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质量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34.53 KB
- 文档页数:12
2016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合教学质量监测理科综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Fe56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受体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信号分子的大分子物质,多为糖蛋白,据靶细胞上受体存在的部位,可将受体分为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
下列供选项中,含有N元素及可及受体结合的分别有()项①磷脂②抗体③甘氨酸④纤维素⑤尿嘧啶⑥叶绿素⑦胰岛素⑧淀粉酶A.6 2 B.6 1 C.7 2 D.7 12.如图表示某实验小组利用玉米胚芽鞘探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为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具有极性运输特点,最好应选择A.甲和乙B.甲和丙C.甲和丁D.丙和丁3.将各种生理指标基本一致的健康小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置于25℃和15℃的环境中,比较两组产热量(Q甲、Q乙)及散热量(q甲、q乙)的大小关系错误的是A.Q甲=q甲 B.Q乙=q乙 C.Q甲>q乙 D.Q 乙>q甲4.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成临时装片,滴加某红色染料的水溶液(染料分子不能进入活细胞,渗透压相当于质量浓度为0.3g /ml的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用低倍显微镜能清淅地观察到: A.细胞中红色区域减小 B.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核中C.原生质层及细胞壁的分离 D.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对提取的DNA进行差速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B.判断生物是否进化是根据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是否改变C.Aabb(黄皱)×aaBb(绿圆),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圆:绿皱:黄皱:绿圆=1:1:1:1,则可说明控制黄圆绿皱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密码子的简并性对于当某种氨基酸使用的频率高时,几种不同的密码子都编码一种氨基酸可以保证翻译的速度6.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B.人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及癌有关的基因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D.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才具有的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为保护好环境,工业生产应从源头上减少或尽量消除生产对环境的污染B.在某爆炸事故救援现场,消防员发现存放金属钠、电石、甲苯二异氰酸酯等化学品的仓库起火,应立即用泡沫灭火器将火扑灭C.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青蒿素(结构如右图所示)联合疗法是当下治疗疟疾最有效的手段,已经拯救了上百万生命,青蒿素属于烃类物质D.某品牌化妆品在广告中反复强调:“十年专注自然护肤”,该产品中不含任何化学成分8.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济宁市高三一模考试情况总结一二三题1---12题得分情况在前12道试题中,成语题、文言实词、虚词是我们的弱项。
成语“同仇敌忾、无可厚非”这些熟悉的词语,也能有很大的障碍,运用上欠功夫。
实词“闻”作名誉之意,没遇到过,但是“休”字学过,“休誉”指美好的名声,前后同义复合,依据这种句式结构的特点,应该能解出来,看来只有三分之一多点的同学能做到灵活运用。
第四题(10.47,0.44%)一、第13题翻译文言文选文很有地方特色,传主性格鲜明,翻译题目出得相当不错,难易适中,和课本联系比较密切,重点考查学生对关键实虚词的精准解释。
翻译题是翻译两个大句子,得分要点集中在“誉”“是”“衣”“病”“方”“有司”“乞骸骨”“彰”“烛”等九个词语的翻译上,测试面没顾及全面,即没有涉及活用和句式,而是转向了实词,显然是强化了基础,强化了对文言文本认读的能力,而这是解决读懂文本重要的基本的能力。
第一个句子大部分同学能将“誉”翻译成“称赞、赞美、赞誉”,还是很好的。
但有一部分同学误解为名词“名誉、荣誉、声誉”;很多同学漏译“是”;几乎所有同学能译对“衣”。
“病”翻译得最不好,它应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是弊病),不少同学将之翻译为“诟病”(有的老师认为这样翻译也可以),部分同学将之理解为名词“病”。
还有译为“担忧”或“忧虑”的,是这个句子丢分的关键点。
