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厂裁剪车间培训材料剖析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10
杭州服装打版裁剪培训杭州服装打版培训学校之裁剪“倒顺”排料注意事项杭州如友服装培训边学习边实习的模式,专业的培训获得各大业界的一致认可,下面由我们汪老师给大家讲解裁剪的注意事项。
“倒顺”在服装材料上有哪几种形式存在,在排料裁剪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本文将予以介绍。
“倒顺”在服装材料上主要有三种基本表现形式:倒顺毛、倒顺光和倒顺花。
这三种表现形式在铺料裁剪时,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1倒顺毛倒顺毛衣料排料指的是织物表面绒毛有方向性的倒伏。
排料有以下三种情况顺毛排料对于绒毛较长、倒伏较重的衣料,如顺毛大衣呢、人造毛皮、兔毛呢等等,必须顺毛排料画样,以免倒毛排料显露绒毛空隙而影响外观,且容易聚积灰尘。
倒毛排料对于绒毛较短,如灯芯绒织物,为了毛色顺和应采用倒毛,逆毛向上,排料。
组合排料对于一些绒毛倒向不明显或没有明确要求的衣料,为了节省衣料可以一件倒排,一件顺排进行套排画样。
但同一件产品中的各个部件不论绒毛长短和倒顺程度如何,都应该不主部件的倒顺一致,不能有倒有顺。
领面的到顺毛方向,应使成品的领面翻下后不后衣身绒毛的倒顺保持一致方向。
2倒顺光有一些织物,虽然不是绒毛状,但由于整理时轧光等关系,有倒顺光,即织物的倒不顺两个方向的光泽不同。
一般采用逆光向上进行排料,以免反光,但不允许在一件或一套服装上有倒光、顺光的排料。
3倒顺花服装面料的花型图案基本分两大类。
无规则方向的纹样这种没有规则、没有方向的的花型图案,俗称:“乱头花”、“乱花样”。
对于这种花型衣料画样和素色衣料基本相同。
有规则方向的纹样这种花型图案是有方向性、有规则的排列方式,如倒顺花、阴阳格子、团花等图案。
要根据花型特点进行排料画样。
倒顺花指的是有显著方向性的图案,如人像、山水、花木、楼阁等不可倒置的图案。
花样时必须保持图案不人体直立的方向一致,应顺向画样,不能一片倒、一片顺,更不能全部倒置画样。
花型复杂的,在排料时不仅要考虑倒顺,还有结合花型特点和服装款式,找准衣料上花型在样板上的位置。
服装制造生产车间布匹裁剪在服装制造行业中,布匹裁剪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决定了最终成品的质量和外观。
本文将对服装制造生产车间中的布匹裁剪进行详细介绍。
1. 布匹选择在布匹裁剪之前,必须仔细选择合适的布匹。
布匹的材质、颜色和质量都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服装产品。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布匹是确保产品质量的第一步。
2. 尺寸测量在进行布匹裁剪之前,需要准确测量每个服装部位的尺寸。
这可以通过使用缝纫尺、量角器和纸样等工具来完成。
尺寸的准确测量是实现服装合身度和样式的关键。
3. 纸样制作纸样是布匹裁剪的重要工具。
它是按照服装设计师的要求制作的服装图案模板。
纸样可以用于确定布匹的裁剪线和角度,并帮助工人准确进行布匹裁剪。
4. 布匹摆放在进行裁剪之前,需要将布匹摊放在平整的工作台上。
根据纸样的要求,将布匹展开并确保没有褶皱或者斜线。
这将确保在裁剪过程中获得准确的尺寸和形状。
5. 裁剪工具布匹裁剪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
常见的裁剪工具包括裁剪剪刀、大剪刀、蒸汽熨斗和裁剪台等。
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工人精确地修剪布匹,并确保裁剪线的整齐和切口的平滑。
6. 连接部分在裁剪好的布匹上,需要标记和裁剪出衣领、袖口、腰部、袋口等连接部分。
这需要准确的标记和切割,以确保后续的缝制工艺能够进行顺利。
7. 留料留口在进行布匹裁剪时,需要合理地安排留料和留口。
留料用于后续可能出现的修补或大小调整。
留口用于缝合时的空间,以便细致的细节缝制。
8. 质量检查在完成裁剪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查。
这包括检查裁剪线的平整度、切口的整洁度和尺寸的准确性等。
只有合格的布匹才能进入后续的车缝工序。
9. 包装和存放最后,裁剪好的布匹需要进行包装和存放。
将布匹整理好,并进行标记和分类。
这有助于提高存储效率和布匹取用的方便性。
总结布匹裁剪是服装制造过程中关键的一步。
通过合理选择布匹、准确测量尺寸、制作纸样、精确摆放、使用专业工具、标记连接部分、合理安排留料留口、质量检查和包装存放等环节,可以确保布匹裁剪的准确性和质量,为后续的缝制工艺奠定良好基础。
裁断车间员工培训计划方案一、培训背景和意义裁断车间是制衣工厂中非常关键的工序,它直接关系到成衣的尺寸和样式的准确性,影响到整个制衣生产线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裁断车间员工的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体生产的质量和产能。
为了提高裁断车间员工的技能水平,确保制衣生产的顺利进行,制定一套全面的培训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1. 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目标主要是提高裁断车间员工的技能水平,包括裁剪技术、材料认知、设备使用等,确保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提高裁断车间的生产效率和制衣的质量。
2. 培训对象裁断车间的所有员工,包括裁剪工、裁剪师、裁剪助理等,总计约50人。
