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驱蚊有妙招,天然环保又省钱
- 格式:docx
- 大小:13.69 KB
- 文档页数:2
古今中外驱蚊灭蚊方法大全组图我国古代最环保驱蚊三方法养防蚊植物燃烧艾草养青蛙从古至今,每逢盛夏,蚊子就一直侵扰人类,那么,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古人是如何逃避蚊子叮咬的呢?庄子说:“蚊虻豽肤,则通夕不寐矣。
”蚊子咬得庄老先生一晚上都睡不着觉。
北宋欧阳修在《憎蚊》中说:“虽微无奈众,惟小难防毒。
”为了防止蚊子侵害,古人通常会在家里养一些防蚊的植物,常见的有驱蚊草、食虫草、藿香、紫罗兰、薰衣草等,这些花草不仅能驱蚊,还可以净化空气。
南宋诗人陆游也有关于蚊子的诗句:“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
”诗中描述了用扇子无法彻底驱赶蚊子,只好选用艾草熏蚊子的现象。
燃烧艾草驱蚊在民间很常用。
端午节时,人们除在门口插上艾草外,还常将雄黄酒涂在身上,防止蚊子叮咬。
挂香囊是古人的生活习惯之一,许多香囊中的药材也具有驱蚊的功效,比如藿香、薄荷、八角、茴香等,这就相当于把“风油精”戴在了身上。
香囊香包,醒脑明目,让人倍感舒适,驱除蚊蝇之外,也成了文人雅士的时尚装饰品夏秋季节蚊子肆虐,人们发明了蚊帐和蚊香。
春秋时期,齐桓公就有了“翠纱之帱”,使蚊子不得入内。
今天蚊帐仍是很多人的驱蚊首选。
古代蚊香的发明大概与烧香祭祀习俗有关,宋代科技笔记《格物粗谈》中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
”这应算是较早的“蚊香”了。
古人避蚊方法可谓多种多样,他们还发明了一种“灭蚊器”,就是准备一个盛着水和石头的大缸,在缸里养一些青蛙,蚊子喜欢阴凉,一飞进缸里就成了青蛙的口中餐,足见古人的聪明智慧,避蚊也这么低碳环保。
古代的先人们是绝顶聪明的,驱蚊子的土办法很多很多,归纳起来有三大类:一类是烟熏法,即把蒿草、艾草湿润后点燃,发出的浓烟可以驱蚊;富贵人家有熏炉,即可芳香室内空气、又可驱蚊。
二类是帐帘隔离法,宫殿里层层帐帘就是为了防蚊子、飞虫。
后来加以改进,才简化到蚊帐。
三类是皮肤涂抹法,即把一些中草药熬出精华,抹在皮肤上驱蚊防蚊。
跟古人学习驱蚊妙招吴迪/文盛夏时节,阳光炙热,草木葱茏,一切似乎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每到这个季节,许多小动物也活跃了起来,用它们无比旺盛的生命力,点缀着热烈美好的夏日。
而在这众多活泼欢腾的小动物中,有一种却不那么可爱,甚至总是令我们避之不及,它就是蚊子。
蚊子对人类来说是绝对的“害虫”。
它们虽然体型小,看起来很不起眼,但破坏力和危害性却十足。
被蚊子吸一口血、叮一个“包”,足够让人难受好一阵,更可怕的是,它们能够传播严重的疾病,甚至致人死亡,可以说是一个微型的“杀手”。
正因如此,人类与蚊子的斗争古已有之,从未停止。
早在先秦典籍《庄子》的《天运》篇中就有记载:“蚊虻噆(zǎn)肤,则通昔不寐矣。
”这里的“噆”是“叮咬”之意,而“昔”在古文中同“夕”,指夜晚。
这句话意思是说,被蚊子叮咬皮肤,一整晚都不能睡觉了。
这简直说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声!以语言平易通俗著称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曾经以蚊子作为诗的主题写过一首《蚊蟆(má)》,其中生动描写了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历的“噩梦”般的场景——“咂肤拂不去,绕耳薨(hōng)薨声”,蚊子猖狂地向你的皮肤发起“攻击”,赶也赶不走,挥也挥不去,只听到它们环绕在耳边,传来一阵阵令人愤怒又无奈的“嗡嗡”声。
一不留神,我们就成了蚊子的“手下败将”,连大诗人也忍不住感慨“斯物颇微细,中人初甚轻。
