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骨折护理常规
- 格式:docx
- 大小:14.71 KB
- 文档页数:4
颅骨骨折的护理措施1. 引言颅骨骨折是指颅骨骨骼的破裂或折断,常常会导致头部外伤,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
颅骨骨折的护理非常重要,早期的干预和正确的处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颅骨骨折的护理措施,包括常规护理、药物治疗、生活护理、并发症监测等方面。
2. 常规护理在病患被诊断为颅骨骨折之后,进行常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常规护理的目标是保持患者的基本生命支持和舒适,以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患者定位:将患者放置在平坦的床上,头部保持在中立位置,以促进循环和呼吸功能的正常运作。
•血压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低血压情况。
•呼吸监护: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质量,必要时进行辅助通气支持。
•伤口处理:对于患者的头部伤口,保持干燥、清洁,并定期更换敷料,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颅骨骨折的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减轻疼痛、预防感染和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的程度,可以使用适量的镇痛药物,例如吗啡或非处方的止痛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抗生素:如果患者存在开放性头部伤口或感染迹象,应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4. 生活护理除了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外,生活护理也是颅骨骨折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调控:建议患者采用高蛋白质、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身体功能。
•卧床休息:患者在初始阶段需要严格卧床休息,以避免过度活动导致伤口进一步损伤。
•头部支撑:为了避免头部骨折的移位,建议患者使用头颅固定器或软枕头来稳定头部。
•定期转换位置:患者应定期转换体位,以防止压疮的发生。
•避免剧烈活动:患者应避免参与高风险活动或剧烈运动,以防止头部骨折的进一步损伤。
5. 并发症监测颅骨骨折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颅内血肿、脑震荡等。
因此,监测并发症的出现对于及时干预非常重要。
•意识状态监测: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意识清晰度、定向力和清晰性等,以及任何不寻常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变化。
颅骨骨折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等情况,及时
发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及脑疝的早期征象。
颅后窝骨折者注意观察呼吸的变化,防止继发颅内血肿的发生,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卧床休息,患者取半坐卧位,头偏向患侧,如脑脊液外漏较多,
应取平卧位,头稍抬搞,以防颅内压过低。
3、预防患者颅内逆行感染,有脑脊液漏者禁忌堵塞、冲洗鼻腔、
耳道,严禁从鼻腔吸痰。
注意有无颅内感染迹象,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和TAT。
4、嘱患者勿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等,以免颅内
压骤然升高导致气颅或脑脊液逆流。
5、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脑脊液漏、感染、颅内低压综合征、颅内
出血、脑水肿等颅内继发性损伤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等并发症;
发现异常变化或原有症状加重,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或再次手术的准备。
6、颅骨缺损的患者应避免局部碰撞,以免损伤脑组织。
颅骨骨折病人护理常规
(一)颅盖骨折:常见者为线形骨折。
凹陷骨折直径大于 5cm,深达 1cm 且有脑受压征时需手术整复。
(二)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者属开放性颅骨骨折,其特征为:
1.五官出血及脑脊液漏
2.邻近皮下迟发性淤斑
3.相应颅神经损害。
(三)护理主要警惕有无颅内损伤或继发血肿,尤其是骨折线跨越脑膜中动脉者。
(四)脑脊液漏的护理,重点是防止颅内感染。
1.判断是否有脑脊液外漏。
2.促进颅内外通道尽早闭合。
鼻漏伤员神志清醒者半坐卧位,耳漏者侧向患侧。
3.局部清洁消毒后,放置一干棉球于鼻前庭或外耳道口,随湿随换,清点 24 小时浸湿的棉球数以估计脑脊液外漏量是否逐日减少。
4.劝告伤员勿挖耳,抠鼻,也勿用力排便、咳嗽、擤鼻等以防气颅。
5.禁止局部滴药,冲洗或填塞;鼻漏者严禁自鼻腔吸痰或安置胃管。
6.有颅骨缺损者,指导伤员注意保护,并于伤口痊愈后半年做颅骨成型术。