3. 培训形式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专业讲师进行授课,加强实操训练。
4. 培训时长本次培训计划共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培训时长为10天,共计30天。
5. 培训地点培训将在公司内部裁断车间进行,同时结合外部专业培训机构的协助。
二、培训内容本次培训将涵盖以下内容:1. 裁剪基础知识培训- 裁剪工具和器材的使用方法;- 不同面料的特性和应对方法;- 理论知识学习,包括尺码标准、裁断图样解读等。
2. 生产流程培训- 完整的裁剪流程和工序;- 拼版裁剪技巧;- 裁剪规范和质量要求。
3. 设备操作和维护- 裁剪机的操作方法;- 裁剪机的日常维护保养;- 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4. 安全操作规范- 裁剪车间的安全操作规范;- 应急预案和自救逃生技巧;- 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5. 实操技能训练- 实地裁剪训练;- 结合实际订单进行模拟操作;- 培训结业考核。
三、培训计划1. 前期准备- 确定培训时间、地点和培训人员;- 聘请专业讲师和外部培训机构进行协调; - 发布培训通知并征集培训需求。
2. 第一阶段培训- 时间:连续10天;- 内容:裁剪基础知识培训和安全操作规范; - 形式:理论教学、操作演示、小组讨论。
3. 第二阶段培训- 时间:连续10天;- 内容:生产流程培训和设备操作与维护; - 形式:理论授课,现场操作演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服装行业在市场竞争中愈发激烈。
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员工专业技能,我们公司特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剪裁技术培训。
以下是本次培训的总结报告。
一、培训背景为了满足市场对高品质服装的需求,公司决定对全体员工进行剪裁技术培训,旨在提高员工的剪裁水平,确保服装产品的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
二、培训内容1. 剪裁基本原理:讲解服装剪裁的基本原理,包括面料、款式、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2. 剪裁工具与材料:介绍剪裁工具的使用方法、保养及材料的选择。
3. 剪裁工艺:讲解剪裁工艺流程,包括划样、裁剪、拼接等环节。
4. 剪裁技巧:传授剪裁过程中的实用技巧,如如何提高剪裁精度、如何处理特殊面料等。
5.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员工了解不同款式、不同面料的剪裁方法。
三、培训效果1. 提高员工技能:通过本次培训,员工对剪裁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剪裁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2. 提高产品质量:员工剪裁技能的提高,有助于保证服装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3. 增强团队凝聚力:培训过程中,员工相互交流、学习,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4. 营造学习氛围:本次培训激发了员工的学习热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培训反思1. 培训内容应更加丰富:在今后的培训中,我们将根据员工需求,调整培训内容,使之更加丰富。
2. 加强实操环节:本次培训实操环节较少,今后我们将加大实操力度,让员工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
3. 注重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我们将对员工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4. 持续改进:我们将根据培训反馈,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总之,本次剪裁技术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员工培训,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时装裁剪工培训大纲
1. 课程目标
本培训旨在提供全面的时装裁剪工技能培训,帮助学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成为合格的时装裁剪工。
2. 培训内容
2.1 基础知识
- 时装裁剪工的职责和要求
- 常见的时装裁剪工具和设备
- 不同类型的面料和特点
- 测量身体尺寸的方法和技巧
2.2 裁剪技术
- 使用裁剪板和裁剪器进行裁剪
- 掌握剪裁和缝合不同部位的技术
- 检查和调整裁剪件的匹配度和质量
2.3 缝纫技术
- 使用缝纫机进行基本的缝纫操作
- 掌握不同的缝纫技术,如平缝、包边、拉链等
- 解决常见的缝纫问题和疵点
2.4 美化和完成技术
- 掌握不同的收边和整理面料的技术
- 研究使用熨斗和蒸汽机进行服装整烫
- 研究添加饰品和完成服装的装饰技巧
3. 培训安排
- 培训时间:共计XX小时,分为XX个课时
- 培训方式: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 培训地点:XXXX市XXXX区XXXX街XX号
4. 培训要求
- 学员需具备一定的手工操作和缝纫基础
- 学员需具备一定的面料和时装相关知识背景
- 学员需自备个人工具箱(具体清单将提供)
5. 培训评估
- 学员将参加期末考试,考核培训期间所学知识和技能
