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跨境人民币结算实践利弊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跨境人民币结算实践利弊作者:郑荷露刘坤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第05期摘要: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推行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的第一步。
然而目前跨境结算之路面临众多考验,利弊各现,争论层出。
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循序渐进,调整现有的改革路径与模式。
关键词:跨境结算人民币国际化自2009年4月份以来,推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已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进展。
不过,迄今为止的实践似乎正在背离我们的初衷,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出口导向型经济和资本管制下的投机套利导致人民币净流出,不利外汇储备的减少,使中国暴露在更多的美元风险中。
跨境人民币结算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本末倒置,有违正确的改革次序共识。
一、人民币跨境结算失衡尽管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迅速扩大,但其中进口支付远大于出口收入,失衡现象明显。
在贸易失衡的背后,外部市场获得人民币升值的收益,而货币当局蒙受了利差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损失。
这种失衡现象,一方面来源于我国现有的贸易结构缺陷,另一方面来源于资本项目管制下的投机套利行为。
从贸易结构角度来看。
制度方面,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数量偏少制约了出口使用人民币结算。
经济方面,因涉及汇率风险承担,出口以本币结算比进口需要更强势的国内企业,而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下游,议价能力不强,导致出口难以实现本币结算。
目前中国处于垂直国际分工体系的中端,我国从亚洲国家进口中间产品,加工后再出口到欧美国家。
这种与亚洲国家的垂直分工而不是水平分工,也就是互为需求的贸易伙伴关系,不利于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均衡发展。
从资本管制角度来看。
人民币套利导致的虚假贸易造成了人民币国际化“虚假繁荣”,很多结算额度事实上没有用在贸易项下,而是在套利、套汇推动下的变相资本回流。
2010年,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处于上扬阶段,外部市场利用人民币结算额度,稳赚息差和升值的潜在收益。
2012年,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降低,房地产价格下跌以及不断加深的欧债危机令投资者远离高风险投资,大量热钱撤离中国资本市场,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减少,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放缓。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探析,不少于1000字近年来,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逐渐兴起,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市场背景、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优势和发展现状三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市场背景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和投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跨境资金流动也日益频繁。
而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成为了跨境流动的重要载体。
然而,传统的跨境支付方式存在种种问题,如支付时间长、手续费高、涉及汇率风险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开始推行本国货币的跨境结算,其中人民币跨境结算逐渐占据一席之地。
二、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优势1. 便利快捷:与传统的跨境结算方式相比,人民币跨境结算具有支付时间短、跨境支付成本低、海外人民币账户开户快速等优势,使得跨境人民币结算日益流行;2. 稳定可靠:人民币不受其他国家货币的影响,因此在全球经济波动动荡时,人民币跨境结算具有稳定性高、风险低等特点;3. 避免汇率风险:跨境人民币结算实现了与外部结算货币之间的转换,因此有助于避免由于汇率波动而带来的风险。
三、发展现状在国内,目前跨境人民币结算主要是通过银行进行的,由于放松跨境贸易的限制,人民币跨境结算的需求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人民币来支付国际货款、投资等。
在海外,目前有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获得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资格,如香港、新加坡、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这些地区的推行进一步促进了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发展。
总体来说,跨境人民币结算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未来有望继续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一份子,为国际贸易投资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稳定的支付服务。
人民币国际化利弊分析(一)优势:第一,它能够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老师说过,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国际货币,是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强大和国际信用地位较高的充分体现。
第二,它能够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
由于货币敞口风险较大,汇价波动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第三,它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
边境贸易和旅游等实体经济发生的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边交往中结算手段的不足,推动和扩大了双边经贸往来,加快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人民币流出境外,这对于缓解中国自然资源短缺、市场供应过剩有利。
第四,它能使我国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后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
在本国发行纸币,取之于本国用之于本国。
而发行世界货币则相当于从别国征收铸币税,这种收益基本是无成本的。
总之,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不仅可以减少因使用外汇引起的财富流失,还可以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为中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
既为“双刃剑”,有利便有弊。
(二)负面影响:第一,可能会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使中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
第二,可能会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
人民币国际化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币,其在国际间的流动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影响国内宏观。
第三,可能会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
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对境外人民币现金需求和流通的监测难度较大,将会加大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现金管理的难度。
同时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可能会加大一些非法活动如走私、赌博、贩毒的出现。
