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给水管网设计项目计划书
- 格式:docx
- 大小:65.18 KB
- 文档页数:25
目录目录 (1)第一章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1)1.1设计目的 (2)1.2基本资料 (2)1.3设计任务 (3)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4)2.1用水量计算表 (4)2.2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计算 (8)第三章清水池容积计算 (10)第四章管网平差 (12)4.1最高用水时管网平差计算 (12)4.2消防时管网核算 (15)4.3事故时管网核算 (18)4.4等水压线图 (21)附图一 (23)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计算第一节用水量计算表2. 1. 1居民最高日生活用水量Q1 :Q1=qNfQ1―—城市最高综合生活用水,m3/d;q――城市综合用水量定额,L/〔cap.d〕;N――城市设计年限计划用水人口数;f――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90%所以:Q=qNf/1000=160×90000×0.9/1000=12960m3/d火车站用水量 Q=500 m3/d Q1=12960+500=13460 m3/d2. 1. 2工厂的用水量1)工厂的高温车间生活用水量计算高温车间的生活用水量定额为q=35L/〔人.班〕,工厂的高温车间人数为0.1万。
食品厂分一班进行,则每天的生活用水量为35×60/1000=2.1 m3/d。
皮毛厂分三班进行,则每天的生活用水量为35×100/1000=3.5m3/d。
棉纺厂分二班进行,则每天的生活用水量为35×200/1000=7 m3/d。
针织厂分三班进行,则每天的生活用水量为35×240/1000=8.4 m3/d。
化工区分三班进行,则每天班的生活用水量为35×400/1000=14 m3/d。
Q=35m3/d2)工厂的一般车间生活用水量计算一般车间的生活用水量定额为q=25L/〔人.班〕,工厂的一般车间人数为0.4万。
食品厂分一班进行,则每天的生活用水量为25×240/1000=6 m3/d。
省市给水管网设计计划书1.前言课程设计是实现高等工科院校培养目标所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训练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在老师指导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城镇给水管网设计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给水工程设计的相关容、方法步骤、以与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给水管网设计是依据某区域总体规划、水源、供水地形以与给水工程总体规划进行,按照基本程序与有关规定。
包括相互联系的泵站、输水管渠管网和调节构筑物的一系列工程设施,必须保证以足够的水量、合格的水质、充裕的水压供应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其他用水,同时满足近期和远期的发展。
其主要容包括:设计基本资料、设计用水量、管网布置、附属构筑物计算以与管网的水力计算。
2.给水管网设计任务书2.1设计项目某市给水管网设计2.2设计时间2016年1月4日至2016年1月10日2.3设计任务根据所给资料,应完成下列任务:1、进行输配水系统布置,包括确定输水管、干管网、调节水池(如果设置的话)的位置和管网主要附件布置;2、求出最高日用水量,确定管网,输水管和二级泵站设计用水量;3、计算确定输水管和管网各管管径;4、确定调节水池的容积和池底标高,如果是水塔,确定水塔的设计高度;5、确定二级泵站水泵的型号与台数(包括备用泵),并说明泵站在各种用水情况下的调度情况;6、计算每种工况下管网各节点的水压和自由水压,绘制在最高日用水时管网的等水压线;7、画出管网4~6个复杂的节点详图。
2.4设计资料1、某市新区规划平面图一2、新区规划计划新区位于省市,近期规划人口数为16万,城区大部分房屋建筑控制在六层,并且大部分房屋有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
全市只有两家工业企业,其用水与其他情况详见表1。
一厂工业用水量2万m3/d二厂工业用水量1万m3/d绿化A=15000m2道路A=90000m2表1 工业企业近期规划资料3.补充说明①城市总人口数包括厂区工人村人数;②工业企业每小时耗用生产用水量相同;③工业企业中职工上班每小时生活用水(包括淋浴用水)量按相同考虑(每班第2小时开始用水,淋浴发生在下班后一小时);④企业1和企业2之外的城区生活用水量(包括居民和公共建筑用水量,但不包括绿化、浇洒道路等用水量),变化如表2所示。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任务背景和目标水是生命之源,给水管网的设计与建设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和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给水管网的深入了解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系统设计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提供实用技能。
二、任务内容和要求1.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设计参数和需求,进行给水管网的初步设计,包括管道布置、管径确定、阀门和消防设备的设置等。
2.学生需要使用管道流量计算公式和相关软件,进行管网的水力计算和水负荷分析。
3.学生需要进行管网的可靠性分析,包括管道强度计算和管道老化预测等。
4.学生需要利用CAD软件进行给水管网的平面布置和三维模型建立。
5.学生需要使用MATLAB或其他工具进行管网的优化设计,包括管道材料选择和管网结构调整等。
三、任务计划和进度安排本课程设计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完成:1.第一周:学生将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文献调研,了解给水管网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第二周:学生将进行给水管网的初步设计,包括管道布置、管径确定等。
3.第三周:学生将进行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和水负荷分析。
4.第四周:学生将进行给水管网的可靠性分析和管道强度计算。
5.第五周:学生将利用CAD软件进行给水管网的平面布置和三维模型建立。
6.第六周:学生将使用MATLAB或其他工具进行给水管网的优化设计。
四、任务成果和评价标准1.每位学生需要提交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过程、计算结果和分析结论等。
2.每位学生需要提交给水管网的CAD平面布置图和三维模型文件。
3.每位学生需要进行口头答辩,对课程设计进行讲解和回答问题。
4.任务成果将根据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口头答辩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参考资料1.《给水管道设计手册》2.《城市水供排水与给排水工程》3.相关期刊论文和学术研究报告以上就是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和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理解任务要求,并按照任务计划和进度安排,完成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和报告。
