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文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50.94 KB
- 文档页数:16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文言文
古代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古代诗文和文言文的例子,供六年级学生参考。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滕王阁序》-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4.《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5.《离骚》-屈原
欲离尸土,终无宠辱情。
离怨离恨,常在我心中。
谁为带山河图,变幻塞云雨?
元龙殪其愿,兴废同其属。
沪教版六年级古文古诗四1、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四2、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四3、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绝句南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雨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3.题弟侄书堂唐·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4.南园十三首(其五)唐·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5.对酒秋瑾(近代女革命家、诗人)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6.狱中题壁谭嗣同(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一三、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四、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五、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一六、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一七1、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沪教版中小学古诗词六年级(上)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文言文古代诗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和良好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的1000字内容。
一、诗词名篇1. 《登鹳雀楼》(陶渊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秋,泰山压千钧。
江流宛转绕,山腾响层云。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二、文言文读本1. 《孔子弟子列传》(司马迁)夫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 《孙敬之批书信》(孙敬之)臣孙敬之案,窃欣平生才力能得光附沈,原仅以言文故耳。
臣敬之不学书,道理难明。
愿陛下素宽待臣敬之之罪,复使得过问举孝章之义。
3. 《防溺水教育》(明代李时中)童孩晋河跳、别离汊、潞西悲,迂腆纵横、今安在?划破云头烟阵喜,冥冥归路倦,无复家书闻。
家知其不合来,也不负来时。
昔有泮水入山湖,今有川子驿行者回。
4. 《孙行者三战白骨精》(明代吴承恩)行者计约程,白骨精定成。
便是神仙势,斯时亦汝争。
碎尸肢体即生痒,更知结网能休闲?至则周兴得失人,谢程三战有功成。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文言文
本文为上古诗文言文选编,分别选取了《诗经》中的《小雅·谷风》和《小雅·沔水》,并附有注释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意境和内涵。
《小雅·谷风》
樟彼有子,白芷彼有子。
乘彼四骆,四骆于刍。
要期乎泥,泥人彼乡。
汩彼寘岸,聊济彼乡。
注释:
樟:指名字。
彼:他。
白芷:一种蔬菜。
乘:乘坐。
四骆:骆驼的四匹。
刍:草料。
要期:指到期。
泥:泥土。
汩:沿着水边前行。
寘岸:停在岸边。
沔彼济河,言采其芹。
于嗟乎胡,不我活矣。
沔彼济河,言采其蓠。
于嗟乎胡,不我信矣。
沔彼济河,言采其蔚。
于嗟乎胡,不我顾矣。
注释:
沔:黄河支流,古地名。
采:采摘。
芹、蓠、蔚:植物的名称,都是指一种水生植物。
于嗟乎:表示失望、痛心的感叹。
以上两篇古诗选自《诗经》,通过选编这两首古诗,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文言文的文学特点,感受上古诗歌的韵味和意境。
通过注释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式,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
这些古诗文言文不仅仅是语文课堂上的教材,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通过学习古诗文言文,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六年级第一学期背诵篇目一、每周一诗1、第一单元望驿台秋思白居易张籍靖安宅里当窗柳,洛阳城里见秋风,望驿台前扑地花。
欲作家书意万重。
两处春光同日尽,复恐匆匆说不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行人临发又开封。
2、第二单元宿新市徐公店村晚杨万里雷震篱落疏疏一径深,草满池塘水满陂,树头花落未成阴。
山衔落日浸寒漪。
儿童急走追黄蝶。
牧童归去横牛背,飞入菜花无处寻。
短笛无腔信口吹。
3、第三单元暮江吟夜泉白居易袁中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山白鸟忽鸣,半江瑟瑟半江红。
石冷霜欲结。
可怜九月初三夜,流泉得月光,露似珍珠月似弓。
化为一溪雪。
4、第四单元嫦娥迢迢牵牛星李商隐无名氏云母屏风烛影深,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长河渐落晓星沉。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
嫦娥应悔偷灵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碧海青天夜夜心。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5、第五单元蝉画眉鸟虞世南欧阳修垂緌饮清露,百啭千声随意移,流响出疏桐。
山花红紫树高低。
居高声自远,始知锁向金笼听,非是藉秋风。
不及林间自在啼。
-1-6、第六单元牧童词夜书所见李涉叶绍翁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萧萧梧叶送寒声,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江上秋风动客情。
荷蓑出林春雨细,知有儿童挑促织,芦管卧吹莎草绿。
夜深篱落一灯明。
乱插蓬蒿剑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牍。
7、第七单元劝学赠外孙颜真卿王安石三更灯火五更鸡,南山新长凤凰雏,正是男儿读书时。
眉目分明画不如。
黑发不知勤学早,年小从他爱梨栗,白首方悔读书迟。
长成须读五车书。
8、第八单元东栏梨花水口行舟苏轼朱熹梨花淡白柳深青,昨夜扁舟雨一蓑,柳絮飞时花满城。
满江风浪夜如何。
惆怅东兰一株雪,今朝试卷孤蓬看,人生看得几清明。
依旧青山绿树多。
二、古诗文1、第三单元第十课十六字令三首毛泽东1934年到1935年其一其二其三山,山,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倒海翻江卷巨澜。
刺破青天锷未残。
惊回首,奔腾急,天欲堕,离天三尺三。
万马战犹酣。
赖以拄其间。
中心思想:描写了山的高耸、雄伟、险峻。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文言文一、《小石潭记》——朱自清小石潭记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随笔。
文章以朱自清在川沙县大拇指园水池旁的一块小流石为突破口,以小见大,抒发出了朱自清对自然的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了他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深刻的思想感悟。
这篇文章以凭栏远望,记小石潭为首起,末尾香肩坐屏风,伴烛坐谈为止,语言质朴自然,笔锋犀利,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幽默感。
二、《望庐山瀑布》——李白《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全诗叙事情节并不多,但是借用瀑布寓意人生,观点独特而生动,富含感情,引人深思细品。