总的来说,尽管人民币国际化会给我国带来种种消极影响,但长远看,国际化带来的利益整体上远远大于成本。
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浅议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摘要:自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推出以来,随着相关监管政策和制度的不断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
企业积极参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可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节约结算成本和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但是,为了更好地推动这项业务在企业的应用,需要加强中国企业的实力,推进企业改革和产品科技创新,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简化这项业务的手续。
【关键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所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指经国家允许指定的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
商业银行可以在央行规定的政策范围内,直接为企业提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从地域上讲,在海外,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业务已经从最初的局限于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国家扩展到全球范围。
在国内,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已从最初的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扩展至全境,从最初的试点企业扩展至所有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一期工程便利跨境人民币业务处理,支持跨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算、跨境直接投资、跨境融资和跨境个人汇款等业务。
其主要功能特点包括:一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一期采用实时全额结算方式处理客户汇款和金融机构汇款业务。
二是各直接参与者一点接入,集中清算业务,缩短清算路径,提高清算效率。
三是采用国际通用ISO20022报文标准,便于参与者跨境业务直通处理。
四是运行时间覆盖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人民币业务主要时区。
五是为境内直接参与者提供专线接入方式。
2018年5月2日,随着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二期)全面投产,符合要求的直接参与者同步上线。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向境内外参与者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资金清算结算服务,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设“高速公路”,是符合国际标准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
截至目前,CIPS共有30余家境内外直接参与者,700多家境内外间接参与者,实际业务范围已延伸到约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量不断增长,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此背景下,我国加快了推进建立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支付清算机制的步伐。
同时整个国际经济和金融的格局正在变化,全球经济仍处于危机当中,美元在国际上的地位正处在弱化的趋势中。
短期内美元作为避险工具还在走强,但长期来看随着经济地位减弱和整个金融市场的滞后调整,美元会逐步走弱。
人民币则相对强势,人们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很可能会逐渐强烈。
因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顺利推出,对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理念与自信具有极大意义。
人民币走出国门被国际贸易体系接纳,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才算真正完成了重要一环。
更进一步,就时下而论,人民币跨境结算最大的受益者是企业。
企业应如何把握这个大好时机,适应新形势,避免其中可能带来的问题,而使自己更好的发展呢?【关键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国际化理念最大收益者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degree of opening up, China's foreign trade have been expanding,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 growing volume of trade, to carry out cross-border trade, the RMB settlement of the increasing demand. In this context,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MB in China to speed up the payment and settlement mechanism of cross-border trade, the pace of settle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ituation is changing, global economy is still in the midst of crisis, the dollar's international status is in a weakening trend .The short term the U.S. dollar as hedging instruments are still strong, long-term status as the economy weakened and the lagged adjustment of the financial markets, the dollar will gradually weaken. RMB is relatively strong, people will hold the yuan is likely to gradually strong. Therefore, the cross-border trade, the smooth launch of RMB, to enhance the concept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self-confidence of great significance. Renminbi to go abroad, accep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trading system,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has truly done an important part. Further, it terms nowadays, the biggest beneficiaries of the yuan cross-border settlement enterprise. How companies can seize this golden opportunity,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to avoid potential problems which, while themselves better development?Keywords: cross-border settlement the concept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biggest beneficiaries正文目录第一章引言 (1)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二全文思路及框架 (2)三文献综述 (2)第二章人民币结算问题的提出 (4)第一节国际交易中结算货币的选择 (4)第二节人民币结算的尝试 (6)第三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 (7)第一节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8)第二节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9)第三节对政府政策的影响 (10)第四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应对策略 (12)第五章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人民币国际化含义及进程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其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