管网项目策划书模板3篇篇一管网项目策划书一、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二)项目承办单位(三)项目主管部门(四)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五)项目建设地点二、项目可行性分析(一)市场分析1. 市场需求预测2. 市场竞争分析(二)技术分析1. 技术可行性分析2.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三)经济分析1. 投资估算2. 资金筹措3. 经济效益分析(四)社会分析1. 社会影响分析2. 社会适应性分析三、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二)项目建设原则(三)项目建设内容1. 管网布局设计2. 管材选择3. 管网附属设施建设(四)项目建设进度安排四、项目运营管理方案(一)项目运营管理模式(二)项目运营管理机构设置(三)项目运营管理制度建设(四)项目运营成本控制五、项目环境保护方案(一)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二)项目环境保护措施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2.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六、项目安全保障方案(一)项目安全保障目标(二)项目安全保障措施1. 施工期安全保障措施2. 运营期安全保障措施七、项目风险分析与对策(一)项目风险分析1. 市场风险2. 技术风险3. 经济风险4. 社会风险(二)项目风险对策1. 风险规避2. 风险控制3. 风险转移4. 风险自留八、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项目投资估算1. 投资估算依据2. 投资估算范围3. 投资估算结果(二)项目资金筹措1. 资金筹措渠道2. 资金筹措方式3. 资金使用计划九、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一)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依据(二)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结果1. 财务内部收益率2. 财务净现值3. 投资回收期4. 投资利润率十、项目社会效益分析(一)项目社会效益分析依据(二)项目社会效益分析结果1.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3.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十一、项目结论与建议(一)项目结论(二)项目建议篇二管网项目策划书一、项目背景1. 项目名称:[具体管网项目名称]2. 项目地点:[项目实施地点]3. 项目概述:简要介绍管网项目的背景、目标和范围。
供水管网工程设计技术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供水管网工程的建设与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供水管网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供水管网工程设计技术方案的编制及实施显得至关重要。
二、项目规划1. 项目范围:设立供水管网工程整体规划,包括城市供水管道,水厂、水源地输水管道等。
2. 项目目标:提高城市供水管网的覆盖率和供水能力,确保城市供水的稳定和安全。
三、设计原则1. 安全性:尽可能减少供水管网的漏失率,确保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营。
2. 稳定性:保证供水管网的稳定供水能力,避免出现供水不足或管网突发故障。
3. 可持续性:考虑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的因素,推动供水管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四、工程设计技术方案1. 管网设计(1)管网布局:城市纵横交错的道路布局决定了供水管网的管道走向,应根据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情况合理配置供水管道布局。
(2)管道材质:选择优质的管道材质,如HDPE、PVC等,以确保管道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3)管道直径:根据城市用水量和地形地貌等因素确定管道的直径,以确保供水能力和减少管网阻力损失。
2. 水源地输水管道设计(1)水源选择:选择水质较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水源地,以确保供水水质的安全。
(2)输水管道布局:根据水源地的地理位置和城市用水需求确定输水管道的走向和布局方式。
(3)输水管道材质:根据输水管道的环境条件和水质情况选择合适的管道材质,以确保输水管道的耐压和防腐蚀性。
3. 水厂设计(1)水源选择: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足的水源作为供水水源,以确保供水水质的安全和供水能力的稳定。
(2)水厂布局:根据水源地的地理位置和城市用水需求确定水厂的布局方式,考虑用地面积、设备配置等因素。
(3)水处理工艺:采用高效的水处理工艺,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以确保水质的安全和水厂的运行稳定。
4.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1)供水管网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供水管网控制系统,实现对供水管网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控,以便快速应对供水突发事件和故障。
城区给水管网络设计计划书1、设计任务:根据所给原始资料,完成以下设计成果(1)用水量分析和总用水量设计计算;(2)给水管网的布置定线;(3)拟定水泵工作制度,进行给水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设计流量计算;(4)设计沿线流量、节点流量;(5)初步分配各管段流量,并根据界限流量和其他用水要求确定各管段管径;(6)进行管网平差,计算各管段水头损失,并用计算程序校核;(7)选择控制点,计算各节点自由水压和水压标高;(8)确定二级泵站水泵的扬程和流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9)进行消防校核(若按最高日最高时确定的水泵扬程和管径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说明应采取的技术措施);(10)绘制给水管网平面布置图、等水压线图;(11)编写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2、设计资料1、城市总平面图,比例1:6000。
2、城市居住面积如总平面图。
近期规划人口密度520人/公顷。
给谁人口普及率100%。
3、居住区建筑为一、二、三、四、五层混合建筑。
4、居住区卫生设备情况:室有给排水设备和淋浴设备。
5、由城市给水管网供水的工厂为造纸厂,生产能力为3T/d,(每T纸用水量为250m3),该厂按三班制工作每班人数300人,每班淋浴人数25%,该厂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三级。
厂房火灾等级为丙级,最大建筑物体积为4000m³。
6、由城市管网供水的铁路车站用水量为600 m³/d。
7、医院有200个病床,有盥洗室和浴室。
8、浇洒道路及绿地用水量考虑150/d。
9、未预见用水及管漏水系数k=1.2。
10、城市位于省,土壤为沙质粘土,无地下水,冰冻不考虑。
3、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包括以下容1)用水量计算:确定用水量定额和最高日用水量,以及管网的设计流量。
2)管网布置及水力计算:根据用户分布,合理布置管网形状,确定集中流量,计算比流量(按服务面积计)、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画出计算草图;再初步分配流量和按经济流速确定各管段的管径;进行平差计算,确定控制点,并把计算结果标示在计算草图上。
给水管网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水管网项目是为了解决城市供水问题,保障人民对清洁饮用水的需求。
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供水管网系统,提高供水质量和供水的可靠性。
二、项目目标1. 建立以城市为单位的供水管网系统,覆盖所有居民区和商业区。
