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专题二 细胞的结构基础专题整合
- 格式:doc
- 大小:524.00 KB
- 文档页数:8
第2讲细胞的结构基础对应学生用书P0061.[2015·安徽高考]血浆中的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
下表列出的抗体肽链合成与抗体加工的场所,正确的是()解析分泌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在内质网、高尔基体上进行加工,以囊泡形式运输,最终以胞吐方式运出细胞,故D项正确。
2.[2015·课标全国卷Ⅱ]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 A解析题中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有无氧气和温度。
在17 ℃时,培养瓶中气体为空气的培养条件下离子相对吸收量比氮气大,可以得出结论: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A项正确;培养瓶中气体均为空气时,3 ℃条件下离子相对吸收量远远小于17 ℃条件下离子相对吸收量,可以得出结论: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有关,B项错误;该植物幼根吸收该离子的过程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C项错误;从实验结果可知,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D项错误。
3.[2015·课标全国卷Ⅱ]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 B解析A项,抗体是分泌蛋白,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作用;B 项,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到细胞质,不属于胞吐作用;C项,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作用;D项,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属于胞吐作用。
2021-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一单元专题2细胞的结构基础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小题,共36分)1.(xx·吉林模拟)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根瘤菌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不需要高尔基体直接参与B.在抗体的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发生变化C.高尔基体是一个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存在但功能有差异的细胞器D.高尔基体与细胞内的氨基酸脱水缩合有关解析根瘤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高尔基体;抗体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膜与分泌小泡结合后,又形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结合,故膜面积基本不变;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的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细胞内与氨基酸脱水缩合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与高尔基体无关。
答案D2.(xx·陕西宝鸡九校联考)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器可被溶酶体消化分解B.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可被溶酶体吞噬C.用差速离心法不能从细菌中分离出溶酶体D.溶酶体不参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构成解析溶酶体具有消化作用,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A正确;溶酶体具有吞噬作用,如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B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溶酶体的结构,C正确;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溶酶体含有单层膜,参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构成,D错误。
答案D3.(xx·全国重点中学冲刺卷)表中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器的种类、膜结构及功能对应正确的是()答案D4.(xx·辽宁沈阳二中月考)用呼吸抑制剂处理红细胞,其对下列物质吸收显著减少的一组是()A.葡萄糖、氨基酸B.K+、氨基酸C.O2、H2O D.甘油、脂肪酸解析呼吸抑制剂抑制细胞呼吸产能,影响主动运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A错误;K+、氨基酸的吸收均为主动运输,B正确;O2、H2O的吸收均为自由扩散,C错误;甘油、脂肪酸的吸收均为自由扩散,D错误。
第一单元生命系统的细胞基础专题二细胞的结构基础(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B级必测1.(2016·宿迁三校调研)下列有关细胞器的成分及功能叙述中,错误的是()A.线粒体含RNA,能产生ATP和CO2B.叶绿体含DNA,能产生糖类和O2C.内质网含蛋白质,能参与脂质的合成D.核糖体含磷脂,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解析有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含有DNA和RNA,能合成大量的ATP,故A正确;叶绿体也含有DNA和RN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释放氧气和合成有机物,故B正确;内质网与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合成有关,故C正确;核糖体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故D错误。
答案 D2.(2016·泰州中学质检)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部分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叶绿体B.内质网是合成性激素的场所C.合成核酸水解酶的场所是溶酶体D.形成mRNA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解析人体细胞中无叶绿体,二氧化碳仅产生于线粒体基质,A错误;内质网是合成性激素的场所,B正确;合成核酸水解酶的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形成mRNA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D错误。
答案 B3.(2016·扬州高三期末)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受精作用和细胞的胞吞、胞吐作用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细胞膜流动性的基础是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C.K+、Na+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解析受精作用和细胞的胞吞、胞吐作用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细胞膜流动性的基础是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B正确;K+、Na+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磷脂分子不具有特异性,D错误。