颅骨骨折护理措施1. 引言颅骨骨折是指颅骨骨架的断裂,是一种严重的头部损伤,常常与颅内损伤和脑损伤相伴随。
颅骨骨折的护理措施是确保患者的安全与稳定,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骨折愈合,促进患者康复。
本文将介绍颅骨骨折护理的基本原则、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2. 颅骨骨折的基本原则颅骨骨折的护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定期检查和清理患者口腔和鼻腔分泌物,防止误吸引起肺炎等并发症。
•监测和维护循环功能: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定期开展体温监测,保持患者循环功能的稳定。
•预防和控制感染:定期更换患者的敷料,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注意观察感染迹象,避免交叉感染。
•观察和评估神经症状: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症状变化,包括意识水平、瞳孔反应、肢体活动和感觉变化等,及时评估和处理。
•减轻疼痛和不适:合理使用镇痛药物,给予患者舒适的体位,减轻不适和疼痛感。
•提供心理支持: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协助患者应对困难和压力。
3. 颅骨骨折的护理措施针对颅骨骨折的特点和临床需要,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3.1 床位护理•安排平稳而宽敞的病床,避免强光直射和噪音刺激。
•定期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避免患者体位变换过快或粗暴,防止进一步损伤。
3.2 疼痛控制•根据患者疼痛程度使用适当的镇痛药物,监测疼痛的变化和药效的持续时间。
•如果患者无法口服,可考虑静脉给药或其他替代途径。
•定期评估疼痛缓解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3 颅内压监测•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安排颅内压监测,监测颅内压力变化。
•如发现颅内压过高,及时采取措施减轻压力。
•分析监测结果,判断颅内压和脑功能的改善情况。
3.4 创面护理•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创面清洁干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如有感染迹象,及时进行处理,避免扩散和并发感染。
3.5 神经功能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症状和变化,如意识水平、瞳孔反应、肢体活动和感觉变化等。
医院神经外科颅骨骨折患者护理常规颅骨骨折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改变。
可分为颅盖骨折及颅底骨折。
根据骨折的形态分为线形骨折、凹陷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
颅骨骨折的重要性不在于骨折本身,而在于骨折所引起的脑膜、脑、血管和神经损伤,可合并有脑脊液漏,颅内血肿及颅内感染等。
一、一般护理1.休息:线形骨折或较小凹陷性骨折无需特殊处理,只需卧床休息,对症治疗;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的病人,应取半坐卧位或头偏向患侧,以利愈合。
2.给清淡易消化流质、半流质食物:病情稳定后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饮食。
3.保持大便通畅:指导病人定时排便,必要时给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
4.24小时内必须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二、并发症的护理1.颅内高压:骨折或凹陷性骨折范围较大及颅骨骨折病人,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变化。
有无颅内高压症状,如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现象,及时给脱水剂并对症治疗。
2.颅内感染:(1)对开放性颅骨折如颅底骨折伴有脑脊液外漏的病人,按脑脊液漏的护理。
(2)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3)颅内低压综合征:取端坐卧位或抬高头部时,头痛加重并伴眩晕、呕吐、厌食等一系列症状,补充大量盐水后可缓解。
三、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注意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及时解释和说明病情,缓解病人及其家属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使其以愉快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护理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等。
四、出院指导1.病人应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宜。
2.指导病人勿挖耳、抠鼻,也勿用力排便、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
3.指导病人正确对待脑脊液漏,不可因症状轻微而疏忽大意,也不要因脑脊液漏而忧心忡忡。