2. 提供高质量、稳定可靠的饮用水供应。
3. 实施管网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漏水和破损问题。
4. 实施供水质量监测和治理,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三、项目实施步骤1. 项目准备阶段:- 调查研究:了解城市的供水需求、供水管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制定计划: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供水管网的规划和设计方案。
- 筹集资金:确定项目需要的资金来源,寻求政府支持和招商合作等途径。
2. 施工阶段:- 清理道路:组织清理供水管线经过的道路和场地,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 敷设管线: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供水管线的敷设,包括主管线和支线。
- 安装设备:安装水泵、阀门等设备,确保供水的正常运行。
- 连接水源:与水源进行连接,确保供水源的持续供应。
- 完成工程:进行管线的压力测试和漏水检查,并进行必要的修复,确保供水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运行与管理阶段:- 管线监测:建立供水管网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管线的压力和流量等参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 水质监测:建立供水质量监测系统,定期对供水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 维护与修复:定期进行管线的维护和检修,修复漏水和破损问题。
- 管网扩建: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酌情扩建供水管网,确保供水的可持续性和可靠性。
四、项目成果1. 完成供水管网系统的建设,实现全面供水覆盖。
2. 提供高质量、稳定可靠的饮用水供应。
3. 建立供水管网的监测和维护机制,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
4. 实施供水质量监测和治理,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五、项目风险1. 资金不足:由于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存在资金不足的风险,需要提前做好资金筹措工作。
2. 施工难度:由于供水管线通常需要穿越道路和建筑物等障碍,施工难度较大,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步骤和避免对市民生活造成不便。
供水管网项目实施方案模板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供水管网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用水需求,提高供水管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项目拟定了供水管网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优化城市供水管网布局,提高供水管网的运行效率和水质安全,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减少供水管网的漏水率,改善供水管网的水质,提升供水管网的应急响应能力。
三、项目内容1.供水管网规划设计:对城市供水管网进行全面调研和规划设计,确定供水管网的布局和管道走向,合理规划供水管网的管径和阀门设置,提高供水管网的运行效率。
2.供水管网建设施工: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对供水管网进行建设施工,包括管道铺设、阀门安装、泵站建设等工程。
3.供水管网设备采购:采购供水管网所需的管道、阀门、泵站等设备,确保供水管网建设的顺利进行。
4.供水管网水质改善:加强对供水管网水质的监测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供水管网的水质,确保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5.供水管网运行管理:建立健全的供水管网运行管理体系,加强对供水管网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提高供水管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项目实施步骤1.项目启动准备阶段:确定项目实施方案,成立项目实施小组,明确项目实施目标和任务。
2.供水管网规划设计阶段:开展供水管网的调研和规划设计工作,编制供水管网规划设计方案。
3.供水管网建设施工阶段:进行供水管网的建设施工工作,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
4.供水管网设备采购阶段:根据规划设计方案,采购供水管网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5.供水管网水质改善阶段:加强对供水管网水质的监测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供水管网的水质。
6.供水管网运行管理阶段:建立健全的供水管网运行管理体系,加强对供水管网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
五、项目实施保障1.项目资金保障:确保项目资金的充足,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2.项目人员保障:组建专业的项目实施团队,保障项目人员的素质和数量。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3第一节编制依据3第二节工程概况4第二章目标要求4第三章施工部署3第一节布署原则3第二节总体部署4第三节施工组织体系5第四节重点、难点部分施工控制措施5第五节施工组织安排6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案8第一节施工流程8第二节主要施工方法9〔2操作要点11第五章确保工程质量的管理体系及措施19第一节质量目标19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19第三节质量保证措施19第六章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管理体系及措施20 第一节文明施工技术措施20第二节安全生产保证措施24第七章工程进度计划及措施28第一节施工组织管理措施28第二节施工过程中工期管理措施第八章材料及机械、人力配置第一节材料管理及计划第二节劳动力组织和配置第三节机械配置30第十章新技术应用与承诺31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第一节编制依据XX江宁胜利新村老户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根据以下资料及相关信息组织编写: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2.《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2-86;3.《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CJJ44-91>;4.《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GBJ141-90;5.《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7.《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8.《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4S520;9.《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03SS505;10.《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3503-2001;第二节工程概况我单位根据上述有关资料和现场踏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经深入调查研究,并结合我单位多年的施工实践,由具有丰富施工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制而成。