如有肤受噆,久则疮痏(chuāng wěi)成”。
蚊子虽然很小,看起来力量微弱,人被它叮咬一下,起初也只有轻微的感觉,但时间久一点儿,“蚊子包”的威力就显现出来,皮肤上也出现了明显的伤痕。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则更为直接地以“憎蚊”为题,痛陈蚊子的可恶。
“虽微无奈众,惟小难防毒”,蚊子个头虽小,但架不住数量多,而正因其小,才更容易让人忽视它的毒。
古人不惜以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蚊子给他们带来的伤害,读起来令我们现代人很难不产生共鸣,让人联想起无数个夏天的夜晚里,那些被蚊子骚扰的恐惧。
现代人已经有了各种对付蚊子的有力“武器”,比如蚊香、蚊帐、电子灭蚊器等。
在古代如何用天然香料驱蚊夏天除了潮湿而闷热的天气,最让人头痛的应该就是蚊子了。
从古至今,人们与蚊子的斗争一直没停过。
人们想尽办法驱赶蚊子,避免被蚊子叮咬。
古代许多文人墨客,把他们饱受蚊子叮咬的苦写入诗词曲赋中。
晋代学者傅选曾写过一篇讨伐蚊子的檄文《蚊赋》:“众繁炽而无数,动群声而成雷,肆惨毒于有生,及餐肤以疗饥。
妨农工于南田,废女工于机杼。
文中历数蚊子的罪恶,人人都恨不能亲手诛之而后快。
与蚊子的长期斗争中古人创造了各种防蚊的方法早在春秋时期,齐桓公就有防蚊的“翠纱之帱”。
当时有钱人会在帐的色彩、缀饰、纹样、质地、造型等方面进行合理搭配,以彰显身份地位。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有“红罗覆斗帐,四角垂香囊”,帷帐四角还有挂香囊,像这种讲究的“蚊帐”只有贵族才会有资格享用。
没有蚊帐的人家,会使用青蛙制作的“灭蚊器”。
准备一个盛着水和石头的大缸,在缸里养一些青蛙,蚊子一飞过,就成了青蛙的猎物了。
还有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防蚊虫的植物,像楝树和凤仙花,虽然没有香气,但它们分泌的苦楝素,是一种天然杀虫剂。
古代驱蚊最普遍的做法是烟熏法,东南亚国家燃点制干的柠檬香茅熏屋,而澳洲的土著则用当地特产尤加利。
古印度将传统草药苦楝叶晒乾后焚烧,作为薰香以驱蚊。
常被中国古人用来焚烧驱蚊的植物,就是很早用于“辟疫”的菊科植物艾草,诗人陆游在《熏蚊效宛陵先生体》写道: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
诗中描述用扇子无法彻底驱蚊,只好“燔艾”,就是燃烧艾草来驱蚊。
除了熏燃艾草,在宋代已经有了专门驱蚊的“蚊香”,宋代笔记《格物粗谈》中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
” 这算是较早的蚊香,其形态为有芯的棒香。
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中记载有专门制作蚊香的作坊,宋人制作的蚊香被叫做“蚊烟”。
宋人华岳有诗《苦蚊》:“四壁人声绝,榻下蚊烟灭”,陈藻《乐轩集》中有“野店蚊烟接,官途松吹长”。
可见,蚊烟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日用品。
秘古人夏天的驱蚊秘方,你一定不知道!夏天和各种蚊虫简直是生死大战,喷雾剂、电蚊香、文章等等统统用上。
但喷雾之类化学成分还是会损害到人体健康,不妨采用一些具有芳香性气味的中草药和植物自制成驱蚊香囊,不但可以和蚊香、喷雾剂起到相同的效果,而且更健康、环保,还可以起到抗病毒、抗流感的作用。
所谓驱蚊香囊,就是将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等制成药末,装在特制的布袋中,佩戴在胸前、腰际、脐中等处,也可以挂在车里、家里。
驱蚊香囊想要真正发挥驱蚊功效,配方和比例极其关键。
而且小孩和大人的配方有区别,小孩剂量少,大人需要增加剂量才有效。
1儿童驱蚊香包艾叶、紫苏、丁香、藿香、薄荷、陈皮各5克。