诗人以“望”为突破口,通过表面上对远山远水景色的描绘,借以抒发自己对自然景致的深切感情,达到哲理阐述的境地。
此诗情景交融,气势磅礴,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的追求,并以此表达了古人对旷远山水和自然美的喜爱和崇敬之情。
三、《读书》——朱熹《读书》是朱熹的一篇散文随笔,主要论述了读书的方法和读书的目的。
文章以“四书五经”为素材,以“明确目的,精心选择,持之以恒,笃行不懈”为原则,阐发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明确了读书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文章语言流畅,思想清晰,篇幅适中,条理清晰,以庶现熹门之长,散文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赢得了读者的高度评价。
四、《滕王阁序》——王勃《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散文,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完整的“序”,以描写曹操建筑的滕王阁为主线,讲述了整个建筑的兴建及成就,思想深邃,鞭辟入里,体现了王勃对历史、文学和哲学思想的造诣。
这篇文章的语言简练明快,易于记忆,是一篇难得的经典名篇。
在古代中国,这篇文章往往作为礼物、诗礼文赠书,以表达君臣之间的忠诚、友情、和谐和感悟。
五、《岳阳楼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以回顾心路历程为主线,通过描述风景和史迹表现了对家乡的怀念、对祖国的深情和政治抱负。
文章文笔纵横,妙语连珠,清新自然,充满哲理。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精选范本精选范本精选范本精选范本精选范本精选范本精选范本精选范本精选范本精选范本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精选范本红树春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咏柳<唐>贺知章精选范本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精选范本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精选范本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小园<宋>陆游村南村北鹁鸪声,水刺新秧漫漫平。
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精选范本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精选范本。
小学语文必背古诗文70篇(沪教版六年级)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必背古诗文70篇《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70篇(段),其目录与内容如下:1 《江南》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 《咏鹅》骆宾王(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 《风》李峤(唐)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 《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 《凉州词》王之涣(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 《登鹳雀楼》王之涣(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春晓》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 《凉州词》王翰(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0 《出塞》王昌龄(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 《鹿柴》王维(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yǐng)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 《静夜思》李白(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 《古朗月行》(节选)李白(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7 《望庐山瀑布》李白(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六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第一单元望驿台【唐】白居易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词释】①《望驿台》:这是白居易应和好友元稹的诗。
②当窗柳:意即怀人。
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
③望驿台:在今四川广元。
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④居人:家中的人。
诗中指元稹的妻子。
⑤客:出门在外的人。
指元稹。
【诗意】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的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
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词释】①见:现。
②行人:此处指送信的使者。
③发:出发。
④意万重:思绪万千。
⑤开封:打开信封。
【诗意】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想写信又不知怎么说。
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
第二单元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词释】①新市徐公店:地名。
②篱落:篱笆。
③径:小路。
④阴:树叶茂盛浓密。
⑤急走:奔跑着。
【诗意】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像被山咬住了。
③浸:淹没。
④漪(yī):水波。
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调。
⑦信口:随口。
⑧池塘:堤岸。
【诗意】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口咬住一样,淹没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陈太丘与友期①【宋】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②,去后乃至③。
元方④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⑤在不⑥?”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⑦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⑧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⑨之,元方入门不顾⑩。
【词释】①选自《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陈太丘,汉朝陈寔(shí),字仲弓,曾做太丘长。
太丘,地名;长,长官。
古代常以地名称其官长。
期,约会,约定时间。
②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
③乃至:才到。
④元方: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⑤尊君: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⑥不(fǒu):通“否”. ⑦相委:丢下别人。
委,放弃,抛弃。
⑧家君:家父。
⑨引:拉,这里表示友好的动作。
⑩顾:回头看。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来,太丘便离开了,太丘走后朋友才到。
元方这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你很久,已经走了。
”朋友便很生气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陈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大门。
两小儿辩日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②,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③日始出时去④人近,而日中⑤时远也。