本工程为改造工程,目的是更换原有锈蚀堵塞配水支管,水压满足要求,将水表以至室外集中设置。
本工程设计水表前采用PE管,电熔或热熔连接,水表后采用PPR管,热熔连接。
供水管网项目实施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供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提高供水管网的运行效率和水质安全,我市决定启动供水管网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二、项目目标1. 提高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确保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用水需求;2. 提升供水管网的运行效率,减少供水中断和漏水现象;3. 提高供水管网的水质安全,确保居民用水安全;4. 优化供水管网的布局,提高城市供水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三、项目实施方案1. 确定项目范围:对城市供水管网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确定项目改造和建设的范围和重点区域。
2. 技术方案设计:结合城市供水管网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网布局和管道设计方案,采用先进的供水技术和设备,确保供水管网的稳定运行。
3. 施工实施:根据技术方案设计,组织施工队伍进行供水管网的改造和建设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4. 设备采购:根据项目需求,采购符合标准的供水设备和管材,确保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5. 管网运行管理:建立健全的供水管网运行管理体系,加强对供水管网的监测和维护工作,确保供水管网的长期稳定运行。
四、项目实施效果预期1. 供水能力提升:经过项目实施,城市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和工业生产的用水需求。
2. 运行效率提高:供水管网的运行效率将得到提高,供水中断和漏水现象将大大减少,提高了供水系统的稳定性。
3. 水质安全保障:项目实施后,供水管网的水质将得到有效保障,居民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4. 布局优化:通过项目实施,供水管网的布局将得到优化,提高了城市供水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五、项目实施风险及对策1. 技术风险:针对技术风险,项目组将加强技术研究和人员培训,确保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施工风险:针对施工风险,项目组将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供水管网项目工作计划1一、项目概述供水管网项目是指在某个区域内建设供水管道网络系统,保证居民和商业区的正常用水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项目的工作计划。
二、项目目标1. 建设高效可靠的供水管道网络,确保水资源的充足供应。
2. 提升居民和商业区的生活质量,保障用水的安全与便利。
3. 减少供水管网中的漏损,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提高供水管道的抗风险能力,减少灾害事故的潜在风险。
三、项目计划1. 初步调查与评估a. 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的现有供水管网状况。
b. 进行供水现状分析,评估目前的供水能力与管网安全问题。
2. 设计与规划a. 设计供水管网的布局方案,确保供水网络的覆盖范围。
b. 确定管道的材质与规格,保证供水管网的稳定性和运输能力。
c. 制定施工计划,安排施工队伍的人员与物资供应。
3. 施工与安装a. 开展土地清理与地基处理工作,为供水管道的敷设做好准备。
b. 进行供水管道的铺设和连接,确保管网的连续性。
c. 安装监测设备,实时监测供水管道的运行状况。
4. 质量检验与试运行a. 对新建的供水管道进行压力测试,确保其质量达标。
b. 进行供水系统的试运行,检验供水管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c. 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5. 运维与管理a. 设立供水管网维护管理团队,负责日常监测与保养工作。
b. 定期对供水管道进行巡检与维修,确保供水的正常运行。
c. 建立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提高供水管网的抗灾能力。
兴趣点的是,如果有时间、经济和政治条件,我们的团队计划将项目扩展到远郊地区,以满足更多人的用水需求。
这个项目工作计划将会在未来的几年内实施。
结语:通过制定供水管网项目工作计划,我们将能够有序地推进该项目的各项工作,确保供水管道的建设和运行质量。
通过这一计划,我们将为居民和商业区提供可靠、高效的供水服务,同时也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做出贡献。
给水管网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务系统的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
水管网工程是城市水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发展。
因此,水管网工程的规划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某市的水管网工程实施方案为例,对水管网工程的规划和实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某市水管网工程实施方案2. 项目地点:某市3. 项目规模:涉及某市范围内的供水设施4. 项目目标:建设一套完善的城市供水管网系统,提高供水能力和水质,解决城市供水紧张的问题三、项目内容1. 调研和规划在实施水管网工程之前,需要对某市的供水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和规划。
调研的内容包括:城市居民的供水需求量、现有供水管网的布局和状况、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调研,确定水管网工程的规模、布局、建设方向等。
2. 设计和选址根据调研结果,对水管网工程进行详细的设计,并确定供水管网的选址。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地形、用水需求的特点、供水管网的连通性等因素,确保供水管网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施工和建设确定设计方案后,开始进行水管网工程的施工和建设。
这一阶段涉及到各项工程设施的建设,包括水厂、水库、供水管道、阀门、水泵站等建设工程,以及相关的电气设备、通讯设备的安装等。
4. 运行和管理水管网工程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水管网的运行和管理。
包括供水管网的日常维护、故障的排查和维修,以及供水管网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四、项目特点1. 技术先进:水管网工程采用了先进的供水技术和设备,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供水服务。
2. 环保节能:水管网工程的建设注重环保和节能,采用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智能化:水管网工程引入了智能化管理技术,能够实现供水管网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管理。