- 考试形式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综合考核
- 通过考核并达到培训要求者将颁发合格证书
以上为时装裁剪工培训大纲的概要内容,具体细节及课程安排将在培训开始前通知学员。
请学员按照要求准备并参加培训。
服装裁剪技术培训计划一、前言服装裁剪是服装制作的第一步,是制作工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
好的裁剪技术决定了服装的版型和质量,对于服装制作过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提高服装裁剪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企业的产出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我们特此制定了服装裁剪技术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提高服装裁剪技术人员的基本技能,掌握基本裁剪知识和技术。
2.了解服装裁剪的流程和操作规范,提升操作规范性和效率。
3.熟练掌握各种材料的裁剪技术,包括布料、纺织品等。
4.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5.提高员工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适应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
三、培训内容1.基本裁剪知识和技术(1)裁剪工具的使用和保养(2)基本裁剪技术:剪裁、剖裁、对裁等(3)裁剪零件的数量计算和布料利用率的提高2.服装裁剪流程和操作规范(1)裁剪前的准备工作(2)裁剪流程和走样剔色(3)质量检验和整理3.各种材料的裁剪技术(1)不同面料的裁剪技术(2)特殊材料的裁剪技术4.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1)职业操守和工作态度(2)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5.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学习(1)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2)新材料的裁剪技术和应用四、培训方式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基本裁剪知识和技术;2.实操培训在实际工作场景中,进行裁剪操作、演示和练习,提升操作技能和效率;3.现场辅导培训期间,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辅导和指导,解决实际裁剪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4.文化培训通过组织课外活动、文化沙龙等形式,拓展视野,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职业素养。
五、培训资料1.裁剪技术手册包括裁剪技术的基本知识、操作流程和技巧等;2.实操指导书详细介绍各种材料的裁剪技术,以及标准化的操作规范和要求;3.培训视频记录和整理裁剪操作的全过程,供学员学习和复习。
六、培训周期本次培训周期为一个月,包括理论课程、实操培训和现场辅导等环节。
裁断工艺基础知识培训裁断工艺是纺织行业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纺织品的成品制作和质量控制。
在裁剪过程中,面料要按照制定好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裁剪,并且进行必要的加工,以保证成品的质量和外观。
以下是关于裁断工艺的一些基础知识培训内容:1. 面料准备:在进行裁剪之前,首先要确保面料是完好无损的,并且经过洗涤和熨烫等工序后没有缩水,以免影响裁剪精度和成品尺寸。
2. 布料的放样:根据衣物的设计图纸和尺寸要求,将面料进行放样。
放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面料的纹理方向和图案的对称性,以保证成品的外观效果。
3. 裁剪工具的选择:裁断工艺中使用的主要工具是裁剪剪刀或者裁断机。
在选择工具时,需要考虑面料的类型和厚度,以及裁剪剪刀或者裁断机的切割能力和操作性能。
4. 尺寸测量与标记:在进行裁剪之前,需要使用尺子或者裁剪尺来测量和标记面料的尺寸。
尺寸的测量和标记应该准确无误,以避免成品尺寸的偏差。
5. 细节处理:在裁剪过程中,需要对衣物的细节部分进行适当的处理。
比如,对纽扣孔、口袋和袖口等部分进行剪裁和加工,以确保成品的完整性和良好的外观。
6. 裁剪精度的控制:在裁剪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裁剪的精度,尽量减少误差。
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面料和款式,可以使用裁断机来提高裁剪的精度和效率。
7. 裁断后的加工:在裁断完成后,需要对成品进行一些必要的加工,比如整理边缘、缝边、处理纽扣孔等。
这些加工可以提高成品的质量和外观,使其更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以上基础知识培训,希望能够让学员了解裁断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提高他们的裁断技能和工艺水平,从而提高纺织品的成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8. 面料的选择和理解:裁断工艺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不同类型的面料的选择和理解。
