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
- 格式:ppt
- 大小:522.50 KB
- 文档页数:19
初二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1.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家创办实业,但他的工厂最终被吞并。
下列对此事的评价,正确的是()。
A.市场有风险,这是竞争的结果B.张謇为一介书生,不懂市场,失败是必然C.在多重挤压之下,中国民族工业创业艰难D.“实业救国”口号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近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史实。
张謇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创办的大生纱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由于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有一定的发展。
但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张建德工厂被吞并。
因为中国半殖民地本封建社会,我国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发展艰难曲折。
故此题选择答案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A.洋务运动时期B.甲午战争以后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抗战胜利以后【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中国的民族工业带来了短暂发展的“黄金时代”,所以答案选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近代工业的发展3.在人教网刊《半亩历史》的编后絮语中,有过这样一句话:“他中过状元,本来有很好的仕途,却生不逢时,所以毅然放弃仕途,实业救国。
”你认为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他”是A.詹天佑B.侯德榜C.张謇D.严复【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由材料中“中过状元”“放弃仕途,实业救国” 等信息可知材料中“他”指的是张謇,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张謇是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
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张謇4.随着民族危机步步加深,近代中国出现多种救国思潮。
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基本事实。
2、通过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的认识进而分析每个阶段发展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历史归纳能力。
3、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家为了我国经济富强而所做的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对外国列强的经济抵制作用。
教学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发展阶段。
教学难点: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各个阶段原因,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一个短暂的“黄金时代”的原因。
2、正确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教法:引导、分析。
学法:图形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综合分析法。
教具准备: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的资料照片、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厂的资料图片、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
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他为什么这么引人瞩目呢?原来创办这家纱厂的是五年前一举夺魁的全国状元张謇。
那时候在中国社会地位是按照“士、农、工、商”的顺序排列的,状元是“士”中的的极品,最受人们的羡慕和遵敬,而工商业却是被人们看不起的“末业”。
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
让许多人大跌眼镜,而且在当时中国深受外国列强在经济上的掠夺,做生意的人大都血本无归。
现在他要做生意,怎么能不掀起轰动呢。
那么,张謇的生意究竟做的怎么样呢,他这个状元在生意场上难道也高人一筹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九课。
(板书课题)二、新授:(一)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
1、教师补充讲述在十九世纪出现的一些爱国主义者,他们主张“实业救国”这些人被称为“实业家”。
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部分,看看爱国实业家张謇创办了那些实业,这些实业主要集中在哪些部门?当他稍许获利的时候,他用这些钱去干了一些什么事情?3、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最后生意怎么样?4、总结过度。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自学内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二.自学目标知道张謇创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
熟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原因、特征。
三.自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难点:正确理解一战时期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四.自学过程㈠.阅读教材第一标题“状元实业家张謇”,标化知识点,完成学案。
1.张謇是人,清末状元。
中国近代著名的家、家。
2.状元实业救国的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和,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业。
于是他提出了“”的口号,并身体力行,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创办了等一系列企业。
3.张謇创办实业: 1905年由张謇创办的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㈡.阅读教材第二标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标化知识点,完成学案。
1.经历了三个阶段:⑴.从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了一些的萌芽。
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进入了“”。
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民族工业凋谢、萎缩。
2.发展的特点: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⑵.在主义、主义和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的。
⑶.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部门。
⑷.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像、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2.典型例题: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名族工业发展情况的介绍中,准确的是: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得到帝国主义的大力扶持。
C.清政府扶持沿海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只在沿海地区出现。
五.学效测试1.“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的原因是()①帝国主义贷款②军阀政府的支持③辛亥革命的刺激④帝国主义无暇东顾A. ①④B. ②④C. ①③D. ③④2.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导致其在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的三座大山是()①帝国主义②封建主义③官僚资本主义④工商主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地主阻碍B.科技落后C.经营管理不善D.三座大山的排挤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指()A.1911年-1914年B.1912年-1918年C.1913年-1919年D.1914年-1918年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指辛亥革命后B.状元兴办实业体现近代知识分子的爱国和执着的创业精神。
初二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1.面对民族危机,状元实业家张謇采取了实业救国的方案,创了著名企业A.中国实业银行B.启新洋灰公司C.福新面粉公司D.大生纱厂【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相关知识。
据题意,状元实业家张謇面对民族危机,采取实业救国,创办了著名的企业是大生纱厂。
选项中A、B、C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2.1914年-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的原因是()A.日本给北洋军阀政府贷款B.北洋军阀分裂C.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改变政策D."一战"时欧洲帝国主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材料中“1914年-1918年”是解题的关键,据此可知当时处于一战中,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一战”时欧洲帝国主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3.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实业,但他的纱厂最终被吞并。
下列对此事的评述正确的是()A.张謇舍本求末,他的失败毫不足惜B.张謇作为一个书生,不懂市场,失败是必然的C.在多重压榨之下,中国民族工业创办艰难D.“实业救国”的口号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内容,材料中重点强调的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曲折,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发展是比较缓慢和艰难,据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4.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荣氏兄弟的福新面粉公司、范旭东的大久精盐公司等一批民族企业。
第六单元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知识点一:状元实业家张謇1. 张謇:清末状元,江苏南通人。
2. 主张:“实业救国”。
3. 创办的主要企业:大生纱厂。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开采矿山,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2)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发展。
相关链接: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初创时期最成功的一个棉纺织企业。
张謇经营大生纱厂的主要决窍在于:善于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管理严格科学;发展规模经营;实施灵活的市场策略;把股东的物质利益放在一个重要位置等。
这些独特的经营之道是大生纱厂成功的主要原因。
(3)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大生纱厂被吞并。
知识点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 发展过程(1) 萌芽:鸦片战争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洋务运动后,中国民族资本得到发展。
(2) 兴起: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思维拓展: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外国的工业品开始倾销到中国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3) 短暂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黄金时代”。
思维拓展: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提示:①先天不足:资金准备不足,缺乏原始积累;技术和人才准备不足,从手工劳动直接进入机器大生产,存在技术和人才上的空白;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等观念的消积影响。
②后天畸形:面临四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破坏,封建主义的阻碍,自然经济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
③缺乏正确的道路,安定的环境。
(4)陷入困境:①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工业严重受挫。
抗战胜利后,也未摆脱萧条的处境。
②原因:中国民族工业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缓慢落后。
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2)掌握主要的民族工业家和他们的贡献;(3)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资料等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民族工业的发展;(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条件;(3)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民族工业家的尊重和敬仰;(2)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3)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2)主要的民族工业家和他们的贡献;(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1)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条件;(2)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了解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2)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民族工业家及其贡献?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2)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图片和资料,直观感受民族工业的发展;(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3. 课堂讲解:(1)讲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2)介绍主要的民族工业家和他们的贡献;(3)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条件;(4)阐述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提高学习兴趣。
5. 总结拓展:(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提问:从历史中汲取的经验对我们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3)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整理笔记;2. 查阅资料,了解民族工业家的生平和贡献;3. 结合现实,思考民族工业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