 均应避免。
对儿童健康的教育方法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
如果儿童得了小病, 不
必请医生诊治, 而把儿童放到自然的环境中。
主张给儿童洗冷水澡, 锻炼其抗寒的能力;给予儿童充足的户外活动;注意儿童的穿着应宽松,不限制他没们的手脚活动;还应给儿童一些身体方面的考验
对5~12岁的儿童, 应进行感官训练, 让儿童多摸、多看、多嗅, 多接触外界食物, 最好利用自然界的种种问题, 使儿童学习有关轻重、大小、长短、远近等方面的知识,切忌进行知识和道德方面的灌输教育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到,卢梭的教育思想中包含了崭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在他之前, 英国大哲学家洛克曾主张, 儿童就像一块白板,教育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意愿采用任何方式去塑造儿童。
在这种儿童观下, 教育就是重复训练, 儿童被当作一个容器, 由成人随意填充。
这种儿童观对教育的影响十分巨大。
在当今学前教育实际中, 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种影响。
卢梭的儿童观则与此不同。
他认为, 儿童并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则的“自然的存在”。
因此他主张教育应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分阶段进行。
被誉为“儿童的发现者”的卢梭,由他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确立了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理论。
卢梭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后来的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蒙台梭利, 甚至杜威等一大批教育家。
直到今天, 卢梭的教育思想依然产生着其巨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