不同的面料有不同的特性和特点,例如弹力布料、厚重布料、薄纱布料等,它们的裁剪方式和处理方法都不尽相同。
因此,学员在裁断工艺培训过程中,需要学会区分各种面料的特点,了解它们的强度、伸缩性和耐磨性等属性,以便在裁剪过程中进行正确的操作。
一、引言立体裁剪是服装设计领域的一项基础且重要的技能,它通过在三维空间中对布料进行折叠、拉伸、缝合等操作,直接创造出服装的立体效果。
为了提高学生的服装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我们开展了立体裁剪实训课程。
本文将基于实训过程,对立体裁剪实训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实训目标与内容1. 实训目标:- 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学会运用立体裁剪技术进行服装设计。
-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2. 实训内容:- 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 立体裁剪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 立体裁剪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 服装款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 立体裁剪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 讲解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
- 介绍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风格特点。
- 分析优秀服装作品的立体裁剪设计。
2.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由一名指导老师负责指导。
-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服装款式设计。
- 学生运用立体裁剪技术,制作出设计稿的立体效果。
3. 成果展示与评价:- 学生将完成的服装立体裁剪作品进行展示。
- 指导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 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实践经验。
四、实训成果分析1. 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对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服装款式设计。
2. 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立体裁剪技术进行服装设计。
- 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操作技能。
3. 创新能力:- 学生在服装款式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
- 学生在立体裁剪过程中,尝试运用不同的技巧和手法,提高作品的创新性。
4. 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看到不一样的服饰生产流程:我在服装厂的观察与思考2023年5月10日,我来到这家服装厂实习,开始了我的观察和思考之旅。
虽然我曾经在学校里学习了相关的知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我对服装生产流程还是知之甚少。
第一天,我被安排到了裁剪车间。
这里是整个服装生产线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之一。
在这里,我看到的是一排排的裁剪机。
工人们先根据设计图案,将布料铺平,再用裁剪机进行裁剪,制作衣服的各个部件。
在裁剪车间,我看到了这些工人的苦劳。
他们需要在整个工作日里,一遍遍地把布料放好,让每个部位的尺寸都刚好合适,这样才能保证后续的工序能够进行得顺利。
原来,制作一件衣服,每个细节的精细度都决定着成品的质量。
接下来,我来到了车缝车间。
这里是生产线上最紧张,同时也是物质和人力密度最大的区域。
让我十分惊讶的是,在这里看似凌乱的车间里,却有着精细的工作分工和和谐的团队协作。
工人们坐在缝纫机前,一针一线地缝制衣服。
他们的手拿着针线,在快速地作业,让我不禁为他们的技能和勤劳点赞。
看着一件件丝线纠结,接缝成一个完整的衣物的制作过程,我对制衣艺人的敬意愈加深厚。
车缝车间里的工人们,需要在熟练的基础上耐心缝制每一线每一面,以保证衣服的舒适感和外观效果。
每一个通过他们手工制作的衣服,都是他们对自己工作的辛勤和敬业的体现。
然后,我来到了搭配车间。
这里是将所有部件细节拼接起来,制成整体成品的地方。
在这里,我可以看到衣服的基本形状。
每个穿形体孔洞的设计陪着身体的曲线形态,让我对设计师们的创意和搭配能力佩服不已。
在搭配车间里,每个衣服的部件都要经过多轮搭配,以保证质量和外观的完美统一。
工作人员们需要经历长时间反复的试衣和矫正,才能最终将一件单品成功制作出来。
最后,我来到了整烫车间。
这个车间也可以说是整个布料工业链的一个反弹点,也是衣物质量的优化和提高的重要环节。
在这里,我看到了工人们在将衣服摆放在热力机下,精心整烫的过程。
这样才能让刚刚制作完成的衣服在质量和外观都更好地得到升华。
