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银针的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10.98 KB
- 文档页数:2
岳阳黄茶——茶中贵族杯中黄金君山银针是岳阳黄茶的杰出代表,深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喜爱。
1959年,毛主席回到故乡湖南,品饮君山银针后赞口不绝,连声说:“这茶好,这茶好!”,并盛赞君山银针是会跳舞的茶。
传奇黄茶茶中贵族黄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品质特点为“黄叶黄汤”,主产于湖南、四川、安徽、湖北、浙江和广东等省。
湖南岳阳为中国黄茶之乡。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融汇六大茶类工艺之精华。
其中“闷黄”工艺为黄茶所独有,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造就黄茶“干茶金黄光亮、汤色杏黄明亮,滋味甘醇甜爽”的品质特征。
黄茶自古就是富贵茶,王族显贵、政要贤达、名流雅士无不为之倾倒。
经多年传承创新,黄茶占比不断增大,并伴随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进入寻常百姓家,深受消费者喜爱。
山水精华孕育好茶岳阳地处北纬29.2度、东经116度,北枕万里长江,环抱浩瀚洞庭,生态优美,物产富饶,自古以来就是种茶产茶的好地方。
目前岳阳黄茶占全国黄茶总产量的60%以上、总产值的70%,岳阳已成为全国黄茶生产、加工与贸易规模最大的集中产业区。
岳阳黄茶黄茶之冠岳阳黄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君山银针为黄茶之冠。
岳阳黄茶的前身“潍湖含膏”唐代纳入贡品,文成公主入藏,潍湖含膏成为陪嫁珍品。
宋代“黄翎毛”“白鹤茶”及《红楼梦》所述“老君眉”均为岳阳黄茶,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贡茶”,岁贡拾捌。
岳阳黄茶品类丰富,根据鲜叶原料和加工工艺的不同,产品分为岳阳君山银针、岳阳黄芽、岳阳黄叶和紧压黄茶共四类。
依据原料嫩度和感官品质,岳阳君山银针和岳阳黄芽分为特级、一级;岳阳黄叶和岳阳紧压黄茶(包括紧压金花黄茶)分为特级、一级、二级。
君山银针1956年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获得金奖,被誉为“茶盖中华,价压天下”;1957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1972年在联合国被作为招待各国元首及使节的唯一用茶;2013年入选航天茶赠送给航天英雄;岳阳黄茶2017年被评为湖南省十大区域公用品牌;2019年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君山银针茶产于湖南岳阳君山,君山银针茶在1956年参加德国莱比博览会,因芽头肥硕壮实,芽身黄似金,茸毫白如玉而获金质奖章,享有“茶盖中华,价压天下”之盛誉。
君山银针茶艺不仅使人们领略到君山银针传奇品质的精髓,更展示了君山茶文化博大精深的忧乐情怀。
下面由我们为大家带来君山银针茶艺表演。
第一道:备具以侯用玻璃杯:冲泡君山银针我们选用透明洁净的玻璃杯,不仅可以观赏到汤色,更可以欣赏君山银针所独有的“三起三落”之奇观。
第二道:冰心去凡尘(洗杯)茶,至清至洁,是天涵地育的灵物。
泡茶要求所用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
冲泡前为了提高杯温和清洁茶具,需用热水烫杯。
当壶中的水凄凄声声落入杯中,您会再次感受到4000多年前舜帝的两位妃子在君山扶竹痛苦的一幕。
第三道:鉴赏佳茗(赏茶)君山银针采用茶树单个嫩芽,经过10道工序历时四天时间制作而成,外形匀直整齐,白毫披身,芽身金黄,素有“金镶玉”之美称。
第四道:清宫迎佳人(投茶)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清宫迎佳人就是用茶匙将茶叶投放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甘露润连心(润茶)好的绿茶外观如莲心,在开泡前往茶杯中注入少许热水可以起到润茶的作用。
轻摇茶杯,树立与水面的茶芽有如湖风吹拂下的君山竹苑。