五、项目效益1. 改善供水质量:水管网工程的实施能够改善城市供水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2. 提高供水能力:水管网工程的建设可以增加城市供水的能力,解决城市供水紧张的问题。
供水管网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本供水管网设计方案旨在满足以下目标:1. 提供稳定、可靠的供水服务,确保用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求。
2. 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供水系统的效率。
3. 降低供水系统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设计原则基于上述设计目标,本方案将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 综合考虑供水管网的规模、水源、用户分布等因素,合理确定管道布局和直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的输送压力损失。
2. 采用先进的水质监测技术,确保供水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3. 选择可靠的管材和管件,提高管道系统的耐久性和可维修性。
4. 考虑到供水管网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等风险,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设计方案1. 水源选择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水源,可以是地下水、江河湖泊水或海水淡化水等。
对于不同水源,将采取相应的水处理工艺,确保供水水质符合要求。
2. 管道布局根据用户分布、用水需求和地形地势等因素,在项目区域内合理布局供水管道。
主要包括主干管道、支线管道和用户出户管道。
合理设置压力调节设备和流量调节设备,以满足不同用户的用水需求。
3. 管道直径设计根据供水管道的流量和输水距离等因素,采用合适的管道直径。
通过流体力学计算和经验公式,确定管道直径,以最小化压力损失。
4. 水池设计根据供水管网的需要,在适当的位置建设水池,用于储存和调节供水。
水池应具备充足的容量和稳定的供水能力,以应对高峰期的用水需求。
5. 水质监测系统安装水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供水水质,并设立报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异常情况。
6. 安全措施采取防火、防爆、防震等措施,确保管道系统在面临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时能够正常运行,并设立应急预案,提高系统的抗灾能力。
四、设计实施1. 详细设计根据设计方案,进行供水管网的详细设计,包括管道布置图、施工图、设备选型等。
2. 施工与安装按照详细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和安装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的控制。
供水工程入户管网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农业用水的增加,城市供水工程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因此,建设一个高效、稳定的供水工程入户管网是至关重要的。
本设计方案将针对某城市新建供水工程项目,主要包括管道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运行维护等方面,目的是提供可靠的供水系统,满足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水需求。
二、管道设计1. 管网布局入户管网布局应根据城市规划和实际用水需求进行合理规划,保证供水管网能够覆盖城市各个区域,并且具备后期扩建的空间。
2. 管网管径设计根据供水需求和流量计算,确定不同区域的管网管径大小,保证在最大用水量时也能保证供水的稳定和充足。
3. 管道材料选择为了保证管网的寿命和稳定性,应选用耐腐蚀、耐高压、环保的材料,例如聚乙烯(PE)、玻璃钢等。
4. 管网连接设计管网连接点应考虑到管道的接口处易损性,建议采用高强度管道接口,确保管网的连接牢固,以免因连接点出现问题导致水质和供水受到影响。
三、施工工艺1. 施工组织设计为了保证供水工程管网的质量,施工组织设计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相关标准进行,避免违规操作和施工不合格引起的质量问题。
2. 施工工艺控制管道敷设、连接、试压、清洗等施工工艺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管道敷设应贯彻施工质量控制,确保管道的规整和牢固。
3. 安全保障在管道敷设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规范安全操作流程,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四、运行维护1. 供水管网运行管理供水管网应定期进行巡检、保养和维修,以保证管网设施的完好和供水质量的稳定。
2. 功能完善供水管网应配备水质监测设备,及时了解管网水质情况,保证水质的安全和稳定。
3.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针对供水管网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五、总结通过对供水工程入户管网设计方案的详细规划和管理控制,能够大大提高供水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水的需求。
自来水管网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城市用水需求不断增加。
传统的供水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用水需求,特别是在一些老城区,供水管网老化、漏水严重,供水压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急需进行升级改造。
因此,对城市自来水管网进行工程改造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项目范围该项目范围主要包括城市自来水管网的改造升级工程,主要包括:1. 对老旧自来水管网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明确老旧管网存在的问题和改造升级的需求。
2. 对老旧管网进行全面的改造升级,包括更换老旧的管道、增加水源、提高供水压力等。
3. 新建自来水管网工程,特别是针对新建楼盘或新建城市区域的供水设施。
4. 对自来水管网进行智能化改造,提高供水管网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项目实施方案1.老旧自来水管网的改造升级(1)全面检测和评估老旧自来水管网,明确存在的问题和改造的需求。
(2)制定管网改造升级方案,明确改造的范围、时间和投资。
(3)对老旧管道进行更换,采用新型材料的管道,确保管网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4)增加供水压力,加装新型水泵和加压设备,提高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建设新的供水设施,增加供水的来源,确保供水的充足和稳定。
2.新建自来水管网工程(1)根据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确定新建自来水管网工程的位置和范围。
(2)采用先进的建设技术和材料,确保新建管网的质量和稳定性。
(3)建设新的水源设施,提高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自来水管网的智能化改造(1)采用先进的供水管网管理系统,对供水管网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2)建设供水管网的监测系统,及时监测供水管网的运行状态和供水质量。