本方草药均芳香除秽,艾叶温经,紫苏、丁香、陈皮理气健胃,藿香祛暑,薄荷透疹,能和中固表,驱除蚊虫。
2成人驱蚊香包金银花、艾叶、紫苏、丁香、藿香、薄荷、陈皮各8克。
本方草药均芳香除秽,艾叶温经,紫苏、丁香、陈皮理气健胃,藿香祛暑,薄荷透疹,金银花能清热解毒,诸药合用能和中固表、清热解毒,驱除蚊虫。
附:但是,驱蚊香囊虽好,孕妇却要忌用,对本方中药过敏者禁用。
另外,驱蚊香囊的香气一般维持10~15天,一旦香味没有了,驱蚊效果就消失了,此时需要换新的香囊。
市民可以购买一些具有驱蚊效果的中药自己在家DIY,只要用剪刀将中药剪碎或磨成粉,再用沙布包起来,放置在房间内就可以了。
如果嫌麻烦,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烧艾叶。
艾草具有特殊的香味,只要将艾草点燃,散发出来的烟雾就可以迅速将蚊子熏跑。
在房间里挂一根阴干的艾条,同样也能驱除蚊子、飞蛾、虫子。
或者用5枚八角煮水,擦洗皮肤,也可以起到驱蚊的作用。
另外,由于蚊子害怕橘红色的光线,室内可安装橘红色灯泡驱蚊。
这是我国古代的驱蚊方法,绿色安全,无毒。
这么好的方法,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请把它传播出去,弘扬国粹,不要让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在我们手上失传了!。
古代人,夏天如何防蚊驱蚊这些天,气温是噌噌噌地向上升,乐坏了蚊子,愁坏了人。
才与蚊子交手两三个回合,我就对蚊子恨得牙痒痒,立即去超市,寻找对付的武器它。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超市货架上的灭蚊产品琳琅满目,除了平常人家用的蚊香片、电蚊液、防蚊喷雾、驱蚊液等,还有年轻人喜欢的驱蚊精油、驱蚊贴(扣)、驱蚊手环、防蚊手表等,更有与高科技搭界的驱蚊软件、超声波驱蚊器、灭蚊灯等,想想蚊子生活也是不易。
杀鸡不用牛刀,我买了电蚊液,用它来对付蚊子应该没有问题。
转念一想,古时候,蚊子多不多呢,我们的先人是用什么办法与蚊子斗智斗勇的呢。
翻开书本查一查,原来蚊子已经在地球生存了一亿多年,种类有三千多。
《庄子·天运篇》就有“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说是蚊叮虫咬,让人整夜没法入眠。
这情形与现在没有两样,那么古人在夏天是如何防蚊灭蚊的呢?烟熏法再强的对手,也有他的软肋,蚊子也不例外。
我们的祖先早就发现,蚊子怕烟熏,还害怕艾草、蒿草的气味。
于是,人们就将艾草来驱蚊,为了便于存放,就把艾草编成“火绳”,挂在家里,夏天睡觉的时候,就将它点燃,效果不错。
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会在我们吃晚饭时,煨草屑来驱蚊子,常把我眼泪都薰出来。
蚊香蚊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那时的蚊香是在火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代《格物粗谈》里有蚊香的制作方法,说端午时节,采集浮萍,将其阴干,然后加雄黄,制成纸缠香,点燃后,能够驱蚊虫。
因为雄黄有驱蚊的作用。
时代在进步,经验在积累。
蚊香的制作方法和使用的材料也在不断的变化出新。
晚清的时候,有个英国人,在中国住了一段时候,就写了一本关于华人生活的书,其中提到蚊香的里面含有松香粉、艾蒿粉、烟叶粉、硫黄等。
驱蚊香囊明清的时候,香囊开始流行,驱蚊香囊也应运而生,成为文人雅士和贵族的最爱。
香囊里装有藿香、薄荷、八角、茴香等味道比较重的中药材。
蚊帐南朝的时候就已经有关于蚊帐的记载,唐宋时代蚊帐得到了普及。
北宋时的张耒在诗中说道,早晨起来煮饭防止饥饿,晚上睡觉张帐子来驱蚊子。
古人驱蚊有妙招
夏季来临,蚊虫也逐渐多了起来,总是让大家很苦恼。
现今我们用的驱蚊手段主要有花露水、驱蚊灯、蚊香等等,那么千百年前的古人是如何驱蚊的呢?