4.有颅骨缺损的病人外出应加防护帽,可在伤后3~6个月行颅骨成形术。
颅骨骨折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颅骨骨折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的改变,其临床意义不在于骨折本身,而在于骨折所引起的脑、脑膜、脑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可合并脑脊液漏,颅内血肿及颅内感染。
【护理常规】1.术后体位抬高床头,取半坐位,头偏向患侧,特定体位至脑脊液漏停止3~5d,借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硬脑膜裂缝处,促使局部粘连,漏口早闭。
1周内绝对卧床休息。
2.氧气吸入持续或间断给氧,改善缺氧,促进伤口愈合,保持呼吸道通畅。
3.病情观察观察有无颅内感染迹象,头痛,发热,颈项强直,脑脊液颜色、性状、量的变化,体温持续在38℃以上,且有脑膜刺激征,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遵医嘱应用抗菌药及TAT或破伤风类毒素。
4.伤口护理保持局部清洁,每日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或0.5%碘仿棉球清洁外耳道、鼻腔2~4次,加强口腔护理,禁忌做耳鼻道填塞、冲洗、滴药,防止液体逆流而继发颅内感染。
脑脊液鼻漏者严禁经鼻腔插胃管或经鼻吸痰,禁忌做腰穿。
指导患者避免摒鼻涕、打喷嚏、屏气、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以免脑脊液压力骤升后又降低从而使脑脊液逆流。
5.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1)积极预防继发性损伤: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肢体功能的变化情况,尤其是颅后窝骨折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呼吸的变化,防止继发性颅内血肿,条件允许时,可动态监测颅内压,及早发现脑疝征象。
(2)颅内低压综合征的处理:脑脊液大量外流时,患者表现为剧烈头痛、眩晕、呕吐、血压降低等,而且头痛与体位的改变相关,站位时加重,卧位时缓解。
给予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头低高位,抬高床尾 20°~30°,指导多饮用温开水,2000~4000ml/d;遵医嘱快速补液,合理使用镇痛药物以缓解症状。
6.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及其家属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注意劳逸结合,适度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压氧等。
2.饮食指导饮食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
医院神经外科颅骨骨折患者护理常规神经外科颅骨骨折患者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撞击或摔落等造成颅骨骨折的患者。
颅骨骨折患者病情危重,需要严密的护理和观察。
下面是医院神经外科颅骨骨折患者护理的常规:1.安全措施:颅骨骨折患者的头部受伤,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
床上滑轮应处于锁定状态,防止患者从床上滑落;病房内物品尽量简化,避免患者碰撞或摔倒;床铁护栏应在床边关闭,避免患者误操作上下床;平时进食或排尿的时候需要有护理人员协助。
2.临床观察: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瞳孔、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尤其是意识状态的观察,若出现意识丧失、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减弱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3.头部护理:颅骨骨折患者的头部需要进行特殊护理,保护性地位于轻柔的枕头上以减少颅内压力。
头部应保持安静、正中、呈中立位置,不能过度旋转、过度下挎。
定期更换头部护枕,以避免长时间不动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4.患侧调整:颅骨骨折患者通常采取卧床休息,同时,为避免患侧头部压力过大造成后果,通常会将患侧头部略微抬高一些,减轻压迫,有时还需要给患者做侧卧位翻身,使头部和颈部呈一定角度调整。
5.温暖保暖:颅骨骨折患者常伴有颅内压增高等问题,为了维持稳定的血管和颅内压力环境,需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以防止寒冷刺激对颅内压的影响。
同时,也需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舒适程度要求适当调整穿着和被褥。
6.饮食护理:颅骨骨折患者初期会因头部受伤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食欲,建议给予高蛋白、高营养的饮食,注意饮食的多样性,以增加患者的食欲。
饮食早晚要适量,一天可以分成4-5次给患者进食,吃饭时要给予帮助,避免出现突然感到不舒服。
7.处理压疮:颅骨骨折患者长期卧床,易出现压疮,护理人员应定期翻身患者,加强皮肤清洁护理,保持皮肤的整洁干燥,防止红肿和破溃。