人民币国际化,被本国货币当局提高到官方战略的层面,肇始自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国际金融形势动荡的2008年岁尾之际。
2009年,中国建设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揭开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序幕。
直到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也纳入“十三五”规划纲要。
2015年在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之后,人民币国际化明确作为国家战略,逐步实施。
“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实行两个‘三步走’。
”两个“三步走”具体来说:一是地域的“三步走”,目前人民币在周边地区以“硬通货”的形式出现,已经实现了准周边化,将来人民币可以由准周边化发展为正式周边化,进而发展为正式区域化及准国际化,最终人民币将真正实现国际化。
二是货币职能的“三步走”,即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
配合地域的“三步走”,人民币可依次成为周边国家贸易结算货币和区域性的投资货币,最后人民币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为全球各国所接受。
二、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发展的意义第一、可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中国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还远不能与之相称,这很大程度上与人民币缺乏国际地位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贸易日渐频繁;首先是在边境贸易中,人民币流通日益频繁,作为一种汇率稳定、基础牢固的货币,人民币在我国边境国家的流通程度越来越高。
在朝鲜等东亚国家中,人民币已成为了许多市场上默认的结算货币。
在边境国家中,人民币已经逐渐取得了区域性货币的地位;而欧洲的英国、西班牙、法国、德国等国家,也已经能够办理人民币业务(银联),这些国家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也正在形成。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对策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跨境贸易日益频繁。
作为中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使用在跨境贸易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民币结算的便利性和优势对于国际贸易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民币结算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 促进贸易便利化人民币结算简化了跨境交易的程序和费用,使各国贸易伙伴之间的结算更加方便快捷。
这有利于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拓展。
2. 降低交易成本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避免汇率风险和汇兑损失,减少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这使得企业更加愿意选择人民币结算,在贸易中可以获得更多利润。
3. 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人民币结算的推广促进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人民币结算,这有助于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对策1. 提高金融支持与服务加强人民币结算相关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其服务质量和能力。
同时,加强合作银行之间的关系,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为贸易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支持。
2. 增加贸易便利化措施完善人民币结算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简化结算流程,降低结算成本。
同时,加强贸易伙伴国际化人民币结算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其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信心和能力。
3.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扩大人民币结算的范围。
同时,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声誉和市场地位,增加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
4. 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的金融风险防范和监管,避免出现金融风险传导。
同时,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金融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三、结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国际贸易有着积极的影响,促进了贸易便利化和成本的降低。
然而,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也需要加强相应的对策,提高金融支持和服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防范金融风险等。
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人民币结算的优势,促进国际贸易的繁荣发展。
现代经济信息304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SWOT分析与应对措施于 宁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产生背景以及定义,分析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历程与影响因素,探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挑战,并从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提出了保障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稳定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SWOT;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304-01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产生背景与定义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产生背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以美元为首的国际货币汇率发生了大幅度变化,单一的国际货币政策无法满足全球化的需要,国际货币多元化成为了众多国家关注的焦点。
2008年之前,我国人民币跨境结算目前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仍然保持着以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作为主要结算手段,导致我国企业承担着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巨大风险。
如果人民币能像美元、欧元一样发展成为国际结算货币,这将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同时简化外汇兑换手续和外汇监管程序。
但是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完善,人民币所占有的国际地位尚不够重要,限制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1]。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体系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促使国际货币体系剧烈震荡,加快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步伐。