1、烧烟驱蚊
“浮萍阴干加雄黄少许烧烟去蚊。
”——《千金月令》
“木别川芎二味均,雄黄减半共调匀。
用蜜为丸烧一粒,自然蚊虫不相侵。
”——《琐碎录》
2、抹粉驱蚊
“苦楝叶屑、桂屑、菖蒲,以粉扑身避蚊。
”——《灵奇方》
3、蚊帐驱蚊
因开翠纱之帱,进蚊子焉。
其蚊有知礼者,不食公之肉而退,其蚊有知足者,觜公而退;其蚊有不知足者,遂长嘘短吸而食之,及其饱也,腹肠为之破溃。
——《金楼子》
清代已制出精巧的铜制吸蚊灯,锥形的灯身上张开一个喇叭形的“大口”,灯捻被点燃后,气流从喇叭口迅速吸入,蚊虫便会被这股热气流吸进灯盏内。
我曾在孔夫子旧书上寻获一版金瓶梅,其中记载着一种灭蚊的“蚊子灯”应该就是这种。
5、挂香囊
用软帛缝老健人、角黍、蒜头、五毒、老老等式。
抽作大红硃雄葫芦,小儿佩之,宜夏避恶。
——《帝京岁时纪胜》
最牛的是在院子里放口大缸,盛着水和石头,养几只青蛙。
蚊子一飞进水缸就被青蛙的长舌卷入口中。
虽然古代科技没有如今这么发达,但古人也十分有智慧,对付蚊子的方法也是丰富多样,多点开花~
饱受蚊子折磨的真相,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炎热的夏天除了驱蚊消暑,还需要给心灵来点清凉舒爽的享受,寻找最适合心灵休憩的场所,点击最适合雕刻时光的微信号,精选五分钟,送你一份淋漓畅快的夏日消暑大餐。
古代驱虫方法咱老祖宗那可是有着无穷的智慧呀!在古代,没有咱们现在这么多高科技的驱虫玩意儿,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来对付那些讨厌的虫子呢!你想想看,那时候可没有电蚊香、杀虫剂啥的,那他们咋整呢?嘿,他们会用一些天然的东西来驱虫。
就说艾草吧,这玩意儿可是个宝贝呀!把艾草点燃了,那散发出来的味道就能把虫子赶跑啦。
这不就跟咱现在用的蚊香有点像嘛,只不过一个是高科技,一个是纯天然。
还有呀,樟木也是古代常用的驱虫材料。
那樟木的味道,虫子可讨厌啦!古人会用樟木做成箱子、柜子啥的,把衣服啊、粮食啊放进去,虫子就不敢靠近了。
这多妙啊,既可以防虫,还能让东西带着一股淡淡的樟木香,多好闻呐!古代人还会用石灰呢!把石灰撒在墙角、床底下这些虫子容易出没的地方,虫子碰到石灰就难受得不行,自然就会跑啦。
这石灰就像是给虫子设下的一道防线,让它们没法轻易地闯进咱们的生活。
再说说香包吧,古人可喜欢佩戴香包啦!那香包里装的可不只是香料哦,还会有一些能驱虫的草药。
挂在身上,不仅好看,还能防虫,一举两得呀!这可比咱们现在单纯戴个装饰品有意思多了吧。
还有一种办法,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那就是养一些能吃虫子的动物。
比如说青蛙,那可是捉虫小能手啊!在院子里放上几个水缸,养几只青蛙,让它们帮着捉虫子,多好呀!你看,古代人虽然没有咱们现在这么先进的技术,但他们靠着对生活的观察和智慧,找到了这么多驱虫的办法。
这些办法虽然简单,可却很实用呢!咱们现在的生活虽然方便了,但也不能忘了老祖宗的这些智慧呀!这些古代驱虫方法,不也是咱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嘛。
它们见证了古人的生活,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的智慧和创造力。
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经验吗?所以呀,咱们可不能小瞧了这些古老的办法,说不定在某些时候,它们还能派上大用场呢!。
古代驱蚊方法引言:夏季是蚊虫繁殖的季节,蚊虫叮咬不仅令人痛苦,还可能传播疾病。
在古代,人们没有现代的驱蚊药物和电蚊拍,那么古人是如何应对蚊虫困扰的呢?本文将介绍一些古代驱蚊的方法。
一、熏蚊法熏蚊法是古代常用的一种驱蚊方法。
人们用草木或香料燃烧产生烟雾,通过烟雾的刺激和气味来驱赶蚊虫。
常用的熏蚊物包括艾草、柏木、檀香等。
人们将这些物质放在火上燃烧,产生的烟雾能有效地驱赶蚊虫。
熏蚊法虽然有效,但烟雾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使用时需要注意适量,并确保通风良好。
二、驱蚊草法驱蚊草法是古代常用的一种驱蚊方法。
人们将一些特殊的植物放置在室内或户外,利用这些植物的气味来驱赶蚊虫。
常用的驱蚊草包括薰衣草、风信子等。
这些植物散发出的芳香气味对蚊虫有一定的驱避作用。
人们可以将这些植物放置在窗台、床边等地方,以达到驱蚊的效果。