伴着优雅的音乐,似清风拂面,更似当年两位爱妃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而落泪斑竹的轻声哭泣,即使是几千年来的风霜也历历在目。
这便是湘妃竹的由来。
第六道:凤凰三点头(泡茶)冲泡君山银针,我们采用凤凰三点头的守手法。
冲水至七分满,留下三分表情谊。
银针翻于水面,恰似随水涨落,时起时伏的君山岛。
清代王文志写到:“茶倾涛声卷浪花,孤舟晚泊天之涯。
岳阳楼头无事坐,洞庭水试军山茶。
”当水流声声入耳,您会仿佛置身于洞庭湖或君山岛上,侧耳倾听湖水拍岸之声。
第七道:观音捧玉瓶(奉茶)佛教故事中传说观音菩萨捧着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以消灾祛病。
茶艺师把泡好的茶奉给给位嘉宾,意在祝福人们一生平安。
“三起三落”君山银针宁书林【期刊名称】《广西质量监督导报》【年(卷),期】2006(000)009【摘要】历史文化君山银针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湖南省洞庭湖中的君山岛上,属于黄茶类针形茶。
君山茶旧时曾经用过黄翎毛、白毛尖等名,后来,因为他的茶芽挺直,布满白毫,形似银针而得名“君山银针”。
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冲泡君山银针时,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带头下垂而悬浮于水面,随后缓缓降落,竖立于杯底,忽升忽降,蔚成趣观,最多可达三次,故君山银针有“三起三落”之美称。
最后竖沉于杯底,如刀枪林立,似群笋破土,芽光水色,浑然一体,堆绿叠翠,妙趣横生,历来传为美谈。
泡出的汤茶香气清高,味醇甘爽,汤黄澄高,美观而香飘。
根据“轻者浮,重者沉”的科学道理,“三起三落”是由于茶芽吸水膨胀和重量增加不同步,芽头比重瞬间变化而引起的。
最外一层芽肉吸水,比重增大即下降,随后芽头体积膨大,比重变小则上升,继续吸水又下降……。
这种现象在其他芽头肥壮的芽茶中也偶尔可见,但都不及君山银针频繁。
可见君山银针的芽头肥壮程度是出类拔萃的,根据芽头肥壮程度,君山银针产品分特号、一号、二号三个档次。
君山和君山名茶,历来与名人结下不解之缘。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李白诗)。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诗)。
这是唐代两位大诗人对洞庭君山...【总页数】1页(P)【作者】宁书林【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971【相关文献】1.君山银针茶叶品质与气候关系研究 [J], 王彩;徐阳;佘湘君2.君山银针黄茶之冠 [J], 李四强;王准3.君山银针人生三味一杯里 [J], 和学敏;4.白银盘里金镶玉,岳阳君山银针茶 [J], 刘飞龙5.小茶类的大发展,从君山银针到岳阳黄茶的战略升级 [J], 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君山银针解说词
花朵易凋谢,而茶味则深长。
花朵之间有同样的芬芳,而茶与茶之间永远没有相同的香味,只有不同的回味。
因此,我对争奇斗艳的百花丝毫不感兴趣,反而独爱这茶。
今天,我就为大家带来黄茶之魁君山银针。
(翻杯,注水)君山银针产自我国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
(取茶,赏茶)君山银针为全芽头制成,外形壮实挺直,满披白毫,色泽金黄光亮,俗称金镶玉。
(涤器)温杯不仅仅是为了清洁茶具,还可以给茶叶冲泡提供更科学的杯温。
(掷茶)向杯中拨入3克左右的君山银针,再一次向杯中注入¼左右的水,水温85度左右为宜。
(润茶)这细嫩的茶芽就在我轻轻晃杯时逐渐苏醒。
(续水七分满)往杯中注水至七分满,一个个芽头直挺挺的竖起来,就如群笋出土,又如群枪自立。
随着水波的翻滚,芽头上下沉浮,带着满身的白毫徐徐下沉至杯底。
这一整个过程就如一个仙女在一阵快舞之后落到凡间。
(奉茶,看汤)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下赞美君山的诗句“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只有君山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的宝地,才能产出这具有杏黄明亮汤色的黄茶。
(闻香)清鲜带甜的香味就如少女一般细腻。
(品滋味)轻饮一口,鲜爽醇甜,回味绵长,满口清雅,淡淡兮久而愈美!
