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新成果,教学好帮手——读傅惠钧《修辞学与语文教学》
- 格式:pdf
- 大小:295.07 KB
- 文档页数:3
【修辞手法】修辞与语文教养与语文教学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
人们在特定的修辞情境中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段,以达到最幻想的表达效果。
人们的语言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迷信和教育的发达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古老程度。
在一般教育阶段,语言文字的教育是所有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基本,也是两个文化建设的重要工具。
我们学习修辞是为了更有效天时用语言,充足施展语言的效力,为人类的提高和社会发展服务。
作为一名中国人,更重要的是搞好汉语教学,学好修辞。
首先,学好修辞,有利于钻研教材,它能帮助教师提高阅读理解、欣赏作品“文艺作品和非文艺作品,古代和当代作品”的能力。
例如,杨朔是中国著名的散文作家。
他的作品构思精妙,构思新颖,构思细小,意义深远。
经常“以物表志”,善用比兴手段。
他把晚秋的红叶托付于沧桑之中,象征着老向导乃至革命人民长期锤炼的高贵能量境界(见《初中语文》第一卷《香山红叶》);相信蜜蜂酿蜜的宝贵精神,赞美劳动人民勤劳高尚的道德(见《初中语文》第二卷第十九课荔枝蜜);《驼山茶花之美》是对祖国幸福富饶面貌的隐喻(见《茶花赋》,初中语文第三卷);举着芙蓉花永远绽放,是新社会渔民幸福生活的隐喻(见《渔笛》);海浪拍打岩石的力量,象征着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祖国山川的毅力(见《雪浪》),等等。
在意境表达上,作者将宏观修辞与微观修辞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奇特的艺术效果。
如果没有修辞知识,他要么把美食当成野菜,不能欣赏;或者你无法彻底理解它,也无法深入理解它。
另一个例子是鲁迅的文章,尤其是散文,它们很难阅读。
其中一个原因是鲁迅喜欢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他对自己事业的感受,挥舞各种理论的场景,歌颂美好的人生。
鲁迅在《回信托洛茨基》中写道:“你的做法”指的是托洛茨基“比毛泽东的绅士们好得多,不仅很多,几乎是在天空和地下。
然而,高明确实受到尊重,但这种高超技艺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欢迎,因此这种高超技艺将不可避免地从天空坠落到地上最肮脏的地方。
修辞学参考书目王希杰教授主要著作有:1. 《汉语修辞学》/北京出版社1983年//28万字(现在由商务印书馆重印)2.《语言的美和美的语言》/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13.5万字3.《语言学在您身边》(与于根元合作)/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4.《说话的情理法》/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初版,1991年再版5.《修辞·语法·文章》(与秦旭卿合作)/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6.《数词、量词、代词》/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7.《汉语释疑辩难集》(与李晋荃、朱泳燚合作)/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27万字(收入王希杰文章33篇)8.《这就是汉语》/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18.1万字9.《说写的学问和情趣》/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16.5万字10.《修辞学新论》/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27.6万字11.《王希杰修辞学论集》/何伟棠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45.7万字12.《语林漫步》/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17.3万字13 . 《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46万字14.《动物文化小品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25.2万字巧.《语言随笔精品—王希杰特辑》/何伟棠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16.《修辞学导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45.8万字17.《这就是汉语—王希杰言语文化随笔集》/[日」加藤阿幸、许山秀树主编/日本白帝社2003年5月18.《语言学百题》(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初版//1991年修订版19.《方光寿语言学论文集》(与卞觉非、方华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20.《修辞文荟》(与季世昌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王希杰教授主编的学术著作有《汉语修辞和文化论集》、《汉语修辞和汉文化新论》等;参加编写的有《语言学导论》、《新编现代汉语》、《大学修辞》、《新编现代汉语教学自修手册》、《语言学与语文教学》等。
修辞学与语文教学文学院语文教育1007班学号:2010201210725 徐星月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自古以来,许多名人学者终其一生致力于修辞学的研究。