(3)建设供水管网的智能化维护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管网的故障和问题。
四、项目投资和效益分析1.投资分析(1)老旧自来水管网的改造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管道更换、设备更新和新建设施的建设。
(2)新建自来水管网工程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管道建设、设备购置和水源建设。
供水管网项目工作计划一、项目背景供水管网项目是指为了满足城市居民饮水、生活用水等需求而进行的管网建设工程。
供水管网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都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
二、项目目标1. 提供稳定可靠的供水服务:确保城市居民可以便捷地获取到清洁健康的饮用水。
2. 缓解供水压力:通过管网工程的扩建和改造,提升供水能力,满足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3. 提高供水管网的效率:优化供水管线的布局和管径设计,减少供水过程中的水力压力损失,提高供水管网运行的效率。
4. 防止管网漏损:通过检修老化管线、加强维护和定期巡检等措施,降低管网的漏损率。
三、工作计划1. 前期调研和规划a. 确定项目可行性:调研城市供水需求、水资源状况、现有管网情况,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b. 制定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根据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完成时间。
c. 获取必要的许可和审批: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申请并获取必要的工程许可和环评审批等手续。
2. 设计和采购a. 工程设计:根据项目需求和规划,进行供水管网的细化设计和管线布置,确定施工方案。
b. 材料采购:根据工程设计的需求,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管材、管件等供水设备。
c. 施工图纸编制:将设计方案转化为施工图纸,明确施工的基准线、节点等重要参数。
3. 施工和监理a. 施工准备:组织施工队伍,购置必要的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搭建施工现场。
b. 施工实施: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供水管网的土建施工、管线铺设和设备安装等工作。
c. 监理和验收:聘请专业的监理团队,进行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4. 竣工和运维a. 工程竣工验收:由相关部门对完工的供水管网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标准。
b. 系统调试和运行:对供水管网进行必要的系统调试和性能测试,并进行运行试验。
c. 运维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网运维管理体系,包括巡检、维修保养、漏损排查和紧急事故处理等工作。
给排水管网工程设计方案一、工程背景及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排水问题也日益突出。
城市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导致城市下水道系统的负荷逐渐加大。
传统的排水系统已经难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排水需求,因此,需要对城市的排水管网进行优化改造,以满足城市未来的排水需求。
本工程旨在对城市现有的排水管网进行优化设计,解决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量不足、排水能力不足、水质污染等问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排水服务。
二、项目范围及设计标准1.项目范围:本工程的项目范围包括城市中心区域的排水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城市中心区域的雨水排水系统和污水排水系统,以及相关的附属设施、管网和设备。
2.设计标准:本工程设计遵循国家相关的排水设计标准,根据城市实际情况,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管材、管道、设备和材料。
设计中考虑到排水管网的排水量、排水速度、雨水管理和水质保护,确保城市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设计方案本工程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是城市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管理雨水、减少城市内涝、保护城市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在设计雨水排水系统时,需要考虑城市的地形、降雨情况、雨水管道排水能力、雨水排放区域等因素。
针对城市中心区域的雨水排水系统,本工程将采用分散式排水系统和集中式排水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
对于集中式排水系统,将通过排水管网将城市中心区域的雨水收集起来,引导至雨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排放。
同时,对于雨水排放区域,将采用分散式排水系统进行设计,以减少城市内涝的问题。
2.污水排水系统设计城市污水排水系统是城市排水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处理城市的污水和废水,保护城市的环境卫生。
在设计污水排水系统时,需要考虑城市的污水产生量、污水管道的排水能力、污水处理设施等因素。
针对城市中心区域的污水排水系统,本工程将采用分区排水系统进行设计,将城市中心区域划分为不同的污水处理区域,为每个污水处理区域设计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以保障城市中心区域的污水排放和处理。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1 设计目的和要求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计算、制图和使用规范与技术资料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设计,能基本掌握给水管网的设计程序和方法,熟练地进行管网平差,加强基本技能和运作技巧的训练。
2 设计内容设计按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画出管网设计流程图。
第二部分:按以下资料进行设计,提供计算说明书一份,本部分设计要求如下:a. 设计原始资料:(1)陕西省某中小城市管网布局图,见附录图1。
该城市给水管网由两个水厂(东厂、西厂)和水塔供水。
全城地形平坦,地面标高按15.00m计。
西厂的清水池水面标高15.0m,东厂为15.0m。
(2)城市人口城市用水按近期人口14.5 万人口设计,远期(10年)人口增加10%,自来水的普及率90%。
(3)城市平均房屋数:市区以5层的多层建筑为主。
(4)城市用水情况(a)居民生活用水量按规范的最高标准查取。
(b)工业企业生产和生活用水,见表1和表2,均匀用水。
表1 企业生产用水(c)公共建筑用水情况(见表3),均匀用水表3 公共建筑用水量表用水单位最高用水量(m/d)学校1400医院600(d)其他用水道路洒水量和绿化用水占以上三项用水之和的5%。
未预见水量:按总用水量的15-25%计算。
消防用水:采用低压消防系统,最小水压要求10m,消防流量按规划人口查教材附录中的有关表格选取。
(e) 城市最高日用水量逐时变化曲线见表4。
表4 最高日用水量逐时变化曲线(5)给水管材:采用当地生产的承插式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给水管,最小管径d200,其余标准管径为:d300,d400,d500,d600,d800,d1000,d1200(mm)。
(6)经济因素f=1.0。