答案 D4.(2016·盐城市期中调研)如图是真核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和②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B.分布于③上的叶绿素的合成需要Mg元素C.在甲、乙中,②的功能都只是控制物质出入D.④中除了含有相关的酶,还含有少量DNA解析图中甲、乙分别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模式图,①、②分别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外膜,③是类囊体膜,④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中基质。
(创新设计)(浙江专用)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单元专题二细胞的结构基础专题整合(时间:30分钟满分:7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小题,共36分)1.李斯特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
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Inl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乳酸菌一样,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该菌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D.Tuba蛋白和Inl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解析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细胞变形与细胞膜流动性(而不是选择透过性)有关;作为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故其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经内质网加工。
答案 C2.在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均具有主要由磷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B.细胞都能分裂、分化、衰老、凋亡C.一般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D.是生物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解析细胞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膜结构,膜结构主要由磷脂与蛋白质构成,一般都含有核糖体,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小层次,是生物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A、C、D正确;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B错误。
答案 B3.下图是细胞膜局部结构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结构具有内外不对称性B.癌细胞的该膜上a物质减少C.b物质肯定是被动运输的载体D.c物质可能是神经纤维膜上的K+通道蛋白解析图中显示b运输物质时可消耗ATP,应为主动运输的载体。
答案 C4.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和兰迪·谢克曼、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聚德霍夫因发现细胞的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囊泡的形成、运输与下列哪种膜结构无关()解析从图中可识别A、B、C、D分别是线粒体、高尔基体、叶绿体和内质网。
囊泡的形成、运输与叶绿体无关。
答案 C5.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大鼠脾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组成,其通透性也随之改变C.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发生了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离子的跨膜运输的结果,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时,是神经递质释放导致信号转变的结果,D错误。
答案 D6.核孔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孔洞,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称为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
下图表示物质通过核孔复合体的输入和输出过程。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核孔数量都相同B.离子和小分子物质都不能通过核孔C.大分子物质进出核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蛋白质、核酸都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解析核孔数量与细胞新陈代谢强度有关,A错误;核孔有两种运输功能,既能运输大分子物质,也能运输小分子物质,B错误;大分子物质进出核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正确;细胞核中的DNA不能经核孔进入细胞质,D错误。
答案 C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39分)7.(9分)如图是某动物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已知该细胞具有分泌抗体的功能。
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中除核糖体外不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是[ ] ;请依次写出抗体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经过的细胞结构:(仅填标号),为该过程提供能量的场所是[ ] ;若该细胞取材于人体内,则其名称是。
(2)下表是与抗体合成及分泌有关的三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
据表分析,甲、丙分别是[ ] 、[ ] 。
(3)[ ] 具有三大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②;③。
解析(1)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组成的,中心体、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
能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分泌经过的结构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提供能量的是线粒体。
(2)表中乙没有核酸,甲有少量核酸,线粒体内有少量DNA和RNA,丙不含脂质为核糖体。
(3)根据提示的功能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细胞膜的功能。
答案(1)6中心体4、3、7、5 1线粒体浆细胞(2)1线粒体4核糖体(3)5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8.(11分)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图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图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图3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3)图2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图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如果将图2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都会/有一个会/都不会)受到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图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含有的蛋白质不同(2)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光反应(3)载体蛋白都不会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而红细胞主动运输排出乳酸所需能量由无氧呼吸提供(或答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也可得分)(4)能量转换、控制物质进出细胞9.(10分)如图甲表示细胞内某种物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图乙表示几种膜结构表面积的变化。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C物质是多肽化合物,则结构A是,其形成与(结构)有关,C 物质形成的方式是。