第二个句子中,“彰”字学生翻译好,但“方”、“有司”学生不翻译,“方”翻译得最不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将之理解为“刚才,刚刚”,“乞骸骨”有同学理解为“称病、免去官职”等,“烛”有同学理解为“年轻、蜡烛、兴旺”等,“烛”字是这个句子丢分的集中点。
第一题学生一般能得到三分,四分或五分的只有少数学生。
翻译第二题多数学生得二或三分,满分的较少。
二、第14题诗歌鉴赏吕思诚的《戏题》是他抒写考中进士前或出道之前,家境处于贫寒时期发生的一宗生活小事的。
诗句比较平和,旨意也比较明确,同学们在理解诗句上基本上没大障碍。
2016年云南省第一次省统测理综生物生物学科质量分析福贡一中高中生物组:和永梅2016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学科的试题,参照2016年高考《考试大纲》中的试卷结构命制,第Ⅰ卷选择题6题,共36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必考题4题,共39分,选考题1题,15分。
单科总分90分。
总体上看,本次复习统测试题试题符合教育部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加强了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测试,试题的易、中、难比例设计合理,符合我省考生第一轮的复习实际。
一、考试的基本情况1.以下为我校两个理科班此次统考成绩全样统计数据的情况:81班云南省第一次省统测考试成绩:84班云南省第二次省统测考试成绩:从统计结果看,2016年第一次统测实考平均分为38.35分,及格率为12%,峰值为59~40分,在及格前一个分数段,较好地反映了我校高三年级考生的复习备考情况。
2.试题评价第一次省统测生物试题(1)基础性强。
本次主要考查《考纲》列出的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基本技能。
(2)能力题多。
第2、3、29、考查识图、数据、坐标、曲线、信息转化、迁移,充分体现能力考查成为重点。
(3)难易适中,区分度好。
给学生增强了信心,从得分率、优秀率、及格率上鼓励学生,为下一步备考复习有促进作用。
(4)重点内容重点考查,灵活性强。
通过本次考试让学生发现自己再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5)本次突出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实验与探究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易、中、难比例设计合理,符合我省考生实际。
二、考情分析第1题:学生对淀粉、蛋白质和核酸的相关基础知识细化不够,掌握不牢而失分。
第2题:对图形的分析不到位,不会结合图像来审题。
第3题:对有染色体变异的原理记忆不准确。
第4题:对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的记忆混淆。
第5题:对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模糊。
第6题:对生物生物模型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掌握不熟练。
第29题:以柱形图的形式,考查考查PH对酶活性的影响。
理性分析寻求突破——宁远县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质量分析9月20-21日,我市举行了2016届全市高三第一次联考,我县一、二、三中和舜德学校的高三年级共2707人参考,其中文科考生776人,占28.67%,理科考生1931人,占71.33%。
为保证此次考试的可信度,各校都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作了周密的准备和安排,在高三部分教师赴长沙出席“2016年新课程全国卷高考备考复习研讨会”的情况下,各校考试秩序井然。
市教科院巡视组对我县各校的考纪考风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亮点分析1、一中文科学生陈兰姣以559分的优异成绩列全市文科第9名,谢望望同学以556分的成绩列第13名,这是我县近些年来文科的最好名次。
2、一中理科学生谢永林同学以628.5分排全市第15名,此外,一中还有欧徐利等4名理科尖子生因赴长沙参考全国物理竞赛而未参加此次联考。
3、我县应届生模拟二本上线人数比上届第一次联考增加158人,其中一中增加139人、二中增加17人、三中增加7人。
4、学生质量明显提升,全县一本总数为188人,比上届第一次联考增加77人,特别是一中一本总数由上届的83人,上升到本次的161人。
二、位置分析本次联考因部分县(区)的补习学校未参考,难以通过有限的数据对各县(区)所处的位置作出准确的评判。
将我县的四所高中与全市同类学校作对比,可看出各校所处的位置,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表1:一中与省示范性高中上线人数比较一中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以538人的上线人数昂首进入省示范性学校的第一方阵,因被过大的学生基数所拖累,上线率仍未达到全市同类学校的平均水平。
提高招生门坎,严格控制招生人数是提高上线率的正道。
与祁阳一中相比,宁远一中文科的提质增效显得格外迫切。
二中在11所市示范性学校中处于中上水平,其17.23%的上线率居第三位。