b. 设计内容:(1)根据所给资料,计算设计用水量。
(2)分析全城用水量变化和泵站工作情况,确定水塔容积。
(3)初步分配流量,确定管径。
(4)进行管网平差,要求∑h<0.5m(5)按平差结果确定水泵扬程、水塔高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原始资料1.城市总平面图一张,比例1:20000,等高线每隔一公尺一根。
2.给水水源位置见城市总平面图。
3.城市居住区面积约164公顷、人口密度400人/公顷,给水人口普及率为90%。
4.居住区建筑六层以下的混合建筑,不考虑耐火级别。
5.城市卫生设备情况,室内有给排水设备、但无淋浴设备。
6.由城市管网供水的工厂为造纸厂,生产能力为2吨/日(第吨纸耗水量为250m3),该厂按三班制工作,每班人数为300人,每班淋浴人数25%;该厂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三级,厂房火灾危险性为丙级,建筑物体为2500 m3。
7.由城市管网供水的铁路车站用水量为480米3/日。
8.浇洒道路及绿地用水量考虑100米3/日。
9.工厂要求城市管网供水,对水压无特殊要求,个别生产车间压力不足,自行加压解决。
10.未预见水及管漏系数取k=1.2。
11.城市位于中国华南地区第一分区,土壤为砂质粘土,无地下水,冰冻深下加考虑。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计算(1)计算各种用水量,编制城市逐时合并用水量图表。
(2)进行管网定线布置,确定水厂及水塔(或高位蓄水池)位置。
(3)拟定水泵工作制度,确定计算管网的几种情况,进行管网计算。
(4)决定水塔高度和二泵站扬程。
(5)计算管网各节点的自由水头。
2.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说明书内容包括:设计的原始资料和设计任务、各项设计与计算以及设计过程中的体会等。
说明书要求,计算正确,说理清楚,简明扼要,文字通顺,篇幅15页左右。
3.绘制下列设计图各一张城市给水管网平面布置图/干管剖面图/管网等水压线图以上三张图纸,给绘制完备后附在说明书后,装订成册上交定成绩。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指导书在城市与工业企业给水工程中,给水管网在整个工程总投资中占有很大比重,一般约为50—80%,因此给水管网设计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供水安全,也直接影响到给水工程的造价。
进行给水管网设计的目的是使同学们正确掌握给水管网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学会应用所学的理论、公式、标准、规范等来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同学独立工作能力。
水管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供水管网建设和改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目前,我市部分地区供水管网老化严重,供水能力不足,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决定开展水管项目实施方案,对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和升级,以提高供水能力和水质,确保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和便利。
二、项目目标1. 提高供水能力:通过改造管网,提高供水管网的输水能力,确保城市各个区域的供水需求。
2. 改善水质:更新老化管网,减少水质污染,提高供水质量,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3. 提升供水稳定性:优化供水管网布局,减少管网漏损,提高供水稳定性,减少供水中断情况。
4. 降低供水成本:通过管网改造,减少供水损耗,降低供水成本,提高供水效率。
三、实施方案1. 管网勘察和规划:对城市供水管网进行全面勘察,了解管网现状和存在问题,制定管网改造规划,确定改造重点和方向。
2. 管网更新和改造:对老化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包括更换老旧管道、修复漏损部分、增加管网容量等,以提高供水能力和水质。
3. 管网布局优化:优化供水管网布局,减少管网漏损和供水盲区,提高供水稳定性和覆盖范围。
4. 智能监控系统建设:建设供水管网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管网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管网问题,提高供水运行效率。
5. 水质监测和治理: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对供水水质进行全面监测和治理,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6. 应急预案制定:制定供水管网应急预案,对供水中断和突发事件进行预案预案制定,提高供水应急处理能力。
四、实施步骤1. 确定项目实施范围和目标,成立项目实施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
2. 进行供水管网勘察和规划,制定管网改造方案和计划。
3. 开展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包括管道更换、漏损修复、管网布局调整等。
4. 建设智能监控系统和水质监测体系,提高供水管网运行管理水平。
5. 制定应急预案,提高供水管网应急处理能力。
6. 完成供水管网改造和升级工程,进行验收和投入使用。
江西省南昌市给水管网设计计划书1.前言课程设计是实现高等工科院校培养目标所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训练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在老师指导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城镇给水管网设计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给水工程设计的相关内容、方法步骤、以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给水管网设计是依据某区域总体规划、水源、供水地形以及给水工程总体规划进行,按照基本程序及有关规定。
包括相互联系的泵站、输水管渠管网和调节构筑物的一系列工程设施,必须保证以足够的水量、合格的水质、充裕的水压供应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其他用水,同时满足近期和远期的发展。
其主要内容包括:设计基本资料、设计用水量、管网布置、附属构筑物计算以及管网的水力计算。
2.给水管网设计任务书2.1设计项目某市给水管网设计2.2设计时间2016年1月4日至2016年1月10日2.3 设计任务根据所给资料,应完成下列任务:1、进行输配水系统布置,包括确定输水管、干管网、调节水池(如果设置的话)的位置和管网主要附件布置;2、求出最高日用水量,确定管网,输水管和二级泵站设计用水量;3、计算确定输水管和管网各管管径;4、确定调节水池的容积和池底标高,如果是水塔,确定水塔的设计高度;5、确定二级泵站内水泵的型号与台数(包括备用泵),并说明泵站在各种用水情况下的调度情况;6、计算每种工况下管网各节点的水压和自由水压,绘制在最高日用水时管网的等水压线;7、画出管网4~6个复杂的节点详图。
2.4 设计资料1、某市新区规划平面图一张2、新区规划计划新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近期规划人口数为16万,城区大部分房屋建筑控制在六层,并且大部分房屋内有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
全市内只有两家工业企业,其用水及其他情况详见表1。
一厂工业用水量2万m3/d二厂工业用水量1万m3/d绿化A=15000m2道路A=90000m2表1 工业企业近期规划资料3.补充说明①城市总人口数包括厂区内工人村人数;②工业企业每小时耗用生产用水量相同;③工业企业中职工上班每小时生活用水(包括淋浴用水)量按相同考虑(每班第2小时开始用水,淋浴发生在下班后一小时);④企业1和企业2之外的城区生活用水量(包括居民和公共建筑用水量,但不包括绿化、浇洒道路等用水量),变化如表2所示。