此外,医院神经外科颅骨骨折患者还需要特殊护理,如穿戴防震头盔、精神安抚等,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及时记录护理观察结果,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颅骨骨折护理常规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颅骨骨折护理常规1、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最好将病人安排在单人病室,同时限制、减少探视陪护人员,病室要早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
2、保证正确卧位促进漏口早期闭合有脑脊液外漏时,要维持特定的体位,其目的是借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硬膜破损处,有助于使局部粘连而封闭漏口。
病人要绝对卧床休息,前颅窝骨折且神志清醒者给予半卧位,昏迷者抬高床头30度,患侧卧位;中、后颅窝骨折者卧于患侧。
维持特定的体位至停止漏液后3日。
绝大部分病人在伤后1周内漏口常能自行愈合。
3.加强耳鼻、呼吸道护理预防颅内感染颅底骨折出现脑脊液漏时,属隐性开放性骨折,护理不当可引起颅内感染。
要及时清除鼻前庭或外耳道内的血迹和污垢,防止液体引流受阻而逆流。
于鼻孔处或外耳道口放置一消毒干棉球,浸湿后及时更换,并根据浸湿的棉球数估计漏液的多少。
擤鼻涕、打喷嚏、用力咳嗽、屏气排便等动作均可增加颅内压,加重脑脊液外漏或引起气颅,所以颅底骨折病人要注意避免上述动作。
禁止抠鼻、挖耳,严禁鼻腔吸痰或插胃管、耳鼻滴药、冲洗和填塞等。
对于呼吸道分泌物多的病人,可让病人深呼吸、浅咳,配合、应用祛痰药物,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必要时可经口吸痰。
加强口腔护理,遵医嘱静脉应用抗生素控制。
4.饮食护理颅底骨折病人的饮食要营养丰富、易消化。
不宜进食刺激性和坚硬、需用力咀嚼的食物,饮食要富含高蛋白和丰富的维生素,多吃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必要时应用开塞露或灌肠,以免用力大便增高颅内压。
5.确定漏出液是否为脑脊液的方法正常脑脊液为清水样,无色透亮。
时,血性脑脊液易与耳鼻道损伤所致的出血混淆。
当不能确定漏出液是否为脑脊液时,可通过下列方法鉴别:①将漏出液滴于白色吸水纸或纱布上,血迹外有宽的淡黄色晕圈,犹如月晕样;②被脑脊液浸湿的手帕,没有被鼻涕或组织渗出液浸湿的那样干后变硬的现象;③收集血性漏出液观察,血性脑脊液多不易凝固;④脑脊液含糖量较高,可用测定;⑤部分颅底骨折病人,鼓膜仍完整时,脑脊液可经耳咽管流至咽部,病人可自觉有成味或腥味液体咽下。
颅骨骨折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颅骨骨折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的改变,其临床意义不在于骨折本身,而在于骨折所引起的脑、脑膜、脑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可合并脑脊液漏,颅内血肿及颅内感染。
【护理常规】1.术后体位抬高床头,取半坐位,头偏向患侧,特定体位至脑脊液漏停止3~5d,借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硬脑膜裂缝处,促使局部粘连,漏口早闭。
1周内绝对卧床休息。
2.氧气吸入持续或间断给氧,改善缺氧,促进伤口愈合,保持呼吸道通畅。
3.病情观察观察有无颅内感染迹象,头痛,发热,颈项强直,脑脊液颜色、性状、量的变化,体温持续在38℃以上,且有脑膜刺激征,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遵医嘱应用抗菌药及TAT或破伤风类毒素。
4.伤口护理保持局部清洁,每日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或0.5%碘仿棉球清洁外耳道、鼻腔2~4次,加强口腔护理,禁忌做耳鼻道填塞、冲洗、滴药,防止液体逆流而继发颅内感染。
脑脊液鼻漏者严禁经鼻腔插胃管或经鼻吸痰,禁忌做腰穿。
指导患者避免摒鼻涕、打喷嚏、屏气、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以免脑脊液压力骤升后又降低从而使脑脊液逆流。
5.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1)积极预防继发性损伤: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肢体功能的变化情况,尤其是颅后窝骨折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呼吸的变化,防止继发性颅内血肿,条件允许时,可动态监测颅内压,及早发现脑疝征象。
(2)颅内低压综合征的处理:脑脊液大量外流时,患者表现为剧烈头痛、眩晕、呕吐、血压降低等,而且头痛与体位的改变相关,站位时加重,卧位时缓解。
给予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头低高位,抬高床尾 20°~30°,指导多饮用温开水,2000~4000ml/d;遵医嘱快速补液,合理使用镇痛药物以缓解症状。
6.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及其家属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注意劳逸结合,适度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压氧等。
2.饮食指导饮食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
颅骨骨折护理常规
1.1评估要点
1.1.1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精神状态、睡眠、饮食、大小便等。
1.1.2专科情况
1.1.
2.1意识、瞳孔的判断,有无内压增高症状。
1.1.