三中无论是上线人数还是上线率,都处于市示范性学校的中下水平,特别是其文科上线人数有迅速“归零”的危险,文科教学急待加强。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检测高三理科综合试题2015.12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H卷两部分,共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第I卷注意事项:1. 第I卷共21小题,共126分。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运动定律)B. 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C. 英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准确的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D. 英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转的电子流15•近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雾霾天气,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
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 在t=5s时追尾C. 在t=3s时追尾D. 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则第2011个小球与2012个小球之间的轻绳16. 如图所示,有500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
2016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英语质量分析报告一、统计基本情况1. 全省统计:2. 抽样统计:二、各题得分情况、试题特点、答题分析和教学建议阅读理解部分(一) 命题思路和特点2016年第一次省统测的阅读理解命题遵循新课标全国卷阅读理解的命题思路:内容涵盖社会文化热点问题、时尚和科普;选材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突出时代性;并有较强的可读性;突出知识性、信息量大,但生词不多的特点。
本次命题在问题的设计、信息查找、推断及归纳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干扰性。
2016年3月省统测一和2015年4月省统测二阅读理解在文体和各篇题数分布上的对比统计:由上表可看出,本次阅读部分所涉及体裁有新闻报道、说明文、议论文和夹叙夹议四种,其中新闻报道2篇,占了40%,从阅读总量来说,此次的阅读量明显大于2015年第二次统测总词汇量。
(二) 2016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质量抽样分析1、2016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质量的阅读理解设题统计结果:(1)2016年省统测一阅读理解第一节设题分布表:由上表可看出,本次省统测的设题点以考查学生细节查找和理解题为主,共8题,占53. %,推理判断题共4题,占27%;另外词义猜测为1题,占7%,主旨大意为2题,占13%, 总体和历届高考该部分考点设置基本吻合。
2、(1)2016年云南省统测一试卷第一节四篇文章及各题详细抽样数据情况如下:从上表综合来看,本次阅读理解第一节15题, 共30分,平均分14.98, 小题平均分低于1分的仅有8题, 占阅读题第一节的53%。
(2)各篇文章的考生答题情况分析:A篇为新闻报道, 该篇阅读材料介绍了新西兰南岛城市基督城, 在经历了2011年2月22日一系列强震浩劫之后, 通过重建, 再次复兴, 现以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
抽样调查表明第1、3题丢分较多, 平均分0.79、0.58。
两题均为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一段的“experienced an earthquake 和the most destructive in a series of earthquakes that began on September 4, 2010.”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为B. A number of quakes started in the fall.;再依据为“第五段最后一句“International visits were up 6% for 2015. ”意为“参观的外国游客在2015年增加了6%”, 可选择出第3题的正确答案为故选C. “six percent more foreigners visited it in 2015 than in 2014”,干扰项为 A. its economy has grown slightly in the past years,而根据第五段“According to the Christchurch and Canterbury government, the region’s economy has grown 31% in the past 5 years. ”可判断A项的表述“. its economy has grown slightly”显然为错误选项。
2016年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分析 2016.3一、试题总体情况1.试题总体评价本试题符合2016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立足化学学科特点,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突出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考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命题较前几年变化较大,在命题中紧扣全国新课标卷的主题,在全国卷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突出了从山东卷向全国卷过渡的主体思想,命题形式符合全国卷的一贯出题形式,体现了新课程所强调的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的特点。