其实,修辞学在五四以后才摆脱文学批评的范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是研究提高修辞表达和接受效果的规律、规则的科学。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言语交际表达主体如何依据和利用语境选择语言材料和修辞手段,组建能够适切表达思想内容的话语,以及接受主体如何正确理解和接受表达主体所传话语信息的规律、规则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词格(即通常所说的修辞方法)、言语修辞活动(主要与语体、语境有关)、言语风格等。
我们大约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语文课本,那么语文又是什么样的呢?语文是新中国人文教育科学中以典范的古今书面语言作为教学媒介,以启迪并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以同化现代化的书面语言交际规范和同化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人文心理为任务的基础学科。
它主要研究听、说、写、译的能力,以及人记忆和理解语言文化的能力。
那么修辞学和语文教学有没有联系呢?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大量运用“语文”一词,他花费大量笔墨就是要说明“语辞”和“文辞”都是需修之辞,可见修辞学与语文教学之间有着前丝万屡的联系。
下面我们主要从三方面来看。
首先,修辞学中修辞类型包括:比喻、排比、对比、讽刺、转化、互文、对偶、双关、顶真等等,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作者常以修辞修饰自己的文章、语言,吸引读者的眼球,加深读者的印象和抒情效果。
如中学语文课本中朱自清的《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得像雪。
”前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把千树万树争相开放的热闹写活了,形象生动。
后一句既运用了比喻,又有排比修辞手法,将花的颜色一一喻为火、霞、雪,化抽象为具体。
气势宏大的排比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舒畅明快的感觉,作者爱春、惜春的情感也就呼之欲出,跃然于纸上。
其次,作为修辞学主要研究对象的语境、语体,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也显得尤其重要。
学界新成果,教学好帮手作者:蒋雅云来源:《语文建设·上旬》2018年第06期如果你问一位中小学语文教师对于修辞的认识,估计对方十之八九会给你介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谈到如何开展修辞教学,则大多涉及辨析修辞格,分析修辞格的使用及其表达效果等,并且列举中高考中有关修辞的考法和题型。
老师们这样做是有依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法修辞知识要点”中关于修辞知识仅提及“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也仅对这几个辞格(增加了“借代”)的理解、辨析、运用作为“考试内容与要求”作了规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知名语言学家傅惠钧教授以全新的理论和观念,全面、系统、深入地探讨了“修辞学与语文教学”的课题,该项成果无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具体可从下述三方面来认识。
一、展示了全新的修辞观与语文观,有助于拓展教师的学科专业视野教师有关教学的知识主要由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三部分构成。
一般认为,本体性和条件性知识的获得主要在职前教育阶段完成,而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则伴随着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
因而,无论教师自学还是教育部门培训,本体性知识普遍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而事实上,当代社会知识的更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语言学科特别是语法修辞的研究便是如此。
修辞知识作为本体性知识,其对于语文教学的价值,语文教育界从整体上还认识不足。
一方面是因为修辞研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另一方面则是语文教师多囿于传统的修辞观念。
傅惠钧老师的《修辞学与语文教学修辞观和语文观革新的高度发力,既推进了修辞本体研究,也为语文教学开拓了新思路。
书中,傅老师以独到的专业眼光,超越了“语言”与“言语”的阈限,重新定位修辞学的对象,开创性地提出并阐述了“大语言修辞观”,明确指出“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言语活动’”,“是运用修辞符号表达修辞旨意的活动”,“其研究范围是有关语言应用的一切现象,特别是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有关的现象”。
为有源头活水来——读傅惠钧《修辞学与语文教学》庄平悌(浙江省泰顺中学,浙江泰顺325500)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知识储备?构建怎样的知识网络?拥有怎样的知识视域?我想这是每一个从事或者即将从事语文教学的人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因为,只有你的知识储备丰富了,知识结构优化了,知识视域拓宽了,你的语文教学才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然而,我们当前的教师队伍,在知识储备与知识更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让人生忧。