因此,我国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09年4月8日正式决定,在上海和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2.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定义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行重新梳理与概括,对其定义与基本职能进行了探讨。
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定义为:在遵守法律法规与市场标准规范的基础上,企业可实施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的结算,商业银行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必要的结算服务,如进出口信用证、托收、汇款等[2]。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历程与影响因素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历程2009年4月,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和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作为试点率先展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人民币跨境结算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人民币跨境结算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贡勉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范围逐步扩大,试点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加速扩张并进入高速发展通道。
基于我国银行在跨境人民币结算领域的特点和优势,结合中资银行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实务现状分析,指出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制约因素及相关结算业务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从我国货币清算体系建设、人民币投资渠道、金融风险监管及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方案与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跨境结算;银行对策;国际清算;外汇管理[中图分类号]F8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69X(2011)02-0039-03贡勉,女,交通银行珠海分行。
(广东珠海519015)2009年,由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共同制定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风险控制进行规范。
随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扩大到20个省,试点业务范围包括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且不再限制境外地域,企业可按市场原则选择使用人民币结算。
同年,外管局出台一系列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配套政策,2009年8月1日起允许境外机构在境内银行开立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以下简称NRA)。
2009年12月1日起允许境外机构在广东省内银行开立账户,并允许境外机构以广东省内人民币结算账户余额作为境内质押境外融资业务。
2010年10月1日起准许境外机构在内地任何一家银行开立人民币结算账户处理各项跨境人民币业务。
这些举措意味着跨境人民币业务进入高速发展通道。
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为中资银行带来新的机遇(一)凸显中资银行的本币运营优势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加剧了中资银行外汇头寸紧张的局面,使中资银行不得不通过代付的形式向境内外的外资银行拆借资金,而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推出使中资银行的优势开始显现,中资银行一方面可以使用充足的本币头寸,另一方面可以联动境外分行办理更多的业务,因此有人民币国际结算需求的企业都属于中资银行的潜在客户群。
浅谈跨境贸易下的人民币结算作者:施亚卷来源:《商情》2015年第52期【摘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进出口贸易以人民币计价并结算。
近年来,中国的跨境贸易发展迅猛,也愈加频繁。
尤其是在2009年,中国正式确立了首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验点城市后,标示着人民币国际化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关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了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现状并浅析其利弊关系。
【关键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现状,利弊一.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状况我国关于跨境人民币的结算的研究相对于世界来说是较晚的,其发展情况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美元为主体的跨境结算阶段1944年的7月,二战后的西方各个主要代表国在美国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正式确定了以美元作为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和储备货币,美元从此也取得了“等同黄金”的地位,成为主要的国际结算工具。
美元也成为国际间贸易的宠儿。
可以说,二战后的美元在国际间的地位几乎处于霸主地位,1949年建国后的中国在进行国际间的贸易结算也往往是用到美元而不是人民币.第二阶段:中国人民币的跨境流通与美国次贷危机阶段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流通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的中国就已经与某些邻国在边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但是,总体来说并不规范,涉及的范围也不具备广泛性的要求.中国真正增进了对跨境贸易的关注与研究主要是在跨入21世纪后.一方面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提升,人民币开始受到了周边国家的重视,人们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使得中国政府不得不去考虑人民币国际形势,有关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另一方面,不得不提的是,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这是自美国在上世纪既金融危机之后的又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它的爆发导致世界各国经济上遭受了严重的冲击,他暴露出了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上存在很大的不足与缺陷,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相继陷入了信用危机之中.反观人民币在近些年来的稳定表现使得其一下跃入了人们的视野.因此,在双方面的影响下,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逐渐成为了一个突出的课题.第三阶段:全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验点的开启与发展阶段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正式开展主要是在开启全国试验点以后,因国家政策的要求,在2009年7月6日,上海、广州、深圳、东竞、珠海5个城市被正式确立为我国首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城市。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宁夏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优劣势分析跨境人民币结算是指经国家允许指定,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和投资的结算,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规定的政策范围内,直接为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相关服务。
