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胎膜及基础防水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图文
- 格式:pptx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28
砖胎膜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_____,基础形式为_____,根据设计要求,部分基础需采用砖胎膜进行施工。
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1)砖:采用 MU10 实心砖,规格为 240mm×115mm×53mm,砖的强度和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水泥:采用 PO 325 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3)砂:中砂,含泥量不超过 5%,使用前过筛。
(4)水:采用自来水。
2、主要机具(1)砂浆搅拌机、磅秤、手推车、铁锹、大铲、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水平尺、皮数杆等。
3、作业条件(1)基础土方已开挖至设计标高,并经过验收合格。
(2)基础轴线、标高已复核无误。
(3)在基础垫层上已弹出砖胎膜的内边线和外边线。
三、施工工艺流程1、工艺流程放线→排砖撂底→砌砖→抹面→验收2、放线根据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基础大样图,放出砖胎膜的内边线和外边线,并用墨线弹出。
3、排砖撂底根据砖胎膜的高度,计算出每皮砖的高度及灰缝厚度,然后进行排砖撂底。
排砖时应注意,砖缝应错开,不得有通缝。
4、砌砖(1)砖胎膜采用一顺一丁的砌筑方法,砌筑时应先盘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五层砖,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
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
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
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
(2)砌砖时,砖要放平,跟线。
砌筑操作过程中,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和乱缝。
经常进行自检,如发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采用撞砖纠正。
(3)砖胎膜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
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2/3。
5、抹面砖胎膜砌筑完成后,内侧采用 1:25 水泥砂浆进行抹面,抹面厚度为20mm。
抹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裂缝、空鼓等现象。
6、验收砖胎膜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砖胎膜的尺寸、垂直度、平整度、砂浆饱满度等。
砖胎膜工程技术交底一、项目背景砖胎膜工程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项工作,旨在通过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对砖胎膜工程的要求和操作流程有清晰的了解,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工程概述砖胎膜工程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砖块和膜材进行砌筑和覆盖的一项工作。
其主要目的是提供建筑结构的保温、防水和防潮功能,同时增加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
三、工程要求1. 材料准备:a. 砖块: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符合标准规定的砖块,如红砖、轻质砖等。
b. 膜材:选择具有良好防水性能、耐久性和透气性的膜材,如聚乙烯膜、聚氯乙烯膜等。
c. 粘结剂:根据砖胎膜工程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合的粘结剂,如水泥砂浆、胶黏剂等。
2. 施工准备:a. 施工人员: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技术和工作经验,熟悉砖胎膜工程的施工要求。
b. 施工设备:准备好必要的施工设备,如砌筑工具、切割工具、搅拌设备等。
c. 施工环境:确保施工现场干燥、清洁,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 施工步骤:a. 砖块砌筑: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砖块的砌筑工作。
注意砖块的水平、垂直和平整度,保证砌筑质量。
b. 膜材覆盖:在砖块砌筑完成后,将膜材覆盖在砖块表面,确保膜材的平整、紧密和无损坏。
c. 粘结剂应用:根据需要,在砖块和膜材之间使用适当的粘结剂,确保砖胎膜工程的牢固性和耐久性。
d. 砖缝处理:对砖胎膜工程中的砖缝进行处理,保持砖缝的整洁和均匀,以增加工程的美观性。
e. 检查和验收:在施工完成后,对砖胎膜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
2.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性。
3.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事故。
4.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任何安全隐患或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
五、工程质量控制1. 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砖胎膜工程技术交底一、项目背景砖胎膜工程是指在建造施工中,利用砖胎膜材料进行墙体施工,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对砖胎膜工程的技术要求、施工流程、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交底。
二、技术要求1. 砖胎膜材料选择:a.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砖胎膜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和抗冻性。
b. 砖胎膜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施工工艺要求:a. 墙体基层处理:确保墙体基层平整、无松散物和油污等,以保证砖胎膜的粘结坚固。
b. 砖胎膜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砖胎膜的布置和粘贴,保持砖胎膜与墙体基层之间的密切贴合。
c. 砖胎膜接缝处理:砖胎膜之间的接缝应进行密封处理,确保墙体的防水性能。
d. 砖胎膜表面处理:砖胎膜施工完成后,应对其表面进行清理,确保墙体的美观性。
3. 施工要点:a. 施工前应对砖胎膜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b.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杂物应及时清理。
c.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d.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e.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墙体的防水性能和美观性。
三、施工流程1. 墙体基层处理:a. 清理墙体基层,去除松散物和油污。
b. 修补墙体基层,确保平整坚固。
2. 砖胎膜施工:a. 按照设计要求,在墙体基层上进行砖胎膜的布置。
b. 使用专用胶水将砖胎膜粘贴在墙体基层上。
3. 砖胎膜接缝处理:a. 使用专用胶水对砖胎膜之间的接缝进行密封处理。
b. 确保接缝处平整、坚固,防止水分渗透。
4. 砖胎膜表面处理:a. 清理砖胎膜表面的杂物和污垢。
b. 检查砖胎膜表面是否平整,如有不平整处,应进行修补。
四、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砖胎膜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质量检测,确保质量可靠。
3. 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4.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砖胎膜工程技术交底一、概述砖胎膜工程是指在建造施工中使用砖胎膜材料进行墙体防水处理的一种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砖胎膜工程的技术要求、施工步骤、材料选用及注意事项。