以语言学科知识来说,尽管大学中文专业都开设语言学等相关课程,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这些课程大多还是基础性的,往往缺乏前沿性,尤其缺乏对师范生的针对性。
而且即使是基础性知识,也由于语言学知识本身比较枯燥难学等原因,许多学生学得不够扎实,甚至连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也未能掌握。
教师的知识储备,自然会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率。
语言素养是语文的核心素养,但限于语言知识的缺乏或语文观念的陈旧,许多语文教师(包括未来的语文教师)在理解上并不到位,在如何提升语言素养方面,更是缺少有效的方法和路径。
长期以来,我们对语言的教学,或着力于词汇、语法等静态层面,或离开语言本身大谈所谓思想、文化,而对于动态的言语却不能很好地把握和落实,无法借助语用规律来指导学生,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其语言素养。
对于以言语活动为对象的修辞的理解,显得片面、偏狭,如把修辞等同于修辞格,而对修辞格的掌握也仅限于那可怜的七八个格。
这样,谈何保证语文教学的质量!幸好,很多专家学者正以他们深厚的专业修养、长远的专业眼光、扎实的专业知识,给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专业成长所需的养料。
他们在专业研究上孜孜以求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使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走出师范大学的校门后,就能够很快地适应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也能够很快地取得专业的发展。
傅惠钧教授的著作《修辞学与语文教学》就是这样的一项成果。
一、实例解说:增强教师对语言运用的感受力语文教师最基本的素养就是对语言运用的感受力。
创新求实致用:一部特色鲜明的修辞学著作r——评傅惠钧《修辞学与语文教学》宗廷虎【摘要】傅惠钧的《修辞学与语文教学》,是新世纪出现的一部学术性与应用性兼具、富有鲜明特色的力作.其主要价值和特点是:(1)以理论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构建新的修辞分析体系;(2)以扎实语料为基础,通过多元比较揭示修辞规律;(3)以服务教学为宗旨,为基础教育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期刊名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41)003【总页数】6页(P100-105)【关键词】傅惠钧;修辞学;语文教学;《修辞学与语文教学》【作者】宗廷虎【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修辞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问,在经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繁荣之后,一方面通过反思转型,在理论上、应用上酝酿着新的跨越与突破;另一方面有的分支学科正在继续繁荣或已进入繁荣阶段。
最近,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浙江师范大学傅惠钧教授的《修辞学与语文教学》,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一部学术性与应用性兼具、富有鲜明特色的力作。
傅惠钧教授长期从事汉语修辞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作为师范大学的一名语言研究兼教学与管理的学者,他尤为注重将前沿语言理论对接基础教育的学术研究和教学革新。
该书是作者在这方面长期思考、探索的结晶。
全书共分七章,45万余字。
第一章修辞学概说,着重阐述作者的修辞观;第二章探讨修辞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第三、四两章为同义修辞(上、下),构建了一个以同义形式为基础的修辞分析系统;第五章探讨修辞教学的误区及对策;第六章是修辞教学方法论;最后一章是课文修辞例析。
本书的价值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理论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构建新的修辞分析体系从整体安排看,本书理论阐释的篇幅所占的比重似乎并不太大,但作者却用简练的语言为我们构拟了一个富有创新意义的修辞学研究系统。
修辞学的学科属性历来存在争议,最为显著的是语言与言语之争。
语文教学与修辞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教学》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一切方法和手段皆归属于修辞活动,包括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
语法是组织语言的秩序
和手段,是解决语言是否正确的关键,而修辞主要解决语言"好"与"不好"的问题。
因此,修辞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提高语文的使用水平。
把修辞学习
和训练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修辞的目的所决定的,也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
本刊关于语文教学的讨论连载至今已经有五期,我们
也欢迎有更多的读者来函来稿参与到讨论之中。
【总页数】3页(P41-4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创新求实致用:一部特色鲜明的修辞学著作r——评傅惠钧《修辞学与语文教学》[J], 宗廷虎