(2)D代表由细胞内有关结构合成的物质,下列物质中属于D类物质的是()a.呼吸酶b.性激素c.胰岛素d.血红蛋白(3)若G是合成D物质的单体,则G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D物质从细胞内到细胞外的方式是。
(4)若图乙表示D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的细胞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的面积变化,则①②③分别表示的结构是。
解析(1)图中的C物质是多肽化合物,多肽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故结构A是核糖体;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多肽化合物是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形成的。
(2)由图可知,D类物质是分泌蛋白,呼吸酶属于胞内蛋白,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胰岛素是分泌蛋白,血红蛋白也属于胞内蛋白,故选c。
(3)若G是合成D物质的单体,则G是氨基酸,氨基酸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物质(分泌蛋白)从细胞内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
(4)肽链在内质网中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后,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包裹着蛋白质到达高尔基体,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
高尔基体将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后,又以囊泡形式将蛋白质发送到细胞膜,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
故在整个过程中,内质网膜减少,高尔基体膜先增加后减少,即几乎没有变化,细胞膜增加,结合图乙可知①②③分别表示的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答案(1)核糖体核仁脱水缩合(2)c (3)主动运输胞吐(4)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10.(9分)右图显示一个经培养已生根和长叶的紫色洋葱鳞茎。
现分别取洋葱叶片的表皮细胞、鳞叶外表皮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制作成临时装片,并用质量浓度为0.075 g/mL的胭脂红溶液(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进行引流。
(1)最适合用来观察质壁分离现象的材料是,理由包括①;②。
(2)下图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细胞的视野。
①图中正确显示质壁分离细胞的是视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细胞中,能被观察到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上述洋葱的3种材料经解离、漂洗、碱性染料染色等步骤的处理,制成临时装片,则最可能观察到染色体的细胞是,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洋葱鳞叶(鳞茎叶)外表皮细胞①鳞叶外表皮细胞存在原生质层/大液泡②细胞液中含紫色色素,便于观察(2)①图①胭脂红不能透过细胞膜,但可以透过细胞壁,因此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为红色。
细胞液含紫色色素,故为紫色②液泡(3)根尖分生区细胞只有分生区细胞属于增殖细胞,可以进行细胞分裂,因而能观察到染色体高考命题大猜想11.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①核DNA→核DNA ②合成RNA聚合酶③mRNA→蛋白质④K+自由扩散进入细胞⑤染色质→染色体⑥[H]+O2→H2O ⑦H2O→[H]+O2⑧渗透作用⑨核糖核苷酸→mRNAA.3项B.4项C.5项D.6项解析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不再进行分裂,故不进行核DNA分子复制及染色质向染色体转化,故①、⑤不能进行;K+进入根尖成熟区细胞的方式应为主动运输,④不能进行;根尖成熟区细胞无叶绿体,不发生光反应,故⑦不进行。
答案 C1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细胞内唯一的双层膜结构B.在衰老的细胞内线粒体的数量增多C.生命活动所需ATP均由线粒体提供D.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均来自线粒体解析就人体细胞而言,除线粒体外细胞核也为双层膜结构;在衰老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减少;生命活动所需ATP除来自线粒体外,还来自细胞质基质。
答案 D13.关于下图所示生物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均在DNA中储存遗传信息B.abcd均能进行有氧呼吸C.bd均可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D.bcd均有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解析T2噬菌体为DNA病毒,必需依赖寄主细胞才能具有代谢功能,B错误;蓝藻为原核生物,无叶绿体,其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故C、D项错误。
答案 A14.下图为某同学画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根据此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图中出现了两处明显的错误,体现在结构2和4上B.被称为有机物合成“车间”的结构是5C.在细胞分裂末期,7的活动会增强,合成结构8D.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结构有9、4、3解析除9、4、3外,核糖体内也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答案 D15.虽然不同细胞在形状、大小上千差万别,但在结构和功能上却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以下关于细胞统一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组成:组成不同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完全相同B.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遗传物质:都以DNA或RNA作为遗传物质,且遗传密码子通用D.能源物质: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解析组成不同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并非完全相同,A不正确;细胞生物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B不正确;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以DNA 作为遗传物质,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C不正确;细胞生物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