目前,全国很多省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较快,但是地处内陆的宁夏发展较慢,本文通过分析宁夏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快速发展的建议。
一、宁夏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优势分析(一)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为跨境人民币结算提供了经济基础。
2007年以来,宁夏对外贸易除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其他4年进出口总额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涉外经济总量逐年扩大,有贸易往来的国家不断增多,已与11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进出口商品逾千种,特别是枸杞、羊绒、清真食品等特色优势产品受到国外消费者欢迎。
近年来,宁夏又提出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格局、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将使宁夏对外贸易达到一个新水平。
(二)“中阿经贸论坛”的成功举办,加强了和阿伯国家的经贸往来。
阿拉伯国家和宁夏回族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一直以来文化交流比较多,近年来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特别是2010—2012年宁夏成功举办“中阿经贸论坛”,进一步扩大了和阿拉伯国家的经贸交流。
宁夏作为中阿经贸论坛的永久承办者,将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发展经济与文化的桥梁,同时宁夏借助中阿经贸论坛的品牌效应,在银川建设穆斯林商城、支持企业在阿拉伯国家建设中国商贸城,实现与主要伊斯兰市场的对接。
中阿经贸论坛极大地带动了宁夏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往来,成为宁夏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一大优势。
(三)“三大口岸”建设,使宁夏进出口物流能力增强。
宁夏“三大口岸”(空港物流中心、银川陆港物流中心、惠农陆路口岸)正在建设之中,并且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
依托“三大口岸”,宁夏将设立银川开发区陆路口岸出口加工区,开通至连云港集装箱班列;启动惠农陆路口岸与天津港铁水联运项目;支持银川航空口岸成立航空货运公司,开通国际货运航线。
人民币跨境流动的利弊分析【摘要】本文对人民币跨境流动的定义、渠道等进行了介绍,通过大量的文献,从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现状出发,利用对比法分析了人民币在境内和境外的流动状况,并提出了人民币跨境流动的进程,进而着重探讨人民币跨境流动的有利影响以及不利影响。
在研究基础上从宏观方面进行分析,而且从微观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利用观点法进行全面综合分析,针对其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关对策性建议,从而更好的发挥人民币跨境流动的有利影响,改善其不利影响,发挥人民币跨境流动的最大效益。
【关键词】人民币跨境流动;现状;利弊1 人民币跨境流动的利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外经济贸易不断扩大,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日渐提高,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始终保持人民币不贬值,使人民币的国际信用大幅提升,境外流通规模不断扩大。
2 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现状及影响2.1 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现状近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稳健发展,并保持了持续增长势头,参与国际贸易和资本往来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增强。
同时,人民币供应量稳定增长,币值稳定,外汇储备充足,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和之后,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为东亚各国走出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过去人民币仅在边境地区流通,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人民币流通扩大的过程。
2.2 人民币跨境流动的有利影响2.2.1 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国际货币,是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强大和国际信用地位较高的充分体现。
人民币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2.2.2 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
由于货币敞口风险较大,汇价波动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即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和结算,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随之减小,这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实现人民币国际结算的利与弊实现人民币国际结算的利与弊(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谓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就是本币直接使用于国际交易。
进出口均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居民可向非居民支付人民币,允许非居民持有人民币存款账户。
中央把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这4大城市纳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消息一出,广东企业界、金融界欢欣鼓舞,乐观看待这一消息。
当然在对外贸易中用人民币结算其对中国企业的积极作用是肯定存在的,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凡事都有利与弊的两面,所以中央实现人民币结算这对于广东的企业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
实现人民币结算,这对广东企业的积极作用有哪些呢?以下本人就来谈一下人民币结算对于广东企业的好处。
第一,实现人民币结算,这可以使得广东企业可以规避因外币汇率波动而带来的损失,或者说至少可以减少这一损失。
长期以来,广东对外贸易都是采取美元结算,目前汇率不稳,倘若美元贬值,企业就会出现损失。
对于广东省的制造业企业来说,之前采取美元、欧元等外币结算,汇率下跌企业就可能蒙受损失,但如果实现了人民币结算,就能使得企业能减少这方面的损失。
第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推广有利于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表明国家开始采取政策支持人民币国际化,也方便企业与海外客户沟通,达成一致。
这样一来也有利于刺激出口贸易。
第三,在出口数据普遍下滑,且业界持有人民币意愿较高时,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减少交易障碍,促进外贸。
第四,节省了两次汇兑所引起的部分汇兑成本。
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与我国企业之间的贸易大都采用美元结算,而其国内又不能进行美元流通。
因此结算通常要经过本币美元本币的两次兑换。
其间,银行将收取一定比例的汇兑费用。
若人民币可用于国际贸易结算,则可减少其中一次兑换并节省有关费用。
第五,人民币国际结算将给很行带来非常多的好处。
像外资金融机构,普遍在中资银行开设其账户。
随着未来的发展,可能还有人民币的融资,也会对中资商业银行带来很多业务。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展有利方面:
1.跨境人民币结算有利于贸易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财务成本。
跨境人民币结算可以帮助贸易企业有效规避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减少汇兑环节,锁定进出口成本。
以东莞市为例,东莞市从事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贸易企业平均可以降低财务成本2至3个百分点。
2.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境内外主体投融资活动。