裁剪车间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本培训旨在提高裁剪车间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使其能够熟练掌握裁剪工艺和操作流程,提高裁剪质量、减少浪费,从而提升整个车间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二、培训内容1. 裁剪工艺流程通过详细介绍裁剪车间的工艺流程,包括裁剪前的准备工作、裁剪模板的制作、裁剪工具的使用、裁剪原材料的选择等内容,使员工了解整个裁剪工艺的流程和每个环节的重要性。
2. 裁剪设备操作介绍各种裁剪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包括裁剪机、切床、刀具等设备的操作规范和维护保养知识,以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并保持良好状态。
3. 裁剪技术训练针对不同类型的面料和设计要求,进行裁剪技术的实际操作和训练,包括对布料进行平整、对纹路进行对齐、对裁片进行拼接等技术要求,使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裁剪技术并能够灵活应用。
4. 质量管理知识介绍裁剪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包括对裁剪尺寸的严格控制、对裁片的合理利用、对裁剪工艺的纠正和改进等内容,使员工能够树立精益求精的质量管理意识。
5. 生产效率提升通过引导员工认识到提高裁剪效率的重要性,介绍一些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如何提高操作技能、如何减少操作时间等内容,以提升整个车间的生产效率。
6. 安全生产知识介绍裁剪车间的安全生产知识,包括对裁剪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对裁剪环境的安全防护措施、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方法等内容,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车间的安全生产。
7. 岗位技能考核通过对培训结束后的岗位技能考核,对员工进行裁剪技能和操作水平的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个性化指导和培训,以提高员工的整体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培训方式1. 理论讲解采用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视频展示等形式,对裁剪工艺、设备操作、质量管理、生产效率提升、安全生产知识等内容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使员工能够全面了解裁剪工艺和操作流程。
2. 实际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演练,指导员工进行各项裁剪技术的实际操作训练,从而培养员工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裁剪技术和操作流程。
服装制版与裁剪技术实训教案一、引言1.1服装制版与裁剪技术的背景及重要性1.1.1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1.1.2制版与裁剪技术在服装生产中的核心地位1.1.3当代服装制版与裁剪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1.4制版与裁剪技术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1.2教案的目的与意义1.2.1培养学生对服装制版与裁剪技术的兴趣1.2.2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设计思维1.2.3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1.2.4促进学生对时尚行业趋势的理解和把握1.3教案的结构与内容概览1.3.1教案的章节安排及其逻辑关系1.3.2各章节内容的预览和教学重点1.3.3教案的实施方法和评估方式1.3.4教案的预期效果和目标二、知识点讲解2.1服装制版基础理论2.1.1制版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1.2人体测量与号型标准2.1.3基础样板的结构与绘制方法2.1.4制版中的数学计算和比例调整2.2裁剪技术与工艺2.2.1裁剪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2.2.2面料性能对裁剪的影响2.2.3裁剪的基本步骤和技巧2.2.4裁剪中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2.3服装结构与设计应用2.3.1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2.3.2设计元素在制版与裁剪中的实现2.3.3服装样式的创新与流行趋势的结合2.3.4设计理念在实际操作中的体现三、教学内容3.1制版与裁剪技术的基本原理3.1.1制版的基本流程和规范3.1.2裁剪的基本方法和要求3.1.3制版与裁剪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3.1.4制版与裁剪技术的实际操作演示3.2面料选择与处理3.2.1不同面料的特点及其适用性3.2.2面料的预处理和裁剪前的准备工作3.2.3面料在制版与裁剪中的合理运用3.2.4面料选择对服装成品的最终效果影响3.3实际操作技能培养3.3.1制版与裁剪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3.3.2制版与裁剪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3.3.