驱蚊草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对人体无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古代。
三、驱蚊衣法驱蚊衣法是古代常用的一种驱蚊方法。
人们在夏季外出时,会穿上特制的驱蚊衣物,以防止蚊虫叮咬。
驱蚊衣物通常由轻便、透气的布料制成,同时还会在衣物上喷洒一些驱虫剂,以增强驱蚊效果。
驱蚊衣法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蚊虫叮咬,还能保护皮肤不受到驱蚊药物的刺激。
四、驱蚊食物法驱蚊食物法是古代常用的一种驱蚊方法。
人们通过食用某些特定的食物来驱赶蚊虫。
常用的驱蚊食物包括大蒜、柠檬等。
这些食物散发出的气味对蚊虫有一定的驱避作用。
人们可以将大蒜切碎或将柠檬切片放置在室内或户外,以达到驱蚊的效果。
驱蚊食物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对人体无害,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五、驱蚊音乐法驱蚊音乐法是古代常用的一种驱蚊方法。
人们通过播放某些特定的音乐来驱赶蚊虫。
蚊虫对某些音频有一定的敏感性,一些高频率的音乐对蚊虫有驱避作用。
人们可以在室内播放这些音乐,以达到驱蚊的效果。
驱蚊音乐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对人体无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古代。
结论:古代人们在没有现代驱蚊药物和电蚊拍的情况下,通过熏蚊法、驱蚊草法、驱蚊衣法、驱蚊食物法和驱蚊音乐法等多种方法来驱赶蚊虫。
蚊虫肆掠横行的古代,古人有哪些驱蚊妙招?做香囊挂蚊帐、养青蛙个头小、危害大、惹人烦的蚊子夏天除了热得满身大汗,浑身湿热黏腻之外最烦的是什么?大部分人会想到蚊子。
毕竟当我们忙碌了一天,晚上打算睡一个好觉的时候,结果刚熄了灯躺下,就听见了蚊子在耳边嗡嗡嗡的声音,这一刻睡意全被蚊子驱赶走了。
想把毯子蒙在头上又觉得太热,把毯子掀开蚊子又要在耳边聒噪,一气之下打开灯要看它在哪里,结果,打开灯后,蚊子却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是一旦关上灯后,蚊子又开始放肆的活动,夏天的燥热加上心里的烦热聚在一起,真让人对这只蚊子感到愤怒,这一刻,直让人想拍死这只蚊子。
可悲的是,你打死它,它却流着你的血。
蚊虫天南海北,四处存生,放肆飞翔,高歌嘹亮,顺带着饱餐一顿,被蚊子吸血后,真让人感觉蚊虫可恶至极!而且蚊子本身就具有传播疾病的能力,如西尼罗病毒,在1937年乌干达的西尼罗地区开始蔓延,本来是一种鸟类病毒,然后通过蚊子传染给了人类。
蚊子大概没想到组织会交给它这么重要的任务,更加勤勉卖力,这种疾病死亡率高达10%。
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不管你是人还是牲畜接触了都会感染。
发病者会有发烧头痛皮疹等症状,而且目前没有药物来治疗这种病毒。
小小的蚊子还真是万恶之源啊。
全世界的蚊子有3000多种,看看人家蚊子,没啥优点吧,这种类还挺齐全,其中吸人血和动物血的都是雌蚊子,这世间但凡是个雌的大概都不是很好惹。
被蚊子叮咬后皮肤发痒。
尤其是当它盯到一些敏感部位,比如脚心,眼皮,更是让人欲哭无泪。
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防蚊都是一件大事,蚊子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多年。
生命力如此顽强的,它伴随着我们的老祖宗一起发育成长。
蚊子叮咬让人烦不胜烦,关键它体型小无孔不入,让人更是对这蚊子恨之入骨,现在我们有蚊香电蚊拍之类的器具。
那么,在古代,古人如何防蚊呢?一、备受蚊子折磨的古人,纷纷写文谴责、批评蚊子,欧阳修为此做《憎蚊》一诗《庄子·天运篇》曾经写到:“蚊蚋噆肤,则通昔不能寐矣。
炎炎夏日,除了暑热难消,须采取各种办法防暑降温外,最困扰人们的,就是蚊虫的叮咬了,好在如今各种防蚊器具五花八门,让我们可以随意选择。
庄子说:“蚊虻?肤,则通夕不寐矣。
”蚊子咬得庄老先生一晚上都睡不着觉。
北宋欧阳修在《憎蚊》中说:“虽微无奈众,惟小难防毒。
”可见,蚊子给古人带来的困扰着实不小,那么在古代人们又是采用什么办法防蚊灭蚊?挂蚊帐的历史是较为久远的。