有诗赞君山银针道:“洞庭湖中水,君山岛上茶,银针今胜昔,品质誉中华。
”君山银针是否名副其实,各位茶友品尝之后即可知晓。
君山银针--2021年篇一:君山银针君山银针湖南黄茶:黄茶最早是从炒青绿茶种发现的。
在炒青绿茶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假如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的话,叶色就会变黄,于是逐渐产生出了一个新的出高茶叶品类——黄茶。
黄茶不仅茶身黄,汤色叶呈浅黄至深黄色,形成了“黄汤黄叶”的品质风格。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
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深红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奥坦银针,雅称“金镶玉”。
“金镶玉色尘心去,川迥洞庭好月来。
”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
据说文成公主出嫁天心时就选带了君山银针茶溶入西藏。
工艺:君山银针的采摘和制作东洲都有严格要求,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后七天到十天采摘,采摘准则为春茶的首轮嫩芽。
而且还规定:“雨天不采”、“风伤不采”、“开口不采”、“发紫不采”、“空心不采”、“弯曲不采”、“虫伤不采” 等九不采。
叶片的长短、宽窄、厚薄均是以毫米计算,一斤银针茶,约需十万五千个茶芽。
因此,就是采摘能手,一个人一天也只能采摘鲜茶200 克,制作这种茶,要经过杀青、摊晾、初烘、初包、再摊晾、复烘、复包、焙干等八道工序,需78个小时方可制成。
君山银针(黄茶)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茶,它作为茶,有幽香,有醇味,具有茶的所有特性。
但从品茗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重在观赏的特种茶,因此,特别强调茶的冲泡技术和程序。
经典产品:君山毛尖精品150g,君山金币茶,君山黄金饼375g,君山黄金砖,君山高档毛尖250g金盒,君山银针-君山皇袍,君山银针金镶玉篇二:君山银针茶艺表演解说词君山银针茶艺表演解说词帝子萧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在八百里浩渺的洪湖中,无边着一颗绿色的翡翠,远望如横黛,近观似青螺,这里生态条件独特,冬春多雾,夏秋多云,72座山峰,横卧在浩渺的烟波之中,满山茂林翠竹,郁郁葱葱;遍地奇花异草君山银针茶艺合共共为分为二十一道程序:一、恭请上座请各位茶友上座,耐心等待,静心欣赏。
君山银针1、焚香——焚香静气可通灵。
2、涤器——涤尽凡尘心自清。
3、鉴茶——娥皇女英展仙姿。
4、投茶——帝子投湖千古情。
5、润茶——洞庭波涌连天雪。
6、冲水——碧涛再撼岳阳城。
7、闻香——楚云香染楚王梦。
8、赏茶——湘水浓溶湘女情。
9、品茶——人生三味一杯里。
10、谢茶——品罢寸心逐白云。
第一道程序“焚香” 我们称之为“焚香静气可通灵”。
“茶须静品,香可通灵”。
品饮像君山银针这样文化沉积厚重的茶,更须要我们静下心来,才能从茶中品味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
第二道程序“涤器” 我们称之为“涤尽凡尘心自清”。
品茶的过程是茶人澡雪自己心灵的过程,烹茶涤器,不仅是洗净茶具上的尘埃,更重要的是在澡雪茶人的灵魂。
第三道程序“鉴茶” 我们称之为“娥皇女英展仙姿”。
品茶之前首先要鉴赏干茶的外形、色泽和气味。
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不幸驾崩于九嶷山下,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和女英前来奔丧,在君山望着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放声痛哭,她们的泪水洒到竹子上,使竹竿染上永不消褪的斑斑泪痕,成为湘妃竹。
她们的泪水滴到君山的土地上,君山上便长出了象征忠贞爱情的植物——茶。
茶是娥皇女英的真情化育出的灵物,所以请各位传看“君山银针”,称之为“娥皇女英展仙姿”。
第四道程序“投茶” 称之为“帝子沉湖千古情”,娥皇、女英是尧帝的女儿,所以也称之为“帝子”。
她们为奔夫丧时乘船到洞庭湖,船被风浪打翻而沉入水中。
她们对舜帝的真情被世人们传颂千古。
第五道程序“润茶” 我们称之为“洞庭波涌连天雪”。
这道程序是洗茶、润茶。
洞庭湖一带的老百姓把湖中不起白花的小浪称之为“波”,把起白花的浪称为“涌”。
在洗茶时,通过悬壶高冲,玻璃杯中会泛起一层白色泡沫,所以形象地称为“洞庭波涌连天雪”。
冲茶后,杯中的水应尽快倒进茶池,以免泡久了造成茶中的养分流失。
第六道程序“冲水” 因为这次冲水是第二次冲水,所以我们称之为“碧涛再撼岳阳城”。
这次冲水只可冲到七分杯。
金镶玉——君山银针茶君山银针是中国名茶之一。
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
属于黄茶。
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
“金镶玉色尘心去,川迥洞庭好月来。
”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
据说文成公主出嫁时就选带了君山银针茶带入西藏。
后梁时已列为贡茶,以后历代相袭。
乾隆皇帝也曾对其十分赞许。
君山又名洞庭山,为湖南岳阳市君山区洞庭湖中岛屿。
岛上土壤肥沃,多为砂质土壤,肥沃深厚,土质疏松,吸热能力强,表层水分蒸发快。