3实际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3.3.4实践操作中的创新与个性化设计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理论目标4.1.1掌握服装制版与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1.2理解服装结构与设计的基本原则4.1.3了解面料性能及其对面料处理和裁剪的影响4.1.4熟悉服装制版与裁剪的工具和设备的使用4.2技能目标4.2.1能够独立完成基础服装制版和裁剪工作4.2.2能够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服装结构和样式的实现4.2.3能够处理制版与裁剪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4.2.4能够进行创新设计和个性化表达4.3情感与态度目标4.3.1培养学生对服装制版与裁剪技术的兴趣和热情4.3.2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3.3提升学生对时尚行业和职业发展的认识4.3.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制版与裁剪中的数学计算和比例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制版与裁剪工具的展示和介绍6.1.2教学用服装制版和裁剪的示范材料6.1.3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准备6.1.4安全防护用具的准备和说明6.2学具准备6.2.1学生个人制版与裁剪工具清单6.2.2学生用服装制版和裁剪的练习材料6.2.3学生用笔记本和绘图材料的准备6.2.4学生个人安全防护用具的准备6.3教学环境准备6.3.1教室布局的调整和优化6.3.2教学用桌椅的安排和调整6.3.3教学现场的清洁和整理6.3.4教学氛围的营造和保持七、教学过程7.1理论教学7.1.1制版与裁剪技术的理论讲解7.1.2服装结构和设计原则的解析7.1.3面料选择和处理方法的介绍7.1.4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指导7.2实践操作7.2.1制版与裁剪工具的正确使用示范7.2.2服装制版和裁剪的分组练习7.2.3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价7.2.4操作中问题的解答和指导7.3.2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和反馈7.3.3教学效果的分析和反思7.3.4教学改进措施的讨论和制定八、板书设计8.1理论知识板书8.1.1制版与裁剪技术的基础概念8.1.2服装结构和设计原则的要点8.1.4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指导8.2操作步骤板书8.2.1制版与裁剪的基本流程和步骤8.2.2服装制版和裁剪的技巧和方法8.2.3学生作品的评价标准和要求8.2.4操作中问题的解答和指导8.3.2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和反馈8.3.3教学效果的分析和反思8.3.4教学改进措施的讨论和制定九、作业设计9.1理论作业9.1.1制版与裁剪技术的基础概念回顾9.1.2服装结构和设计原则的应用练习9.1.3面料选择和处理方法的案例分析9.2实践作业9.2.1制版与裁剪工具的正确使用练习9.2.2服装制版和裁剪的独立操作练习9.2.3学生作品的自我评价和反思9.2.4操作中问题的记录和解决策略9.3创新设计作业9.3.1制版与裁剪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9.3.2个性化服装制版和裁剪的实践9.3.3学生作品的展示和分享9.3.4创新设计理念的阐述和实现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10.1.1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评估10.1.2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分析和反馈10.1.3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改进和优化10.1.4教学效果的持续跟踪和评估10.2拓展延伸10.2.1制版与裁剪技术在时尚行业的应用案例10.2.2服装制版和裁剪的先进技术和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服装制版与裁剪技术实训”教案中,有几个环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包括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教具与学具的准备、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作业设计。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服装立体裁剪培训心得篇一:立体裁剪的培训心得上学期参加了中职服装教师立体裁剪的统一培训,对立体裁剪的概念及意义有了深一步的理解。
服装立裁,是在人体或模型上,直接以平面的服装纸样,对人体或模型的外表形状装饰。
它区别于平面制图凭借着经验和想象,以平面的服装纸样对人体或模型的外表形状装饰。
它把我们从对平面服装的简单认识带到对立体裁剪的丰富构思,不仅教会我们立体裁剪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我们学会了空间构思以及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