为计算简便,假设各企业内工人村生活用水量变化和城区内生活用水量变化相同;⑤铁路车站每天用水量为2000吨,按均匀用水考虑;⑥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适当处理后排入水体下游。
河流水量充足,能作给水水源,水厂位置如平面图所示;⑦冰冻深度0.2米,地下水离地面3米;⑧其他资料见平面图。
表2 最高日用水量变化(%)3.设计用水量计算城市设计用水量计算时,应包括设计年限内给水系统供应的全部用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消防用水以及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
3.1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城市居民最高生活用水量:式中 q——城市居民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定额;——设计年限内计划人口数;——自来水普及率,%.根据城市所在地区,室内给水设备情况,查附表1,取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定额.由基本资料可知设计年限内计划人口数为16万人,自来水普及率取100%。
故m3/d3.2 工业用水量计算3.2.1 工业生产用水量根据基本资料可知,一厂工业用水量2万m3/d,二厂工业用水量1万m3/d,所以该城市工业生产用水量为:m3/d3.2.2 车间生活用水量及淋浴用水量工业企业生活用水量和淋浴用水量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确定。
车间生活用水量应根据车间性质决定,一般车间采用每人每班25L,热车间采用每人每班35L,淋浴用水量查附表2可得,采用每人每班40L,淋浴时间在下班后一个小时内进行。
一厂(三班制):冷车间工人数300人/班,热车间工人数300人/班,淋浴人数400人/班。
生活用水量:m3/d淋浴用水量:m3/d二厂(两班制):冷车间工人数1800人/班,淋浴人数250人/班。
生活用水量:m3/d淋浴用水量:m3/d综上在所述,该区工业用水量:m3/d3.3 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根据设计资料可得:m3/d3.4 管网漏损水量m3/d3.5 未预见用水量m3/d因此,设计年限内最高日用水量(加上铁路车站用水量)为:m3/d最高日平均时设计用水量:L/s根据城市居民和工厂各项用水量的逐时变化规律,绘制出城市用户逐时用水量变化曲线,可得最高日最大时设计用水量:L/s4. 给水系统供水工作状况计算4.1 二级泵站供水方案设计根据城市用户逐时用水量变化曲线及原始资料综合考虑,选择统一供水方案,不设水塔,二级泵站采用分级供水,且满足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
4.2 清水池容积的计算清水池是给水管网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构筑物,其作用是调节两泵站供水量的差额。
清水池中除了储存调节用水量以外,还应存放消防用水和水厂内冲洗滤池、排泥等用水,因此清水池有效容积等于:式中:——调节容积(m3);——消防用水(m3),按两小时火灾延续时间的消防用水总量计算,同一时间的火灾次数两次;——水厂生产用水量(m3),按最高日的5%考虑;清水池应有相等容积的两只,如仅有一只,则应分割或采取适当措施,以便清洗或检修时不间断供水。
根据该区24小时供水和用水变化,列出清水池调节容积占最大用水量的百分数计算表,计算清水池调节容积。
表4-1 清水池调节容积占最大用水量的百分数计算水池的有效容积m 3。
5.管网定线管网定线基本原则:1.干管应通过两侧负荷较大的用水区,并以最短距离用户送水。
2.靠近道路、公路,以便于施工及维修。
3.利于发展,并考虑分期修建的可能性。
4.干管尽量沿高低布置,使管道内压力较小,而配水管压力更高。
5.注意与其他管线相交时平面与立面相隔间距的规定与要求。
本次设计中采用塑料管和球墨铸铁管,水头损失用海曾-威廉公式计算,管径小于48117300mm时,采用塑料管,C取150;管径大于300mm,采用球墨铸铁管,C取130。
6.管网水力计算6.1 确定水泵供水量及每一段的计算流量本次设计城市不设水塔,采用变频泵供水,二级泵站设计流量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计算,即水泵供水量为:L/s6.1.1 比流量将管网各段按节点进行编号,根据计算管段的总长度和总流量计算比流量:式中:——比流量,L/(s.m);——管网总用水量,L/s;——大用户集中用水量总和,L/s;——干管有效长度,m;只有单侧配水的管线,长度按一半计算。
故L/(s.m)6.1.2 沿线流量各管线沿线流量公式如下:式中:——沿线流量,L/s;——该管线长度,m。
单侧供水,长度按一半计算。
根据比流量和各管段的计算长度,可算出各管段的沿线流量,见表6-1.表6-1管段及节点流量分配表6.1.3 节点流量任一节点的节点流量等于与该节点相连的各管段的沿线流量总和的一半,即:根据各节点连接的管段,求出各节点流量,见表6-1.6.2 管网水力计算6.2.1 最大用水时管网水力计算根据最大时水泵供水量 L/s,以及各个节点的流量,假设流入节点为负,流出节点为正,按节点流量平衡条件进行初步流量分配,从控制点开始,使流量平均分配给与其相连的管段,并根据连续性方程进行出分配。
利用课本表7-1界限流量表,按界限流量选择管径。
计算、校正结果见下表6-2:表6-2最大时管网平差6.2.2 消防校核该城市规划人口16万人,根据设计资料,并查附表3,表4和表5,得同时发生火灾次数为2次,一次灭火用水量分别为45L/s、25L/s,分别发生在节点1和节点9(工厂2)处。
消防时供水量即为1293.25+45+25=1363.25L/s。
同最大时校核方法,先出分配流量,在进行校核,直到满足要求。
见表(只列出最终结果,所有结果见附表)所示:表6-3 消防时管网平差6.2.3事故校核设11-15管为最不利管段,发生事故时,水厂以设计流量的70%向管网输水,管网各节点流量按最高时各节点流量的70%计算。
则进行重新分配流量,并进行流量校核计算。
经过7次校正后得到结果如下表(只列出最终结果,所有结果见附表):表6-4事故时管网平差7.确定二级泵站扬程及管网各节点水压7.1 确定二泵站扬程由于节点1所处地势最高,且离水厂距离最远,故选取1节点为控制点,该点地面标高63.75m,进行控制线路各节点的水压计算。
7.1.1 最大用水时从平面布置图可知15点地面标高53.85m,设清水池最低地面标高为50.65m,最小服务水头为28m,从15点到1点的水头损失取15-14-10-9-5-4-1段管网的水头损失8.765m,安全水头取2m,吸水管和泵房内的水头损失为2m,清水池水深取3m。
所以二级泵站扬程为:7.1.2 消防校核时采用服务水头为10m,此时15点到1点的水头损失取15-11-7-6-3-2-1段管网的水头损失21.567m,所以,消防时二级泵站扬程为:满足要求。
7.1.3 事故校核时事故校核时,供水量按设计流量的70%计算,此时和、服务水头采用28m,15点到1点的水头损失取10.499m,故事故时二级泵站的扬程为:综上所述,二级泵站的扬程确定为48.70m。
7.2 计算干管各节点上的实际自由水头根据个节点标高、各管段水头损失以及控制点最小服务水头,计算得出个节点水压和自由水压。
见下表7-1:表7-1 各工况下节点水压7.3 泵的选择根据以上计算,可得二级泵站流量约为3415m3/h,所需扬程为48.70m,故选择2台14sh-9B型泵(流量1080 m3/h,扬程55m),2台12sh-9型泵(流量792 m3/h,扬程58m),2台备用泵12sh-9A型泵(流量720 m3/h,扬程49m)。
8.设计小结《给水管网课程设计》是我们大学其间接触到的第一个课程设计,同时它也是对我们在给水工程的强化训练。
整个课设过程都非常考验我们的耐心和细心,尤其是管网平差和校核阶段。
并且,在课设其间,有许多的数据的取舍都是要通过查阅专业规范得到的,所以这也非常考验我们灵活查阅、运用规范的能力。
通过这次的实际的工程设计,使我们对专业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还提高了我们使用CAD等办公软件的能力。
在课设过程出现了许多问题,也解决了一些问题。
例如计算清水的调节容积时是计算用水量与供水量的差额的绝对值之和的一半;计算比流量是一定要注意单侧供水;设计用水量时一定要分清楚包括哪些,不包括哪些;清水池的标高暂时并不知到如何确定,因为设计题目中并未给出二级泵站的标高;先定出泵的扬程再选泵也是重点。
江西理工大学给排水专业学生课程设计鉴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