年平均温度16~17度,年降雨量为134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较大,三月至九月间的相对湿度约为80%,气候非常湿润。
春夏季湖水蒸发,云雾弥漫,岛上树木丛生,自然环境适宜茶树生长,山地遍布茶园。
君山岛上土质主要为细小砂质土,盛夏季节,高温迫使茶树主根向纵深延伸,以便吸收土层深处的水分和养料,以至有些茶树主根长达6米多。
同时,砂质土壤散热也快,夏季子夜后,岛上的气温可降到摄氏20多度,昼夜温庆大也有利于茶树生长。
君山银针其采制要求很高,比如采摘茶叶的时间只能在清明节前后7-10天内,还规定了9种情况下不能采摘,即雨天、风霜天、虫伤、细瘦、弯曲、空心、茶芽开口、茶芽发紫、不合尺寸等。
采摘标准为春茶的首轮嫩芽,且须选肥壮、多毫、长25~30毫米的嫩芽,经拣选后,以大小匀齐的壮芽制作银针。
制作这种茶,要经过杀青、摊晾、初烘、初包、再摊晾、复烘、复包、焙干等八道工序。
君山银针全由芽头制成,茶身满布毫毛,色泽鲜亮;香气高爽,汤色橙黄,滋味甘醇。
虽久置而其味不变。
冲泡时可从明亮的杏黄色茶汤中看到根根银针直立向上,团聚一起立于杯底。
假银针为清草味,泡后银针不能竖立。
冲泡后,开始茶叶全部冲向上面,银针根根直立向上,几番飞舞之后,徐徐下沉,三起三落,浑然一体,确为茶中奇观,入口则清香沁人,齿颊留芳。
茶汤色泽鲜亮,香气高爽,汤色橙黄,滋味甘醇。
收稿日期:2006-06-21 作者简介:朱海燕,女(1971-),湖南双峰人,湖南农业大学茶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茶文化与茶业经济研究。
君山银针之奇朱海燕1,2 朱桅帆1,2 施兆鹏1,2(1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茶学系·长沙·410128;2 湖南省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410128)摘 要:君山银针以形、色、香、味俱美著称于世。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传奇的起源、奇特的环境、奇巧的工艺、奇趣的“茶舞”、奇异的文化等五方面探讨了君山银针的神奇,深入剖析了君山茶文化,提倡以茶怡情,以茶修身,弘扬高洁、刚柔相济、求索奉献的君山银针精神。
关键词:君山银针;茶文化;美学The Miraculousness of Junshan Silver NeedleZHU Hai -yan1,2,ZHU Wei -fan1,2,SHI Zhao -peng1,2(1 Tea Science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China ;2 Huna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Natural products ,Changsha 410128,China )A bstract :Junshan silver needle is famous for its excellent shape ,color ,aroma and taste .In this pa -per ,basing on the study of predecessors ,studied the miraculousness of Junshan silver needle from five aspects of legend o rigin ,peculiar environment ,ingenious technique ,unusual charming tea dance and amazed culture ,deeply analysed Junshan tea culture ,and advocated the noble and unsullied spirit ofJunshan silver needle .Key words :Junshan silver needle ;Tea culture ;Aesthetics 1956年,在德国莱比锡博览会上,君山银针以“芽身黄似金、茸毫白如玉”被誉为“金镶玉”,一举获得金奖。
洞庭湖——君山(二)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李白离开洞庭庙继续西行,便是湘妃祠与虞妃墓。
历史上,湘妃祠多次被毁,多次又被重修,今祠1986年复建。
祠前立有“遐迩德馨”牌坊。
抬头望去,高大巍峨的牌坊式彩绘门厅上镌刻着“湘妃祠””三个苍劲雄浑的大字。
一进内挂有清两江总督张之洞书写的湘妃祠联,长达400字。
二进两侧站有两尊武将,中悬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书写的李白诗“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三进内奉湘妃祠立像,祠内香烟缭绕,十分庄严肃穆。
湘妃祠的右侧便是虞妃墓。
墓前竖立着一副石刻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引柱后二十米处便是掩映于翠柏之间的石砌墓冢,高大的墓碑上镌刻着“虞帝二妃之墓”几个大字。
墓前立柱上雕刻着麒麟、雄狮和大象的生动图案,显得古朴典雅,平添一种肃穆庄重的气氛。
最牵人情恩的是墓冢前后的斑竹林,但见秀拔莹润的竹竿上斑痕点点,如血似泪。
晋人张华的《博物志》因有此一说:“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唐人高骈也写诗叹道:“虞帝南巡竟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
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而今竹尚斑。
”离虞妃墓,穿过一条小山谷,就到了柳毅井,传说是柳毅为龙女传书进入洞庭龙宫的地方。