这次培训主要学习的是旗袍的立体裁剪,陈尚斌老师主讲,整个教学过程由分解师范操作和实训两部分。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知识,看着老师讲的那么细心认真,而我听的云里雾里,把我最初的那点信心都消磨殆尽了。
不过,等到自己动手做了几个衣片以后,懂得了其中的一些要领,知道了一些诀窍,我又感觉信心倍增,而且来了兴致。
随着成衣的一步步完善,困难越来越多,问题越层出不穷,省道问题最多,总拿捏不准,一会儿太紧,一会儿又松,显得衣服很不服帖,尺寸有大有小,看来要多实践积攒经验,才能从容应对。
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我的衣服马上要大功告成了,心里难免有一些激动。
回想制作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无论我们立体塑形的时候多么准确,等按照划线缝合好以后,再穿到人台上,总是差强人意。
虽然细节谈不上精致,但是整体还算合体、美观,至少比我开始预料的强多了。
暑期参加了中职服装教师服装cAD的统一培训,主要学习与服装设计相关联的两个软件photoshop图象处理和用corelDRAw完成服装款式矢量图的绘制。
photoshop是图形图象处理软件,主要是用来做后期合成。
软件学习起来并不难,关键是一些创意灵感和素描、色彩(色调)的处理运用。
corelDRAw是个矢量图绘制软件,出格出图,是服饰业的理想解决方案。
具有多种强大的工具和功能,准确性高且使用简便,能够协助建立服饰设计,是绘制服装款式图的最重要软件。
裁剪车间培训材料裁剪车间是成衣生产过程中重点,第一道工序,各工序要严格把好关,保质保量给缝制车间提供优良的裁片,因此,裁剪各工序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各工序要求。
验布在正式铺布之前须对所有布料进行数量、幅宽、质量上的抽检,及时把住面料关卡,发现布料问题及时报告,避免开剪后出现无法挽回的质量问题,这是批量裁剪的重要关口。
一、面料检验:利用验布机对来料质量进行检验是裁剪生产的第一步,是提前发现布料质量缺陷,避免因面料质量问题影响车间流水生产的重要手段。
面料检验应固定专人负责,对以下问题进行检验:1)是否短码;2)幅宽是否标准;3)是否有抽丝、粗纱、色纱、破洞、色差、色档、印染着色不匀、接头过多等不良现象;4)是否存在布边宽窄不一或布边过紧、过松现象;5)是否存在纬斜现象;6)确认面料反正面;7) 标识检验;检验出厂标签上的品名,色泽,数量及两头印章,标识是否完整,做好记录。
二、注意事项:1、发现问题后应进行以下处理:①发现面料短码,应根据检测数据计算出短码率,并及时报告跟单经理;由跟单经理负责与客户联系,以便计算实际到料数量和衬料数量;②发现面料有残次现象,应及时报告跟单经理,由跟单经理与客户联系,按客户确认意见操作。
2、面料检验结束后,由面料检验员如实记录面料抽验情况,填写《面料检验表》备案。
裁剪分配方案的制定由于服装企业生产时,往往要一次加工数千件或数万件相同款式、规格的成衣,且各个规格,颜色的产品数量又不相同,因此在实施面料裁剪之前,一定要确定裁剪工作如何进行,才能以最少的劳动量完成生产任务的要求,而不能毫无计划的盲目裁剪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因此,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制定裁剪方案。
一、方案制定的原则:1、符合生产条件,首先要了解面料的性能、裁剪设备的情况、加工能力的大小等生产条件,然后根据这些条件确定出铺布的最多层数和排版的件数等。
①由裁剪设备的加工能力(电剪刀)、面料的性能及服装档次等条件决定铺料层数。
②由裁床的长度、操作人员的配备及每件服装平均用料等情况决定每层面料铺排件数。
2、提高劳动效率:在确定裁剪方案时,要尽量考虑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以提高劳动效率。
3、节省面料,排料方便:几件不同规格的服装进行套裁,比只裁一件服装的面料利用率大。
大、小号套排要比大号小号分别套排时的面料利用率高。
二、方案制定的方法:班组长对所下达令单,合理分配裁剪计划,分配时要充分考虑板皮长度、型号搭配合理、铺放层数合乎工艺要求、配件件数正确、节约布料、保障效率等诸多因素。
主要常用的有比例法、分组法、并床法、加减法、取半法等。
1、比例法:适用于某种服装各规格件数间具有某种比例关系的情况。
如:单色生产任务规格S M L XL 2XL件数100 300 300 200 200如果是童装上下衣可分为S/1 M/3 L/3 XL/2 2XL/2一床排完板长约在7-8M左右,铺布可铺100层。
如果是成人服装10件3床板长会太长,可分为2床;S/1 XL/2 2XL/2铺100层;M/2 L/2放150层。
(注:视情况而定,只举例说明如何分床)。
2、分组法:适用于各规格件数间虽不成比例关系但经适当分组,可转化为具有某种比例关系:如: S M L XL 2XL400 800 900 250 250第一种方法可分两床:第一床: S/1 M/2 L/1×200层两床。
第二床: L/2 XL/1 2XL/1×250层。
第二种方法可分三床:第一床: S/1 M/2 L/2×200层两床。
第二床: XL/2 2XL/2×125层。
第三床: L/1×100(处理布头用)。
3、加减法:如: M L XL 2XL252 502 503 253可分两床:第一床: L/2 XL/2×252层(L#多2件,等于加2件)第二床: M/1 2XL/1×253层(M#等于多加1件)排版1.排版前的准备工作;1)根据样衣和工艺单,对照样板是否与样衣的衣片符合,零部件是否齐全,有无漏缺;2)检查样板中各部横、直、斜的丝向规定方向是否准确;3)掌握裁片质量标准,了解各部位丝向允许偏斜的程度;4)明确特殊要求,如裁片的对格、对条等;5)对面料进行布幅检验,为了预测准确,一般要量几个,量完后再去询问验布员,看是否与验布员所测得门幅一致,找出能供大量裁剪的幅宽进行排版。