命题以高三一轮复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等主干知识为载体,面向2016年全国高考,在灵活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突出对信息接收整合能力、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察,也体现了全国新课标卷测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特点,不仅是对前期一轮复习效果的检测,也更为后续二轮和三轮复习及高考备考提供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试题命制质量很高,能够很好的反馈了考纲的要求,对应对新高考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2.试卷结构试题共13道化学题,试卷满分为100分。
第Ⅰ卷(7-13)共7个小题,全部为单选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第Ⅱ卷为(26-28)综合实验、工艺流程、混合题(热效应、电化学、速率与平衡)等必做3个题目和从三个选做中选一题共4个学科内综合题,满分58分。
从试题内容看,容易试题约占全卷分值的22.5%,中等难度的试题所占的比例较大,约占全卷分值的51%,较难题约占22.5%,难题约占4%。
2016年高三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双项细目表3.试题特点(1)注重化学学科重点内容的考查,全面中突出主干以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依托,着重考查考生化学科学素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是理综化学试题命制的立意主旨。
整卷以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依据,以生产、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应用为载体,将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等融为一体。
2016年高考一模试卷分析(天津区域)校区:静海家世界校区分析人:王玉芳一、总体评价2016年天津高考物理一模试卷是本着《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考试说明》的内容,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来进行命题。
二、试卷特点试卷从总体上看,对知识点的考查依旧是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几乎所有知识点都有所涉及,各个模块所占分值也基本延续了近几年的特点,以力学和电学为主,近代物理和光学考查较少,热学不做考查。
只是今年对能量模块的考查偏多一些。
试卷结构与去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
整套试卷仍然包括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8题,共计48分,其中前5题为单项选择题,后3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提高了整卷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总计72分,包括填空、作图、问答、计算等多种类型。
全面地考查了物理知识的理解、运用,在能力上也对综合分析能力和数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尽管部分题目难度较大,但是总体上还是依托于基础,难度层层递进三、数据分析四、对中学教学的建议1、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基本能力。
2、增强对物理情景的认知,对现代科学技术中的物理元素的衔接。
3、教学中注意数学运用能力、图像分析能力的培养。
4、发挥物理学科功能,强化认知能力,提高思维品质。
五、试题分析与解读第I 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如图所示,两束不同的单色光P 和Q 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其出射光线都是从圆心O 点沿OF 方向,由此可知A .Q 光穿过该玻璃砖所需的时间比P 光短B .若P 光照射某金属时恰能逸出光电子,Q 光照射该金属时也能逸 出光电子C .P 、Q 两束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若Q 光能发生全 反射,则P 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D .如果让P 、Q 两束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P 光形成 的干涉条纹间距比Q 光的小 【答案】B【考点】对光学、光电效应知识的考查。
高三16班联盟考试质量分析材料高2016级16班陈丽娟第一次月考惨败的阴影还没有抹去,月考的硝烟还没有散去,我们便在紧张和恐慌中迎来了高三第一次大型考试——七校联考。
在战战兢兢和诚惶诚恐中迎来了联考成绩结果,没有逆袭成功,但是也不如月考那般惨败颓地,那一刻心中长舒一口气,但是其中的焦虑却不是当下的数据能够解决的。