春秋时期,齐桓公就有了“翠纱之帱”,使蚊子不得入内。
《诗经》中有:“肃肃宵征,抱衾与?。
”“?”即为蚊帐。
对于古时穷人,即使是借钱也要弄一张床帐,以之御蚊,“夏多蚊,贫无帱,佣债为作帱”,“帱”即蚊帐。
挂蚊帐的历史一直延续到今天。
烧艾草也是古人驱蚊的一种不错的选择。
南宋诗人陆游也有关于蚊子的诗句:“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
”诗中描述了用扇子无法彻底驱赶蚊子,只好选用艾草熏蚊子的现象。
燃烧艾草驱蚊在民间很常用。
端午节时,人们除在门口插上艾草外,还常将雄黄酒涂在身上,防止蚊子叮咬。
古代蚊香的发明大概与烧香祭祀习俗有关,宋代科技笔记《格物粗谈》中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
”这应算是较早的“蚊香”了。
古人是如何驱蚊的呢?许多香囊中的药材也具有驱蚊的功效,比如藿香、薄荷、八角、茴香等,这就相当于把“风油精”戴在了身上。
《帝京岁时记胜》中说:“用软帛缝老健人、角黍、蒜头、五毒等式。
抽作大红?雄葫芦,小儿佩之,宜夏避恶。
”香囊香包,醒脑明目,让人倍感舒适,驱除蚊蝇之外,也成了文人雅士的时尚装饰品。
清代已制出精巧的铜制吸蚊灯,锥形的灯身上张开一个喇叭形的“大口”,灯捻被点燃后,气流从喇叭口迅速吸入,蚊虫便会被这股热气流吸进灯盏内而亡。
种植驱蚊草是最为环保的一种做法。
古人常在庭院种一些驱蚊草、食虫草、猪笼草、藿香、逐蝇梅、紫罗兰、凤仙花、七里香、薰衣草、夜来香……夏夜乘凉,既能享受沁人肺腑的花香,又能防蚊子的侵扰。
古代的驱蚊方法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古代人是咋驱蚊的。
你想啊,古代可没有咱现在的电蚊拍,也没有那些个花里胡哨的驱蚊液。
那他们咋办呢?先说植物驱蚊吧。
艾草那可是个宝啊。
古代人就知道把艾草晒干了,然后点燃。
那艾草燃烧起来的味道,蚊子可不太喜欢,就都躲得远远的。
而且艾草这东西,在古代到处都能采到,成本低得很呢。
还有菖蒲,也是驱蚊的一把好手。
到了端午的时候啊,古人就把艾草和菖蒲挂在门口,既能辟邪,又能驱蚊,一举两得。
再说说香囊驱蚊。
古代的小娘子们可心灵手巧啦。
她们会用各种香料来做香囊,像藿香、薄荷、丁香这些。
把这些香料缝在漂亮的小布袋里,挂在身上。
那股子香味,人闻着觉得挺舒服,可蚊子就受不了啦。
这香囊不仅能驱蚊,还能当个小配饰呢,走在路上,香喷喷的,多迷人呀。
还有啊,古代也有蚊帐这种神器。
虽然没有咱们现在的蚊帐那么精致,但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往床上一挂,就像给床加了个保护罩。
蚊子只能在蚊帐外面干瞪眼,进都进不去。
那些有钱人家的蚊帐可能是用丝绸做的,又好看又实用。
普通老百姓呢,就算是粗布做的蚊帐,也能把蚊子隔开,让自己睡个好觉。
另外,古代人还会利用一些动物来驱蚊呢。
你知道吗?有一种叫青蛙的小动物,它们可是吃蚊子的小能手。
有些人家就会在自家院子里弄个小池子啥的,让青蛙在里面生活。
这样一来,蚊子少了很多。
不过呢,这青蛙有时候也不太听话,到处乱蹦跶,哈哈。
古代人在驱蚊这件事上,也是充满了智慧的。
虽然没有咱现代这么多高科技的东西,但他们利用大自然的馈赠,也能把蚊子治理得服服帖帖的。
咱现在有时候也可以借鉴一下古人的方法呢,像香囊啊,植物驱蚊啊,既环保又有趣味。
宝子们,下次要是遇到蚊子,不妨试试古人的办法呀。
古人驱蚊妙招
古人的生活环境与我们现在大不相同,常常被蚊虫侵扰。
为了解决这
一问题,古人总结出了许多驱蚊妙招。
一、周围环境清洁
古人认为蚊虫喜欢在潮湿、肮脏的环境中生存繁殖,因此保持周围环
境清洁是最重要的一步。
及时清理垃圾、消毒厕所等措施,可以有效
减少蚊虫的滋生。
二、草药驱蚊
古代医书中有许多驱蚊的草药配方,如桂枝汤、苍术汤等。
这些草药
中所含有的成分可抑制蚊虫产卵,达到驱蚊的效果。
此外,古人还常
常在家中燃香驱蚊,这些香料如艾草、薰衣草等也可起到驱蚊的作用。
三、食疗驱蚊
古人认为食疗也可以驱蚊。
吃一些蚊虫不喜欢的食物,如苦瓜、葱、
姜等,可增强自身抵御蚊虫侵袭的能力。
另外,饮用柚子茶、香附茶
等饮品也可达到驱蚊的效果。
四、物理驱蚊
古人常常使用一些物理手段驱蚊。
比如用细竹篾或者纱布做成的蚊帐,可以有效的避免蚊虫的侵扰。
此外,古人还常常在门窗口放置竹篾或
草编的蚊帘、竹篮等物件,阻隔蚊虫的进入。
总之,古人的驱蚊妙招涵盖了草药、食疗、物理手段等多个方面。
而