2.修辞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究 [J], 卢家法;
3.小议比喻修辞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J], 刘娟;
4.对文修辞手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J], 徐贻春
5.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 [J], 杨惠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求群言之比,以通修辞之理——读《修辞学与语文教学》有感摘要:《修辞学与语文教学》一书构建了完整的中小学修辞教学实践分析系统,其中的比较法的运用更是纯熟。
书中比较的数量宏丰、比较的例子典型、比较的形式多样、比较的阐释到位,使比较法从学术的殿堂走向了实践的课堂。
关键词:修辞学与语文教学;同义形式;比较法傅惠钧老师的《修辞学与语文教学》以大语言修辞观为基础,以比较法为基本方法,以语文教材中的典型辞例为语料,以服务中小学语文教学为宗旨,形成了完整的修辞教学实践分析系统。
一.比较的数量宏丰本书运用比较的数量多。
作者对修辞的阐释以大量同义修辞形式之间比较为基础,以(xa)(xb)形式出现的例子就有800多个,尤其是在介绍“同义修辞”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更是每例必比。
整本书以宏丰的比较为基础,另外,在第六章修辞教学方法论中还系统地阐述了以丰富的同义形式为语料的“比较法”,使“比较法”服务于中学课堂教学实践。
在细致的分类和详尽的阐释中突出了本书学术性与应用型兼具的特点和服务教学的宗旨,让内容更加“接地气”,让“比较法”从学术的殿堂走向了实践的课堂。
二.比较的例子典型本书以大量的同义形式的比较为基础,选取的课文大多是中小学课文,如《祝福》、《故都的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饮酒》、《醉翁亭记》等。
这些典型的例子突破了传统的辞格中心的修辞系统,将重心引向常规修辞,大大拓展了修辞教学的内容。
作者在本书开篇就详尽地阐述了“何为修辞”和“修辞何为”这两个问题。
作者认为,修辞就是言语主体借助修辞形式在语境作用下生成修辞意义以有效实现交际旨意地言语活动;修辞之于语文教学的意义就是:修辞学是阅读教学的法门和写作教学的津梁。
同时,考虑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性的特点,作者运用了大量经典文本的例子来指导教师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
如在第二章第三节,提出作文修改主要是修辞润饰时,作者举了鲁迅手稿中有关《祝福》的几处修改:(1a)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此后便没有什么声响,大约给用了什么堵住了罢。
第41卷第3期2018年5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V o l.41 N o.3M a y2018D O I:10. 16216/j.c n k i.l s x b w k.201803100创新求实致用:一部特色鲜明的修辞学著作—评傅惠钩《修辞学与语文教学》宗廷虎(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摘要:傅惠钩的《修辞学与语文教学》,是新世纪出现的一部学术性与应用性兼具、富有 鲜明特色的力作。
其主要价值和特点是:(1)以理论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构建新的修辞分析体 系'2)以扎实语料为基础,通过多元比较揭示修辞规律;(3)以服务教学为宗旨,为基础教育 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傅惠钩;修辞学'吾文教学'修辞学与语文教学》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51(2018)03-0100-06修辞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问,在经历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繁荣之后,一方面通过反思转型,在 理论上、应用上酝酿着新的跨越与突破;另一方面有的 分支学科正在继续繁荣或已进人繁荣阶段。
最近,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浙江师范大学傅惠钧教授的《修辞学与语文教学》,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一部学术性 与应用性兼具、富有鲜明特色的力作。
傅惠钧教授长期从事汉语修辞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作为师范大学的一名语言研究兼教学与管理的学者,他尤为注重将前沿语言理论对接基础教育的学术研究和教学革新。
该书是作者在这方面长期思考、探索的结晶。
全书共分七章,45万余字。
第一章 修辞学概说,着重阐述作者的修辞观;第二章探讨修辞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第三、四两章为同义修辞 (上、下),构建了一个以同义形式为基础的修辞分析系统;第五章探讨修辞教学的误区及对策;第六章是 修辞教学方法论;最后一章是课文修辞例析。
76•初中 2019.2 从比较研究到比较教学◎彭小明(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书目推介——评傅惠钧《修辞学与语文教学》摘要:比较法的创新应用是傅惠钧《修辞学与语文教学》的一大显著特色。
文章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一是对比较法在修辞研究与教学中的价值的重新认识;二是对比较法作为方法论的探讨与创新;三是以比较法为基础全面建构汉语修辞分析系统;四是充分展示比较法在教学应用中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傅惠钧 《修辞学与语文教学》 比较法傅惠钧教授长期从事汉语语法修辞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著述颇丰,影响很大。