6)检查面料的质量与面料的方向性,避免绒向(倒顺毛排版)与图案(方向排版)倒置,注意色差的影响,对边差和段色差要分别处理。
7)认定织物正反面及各档规格的用料定额。
8)根据生产作业通知单、面料性能和工艺要求合理分配裁剪计划,制定产品规格、颜色、数量的裁剪搭配单后进行排版。
2.排版原则:1)先大后小:排料时,先将主要部件较大的样板排好,再把零部件较小的样板在大片的间隙中及剩余部分进行排列。
2)紧密套排:根据样板的不同采取直对直、斜对斜、凸对凹、弯与弯相顺、尽量减少样板之间的空隙,充分利用面料。
3)缺口合并:有的样板具有凹状缺口,但缺口内不能插入其他部件,可将两件样板的缺口并在一起,使两片之间的空隙加大后中,排放的小片样板。
4)大小搭配:当同一版皮上要排几件衣服时,应将大小不同规格的样板相互搭配,统一排放,使样板不同规格之间可取长补短,实现合理用料。
5)有边色差面料,排料是应将相组合的部件靠同一边排列,零部件尽可能靠近大身排列。
6)有段色差的面料,排料时应将相组合的部件尽可能排在同一纬向上,同件衣服的各片,排列时不应前后间隔太大。
3.排版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裁剪比例进行裁剪,不允许随意更改裁剪方案。
2)线准确,线迹清晰,片的质量,直接影响裁剪的质量,如有修改,应将废线划掉,以防误认为标记符号,剪口等定位点要注明,位置要准确。
3)节省面料,要将纸样紧密的排列在一起,尽可能提高面料的利用率。
4)丝绺方向,纸样的排列方向和工艺要求的方向一致。
5)面料的反正面与衣片的对称关系。
6)面料的方向性:①经向与纬向之分(平行于布边的为经向,垂直于布边的为纬向);②顺毛与逆毛之分(毛领的毛向问题);③方格、条纹及各种图案的阴阳格问题。
7)对领子、兜盖等裁片相同但分里、面的裁片,要在版皮上标注清楚。
8)进行色差排版或版皮较长的,应在版皮上注明件数。
4.复版:版皮画完后,排版工应对版皮进行复核,按照排版要求对版皮进行检查,并测量版皮长度,计算单耗,由班组长报告工艺跟单员,客户确认后方可裁剪。
应在确认无误的版皮上标明产品名称、适用的幅宽、版长和放布层数,以便铺布时使用。
排版工根据版皮复核情况填写《核版记录》。
5.特殊衣料的排版1)顺毛排版:一般指人造毛,必须顺毛排版,避免倒毛排版,会显露绒毛空隙而影响外观,而且客户也不允许。
要考虑到整件衣服的毛向是全部向下的。
2)倒毛排版:也称逆毛裁剪,一般指灯芯绒、条绒等面料。
有些面料也不是绒毛状,但由于面的倒顺两个方向的光泽不同,应保证整件衣服的毛向一致,毛向全部向上。
3)花面料的排版分为三大类:①没有规则,没有方向性的花型图案与素色衣料排版基本相同。
②花型图案有方向性、有规则性的排版,如倒顺花,阴阳格、团花等。
图案要根据花型特点进行排版,如人像、山水等不可以倒置。
排版时必须保持图案与人体直立,方向一致,不能一片倒一片顺,更不能倒置画板。
③有些面料是专用花型图案,一般用于女裙、女衫上,排版不但专用性强,而且排画的位置也是基本固定的。
如某些裙料,裙摆一端是专用的图案,在排版时位置一定要固定。
4)对条、对格排放①对条:条子面料分为经向竖条形式,横条很少,排版时条除了左右对称外,主要是横向式斜向结构上直丝对条,明贴代式暗代的代盖;双裤对条、横领面与领口对条,前片一般条形顺直,排放时,最好剪下一块面料,根据条形的宽窄进行排版。
②对格:对格的排版要求高,难度也大,要求横缝即前片摆缝对称,上衣的左右门襟对称,并造成组格,在这种要求下,排版时尽量把前片和后片放在同一纬线上,如方格布料有纬斜现象,同一纬线上的前后片需放1CM,左右袖根据各款方格的大小测量出各个型号的放量,尽可能排在同一经线上,这样既省料又保证左右袖对称。
两前片不要分开,如果门襟成品要求组成一组格,那在排版时,需要量出此款方格需要放多少,成品后能组成一组格,在测量时一定要量准确,以确保裁片质量。
铺布一、铺布前的准备工作:1)铺布员向组长领取所要铺的版皮,根据版皮定板,刀口不得长于1CM。
2)仔细看好、听好组长交待的层数、件数、款名,所要铺布的名称(面料、里料、兜布等),以防铺错面料。
3)确认布的正反面,不能确定的及时询问组长或工艺员,确定好反正面后方可铺布。
4)在铺布时,要仔细测量布幅的宽窄,发现有宽于1.5CM和窄1CM的要另外排版,更不能铺用。
2.铺布要求:1)铺布过程中,要观察面料的残疵、色差等情况,并及时报告组长,不能确定能否使用的要向工艺技术科反馈。
2)铺布时,要做到齐、准、平三个方面。
齐:三齐;准:准确;平:布面平整①铺布时,如果不整齐,拉绷的过紧、过松(摇粒绒等弹性面料),都会影响裁片的质量。
②起手要齐,即在铺第一层面料时,起手要用直角尺,在衣料横头垂直对齐,因为第一层面料的横头是基础,如果不直,以后逐层铺料就随之歪斜。
③两边的布边一定要齐,各匹布料甚至同匹面料虽然有统一的门幅规定,但总有宽窄不均,因此,在铺布时需要两个边都要对齐,对准是不可能的,只能做到一边铺齐,叫齐口,板皮的直边也要与齐口对齐、对准。
④落手要齐,铺布到需要长度的一端叫“落手”(切布机处)和“起手”一样,都要归正经、纬丝,要用直尺画齐、剪齐、叠齐,以保证整个铺布层面角方正。
⑤铺布长度和层数要准确,应严格执行工艺单中规定的铺布层数,遇有特殊情况,确须增加铺布层数的,应征得组长、跟单员的同意后再铺布。
⑥铺布时,每层面料都要铺平,如有折痕波折,应尽是整平不能拉伸,以防出现有松有紧现象。
⑦在铺弹力布、遥粒绒或网洞时,特别是弹力布和网洞,铺布前应在最底层加一层纸或硬衬,要自然放松面料,不能拉伸,平整向前匀布,以防止裁片走刀。
⑧在铺灯芯绒、条绒、毛毛等有丝向和图案的面料时,要向一个方向铺布,逐层检验,以防铺错。
⑨擀边时,要从“起手”方向向“落手”方向擀,待整层面料擀平后,擀边人员必须观察面料的残次情况,及时向组长或工艺人员反应,如无异常现象,退后两步,观察面料是否存在色档现象,擀边人员必须注意将残疵面料剔出,保证铺布质量,再用切布机断料。
⑩每款布料在放布过程中,铺布员必须算出其标长与所铺层数是否相符,如有短码情况,写出标长、版长、层数报告班组长,并据实填写《铺布记录》。
摇粒绒每公斤折合米数=实际铺布长度(米)÷公斤数注意:一、在铺布过程中,面料常见的几种残疵及处理方法。