”。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⑥日中则如盘盂⑦,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⑧,及其日中如探汤⑨,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⑩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⑾!”【词释】①选自《列子·汤问》。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版。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撰。
②辩斗:争辩。
③以:以为。
④去:距离。
⑤日中:正午。
⑥及:到。
⑦盘盂(yú):盛放物体的器皿。
⑧沧沧凉凉:清凉,略带寒意。
沧沧,阴凉的意思。
⑨探汤:把手伸到热汤里。
汤:热水。
⑩决:决断,判定。
11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见多识广呢?熟,谁。
为,以为。
汝,你。
知,通“智”,智慧。
【译文】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升起的时候大得像车盖。
到了正午就像圆盘一样大,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清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孔子不能决断。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啊?”第三单元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词释】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②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③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④可怜:可爱。
⑤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⑥真珠:即珍珠。
⑦月似弓:峨眉月,其弯如弓。
【诗意】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表达了作者对大好江山的喜爱之情。
夜泉【明】袁中道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词释】①结:凝结。
【诗意】夜晚山中夜鸟突然鸣叫了起来,石头冰凉得使在石上的露水快要结成霜了。
流泉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一溪流动的雪。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夜晚的山泉美景,表现了山的寂静和生机。
整首诗用以动衬静的方式来写。
饮湖上初晴后雨①【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②,山色空蒙③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④,淡妆浓抹总相宜。
【词释】①选自《四部丛刊》影宋本《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十。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湖,即杭州西湖。
②水光潋滟(liànyàn)晴方好: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③空蒙:细雨迷茫的样子。
④西子: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
【诗意】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
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观沧海①曹操东临碣石②,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③,山岛竦峙④。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⑤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⑥。
【词释】①选自《曹操集译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这首诗是曹操以乐府旧题“步出夏门行”创作的五首诗中的第二首。
曹操(155~220),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沛国谯人。
谯,今安徽亳(bó)州。
碣石:山名。
②澹澹(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③竦峙(sǒngzhì):高高耸立。
竦,通“耸”,高。
④星汉:银河。
⑤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歌配乐演唱时的附加语,与正文内容没有关系。
幸,庆幸。
咏,歌吟。
咏志,即表达心志。
【诗意】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望岳①【唐】杜甫岱宗夫(fù)如何②? 齐鲁青未了③。
造化④钟⑤神秀,阴阳割昏晓⑥。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⑦。
会当凌绝顶⑧,一览众山小。
【词释】①选自《杜少陵集详注》卷一,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
杜甫(712~710),唐代诗人,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②岱宗夫如何:岱宗,对泰山的尊称。
泰山是“五岳之首”。
夫如何,怎么样。
③齐鲁青未了:齐鲁,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未了,不尽。
④造化:大自然。
⑤钟:聚集。
⑥阴阳割昏晓:古代山南叫“阳”,山北叫“阴”。
此句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⑦决眦(zì) 入归鸟:决,裂开。
眦,眼眶。
决眦,极力张大眼睛,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⑧会当凌绝顶:会当,应当,定要。
凌,登上。
【诗意】泰山有何等威仪呢?从齐到鲁青翠连绵。
一望无际。
大自然将天地间的神奇秀美都赋予了你,山南向阳,山北背阴,明暗分别,判若晨昏。
远望层云叠起,不禁心胸坦荡,目送归鸟入巢,眼眶几乎都要睁裂。
我就快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举目纵观群山的低矮渺小。
菩萨蛮①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②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③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④。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⑤断肠。
【词释】①选自《花间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影宋本)。
菩萨蛮,词牌名。
韦庄(约836~910),五代前蜀诗人。
②合:应当。
③垆(lú):酒店里安放酒翁的土台子。
④皓腕凝霜雪:皓,白。
凝霜雪,像凝结起来的霜雪一样。
⑤须:应。
【诗意】人们都说江南是个好地方,你如果真想离家在外漫游一生的话,最好在江南去养老。
那里,春天的江水比晴天还要绿,在那美丽的水面上,你可以在静静飘荡的小船里睡觉,听那雨打船篷和波光的声音。
江边小酒店里的女店员犹如满月般纯洁,最绝的是她那双手臂,挽起袖子为你倒酒时你会发现那就是一双比霜雪还要白净的玉臂。
青春正应当在这种美景中度过啊。
所以没老你就别回家乡来,你要是回来的话也会发现家乡给你的温馨比不了杭州的美景。
卜算子①--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②。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词释】①选自《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
卜算子,词牌名。
一作《别意》。
鲍浩然,作者的朋友。
之,往。
浙东,浙江东南部。
王观,宋代词人,生卒年月不详,江苏如皋人。
②“水是眼波横”两句:这两句以女子的眉眼比喻秀丽的山水。
【译文】碧绿的江水,像美人横转的眼波;重叠的青山,像美人聚拢的眉峰。
真想问问那些在路上行走的人儿要到那个方向?应该是像你一样,急着要去好山好水的地方吧!唉!才送走了春,如今又要送你回家乡。
朋友,回乡时,若还赶得上江南迷人的春色,千万住下来过过美好的日子,可别急着走呵!山川之美①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②,沉鳞③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④。
自康乐⑤以来,未复有能与⑥其奇者。
【词释】①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