一是境内企业可以通过办理跨境人民币融资业务降低其财务费用。
据中国银行肇庆分行反映,目前海外人民币市场融资利率一年期约5%,较国内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至少低2%。
二是随着放开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等资本项目业务,人民币回流机制已初步建立,有助增强境外主体使用人民币结算意愿。
3.跨境人民币结算有利于丰富银行业务种类,实现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
伴随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银行纷纷推出与跨境人民币结算有关的贸易融资、投资理财、出口结汇通等产品,拓宽了自身业务范围,带来了新的利益增长点。
4.跨境人民币结算有助于提升中资银行国际竞争力。
随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不断推广,中资银行可以利用自身主营人民币业务的各种优势,通过境内外分支机构业务合作,提升跨境人民币资金清算、融资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浅谈跨境人民币结算实践利弊
摘要: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推行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的第一步。
然而目前跨境结算之路面临众多考验,利弊各现,争论层出。
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循序渐进,调整现有的改革路径与模式。
关键词:跨境结算人民币国际化
自2009年4月份以来,推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已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进展。
不过,迄今为止的实践似乎正在背离我们的初衷,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出口导向型经济和资本管制下的投机套利导致人民币净流出,不利外汇储备的减少,使中国暴露在更多的美元风险中。
跨境人民币结算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本末倒置,有违正确的改革次序共识。
一、人民币跨境结算失衡
尽管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迅速扩大,但其中进口支付远大于出口收入,失衡现象明显。
在贸易失衡的背后,外部市场获得人民币升值的收益,而货币当局蒙受了利差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损失。
这种失衡现象,一方面来源于我国现有的贸易结构缺陷,另一方面来源于资本项目管制下的投机套利行为。
从贸易结构角度来看。
制度方面,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数量偏少制约了出口使用人民币结算。
经济方面,因涉及汇率风险承担,出口以本币结算比进口需要更强势的国内企业,而我国在国际
分工中处于产业链下游,议价能力不强,导致出口难以实现本币结算。
目前中国处于垂直国际分工体系的中端,我国从亚洲国家进口中间产品,加工后再出口到欧美国家。
这种与亚洲国家的垂直分工而不是水平分工,也就是互为需求的贸易伙伴关系,不利于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均衡发展。
从资本管制角度来看。
人民币套利导致的虚假贸易造成了人民币国际化“虚假繁荣”,很多结算额度事实上没有用在贸易项下,而是在套利、套汇推动下的变相资本回流。
2010年,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处于上扬阶段,外部市场利用人民币结算额度,稳赚息差和升值的潜在收益。
2012年,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降低,房地产价格下跌以及不断加深的欧债危机令投资者远离高风险投资,大量热钱撤离中国资本市场,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减少,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放缓。
一种货币能否实现国际化地位,依据的是其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信用和便利,而不是套利引发的短期流动。
若海外持有人民币是出于对升值的短期预期而非认同其本身的品质,一旦升值预期消失,它的国际化就会有较大风险。
因为在当前汇率体制下,巨额人民币贸易结算逆差容易造成外汇储备被动增加,基础货币被动超发,物价上涨等负面影响。
为了防止人民币套利行为在跨境结算之路上滋生负面影响,力求加快资本管制放开,尽快建立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
现阶段在人民币低估情况下,应将重心放在不规则地调整中心汇率至相对合理的水平。
二、离岸市场发展有违改革次序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路径可概括为“贸易项下流出、资本项下回流”。
然而,进出口结算不平衡、在港人民币存款的飙升而离岸市场发展的滞后为热钱投机开辟了道路,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由此引发了开放资本管制的需求。
香港离岸市场的滞后正“倒逼”资本项目开放,从而违背了关于改革次序的共识。
即实体经济改革应先于金融改革,金融改革应先于开放资本项目。
目前形成的双向流通机制是在复当年日本失败过的“贸易结算+离岸市场”之路,而英美货币成功的国际化之路采取的皆为“资本输出+国际卡特尔”模式。
同时,在货币国际化的初始阶段,离岸市场的发展应为国际化的果而不是因。
香港目前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资金流出再流回内地的通道,若我们过早地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则会引发“再贷款”游戏,让国际化之路陷入倒退。
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应调整其现有的路径与模式,从贸易结算走向资本输出。
首先,从满足对外实体经济往来的内在做起,通过贸易融资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人民币在商品贸易中的使用。
其次,加快中资银行的国际化进程,从商业银行境外人民币相关服务做起。
最后,创造资本账户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的条件,放松金融管制、加快发展资本市场体系。
三、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益处
跨境人民币结算对中国从事境外贸易的企业的好处众所周知。
首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将有利于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其次,
有助于企业营运成果清晰化,有利于企业进行财务核算。
再次,节省了企业进行外币衍生产品交易的有关费用,减少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减少了资金流动的相关环节,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有利于企业加快运转速度。
其实,“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真实意义在于使我国对外贸易回归到贸易本质属性,即以物换物,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换外汇。
2008年的经济危机使大家意识到,当前经济社会需以一种更加理性务实的态度来推动美元改革。
而实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建立一个更加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十分有益。
四、小结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长期好处有目共睹,但短期内仍弊大于利。
目前,跨境人民币结算推进主要有三个障碍:一、短期内不可能也不应该实现资本项下的人民币完全可兑换;二、内部市场开发有待时日,出口导向型经济仍有其惯性;三、金融体系较为脆弱、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有限。
以上的三要素一定程度上已经给出了政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积极作为的领域:法制建设、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的发展。
虽然前路漫漫,但只要遵循我们关于改革次序的共识,采取正确的模式,循序渐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之路必会前途光明,将推动人民币成为多极货币体系中的关键一极。
参考文献:
[1]余永定,行政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拔苗助长,第一财经日报,
2011年8月1日,a5
[2]潘丽萍,人民币国际化:从贸易结算走向资本输出,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8月1日,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