唐代李朝威写的《柳毅传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井沿上,雕刻有两个大理石鲤鱼头,那神态,好像在相对吹风鼓浪。
有石级通向井中,石级两边石壁上,刻有威武魁伟的虾兵蟹将的形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它们好像在把守着龙宫的大门。
在柳毅井旁,有一座山岗叫龙舌山。
从龙舌山东行,前面的高山上,耸立着一座大型四角古亭,这就是传说中的朗吟亭旧址。
现在的朗吟亭,即为纪念吕洞宾而修的。
相传“诗酒神仙”吕洞宾来到岳阳,常常喝醉了,就睡倒在岳阳楼旁一棵大树下,醒来后便飞到君山,面对洞庭,高声吟诗。
他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朝游壮越暮苍梧,袖有青蛇胆气粗。
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中国十大名茶的美丽传说一、龙井茶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
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
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
”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
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
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
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
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
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
”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
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龙井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虎跑泉素称“杭州双绝”。
虎跑泉是怎样来的呢?据说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哥弟名大虎和二虎。
二人力大过人,有一年二人来到杭州,想安家住在现在虎跑的小寺院里。
和尚告诉他俩,这里吃水困难,要翻几道岭去挑水,兄弟俩说,只要能住,挑水的事我们包了,于是和尚收留了兄弟俩。
有一年夏天,天旱无雨,小溪也干涸了,吃水更困难了。
一天,兄弟俩想起流浪过南岳衡山的“童子泉”,如能将童子泉移来杭州就好了。
兄弟俩决定要去衡山移来童子泉,一路奔波,到衡山脚下时就昏倒了,狂风暴雨发作,风停雨住过后,他俩醒来,只见眼前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童,这就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
小仙人听了他俩的诉说后用柳枝一指,水洒在他俩身上,霎时,兄弟二人变成两只斑斓老虎,小孩跃上虎背。
老虎仰天长啸一声,带着“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
君山银针的故事
君山银针是一种著名的茶叶,产于中国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岛上。
它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闻名世界,被誉为中国茶叶中的珍品。
下面是一个关于君山银针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君山岛上还没有茶叶种植。
然而,岛上的居民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能够有一天品尝到比龙井茶更美味的茶叶。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们开始尝试各种茶叶的种植和制作方法。
有一年,岛上的一位老人偶然发现了一棵特殊的茶树。
这棵树生长在一块大石头旁边,叶子细长,散发着独特的香气。
老人决定把这棵茶树移植到岛上,并开始种植。
经过几年的努力,老人终于成功地种植出了一种独特的茶叶。
这种茶叶香气浓郁,口感醇厚,比岛上原有的茶叶更加美味。
为了纪念这棵茶树,老人把这种茶叶取名为“君山银针”。
随着时间的推移,君山银针逐渐成为了中国茶叶中的极品。
它被誉为“绿茶之王”,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君山银针的独特品质和制作过程使它成为了茶叶爱好者的珍品。
除了其美味的口感和独特的香气外,君山银针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仙人来到君山岛上。
他发现岛上的居民生活在贫困和疾病中,便决定帮助他们。
仙人告诉岛上的居民,要想摆脱贫困和疾病,就必须用一种叫做“银针”的茶叶。
于是,岛上的居民开始种植这种茶叶,并把它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君山银针逐渐成为了岛上的重要
特产,也成为了中国茶叶中的珍品。
今天的君山银针依然备受珍视,它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茶叶,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