且这些方法既有效又无害,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当然现
在我们也可以使用现代科技驱蚊,比如使用驱蚊药、使用电蚊拍等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结合这些驱蚊工具,营造一个舒适、健
康的居住环境。
每逢夏季蚊子多,这个害人精怎么灭也灭不干净,这可怎么办呢?咱们现在有蚊香、无烟蚊香、电蚊香等等,可见越来越多的灭蚊产品层出不穷。
而且还是科技越来越先进了。
但是在
什么也没有的古代,人们是怎么灭蚊的呢?你知道几样啊?方法可比现在的多多的了。
首先
就是蚊帐,在古代是有蚊帐的,它的最早名称是“帱。
皇帝、大臣们用的比较多。
这是因为有钱。
在当时的社会在统治阶层,蚊帐多用锦、罗、纱、绮、缣等丝织品制作,以兼顾透风。
历史上,其用料还曾有等级上的规定。
例如晋代制度,锦帐为宫禁中独用。
至于平民百姓,
多用葛、布等帐子,而穷困者那还有钱去买张这东西啊。
还有一种就是香囊。
这个就不用说了。
许多香囊中都含有药材,也具有驱蚊的功效,比如藿香、薄荷、八角、茴香等,这就相当于把现在的“风油精”戴在了身上。
这样的驱蚊,还好看,多好啊!现在几乎是没有人带这种东西了,但是这种东西在古代也不是谁相戴就可以戴的哦!
最后就是咱们老百姓用到的了,艾草。
大家估计知道端午节时,人们会在在门口插上艾草,
这是辟邪的东西。
干枯后的株体燃烧,以达到驱蚊的作用在民间很常用。
同时它还是一种中
药材全草入药,有去湿、散寒、止血、消炎、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可见这种草药的
威力了吧。
同时在身上涂抹雄黄酒,也是可以达到驱蚊效果的。
古代记载的驱蚊方法(一)古代记载的驱蚊方法介绍许多人知道,在古代,人们曾经使用多种方法来驱走蚊子。
这些方法大多数都是使用植物和天然物质的。
以下将会列举一些古代记载的驱蚊方法,帮你从古代智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驱蚊方式。
方法一:艾草艾草是古代驱蚊的常用植物。
人们会将艾草挂在床边以驱蚊。
此外,将艾草煮沸放入喷雾器中,喷在空气中也是一种驱蚊方法。
方法二:龙胆龙胆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好的驱蚊植物。
人们经常将龙胆叶泡在水中,然后将水倒在地上或放在室内的盆中,以此来防止蚊虫侵入。
方法三:蒜苔蒜苔比较特别,囿于其气味令蚊虫望而却步。
人们会使用蒜苔的叶子、灵芝、云南白药等混合成一种浓糊状涂在身上,来避免叮咬。
方法四:硫磺硫磺可以熏蚊子。
将硫磺放在一个火盆中,燃烧后产生的硫磺烟可以驱走室内的蚊子。
方法五:桉树桉树是一种可以用于驱蚊的植物。
榧树、杨树、茶树、葱和大蒜都有干扰蚊虫嗅觉或味觉的作用,可以避免叮咬。
使用时,将桉树叶子放在蚊帐或家庭的四个角上。
总结古代使用天然植物和物质来驱蚊,无需使用有害的化学品。
现代人们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来消除蚊子。
当然,现代科技也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手段,如:电驱蚊器、空气净化器等,可以在室内或户外使用。
补充除了以上列出的几种方式,古代还有很多驱蚊的方法。
比如使用竹子制成的笛子,噪声可以驱走蚊子;在室内放置醋、酒或糖等物品吸引蚊子,然后在容器中加入水和肥皂,蚊子会被淹死;垒一些砖块或石头,放在阳光直射或是通风口处,蚊子喜欢凉爽,这种石头墙能够避免蚊子进入室内。
注意事项驱蚊方法需要针对不同的环境及蚊虫类型,选择不同的方法。
同时要留意使用环境和方法不得危害人体健康,避免过敏现象的出现。
结语今天人们通过现代科技已经有更加方便的方式来防治蚊虫传播疾病,比如使用驱蚊手环、电蚊拍、电驱蚊器等等。
但是古代使用天然植物和物质的方式同样有它的优点,不易造成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无害。
驱蚊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同时也应该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减少蚊虫滋生的机会,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人类驱蚊史
人类驱蚊史
蚊子是人类最为讨厌的昆虫之一,它们嗜血,吸取人类血液,并可能传播疾病。