他“在长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治学特色:材料与方法并重,本体与应用兼顾,共时与历时结合,打通学科界域,以开阔的视野把握汉语的规律”①。
作为一名师范大学的教授和教学管理者,他尤其注重将前沿的语言学理论对接基础教育的研究。
他的新著《修辞学与语文教学》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
这部书出版之后,在修辞学界和语文教学界都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已有一些学者对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作出高度评价。
本文仅从比较法应用的角度谈一点读后感。
运用比较法分析汉语语法修辞现象由来已久。
经历代学者不断探索,这一传统的研究方法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富有魅力。
傅惠钧教授非常擅长比较法的运用,在他多个领域的研究中,都有成功的实践。
《修辞学与语文教学》一书不但在修辞本体研究中将这一传统方法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还将这一方法拓展至修辞教学实践,在修辞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实而通畅的桥梁。
一、对比较法在修辞研究与教学中价值的重新认识(一)比较法在修辞研究中的价值首先,从修辞的本质看。
傅教授意识到修辞学的学科本质决定了比较法在修辞研究中无可替代的价值。
傅教授基于大语言的修辞观认为:“修辞,就是言语主体借助修辞形式在语境作用下生成修辞意义以有效实现修辞旨意的言语活动”;修辞的规律存在于修辞旨意符号化的过程之中;“修辞活动其实就是一个‘由想而移为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言说者为了实现特定的修辞目的,要寻找合适的语言形式,适切地表达旨意”,“而选择是贯穿于修辞过程始终的言语行为”;因此“选择性,是修辞活动的一个本质特征”,“这种选择,主要是同义形式的选择”;“修辞形式作为动态符号的能指是以同义类聚的方式存在于语言体系之中的”,“这种类聚,可以是同义词语、同义句式或同义修辞方式等等”,“这种客观存在,成了修辞选择的基础。
修辞学与中学语文教学(12课时)第一章修辞学概说(2课时)第一节修辞学的定义及其他修辞学自然是研究修辞问题的。
修辞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是与语言相与共生的,凡是有语言的地方,就有修辞现象。
(见附页1)一、修辞的定义1、修辞==修辞活动“修辞不过是调整语(口语)辞(书面语)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1932)“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社会心理活动。
”(王希杰《大学修辞》1994)2、修辞==修辞现象根据特定的语境通过语言材料的运用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现象。
3、修辞==修辞学“一门研究修辞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规则、法则的科学。
”(王希杰《修辞学导论》2000)二、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传统的修辞学理论把研究对象局限于修辞格、局限于书面语、局限于文学作品、局限于名人名篇,这大大妨碍了中国修辞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削弱了它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80年代起,在一大批专家、学者的倡导和深入研究下,修辞学的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一)研究对象说法一:从说写者(即信息源、编码)到话语(代码)到听读者(信息接受者、解码)这一全部过程。
说法二:同使用者和语言环境相联系的具有一定表达效果的语言,而且是这种语言的表达效果。
(二)研究范围社会一切成员的一切话语中的一切方面(见附页2)三、修辞学的相关因素(一)修辞与语言各要素的联系语音叠音词、押韵的运用及谐音双关、谐音仿拟的创造等。
如:“加佳进家家,家家爱加佳。
”词汇炼字、仿词、析词、移就等。
如:综合运用“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语法词性的转类、句子的倒装、各种句式的选用等。
文字析字、借形等辞格的运用。
(二)修辞学与相邻学科的联系(见附页3、4)1、以语法、逻辑规则为前提2、以语法、逻辑形式为手段3、必要时可超越语法、逻辑规则前苏联著名语言学家、修辞大师维诺格拉多夫曾指出:修辞学“在某种意义上讲,是语言研究的顶峰,是提高一个民族语言素养的理论基础。
修辞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究修辞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些教师在修辞教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却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教学方式。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对修辞教学进行整体分析、思考,将修辞知识及相关练习渗透贯穿到语文教学中,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以提出相关的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策略,提高修辞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标签:修辞教学;高中语文;作用;策略语文学习包含的内容丰富多样,而其中的修辞教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更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语言艺术。