现将16班联考成绩分析如下:总体而言,我班68人,应届62人,上线人数66人,应届生61人,有1名同学掉在了线下9分之处。
年级前50名3人,前100名16人,前200名39人,前250名46人,前300名56人。
但是从整体情况可以看出16班优生群体不优,年级前50名的3名同学除张诗杰在年级前20名外,其他2名同学均居于后25名;优生起伏跌宕较大,人员更替较快,入学考试的余展鹏,肖路扬,月考的向妍均已跌破前50名,其中余展鹏跌至年级213名,向妍140名。
中间生波动较大,如李凌霄,徐明霞,蒲艳丽,余安平,吴钰洁等同学,其中吴钰杰是二跌突破,竟然跌至年级433名,班级63名的惨状。
临界生人数众多,在本次考试中班级有24名同学居于年级250名以后,有18位同学居于300名以后,其中廖若男,谭亚菱500名以后,秦辉跌至年级662名。
从这个数据看出,与月考相比16班实际上在排名人数分布上优生和临界生段均略有增加。
在本次考试中有10位同学取得了100名以上的进步,有36名同学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是9名同学退步100名以上,32名同学有不同层次的退步。
但是优生的不稳定和临界生的众多,让16班的发展步履维艰。
16班想要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确实任重而道远。
我们16班团队的每位老师和同学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力求在每一次考试中能有所进步。
据年级统计分析,联考成绩与入口相比,语文英语化学生物的有效人数均成增长趋势,物理持平。
由以上数据看出,16班与实力强大并且突飞猛进的兄弟班级17班相比,除语文外其余各科均存在一定的差距。
《2016届高三市第一次联考诊断分析及整改报告》摘要:整改措施、紧急召开备课组长会议明确各学科复习进3月日学校紧急召开备课组长会议摸清各学科复习进明确要各学科必须3月5日结束轮复习3月6日进入二轮复习,、仔细对次考进行研究和分析撰写质量分析报告交学校要学科备课组长组织学科老师对次考试题及考试成绩进行逐分析出得失分原因、拿出处理办法及具体落实方案撰写质量分析报告交学校备案,对部分复习进慢学科进行加课复习针对数学、生物、英语、政治等复习进慢学科采取周二、三、四、五及星期六下午加课方法进行补救并要这些学科两周即3月5日必须完成轮复习与其他学科道3月6日全面进入二轮复习06届高三市次考诊断分析及整改报告、考成绩对比、科550分以上全市9人xx人500分以上全市3人xx8人00分以上xx3人xx人科全市前0名xx人xx民3人xx人科全市前00名xx9人xx8人、理科600分以上全市8人xx无550分以上全市7人xx人xx0人500分以上xx70人xx0人金沙9人xx梁才学校人50分以上xx人xx民0人xx7人理科全市前0名xx6人xx梁才学校人金沙人织金五人xx无理科全市前00名xx50人xx5人金沙6人xx梁才学校6人从以上成绩可以看出xx次考形势不容乐观高考有被甩全市边危险学校立即召开高三年级会议就次考做出诊断分析二、考诊断分析通召开高三年级备课组长会议对次考试进行全面分析终确诊出次考试失败具体原因、轮复习尚结束次参加考9科目只有语学科轮复习近尾声其它科目轮复习都结束有科目轮复习要到3月下旬才能结束别科目甚至要到月初才能结束、学生对考重视不够由刚开学就进行如正规考试学生还从假期松弛放松状态回归到学习紧张状态对次考引起充分和足够重视3、复习效率低下复习效不佳是次考试失败主要原因些学科老师对习惯面面俱到、滴滴都给学生讲深讲透能抓主干进行有效复习处理众多试卷又不分主次统详占用了学生多复习但其实复习效率低下复习效并不佳三、整改措施、紧急召开备课组长会议明确各学科复习进3月日学校紧急召开备课组长会议摸清各学科复习进明确要各学科必须3月5日结束轮复习3月6日进入二轮复习、仔细对次考进行研究和分析撰写质量分析报告交学校要学科备课组长组织学科老师对次考试题及考试成绩进行逐分析出得失分原因、拿出处理办法及具体落实方案撰写质量分析报告交学校备案3、对部分复习进慢学科进行加课复习针对数学、生物、英语、政治等复习进慢学科采取周二、三、四、五及星期六下午加课方法进行补救并要这些学科两周即3月5日必须完成轮复习与其他学科道3月6日全面进入二轮复习、二次考前进行两次综合测试要各学科紧张二轮复习二次考前进行两次学科综合测试保证二次考成绩能次考成绩基础上有较突破xx县学教科室。
理性分析寻求突破——宁远县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质量分析9月20-21日,我市举行了2016届全市高三第一次联考,我县一、二、三中和舜德学校的高三年级共2707人参考,其中文科考生776人,占28.67%,理科考生1931人,占71.33%。
为保证此次考试的可信度,各校都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作了周密的准备和安排,在高三部分教师赴长沙出席“2016年新课程全国卷高考备考复习研讨会”的情况下,各校考试秩序井然。
市教科院巡视组对我县各校的考纪考风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亮点分析1、一中文科学生陈兰姣以559分的优异成绩列全市文科第9名,谢望望同学以556分的成绩列第13名,这是我县近些年来文科的最好名次。
2、一中理科学生谢永林同学以628.5分排全市第15名,此外,一中还有欧徐利等4名理科尖子生因赴长沙参考全国物理竞赛而未参加此次联考。
3、我县应届生模拟二本上线人数比上届第一次联考增加158人,其中一中增加139人、二中增加17人、三中增加7人。
4、学生质量明显提升,全县一本总数为188人,比上届第一次联考增加77人,特别是一中一本总数由上届的83人,上升到本次的161人。
二、位置分析本次联考因部分县(区)的补习学校未参考,难以通过有限的数据对各县(区)所处的位置作出准确的评判。