因此,自古以来,人类就一直在努力寻找各种驱蚊手段,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人类驱蚊史。
1. 古代驱蚊方法
在古代,人们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方式来驱蚊或减少被蚊叮咬的次数。
其中有一些方法十分原始,例如:用树叶、植物等物品来制作护身符或点燃草木以产生烟雾,这些方法的效果较差且不太实用。
还有一些使用天然材料和化学方法的驱蚊技巧,像是大蒜,薄荷油和茶树油等都能发挥一定的驱蚊效果。
2. 驱蚊药物的出现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研制出了许多有效的驱蚊药物,例如驱蚊水、驱蚊喷雾、驱蚊液等。
这些药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化合物制成,如DEET、洋甘菊、香茅、柠檬等成分。
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蚊子的嗅觉,并使它们远离人体。
从此以后,人类进行室外活动的难度减小了许多。
3. 现代驱蚊技术
如今,我们拥有了更加先进的科技和更加完善的驱蚊体系。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电驱蚊器抓捕蚊子,还可以使用插在插座上的插电驱蚊片等有效的驱蚊用品。
此外,一些流行病学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蚊子数量的实时监控,做好疫情预防和防治工作,有效避免蚊虫传播疾病。
总体来说,人类驱蚊史的演变过程充满着艰辛与卓绝的努力,从原始的手工制品到现代的高科技产品不断创新,在驱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高效、绿色的驱蚊手段的出现,为人类打造一个更加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
古人驱蚊有妙招,天然环保又省钱
天气渐渐热起来,蚊子也开始多起来。
好在如今我们有蚊香、蚊帐和各种电子灭蚊器。
那么,回到科技落后的古代,古人是如何逃避蚊子叮咬的呢?古人驱蚊,虽然不如现今“高科技、上档次”,但他们却取材自然、想法奇妙,在有效驱杀了蚊子的同时,还能从中找出几分乐趣来!
古人通常会在家里养一些防蚊的植物,常见的有驱蚊草、食虫草、藿香、紫罗兰、薰衣草等,这些花草不仅能驱蚊,还可以净化空气。
南宋诗人陆游:“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
”诗中描述了用扇子无法彻底驱赶蚊子,只好选用艾草熏蚊子。
古人发现用蒿草、艾草等燃烧产生的独特气味来熏蚊子的效果不错,不仅可以驱蚊,产生的烟雾也不多,于是,备受古人喜爱的燃火绳便产生了。
用艾草燃烧驱蚊在民间很常用,这和我们今天使用蚊香驱蚊是一个道理。
若是怕烟雾的味道,也可以选择钻进“蚊厨”中。
所谓蚊厨,便是蚊帐的雏形。
唐代诗人元稹用一句“蚊幌香汗湿轻纱,高卷蚊厨独卧斜。
”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为躲避蚊子进入蚊帐,却又不堪闷热而将蚊帐卷起的情景。
不过在清代的沈复看来,蚊帐中却是乐趣无穷:“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他竟然将蚊子诱入蚊帐内,再用烟喷其取乐,此举虽然不太厚道,但在烦闷的夏夜想到此法解闷儿,倒也有趣。
挂香囊是古人的生活习惯之一,许多香囊中的药材也具有驱蚊的功效,比如霍香、薄荷、八角茴香等,这就相当于把“风油精”戴在了身上。
香囊香包,醒脑明目,让人倍感舒适,驱除蚊蝇之外,也成了文人雅士的时尚装饰品。
要说最有“技术含量”的,恐怕要数灭蚊缸了。
这种“神器”取法自然、环保低碳,甚至还能在家居内室享受到一番野趣,可谓一举多得!如此神奇的灭蚊利器,其制作却是相当简单:在一个盛着水和石头的大缸里养上一些青蛙即可。
蚊子喜水,不仅需要解渴,而且还必须在水里产卵以繁殖后代,如此一来,盛水的大缸便成了最吸引它们的去处。
而它们一旦靠近,便会被缸中的青蛙一口吞下,如此水诱、蛙捕,便成就了灭蚊缸的神奇!足见古人的聪明智慧,避蚊也这么讲究低碳环保,令今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