在文章中巧妙灵活地运用修辞,不仅能够起到修饰语言作用,也能够极大地锻炼我们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下面我们将了解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核心内容,为修辞学学习打下较好基础。
一、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核心内容修辞在任何语言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意义,修辞给语言增添了色彩。
修辞又可以分为两种: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
前者是指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使用积极的描绘方式对事物进行刻画与描述,让其更加生动形象,给读者一种更为直观的概念,它能够起到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使人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
这种修辞主要内容有选词、炼句及布局谋篇等。
而消极修辞指的是统称的一般化修辞模式,这种模式下的语言简洁明了、词义明确,而且语句通顺,布局结构严谨,符合语言严密、准确的要求,但是其语言缺少生动性。
修辞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之一,其教学也是围绕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展开的,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能够合理使用修辞,并在语言表述过程中获取相应的知识与能力。
[1]高中阶段积极修辞教学内容主要是讲解各种修辞格,并用其谋篇布局;消极修辞教学内容主要是词语选择、改变句式、病句辨析及表达明确等。
修辞教学一般情况下分为修辞写作、修辞语法、修辞格教学及修辞鉴赏四部分,这些是修辞教学的核心内容,应该在教学中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二、修辞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修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高中语文学习内容较多,范围较广,因此其学习方法也是灵活多变的。
修辞与中学语文教学修辞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学语文教学体系框架“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能力—语文素质”三要素,决定了语文的“一语四文”的教学内容、要求。
其中语言的要求如下:要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理解和使用语言文字的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语感,具有热爱祖国文字的强烈感情,对母语有科学的初步认识。
显然,语言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修辞就是研究语言的运用和运用中的语言的,研究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规律以及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则的总和便是修辞学。
是运用语言的艺术。
简言之,修辞是语言的选用法。
早在1980年中国语言学成立大会上,吕叔湘先生就曾指出过“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要走上修辞学、风格学的道路。
”发展至今,尽管人们作了很多艰辛探索,可似乎还是未能真正走上修辞教学之路。
修辞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修辞与语文教学面对共同的对象:现代汉语语言学是科学体系中所不可缺少的。
我们的时代也需要语言学家,但所需要的人数并不会太多。
大中小学生中,只是极少数,甚至是个别的人,将来可能去从事语言的研究,而绝大多数人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工具。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语文教学中,修辞有着特殊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类自从有了语言以来就有修辞活动,只是在文字出现之前,因为没有文字记录,无从考察。
而有了文字之后,我们就得以知道早在3000多年前的甲卜辞和器物铭文已有修辞现象。
语言及其运用(言语)与修辞同在。
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决定了对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记录语言的文字、标点等进行规范。
修辞手段主要以语言物质材料为基础。
就现代而言,修辞以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记录语言的文字、标点等为基础对他们进行运用。
修辞学家在给修辞以解说时,大都强调了这一事实。
陈望道说:“修辞是利用每一国语文的各种材料、各种手段来表现我们所说的意思。
它要讲究美妙,讲究技巧,但不是凌空的浮泛的,是利用语文的各种材料(语言、文字等)来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