将我县的四所高中与全市同类学校作对比,可看出各校所处的位置,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表1:一中与省示范性高中上线人数比较一中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以538人的上线人数昂首进入省示范性学校的第一方阵,因被过大的学生基数所拖累,上线率仍未达到全市同类学校的平均水平。
提高招生门坎,严格控制招生人数是提高上线率的正道。
与祁阳一中相比,宁远一中文科的提质增效显得格外迫切。
二中在11所市示范性学校中处于中上水平,其17.23%的上线率居第三位。
三中无论是上线人数还是上线率,都处于市示范性学校的中下水平,特别是其文科上线人数有迅速“归零”的危险,文科教学急待加强。
表3:舜德学校与普通高中上线人数比较在参考的6所普通高中中,舜德学校应届生以14.01%的上线率处在第一的位置。
三、问题分析(一)文科依然薄弱与上届第一次联考相比,我县应届生文科上线人数还在减少。
四所高中学校应届生文科上线人数只有二中略有增加,其余三所学校均在减少,全县共减少21人。
表5:文科人平成绩与市平均成绩的比较分析上述数据可知,2015届第一次联考,我县文科各学科的人平成绩有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共4个学科超过市平均水平。
2016届第一次联考,我县只有语文、历史、地理共3科超过市平均水平。
文科人平总分与市平总分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主要是因为外语和数学的相对薄弱,这也是我县文科上线人数比上届有所减少的原因所在。
表6:文科二本上线学生科平分与全市的比较就全县而言,文科二本上线考生的科平分有语文、政治、地理超过市平均水平分,另外三个学科均低于市平均水平。
三中和舜德学校应届生的文科教学十分薄弱,应引起文科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理科有待提升1、与2015届第一次联考相比,我县理科人平成绩与市平均成绩的比较可看出我县的理科实力。
表7:理科人平成绩与市平均的比较从上述近两届理科各学科人平成绩与市平的差值可知,我县2016届理科的六个学科已有语文、物理、生物共3个学科超过市平均水平。
与2015届相比,我县理科人平总分与市平均水平的差距也明显缩短,说明本届理科教学是卓有成效的。
2、我县理科二本上线学生科平分与市平均分的比较本次联考全市理科二本上线6075人,我县应届生理科上线667人,上线考生的科平分对比如下:从理科的对比可以看出,各学科平均分全部低于市平均水平,这说明在我县理科的上线学生中,各学科高分段的学生太少,压线的学生较多。
我县的优生培养还未摸索出有效的办法,这也是影响我县每年高考录取质量的主要原因。
我县理科人平分有语文、物理、生物3个学科超过市平均水平,而理科二本上线学生的科平分却全部落后于市平均水平,说明我县理科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学科的“瞄准度”不高。
(三)培优力度不够本次联考我县文理科进入全市前100名的分别为2人和5人,所占比例与宁远这一生源大县很不匹配。
表9:近两届第一次联考文理科在全市高分数段的人数统计文理科高分层人数虽然较去年有所增加,但总量还是太少,一中集训队应以更多学生进入全市前300名为奋斗目标。
我县文科最高分为一中的陈兰姣(559分)排全市第9名,理科最高分为一中的谢永林(628.5分)列全市第15名。
与上届第一次联考相比,我县尖子生的数量略有增加。
表10:陈兰姣、谢永林成绩分析本次考试,我县文理科的第一名都有学科不均衡现象。
陈兰姣的优势在外语和数学,且两科都在130分以上,这是文科生很难企求的分数,全市文科生中只有3人,另两位是永州四中的胡乐辉和新田一中的候舒婷。
陈兰姣综合科目相对薄弱,文综总分只有185分,这是后段学习的主攻方向,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
谢永林的优势在数学、物理和化学,三科总分为333分,这三科能超过这一分数的全市只有江永一中的周培林(341分)1人。
外语、生物是其后段的重点突击科目,教师要加强个别辅导。
针对陈兰姣、谢永林、欧徐利等拔尖学生,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优措施,务必在后段的复习教学中取得实效。
(五)学科发展失衡“有效人”是指达到有效分的人数,这一数值可反映各学科的教学效果,也可反映各学科贡献的大小,各学校各学科的有效人的分布如下:通过文科比较可以看出,一中的外语,二中的数学、历史,三中的数学相对较弱。
四所学校的地理以及一中的政治,二中、三中的语文,舜德学校的历史等学科的贡献较大。
12:理科有效分人数的比较表通过对理科的比较可以看出,一中的物理、生物,二中的语文,三中的物理和舜德学校的化学优势较为明显。
一、二、三中的外语,舜德学校的数学相对较弱。
上述两表中的数据呈现出的规律是:各校文理科各学科的有效分人数基本上都大于上线人数(一中的语文,一、二、三中的外语和舜德学校的数学等特别薄弱的学科除外)。
学科的有效分人数与上线人数的离散程度越大说明考生各学科的发展越不平衡。
因此,查漏补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例如,分列全县文理科第1名的陈兰姣和谢永林都有短腿学科。
如何在后段的复习教学中,加大对这类学生短腿学科的补薄力度,是提升其高考总分的最有效途径。
表13:我县各学科平均分在全市的位置(市直学校除外)除市直学校外,我县理科的总分、语文、物理三项的平均分在11个县区中排第一位,数学排第二位,外语、化学、生物排第三位;文科的语文、地理排第三位,外语排第八位,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六)压线学生太多表14:各校文理科二本线下20分的临界生人数本次联考,全县文理科二本线下20分的临界生达198人,这些学生往往是因为答题不规范或答题欠仔细等非智力因素导致丢分而未上线。
对学生进行应试策略分析应引入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要对照北京立新学校曾军良校长提出的“考试策略”中的十条措施加以培训和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应试技巧。