2.2呼吸道是否通畅。
1.2.2.3评估有无偏癱、失语、癫痫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1.2.2.4有无脑脊液漏,评估有无失明、听力下降、面瘫等神经受损表现。
1.1.2.5评估受伤经过,评估有无皮下淤血及淤血部位,有无其他合并伤等。
1.1.3了解CT、MRI、阳性检验结果
1.1.4患者、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
1.2环境要求
保持病室整洁、安静,减少探视;病室温度适宜,每日通风2次。
1.3休息与活动
1.3.1有脑脊液漏者绝对卧床休息
1.3.2取半坐位,头偏向患侧,维持特定体位至停止漏液日
1.4饮食护理
1.4.1悉心、呕吐者暂禁食水。
1.4.2开始进食后,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或食訢鲜蔬菜、水果、鱼肉、瘦肉等),多饮水。
1.5基础护理
按护理级别实施基础护理项目,做到三短六洁。
1.6专科护理
1.6.1遵医嘱正确用药,严密观察脱水剂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1.6.2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的变化,出现头痛剧烈、呕吐加剧、动不安时,立即通知医师。
1.6.3保持呼吸道通畅
1.6.4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观察头部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及时更换敷料。
1.6.5颅骨骨折有癫痫发作的病人应注意观察发作前的先兆、持续时间及发作类型,癫痫发作时注意保护病人。
1.6.6骨骨折需手术病人护理见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1.6.7颅底骨折应明确有无脑脊液外漏,准确估计并记录脑液外漏量(在前鼻庭或外耳道口放置干棉球,遂湿随換,记录24小时浸湿的棉球数,以估计脑脊液外漏量)、性质、颜色及停止时间,观察并询问病人是否经常有味液体流至咽部。
1.6.8预防顺内感染
1.6.8.1保持局部清洁:每日2次清洁、消毒外耳道、鼻腔或口腔,棉球不可过湿,以免液体逆流入颅。
病人勿挖鼻、抠耳、填塞鼻腔。
1.6.8.2病人勿用力排便、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等,以免颅内压骤然升降导致气颅或脑脊液逆流。
1.6.8.3对于脑脊液漏者严禁从鼻腔吸痰或放置胃管,禁止耳、鼻滴药、冲洗和堵塞,禁忌做腰穿。
1.6.8.4注意有无内感染迹象,如头痛、发热等:遵医应用抗菌药及TAT或破伤风类毒素。
1.6.9脑脊液外漏过多出现剧烈头痛、眩晕、呕吐、厌食、反应迟钝、脉搏细弱、血压偏低、立位加重卧位缓解时等颅内低压综合征时,可遊医嘱补充大量水分以缓解症状。
1.6.10若脑脊液漏4周以上仍末停止,应行手术修补硬脑膜,护理见神经外
科一般护理常规。
1.7用药护理
1.7.1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监测血电解质、监测肝功能。
1.7.2易出现一过性头痛、眩晕、视力模糊,偶尔出现肾脏毒性反应,应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7.3甘露醇遇冷结晶,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于热水中或用力震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
1.8应急措施
1.8.1一旦发生癫痫应立即移除可能损伤患者的物品,放入开口器,解开衣扣、裤袋,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与呕吐物,加床档,必要时约束保护,吸氧,遵医嘱注射镇静药物。
1.8.2意识、瞳孔发生变化时,及时通知医师,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瞩给于20%甘露醇快速静点。
1.9心理护理
给子安慰和鼓励,取得患者合作,稳定情绪。
1.10护理安全
癫痫发作、躁动不安病人床旁应加床挡、注意约束,防止受伤。
1.11出院指导
1.11.1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1.11.2合理饮食,禁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选择含有丰富维生素、蛋白质的饮食(如新鲜水果、蔬菜、鱼、瘦肉),增强机体抵抗力。
1.11.3控制不良情绪,保持心态平,避免情绪波动
1.11.4遵医嘱按时服用口服药物,定期复查。
1.11.5颅骨骨折达到骨性愈合需要一定时间,线性骨折成人需2-5年,小
二需1年。
1.11.6若有颅骨缺损,可在伤后半年左右作颅骨成形术,颅骨缺损者注意避免局部碰撞。
2.工作流程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