二、技术要求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砖胎膜工程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并确保墙体表面干燥、平整、无明显砂浆、浮灰等杂质。
2. 材料选用砖胎膜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
常用的砖胎膜材料有聚合物改性沥青胎膜、聚氯乙烯胎膜等。
3. 施工步骤(1)基层处理:在墙体表面涂刷专用的基层处理剂,以提高砖胎膜材料的附着力。
(2)胶粘剂涂刷:将胶粘剂均匀涂刷在墙体表面,确保胶粘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坚固。
(3)砖胎膜铺设:将砖胎膜材料铺设在胶粘剂上,确保整个墙面被彻底覆盖。
(4)接缝处理:对砖胎膜材料的接缝进行处理,采用专用的接缝胶进行填充和密封,以确保墙体的整体防水性能。
(5)保护层施工:在砖胎膜材料上覆盖一层保护层,以增加砖胎膜的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
4. 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
对于施工中浮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和解决,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5. 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要进行安全防护,工人必须佩戴好安全帽、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2)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胶粘剂、砖胎膜材料等化学品的溅到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溅到,应及时用清水冲洗。
(3)施工现场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砖胎膜材料与基层粘结不坚固解决方法:检查基层是否清洁、干燥,重新涂刷基层处理剂,确保胶粘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坚固。
2. 砖胎膜材料接缝处渗水解决方法:检查接缝处的填充是否充分,重新填充并使用专用的接缝胶进行密封。
3. 砖胎膜材料表面浮现损坏或者破损解决方法:对于局部损坏的砖胎膜材料,可以使用专用的修补剂进行修复,对于严重破损的部份,需要重新铺设砖胎膜材料。
四、工程质量验收标准1. 砖胎膜工程的施工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没有明显的缺陷和质量问题。
技术交底记录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检查图纸、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是否齐全,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掌握设计内容及各项技术要求;(2)明确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坡度、定位,土方堆放地点及各专业工序间的配合关系和施工工期要求;(3)及时向参加施工人员层层进行技术交底。
2、材料要求(1)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
有出厂证明或试验单。
(2)水泥:一般采用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3)砂:中砂,并应过5mm孔径的筛。
配制M5以下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以上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
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3、主要机具应备有砂浆搅拌机、磅秤、手推车、大铲、刨锛、托线板、线坠、木折尺、灰槽(铁或橡胶的)、小水桶、砖夹子、小线、筛子、扫帚、八字靠尺板、钢筋卡子、铁抹子等。
4、作业条件(1)已放好基础轴线及边线;立好皮数杆(一般间距15~20m,转角处均应设立),并办完预检手续。
(2)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层砖的标高,拉线检查基础垫层、表面标高是否合适,如第一层砖的水平灰缝大于20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细石处理或者用砂浆垫平,更不允许砍砖包合子找平。
(4)常温施工时,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左右为宜。
(5)砂浆配合比已经试验确定。
现场准备好砂浆试模。
二、主要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定位放线→拌制砂浆→确定组砌方法→排砖撂底→砌筑→土方回填→浇注垫层2、测量放线砖胎膜砌筑施工前,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标注对地梁、地抬梁、桩帽进行测量放线,特别是放好地梁、地抬梁边线、底标高线,放线完成后,经验收合格方可进行砖胎膜砌筑施工。
3、砖胎膜砌筑(1)桩基、桩帽砖胎膜砌筑1)根据现状桩头标高情况排砖撂底找平;2)砖胎膜内侧沿桩基一圈砌成圆形,若该桩基设有桩帽则砖胎膜外侧为分别沿桩帽长宽方向外扩50mm,若没有桩帽则砖胎膜厚度为200mm,详下图:3)砌筑高度为地梁、地抬梁底标高下100mm;4)当桩基四周地梁、地抬梁底标高存在高差时以高标高为准,低标高位置留出同梁截面尺寸大小洞口,详下图:5)砖胎膜砌筑完成24小时后方可进行地梁基槽土方回填,回填高度为地梁、地抬梁底标高下100mm;详下图:(2)集水坑、电梯井砖胎膜砌筑当集水井、电梯井基础为粘性土时按照本交底砌筑砖胎膜,当基础为砂岩时不需砌筑砖胎膜。
砖胎膜工程技术交底引言概述:砖胎膜工程技术交底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技术交底能够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砖胎膜工程技术交底的重要性、内容要点、注意事项、交底方式和交底时间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重要性1.1 确保施工质量:砖胎膜工程技术交底能够明确施工要求和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1.2 保障施工安全:通过技术交底,能够提前排除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1.3 提高施工效率:技术交底能够明确工程进度和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二、内容要点2.1 砖胎膜施工工艺:包括砖胎膜的材料选用、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要求等内容。
2.2 质量控制要点:包括砖胎膜的厚度、均匀性、密实性等质量控制要点。
2.3 安全施工要求:包括施工现场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等安全施工要求。
三、注意事项3.1 施工环境检查:在技术交底前要对施工环境进行检查,确保施工条件符合要求。
3.2 施工人员培训: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3.3 施工过程监控: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四、交底方式4.1 会议交底:可以通过召开会议的方式进行技术交底,让相关人员共同参与讨论。
4.2 文件交底:可以通过书面文件的形式进行技术交底,确保信息准确传达。
4.3 现场指导:可以通过现场指导的方式进行技术交底,直观地展示施工要求和流程。
五、交底时间5.1 施工前交底:在正式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要求和流程。
5.2 施工中交底: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技术交底,解决问题,保障施工质量。
5.3 施工后交底:在工程完成后进行技术交底,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程质量。
总结:砖胎膜工程技术交底对于确保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和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技术交底中,需要注意施工要点、质量控制和安全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交底方式和时机进行交底,确保工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