各校临界生是后段复习教学的重点关注对象,要在“补薄”上下功夫,要在价值观的引导、情感的建立、方法的改善、心灵的开导上找窍门,使临界生成为各校高考上线人数的主要增长点。
四、对策分析北京立新学校曾军良校长说:“教育智慧可以创造教育奇迹。
”为了使我们的复习迎考工作富有成效,我们应该狠抓下列四项工作:(一)强化课改意识,构建魅力课堂。
只有改进教学方式,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考。
仔细反思自2007年下期我县高中实施新课程以来,清华、北大就与我县无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未能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仍在用过去的教学方式应对变化了的高考。
课堂上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未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师独霸课堂,讲的时间远大于学的时间,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自我思考的空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进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模式已经刻不容缓。
曾校长的《魅力课堂的原则与要求》应成为全体毕业班教师的共识,并付诸于教学实践中,唯其如此,才能解决复习教学当中的高耗低效问题,才能大幅度提高教学的效益和质量。
为此,对高三教师提出如下倡议:首先,强化生本意识。
在我们的复习教学中,老师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高效学习。
高三教师要精心备课,严格控制每节课的讲授时间,留给学生自学、练习、反思、交流、探究、整理的时间,让学生在一轮复习期间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各校要借鉴曾军良校长提供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效率与魅力。
第二,要强化研究意识。
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精细化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反思等措施,加强学法指导的研究和实践,研究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习题设计、方式选择和时间安排,引导学生自学与探究,把每节课的重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和解题思路、方法、规律、技巧弄清楚、搞透彻;曾校长认为“课堂教学必须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能力发展为目标”,要研究高考、研究学生,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训练题、检测卷,不能搞一刀切,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有进步、有提高。
真正实现曾校长所倡导的“创造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最好的教育”。
要认真研究各学科的课堂模式,特别是高三复习教学常见的“试卷讲评课”和“习题讲评课”该如何上,要构建有效率有魅力的“讲评课”教学模式,坚决摒弃从头到尾一讲到底的做法。
第三,要强化信息意识。
没有正确的信息引领,盲目的教学会使复习教学迷失方向,苦了教师,误了学生。
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好信息资源,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学质量。
教育前沿信息、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信息试卷、研讨会、校际交流、专家讲座等信息源应多加关注,勤于收集,有效整合,为教学服务。
在我县已沿袭多年的整套照搬名校试题的做法应当被制止,必须结合自身的学情加以取舍,其实这就是“以学定教”原则在复习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名校的试题是针对其本校学生设计的,对我县少数优秀班级尚可套用,但对大多数班级而言,只能使学生的自信心一次次受到打击和伤害,使学生不仅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也怀疑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若产生了这种情绪,对教学是相当有害的。
套用名校试题还有一大危害就是逐步使我们的教师丧失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导致其教学能力的退化。
“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成长”,只有教师的成长伴随学生的成长,才能实现“让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位学生的每一天都成为最好”,才能真正使“考试成为师生成长的新起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各学科联组的正副组长要在考试命题的难易程度、难易起伏上想办法、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